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三中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 理.docx
- 文档编号:12213700
- 上传时间:2023-04-17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277.61KB
安徽省合肥三中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 理.docx
《安徽省合肥三中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 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合肥三中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 理.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徽省合肥三中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理
安徽省合肥三中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理
考试时间:
70分钟分值100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分)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下图为我国三大自然区域示意图。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区域的大小.形状相同
B.任何区域都有明确的分界线
C.区域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与其他区域不发生联系
D.区域内的地理条件对区域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2.图中我国三大自然区域划分的依据是()
A.区域面积的大小B.区域内部特征的相对一致
C.区域年降水量的多少D.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每一个区域都有特定的地理环境,并对区域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读“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系图”,完成下题。
3.在区域开发早期,制约该区域发展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A.河网密布B.红壤广布
C.土质黏重D.雨热同期
4.该地区密集的河网对区域工业化阶段所产生的有利影响主要是()
A.提供便利的交通运输B.提供生活水源
C.提供工业原料D.提供丰富的水产品
5.我国松嫩平原种植甜菜,而珠江三角洲种植甘蔗,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因素B.气候因素C.市场因素D.政策因素
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等现代化技术在国土整治中具有重要作用。
据此回答下题。
6.要对长江流域水灾灾情进行监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是()
A.人工监测B.应用遥感技术
C.坐飞机目测D.水上坐快艇监测
7.要准确快捷地查询各地的灾害信息材料,主要依靠()
A.传感器B.遥感技术C.地理信息系统D.全球定位系统
8.为防御台风危害要研究台风的中心位置及移动方向,对台风中心及移动方向信息的准确获得利用了()
A.RS技术B.GIS技术C.GPS技术D.观测资料
读“井的密度及其分布对牧场的影响图”,完成下列各题
9.图中圆内裸地表示沙层裸露或固定沙丘活化,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过度樵采B.过度开垦
C.过度放牧D.过度砍伐
10.曾是“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大草原,现在“裸地遍布”。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为放牧引水掘井,周围草场因过度利用和践踏而出现裸露地面
B.为扩大耕地而掘井,周围草场最终因为践踏和开垦变成裸露地面
C.为解决人的生活吃水问题而掘井,周围草场终因人为破坏而变成裸露地面
D.为解决人们生活能源问题而拔草、砍树,导致环境恶化
甘肃省民勤县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经民勤盆地(如图所示)。
建国以来其上游地区修建了许多水库,几乎拦截了全部河水。
随着人口增长、耕地扩大,民勤县地表水骤减,地下水位急剧下降,导致胡杨、沙林等植被大面积死亡。
据此回答11-12题。
11.民勤县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①水资源短缺②土地荒漠化③旱涝灾害④水土流失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①②
12.民勤绿洲面临消失的人为原因是()
①过度用水②乱砍滥伐③过度放牧④上游拦截河水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①②
行道树是指种在道路两旁及分车带,给车辆和行人遮荫并构成街景的树种。
合肥市很多街道行道树为樟树。
据此完成13-14题。
13.城市行道树起到的环境作用是
