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让学生开窍的几首古诗鉴赏.docx
- 文档编号:12206576
- 上传时间:2023-04-17
- 格式:DOCX
- 页数:21
- 大小:34.67KB
能让学生开窍的几首古诗鉴赏.docx
《能让学生开窍的几首古诗鉴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能让学生开窍的几首古诗鉴赏.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能让学生开窍的几首古诗鉴赏
能让学生开窍的几首古诗鉴赏
能让学生开窍的几首古诗鉴赏
源自语文教学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题。
望江南超然台①作
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②后,酒醒却咨嗟。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注〕①超然台:
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城北。
当时苏轼任密州地方官。
②寒食:
清明前一或二日。
旧俗寒食节不举火,节后举火称新火。
诗中术语:
拟人、化无形为有形、反衬、以乐景写哀情、色彩对比鲜明、借景抒情。
(1)从词中的“咨嗟”、“休对”、“且将”这些词语看,你认为作者在词中要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请简要分析。
答:
表现的是无奈、苦涩的心情。
登超然台望见的景色,引起了作者的乡思,但他无法回家,因此只能在酒醒之后苦涩地“嗟叹”不已,无奈地说“休对”老朋友说什么乡思之愁,“且将”新火煮新茶聊以自慰吧!
(2)请从“情”和“景”的角度对这首词作一赏析。
答:
上片描写的是超然台下“春未老”之景;下片抒发的是春虽未老,人却在无奈之中思乡之情。
这首词因景生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术语:
拟人(春未老)、化无形为有形(风细)、对比反衬(超然台上不超然)、夸张(一城花)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小斋即事
刘一止①
怜琴为弦直,爱棋因局②方。
未用较得失,那能记宫商?
我老世愈疏,一拙万事妨。
虽此二物随,不系有兴亡。
①刘一止:
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进士。
曾任监察御史等职,有记载说他曾因“忤秦桧”而被罢官。
②局:
指棋盘。
诗中术语:
托物言志、自喻、象征、双关、反问、呼应、反讽、反语。
8、诗的第二联对第一联的句意起了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
(5分)
9、作者为什么要写琴棋二物?
他想借琴棋抒发一种什么样的情怀?
(6分)
8.答:
第二联是对第一联句意的补充。
“未用”是承“爱棋”句而说,“爱棋”是爱棋盘的方,故没有想到要用棋来较量胜负、“哪能”句是承“怜琴”句而说,“怜琴”是爱琴弦的直,所以怎么能用它来记宫商角徵羽五音呢?
第二联突出强调了第一联中“为弦直”、“因局方”的句意。
9.答:
作者写琴棋二物是托物言志,是自比、自喻,是自身的象征。
他以琴棋二物的“品”,来写自己的“志”;直——正直、方——有棱角。
正因为自己的方直之品不变,结果到头来“世愈疏”、“万事妨”,只落得小斋独处,无关乎国家的兴亡了。
这些都抒发了作者对个人遭遇的感慨,对世事讥讽的情怀。
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春寒①
梅尧臣
春昼自阴阴,云容薄更深。
蝶寒方敛翅,花冷不开心。
压树青帘②动,依山片雨临。
未尝辜景物,多病不能寻。
注:
①这首诗写于庆历六年初春。
当时作者支持的范仲淹革新政治活动(庆历新政)正处于低潮,个人生活中,梅尧臣妻子谢世后次子病逝。
②“青帘”指酒旗。
诗中术语:
叠词、动静结合、点题、拟人、移情、想象、双关、衬托、象征。
8.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请简要分析。
(5分)
9.梅尧臣在艺术上注重诗歌的形象性,请结合颔联和颈联,分析作者是如何表现抽象的“春寒”的。
(6分)
8.(5分)答:
诗歌表达了作者内心感情的凄苦、心情的悲凉。
(2分)诗人借景抒情,首联点明春阴的季节特征,薄云密布,是诗人心境的流露;颔联“不开心”三字一语双关,写景写人,移情手法,别有意味;尾联
“病”字既写了身体状况,也流露出诗人此时的心情。
(3分)
9.(6分)答:
中间两联,通过具体物象,来表现春寒,(1分)三四句写因寒气袭来,蝴蝶收敛双翅,花蕾无力舒展,这是选取春天最有代表性的蝶和花写天气之寒。
(2分)五六句写压挂在树枝上的酒旗翻动,足见风很猛;依傍山丘的阴云挟带着阵雨压来,表明雨势之急。
(2分)这四句从不同视角形容春寒,这一派峭寒,使天宇充塞着凄冷寥落的气氛,这就把春寒真切地刻画出来。
(1分)
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8~9题。
画鹰①
杜甫
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
竦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②。
绦镟③光堪摘,轩楹④势可呼。
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注】①这首题画诗大概创作于开元末年(741年),是杜甫早期的作品。
②愁胡:
一种说法指胡人(西域人)碧眼,其深而大,似一副发愁的模样。
③绦(tāo):
丝绳,指系鹰的绳子。
镟(xuàn):
金属转轴,鹰绳另一端系的金属环。
④轩楹:
悬挂画鹰的堂前窗柱。
诗中术语:
色彩对比鲜明、想象、虚实结合、联想、象征、呼告。
8.作为一首“题画诗”,本诗既描绘了诗人眼中所见之鹰,又写到了诗人心中所想之鹰,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这种写法的妙处。
(5分)
答:
9.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哪些情感?
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6分)
答:
8.诗人这是运用了虚实(实写与想象)结合的手法。
实写如“竦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的描写展现了画中鹰威猛敏锐、气势不凡的特点;(2分)虚写(想象)如“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通过想象雄鹰与凡鸟搏击的激烈景象,展现了鹰傲视群鸟、英勇不屈的特点。
(2分)这样的写法使鹰的形象更加生动、丰满。
(1分)
9.
(1)通过画鹰神采飞动、气势非凡、呼之欲出的描绘(分析1分),表现了诗人对画家高超技法的赞美之情。
(情感1分);
(2)通过画鹰欲取猎物的描绘,展翅搏击的想象(分析1分),表现了作者青年时代昂扬奋发的心志(情感1分);(3)“凡鸟”喻为误国的庸人,通过画鹰搏击凡鸟,其毛血洒落原野的想象描写(分析1分),表现出诗人鄙视平庸或愤世嫉俗的情感(情感1分)。
五、阅读下面这首,完成8~9题。
送别杜审言
宋之问
卧病人事绝,嗟君万里行。
河桥不相送,江树远含情。
别路追孙楚①,维舟吊屈平。
可惜龙泉剑②,流落在丰城。
【注】①孙楚:
西晋文学家,名重一时,但“多所凌傲,缺乡曲之誉”,年四十始参镇东军事。
②龙泉剑:
传说在豫章丰城有紫气,识宝之人挖地四余丈,得一石函,光气非常。
中有双剑,一曰龙泉,一曰太阿。
诗中术语:
衬托、想象、拟人、移情、借景抒情、用典、比喻、象征。
