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下学期第五次适应性考试试题.docx
- 文档编号:12202273
- 上传时间:2023-04-17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4.77MB
高三语文下学期第五次适应性考试试题.docx
《高三语文下学期第五次适应性考试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语文下学期第五次适应性考试试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语文下学期第五次适应性考试试题
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语文下学期第五次适应性考试试题(扫描版)
贵阳第一中学2017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五)
语文参考答案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
1.(3分)D【解析】说法绝对,原文第4段是说“特定的自然条件下,特定的自然事物在相互作用”选项漏掉“特定”二字。
2.(3分)B【解析】因果颠倒。
根据原文第7段的内容可知:
“对材料进行加工,给予特定的造型”,是因为“许多物质材料并不能直接地满足人们的实际需要”;“物质材料加工或特殊造型,创造了自然界不存在的转化和过程,并因此生成了在人的技术活动中才存在的物质加工制作规律”。
并不是先“生成了在人的技术活动中存在的物质加工制作规律,才能对材料进行加工”。
3.(3分)C【解析】“不仅……更……”是表示递进关系的关联词,可是原文第9段并没有递进的意思,而是并列关系的内容。
“只能依赖实践活动”说法太绝对。
4.(3分)D【解析】A项,该情节未能揭示主题。
B项,“这是他洗心革面的开端”推断与文无据,只能说陌生人对此有所触动。
C项,“冬夜的静谧”不妥,结尾的“静”主要是谁都不说话的“静”,以此反衬人们内心不平静的情感波澜;结构严谨也有不妥。
5.(4分)①日本的冬天,下大雪,两位老人在烤火,并不时往火盆里加炭,可他们的儿子,竟一个人“夜以继日”地在楼上“苦读”,老人最应关心的不是“给他送茶”,而是关心他冷不冷。
那种发出吱吱呀呀声音的“陈旧的楼梯”上面,是不大可能烧火取暖的。
②两个老人年龄那么大,“干枯的手”,“蹒跚”地走路,在强盗面前坦承是“上了年纪的人,不中用了”。
在正常情况下,他们的孩子不应当仍然处在读书(看样子是中小学)的年龄,而应当参加工作了。
③在警察揭晓真相之前,强盗的惊讶更是道出了蹊跷“哪有这样的人,学习也不点灯。
害得我一脚踩空”。
(每点2分,任答两点即可)
6.(5分)从老人的对白、行为表现看,小说凸显出对至死不渝的真挚亲情的歌颂的深沉的亲情主题。
(3分)
其他参考主题:
①从陌生男子的闯入及其行为看,小说表现的是在现实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危机与安全感匮乏,属于社会批判主题;
②从老人异乎寻常的举动中,从小说出乎意料而又在情理之中的情节中,似乎潜藏着老人深深的内疚愧悔之意,他们似乎对儿子之死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似乎蕴涵着对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批判。
(①②任意写出一个给2分,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给分)
【解析】第①条,说小说表现的是在现实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危机与安全感匮乏,则似乎不够完全。
作品中的陌生人是罪犯,与老人并无瓜葛,且对这个家庭的经济状况、家庭结构一无所知,两位老人都不认识他,并非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危机造成了他的犯罪或双方的矛盾,因为这类犯罪行为在任何社会、国度都是存在的。
如果陌生人与老人是亲戚、师生等关系,或者老人曾与之打交道而轻信了他,则可说是“信任危机”。
陌生人到这户人家作案,并无特定的选择性,是完全随机的,他甚至没有到老人家踩点,带有偶发性,盲目性。
所以,小说中陌生男子的闯入,不能说明“现实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危机与安全感
匮乏”。
但也不是说主题与“信任危机与安全感匮乏”毫无干系,老人对儿子极度怀念,用他还活着的假象来安慰自己,其中表露的人与人之间的深情,可以说是从反面折射了日本社会现实的一个缩影,就是工业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尔虞我诈的利益争斗使人们身心俱疲,人们渴望得到信任和安全感,《雪夜》中对至死不渝的真挚亲情的歌颂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具有了更加强烈的现实意义。
第②条,答案还涉及了老人儿子的死因问题。
作者对儿子死因的不交代是故意的,从情节来说,让儿子的死因在警长最后的话中一并说出并没有什么不方便,也费不了几个字。
那么作者在构思小说时,有没有对儿子的死因有原初的设想呢?