A.防风固沙B.保持水土C.涵养水源D.净化空气
14.2018年1月4日,合肥遭遇今年首次雨雪冰冻灾害,行道树中樟树受损明显,原因是樟树( )
A.树干高大B.根系薄弱C.枝叶茂盛D.冬季落叶
热带雨林是地球上功能最强大的生态系统,也是生产能力最高的生物群落。
下图是亚马孙地区热带雨林水循环图,读图回答下题。
15.热带雨林对当地水循环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A.当地50℅的水汽来自于雨林
B.大量水汽被带离雨林地区,减少当地的降水
C.雨林降水主要来自海洋,跟雨林没有关系
D.雨林是个巨大的储水库,会减少当地的降水
16.如果亚马孙雨林被毁,可能造成的影响是()
①大气中的CO2含量增多,全球气候变暖②全球水循环和水量平衡将受到重大影响③当地生态环境将可能恶化④雨林地区物种灭绝速率将大大加快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17.下列热带雨林开发方式中,会带来经济效益的有
①鼓励保护性开发方式,如生态旅游等 ②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③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 ④设立国际基金⑤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②⑤D.②④⑤
煤炭占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比例长期在60%以上。
近年来,为化解煤炭产能过剩和石油主要依赖进口等问题,我国大力发展煤制油技术和产业,成功解决了煤制油过程中高耗水、高污染和转换效率低等问题。
目前已在内蒙古、山西、宁夏、陕西、新疆、贵州等地布局了一批煤制油企业,规划2020年之前形成3000万吨/年的产能。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8.我国煤制油企业布局的区位指向是
A.市场B.原料C.交通D.劳动力
19.在地表水匮乏地区,煤制油企业长期用水宜采用的方式是
A.循环用水B.开发地下水C.远程调水D.建地下水窖
20.发展煤制油产业,可以
A.解决我国能源不足的问题
B.减少我国对新能源开发的压力
C.促进我国煤炭产业的绿色转型升级
D.增强我国主导国际石油市场的能力
图为某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1.这种能源消费结构易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①大气污染加剧 ②土壤肥力下降
③土壤污染严重 ④水污染严重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2.改善上述环境问题的主要途径是()
①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多种能源②营建速生薪炭林③进行炉灶革新,提高能源利用率
④大力发展畜牧业⑤加强交通建设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⑤D.②④⑤
田纳西河流域可开发的水力资源达457万千瓦,目前装机容量约414万千瓦,水力资源利用率约为90%。
下图为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题。
23.从图示看,该河流开发的核心环节是
A.发电B.防洪C.养殖D.梯级开发
24.田纳西河流域最适合布局的工业类型是
A.市场指向型B.廉价劳动力指向型
C.技术指向型D.动力(能源)指向型
25.田纳西流域管理局对流域土地利用措施是
A.做好土地规划,建立自然保护区
B.调整林业和牧业结构,大力发展粮食生产
C.留下大片土地用于冶炼工业的发展
D.大量开垦,为采矿业的发展就地提供土地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0分)
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分)
材料一 2012年2月国家发改委公布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呼包银榆经济区”被列入西部重点开发地区。
本区降水较少,沙漠广布;有煤、天然气、稀土、铁、铅锌等数十种矿产资源,其中稀土储量占世界一半,天然气含量全国第一,煤炭储量全国第二。
材料二 下图为呼包银榆地区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分析,本区矿产资源的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2)本地区土地荒漠化问题日益严重,造成这种生态问题的人为原因有___________,防治荒漠化问题进一步恶化的措施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
(6分)
(3)根据本区矿产资源的优势,除发展采掘工业、电力工业外,还可以发展_________工业、_________工业等。
制约本地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分)
(4)为促进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当地积极发展坑口电站,变“输煤”为“输电”对当地的主要影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27.读森林破坏带来的环境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6分)
(1)将下列地理现象的序号填入图中相应的方格里。
(10分)
①水土流失加剧②土地沙化③气候恶化④生物多样性减少⑤生态失调
