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大报告解读.docx
- 文档编号:12211694
- 上传时间:2023-04-17
- 格式:DOCX
- 页数:63
- 大小:69.71KB
十七大报告解读.docx
《十七大报告解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七大报告解读.docx(6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十七大报告解读
十六大以来的成就
十六大以来的五年是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重大进展的五年,是我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和人民得到更多实惠的五年,是我国国际地位和影响显著提高的五年,是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和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更加紧密的五年。
过去五年我国各项事业取得的新成就:
“十五”计划胜利完成,“十一五”规划进展顺利。
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发展,物价基本稳定。
载人航天飞行成功实现。
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新进展。
改革开放取得重大突破。
农村综合改革逐步深化支农惠农政策不断加强。
金融、财税、投资、价格、科技等领域改革取得重大进展。
非公有制经济进一步发展。
市场体系不断健全,宏观调控继续改善,政府职能加快转变。
开放型经济进入新阶段。
人民生活显著改善。
城乡居民收入较大增加。
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初步建立。
居民衣食住行用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优化。
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进步。
政治体制改革稳步推进。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断完善,基层民主活力增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扎实推进。
思想道德建设全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
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
就业规模日益扩大。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
公共卫生体系和基本医疗服务不断健全。
社会管理逐步完善。
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全面加强,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历史使命能力显著提高。
香港、澳门保持繁荣稳定,与内地经贸关系更加紧密。
两岸政党交流,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达到新水平。
全方位外交取得重大进展。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建设性作用。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取得重大成果。
党内民主不断扩大。
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特别是干部教育培训取得重要进展。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成效明显。
报告解读一:
旗帜•道路•理论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伟大旗帜 伟大觉醒 四个坚定不移
一面伟大旗帜
这是一面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
这是一面凝聚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这是一面指导中华民族不断走向胜利的旗帜。
这面旗帜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的十七大在我党历史上第一次郑重地鲜明地完整地提出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并将其载入党章,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深刻阐明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极端重要性,旗帜鲜明地表达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前进的坚强决心和坚定信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上的伟大创造,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形成的重大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深刻总结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和科学分析我国基本国情的基础上,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这既是我们党在新时期的理论主题,也是实践主题。
新时期以来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的主题都是紧紧围绕和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经过改革开放29年来的发展,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
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在世界近代以来一切后兴大国崛起的历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它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的科学理论和选择的正确道路,是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根本保证。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党的十七大的一个重要历史贡献。
党的十七大把新时期29年来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相结合的全部伟大成果集中起来,把党经历的新考验、获得的新经验、引发的新觉醒集中起来,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并深刻揭示了其科学内涵。
一是首次对改革开放新时期形成的正确道路进行了科学界定,明确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并强调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二是首次对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理论创新成果进行了科学总结,明确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强调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三是首次明确提出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强调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
这“一条道路”、“一个理论体系”以及由二者共同构成的“一面旗帜”,鲜明地回答了党在新时期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和我们的发展道路、奋斗目标、共同理论及当代中国的社会制度问题,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进一步成熟,体现了我们党政治路线的坚定性和一贯性,表明了我们党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坚定信心和决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证。
我们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最根本的是因为实践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指引下,社会主义的振兴与中华民族的振兴能够紧紧地联结在一起,中华民族必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础上再造辉煌,社会主义必将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再造辉煌,而这一切,又将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大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
我们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最根本的是因为实践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凝聚力、感召力,是当代中华儿女同心同德、共创伟业的共同理想和政治基础。
一条道路和一个理论体系
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党的十七大报告的这一科学论断,是作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的两个根本原因提出的。
一、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在新时期伊始的1979年3月,邓小平同志就提出了我们党要在中国的建设问题上完成当年在中国革命问题上毛泽东同志领导我们党完成的开创自己道路的任务。
他说:
“过去搞革命,要适合中国情况,走毛泽东同志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
”1980年1月,他又提出,在发展经济方面,要“寻找一条合乎中国实际的,能够快一点、省一点的道路”。
1982年9月,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他又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同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经过反复探索,在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才找到了中国自己的革命道路一样,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也是在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在研究和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在改革开放崭新实践中,才找到了中国自己的建设道路。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党的十三大报告就宣告我们党已开始找到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但这条道路的科学内涵和完整表述,则是在党的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相继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基础上,由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来的。
这就表明,时至今日,在更多地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我们党对于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同一开始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命题时相比,是大大的深化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我们在改革开放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通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坚持通过发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所有这些,都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原则,都是在脚踏实地地建设和巩固社会主义。
同时,由于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样的基本国情又决定了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必然会具有更多的中国特色。
改革开放、联产承包、乡镇企业、经济特区、初级阶段、分三步走的现代化发展战略、区域发展战略的两个大局、让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以及全面小康、“一国两制”等等,都是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所创造的各方面的中国特色。
此外,还有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等等。
二、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要从新时期以来我们党全部理论创新成果准确鲜明而又富有新意的科学综合的角度,来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富于理论创造精神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时期29年来波澜壮阔的改革创新实践中,相继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
党的十七大报告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地综合了这些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并第一次阐明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这样,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面旗帜、一条道路、一个理论体系这“三个一”,就成为鲜明的、贯通的、完整的统一体。
与此同时,党的十七大报告还把这“三个一”同“四个坚定不移”,即:
坚定不移地继续解放思想,坚定不移地坚持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坚定不移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统一起来,共同纳入党的十七大报告的主题,这样,就把新时期29年来以及今后一个时期改革发展进程中,我们党所要坚持的最重要最关键的东西都提炼和揭示出来了。
“三个一”同“四个坚定不移”是有深刻内在联系的:
只有始终坚持“三个一”,“四个坚定不移”才能保持正确方向;只有全面做到“四个坚定不移”,才能真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时期三个方面的新的伟大觉醒的角度,来认识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在新时期,“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不断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这就表明,党在新时期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是通过思想理论上三个方面了不起的伟大觉醒实现的。
第一个方面的伟大觉醒,是不断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这是我们党从新时期启动拨乱反正进而全面改革开始,从困境中重新奋起,勇敢地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新局面,并且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深化的伟大觉醒。
在这个过程中创立的邓小平理论,及其所包含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社会主义本质论以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正确界定了我国现实社会的历史方位和主要矛盾。
在这个过程中,明确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兴国之要、立国之本、强国之路这一系列带根本性的问题。