“数年前的一个冬天”,从天气来说,死于车祸不是没有可能。
另外一个理由是警长最后的一番话,说明儿子的死是在警察局备了案的,而且警长对于老人的儿子之死是一清二楚的(由于警长没有交代儿子的死因,不排除其死没有结案或仍是疑案)。
儿子死于数年前的一个冬天,老人始终不愿承认,也从侧面反映了儿子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一次意外事件,是飞来横祸,是突如其来而令人缺乏思想准备的。
老人儿子之死是被“外人”杀害的,这和老人“似乎潜藏着深深的内疚愧悔之意”并不矛盾,因为这可能与老人对他的保护不够有关,或因对儿子的溺爱而适得其反有关。
7.(3分)A
【解析】B项“以便于他回国担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教育总长的职务”错误,留学德国的目的并不是担任这个职务。
C项“他写出著名的《夫妻公约》特地向妻子道歉”错误,原文是先对妻子道歉,后写下了《夫妻公约》。
D项“对如今教育界的深思和绝望”错误,没有绝望,只是对于教育家们
的提醒。
8.(5分)
向旧道德“辞职”,蔡元培曾对三从四德、三纲五常深信不疑,坚信妻子必须无条件服从丈夫,绝对不能和丈夫顶嘴。
后接触过新式教育的蔡元培渐有女权意识,他认为之前凡事都要求妻子服从的观点,是绝对错误的。
他亲自向妻子道歉,并写出著名的《夫妻公约》。
向清廷“辞职”,之前他绝对忠于清廷,只希望清廷主动改革。
后来彻底看清清廷本质,第二年,他便放弃仕途回到老家。
向旧知识“辞职”,他向装满自己头脑的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辞职”,他留学德国,在德国“专修文科之学,并研究教育原理,及彼国现行教育之状况”,后来蔡元培完全重塑了自己的知识结构,完全重塑了自己的知识人格。
(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三点给5分)
9.(6分)
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并敢于改变自己的决心。
蔡元培曾对三从四德、三纲五常深信不疑,接触过新式教育渐有女权意识后,他认为之前凡事都要求妻子服从的观点,是绝对错误的。
断然向妻子道歉并与之幸福相处。
敢于决断的勇气和魄力。
蔡元培任翰林院编修,戊戌变法后,他对清廷彻底失望,最终辞职。
对于新思想新事物的浓厚兴趣。
虽然是一名儒生,满腹中国传统文化道德,但他也不断学习新思想,并留学德国,完全重塑了自己的知识结构和知识人格。
后为北大注入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灵魂。
对于国家和民族命运的高度责任感。
对清廷彻底失望后,他辞去职务,并在新式教育的启发下悟出“救中国必以学”,而“世界学术德(国)最尊”,所以到德国留学,并在脑中逐渐形成一个中国未来的教育体系。
(每点结合具体例证分析给2分,答出三点给5分,能结合自己实际谈启示给1分)
10.(3分)B
11.(3分)A【解析】淮东即淮左,淮西即淮右。
另外,根据太祖朱元璋是安徽人,再结
合选项已知条件也可以判断。
12.(3分)D【解析】让宋濂等人
写诗文赞美他是在将之比作吴起之前。
13.(10分)翻译:
(1)(5分)江阴,是我们东南方面的屏障,你要管束士卒,不要和外界交往,不要接纳敌人的逃兵,不要贪图小的利益,不要和敌人争锋,只要保卫全境,安定百姓就可以了。
(得分点:
判断
句式1分,“外交”“逋逃”“保境安民”各1分,句意通畅1分)
(2)(5分)敌人晚上撤逃。
不久又来侵犯常州,吴良派兵从小路在无锡歼灭他们的援兵。
(得分点:
“遁”“寻”“间道”,倒装句“歼其援兵于无锡”各1分,句
意通畅1分)
