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中心卫生院港澳特区援助灾后重建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文档编号:12188841
- 上传时间:2023-04-17
- 格式:DOCX
- 页数:46
- 大小:318.74KB
xxx中心卫生院港澳特区援助灾后重建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xxx中心卫生院港澳特区援助灾后重建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x中心卫生院港澳特区援助灾后重建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xxx中心卫生院港澳特区援助灾后重建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归档资料,核准通过。
未经允许,请勿外传!
第一章项目总论
一、项目慨况
1、项目名称:
中心卫生院港澳特区援助灾后重建项目
2、建设性质:
异址重建
3、建设单位:
中心卫生院
4、建设地址:
XX省XX市XX镇
5、建设内容:
住院楼2500平房米,门诊楼1000平房米,医技科室1250平房米
5、项目总投资:
1187.5万元
6、项目负责人:
7、项目建设期:
2013年7月至2015年12月(18个月)
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依据与范围
1、编制依据
(1)《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2)《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
(3)《建设项目经济咨询评估指南》
(4)《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
(5)《XX市“十一五”发展规划》
(6)《XX市“十一五”卫生发展规划》
(7)《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
(8)《乡镇卫生院建设标准》
(9)《XX市XX人民政府四届四十四次常务会纪要》
(10)《XX灾后重建实施规划》
(11)《医疗机构管理条例》
2、可行性研究的工作范围
根据项目改建条件的实际情况,通过对项目改建背景、必要性、改建场址、工程技术方案、项目的组织管理和定员、项目实施计划、环境保护、消防与公共安全、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和分析,重点研究和论述项目改建的必要性、改建方案、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方案,以便为项目的资金筹措决策和改建,提供可靠的决策和依据。
三、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
四、项目建设单位简介
XX省XX市XXXX中心卫生院始建于1951年迄今已于50多年的历史,现有在职职工94人,其中具有中级职称的21人,医师士61人,医院设有内科、外科、妇产科、口腔科、小儿科、中医科、护理科、痔瘘科、检验科、放射科等15个科室,是一所功能齐全,设备先进,能开展中、上腹部手术,诊治多种疑难杂症的综合型医疗机构。
五、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表1.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项目
数值
单位
备注
1
项目总投资
1187.5
万元
货币单位均为人民币,下同
1.1
土地费用
0
万元
1.2
固定资产投资
1187.5
万元
1.3
铺底流动资金
0
万元
2
资金来源
1187.5
2.1
自筹资金
387.5
万元
2.2
银行贷款
800
万元
3
销售收入
732
万元
计算期年均收入
4
利润总额
187.4
万元
计算期年均税后利润
5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0
万元
计算期年均
6
财务内部收益率(IRR)
17.09%
税后
7
投资利润率
15.8%
按计算期平均利润计算
8
投资回收期
7.34
年
税后,静态
9
税后财务净现值(NPV)
327
万元
8%贴现率计算
六、结论
本项目作为公益性项目,符合国家的有关政策,社会效益显著。
项目建成后,不但可提XX镇的整体医疗水平,使该卫生院接待能力上一个新台阶,而且也给XX镇和周边乡镇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同时,本项目的属港澳援建项目,它极大地鼓舞了XX卫生院全体职工克服困难、战胜地震灾害给卫生院带来的灾害,相信全院职工会更加坚定信心,努力将医院建设成设施一流、医疗服务水平一流、就诊环境一流的现代化中心医院。
因此项目建设是可行的。
第二章市场预测
一、项目方简介
XX中心卫生院位于XX市XXXX镇,XX镇位于XX市XX东南端,距XX市中心35公里,国道212线与县道李潘公路纵横全境。
