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电网的角度看电压暂降和短时中断.docx
- 文档编号:1222128
- 上传时间:2022-10-19
- 格式:DOCX
- 页数:5
- 大小:21.29KB
从电网的角度看电压暂降和短时中断.docx
《从电网的角度看电压暂降和短时中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电网的角度看电压暂降和短时中断.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从电网的角度看电压暂降和短时中断
从电网的角度看电压暂降和短时中断
从电网的角度看电压暂降和短时中断
暂降只是不远处传来的枪声,中断才是贴身战斗电网在运行过程中会面临各种故障入侵,而电网的“哨兵”保护装置则时刻准备着消灭这种入侵,将电网的影响减小到最少。
从前的日子慢,继电保护动作速度也慢。
继电保护是随着电力系统扩大而发展起来的。
最早的保护装置是熔断器,20世纪初期产生了作用于断路器的电磁型继电保护装置。
1928年,电子器件已开始被应用于保护装置,电子型静态继电器的大量推广是在50年代晶体管和其他固态元器件迅速发展之后得以实现。
1965年出现了应用微机数字式继电保护。
从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末40余年的时间里,继电保护完成了发展的4个阶段,即从电磁式保护装置到晶体管式继电保护装置、到集成电路继电保护装置、再到微机继电保护装置。
总之,有理由相信从前的日子慢,继电保护动作速度也慢。
故障带来的供电中断次数远大于电压暂降次数,再加上电力供应紧张,计划停电次数和时间都大于故障停电次数和时间,有电用就不错了,用户还关注不到电能质量问题。
说到这儿,倒是有点怀念那看着漫天星光等电来的童年时光,不像现在一眨眼一年又过去了。
随着ICT技术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如人工神经网络、遗传算法、进化规模、模糊逻辑等相继在继电保护领域的研究应用,继电保护技术向计算机化、网络化、一体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2016年,国家能源局和中电联在北京联合召开了2016电力可靠性指标发布会。
会议发布2015年,南方电网公司全网交流系统保护装置共动作174191次,不正确动作21次(包括500KV11次、200KV3次、110KV2次、110KV以下5次),正确动作率99.99%;应评价故障快速切除次数2658次,实际2657次,故障快速切除率99.96%;220KV及以上系统故障录波应评价2397次,录波不完好0次,录波完好率100%。
截至2015年底,国网公司220KV及以上交流系统微机型保护微机化率达到100%,国产化率97.2%;保护装置正确动作率99.963%,故障快速切除率99.77%,故障录波完好率99.62%,但自动重合闸成功率只有72.72%。
从上面这个数据,可以看出南方电网全年平均每小时有20个保护动作,在研究电压暂降和短时中断的人员眼里,每一次动作都必然伴随着少部分用户的供电出现短时中断,而周边多数用户会出现电压暂降。
对电网来说,暂降只是不远处哨所传来的枪声,而中断才是贴身战斗。
从暂降产生的原因分析,自恢复性故障、大负荷启动和变压器预充电这些原因不会造成暂降扩大为短时中断,而永久性故障造成的暂降都有扩大为短时中断的危险。
如果故障点离用户更近些,或者保护没有有效动作,这些故障造成的电压暂降就会变成短时中断甚至是长时中断。
从用户的角度,往往强调短时中断是一种更严重的电压暂降;而从电网的角度,电压暂降只是一次不完全的短时中断,那是用户离故障点还比较远或者保护快速有效切除故障的表现。
同样从电网的角度看,在一次故障入侵并切除的过程中,一定会收到多个用户反馈,其中多数是电压暂降,少数是短时中断。
随着电压敏感负荷的比例越来越高,原先一次故障周边残余电压低于30%Pu的区域负荷会停机,而现在残余电压低于80%Pu的区域敏感负荷就会停机,其影响相当于短时中断。
更令人烦恼的是,随着分布式新能源发电比例越来越高,电网的旋转惯性下降,不考虑采用微电网的方式,每次故障造成的电压暂降区域也在扩大。
(2015CIRED会议德国论文图片)所以也有专家认为,电压暂降和短时中断是一个连续集,一味地分开电压暂降和短时中断,过分地强调电压暂降的影响是不科学、不全面的,应该把电压暂降和短时中断作为一件事情的两种表现来看待。
电力运营商用50年的努力不断完善电网保护,换来了一个想和用户一起喝咖啡的机会,却发现用户都变得越来越敏感了。
电小二宝宝真得感到很委屈,付出这么多努力,战胜了那么多次凶险,避免了多次大面积停电事故,此处没有表扬,反而迎来了更多用户投诉。
还能不能让人好好工作了?