(2)假如说,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的话,那么,湿地则有“______________”之说。
结合上题,试说明湿地和森林在调节环境、保护生态方面共同的巨大功能(作用)。
28.红水河位于广西西北部,是珠江水系干流西江的上游,水能资源十分丰富,读“红水河水能开发示意图”,回答下题。
(14分)
(1)简述红水河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2)红水河的梯级开发对该流域的影响在于()
①缓解用电紧张②加剧洪涝灾害③改善航运条件④促进旅游业发展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下列不符合红水河流域可持续发展方向的是()
A.大量开垦坡地,发展种植业B.发展少数民族风情旅游
C.发展交通,促进对外经济联系D.结合资源优势,发展能源工业
(4)和山西的“火电”不同,红水河的能源开发以水电为主,从能源的分类看水能资源属于;和火电相比,水电污染,水电站投资成本(大/小)。
高二理科地理答案和解析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D
B
D
A
B
B
C
C
C
A
D
C
D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C
A
A
A
B
A
C
A
A
D
D
A
1.【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我国三大自然区域分布图为背景材料,主要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相关知识的能力。
本题解答的关键是掌握区域的含义及特征。
可结合相关知识进行分析。
【解答】
据区域的含义和特征可知,区域有一定面积、形状,但不是所有的区域大小、形状都相同,A错误;区域具有一定的界线,边界有明确的也有模糊的,B错误;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C错误;区域内的地理条件对区域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D正确。
故选D。
【分析】
本题以我国三大自然区域分布图为背景材料,主要考查区域的划分。
旨在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
本题解题关键是对区域的含义及特征的理解。
【解答】
本题考查区域的划分。
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和界线,有明确的区位特征,其内部某些特征相对一致,并与其他区域有所区别。
综合地形和气候两大要素,可以把我国划分成三大自然区,即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B正确。
三大自然区的面积、降水量、经济发展水平都不是划分的依据,ACD错误。
故选B。
3.【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解析】
本题考查制约区域发展的主要因素。
区域开发早期生产力水平较低,河网密布、土质黏重、红壤广布成为农业生产的制约因素,ABC不符合题意;雨热同期是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D符合题意。
故选D。
本题考查区域工业化阶段的条件。
河网密布能为工业发展提供便利的水运条件,A对;提供生活水源、提供丰富的水产品不是工业化阶段的主要影响,BD错;密集河网不能提供工业原料,C错。
故选A。
5.【答案】B
【解析】
解:
根据区域地理知识可知,松嫩平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而珠江三角洲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所以两地种植的糖料作物不同。
故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
B。
对于农业优势区位条件的分析,自然方面侧重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且要注意因地制宜,具体分析;社会经济方面侧重于市场、交通、劳动力、种植历史、工业基础等。
本题以区域农业生产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
解题时应注意结合实际情况。
6.【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小题3】C
【解析】
本题查地理信息技术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具体应用。
对长江水灾的监测,利用遥感可以实现快捷准确的信息获取,B对;人工监测、水上坐快艇监测费时费力,效果差,AD错;坐飞机目测不能获取准确数据,C错误。
故选B。
本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具体应用。
传感器是一种检测装置,A错;遥感技术适用于监测,B错;查询信息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最为合适,C对;全球定位系统用于定时和定位,D错。
故选C。
本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具体应用。
进行观测用RS技术,A错;对其分析则需借助GIS技术,B错;要研究台风的中心位置及其移动方向,可运用GPS技术确定其位置、方向、速度等信息,C对;观测资料不如GPS快速、准确,D错。
故选C。
