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创新校长的智慧选择.docx
- 文档编号:12212409
- 上传时间:2023-04-17
- 格式:DOCX
- 页数:21
- 大小:38.59KB
引领创新校长的智慧选择.docx
《引领创新校长的智慧选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引领创新校长的智慧选择.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引领创新校长的智慧选择
引领创新---校长的智慧选择
经营管理
10-020013
引领创新---校长的智慧选择
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学校的发展需要引领。
教育的功能主要靠学校体现,学校的价值最终要靠教育来体现。
“促进人的发展,构建和谐校园,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当今学校发展的主旋律。
教师教育学生“学生发展教师,教师发展学校,校长引领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主题词。
一、学校精神与校长引领
学校的发展需要一种精神,精神是一个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支撑,是学校文化特色,品牌的凝聚和升华。
奋发向上的学校精神能使一所学校科学运、和谐发展,焕发生机和活力。
作为学校领头雁的校长也要有一种精神。
校长的精神是校长教育哲学、办学理念、治校方针,育人思想的综合体现,校长精神是一面旗帜、是一种力量、是一种气质、是一种个性、是一种氛围,是一笔十分珍贵的精神财富和教育资源。
校长的精神重在示范引领、重在团结激励、重在创造活力、重在构建特色、重在塑造灵魂,重在打造品牌。
深化素质教育,推进新课程改革,呼唤着一大批有精神的学校和校长!
综观今天的教育,我们是在知识经济全球化,共建地球村,培养世界公民的理念下,在与世界的人才争夺战中,搞应答世界多元文化冲击的教育。
目前国家审时度势,及时提出了“加快教育结构性调整,建立学习型社会”和“造就一批杰出的教育家”的新要求,标志着一个教育的新时代已经到来。
学校是文化创生之地,是精神的传承之所,是生命滋养之根。
学校是育人的殿堂,教育是思想的交流,是情感和情感的沟通,是生命和生命的对话。
学校精神就是学校发展的基本理念和教育哲学,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战略,是学校文化的内核和灵魂,是一所学校区别于其它学校最本质的东西。
牛津、剑桥、北大、清华、同济等中外名校之所以魅力经久不衰,就在于他们经过历练、凝聚,形成了一种与众不同的精神文化。
哈佛为什么能培养出那么多杰出的人才,它的魅力到底从何而来?
答案就在于哈佛的“永远改革、永远创新、永远追求”的校园精神。
苏霍姆林斯基说:
教育在广义上就是精神上的不断丰富,不断更新的过程。
如果没有校长本人的首创精神,没有校长的以身作则,没有你自己进行的活动,就无法领导。
没有整个集体的奋发精神,没有一定的教育思想统一全体教师的意识,就不能想象我们如何进行这项工作。
教育以育人为本,发展以创新为本,校长以引领为本。
我国伟大的民主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高屋建瓴地指出:
“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
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不止一次的讲: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个好学校”。
教育部长周济今年7月份指出:
中小学校长是学校发展的领军人物,是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在中小学得以全面贯彻落实的直接领导者、组织者和实施者。
”
如果说学校是一艘大船,校长就是舵手。
纵观中外办学有成,人才辈出的名校,都有一种奋发向上、独具特色的校本精神,其中无不折射出校长引领的精神风范,透射出校长们的智慧光芒。
如果校长只满足于“管好物,管好事,管住人”的保姆式境界,他也只是一个事务型校长,因为他忽视了国家、社会、人民对学校的要求。
准确地讲,国家、社会、人民对学校的要求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创新人才。