14.(5分)EA(选E得3分,选A得2分,选B、C、D不得分。
)
【解析】A项,雍诗没有写月光。
E项,两首诗都侧重于写景,雍诗侧重于写景,刘诗也侧重于写景。
15.(6分)两首诗都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1分)刘诗将水面比作铜镜、银盘,将山比作青螺,遥遥望去,如同一只剔透的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
想象丰富,形象动人。
雍诗将水面比作铜镜,倒映湖中的山比成仙女青黛色的螺髻。
这个比喻融入了古代的神话传说,奇特生动。
(2分)
雍诗手法的不同之处:
想象(或虚写、虚实结合),雍诗把君山想象成是水中女仙居住梳洗的地方,而后又将水中君山的倒影,比喻成镜中女仙青色的螺髻,形象地写出了洞庭君山的秀美,表现了作者对君山景色的喜爱赞美之情。
衬托(或正衬),诗歌第二句写不见碧绿的湖水,只能看见那对比鲜明的深翠山影,以湖水的浅碧衬托山色的深翠,映出君山倒影的鲜明突出,描摹出一幅静谧的湖山倒影图。
(答出“想象”或“衬托”1分,分析正确2分)
16.(每空1分,共5分)
(1)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2)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3)塞上燕脂凝夜紫
第Ⅱ卷(表达题,共80分)
17.(3分)D【解析】望其项背:
指能够
望见别人的颈的后部和脊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式)。
使用正确。
胸无城府:
形容待人接物坦率真诚,心口如一。
褒贬失当。
处心积虑:
指千方百计地盘算(多含贬义)。
褒贬失当。
了如指掌:
好像指着自己的手掌给人看一样,形容对情况非常清楚。
使用正确。
震古烁今:
指震动古人,显耀当世,形容事业或功绩伟大,褒义词。
褒贬失当,不合语境。
夙夜在公:
指从早忙到晚,勤于公务。
此处符合语境。
18.(3分)B【解析】A项搭配不当。
应把“更是”改为“而是”,且在“而是”后面加“变成”。
C项有歧义,既可以理解为“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取消活期存款利率”是谣传,也可以理解为央行有关负责人
指出“取消活期存款利率是谣传”。
D项主语残缺。
第三分句“2016年10月1日”前可加上“该决议”。
19.(3分)B【解析】话题是“秋”,内容是与秋相关的人和景象。
由“繁忙”可知下一句是繁忙的景象,由“享受着奔波,享受着忙碌”感受到布谷鸟和山歌格外动听,由“铺满地的落叶”联系脚踩上去的声音。
排除不合适的选项。
20.(5分)①在“国际化大都市”前加“以”,构成“以……为中心”。
②“也对城市社会学家所谓的”中的“对”改为“使”或“让”。
③“从中国来说”改为“对中国来说”。
④“而且是”改为“也
是”。
⑤“并且”改为“乃至”或“甚至”。
(每点1分)
21.(6分)
信念是人生的力量,在你身处绝境时,给你柳暗花明的安慰。
(3分)
希望是人生的基石,在你面临迷茫时,给你永不言弃的陪伴。
(3分)
22.(60分)【写作点拨】根据题目的要求,本文应在三个角度中选择一个,明确自己的观点态度,言之有理,不宜在三个角度之外立意。
认为老太太理应后果自负,可以从她的行为角度来把握,自己有错在先,偷人财物,还要贼喊捉贼,无理取闹,甚至让无辜的人来替自己承担后果,这无疑是一种值得批判的做法。
可以联系社会上类似的现象,批判这种不合理、法的做法。
认为警察处理不当,可以从警察只顾息事宁人,不顾公平公正的原则的角度来分析。
警察作为执法者,应秉持公心,严肃办案,而不应该草率行事,让无辜者寒心,否则可能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后果。
