安徽省皖南水产养殖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文档编号:12221349
- 上传时间:2023-04-17
- 格式:DOCX
- 页数:36
- 大小:44.61KB
安徽省皖南水产养殖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安徽省皖南水产养殖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皖南水产养殖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徽省皖南水产养殖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名称及承担单位
1.1.1项目名称:
农业循环经济项目
1.1.2项目地点:
安徽XX县XX镇XX村
1.1.3项目的承办单位:
单位名称:
XX生态水产养殖有限公司
法定地址:
安徽省XX县谢园东路红星雅园西区
法定代表人:
XXX
1.1.4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
单位名称:
XX有限公司
法定地址:
安徽XX高新开发区XX大厦
法定代表人:
1.1.5本文中的有关名词
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
现代农业:
现代农业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是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的社会化农业。
农业循环经济:
农业循环经济是采用农业资源减量消耗、农产品多次利用和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化的闭合循环生产模式的工业型农业。
它是把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和农业废弃物通过产业链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形成资源低投入低消耗,产品互为原料、多次使用,废弃物再利用,实现废弃物资源化的周而复始的循环经济体系。
1.2可行性研究的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
2、《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法(草案)》
3、《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
4、《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管理的通知》(国办发〔1999〕16号)
5、公司关于发展现代农业的相关材料;
1.3项目提出的背景及投资的必要性
1.3.1项目提出的背景
面对人口增长、资源短缺、环境破坏以及生态失衡的巨大压力,传统农业所面临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耗竭的问题日显突出,永续发展战略已逐步成为全球的共同选择与潮流。
把传统依赖农业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体系转变为依靠生态型农业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体系,通过近年的发展演变,现已被看作是实施永续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最佳模式,同时也是保护环境和削减污染的根本手段,一些发达国家已把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作为实现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农业循环经济是将农业发展成为一种“食物网”的循环型生态农业系统。
在该系统的各子系统之间形成一种高效、联动式的循环经济体系,使无机环境、动植物以及土壤之间形成闭路式能量和物质循环系统。
在我国,正是农业循环经济的巨大经济社会效益使得发展循环经济逐渐上升为指导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重要原则和战略,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对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发展循环农业的重要性,把循环农业放到事关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和全局的高度统一谋划,全面推进。
1.3.2投资的必要性
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促进农民增收的基本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产业基础。
国家高度重视现代农业的发展,2004年至2008年中央连续以五个中央“一号文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农业发展的政策。
而建设现代农业,完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是我国农业持续发展的方向,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目前,我国农业仍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阶段,如何应对诸多挑战,谋划发展对策,是人们关注的热点。
依靠科技进步,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要求。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意义深远,形式紧迫。
第一、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贯彻科学发展观、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减轻农业资源与环境压力、解决面源污染的一场革命,是我国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途径。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从资源耗费型向资源节约型、从牺牲环境向保护、建设环境转变,以及与国际市场接轨的发展进程中,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农产品的安全性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要从粗放经营到集约化生产、从资源一次消耗到多次利用、从大量使用农药到生产源头和全过程控制污染、从农业有机废弃物乱堆乱放到无废物、从难以为继到可持续发展,都必须大力推进农业循环经济。
