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古典诗词教学文化解读研究开题报告.docx
- 文档编号:12218848
- 上传时间:2023-04-17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20.06KB
高中古典诗词教学文化解读研究开题报告.docx
《高中古典诗词教学文化解读研究开题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古典诗词教学文化解读研究开题报告.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古典诗词教学文化解读研究开题报告
高中古典诗词教学文化解读研究开题报告
是确定了课题研究方向后,课题负责人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写的报请上级批准的选题计划,下面是搜集的高中古典诗词教学文化解读研究开题报告范文,欢迎阅读参考。
论文选题及馆藏条件暂无资料可查询
(一)国内的研究现状
早在两千多年前,孟子提出解读诗歌的一个基本方法——“以意逆志”。
孟子说:
“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
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孟子?
万章上》)就是说,我们在解说、欣赏诗歌的时候,不能就表面意思去理解字词,更不能拘于个别字眼去理解诗句,而应该从作品的整体出发,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理解诗作的主旨,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___的本意。
“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
是以论其世也。
”(《孟子万章下》)就是说,在欣赏、吟咏诗歌作品时,应该深入探究___的生平和为人,全面了解其所生活的环境和时代,即所谓的“知人论世”的欣赏方法。
司空图更将诗歌的感发概括为“象外之象”,这些都主要是诗歌___感发层面。
朱熹注“兴”为“感发志意”,已就读者角度来确定诗歌的功用,而王夫之则是将此功用观与诗歌创作论打通。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三境界”解读法,以唤起人心灵中某种崇高美好的意念来引发出一种正面的激励效果。
语文教育界意识到文化在教育中的作用,朱自清在《经典常谈》中提到“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
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
叶圣陶在《读》中也指出“学校里课程的设置,通常根据三种价值:
一种是实用价值,一种是训练价值;还有一种是文化值。
古书具有文化价值,让学生读些古书,了解?
固有文化?
,实在不是没有道理”。
《唐宋诗词文化解读》全书计24章,分类对唐诗宋词进行了文化解读,但其中大部分章节,只论及其纲要与基本思路,言犹未尽,又限于学术方面,对如何实施教学只字不提。
在中国知网上以“文化解读”为检索词搜检到(2000-xx年)关于涉及古诗词解读方面的论文计21条,围绕意象、器乐、宗教、情景等方面展开,但关于古典诗词教学的文化解读的研究大多是浅尝,论及文化内涵辄止,并未对如何实施教学提出意见和建议。
孙玉华在《立象以立意——古诗词的文化解读》一文中指出:
古代诗人总是在天地万物中寻觅自己生命的禅床、精神的寄托。
这说明在语文教育界已意识到古典诗词教学文化解读的必要,并着意实施。
目前高中古典诗词教学,基本上还遵循着:
对篇章、段落、词句、标点的层层解剖,围绕如何更有效地掌握字词,理解文意,提高考试成绩做文章。
字词意义、句子成分、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这种老套落依旧放之每节课而皆准。
古典诗词中的经典名言,能够要求学生识诵,但深遂思想,课堂上较少涉及或根本不涉及,影响到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吸收,影响到学生各自特长和个性的形成。
(二)为适应新课程___的高中古典诗词教学文化解读研究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xx年4月)中在论及“必修课程(阅读与鉴赏)”时,对古代诗文教学的要求定为:
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
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文学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
依据课标,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___语文(必修)》2、3、4册“阅读与鉴赏”中第二单元“含英咀华”、“___与共鸣”、“情思与意境”分别选目为先秦南北朝诗歌;唐代李、杜、白和李商隐诗歌;两宋时期柳永、苏轼、李清照、辛弃疾四位词人的作品。