XX镇历史悠久,明朝时镇址在今嘉陵江北上游3公里羊口小学处,名羊耳镇,明末毁于战火;清初迁于今址,因江边摆渡人姓李而名XX。
1994年3月,XX镇被列为XX省100个小城镇建设试点镇之一。
农作物主要有水稻,小麦,玉米,红苕,经济作物有广柑,西瓜,蚕桑,甘蔗,花生,生姜,冬菜。
是XX市广柑,粮食,蚕桑基地。
乡镇企业得到较快发展,尤其是缫丝,造纸,肥料生产,生猪加工等骨干企业发展迅速。
镇党委,政府把握“百镇试点”的机遇,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改造硬化长2.5公里,宽24米XX至汉塘公路,建成占地48亩的综合农贸市场,通信方便,95年开通程控电话,现已村村通电话,集镇“旧貌”已换“新颜”。
XX镇总人口18251人,但XX中心卫生院的辖区面积240平方公里,覆盖人口16.5万人,同时还辐射武胜、岳池、高坪等邻近周县人口5.2万人,总服务人口达21.7万人。
图1.项目建设所在地
二、市场现状
目前,XXXX镇的医疗卫生机构就只有一家——“XX中心卫生院”。
1、医疗设施
目前XX卫生院只拥有普通B超,彩色B超,还没有CT,更谈不上核磁共振等先进的设备,其设施陈旧简陋,急待更新。
XX镇整体医疗设施是较落后的。
2、医疗技术水平
XX中心卫生院的医疗卫生医疗技术服务水平还比较低,全院在岗职工94人,由于医院规模小,医疗设施较差差,医疗技术水平有限,导致当地多数患者不得不到外地就医看病。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目前XX卫生院在医疗设备、技术水平、服务质量上都远不能XX医疗卫生发展的需要。
三、市场预测
1、市场容量分析及预测
XX卫生院辖区人均年医疗保健消费性支出量。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和人们对健康重视程度的增强,随着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人们对医疗保健的需求日趋旺盛。
在人们的消费性支出中,医疗保健的支出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据2007年XX镇统计,XX镇城镇居民的年人均医疗保健支出由2000年的85.7元上升到2007年的186.6元,占消费性支出的比例由2000年的2.8%上升到2007年的4.3%。
本可行性研究对XX镇人均医疗保健性支出作了预测,预计XX镇可达220元/人·年。
2、XX卫生院辖区人口预测
XX镇总人口18251人,但XX中心卫生院的辖区面积240平方公里,覆盖人口16.5万人,同时还辐射武胜、岳池、高坪等邻近周县人口5.2万人,总服务人口达21.7万人,再加上5.12大地震灾区迁入的人口,总服务人口预计达26.5万人。
3、业务量预测
据统计资料和预测数据到2020年XX中心卫生院门诊病人可达15万人次/年,住院病人可达2万人/年。
第三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一、项目建设的背景
医疗卫生事业直接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它不单纯是医疗和健康问题,还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如果卫生事业不能健康的发展,势必会影响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就不能为人民群众解除看病难的后顾之忧,那么也就不能全面构建和谐社会。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
发展卫生事业,重点抓好三件事。
一是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二是切实把医疗卫生工作重点放在农村;三是积极推进城镇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卫生事业是造福于人民的事业。
卫生事业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全局,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独特地位。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党中央、国务院就投入资金支持基层乡镇卫生院、妇幼保健院、防疫站和县医院建设,初步形成了基层公共卫生服务网络框架。
从2001年起,国家开始利用国债资金加强卫生领域的薄弱环节。
非典疫情的发生和蔓延,暴露了我国公共卫生体系不健全、公共卫生事业严重滞后等问题,更加突显了加强公共卫生建设的紧迫牲和重要性。
2003年国务院提出用3年左右的时间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并相应按年度安排了国债资金。
由此,卫生领域的项目建设正有步骤按计划全面展开,通过资金的投入和项目的实施,将从整体上改变我国卫生领域基础条件差、设施落后的面貌,提高应对“非典”、艾滋病、血吸虫病以及其他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重人疾病的防治能力,同时为建立和完善我国公共卫生体系打下坚实的基础。