所以,校长办学就不能光停留在评价与控制等一般管理层面上,而要从稳定规范的管理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面----文化管理上,即建立一种精神、思想、理念、制度、机制、行动的引领。
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校长“不仅应当宣传和把科学知识推广到实际工作中去,而且要用自己的创造性的意图和思想把全体教师组织和联合起来”,还应当“力求做到使学校全体工作人员----从校长到看门人----都来实现教育思想,使全体工作人员都全神贯注这些思想开展的丰富的课外活动、研究性学习活动、科技创新活动和综合实践活动,无一不在为学生终生发展打基础”,换句话来说,就是评价学生的标准不仅仅只是考试成绩,而是学生们在这样的教育和活动中所展现在他们未来的人生道路上能用到的能力、素质和品质。
安徽桐城中学是吴汝纶先生思想引领出来的,浙江台州书生中学是魏书生思想引领出来的,长春外语中学是李铁成思想引领出来的。
天津三中“以天下为己任”的理念,山东平阴一中“决不放弃”的精神,江苏海门中学“实施人性教育、培养有为人才”的特色等无不昭示着精神文化的巨大力量。
比尔盖茨说:
经营最难做的事便是知道明天发生什么变化,今天,要作些什么准备。
解决好这个难题的人才是未来的领袖。
比尔盖茨认为:
今天的努力就是为了实现未来的梦想。
谁能在未来的世界中称王,答案也许只有一个,这就是像比尔盖茨这样的高瞻远瞩、策划未来、永远领先于人的企业家。
学校应该成为师生的精神家园,校长应该成为学校的精神领袖。
所谓精神领袖,就是说校长是一个学校的主心骨,是师生衷心拥戴和信赖的领导者,在学校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不可替代的核心领导作用。
通过引领让学校充满活力,感召每一位师生充满激情地工作和学习,从而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
就是通过理念、思想、精神、制度、机制、行动等引领师生把梦想变为现实,实现学生、教师、领导和学校思维一体的成功和发展。
阿尔伯特.施维策说过:
“领导者就是楷模。
”作为学校精神领袖的校长应该具有以下品质:
一是正直诚实,具有远见卓识,富有感召力并能胜任本职工作;二是有首创精神、洞察力、感召力、自知之明和参与实践的能力和个性;三是坚定的信念,火热的激情,全身心的工作和建立一种坚不可摧的信任关系;四是权力下放、原则性强、有自主性、独立性和独特性;五是诚恳、体贴、尊重、理解、大度、实现群体和谐;六是注重传统和时代精神的统一,在积累、传承中锻造师生的智慧、精神和贡献。
作为学校精神领袖的校长要有以下素质:
一是有在教育教学一线摸爬滚打的吃苦精神和真功夫、硬功夫,以绩服人;二是有良好的职务道德基础上的领导力,治校有方;三是有良好的教育科学理论支撑的底气和品位,德才兼备;四是有特色鲜明的办学思想,凝心聚力;五是有不畏艰难险阻的胆识和勇气,开拓创新;六是有和谐的团队精神,和衷共济。
作为学校精神领袖的校长要切中时代脉博,坚定不移地推行素质教育,抢占新课程改革的制高点,实现自己角色的准确定位:
一是先进办学理念的接纳者;二是现代管理制度的构建者;三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引领者;四是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组织者和实践者;五是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倡行者;六是教师和学生潜能的开发者;七是教师学生成就的赏识者;八是教育品牌的打造者;九是学校精神的培植者,十是道德信仰的奠基者。
二、学校创新发展与校长引领
(一)创新教育理念,让先进办学思想为学校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教育理念是学校育人取向文化和校长文化在人才培养中所产生的一种哲学思想,它体现着校长所推崇的观念、认识和理想。
美国教育家尼尔本说:
“当校长进入学校时,总是带着他的价值观、信仰和哲学观一起来的。
校长通过自己的理念来对学校进行领导,其影响力依赖于这些教育观和理念质量的清晰度以及社会和师生对这些价值强的认同程度”。
观念是行动的导,办学理念对学校的发展起着指导和统帅作用。
