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寿松自动控制原理习题解答第四章.docx
- 文档编号:12206049
- 上传时间:2023-04-17
- 格式:DOCX
- 页数:54
- 大小:175.08KB
胡寿松自动控制原理习题解答第四章.docx
《胡寿松自动控制原理习题解答第四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胡寿松自动控制原理习题解答第四章.docx(5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胡寿松自动控制原理习题解答第四章
4-1设单位反馈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
K∗
G(s)=
s+1
试用解析法绘出K∗从零变到无穷时的闭环根轨迹图,并判断下列点是否在根轨迹上:
(-2+j0),(0+j1),(-3+j2)解:
有一个极点:
(-1+j0),没有零点。
根轨迹如图中红线所示。
(-2+j0)点在根轨迹上,而(0+j1),(-3+j2)点不在根轨迹上。
4-2设单位反馈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
K
(3s+1)
G(s)=
s(2s+1)
试用解析法绘出开环增益K从零增加到无穷时的闭环根轨迹图。
解:
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G(s)=3K
/2(s+1/3)=
Kg(s+1/3)
s(s+1/2)
s(s+1/2)
有两个极点:
(0+j0),(-1/2+j0),有一个零点(-1/3,j0)。
根轨迹如图中红线所示。
4-3已知开环零、极点分布如图4-28所示,试概略绘出相应的闭环根轨迹图。
图4-28开环零、极点分布图
4-4设单位反馈控制系统开环传递函数如下,试概略绘出相应的闭环根轨迹图(要求确定分
离点坐标d):
(1)
G(s)=
K
s(0.2s+1)(0.5s+1)
解:
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G(s)=
10K=Kg
s(s+5)(s+2)
s(s+5)(s+2)
有三个极点:
(0+j0),(-2+j0),(-5+j0)没有零点。
分离点坐标计算如下:
1+1+
dd+2
1=0
d+5
1
3d2+14d+10=0解方程的d
=−3.7863,d2
=−0.88
取分离点为d=−0.88
根轨迹如图中红线所示。
(2)
G(s)=
K(s+1)
s(2s+1)
解:
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G(s)=
K/2(s+1)=
Kg(s+1)
s(s+0.5)
s(s+0.5)
有两个极点:
(0+j0),(-0.5+j0),有一个零点(-1+j0)。
分离点坐标计算如下:
1+1=
dd+0.5
1
d+1
1
d2+2d+0.5=0解方程的d
=−1.7,d2
=−0.29
取分离点为d1=−1.7,d2=−0.29
根轨迹如图中红线所示。
(3)
G(s)=
K*(s+5)
s(s+2)(s+3)
解:
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G(s)=
K*(s+5)
s(s+2)(s+3)
有三个极点:
(0+j0),(-2+j0),(-2+j0),有一个零点(-5+j0)。
分离点坐标计算如下:
1+1+
dd+2
1=
d+3
1
d+5
d3+10d2+25d+15=0
解方程的d1
=−6.5171,
d2=−2.5964,d3=−0.8865
取分离点为d
=−0.8865
根轨迹如图中红线所示。
4-5已知单位反馈控制系统开环传递函数如下,试概略画出相应的闭环根轨迹图(要求算出
起始角⎝pi):
(1)
G(s)=
K∗(s+2)
(s+1+j2)(s+1−j2)
解:
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G(s)=
K∗(s+2)
Kg(s+2)
(s+1+j2)(s+1−j2)(s+1+j2)(s+1−j2)
有两个极点:
p1=(-1+j2),p2=(-1-j2),有一个零点(-2,j0)。
起始角:
mn
p