2008年XX省全面推进乡镇卫生院“三基两化”建设,计划到2010年,全省85%以上的县(市、区)要建设成为标准化、规范化乡镇卫生院示范县(市、区)。
所谓“三基两化”,即以“基础设施、基本装备、基层队伍”和“标准化、规范化”为重点的乡镇卫生院建设。
会议要求,各地要加快县、乡、村三级医疗服务机构基本建设,今年完成乡镇卫生院建设和改造任务,实现每个乡镇有一所政府举办的乡镇卫生院、每个行政村原则上有一所村卫生室的建设目标。
尚未完成建设和改造任务的,要抓紧进行建设和改造;已经完成的,要对照标准进行检查,确保年底前达到标准要求。
特别是在完成基础建设的基础上,要逐步把工作重点转向加强乡镇卫生院内涵能力建设,提高技术水平、服务能力和管理质量,抓好农村卫生人员队伍建设。
此外,要突出抓好公共卫生工作,建立以县级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和妇幼保健机构为根基,乡镇卫生院为枝干,村卫生室为末梢,层层覆盖、逐级辐射的农村三级公共卫生服务网络。
为了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适应全球经济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全民实现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
近几年来,XX积极落实XX市委、市政府的战略决策,加快了城镇化进程,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区面积的扩大和城镇人口的大幅度增加,就必然对包括医疗卫生在内的城镇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
因此,本项目的建设,对加快XX镇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促进全镇城镇化进程、满足越来越多的城镇人口就医需要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
二、项目现状
(一)项目原有规模
XX市XXXX中心卫生院始建于1950年,占地面积3300平米,设置床位48张,拥有业务用房总面积5500平米,其中有建于上世纪50年代的穿木结构1200平米(用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和儿童预防接种),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框架结构2100平米,其中住院面积2500平米,门诊面积1500平米,急诊面积100平米,医技面积600平米,行政后勤800平米。
(二)科室设置及就诊情况
XX卫生院设有11个临床科室,包括:
疾病预防控制科,妇幼保健科,儿科,皮肤科,中医科,外科,妇产科,五官科,康复理疗科,急诊科;6个医技科室:
包括:
检验科,超生科、放射科、心电图、胃镜、经颅室。
10个职能科室包括:
院办公室、医务科、护理部、人力资源部、财务部、新农合办、保卫科、总务科、医院感染管理科、、信息科;1个门诊部。
2007年XX卫生院门诊病人为5.5万人,出院病人4600人,健康体检2万人,病床使用率达99%。
(三)组织机构及人员编制情况
XX卫生院为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设院长1人,支部书记1人,副院长2人,工会主席1人,财务科长1人,办公室主任1人组成院务会。
卫生院有员工94人,大学本科学历8人,专科学历28人、中专学历46人。
(四)主要服务范围
XX卫生院辖区面积240平方公里,其担负着辖区16.5万人(本镇人口4.5万)和邻近乡镇5.2万人口的医疗保健任务,另有汶川灾区部分企业正在陆续迁入XX镇,迁入人口约为10万人,总计服务人口将达26.5万人。
(五)5.12大地震项目受损情况
XX卫生院在2008年的5.12大地震中受损较重,卫生院工作用房、职工生活用房,部分医疗设备受损严重。
其中:
院住院部楼在此次地震中严重损坏,部分医疗设备受损严重,行政办公楼墙体破裂、地板裂缝;全院所损面积4050平米,直接经济损失1200万元,卫生院业务收入和业务能力均受到较重影响。
经XX市XX建设局、安监局现场勘查,将XX卫生院住院部2050平米鉴定为D级危房,需坼除重建;卫生院门诊部2000平米鉴定为D级危房,需坼除重建。
三、港澳特区5.12大地震灾后援建项目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后,港澳特区政府为支持XX灾后重建分别承诺给予XX地震灾区一百亿港元和五十五亿澳门元的援助。
港澳特区援助资金主要投入XX省确定的51个重灾县(市、区)中除18个国家对口支援县(市)外的33个严重受灾县(市、区),适当兼顾省内其他灾区受灾特别严重、又无资金来源的灾后恢复重建项目。
所涉及的领域是根据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的总体安排和港澳特区意愿,主要投入学校、医院、社会福利、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项目,农民住房等民生项目,交通等基础设施项目和旅游文化设施项目,医疗、康复、心理抚慰等支援服务项目,适当投入城镇道路、桥梁、供排水等市政设施项目。