可靠性管理依然是电力运营商的重点工作内容。
特别是国际上连续出现了美加大停电、巴西大停电、印度大停电事故后,防止大面积停电成为电力运营商工作任务的重中之重。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在上世纪80年代逐步完善《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并规定我国电力系统承受大扰动能力的安全稳定标准分为三级:
第一级标准:
保持稳定运行和电网的正常供电[单一故障(出现概率较高的故障)];第二级标准:
保持稳定运行,但允许损失部分负荷[单一严重故障(出现概率较低的故障)];第三级标准:
当系统不能保持稳定运行时,必须防止系统崩溃并尽量减少负荷损失[多重严重故障(出现概率很低的故障)]。
为实现这个安稳标准,电力运营商设置了三道防线来确保电力系统在遇到各种事故时的安全稳定运行:
第一道防线:
快速可靠的继电保护、有效的预防性控制措施,确保电网在发生常见的单一故障时保持电网稳定运行和电网的正常供电;第二道防线:
采用稳定控制装置及切机、切负荷等紧急控制措施,确保电网在发生概率较低的严重故障时能继续保持稳定运行;第三道防线:
设置失步解列、频率及电压紧急控制装置,当电网遇到概率很低的多重严重事故而稳定破坏时,依靠这些装置防止事故扩大,防止大面积停电。
三道防线的概念清晰、明确,易于操作实施。
近年来我中国电网没有出现全网性事故和大范围停电,应该说得益于三道防线的建设。
2006年,国臣研制的世界上第一套火电厂辅机变频器低电压穿越系统在中石化扬子石化热电厂投运,同年又在华电淄博热电厂投运。
(2006年国臣SGS在电厂投运)2008年之后,有专家提出应对大面积停电,光有电网的几道防线是不够的,必须建立网源协调机制,共同应对。
特别是在大电网高压线路有故障时,电压暂降和短时中断将会有较大范围的影响,附近的电源辅机应具有低电压穿越能力、机组能优化控制、强励输出、确保机组旋转惯性,配合大电网提高抗扰能力。
2011年1月2日,东北电网500千伏伊换1号线发生单相故障时,伊敏发电厂、呼伦贝尔发电厂机组给煤机停止运行,锅炉灭火,导致发电机组跳闸。
由于火电厂辅机不具备低电压穿越能力,给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严重影响。
2011年7月25日,内蒙吉兰太区域中盐变母线发生故障,乌斯太、华电乌达、君正电厂五台机组大幅降出力或锅炉灭火,全网负荷不平衡。
2012年11月12日,包铝整流三所#4整流变高压侧发生单向转三相故障,东华、包三电厂共三台机组锅炉跳闸或灭火,对全网带来严重影响。
如今随之网源协调工作和火电厂一类辅机变频器高低电压穿越工作的贯彻执行,多数电厂关键电压敏感辅机都采用交直流电源冗余供电。
(电厂一套直流电源保护全厂9炉6机重要负载)2013年,有HVDC换流站重要辅机因为高低电压穿越问题造成换流阀冷却水泵停机、直流闭锁,该重要电压敏感辅机也采用直流电源供电。
多年来,变电站二次设备都采用直流电源供电,既可以满足中断对二次设备的影响,又可以避免电压暂降造成二次设备停机,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但仍有吃瓜群众在电源检修后不恢复电池开关,将电网的“哨兵”悄悄蒙住了双眼,当故障入侵时一级级穿越,将事故扩大。
哎,这是搞啥样?
吃瓜文艺男哼上了《我悄悄地蒙上你的眼睛》?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典型故障分析》一书中可以看到,在小于0.1%保护不正确动作率中,有50%左右的事件与变电站直流蓄电池失效、直流回路接地、直流环网、交直流串线、直流开关越级跳闸等问题相关。
(变电站直流故障造成的事故照片)1996年5月28日11时59分,京津塘地区某厂高压试验班人员在进行断路器试验时,错将220V交流电源接入站内直流系统,造成3条500KV线路跳闸,220KV系统振荡,多个电厂全厂停电。
1999年7月20日8时54分,山西太原某变电站变压器10kV侧短路,,全站停电,主控室着火,烧毁一号主变,全站直流消失,站内保护拒动,事故扩大,1条110KV、6条220KV、8台发电机组跳闸,殃及山西电网并波及华北主网。
这样的事故数不胜数,20年之后的2016年,古老的西安城里又飘来一个声音“那天是你用一块红布,蒙住我双眼也蒙住了天”,秦腔般的嘶吼中夹杂着“哨兵”们对直流失电的愤怒!