美国西点军校“国家、荣誉、责任”的教育理念,清华大学梅贻琦提出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教育理念,北京大学蔡元培提出的“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教育理念,北师大启功先生提出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教育理念等,不只是一种超前意识和特色品牌,更重要的是办学思路和适应未来趋势的超前思考与现实的结合,是教育文化在实践中对基本规律的认知,它标示着一种值得追求的育人导向,可以使教育者思想清晰,观点睿智,方向明辨。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说:
“教育必须有信念与信仰。
没有信念与信仰的教育,只是教学的技术而已”。
学校只有具有自身特色理念和办学思想,才能培养出各行各业所需要的人才来。
思想是灵魂,思想决定高度,思想决定观念,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
我校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
确立了“为了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全面发展奠基,人人成才,个个成功”办学理念,“特色兴校,质量强校,创造一流,追求卓越”的办学思想,“成就每个学生,惠及百万家庭”的办学宗旨,“创办省级示范高中,向国家名校迈进”的办学目标,“用理念定位发展,用创新盘活资源,用和谐催生智慧,用文化打造品牌”的办学思路,“观念导航,思想引领,精神支撑,目标激励,体制创新,机制励人,师生互动,科研反哺,质量跟踪,立体发展”的办学模式。
响亮地提出教育永远大于教学,成才必先成大“的素质教育口号,走“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内涵发展”上路,培育了“自强不息,坚忍不拔,百折不挠,永不服输”的二中精神,实现了教育目标创新,体现了校长占领素质教育制高点,科学定位学校,教师、学生发展的开拓创新,敢为人先的紧强信念、坚毅勇气、坚定信心和办学智慧,使学校走上了全面全新,跨越发展的快车道。
(二)创新体制,让科学高效的现代管理给学校带来勃勃生机。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
“教育创新,首先是观念,关键是体制创新”。
体制深处的问题则是制度不健全,管理模式的僵化和机制的不适应问题。
江苏翔宇教育集团卢志志文校长说:
“中国教育最缺的不是资金,而是观念和体制”。
效率效益来自于体制,体制活,全盘皆活。
体制顺,人心顺。
基于此,我校一是增设了教科处和国际部。
教科处负责落实素质教育,实施新课程改革,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国际部与新西兰理工学院合作办学,请外教授课,为学生接受优质教育奠定了基础,为教师创造了参与国际合作和交流的机会,引入了新思想新技术和国际素质教育的新经验新方法。
是西北地区走国际化办学路子的首创,体现了办学的开放性和国际性方向。
二是实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分校式管理体制。
推行扁平式管理,权力下放。
每一个年级组就是一个分校,分校设校长一名,教导主任一至二人,工作实行承包责任制,三年一包到底,全权负责分校的师生管理、教育教学工作,直接对校长负责。
责、权、利分明,运作灵活,管理效益高。
三是建立了“五大系列”考核体制,节点考核,跟踪问效,实现了过程管理的精细化。
四是推行问题工作法,动态管理,充分保证了管理工作的效度。
学校发展环境分析(SWOT)列表:
学校的内部条件学校的外部环境
学校的优势学校有优良的传统
学校有现代化硬件设备学校的机遇学校自主权扩大
教育资源重新配置
学校的的劣势教师队伍结构不够合理教学观念陈旧落后学校的威胁办学主体多元化引发激烈竞争,家长和学生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自主选择。
现代学校教育管理指标体系
领域指标
资源师生比、生均经费、生机比、校园网流量、生均图书、生均占地面积
质量数学、阅读、科学、外语、公民、学会学习、ICT(信息于通讯技术)
公平教育基尼系数、班级规模
持续性教师教育与训练、辍学率、留级率、学生自由学习与活动时间
管理学校教育的评价与导向、家长与社会参与、学校气候
生命活力幸福感、满意度、积极性
----东北师范大学教授邬志辉
(三)创新机制,科学评价,让竞争激励机制成为生产力和内驱力
面对学校当时现状,校长的创新艺术就是“激活”,就是要独具慧眼,大刀阔斧地改革用人机制,构建教师干事创业的良好工作环境和团结和谐的人际关系环境,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唤醒他们的创造欲望,使他们在三尺讲台上展现人生价值,享受事业的成功和职业的幸福感。