本项目属于港澳援建XX灾后重建项目的范围。
四、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本项目的建设是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XX镇及周边人民群众医疗健康的需要。
医疗卫生是保障城乡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致富奔小康的重要条件。
XX省XX市XXXX中心卫生院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建设,在医疗技术人才的培养、设备的更新、技术的引进创新、管理经验的沉淀方面,已成为XX南路医疗中心,承担起了本辖区医疗救治,因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任务、为XX辖区26.5万人的健康事业有着突出的贡献。
本项目建成后,卫生院的病床比灾前多50张,服务内容多近10项,将为XX辖区及邻近县居民提供舒适、干净、卫生的医疗条件,有利于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群众就医用药,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医疗健康保健水平,对完善XX镇城镇建设功能配套,提高乡镇文明程度和人民生活水平起到重要作用。
2、本项目建设是加强XX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医疗水平,有效解决XX卫生院现状的迫切需要。
XX中心卫生院是集医疗、防疫、妇幼、保健为一体的国家一级甲等医院,担负着26.5万人的医疗保健任务。
目前卫生院的床位使用率以达到99%以上,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普及,门诊和住院病人将日益增多,现有业务用房已不能满足病人需要,重建业务用房势在必行。
XX中心卫生院的门诊和住院楼与XX小学只有一墙之隔,该校有师生员工1800人,收治的传染病人和污染排放随时会对学校师生员工的生命健康及生命安全带来不良影响。
同时,根据医院感染管理的规定,原址不符合建设医院,因此,异地重建卫生院极为迫切。
3、本项目的建设是全卫生院职工树立战胜地震灾害信心,更好服务于辖区人民群众的需要。
通过港澳援建专项资金的投入,本项目的建成将极大地鼓舞XX卫生院克服困难,战胜地震灾害给XX卫生院带来的损失,使全院职工更加坚定信心,努力将医院建成设施一流,医疗服务水平一流,就诊环境一流的现代化中心卫生院,为满足XX辖区及周边县广大人民群众健康需求做出积极贡献。
第四章项目选址方案
一、项目选址的基本原则
XX中心卫生院的院址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方便群众,靠近乡镇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区,位置醒目,交通方便;
②地势较高,基地稳固,地形规整,并有必要的防洪排涝设施;
③便于利用当地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
④环境安静优雅、远离污染源,并位于靠近居住集中区的下风位置,与少年儿童活动密集场所有一定距离;
⑤远离易燃、易爆物品的生产和贮存区,远离高压线路及其设施。
二、项目区域社会经济环境
(一)自然环境
1、地形、地质
XXXX镇位于XX东南端,地貌为嘉陵江一、二级阶地及丘陵。
据地勘资料和区域地质资料,场地基岩地质构造在地表以宽缓褶皱为主体,地震反射层上无明显的断裂显示,表明地质构造简单,近期地壳活动基本稳定。
历史上没有强地震的记载,拟选场址属XX盆地东北部,区域稳定条件好。
XX省地震烈度区划图标表明该区域地震烈度小于VI度,建筑物设计本可不考虑设防。
但考虑到2008年5.12大地震对卫生院的实际损坏,应考虑按7级抗震设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223-2008《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2、气象
XX镇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季风气候明显,四季分明,日照充足。
冬季平均气温<11℃,最低-0.5℃,夏季平均气温>13℃,最高36.2℃,春秋两季平均气温10—22℃,年均气温17℃,年均降水量1120mm。
3、水文条件
XX镇与嘉陵江相邻,可利用水资源总量2220.8万立方米,天然地下水资源1629.8万立方米。
(二)基础设施
1、交通
XX镇位于XX市XX东南端,距XX市中心35公里,国道212线与县道李潘公路纵横全境。
而XX镇所在的XX交通便捷,达成铁路横贯全区,境内设有3个客货站;成南高速全线贯通,长途客运站落户嘉陵,使嘉陵成为成渝两地的重要交通枢纽,桓子河大桥顺利通车,国道318、212贯穿全区,“村村通”工程深入推进,乡镇道路已全面硬化,交通网络四通八达。