第二、我国农业生产的现状要求我们必须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随着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演变,现代工业的成果应用于农业生产,在生产过程中大量运用农业机械,施用化肥、农药,使用石油燃料、塑料薄膜,使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
但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新问题:
过多施用化肥、农药,使用塑料薄膜,造成土壤质量下降;农产品农药残留量的增多使食品安全性受到影响;农机具、石油燃料的广泛应用增加了对大气的污染;养殖业的迅猛发展造成了畜禽粪便无法全部用作农家肥,排入河中又造成了新的污染,等等。
上述问题如不尽快解决,将严重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第三、农业的自身特点要求我们必须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农业与自然生态环境紧密相连、水乳交融、密不可分,使农业经济系统更易于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农业与人类自身消费最贴近,人类处于食物链网的最顶端,是自然的一部分,参与整个系统的物质循环与能量转换,这为循环经济要求从根本上协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更为直接的实现途径;农业的产业构成特点更易于发展循环经济。
农业产业系统是种植业系统、林业系统、渔业系统、牧业系统及其延伸的农产品生产加工业系统、农产品贸易与服务业系统、农产品消费系统之间相互依存、密切联系、协同作用的耦合体。
农业产业部门间的“天然联系”、农业产业结构的整体性特征,正是循环经济所要建立和强化的,是建立农业生态产业链的基础。
因此,我们更应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第四、我国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我国是一个人口密度高、人均资源贫乏的国家,我国人均土地占有量和水资源占有量只有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3和1/4,人均矿产资源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2,且我国农业人口多,农业环境污染非常严重。
如果仍以传统粗放型高消耗、低产出、高污染的生产方式来维持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农业资源输出会更加严重,农业生态环境状况会进一步恶化,农业的有限资源将加速耗竭,农业环境和资源所承受的压力反过来对我国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将会产生严重的制约作用,所以,必须转变传统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第五、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应对入世挑战,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和客观要求。
加入世贸组织后,企业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必须转变增长方式,走内涵发展道路。
近几年,资源环境因素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日益突显出来。
“绿色壁垒”成为我国扩大出口面临最多也是最难突破的问题,有的已对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造成重要的影响。
对此,我们不仅要有清醒的认识,更要及时和巧妙应对。
发展循环经济,可以降低产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使企业的竞争能力得到增强。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在突破“绿色壁垒”和实施“走出去”战略中能发挥重要作用。
第六、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手段。
解决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发展经济。
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会导致不同的经济后果,沿用以往的单一追求高产、采用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不顾生态环境后果的农业发展模式,实践证明是不可持续的、行不通的。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发展以循环经济为中心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才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现实可行途径。
第七、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以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传统农业,为公司进入新产业提供了商机。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农业发展顺利,增长速度加快,整个国民经济发展速度也快。
农业生产倒退,发展速度减慢,就会给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带来损害,农业的发展状况直接影响着、左右着国民经济全局的发展。
但是我国农业的基础地位比较脆弱,农业发展速度相对滞后,农业生产技术装备水平与劳动生产率水平均较低,农业成了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
在全球粮食趋紧的今天,粮食问题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我国将农业放在整个经济工作首位,高度重视农业生产,近年来,为了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大力提倡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涉农企业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为公司进入现代农业提供了巨大商机。
总之,农业循环经济是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
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不仅可以减少农业自然灾害的危害,而且直接创造农业经济效益。