另开设选修课《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它着重从文学鉴赏角度进一步引导学生阅读古代诗文,通过自己的鉴赏探究,___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提高对古代诗文语言的受力,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深化热爱祖国的情感。
全书共6章,诗歌、散文各三章。
对于诗歌,从“以意逆志、知人论世”(探究诗歌的旨意)、“置身诗境、缘景明情”(把握诗歌的意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体会诗歌的声韵)三方面入手,设“赏析指导”、“赏析示例”、“自主赏析”三学习过程。
文艺鉴赏是一种主体性很强的情感和思维活动。
文学作品也是多种因素的复合体,在具体阅读和教学过程中,完全可以引入另外一些角度,以获得对作品形象和情感的整体感知与把握。
一些作品内涵具有多义性和模糊性,教学中可以有多元的、开放性的解读。
文化解读,从文化的角度来分析作品,分析作品文化意义,引导和帮助学生理解作品的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
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将文化成果内化于其身,最后实现自身新值或达到新水平。
古典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选编和流传下来的中华文化的精华,语文素养的形成离不开古典诗词教育。
通过对古典诗词教学文化解读研究实现“拓展学生知识领域、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获取人生智慧和真谛”的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
新课程新课标新教材从xx年8月开始在辽宁省实行,高中语文除了有1—5册的必修课之外,还有选修课。
古典诗词教学是必修课的重点,选修课《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诗歌部分教学也不容忽视,虽然先行省份已经提供我们一些经验,但对于古典诗词教学文化解读研究仍然是高中语文教师亟待探究的问题。
文化解读教学的研究也正初露端倪。
现阶段选修课《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尚无经验可借鉴。
正是基于这方面的考虑,本文将研究重点放在高中诗词教学的文化解读研究上,意欲使必修课和选修课“教学相长”,也期望引起教者对选修课《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研究的重视,对选修课教学研究提供借鉴。
本论文选题的基本内容、结构、意义(可加页)
论文主要分为三部分,开篇对国内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综述,提出论题研究的可行性,从而揭示高中古典诗词教学进行文化解读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接下来论述进行文化解读对教师的要求及在教学实践中教什么、如何教的问题,最后评析教学实录,以期望提高教学质量。
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人教版高中语文___分必修和选修两大部分。
其中必修部分按照课标规定的五个模块编为五册,每个模块编为一册。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___语文(必修)》的每一册都分为“阅读鉴赏”、“表达交流”、“___探究”、“名著导读”四个部分。
全套五册必修课___共有80课、涉及98篇作品,现当代作品及外国作品54篇(新选35篇),约占总数的55%,古代诗文作品在全套___中的比例,约占45%。
其中典诗词又占据了古代诗文作品的34%。
开设选修课《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是为了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对必修课的内容的延伸、补充、拓展或提高。
古典诗词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随着语文教改的不断深入,古代诗文比例也在不断扩大。
但目前高中古代诗词教学现状并不乐观,解读过于注重对字词句的识记,忽视文本的文化意义,对文章的理解相当浅显。
大多数教师在教学实践中___把文言文的教育目的定位于工具性、实用性上,最重要的教学目的——人文精神的教育却被忽略了。
文学的整体被支解,人文性被逐出课堂。
人教版高中语文___中古代诗词的选目以传统经典名篇为主,同时适当扩大了选材范围,新选了一些古代优秀作品。
所选课文大都是名家名篇,注重经典性,同时兼顾时代性,适合高中语文教学和高中学生的接受水平。
学生学习一篇文章,是为了获得字词句方面的知识,还是为了汲取思想感情的营养?