嘉陵江沿区而过,长达百里,水运上溯广元,下至重庆。
XX港、XX港口已立项建立。
2、供电、供水
XX镇场区通讯设施完善且先进,电力充足,供水设施完善,建设用电、用水有保障。
3、邮政、通讯
镇内设有邮电分局1座,程控电话设备总容量达到20000门,已达到村村通电话。
镇内有ADSL宽带节点机两架,总容量600线,节点机可随时扩建。
建有48芯、12芯光缆各一条,可满足不同层次用户对宽带速率的需求(512K-XMbit/s),最高速率无限制,并可组建宽带局域网,实现企业内部信息共享。
全镇已经形成高速快捷的通讯方式。
4、建筑材料
本项目所需地方建筑材料砖、瓦、灰、砂、石当地均可满足供应,钢材、水泥有充足的货源,质量可以满足要求。
建设施工、技术力量较强,施工工期和施工质量可以满足工程要求。
(三)社会经济条件
XX镇是全国重点小城镇建设试点镇之一。
农作物主要有水稻,小麦,玉米,红苕,经济作物有广柑,西瓜,蚕桑,甘蔗,花生,生姜,冬菜。
是XX市广柑,粮食,蚕桑基地。
企业得到较快发展,尤其是缫丝,造纸,肥料生产,生猪加工等骨干企业发展迅速。
三、项目建设选址情况
目前,原址的两处危房已经停止使用并设立警戒线,新建地址土地政府已无偿划拨23.5亩。
由此可见,不论从选址区的自然资源状况,经济和社会环境状况综合分析,均对本项目的建设具有保障和促进作用。
第五章项目建设方案
一、编制依据
(1)卫生部、建设部《乡镇卫生院建设标准》
(2)国家发改委、卫生部《乡镇卫生院建设指导意见》
(3)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4)国务院《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5)《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6)《XX市XX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实施规划》
二、总平面布置
(一)总平面布置原则
(1)根据生态建筑的理念,最大限地利用原有的景观、地形和地貌等,在规划和单体设计中予以利用;
(2)根据不同性质的使用空间,空间的尺度和位置,创造适合不同空间、不同人群室外环境;
(3)室外空间的设计尺度和色彩上与室内空间设计不同,同时要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4)规划建筑与原有建筑物保持合理的功能分区,洁污路线清晰,避免或减少交叉感染:
(5)依据国家有关规划、建筑、环保、防火、抗震、劳动安全及工业卫生的规范和标准进行设计;
(6)符合XX镇总体规划的要求,符合XX域卫生规划的要求。
(二)平面布置
(1)高效和人性化的路网结构
总体路网规划中,采用规整的路网结构辅以环道(兼作消防通道),体现了现代医院的严谨高效和人性化。
路网形态布局则顺应了建筑群中各单体的定位,医院环道使相关的人流线,物流线尽可能缩短,达到通畅,便捷的目的。
(2)功能合理,布局灵活建筑布局与功能分区的目的是为住院病人提供舒适、优美的住院环境,病人能有最迅速、最方便的看病,病房楼为病人提供—个舒适的医疗环境。
病房楼设于医院中部,,病房楼前辅以广场、绿地,与医院入口处的门诊楼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形成医疗功能齐全、联系便捷、空间丰富的医疗群体建筑。
医院建筑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充分展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与环境高度融合的思想。
改建建筑与原有建筑在空间组织充分考虑到人的活动需求,创造人性化的、不同层次的空间,为病人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就医场所。
(三)高层次、高起点的环境绿化
有序的总图格局孕育良好的环境景观,在环境绿化中崇尚生态原则。
布局上采用传统的自然的风景式造园与西方的规整的整形式园林相结合,营造出优美的、高质量的环境。
在病房楼前后基本保持现状以现代造园为主,绿化采用几何式、规整式的布局,在园林中引入直线与曲线,让自然与规整相融合。
病房区设置喷泉及水庭形成活水环境,以此为中心,采用花坛、铺地、草坪、雕塑小品等造园手法,创造一个宜人的室外环境。
(四)立面设计
项目设计既要突出时代感,更要经济适用。
建筑风格总体上应体现卫生事业特色,同时要求立面风格典雅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
(五)内外装修
外墙装修:
采用乳白色釉面砖
内墙装修:
卫生间采用白磁砖贴面至顶棚底,其它房间采用便于清扫(洗)材料;
楼(地)面:
大厅、室外台阶、室内楼梯面均为花岗石面层;卫生间、为红缸砖面层,其它房间面均为浅色地砖。
三、项目建筑设计构建方案
1、该项目采用框架结构,主要业务用房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不低于二级。
2、在自然通风条件下,室内净高符合下列规定:
①诊查室2.8—3.0m,病房3.0—3.2m。
②医技科室应根据设备需要确定。
3、业务用房的首层室内外地面高差,不小于450mm.