8.请从情与景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5分)
9.古人评此诗“一个‘嗟’字,自然蕴藉,写尽了作者的复杂心情”,请结合全诗进行具体分析。
(6分)
8.颔联寓情于景(1分)。
“河桥不相送”:
与好友别离固已难堪,但作者又因病不能相送,寂寞感伤之外,又增添一种遗憾之情。
(2分)“江树远含情”:
想象送别情景:
友人远去了,唯江边垂柳,临风依依,惜别之情,无穷无尽,运用拟人手法。
形象而含蓄地写出了自己与友人的深厚情谊。
(2分)
9.一个“嗟”字,直贯篇末,渲染了一种悲凉沉重的气氛。
一写惜别之情,因同知己离别而怅惘。
二写伤怀之情,为故人不得志而感伤。
用孙楚、屈原的典故,借他们的身世遭遇喻友人仕途之坎坷,寄托了作者对友人的同情和惋惜。
三写对友人的抚慰与希冀,以龙泉剑终于被有识之士发现,喻友人也终将脱颖而出,再得起用。
于愤懑不平中寄托了对友人的深情抚慰与热切期望。
(每点2分)
六、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近试上张水部
酬朱庆馀
朱庆馀
张籍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越女新妆出镜心。
自知明艳更沉吟。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诗中术语:
从对面落笔、比喻、衬托。
8、在诗歌传统的表现手法运用上这两首诗有相同之处,请作简要分析。
(5分)
9、有人说这两首诗“文人相重,酬答俱妙,千古佳话,流誉诗坛”,试从两首诗的内容方面对此加以说明。
(6分)
8、都运用了"比"的手法(1分,答其他手法都不给分)。
如:
朱诗,以新妇自比,以新郎比张,以公婆比主考官(2分);张诗,以越女和采莲姑娘比朱,以"齐纨"比他人的平庸作品,以"菱歌"比朱的作品(2分)。
9、《近试上张水部》表达了作为应试举子在考试前不安和期待的心情(2分)《酬朱庆馀》表明张籍对朱庆馀才能的肯定(2分),暗示他不必为这次考试担心(2分)。
朱的赠诗写得好,张也答得妙,可谓珠联璧合。
25、阅读唐代诗人刘叉的两首小诗,完成
(1)—
(2)题(6分)
偶书
刘叉
日出扶桑一丈高,人间万事细如毛。
野夫怒见不平处,磨损胸中万古刀。
姚秀才爱予小剑因赠
刘叉
一条古时水,向我心中流。
临行泻赠君,勿薄细碎仇。
(1)填空:
两首诗都运用了比喻。
《偶书》中,诗人以胸中“磨损”的刀比喻①
;《姚秀才爱予小剑因赠》,则是以②。
前者,诗中有“刀”,手中无刀;后者,手中有剑,诗中无“剑”。
(2)简答:
诗人赠予姚秀才的只是一柄熠熠闪光的宝剑吗?
结合诗句,说说你的看法。
【赏析】《偶书》:
这是一首诗风粗犷,立意奇警的抒怀诗。
奇就奇在最后一句:
“磨损胸中万古刀。
”
这是一把什么样的刀,又为什么受到磨损呢?
诗中说,每天太阳从东方升起,人世间纷繁复杂的事情便一一发生。
韩愈亦有“事随日生”之句,意同。
当时正是唐代宦官专权,藩镇割据,外族侵扰的混乱时期。
作者经常看到许多不合理的事情:
善良的人受到欺压,贫穷的人受到勒索,正直的人受到排斥,多才的人受到冷遇。
每当这种时候,作者便愤懑不平,怒火中烧,而结果却不得不“磨损胸中万古刀”。
作者是个富有正义感的诗人。
《唐才子传》说他在少年时期“尚义行侠,旁观切齿,因被酒杀人亡命,会赦乃出,更改志从学。
”这位少时因爱打抱不平而闹过人命案的人物,虽改志从学,却未应举参加进士考试,继续过着浪迹江湖的生活。
他自幼形成的“尚义行侠”的秉性,也没有因“从学”而有所改变,而依然保持着傲岸刚直的性格。
只是鉴于当年杀人亡命的教训,手中那把尚义行侠的有形刀早已弃而不用,而自古以来迭代相传的正义感、是非感,却仍然珍藏在作者胸怀深处,犹如一把万古留传的宝刀,刀光熠烁,气冲斗牛。
然而因为社会的压抑,路见不平却不能拔刀相助,满腔正义怒火郁结在心,匡世济民的热忱只能埋藏心底而无法倾泻。
这是何等苦痛的事情!
他胸中那把无形的刀,那把除奸佞、斩邪恶的正义宝刀,只能任其销蚀,听其磨损,他的情绪又是多么激愤!