⎝i=(2k+1)ð+∑ϕzjpi−∑⎝pipi
k=0,±1,±2,L
j=1
j=1
(j≠i)
⎝p1
=ð+ϕ
z1p1
−⎝p2p1
=1800+450−900=1350
⎝p2
=ð+ϕ
z1p2
−⎝p1p2
=1800−450+900=2250
根轨迹如图中红线所示。
(2)
G(s)=
K∗(s+20)
。
s(s+10+j10)(s+10−j10)
解:
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G(s)=
K∗(s+20)
s(s+10+j10)(s+10−j10)
有三个极点:
p1=(0,j0),p2=(-10+j10),p3=(-10-j10),有一个零点z1=(-
20,j0)。
起始角:
mn
p
⎝i=(2k+1)ð+∑ϕzjpi−∑⎝pipi
k=0,±1,±2,L
j=1
j=1
(j≠i)
⎝p1
=1800
⎝p2
=1800+ϕ
z1p2
−⎝p1p2
−⎝p3p2
=1800+450−1350−900=00
⎝p3
=1800+ϕ
z1p3
−⎝p1p3
−⎝p2p3
=1800−450+1350+900=00
根轨迹如图中红线所示。
Im
-20
-10
j10
Re
0
4-6设单位反馈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如下,要求:
K∗
(1)确定
G(s)=
s(s+1)(s+10)
产生纯虚根的开环增益值。
解:
系统特征方程为s3+11s2+10s+K*=0
令s=
j⎤代入特征方程中得:
实部方程为:
K*−11⎤2=0
虚部方程为:
10⎤−⎤3=0
解上述方程得:
⎤2=10
K*=110
开环增益按一般定义:
K=K*/10=11
(2)确定
G(s)=
K∗(s+z)
s2(s+10)(s+20)
产生纯虚根为±j1的z值和K∗值。
解:
系统特征方程为s4+30s3+200s2+K*s+K*z=0
令s=
j1代入特征方程中得:
实部方程为:
K*z+1−200=0
虚部方程为:
K*−30=0
解上述方程得:
K*=30
z=199/30
(3)概略绘出确定
G(s)=K
的闭环根轨迹图。
(要
∗
s(s+1)(s+3.5)(s+3+j2)(s+3−j2)
求确定根轨迹的分离点、起始角和与虚轴的交点)。
∗
解:
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G(s)=K
s(s+1)(s+3.5)(s+3+j2)(s+3−j2)
有五个极点:
p1=(0,j0),p2=(-1,j0),p3=(-3.5,j0),p4=(-3,j2),
p5=(-3,-j2),没有零点。
分离点坐标计算如下:
1+1+
dd+1
1+
d+3.5
1+
d+3.+j2
1=0
d+3.−j2
4d4+35d3+111.5d2+146d+45.5=0
解方程的
d1=−3.5
,d2
=−0.44,
d3=−2.4+j1.265
d4=−2.4−j1.265
取分离点为d
=−0.44
起始角:
mn
p
⎝i=(2k+1)ð+∑ϕzjpi−∑⎝pipi
k=0,±1,±2,L
j=1
j=1
(j≠i)
⎝p1
=1800
⎝p2
=00
⎝p3
=1800−⎝
p1p3
−⎝p2p3
−⎝p4p3
−⎝p5p3
=1800−146.450−1350−900−75.7=930
⎝p4
=1800−⎝
p1p4
−⎝p2p4
−⎝p3p4
−⎝p5p3
=1800+146.450+1350+900+75.7=−930
根轨迹如图所示。
与虚轴的交点:
令s=
j⎤代入特征方程中
s5+10.5s4+43.5s3+79.5s2+45.5s+K*=0
得到:
实部方程为:
10.5⎤4−79.5⎤2+K*=0
虚部方程为:
⎤5−43.5⎤3+45.5⎤=0
解方程得到:
⎤1=6.5136
⎤2=1.0356,将⎤1=6.5136代入实部方程得到K
<0不
*
符合要求,将⎤2=1.0356代入实部方程得到K
=73满足要求。
所以取⎤=1.0356
即根轨迹与虚轴的交点为⎤=±1.0356
4-7设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
K∗(s+2)
G(s)=
s(s+1)
其根轨迹图见图4-2。
试从数学上证明:
复数根轨迹部分是以(-2,j0)为圆心,以2为半
径的一个圆。
解:
证明如下:
根据辐角条件可知,根轨迹各点应满足