9.【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解析】
本题考查土地荒漠化的成因。
据图可知,在井的附近,草地被破坏,形成沙层裸地,主要是过度放牧所致。
过度放牧,集中大群牲畜饮水,通常会造成井周围土地形成斑点状荒漠化圈,C正确;图示现象与过度樵采、过度开垦、过度砍伐无关,ABD错误。
故选C。
本题考查局部地区土地荒漠化的成因。
曾是“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大草原,现在“裸地遍布”,主要是人们为放牧引水掘井,周围草场因过度利用和践踏而出现裸露地面,A正确;这种现象主要出现在牧区,不是为扩大耕地而致,B错误;这种斑点状荒漠化主要是牲畜践踏导致,并不是为解决人的生活饮水,C错误;亦不是为解决人们生活能源问题而拔草、砍树,D错误。
故选A。
11.【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解析】
本题考查民勤县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
从题中看,民勤县位于甘肃,深居内陆,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水资源严重短缺,流经民勤县的河流上游地区修建了许多水库,几乎拦截了全部河水。
随着人口增长、耕地扩大,民勤县地表水骤减,地下水位急剧下降,导致胡杨、沙林等植被大面积死亡。
肆虐的风沙,荒废的田园,①②正确,③④错误。
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本题考查民勤绿洲面临消失的人为原因。
由材料可知出现了荒漠化问题,上游地区修建了许多水库,几乎拦截了全部河水。
所以河流下游地区的荒漠化扩张,主要是因为从河流上游地区拦截河水、过度用水,导致下游出现绿洲消失的现象。
①④正确,②③错误。
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13.【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解析】
本题考查森林的环境作用
15.【答案】
【小题1】A
【小题2】A
【小题3】A
【解析】
本题考查热带雨林生态环境效益。
由图乙可知,热带雨林蒸腾作用强,故为降水提供了近50%的水汽来源,A对;热带雨林蒸腾作用强,降水丰富,B错;热带雨林水循环的水汽只有50%来自海洋,C错;雨林是巨大的储水库,强大的涵养水源和蒸腾作用等促进了水循环,D错。
故选A。
本题考查雨林被毁造成的影响。
雨林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故雨林被毁,大气中CO2含量增多,全球气候变暖,①对;雨林被称为“蓄水海绵”,故雨林被毁,对全球水循环和水量平衡影响很大,②对;雨林被毁,当地生态环境将可能恶化,雨林地区物种灭绝速率将加快,③④对。
综上可知,A对,BCD错。
故选A。
本题考查对题干的理解能力。
解答本题抓住热带雨林开发方式中,会带来经济效益的措施。
鼓励保护性开发方式,如生态旅游等、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和设立国际基金,都可以带来经济效益,①②④符合题意;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和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这两条注重的是保护,与经济效益关系不大,③⑤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8.【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小题3】C
【解析】
本题考查工业主导区位因素的判读。
材料显示出我国目前布局的煤制油企业主要位于内蒙古、山西、宁夏、陕西、新疆、贵州等地,这些省区是我国煤炭储量和产量较大的区域,因此煤制油企业布局的区位指向是原料。
B对,ACD错。
故选B。
本题考查水资源短缺的解决措施。
一般而言,地表水匮乏地区气候干旱,因此水资源成为人类活动的限制性因素。
虽然我国解决了煤制油过程中的高耗水问题,但水资源短缺,与耗水量大的矛盾依然存在,循环用水可以实现水资源的重复利用,适用于长期用水,A对;开发地下水容易引发生态问题,远程调水成本太高,建地下水窖能够收集的水量有限,BCD错。
故选A。
本题考查发展煤制油产业的影响。
煤制油是对煤炭资源的深加工,提高了煤炭资源的利用率,而且煤炭变成油后会减少煤炭直接燃烧产生的粉尘,污染小,因此能够促进煤炭产业的绿色升级,C对;材料中“为化解煤炭产能过剩和石油主要依赖进口等问题”说明我国当前能源问题只是消费结构不合理,而不是能源不足,A错;相对于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核能等新能源为清洁能源,是未来能源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向,因此煤制油产业可以缓解目前我国石油的压力,但不会减轻对新能源开发的压力,B错;当前我国为石油进口大国,而规划中到2020年前我国煤制油企业的市场能力只有3000万吨/年,因此我国没有主导国际石油市场的能力,D错。
故选C。
21.【答案】
【小题1】A
【小题2】A
【解析】
本题考查能源消费结构引发的环境问题。
图示的能源结构薪柴和秸秆比重高,大量燃烧薪柴和秸秆,不会造成水污染以及土壤污染,但是会造成大气污染,同时,使秸秆还田减少,而使土壤肥力下降,①②正确,③④错误。
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本题考查解决环境问题的措施。