作者正是以高昂响亮的调子,慷慨悲歌,唱出了自己的心声。
这首诗用“磨损的刀”这一最普通、最常见的事物,比喻胸中受到压抑的正义感,把自己心中的复杂情绪和侠义、刚烈的个性鲜明地表现出来,艺术手法可谓高妙。
在唐代诗人的作品中,还没有看到用“刀”来比喻人的思想感情的。
这种新奇的构思和警辟的比喻,显示了刘叉诗的独特风格。
《姚秀才爱予小剑因赠》:
这是刘叉在赠剑给友人时写的一首小诗。
诗之独特处,在于通篇以水比剑。
本来以明澈的秋水比喻闪闪发亮的剑光,古人早已有之。
如《越绝书》说:
“太阿(宝剑名)剑色,视之如秋水。
”后来也有以水比剑以至直接将剑称呼为水的。
如李贺诗:
“先辈匣中三尺水,曾入吴潭斩龙子。
”(《春坊正字剑子歌》)刘叉这首诗不只是在一二句诗中将水与剑相比拟,而是把水剑的比喻作为一个基本构思贯通全篇,更是别开生面。
“一条古时水,向我手心流”,说得很口语化,而颇有诗味:
诗人不直说这是一把古代传下的明晃晃的宝剑,而说成“一条古时水”;不直说宝剑“拿”在我手里,而是循着“水”的比喻拈出一个“流”字,说一条水向我手中流来,从而使得原来处于静态中的事物获得了一种富有诗意的动感。
这种从对面着墨的写法,较之平铺直叙多了一层曲折,因而也就多了一种风趣。
第三句还是循着以“水”比剑的基本构思炼字。
剑既似“水”,所以不是一般的“奉赠”、“惠赠”,而是扣紧“水”字,选用了“泻赠”。
我们仿佛看到了一条流动着的“水”,流到诗人手里,又泻入朋友掌中。
如果直说成“我把剑送给你”,那就情韵全失,索然无味了。
以上三句写赠剑,末句是在赠剑时的殷勤嘱咐。
“薄”,是迫近的意思。
这一句是说不要为了私人的小仇小怨用这把剑去作无谓的争斗,弦外之音是应该用它来建立奇功殊勋。
白居易在《李都尉古剑》诗中写道:
“愿快直士心,将断佞臣头;不愿报小怨,夜半刺私仇。
劝君慎所用,无作神兵羞。
”可以用来帮助理解末句没有明白说出的这一层意思。
答:
(1)①受到压抑的正义感
②流水比喻古代传下来的宝剑(共3分。
第①处,1分;第②处,2分,缺“古代传下来”扣1分。
填写的文字意思对即可。
)
(2)解答指要:
末句“勿薄细碎仇”,是赠剑时的嘱咐;“薄”,迫近。
(3分。
抓住末句,言之成理即可。
)
26、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6分)
幽居初夏
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①已过头番笋,木笔②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注]①箨龙,就是笋。
②木笔,又名辛夷花。
两者都是初夏常见之物。
(1)诗人写景是从哪几方面突出表现一个“幽”字的?
试作简要分析。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思想感情?
【赏析】
第一句写诗人家居的地点,第二句写住所来往的道路,第三句写所见,第四句写所闻,第五六句扩展视野,令境界开阔,最后两句抒孤寂之情。
前六句借“幽居初夏”之景,表现怡然自得闲适之情,尾联的“叹息”有两层意思:
一是叹志士空老,报国无成;二是叹旧交零落殆尽,顿感寂寞惆怅。
诗歌紧扣一个“幽”字,其突出表现是:
以景写“幽”,以动衬“幽”。
以“湖山胜处”“槐柳阴中”“野径斜”“水满”“草深”等意象写出环境之幽静、初夏景色之幽美;以“下鹭”“鸣蛙”反衬环境之幽静,很有特色。
本诗的另一特色是以乐景赠哀愁。
答:
(1)①以景写“幽”(“湖山胜处”“槐柳阴”“野径斜”“水满”“草深”等意象写出环境之幽静、初夏景色之幽美)②以动衬“幽”(“下鹭”)③以声衬“幽”(“鸣蛙”)(3分,每点1分。
意思对即可,思路不清楚,语句不通顺,酌情扣分)
(2)①前六句借“幽居初夏”之景,抒发了怡然自得之乐(闲适之情)(1分)②尾联“叹息”,一是叹志士空老,报国无成;二是叹往日旧交零落殆尽,顿感寂寞惆怅(2分,每点1分。
意思对即可。
思路不清楚,语句不通顺,酌情扣分)
27、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①。
[注]:
①沧州,水边,古时隐者所居。
陆游晚年住在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古人评论这首词的下阕,说第一句有三个词用得好,你认为是哪三个词?