第二个方面的伟大觉醒,是不断探索和回答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同样从新时期一开始,我们党就启动了这一方面的探索和回答,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
以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标志,世纪之交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和把握新的历史条件下变化了的世情、国情、党情,在进一步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同时,又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从而正确界定了我们党的历史方位,并从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高度,提出了坚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时代课题。
在这个过程中,明确提出了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这一系列带根本性的问题。
第三个方面的伟大觉醒,则是不断探索和回答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中国式现代化,到“三步走”的战略部署,区域发展战略的“两个大局”,让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新世纪新阶段的全面小康,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等,直到以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为标志,连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明确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而又进到新的历史起点的发展方位,把发展的问题提到体现以人为本,体现社会公平正义,体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以及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高度。
在这个过程中,明确提出了发展之本、发展方式、发展规律这一系列带根本性的问题。
新时期以来党在这三个方面新的伟大觉醒,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进到新境界。
要从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智慧和心血,从一以贯之的创造性和连贯性的有机结合及其所体现的规律性的高度,来认识和把握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问题。
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既是从几代中国共产党人智慧和心血的结晶这个角度来说的,又是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继往开来、承前启后中所体现的创造性和连贯性的有机结合及其所体现的规律性这个角度来说的,更重要的是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在新的实践中所体现的巨大威力这个角度来说的。
因此,毫无疑问,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四个坚定不移
“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这四个方面,即胡锦涛同志在2007年6月25日中央党校重要讲话中指出的“四个坚定不移”,深刻阐明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保证、强大动力、基本要求和奋斗目标。
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开拓新局面的强大思想武器。
回顾党的奋斗历程,我们在实践上的每一个重大发展,理论上的每一个重大突破,工作上的每一个重大进步,都离不开解放思想。
解放思想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
在当前机遇前所未有、挑战前所未有的新形势下,我们只有坚持解放思想,才能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正确制定适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的方针政策,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
改革是全面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前提下,自觉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和环节,以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要求。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必须围绕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这个根本任务,把改革开放作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通过深化改革,解决体制转变中的深层次矛盾和关键问题;通过扩大开放,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新时期29年来,我国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社会长期保持安定团结、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增强的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继承和发展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
推动科学发展,就是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实现各方面事业有机统一、社会成员团结和睦的和谐发展,实现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的和平发展。
促进社会和谐,就是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为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必须贯彻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过程。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
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必然经历的发展阶段,也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和国家一以贯之的奋斗目标。
经过全党全国人民29年来的艰苦努力,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
一个10多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丰硕成果,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但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正因为这样,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我们必须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规律,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我国发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继续努力奋斗,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报告解读二: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关键词:
重大战略思想 以人为本 阶段性特征
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这是党的十七大对科学发展观作出的科学定位,也是党的十七大的一个重要历史贡献。
理解这一定位和这一重大战略思想的由来,要注意把握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科学发展观是在继承和发展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范畴之一。
中国共产党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不断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和战略设想,并努力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提出了关于发展问题的很多重要思想。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道路,创立邓小平理论,制定了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战略,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发展才是硬道理、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在发展、“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等一系列重要思想,使我们党的发展观发生了一次重大的飞跃,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迅速发展。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了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实施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西部大开发等重大战略,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等,使我们党的发展观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科学发展观正是在继承和发展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基础上提出的,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第二、科学发展观是在借鉴国外发展的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当代世界发展的实践表明,发展绝不仅仅是经济的增长,而应该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应该是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完成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双重任务,面临着加快经济增长和保护资源环境的双重压力,这就决定了我们不能重复其他国家走过的老路,而必须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
科学发展观正是在深刻总结世界各国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的,顺应了当今世界发展潮流,反映了当代世界最新发展理念。
第三,科学发展观是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不断发展,我国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出发,科学分析我国新的历史起点上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要求,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思想。
首先,科学发展观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进一步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体现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最新认识,因而对新世纪新阶段的发展具有普遍指导意义。
其次,科学发展观针对我国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领域和方面发展不够平衡的问题,着眼于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促进协调发展的新思路,指明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正确道路,因而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
其三,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出发,着眼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要求我们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对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因而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坚持和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战略思想,必须清醒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准确把握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首先,必须清醒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
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从社会性质和社会发展阶段上对我国国情所作的总体性、根本性判断。
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从我国实际出发,首先要从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
党的十七大再次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问题,就是要求我们继续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作为推进改革、谋划发展的根本依据,认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长期性、艰巨性,提高想问题、办事情决不可脱离实际的自觉性。
其次,必须准确把握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至少要经历上百年时间,在其不同发展时期也会呈现不同的特征。
只有准确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才能更好地从国情出发,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党的十七大报告从8个方面对我国当前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进行了系统阐述。
这些阶段性特征表明,我国已进入发展的关键时期、改革的攻坚时期和社会矛盾频发时期。
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我国的发展既蕴涵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也承受着来自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约束的巨大压力;我国的发展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宝贵机遇,也面临着各种严峻挑战。
要适应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就必须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
再次,必须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与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有机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
党的十七大报告关于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社会主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七大 报告 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