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文明涵义特征与战略目标.docx
- 文档编号:1220079
- 上传时间:2022-10-19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30.98KB
政治文明涵义特征与战略目标.docx
《政治文明涵义特征与战略目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文明涵义特征与战略目标.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政治文明涵义特征与战略目标
政治文明:
涵义、特征与战略目标
【内容提要】政治文明作为整个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自进入文明社会以来,改造社会、实现自身完善和提高过程中创造和积累的所有积极的政治成果以及与社会生产力相适应的政治进步状态。
政治文明具有阶级性、复杂性、动态性和民族性等特点。
要实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战略目标,应在政治民主化、政治法治化、政治科学化、政治公开化、政治高效化、政治清廉化和政治文化世俗化等方面不懈努力。
【摘要题】政治文明
【关键词】政治文明/阶级性/民主/政治理论
【正文】
政治文明是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政治建设和发展的重要目标。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特征。
因此,对政治文明进行全面、系统的论述,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人类社会自进入阶级社会以来便是特定时期一定的经济、政治与文化的有机整体,它的发展、变化与更替,正是经济、政治与文化互动的过程。
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政治文明作为文明社会不可或缺的内容,各自具有不同的地位,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江泽民同志2002年5月31日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上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问题。
这是他继在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在2001年1月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提出“法治属于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之后,又一次更加明确地提出了政治文明的问题,并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联系起来。
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
必须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要求,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巩固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性,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优势。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结合和辩证统一。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要从我国国情出发,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政治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我们要发展的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决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要着重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这一重要论述,不仅确立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政治文明属性,而且科学地提出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目标、原则、内容和途径等,对于通过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
要对政治文明从理论上予以科学,全面的把握,必须首先界定文明的涵义。
关于文明的涵义,学术界可谓见仁见智,莫衷一是。
在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中,文明一词也曾在多处使用,并被赋予多种涵义。
一般而言,对于文明,主要应从三个方面予以理解和把握。
第一个层面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
这种意义上的文明是与野蛮、未开化、原始、兽性相对的,往往与文化、教育、艺术等的发达相联系,这种文明有先进与落后之分,优劣之别。
有关这方面的论述,主要体现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摩尔根的社会发展阶段划分的肯定上,即人类社会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史划分为三个时期:
蒙昧、野蛮、文明三个时期。
恩格斯曾这样指出:
“从铁矿的冶炼开始,由于文字的发明及其应用了文献记录即过渡到文明时代。
”“文明时代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上分工,由分工而产生的个人之间的交换,以及把这两个过程结合起来的商品生产,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完全改变了先前的社会。
”恩格斯还专门在对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把社会历史划分为:
蒙昧、宗法、野蛮和文明四个发展阶段进行评论时,虽然将三种奴役制度均纳入“文明时代”,但认为文明并不是私有制度的专利和独特现象,在认真剖析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矛盾性、反动性与虚伪性的基础上,认为随着文明的发展,将会有比私有制更高级的文明形态,他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专门引用了摩尔根《古代社会》中的一句话,即“管理上的民主,社会中的博爱,权利的平等,普及的教育,将揭开社会的下一个更高的阶段,经验、理智和科学正在不断向这个阶段努力。
”第二个层面是人类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积极成果。
这种文明表示着人类社会物质、精神等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状态。
马克思曾把文化的发展、海上贸易的扩大、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劳动的分工和结合,等等,都视为文明的应有之义。
恩格斯也曾把人类社会所出现的一切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看作文明的内容。
他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文中指出,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社会形式同文明直接联系,三大奴役形式与三大文明时期相适应。
党的“十二大”报告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概括就是从这个意义上讲的。
改造自然界的物质成果就是物质文明,它表现为人们物质生产的进步和物质生活的改善。
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人们的主观世界也得到改造,社会的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得到发展,这方面的成果就是精神文明,它表现为教育、科学、文化知识的发展和人的思想、政治、道德水平的提高。