从这个意义上讲,评价激励机制是生产力,是内驱力,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必须外在条件,是撬动素质教育不断深化、学生素质全面提升的杠杆。
试用三维结构来分析学校管理要素
纬度管理内容管理要素
管理职能规划、组织、人事、指挥、协调、报告、预算、控制、评价管理方法、管理技术
管理手段
工作部门德育、课堂教学、体卫艺术、行政管理、教师培训、教育科研、家校关系、学校文化、制度建设管理内容
人 、 个体人 、 学生、教师、校长、家长、社区成员等管理主体
组织人、班级、年级、教研组、年级组、家长委员会、社区组织等
我校先从制度入手,本着“以绩效论英雄,以贡献定优劣”的原则,注重过程管理和结果管理相结合,多劳多得,优质厚酬。
设立了教学业绩,优质课、优秀论文(课题)等10多个奖项,给教师搭建了一个干事创业的平台,提供了实现个体发展和走向成功的机会。
其次修订了各种考核制度,把部门考核、学校考核、领导考核、教师民主考核、学生考核五大块结合起来,实现了公平、公正、励人。
再次是坚持因岗用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尽其能。
大胆起用年轻人到毕业年级任课,实现了教育资源的优化组合。
第四是实行中层干部聘任制,建立了一种“能上能下,能官能民”的灵活机制,实现了“能者上,平者让,庸者大,功者奖,过者罚”的良性运。
一位教育实说过,好的制度可以提升人。
在好的制度下,二流三流的人才会发展成一流人才;在不好的制度下,一流人才也会沦落为二流三流人才,甚至一事无成。
所以,校长要当好“伯乐”,要学会欣赏和成就自己的教师,善于发现教师的“闪光点”和“生长点”,善于挖掘教师的潜能,将好钢用在刀刃上。
这样既能实现教师的尽快成长,也可使学生受益,使学校呈现生机勃发,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
(四)创新学校管理,让民主和谐成为学校管理的主旋律
管理的重点不在管,而在理。
不是强制,而是理清、理顺、理活。
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发现不和谐,解决不和谐,进而达到和谐。
一位教育家说过:
“成功的管理就是要让教师有幸福感,学生有愉悦感,师生都有主人翁感”。
管理不仅要优化环境,还要优化心理,这样才能达到管理过程和结果的和谐。
我校是一所3600多人的完全中学,身居闹市,随着市属改为区属的“地位”下降,重点校、示范校的生源大战,我校接纳的只能是二、三类生源。
学生素质下降,教职工信心不足。
我进校面临的现状是:
校舍建设欠债多(达3000多万元),质量徘徊家长意见多,学生违纪受处分多,教师人心不稳埋怨多。
一所县级中学,在全市教育界基本没有地位,没有知名度,出不了名牌教师和尖子学生,颇受社会指责。
为尽快摆脱被动局面,甩掉落后帽子,在夹缝中求生存,在困境中求发展,庆阳二中一是规范教学行为,营造浓厚学风、打好质量攻坚战,实现“三流生源,一流质量”的目标;二是引进国内外“活水”,加强造血功能,用交流的方式发展教育,把世界上全新的教育思想、教学方式运用到我校教育教学实践中来,实现“洋为中用”的目标。
我校首先让教职工参与学校重大事务的民主决策,依靠全体教职工的智慧和力量谋学校发展大计,充分发挥教代会的作用,实行校务公开,让教职工了解、关心、支持、监督学校工作,增强了教职工的工作能动性、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其次是以人为本,章情并举,刚柔相济,用人文关怀去温暖每一位师生。
每逢节庆、过年,学校都为每位老师准备一份精致的礼品表示慰问,并关心解决教师住房、子女上学就业、夫妇两地分居、大龄青年婚姻、生病住院、家庭变故等实际问题,优先安排教职工家属承包学校食堂、小卖部、印刷厂,开展向困难职工捐款献爱心活动,以情换情,以心动心,感召着每一位老师爱岗敬业,无私奉献。
三是尊重教师的自主性、独立性、创造性,不搞一刀裁齐,不挫伤教师积极性,不搞耗费教师精力和锐气的形式主义。
营造小环境,改变大环境。
特别是及时肯定教师的工作热情,工作成绩,哪怕是点滴的微不足道的。
建立亲切和谐的干群关系、同事关系、师生关系,让教师体验生活的充实和工作的幸福。
四是实行学生自主化管理,各班开展了班干部竞选上岗,实行值日班长制,设立了文明监督岗和学生自主化管理考核小组。
每个学生轮流当干部,轮流当组员,轮流当考核员。