∠(s+2)−∠s−∠(s+1)=1800
图4-2系统根轨迹图
在复平面上s=⎛+
j⎤,于是得
∠(⎛+j⎤+2)−∠(⎛+j⎤)−∠(⎛+j⎤+1)=1800
亦即arctan
⎤
2+⎛
−arctan⎤⎛
=arctan
⎤
1+⎛
+1800
利用反正切公式
arctanX−arctanY
可把上式改写为
=arctan
X−Y
1+XY
对上式的两边取正切,整理后即得圆方程式
(⎛+2)2+⎤2=2
它的圆心为(-2,j0)半径等于2。
这个圆与实轴的交点即为分离点和会合点。
证毕。
4-8已知开环传递函数为
K*
G(s)H(s)=
s(s+4)(s2
+4s+20)
试概略画出闭环系统根轨迹图。
解:
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
K*
G(s)H(s)=
s(s+4)(s2
+4s+20)
有四个极点:
p1=(0,j0),p2=(-4,j0),p3=(-2,j4),p4=(-2,-j4),
没有零点。
分离点坐标计算如下:
1+1+
dd+4
1+
d+2.+j4
1=0
d+2.−j4
1
即(2d2+8d+20)(2d+4)=0解方程的d
=−2,d2
=−2+j2.45,d3
=−2−j2.45
取分离点为d1=−2,d2=−2+j2.45,d3=−2−j2.45
起始角:
mn
p
⎝i=(2k+1)ð+∑ϕzjpi−∑⎝pipi
k=0,±1,±2,L
j=1
j=1
(j≠i)
⎝p1
=1800
⎝p2
=−900
p
⎝=+90
3
⎝p4
=00
根轨迹如图所示。
4-9已知开环传递函数为
K*(s+2)
G(s)=
(s2+4s+9)2
试概略绘制其闭环系统根轨迹。
解:
系统有四个极点:
p1=
p2=(-2,j2.24),p3=
p4=(-2,-j2.24),有一个零
点z1=(-2,j0)。
分离点坐标计算如下:
2
d+2+
+
j2.24
2=
d+2−j2.24
1
d+2
1
即3d2+12d+7=0解方程的d
=−3.29,d2
=−0.71,
取分离点为
起始角:
d1=−3.29
mn
p
⎝i=(2k+1)ð+∑ϕzjpi−∑⎝pipi
k=0,±1,±2,L
j=1
j=1
(j≠i)
2⎝p1
=(2k+1)1800+ϕ
zjpi
−⎝pipi
k=0,±1,±2,L
=(2k+1)1800+900−900−900=(2k+1)1800−900
所以:
⎝
p
1
=450,2250同理⎝
p
2
=1350,−450
系统根轨迹如下图:
4-10设单位反馈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
G(s)=
K
s(0.01s+1)(0.02s+1)
要求:
(1)画出准确根轨迹(至少校验三点);
(2)确定系统的临界稳定开环增益Kc;
(3)确定与系统临界阻尼比相应的开环增益K。
解:
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
G(s)=K
*
=5000K=K
s(0.01s+1)(0.02s+1)
s(s+100)(s+50)
s(s+100)(s+50)
有三个极点:
p1=(0,j0),p2=(-50,j0),p3=(-100,j0),没有零点。
分离点坐标计算如下:
1+1+
dd+50
1=0
d+100
1
即解方程3d2+300d+5000=0得d
=−78.9,d2
=−21.1,
取分离点为d=−21.1,起始角:
m
n
p
⎝i=(2k+1)ð+∑ϕzjpi−∑⎝pipi
k=0,±1,±2,L
j=1
j=1
(j≠i)
⎝p1
=1800
⎝p2
=00
⎝p3
=1800
根轨迹如图所示。
(2)令s=
j⎤代入系统特征方程中s3+150s2+5000s+K*=0
得到实部方程为:
K*−150⎤2=0
虚部方程为:
5000⎤−⎤3=0
解方程得:
⎤=70.7
K*=750000
所以Kc
=150
(3)令s=−21.1代入系统特征方程中s3+150s2+5000s+K*=0
得到K*=48112
系统临界阻尼比相应的开环增益K=9.62
4-11一单位反馈系统,其开环传递函数
2
G(s)=6.9(s
+6s+25)
s(s2+8s+25)
试用根轨迹法计算闭环系统根的位置。
解:
系统特征方程为:
s(s2+8s+25)+6.9(s2+6s+25)=0
即:
s3+14.9s2+66.4s+172.5=0