初是为了前者,终则是为了后者。
这由“初”到“终”的过程,即是语言文化内涵转化为学生素养的复杂心理过程,也即是由知识升华为智慧的过程。
这一过程,必将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丰富学生的思想感情,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使学生成长为一个文化的人。
在解读、欣赏诗歌时,首先要通过对诗句、文辞的准确解读,窥见作品的意旨、___的情感,要尽量利用现存的各种史传材料和后人评述,全面把握___的心灵历程和精神世界。
另外,古代诗人的作品还反映了那个特定时代的社会风气和时代精神。
在深入欣赏和把握其中的内容和旨趣后,还要全面了解作中所处时代的___、经济、文化、思想、宗教、风俗等背景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洞察作品中所表现出的情志和反映现实的广度和深度。
笔者在对高中古典诗词教学现状、教学研究现状及《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进行分析之后,确定了本文的研究重点是高中古典诗词教学文化解读研究。
在传统教学的`文章解读(即通常意义上的“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理解其内容)、文学解读(即对文章中蕴涵的审美形象进行自我的审美创造和评价及体会文章特点等)外,进行文化解读教学研究(即让学生品评蕴涵于文章中的思想内涵、道德内涵、学科知识内涵、时代风俗及语言写作技能等等),为本文创新之处。
在教学中所选取的主要突破口,不是字词知识或言语形式,是文章的文化内涵。
通过关联法、情境对话法、分散集中思维法、逆向法、记写笔记和对对子等教学方法实现“拓展学生知识领域、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获取人生智慧和真谛”的教学目标。
同时,也期待能够在当前的高中古典诗词教学中,给更多的语文教师一些启发,共同探讨,提高古典诗词教与学的效率。
论文题目:
高中古典诗词教学的文化解读研究
内容摘要
Abstract
0前言
0.1概述高中古典诗词教学的国内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0.1.1国内外研究现状
0.1.2发展趋势(文化解读,方兴未艾)
1文化解读
1.1文化解读
1.1.1何谓文化解读
1.1.2文化解读不同于传统教学的地方
1.1.3文化解读和传统教学的相互配合
1.2文化解读的意义
1.2.1有利于学生正确理解文化,___文化,更好地进行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1.2.2有利于全面提高语文素质,促进学生个体全面和谐的发展
1.2.3有利于学生古典诗词阅读兴趣的获得,扩大学生知识领域
1.2.4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扩展学生思维空间
2教什么
本文要研究的不是作为整体层面的古典诗词,而是选入中学课本中的,经过历史检验的优秀的古代文学作品。
文化解读的是内隐和外显于古典诗词作品中的中国传统文化价值和观念。
从古至今,古诗文教学首先是“字训其义”的文字教育,然后是“句贯其意”的言语教育,最后才是“章通其旨”的内容教育。
在教学中所选取的主要突破口,不应该是字词知识或言语形式,恰恰应该是文章的文化内涵。
教学目标要锁定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获取人生智慧和真谛上。
教会学生如何汲取古人智慧、道德情操,体味独特的审美情趣,通过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心灵品质和学习能力。
2.1掘古典诗词的文化内涵
2.1.1不同时期作品体现不同文化内涵
2.1.2不同作家的文学作品所体现的文化内涵
2.1.2.1认识不同诗人诗中蕴涵的文化韵味
2.1.2.2同一流派的作家具有各自不同的风格
2.2实现文化解读对教师的要求(文学素养、教学能力)
3如何教(主要部分、具体阐述如何在教学中进行文化解读)
3.1关联法
3.2情境对话法
3.2.1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情境
3.2.2对话要落实环节
3.3发散、集中思维法
3.4逆向法
3.5记写笔记(三新笔记——新知识新方法新感悟)和“对对子”
4结束语——文化解读效果(教学实录评析)
4.1《******》教学教案(教学实录)
4.2评析教案
4.2.1教案设计是否体现了文化解读
4.2.2教学过程是否实现了文化解读
通过对古典诗词教学文化解读研究,实现“拓展学生知识领域、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获取人生智慧和真谛”的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
选题的研究方法、实验方法、技术路线的可行性分析,可能遇到的问题
一、研究方法
定位为实践研究,在对高中古典诗词教学现状、教学研究现状及《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进行分析之后,确定了本文的研究重点为高中古典诗词教学文化解读研究。
在教学中,通过关联法、情境对话法、分散集中思维法、逆向法、记写笔记和对对子等教学方法实现文化解读。
二、可能遇到的问题
1、文化是多学科研究的对象,文化解读是一个容易引起歧义的概念,难以进行细致分析,容易在分析研究中出现分析不够细致和准确等问题。
2、普遍性为主,也考虑到特殊性
3、对资料进行细致、分析,通过考察、论证和思辨,找到创新之处。
4、查找资料困难,需购置图书资料,要充分利用渤大网络资源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 古典 诗词 教学 文化 解读 研究 开题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