它们好在哪里?
请结合全词简要赏析。
【赏析】积贫积弱,日见窘迫的南宋是一个需要英雄的时代,但这又是一个英雄“过剩”的时代。
陆游的一生以抗金复国为己任,无奈请缨无路,屡遭贬黜,晚年退居山阴,有志难申。
“壮士凄凉闲处老,名花零落雨中看。
”历史的秋意,时代的风雨,英雄的本色,艰难的现实,共同酿成了这一首悲壮沉郁的《诉衷情》。
作这首词时,词人已年近七十,身处故地,未忘国忧,烈士暮年,雄心不已,这种高亢的政治热情,永不衰竭的爱国精神形成了词作风骨凛然的崇高美。
但壮志不得实现,雄心无人理解,虽然“男儿到死心如铁”,无奈“报国欲死无战场”,这种深沉的压抑感又形成了词作中百折千回的悲剧情调。
词作说尽忠愤,回肠荡气。
“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开头两句,词人再现了往日壮志凌云,奔赴抗敌前线的勃勃英姿。
“当年”,指乾道八年(1172),在那时陆游来到南郑(今陕西汉中),投身到四川宣抚使王炎幕下。
在前线,他曾亲自参加过对金兵的遭遇战。
“觅封候”用班超投笔从戎、立功异域“以取封候”的典故,写自己报效祖国,收拾旧河山的壮志。
“自许封侯在万里”(《夜游宫》),一个“觅”字显出词人当年的自许、自负、自信的雄心和坚定执着的追求精神。
“万里”与“匹马”形成空间形象上的强烈对比,匹马征万里,“壮岁从戎,曾是气吞残虏”(《谢池春》),呈现出一派卓荦不凡之气。
“悲歌击筑,凭高酹酒”(《秋波媚》),“呼鹰古垒,截虎平川”(《汉宫春》),那豪雄飞纵、激动人心的军旅生活至今历历在目,时时入梦,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强烈的愿望受到太多的压抑,积郁的情感只有在梦里才能得到宣泄。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在南郑前线仅半年,陆游就被调离,从此关塞河防,只能时时在梦中达成愿望,而梦醒不知身何处,只有旧时貂裘戎装,而且已是尘封色暗。
一个“暗”字将岁月的流逝,人事的消磨,化作灰尘堆积之暗淡画面,心情饱含惆怅。
上片开头以“当年”二字楔入往日豪放军旅生活的回忆,声调高亢,“梦断”一转,形成一个强烈的情感落差,慷慨化为悲凉,至下片则进一步抒写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跌入更深沉的浩叹,悲凉化为沉郁。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这三句步步紧逼,声调短促,说尽平生不得志。
放眼西北,神州陆沉,残虏未扫;回首人生,流年暗度,两鬓已苍;沉思往事,雄心虽在,壮志难酬。
“未”、“先”、“空”三字在承接比照中,流露出沉痛的感情,越转越深:
人生自古谁不老?
但逆胡尚未灭,功业尚未成,岁月已无多,这才迫切感到人“先”老之酸楚。
“一事无成霜鬓侵”,一股悲凉渗透心头,人生老大矣!