-9.9780
-2.4610+3.3513i
-2.4610-3.3513i
解方程得:
s1=−9.978
s2=−2.461+j3.3513
s3=−2.461−j3.3513
所以:
闭环系统根的位置为s2=−2.461+j3.3513
s3=−2.461−j3.3513
根轨迹如图所示:
4-12设反馈控制系统中
K*
G(s)=
s2(s+2)(s+5)
H(s)=1
要求:
(1)概略绘出系统根轨迹图,并判断闭环系统的稳定性;
(2)如果改变反馈通路传递函数,使H(s)=1+2s,试判断H(s)改变后的系统稳定性,
研究由于H(s)改变所产生的效应。
解:
(1)系统有四个极点p1=(0,j0),p2=(0,j0),p3=(−2,j0),p4=(−5,j0);没
有零点。
系统根轨迹如下图:
所以闭环系统不稳定。
(2)如果H(s)=1+2s,这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G(s)H(s)=
K*(2s+1)
Kg(s+0.5)
=其中K
=2K*
s2(s+2)(s+5)
s2(s+2)(s+5)g
系统根轨迹如下图:
这时系统的特征方程为:
g
g
s2(s+2)(s+5)+K
(s+0.5)=s4+7s3+10s2+K
s+0.5Kg=0
令s=
j⎤代入特征方程中,得到:
g
实部方程为:
⎤4−10⎤2+0.5K=0
g
虚部方程为:
K
⎤−7⎤3=0
解上述方程得到:
Kg
=45.5这是系统的临界稳定的放大倍数。
即0 <22.75闭环系 统稳定。 4-13试绘出下列多项式方程的根轨迹 (1) s3+2s2+3s+Ks+2K=0 (2)s3+3s2+(K+2)s+10K=0 K(s+2) (1)解: 设等效单位反馈传递函数为G(s)= s3+2s2+3s 则系统的特征方程为: s3+2s2+3s+Ks+2K=0 系统有三个极点: p1=(0,j0),p2=(-1,j1.414),p3=(-1,-j1.414),有一个 零点z1=(-2,j0)。 系统根轨迹如下图: (2)解: 设等效单位反馈传递函数为G(s)= K(s+10) s3+3s2+2s 则系统的特征方程为: s3+3s2+(K+2)s+10K=0 系统有三个极点: p1=(0,j0),p2=(-1,j0),p3=(-2,j0),有一个零点z1= (-10,j0)。 分离点坐标计算如下: 1+1+ dd+1 1= d+2 1 d+10 1 即2d3+33d2+60d+20=0解方程的d =−0.4344,d2 =−1.59,d3 =−14.5 取分离点为 d1=−0.4344 系统根轨迹如下图: 4-14设系统开环传递函数如下,试画出b从零变到无穷时的根轨迹图。 20 (1)G(s)= (s+4)(s+b) (2)G(s)= 30(s+b) s(s+10) 解: (1)系统的特征方程为: (s+4)(s+b)+20=s2+4s+20+b(s+4)=0 b(s+4) 系统的等效单位反馈传递函数为: Geq(s)= s2+4s+20 系统有两个极点p1=(−2,j4),p2=(−2,−j4),有一个零点z1=(−4,j0) 系统根轨迹图如下: (2)系统的特征方程为: s(s+10)+30(s+b)=s2+40s+30b=0 系统的等效单位反馈传递函数为: Geq(s)= 30b = s2+40s b* s2+40s 系统有两个极点p1=(0,j0),p2=(−40,j0),没有零点。 系统根轨迹图如下: 4-15设控制系统结构图如图4-29所示,试概略绘制其根轨迹图。 R(s)K*(s+1)2 (s+2)2 C(s) - 解: 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 K*(s+1)2 G(s)= (s+2)2 系统有两个极点,p1=p2=(−2,j0),有两个零点z1=z2=(−1,j0) 系统根轨迹如下图: 4-16设单位反馈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 K∗(1−s) G(s)= s(s+2) 试绘制其根轨迹图,并求出使系统产生重实根和纯虚根的K∗值。 解: 系统开环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胡寿松 自动控制 原理 习题 解答 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