当然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还不能包括人类文明的全部。
第三个层面是指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地域或具有共同精神信仰的群体的文化遗产、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
毛泽东曾提出“世界文明”的概念,并把中国看作是“世界文明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
实际上是把文明作为总体状态,视为社会形态在特定时期、地区的表现,是“一个民族应付他们环境的总成绩”。
,第4卷,第38页。
)在“古希腊文明”、“两河流域文明”、“中华文明”、“伊斯兰文明”、“西方文明”等用语中,文明既可以指特定历史阶段的某一社会,也可以指该社会的特定历史延续。
既可以是地域性概念,也可以是跨地域、民族、国家的宗教概念。
这个层面上的文明与文化是相通的,有时互为替代。
从上述三个层面文明的涵义来看,对于政治文明,更多地应从第二个层面的涵义上去理解和把握。
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
政治文明,不仅是社会一定历史阶段的特有现象,具有时空的特定意义,同时也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不同的民族和国家有不同的指义。
对文明三个层面的理解不能陷入非此即彼的简单判断之中,对政治文明涵义的界定应当避免片面性。
不过,无论从哪个意义上去考察和分析,文明都是人类认识、改造自然和社会,提高和完善自身的积极成果和进步状态。
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状态即为社会文明,人类自身的进化和提高即为人类文明,人们改造社会及自身所获得的积极的政治成果和进步状态便是政治文明。
对政治文明这一范畴,我国学术界有不同的认识,形成了诸多不同的观点,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民主、自由、平等、解放的实现程度说”。
这种观点认为,人们改造社会所获得的政治成果便是政治文明,它一般表现为人们在一定的社会形态中关于民主、自由、平等、解放的实现程度。
政治文明的内容包括国家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和民主制度等多方面。
政治、法律、民主制度三者彼此联系,相互沟通,协调发展,构成政治文明的统一体。
其中国家政治制度是政治文明的核心。
政治文明具体表现为:
1.在最大程度上发挥人们的政治积极性,使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国家政治生活;2.为实现共同的政治目标,人们有充分的机会表达自己的意见,畅所欲言,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意见和倡议都能发挥作用;3.在维护公共社会秩序中,最大限度地保护人们的正当权利,使绝大多数人都能精神愉快,心情舒畅;4.在政治生活中,人们尤其是政治领导者表现出良好的政治品德,自觉维护人民的利益,严格遵守公共道德和规范,具有舍己为人的奉献精神;等等。
这种观点还认为,政治文明是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整个社会、国家的文明水平,也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
政治文明是一个历史的过程,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它的程度不断提高。
鲜明的阶级性是政治文明的主要特征。
“政治成果总和说”。
这种观点认为,所谓政治文明是指人类改造社会的政治成果的总和,是人类政治活动的进步状态和发展程度的标志。
在人类社会的政治文明中,自由、平等、民主、法治是其核心部分。
“静态、动态说”。
这种观点认为,所谓政治文明,是指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
从静态的角度看,它是人类社会政治进程中取得的全部成果;从动态的角度看,它是人类社会政治进化发展的具体过程,政治文明包括政治意识文明、政治制度文明和政治行为文明三个组成部分,是由三个组成部分构成的有机整体。
“政治进步说”。
这种观点认为,政治文明是整个社会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
政治进步的状态和成果就是政治文明,包括政治制度进步、政治活动的进步、政治思想的进步和政治管理技术的进步等。
政治进步的目标从比较抽象的意义上讲,是政治科学化、政治民主化、政治社会化、政治公开化和政治现代化。
政治文明除政治制度的进步外,还包括其它非制度性的政治现象的进步。
大体上说,政治文明的结构是:
1.适应经济发展的政治制度;2.推动社会前进的政治组织和政治活动;3.良好的政治关系和政治局面;4.进步的政治意识;5.先进的政治管理技术。
“政治制度进步说”。
这种观点认为,政治制度的进步即为政治文明,是新的生产关系和社会政治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政治文明包括政治制度、政治体制、法律制度等方面的内容。
持这种观点者,在政治文明的内容上意见也并非完全一致,其中有的学者认为政治制度仅是政治文明的一部分,政治文明除政治制度以外,还包括其它非制度性的政治现象。
“政治社会形态说”。
这种观点认为,政治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中,依据一定的经济社会形态并为一定的经济社会形态服务所创造的政治社会形态。
它包括国家政权的性质、形式;政党制度;国家管理体制;军事体制;干部人事制度;法律制度等。
这种观点实际上与前一种观点十分相似,其所说的政治社会形态以及所包括的内容均属于政治制度的范畴。
“狭义广义说”。
这种观点将政治文明区分为广义的政治文明与狭义的政治文明。
认为,狭义的政治文明概念同制度文明概念可以说是重合的;广义的政治文明是包括政治制度文明、政治思想文明和政治活动文明在内的涵义更加广泛的概念。
上述七种观点,既有共同之处,诸如政治文明是一种复合形式,即认为政治文明并非单一结构,蕴含着诸多要素,有丰富的内容;但它们也有差异性,强调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有的集中于政治制度,有的集中于人类政治权利的实现和解放程度。
如此等等。
就分析的方法而言,有的观点侧重于制度分析法,有的运用动静观察法,有的从广义狭义两个视角予以说明。
不容否认的是,这些观点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为我们科学地界定政治文明的涵义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提供了不少方法。
然而,仍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性。
其中,“民主、自由、平等、解放的实现程度说”从人们在一定社会形态中关于民主、自由、平等、解放的实现程度来分析、界定政治文明,并揭示了政治文明与社会文明的关系,从多方面论述了政治文明的具体表现,高度概括了政治文明的核心及其阶级性和动态性特征,无疑抓住了政治文明的本质。
政治文明说到底是要有利于人的各种权利的实现和全面发展,政治制度的文明是政治文明的重要形式和根本保证,国家政治制度是政治文明的核心。
也正是由于国家政治制度的不同,使得政治文明显示出不同的属性和类型。
然而由于政治的复杂性,决定了政治文明具有复杂的内容。
也就是说,政治文明所蕴含的内容不仅仅是人们的各种权利实现和解放程度,也不仅仅限于政治制度。
除此以外的政治现象,如政治关系、政治行为、政治意识的文明等,都是政治文明家族的成员,而且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在一定的历史时期,这些政治现象的文明显得相当重要,并影响政治文明整体的实现程度和传承,以及政治文明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更为主要的是还制约着其它方面政治文明发展的方向,决定着政治文明以至整个社会文明是否有足够的资源与条件。
“静态、动态说”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视角和侧面分析政治文明,这较之很长时期以来人们习惯于用静态的方法分析、考察政治现象而言,是一个进步。
这种观点不仅将人类社会的全部成果而且将政治意识文明、政治制度文明、政治行为文明都视为政治文明整体的组成部分,拓展了政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政治文明 涵义 特征 战略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