然而,即使天假数年,双鬓再青,又岂能实现“攘除奸凶,兴复汉室”的事业?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云外华山千仞,依旧无人问”。
所以说,这忧国之泪只是“空”流,一个“空”字既写了内心的失望和痛苦,也写了对君臣尽醉的偏安东南一隅的小朝廷的不满和愤慨。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最后三句总结一生,反省现实。
“天山”代指抗敌前线,“沧洲”指闲居之地,“此生谁料”即“谁料此生”。
词人没料到,自己的一生会不断地处在“心”与“身”的矛盾冲突中,他的心神驰于疆场,他的身却僵卧孤村,他看到了“铁马冰河”,但这只是在梦中,他的心灵高高扬起,飞到“天山”,他的身体却沉重地坠落在“沧洲”。
“谁料”二字写出了往日的天真与今日的失望,“早岁那知世事艰”,“而今识尽愁滋味”,理想与现实是如此格格不入,无怪乎词人要声声浩叹。
“心在天山,身老沧洲”两句作结,先扬后抑,形成一个大转折,词人犹如一心要搏击长空的苍鹰,却被折断羽翮,落到地上,在痛苦中呻吟。
陆游这首词,确实饱含着人生的秋意,但由于词人“身老沧洲”的感叹中包含了更多的历史内容,他的阑干老泪中融汇了对祖国炽热的感情,所以,词的情调体现出幽咽而又不失开阔深沉的特色,比一般仅仅抒写个人苦闷的作品显得更有力量,更为动人。
答:
这三个词分别为:
“未”、“先”、“空”,2分。
找对两个给1分,找对3个给2分。
这三个词概括力量,含意丰厚,流露出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沉痛心情。
1分“未”字表达放眼西北,神州陆沉,妖氛未扫的遗恨;“先”字表达回首人生,流年暗度,两鬓已秋的感慨;尤其一个“空”字,写出了内心的痛苦和失望,也隐含对南宋小朝廷的不满和愤慨。
意思对即可,3分。
28、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剑门道中遇微雨
陆游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销魂。
此身合是诗人未?
细雨骑驴入剑门。
注:
作者从抗金前线的南郑调回后方的成都,途中写下了这首诗。
①联系注释,可以看出第一句中“征尘”和“酒痕”分别有什么含
义?
②
第三句是一个问句,第四句是如何回应的?
从中可以看出诗人什么思想感情?
③最后两句在感情的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该诗的整体风格是怎样的?
【赏析】
剑门关是川北交通要道。
当年,陆游奉调从陕南到成都去任新职,路径此地,吟成这首记行小诗。
诗人骑着毛驴,风尘仆仆,远道而来。
他一路前行,一路饮洒,倒也潇洒自在。
只是早行夜宿,衣不电动暇洗,满身的尘埃和洒迹,未免不太雅观。
今日踏上剑阁古道,阴云密布,细寸蒙蒙,他稳坐驴背,崎崎岖岖,迤迤逦逦,左顾右盼之中,不时吟哦几句,渐渐地,剑门关已经已经身后,行入剑南来了。
这一番情调,够别致、够浪漫的吧?
所以他不禁要自问该不该算个诗人了。
回答无疑是肯定的。
因为:
自古诗人多饮洒,李白斗洒诗百篇,杜甫洒量不在李白之下。
现在,满襟衣的洒痕,正说明自己与“诗仙”、“诗圣”同一嗜好。
骑驴,也是诗人的雅兴,李贺骑驴带小童出外寻诗,不是众所周知的佳话吗?
而今自己“细雨骑驴”入得剑门关来。
这样,以诗人自命,真可谓名副其实了。
但何以又“无处不消魂”枣默然神伤呢?
这就涉及陆游的一贯追求和当时处境了。
他生于金兵入侵的南宋初年,自幼志在恢复中原,写诗只是他抒写怀抱的一种方式。
然而报国无门,年近半百才得以奔赴陕西前线,过上一段“铁马秋风”的军旅生活,现在又要去后方充任闲职,重做纸上谈兵的诗人了。
这叫人怎么能甘心呢!
所以,“此身全是诗人未?
”并非这位爱国志士的欣然自得,而是他无可奈何的自嘲、自叹。
试想,如果不是故作诙谐,谁会把骑驴饮酒认真看作诗人的标志?