结合上题可知,上述环境问题主要由于能源结构薪柴和秸秆比重高,大量燃烧薪柴和秸秆,造成大气污染,秸秆不能还田造成土壤肥力下降,因此应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多种能源,营建速生薪炭林,推广生活用煤用电,进行炉灶革新,提高能源利用率,①②③正确;④⑤与能源问题关系不大,错误。
所以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23.【答案】
【小题1】D
【小题2】D
【小题3】A
【解析】
本题考查流域的开发与利用。
结合图示反映,该河流流域的开发以水能资源的梯级开发为核心,兼顾了航运、防洪、灌溉、养殖等其他功能。
所以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本题考查区域优势及工业发展区位选择。
田纳西河流域随着水能资源的梯级开发和火电、核电的开发,形成了全美最大的能源供应基地,故利于高耗能工业的发展。
所以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本题考查河流综合开发的措施。
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的主要经验:
①设立专门机构,健全法规,完善管理;②因地制宜选择开发重点,形成各具特色的开发模式;③因地制宜利用土地资源,全面发展农、林、牧和渔业。
做好土地规划,建立自然保护区,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A正确;减少林业和牧业结构,大力发展粮食生产,容易导致森林面积减少、水土流失等问题,B错误;留下大片土地用于冶炼工业的发展,没有做到土地的合理利用,C错误;大量开垦,为采矿业的发展就地提供土地,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D错误。
故选A。
26.【答案】
(1)种类多 储量大
(2)该地区位于区域的过渡地带,造成土地荒漠化的人为原因主要是过度放牧、过度开垦和过度樵采。
防治荒漠化的措施可从原因入手,如退耕还林还草,调整产业结构,开展多种经营,发展节水农业,同时建防护林等。
(3)钢铁、化学、机械、有色金属冶炼工业等 水源
(4)利:
增加附加值,提高经济效益;缓解铁路交通压力;
弊:
增加污染物排放(增加环境压力)
【解析】
(1)本题考查区域矿产资源的特点。
由材料“本区矿产资源包括煤炭、天然气、铁矿、稀土、铅锌矿等种类多,煤、天然气、稀土、铁、铅锌等数十种矿产资源”可知,本区矿产资源种类多;“其中稀土储量占世界一半,天然气含量全中第一,煤炭储量全国第二“,可知矿产资源储量大。
(2)本题考查荒漠化的成因,及荒漠化的防治措施。
(3)本题考查区域工业类型和制约区域矿产资源开发的自然因素。
本区矿产资源丰富,可发展钢铁工业,化学、机械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等工业。
读图可知,本区内多沙漠,水源短缺是其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限制性因素。
(4)本题考查西电东送工程对输出区的影响。
审题可知,影响一般包括有利和不利两方面。
对资源调出区
(2)的有利影响包括:
变“输煤”为“输电”,增加附加值,提高经济效益;变“输煤”为“输电”,可以缓解铁路交通压力;但会加大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压力。
27.【答案】
(1)由上至下,从左至右依次为 ④生物多样性减少②土地沙化 ③气候恶化⑤生态失调①水土流失加剧
(2)地球之肾 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节径流、蓄洪防旱;保护生物多样性。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图表分析能力。
森林(生物)是组成地理环境的要素之一,它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环境效益。
如果森林遭受大面积破坏,会引起生态环境失调,进而引起一系列的其他环境问题,同时这也证明了自然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某一要素的改变会出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结果。
(2)本题考查湿地的作用及森林和湿地的环保功能。
森林被称为地球之肺,湿地则被称为地球之肾,它们都具有调节气候保护生态的巨大功能。
具体可以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节径流、蓄洪防旱;保护生物多样性等。
28.【答案】【小题1】流域内降水丰富,河流水量丰富,地势起伏大,落差大。
【小题2】C
【小题3】A
【小题4】可再生能源 小 大
【解析】
本题考查红水河的开发条件。
由题意知,红水河位于广西西北部,这里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A错误;红水河水能资源丰富,说明该河段除了水量大外,地势落差也大,B正确;郁江是珠江的一级支流,C错误;红水河流域地势起伏大,河流落差大,不利于内河航运的发展,D错误。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河流梯级开发的意义。
红水河梯级开发可以缓解用电紧张状况,①对;梯级开发可以调节径流量,有效缓解洪涝灾害,②错;梯级开发可以改善航运条件,③对;可以促进旅游业发展,④对。
故选C。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徽省合肥三中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 安徽省 合肥 中学 年高 地理 学期 期中 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