4、建筑装修和防护符合下列规定:
①医疗用房的墙面、顶棚便于清扫、不起尘、易维修;手术间、产房墙面可采用瓷砖或其他便于清洗的材料;
②地面用材采用防滑、宜清理的材料,检验用房的地面材料耐腐蚀、宜清洗;部分医疗设备用房按其设备要求防静电;
③化验台、操作台等台面均采用洁净、腐蚀、易冲洗、耐燃烧的面层,相关的洗涤池和排水管亦采用耐腐蚀的材料;
④放射科、功能检查等用房有相应的防潮、防辐射、绝缘和漏电保护设施;
⑤供应、药房(库)、太平间等有防虫、蝇、鸟、鼠及其他动物侵入的设施。
5、预防保健、门诊、病房、行政办公等用房,充分利用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不宜阳光直接照射的用房有遮阳设施。
主要用房的采光窗洞口面积与该用房地面面积之比,小于以下规定。
表2.主要用房采光表
名称
比值
候诊室、病房
1/7
6、该项目给水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污水排放达到国家污水处理标准。
7、该项目设有采暖设施,室内采暖的温度满足医疗和病人的需要。
8、供电符合以下要求:
①采用双路电源供电,同时配备自备电源;
②电源装配容量满足现有设备及近期的增容需求;
③放射科电源有单独的进线;
9、卫生院设置自备的通讯设备。
10、医用垃圾处理按照国家的有关标准执行。
11、总平面布局,根据建设、使用、管理、卫生等方面的要求,对建筑平面、道路、管线、绿化和环境等进行综合的设计。
12、该院的总平面布局符合下列要求:
①功能分区合理,洁污路线清楚,避免或减少交叉感染;
②布局紧凑,交通便捷,管理方便;
③住院、手术、功能检查等用房有安静的环境;
④病室、诊疗室等主要医疗用房是当地的最佳朝向;
⑤有利于夏季获得良好的自然通风;
⑥对废弃物的处置,按有关规定做出妥善安排。
13、卫生院应设有两个出入口。
14、本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充分利用地形和空间进行环境和绿化建设。
四、建设方案及功能设置
1、建设规模:
该院为国家一级甲等综合医院,建设完成后医院用房面积应达到45平米/床。
2、功能设施:
该建筑包括门诊、住院、医技科室等用房。
3、建筑要求:
业务用房面积分配满足服务功能、业务技术及设备装备的需要。
4、建筑规模:
本项目新建面积4750平米,其中:
住院楼2500平米,门诊楼1000平米,医技科室1250平米。
均为现浇框架结构。
表3.各类用房建筑参考参数
建议采用尺寸(中-中)m
走廊
病房
2.7
门诊
单侧候诊2.1
双侧候诊2.7
手术室
2.7
病房
六人病房
6.0×6.0
三人病房
3.6×6.0
辅助用房
进深3.6×4.5
门诊
诊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xxx 中心 卫生院 港澳 特区 援助 重建 项目 建设 可行性研究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