推行循环经济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1.3.3项目情况介绍
本项目是皖南生态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根据世界农业的走势和我国农业发展现状,结合公司发展战略,拟投资兴建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现代农业园项目。
该项目瞄准现代农业的至高点,以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为切入点,建立农业循环经济的农业产业内部循环模式,总体规划面积800亩,建设集现代都市生态农业庄园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园区。
工程一期规划建设100亩。
建设以中华鲟养殖为代表的现代立体养殖区和以满足都市人民归隐山林,回归自然的生活方式的都市生态农业庄园。
1.4可行性研究的范围及内容
1、项目研究农业循环经济国内外现状、国家对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支持、我省农业循环经济状况等;
2、项目研究公司农业循环经济的项目措施、公司农业循环经济产品的市场供给需求分析、提高现代农产品质量、改进服务,积极参与市场竞争,不断开拓新市场的有效措施等;
3、项目将在安徽省XX县XX镇建设一个800亩的现代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对该项目从选址到项目建设方案进行分析;
4、为本建设项目进行投资估算、经济分析,定量地计算出投资形成的固定资产、销售收入、利润、税金、项目投资的回收期等技术经济指标。
1.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本建设项目总投资10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560万元,流动资金100万元,建设期利息11.40万元。
资金来源:
企业自筹。
达产后,本项目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年平均)如表1-1所示:
(略)
1.6可行性研究的主要结论
农业是人类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
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促进农民增收的基本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产业基础。
国家高度重视现代农业的发展,2004年至2008年中央连续以五个中央“一号文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农业发展的政策。
因此,公司选择发展现代农业项目,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该项目适应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需求,利用公司有限公司高科技改造传统产业的工业化经验及整合资源能力,用现代科技改造传统农业,大力发展现代种养殖业,形成农业循环经济。
项目采用的技术先进、方案合理,对环境无影响,是国家鼓励发展的农业产业。
项目建成达产后能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项目风险可以接受。
第二章企业基本情况
2.1承担企业概况
皖南生态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是公司响应国家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组织投资面向三农服务,发展集现代绿色生态种养、观光和休闲为一体的现代农业而设立的公司。
公司以“面向城市、服务三农”为理念,按照“诚信、务实、创新、多赢”的经营方针,以市场为导向,实行生态庄园租赁,并且利用有利的自然资源,引进新品种、新技术,高标准、规范化发展,以水产养殖、四季果园种植和休闲旅游为主的农特产业。
2.2公司经营宗旨
积极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有关建设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创汇农业,达到整体推进农村共同富裕的精神,让现代流通业走进农村,种植业走工业化道路,用产业带动新农村建设的新的理念,充分利用XX县有利的自然资源,发展现代农业,促进XX县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
公司的经营宗旨是诚信为本,农企合作,薄利多销,互惠互利,共同发展。
2.3公司的发展目标
皖南生态水产养殖有限公司于2011年1月成立,因此,公司本着上述经营理念、经营宗旨,以起好步、开好头为基本出发点。
公司经营目标是:
力争通过2—3年的努力,初步形成种植、水产和休闲旅游协调发展,农、共、贸一体化的综合发展格局。
同时,以开发高价值的农特产业和大宗农产品深加工为重点,形成农、共、贸一体化的综合发展的企业,力争实现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总体目标。
2.4项目的技术基础
皖南生态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借助公司用现代科技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丰富经验和良好的发展平台,大力开展与中国农科院、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省农科院、省农业厅等科研院所合作,整合我省乃至全国现代农业发展科技成果,引进战略合作伙伴,为公司进军现代农业领域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
第三章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3.1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概况
3.1.1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70%以上,农业是我国最大的就业载体;农业用水量占全国总用水量的2/3以上;耕地面积占世界耕地总面积的12%左右,中国农业承担着占世界总人口22%以上人口的吃饭问题,而且农业环境不仅常常遭受其外源污染与破坏,现代常规农业也已成为污染环境、破坏生态、耗竭资源的重要或首要源头,突出表现在:
(1)稀缺资源耗竭;
(2)农业生产的过度开垦、乱砍乱伐、过度放牧、过捕滥渔等,使生态环境遭受破坏和恶化;(3)农业面源污染(化肥农药、畜禽粪便、作物秸秆、农用塑料薄膜等)、农产品生产加工造成的污染以及农产品消费带来的生活废弃物、废水、废气污染,在工业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后业已成为第一大污染源。