终于在国网2016年下半年工作重点中看到,第一条就要坚持安全第一,强化本质安全。
本质安全水平提升,需要本质安全化的直流设备,专防吃瓜群众犯错误。
电网运营商能帮助用户解决电压暂降和短时中断带来的影响吗?
从可靠性发布会公布的历年情况看,我国10千伏用户平均供电可靠率RS1从2014年的99.940%下降到2015年的99.88%,平均停电时间从2014年的5.22小时/户下降到10.50小时/户,增长了102%,比2013年的7.47小时也有所增加。
城市10千伏用户平均停电时间从2014年的2.59小时/户上升到2015年的4.08小时/户,而农村的从同期的5.72小时/户上升到12.74小时/户。
2012年-2015年我国10千伏用户平均停电时间(小时/户)
我国DL/T836-2003《供电系统用户供电可靠性评价规程》中还没把短时停电纳入可靠性统计中,在2012版的规程中,短时停电的定义为持续停电时间小于等于3分钟的停电,并将MAIFI指标纳入可靠性统计中。
而引起短时停电现象的原因中,馈线重合闸会造成用户1.0-2.5S的短时停电;变电站备自投会造成用户3.0-3.5S的短时停电;配网开闭所则要5-6S;馈线自动化会造成用户数秒至1分钟的短时停电,寻找单相接地故障而试拉合馈线,会造成用户20S-1.5分钟的短时停电。
刚刚看到南方电网2016年年中会议,提出到2020年确保完成“185611”目标,广州、深圳等10个主要城市客户平均停电时间低于1小时,也就是4个9左右的RS1指标。
其实,电力运营商很多时候还肩负社会责任。
EPRI曾对未来20-30年用户对可靠性需求做过预测,6个9的需求从目前10%会增至60%,9个9的需求从目前0.6%会增至10%,可以预见电力运营商供电可靠性在不远的未来会从4个9提升到6个9,这意味着满足大多数用户可靠性需求,并维持全社会用电成本相对最低。
电压等级越高的配网,自动化程度和保护也越完善,供电可靠性也一定越高,现阶段,重要用户往往会被推荐接入更高电压等级的110KV、220KV网络以确保获得相对较高的供电可靠性。
如果让供电可靠性水平不到4个9的电网运营商给用户解决供电可靠性需求为9个9的电压敏感负荷停机问题,这5个9的差距意味着巨大的投资。
电网运营商能帮助用户解决电压暂降和短时中断带来的影响吗?
答案是:
你不光想得多,还想得美!
理论上,钱不是问题的时候,技术都不是问题。
问题是谁出钱?
得出多少钱?
杨绛先生说过一位读者的痛苦来自书读得不多而想得太多。
其实想得多是人类大脑进化的结果,和读书多少无关;而想得美才是痛苦的根源,这是个大脑硬伤,需要多读书啊。
国际上还真有一些配电公司做了一些尝试,比如新加坡、日本、韩国、法国等国家,通过成倍加大投资提升配网自动化水平,有效提高供电可靠性,RS1指标达到5个9至6个9,SAIFI、SAIDI指标也明显下降,但令人沮丧的是MAIFI指标几乎没有变化!
这意味着通过这一手段降低电压暂降和短时中断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芬兰各种停电损失费用计算公式及指标)
欧洲国家如芬兰甚至将电压暂降次数也列入MAIFI统计对配网公司进行考核。
去年在法国里昂CIRED会议上见到了两位在芬兰EleniaOy供职的中国留学生,聊到这个考核指标她们也直摇头,年景不好时MAIFI指标肯定超标,只有听天由命接受处罚。
当电网的预防性措施做到一定程度,天气原因成了MAIFI指标的决定因素。
当然,面对客户的投诉,她们也只能给出推荐性解决方案,“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
当用户无法从大电网上获得自己想要的供电可靠性和优质电能质量时,微电网的概念就应运而生了。
2001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网 角度 电压 中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