学生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人人都是双重角色,人人都参与管理,人人都是校园小主人,培养了学生自我教育意识,解放了生产力,减轻了教师负担,锻炼了学生能力,提升了学生素质。
让学生的生活充满了活力,充满了快乐,感受到了愉悦和成功。
中国大教育家魏书生说,民主有四个层次:
“第一是当个小校长的,树立给同志们服务的思想。
只有有权人给权利小或没有权利的人服务,才是真民主。
第二,民主就是叫做建立互助的校长和老师的关系,第三,发展每个学生每个老师的人性和个性。
民主的第四个层次,学校管理、决策过程要多商量”。
(五)创新课堂教学艺术,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也是推行新课改的主阵地。
课堂教学的质量决定着学生学习质量和能力的发展,也关乎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校的发展。
我们要着力构建“生命课堂”,让课堂鲜活归真,生动活泼,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在平等、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引导学生质疑、合作、探究、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通过实践、实验、练习等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教师应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性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良好的学习品质和掌握运用知识的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地发展。
为此,我们的课堂应该充满人文关怀和情感,应该充满生命活力,应该对问题进行充分探讨,应该是师生合作互动、共同探究。
美国一位教育家说过:
“富有成效的学校校长,是促进学生的成绩进步和幸福,保证给学生提供最好的课程”。
在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实施有效教学已成为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这就意味着教师必须改变惯常的思维方式和教学行为,使课堂教学发生一种质的变化。
这种质的变化就是要把课堂变成充分展现教师教育智慧的场所,变成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舞台,变成学生快乐的生活世界。
实现教师和学生在平等民主亲切的情感关系上的和谐融洽,在体态语言形象的审美习惯上的和谐共鸣,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上的和谐一致。
我校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突出了注重了课堂教学改革的“主导性、激励性、时效性”原则,推行“注重双基、落实主体、精讲多练、当堂作业”的课堂教学模式,体现了新课改精神,规范了教学过程和教学细节的落实。
在教师方面主要是要求教师应该当好指挥员和导演,上课要做到“三个到位”和“五要”。
“三个到位”归纳起来是三句话。
第一句话就是“对学生的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实行全过程的有效指导到位,所有学科,从提出问题,到分析问题,再到解决问题的全过程都由教师跟踪指导,让教师的主导作用最大化。
第二句话就是“高密度的科学训练到位”,特别强调中难度题目高密度训练,促使学生思维立体化。
第三句话是“适当地强化训练,夯实基础”。
“五要”指:
一要组织好课堂教学,对学生学习全过程不断变换方法,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主体性和竞争意识。
二要限时,每节课讲课累计不得超过20分钟,讲课时间最好控制在15分钟左右,超过20分钟为不合格课。
三要多记多练,让学生充分动手动脑,该记的当堂记下,该练的当堂练会,要求做到“堂堂清”,使学生牢固掌握当节所学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
四要互动,发动学生讨论,师生辩论,学生上黑板演题或板书,充分体现民主教学思想,教师每节课提问学生不少于10名。
五要讲求效率,每节课都必须进行随堂检测,检查喾一对当堂所学知识掌握、记忆、理解的情况,使课堂像考试一样紧张。