认为种植洋水仙的邻居不该赔医药费的,可以从维权的角度考虑。
作为公民,当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时,应采取有效措施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比如对偷自己东西的老太太强加给自己的罪名,比如对息事宁人的警察的不合理
建议或要求,都可以通过合理的方式维护自己的权益,不然可能有纵容坏人坏事的嫌疑。
这既是维护自己的权益,也是对这个社会上不良现象大胆说“不”。
上述角度在就事论事的同时,都要注意适当联系现实,有理有据地展开论述,以思考有深度为上。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吴良,安徽定远人。
初名吴国兴,太祖赐名叫吴良。
和弟弟吴祯都凭借勇猛有谋知名。
跟随明太祖朱元璋在濠梁起义,和弟弟一同担任帐前先锋。
吴良能够潜入水下探听敌人消息,吴祯经常乔装去当间谍。
张士诚的军队屯
聚在秦望山,吴良攻取了那儿,于是攻克江阴。
就被任命为指挥使镇守江阴。
当时张士诚完全占据着吴地的全部地区,横跨淮东、浙西,兵粮充足。
江阴处在交通要道,背靠长江,扼制着南北的咽喉,张士诚多次用金钱玉帛犒劳将士,伺机攻打。
明太祖告谕吴良说:
“江阴,是我们东南方面的屏障,你要管束士卒,不要和外界交往,不要接纳敌人的逃兵,不要贪图小的利益,不要和敌人争锋,只要保卫全境,安定百姓就可以了。
”吴良接受命令后非常小心,修整防备。
吴良因为打败敌人的功劳,被封为枢密院判官。
张士诚大举进兵来侵犯,战船布满长江,他的将领苏同佥驻守在君山,指挥进兵。
吴良派弟弟吴祯出城北门和苏同佥作战,并暗地派元帅王子明带领壮士骑马出南门,合击敌人,取得大胜,俘虏并消灭的敌人很多。
敌人晚上撤逃,不久又来侵犯常州,吴良派兵从小路在无锡歼灭他们
的援兵。
这时候,明太祖多次亲自带领军队争夺长江、楚江的上游,和陈友谅作战,大军多次调出,金陵兵力空虚。
张士诚不敢向北侵犯一点土地,就是因为吴良在江阴作为明军的屏障。
吴良仁爱宽容,生活俭约,名声、女色、财物都不喜欢。
晚上住在城楼上,枕着兵器睡觉直到天明。
训练将士,常常像敌人真的来侵犯一样。
空闲的时候就请来读书人讲解经史,修建学府,建立社学。
大力屯田,平均徭役,减免赋税。
在江阴任职十年,地方平安无事。
明太祖常常召见吴良犒劳他说:
“吴院判能够保障一方平安,我在东边没有后顾之忧,你功劳很大,车马、珠玉不
足以表彰你的功劳。
”于是命学士宋濂等人写诗文赞美他,仍然让他回去镇守江阴。
不久发动大军进攻淮东,攻下泰州。
张士诚派兵又从马驮沙出发,侵犯镇江。
巨大的战船好几百艘,沿长江逆流而上。
吴良严阵以待。
明太祖亲自指挥大军抵抗。
张士诚的军队撤退,太祖追到浮子门。
吴良出兵夹击,斩获敌军二千人。
明太祖到江阴犒劳军队,巡视了壁垒,感叹说:
“吴良,就是当代的吴起啊!
”洪武三年,晋升都督同知,封为江阴侯,享俸禄一千五百石,授予世代承袭的铁券。
洪武四年,吴良征讨靖州、绥宁各蛮地。
洪武五年,广西蛮族叛乱,副征南将军邓愈帅平章李伯升出靖州征讨。
几个月内,全部平定左右两江及五溪之地,转移军队进入铜鼓、五开,收复潭溪,攻下太平,在铜关铁寨歼灭清洞、崖山敌众。
各蛮族都十分震惊,纷纷纳降归附,粤西于是平定。
洪武十二年,齐王受封青州,王妃就是吴良的女儿。
就让吴良前往青州建造王府。
洪武十四年,吴良死在青州,年纪五十八。
皇上追赠他为江国公,谥号襄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文 下学 第五 适应性 考试 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