在巨大的人口压力下农业所面临的如此严峻的资源环境问题,无论是农业内外源污染控制,还是其资源保护与环境综合整治,单靠某一领域的“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是行不通的,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现代常规农业所面临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耗竭的问题都有赖于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社会来根治。
在我国,发展循环经济逐渐上升为指导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重要原则和战略,并从内涵和外延上都有很大的发展。
目前,我国大陆已在辽宁、贵阳、广西贵港、广东南海、内蒙古包头、新疆石河子、湖南长沙等地区进行试点。
涌现出了诸如河南天冠企业集团、广西贵糖、北京蟹岛绿色生态度假村,上述企业在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走在全国的前列。
但从总的来看,即使是在工业体系,循环经济也刚刚起步,属于薄弱环节的农业更是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由于农业自身及其产业结构等方面的独特性,其基础十分厚实,长期以来,各地农村涌现出生态农业、立体农业、绿色农业、有机农业、休闲农业、都市农业等形式,逐步以“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迅速发展,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和开发潜力,农业循环经济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
目前,我国正在紧锣密鼓的制定《循环经济法》,该法的草案包括总则、基本管理制度、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激励措施、法律责任、附则几个部分,可以说是对与循环经济的一个全面概括,尤为珍贵的是,该法草案还特别关注了循环农业,草案第三十四条规定:
“国家鼓励和支持农业生产者和相关企业采用先进或者适用技术,对农作物秸秆、禽畜粪便、农产品加工业副产品、废农用薄膜、林业剩余物等进行综合利用,积极开发利用沼气等生物质能源,推广秸秆气化、液化等技术。
”这也是首次将循环经济的理念以法律的形式明确贯彻在农村固体废物污染治理实施中,农业循环经济在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3.1.2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农业循环经济是科学地安排不同生物质在系统内部的循环、利用或再利用,最大限度地利用农业环境条件,以尽可能少的投入得到更多更好的产品。
我国各类地区资源禀赋、人文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很大,不同地区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因地制宜,形成不同的模式。
当前,农业循环经济大体包括以下四种模式:
一是农业产业内部循环系统;二是农业—工业循环系统;三是种植—养殖—工业—营销系统;四是农业—工业—旅游业系统。
当然,随着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还会创造出更多更好的循环系统,诸如“生态家园”循环模式、食用菌生物链循环模式、有机农业开发模式、设施农业生态模式、立体种养循环模式、农林牧渔结合型循环模式和花卉苗木生态农业模式等,这些模式是前面四种模式的补充和细化。
3.2安徽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状况
3.2.1安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面临的问题
农业循环经济是一种生态经济,是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在农业生产过程和农产品生命周期中减少资源的投入量和废弃物的排放量,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实现农业资源持续利用、农业清洁生产,使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得以统一。
安徽是一个农业大省,但是,由于长期对农业掠夺性经营,片面追求实物产出量和经济效益,忽视了经济、社会、自然的协调发展,安徽农业和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制约了农业的稳定、持续发展。
因此,制定和实施适合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对于推进安徽循环经济建设、促进农业与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但由于历史和农业循环经济正处于雏形阶段等原因,安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面临着诸多问题,存在一些制约因素,
3.2.2发展我省农业循环经济措施
尽管我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面临诸多问题,但农业循环经济的巨大生命力给我们提供了许多解决问题的办法。
(一)农业
1.种植业。
一是建立立体种植、养殖模式。
大田作物主要进行三元结构的轮作复种、间套作,并与养殖业结合;通过过腹还田、直接还田、沼气发酵等途径将其与“猪一沼一果”模式有效地结合,提高秸秆的综合利用效率,完成农业生态系统内的物质循环利用,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杜绝秸秆焚烧,控制“面源污染”。
二是建立“种加养”一体化与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模式。
以种养结合为基础,“种加养”一体化开发为重点,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为纽带,实现系统内物质循环利用,全程防控,减少污染,提高效益。
三是建立有机农业开发模式。
积极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的生产,建立生产基地,有效减少全省化肥、农药等物质使用量和使用强度,降低土壤重金属、水体富营养化等污染程度,改善种植业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安全质量。
2.林业。
一是重点抓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
实施好鄱阳湖流域生态防护林体系工程,采取封山育林、低产林改造、疏林补植、造林、抚育等多种途径,保护和恢复森林植被,改善鄱阳湖流域的生态状况,减少各类生态灾害。