同时,也促使教师进行教学反思,达到教学相长。
在学生方面提倡“三苦”和“四种意识”。
“三苦”即生活艰苦,学习刻苦,心理能承受痛苦。
培养四种意识,即时间意识、细节意识、问题意识、效率意识。
庆阳二中也做了一些努力:
“两个至少”,即教师每两周至少提问每个学生一次,每学期至少对每个学生进行一次面批面改,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爱和关注。
“两个对待”,即学生要把每一节自习都当作考试来对待,把每一次考试都当作高考来对待,在不给学生增加额外负担的前提下,教师要在提高学生自习的效率上做文章。
“两个5分钟”,即教师连续授课时间不能超过5分钟,也就是每隔5分钟,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次。
每节课的最后5分钟,教师要留给学生自己思考、总结。
“三个按时”,即针对学科自习课,任课教师上课后按时到位辅导,上课时按时布置作业,下课时按时收作业。
这使学生脱离“题海大战”有了自主发展的空间。
“四精”精选、精讲、精练、精评。
精选,即教师在选择课堂教学内容、选编“自助餐”和习题上要“精”。
精讲,即教师在授课时要讲重点和难点,教学语言要“精”。
精练,即教师给学生提供的习题要“精”。
精评,即教师在讲评作业和试卷时要“精”。
学习休息时间的科学安排及推行月考制、实行“三读”等都是科学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期考、月考、周总结其实是对阶段性目标的执行情况的评估和反思。
(六)创新德育工作,让良好的做人习惯成为学生终身受用的精神财富
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好的习惯对学生来说是命运的主宰,是成功的轨道,是人生的格调,是终身幸福的源泉。
因而基础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先成人后成才,教育永远大于教学,谁拥有了良好的习惯,谁就拥有了成功的人生。
人才不是教室里培养出来的,人才是大师们所悟化的一种环境熏陶出来的。
习惯的养成不可能一蹴而成,而要日积月累,不断历练。
最关键的是实施精细化管理,落实好细节,靠谁管?
靠学生自主管理。
静态的思想工作和动态的管理工作,它的对象是人,是人的大脑,是人的行为,它就像战场上的阵地一样,我们不占领,敌人就会占领,作思想工作和管理工作也是一样,正气不占领,邪气就会占领。
要占领好这个阵地,必须抓好养成教育。
1.把学生学习、生活、行为、做人习惯的培养当成德育工作的永恒主题。
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行为、做人习惯是自主化管理的主要内容,是造就成功人才的方法和途径。
“迎着晨曦想一想,今天该怎样努力”应成为每位学生每天起床后思考的第一个问题。
“踏着夕阳问一问,今天有多少长进”已成为每个学生每天反思的必修课;“不比起点比终点,不比聪明比勤奋,不比吃穿比成绩,不比基础比进步”、“入校即学,入室即静”、“不敢高声语,恐惊读书人”、“寻清闲另觅他处,怕吃苦莫入此门”、“把自己看低,把别人看高;把个人看小,把集体看大;把利益看轻,把责任看重”等要成为每个学生的座右铭。
要求学生进校必读书,课前必唱歌,课堂必讨论,使校园成为书声、歌声、讨论声的优美组合。
做到“五个一”,即每天要有一名学生作旗下讲话,一名学生干部结当日工作,一名值日生点亮“思想明灯”(为全班同学写一句箴言),每个班主任给学生写一条“班主任寄语”,每班评比一次学习之星、进步之星、文明之星、卫生之星。
我们认为“思想是灵魂,态度是关键,评价是能力,管理是效益”我们的使命就是牵引灵魂,塑造灵魂,震撼灵魂,让一个个莘莘学子懂得人生的含义,理想的价值,使命和责任的重大,胸怀大志,奋力拼搏,做到信念坚定,意志顽强,视野开阔,知识丰富,艰苦创业,开拓进取,德才兼备,服务人民,报效祖国。
只有把学生的兴奋点引导到潜能发挥上,就是成功的做人教育。
我们还要教育学生努力做到“二十学会”,即学会起床、学会吃饭、学会走路、学会勤俭、学会唱歌、学会跑操、学会吃苦、学会休息、学会感恩、学会理解人、学会交往、学会做事、学会沟通、学会保护、学会共处、学会合作、学会理财、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做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引领 创新 校长 智慧 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