亲爱的读者,请透过诗人幽默、潇洒的语调,去触摸、古籍他那颗苦痛心灵的震颤吧!
答:
①
征尘表示难忘征战生活;酒痕表达作者离开前线的遗憾和无奈,只能以酒消愁。
②
第四句没有正面回答第三句的问题,转而写景,以景衬情,意在借景抒情。
因为诗人的愿望是做一个战士,到前线为国杀敌,可是愿望无法实现,只能写诗饮酒,这两句包含了作者的无奈和不甘心,表现了一个爱国志士壮志难酬的忧愤。
③
在感情表达上采用的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壮志难酬的忧愤。
诗歌的整体风格是:
感情深沉,委婉含蓄。
29、阅读下面一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6分)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这首诗的颔联“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脍炙人口的名句,请结合诗歌内容对此联作简要的赏析。
【赏析】这是一首纪游抒情诗。
首联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宁静、欢悦的气象。
腊酒,指上年腊月酿制的米酒。
豚,是小猪。
足鸡豚,意谓鸡豚足。
这两句是说农家酒味虽薄,而待客情意却十分深厚。
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客尽其所有的盛情。
“莫笑”二字,道出了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
次联写山间水畔的景色,写景中寓含哲理,千百年来广泛被人引用。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读了如此流畅绚丽、开朗明快的诗句,仿佛可以看到诗人在青翠可掬的山峦间漫步,清碧的山泉在曲折溪流中汩汩穿行,草木愈见浓茂,蜿蜒的山径也愈益依稀难认。
正在迷惘之际,突然看见前面花明柳暗,几间农家茅舍,隐现于花木扶疏之间,诗人顿觉豁然开朗。
其喜形于色的兴奋之状,可以想见。
当然这种境界前人也有描摹,这两句却格外委婉别致,所以钱钟书说“陆游这一联才把它写得‘题无剩义’”(《宋诗选注》)。
人们在探讨学问、研究问题时,往往会有这样的情况:
山回路转、扑朔迷离,出路何在?
于是顿生茫茫之感。
但是,如果锲而不舍,继续前行,忽然间眼前出现一线亮光,再往前行,便豁然开朗,发现了一个前所未见的新天地。
这就是此联给人们的启发,也是宋诗特有的理趣。
人们读后,都会感到,在人生某种境遇中,与诗句所写有着惊人的契合之处,因而更觉亲切。
这里描写的是诗人置身山阴道上,信步而行,疑若无路,忽又开朗的情景,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前途所抱的希望,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
于是这两句诗就越出了自然景色描写的范围,而具有很强的艺术生命力。
此联展示了一幅春光明媚的山水图;下一联则由自然入人事,描摹了南宋初年的农村风俗画卷。
读者不难体味出诗人所要表达的热爱传统文化的深情。
“社”为土地神。
春社,在立春后第五个戊日。
这一天农家祭社祈年,热热闹闹,吹吹打打,充满着丰收的期待。
这个节日来源很古,《周礼》里就有记载。
苏轼《蝶恋花·密州上元》也说:
“击鼓吹箫,却入农桑社。
”到宋代还很盛行。
而陆游在这里更以“衣冠简朴古风存”,赞美着这个古老的乡土风俗,显示出他对吾土吾民之爱。
前三联写了外界情景,并和自己的情感相融。
然而诗人似乎意犹未足,故而笔锋一转: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无时,随时。
诗人已“游”了一整天,此时明月高悬,整个大地笼罩在一片淡淡的清光中,给春社过后的村庄也染上了一层静谧的色彩,别有一番情趣。
于是这两句从胸中自然流出:
但愿而今而后,能不时拄杖乘月,轻叩柴扉,与老农亲切絮语,此情此景,不亦乐乎!
一个热爱家乡,与农民亲密无间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
此诗写于孝宗乾道三年(1167),在此之前,陆游曾任隆兴府通判,因为极力赞助张浚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生 开窍 古诗 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