二是加快商品林基地建设步伐。
发挥自然资源和区位优势,建设集约化经营的商品林基地。
严格控制木竹粗加工项目,加快淘汰生产工艺落后、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的小造纸、小松香、湿法纤维板、小型木材加工项目,木竹加工企业必须建立与其加工规模相适应的工业原料林基地。
3.畜牧业。
一是建立规模化养殖场农牧结合模式。
主要根据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确定单位面积养殖规模,确保养殖场产生的粪便、废水等废弃物能被农田吸收利用,尽可能少地对生态环境产生破坏。
二是建立规模化养殖场零排放模式。
通过对粪便、废水等废弃物的加工利用,确保尽可能少地排放废弃物。
4.水产业。
一是建立自净式水产养殖模式。
主要针对设施渔业,通过配方饲料、精量投饵、合理品种结构等措施,确保水体清洁卫生,循环使用。
二是建立规模化适宜密度养殖模式。
主要针对普通规模化池塘养殖,除尽量采用配方饲料、精量投饵、合理品种结构等措施外,根据品种特点将养殖密度控制在适宜的范围。
5.农副产品加工业。
一是建立加工废弃物集中利用模式。
在农产品加工废弃物较为集中的区域,建设规模较大、技术水平较高的企业,专业从事农产品加工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二是建立加工废弃物就地利用模式。
对于易腐败或附加值较低的农产品固体废弃物、液体废弃物,采用就地利用的循环模式。
第四章市场分析与建设规模
4.1产品市场供需情况的预测
目前,我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为12.4%,乡村人口达7.5亿人,其中乡村劳动力达4.9亿人,是美国、加拿大就业人口总和的2.5倍。
近年来,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不断增加,但城乡居民收入之比仍为3.22∶1。
因此,要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必须全面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高度重视农民收入的提高和农民生活的改善,赋予农民与城镇居民相同的就业和社会保障机会及权利。
未来现代农业发展就是以工业化来改造传统农业,以高科技来发展农业,通过提高农副产品的种养效率,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
生态循环农业是世界农业发展方向,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产业潜力巨大。
本项目走生态庄园发展道路,建立现代农业生态循环圈,探索我省发展生态农业,为农村环境整治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提供有效途径。
现针对本项目循环农业项目产品情况,作如下分析和预测。
4.2鲟鱼供求状况
在我国早就有“龙的化身为鲟龙鱼的顿悟”一说。
肉质优于名贵的三文鱼;其生鱼片口感鲜、嫩、脆、滑、爽,优于龙虾;其软骨(鲟龙鱼通体软骨)、皮、鳍、肝、肠等至少可烹制成30余道美味菜肴。
鲟鱼可鲜食或熏制,骨骼为软骨均可食用,鱼筋、肠、鳍都可加工成上等名菜,特别是鱼鳍可制成鱼翅食用,以鱼卵最为名贵,可制成享有盛誉的黑鱼籽酱,含脂量极高,俗称黑黄金,被视为世界三大珍味之一,畅销欧美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鲟龙鱼全身都是宝,其肉鲜嫩味美,其许多脏器都有一定的药效或美容保健功能。
鲟龙鱼还有美容的功效,长期食用可消斑去皱、平衡油脂,使面色红润、肌肤富有弹性,消除“痘痘”,亦是研制美容化妆品最好的生物原料。
鲟鱼业是我国新兴的渔业产业,在我国渔业生产中已占有一定的地位。
伴随着我国农业产品结构调整的步伐,鲟鱼业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近年来,我国鲟鱼养殖业发展迅猛,现已成为水产养殖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随着人们对鲟鱼的认知程度的进一步提高,消费群体将逐步扩大。
目前,鲟鱼成鱼销售市场比较乐观,仅广州日消费量就达0.5万~1万尾,上海日消费量达0.5万~0.8万尾,北京仅天民市场日交易量就达0.2万尾以上,全国日销量在三万尾以上,而全国产量每年约为70万尾,国内市场缺口近30万尾。
4.3都市生态农业需求状况
现代都市生态休闲农业项目能较好地满足现阶段我国对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都市生态观光农业是把城区与郊区、农业和旅游,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结合在一起的新型交叉产业,它主要是利用农业资源,农业景观吸引游客前来观光、品尝、体验、娱乐、购物等,是一种文化性强、具有浓郁大自然情趣新的农业生产方式,体现了“城郊合一”“农游合一”的基本特点和发展方向。
我国“都市农业”的提出与实践探索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其中以地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湾地区的上海、深圳、北京等地开展较早,都市生态农业在我国沿海发达地区受到广泛重视。
都市生态休闲农业在强化城市食品供应、生态屏障、科技示范和休闲观光功能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发展现代都市生态农业成为许多大城市的重要战略选择。
在XX县,发展都市生态农业符合我县花园城市建设的总体要求,一方面它能绿化、美化环境,扩大城乡文化、信息交流,促进农村开放,疏散城市拥挤人口,提高人们生活和生存环境质量,另一方面,它又能充分利用农业资源,促进农业结构优化调整,为农副产品带来销售渠道,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剩余劳动力转移,扩大劳动就业,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发展都市生态农业对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
随着XX县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优化升级,人们用于改善生活质量的支出越来越多,2007年,我国人均GDP已达2460美元,从人均GDP指标来看,我国旅游业正处于逐渐从观光游向休闲游过渡的历史新阶段,休闲游又以短途休闲为主,都市休闲是其重要的方式,这给都市生态休闲农业带来了巨大的市场,目前XX县城区人口10万,保守估计每年都市生态休闲市场在0.2亿元左右。
4.2产品的价格预测
鲟鱼的养殖兴起主要是两年以前,那时的市场售价相当高,尤其在南方几省,多数在上百甚至几百元一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徽省 皖南 水产 养殖 可行性研究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