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古开天地》教学实录.docx
- 文档编号:12158470
- 上传时间:2023-04-17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19.83KB
《盘古开天地》教学实录.docx
《《盘古开天地》教学实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盘古开天地》教学实录.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盘古开天地》教学实录
教学实录——《盘古开天地》
师:
课前你们预习过课文没有?
生:
预习了。
师:
那咱们上课之前松弛一下,玩个游戏,好不好?
生:
好!
师:
说反义词,想到就说,看看谁的反应最快。
(做反义词游戏:
冷——热,天——地,上升——下降,黑暗——光明,吃紧——放松,伤心——高兴。
)
师:
就让我们带着这份高兴和松弛走进课堂。
师:
同学们,你们认识他们吗?
(播放孩子们熟悉的动画:
《西游记》《小哪吒》《葫芦娃》)
师:
他们都是神话故事里的人物。
在古代中国神话中,还有一位巨人被称为人类的老祖宗,他就是——
生:
盘古。
师: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盘古开天地的故事。
伸手和老师一起写课题。
(师板书课题)注意盘字的笔顺。
先写点,再写横,一笔一划,把字写工整。
谁来读一读课题?
(指生读课题,然后齐读。
)
(由熟悉的神话引出陌生的神话,学习就在这兴奋中松弛开始了。
)师:
课文读过了吗?
读通顺了吗?
陈老师来考考你!
(出示词语:
肌肤四肢指名读。
)
师:
读的很确凿,肌肤和肢这三个字,有什么共同之处?
生:
都是月字旁。
生:
都跟身体有关。
师:
很多跟身体有关的字都有月字旁。
(出示:
滋润空阔;逐渐缓缓;一丈血液。
)
(指名读,师提示“血液”的“血”的字音。
)
师:
知道一丈有多长?
生:
大概是一公里。
师:
你猜的吧?
其实一丈大约有3、3米,咱们平时上课的教室的高度基本上就是一丈。
把这些词送到课文中,谁来自信的读读课文。
(生举手踊跃,指名5名学生接读课文)
师:
其他小朋友我们有更严重的任务,认真倾听,看他们读得对不对,还要边读边想,想象课文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接读课文,师纠正个别字音。
)
师:
通过自己的预习,就能把课文读得这么流利。
陈老师送给大家一个字!
生:
棒!
师:
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能不能用书上的一句话来概括?
生:
课文最后一句:
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师:
这一句概括了整篇文章的内容,我们叫它——中心句。
我们一起来读。
生:
(齐读)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板书:
创造。
教师提示写法及写字姿势,学生练习书写。
教师及时表扬写得好的同学,指出好在哪里。
)
师:
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创造吗?
生:
就是做。
师:
有这么点意思。
生:
做的意思。
师:
你们是一样的,相信我们随着深入的学习,对这个词会有更深的理解。
(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从中心句的认识入手开始走进这一篇神话故事,看似平淡无奇的环节,但却犹如一棵树的根基,托起了整节课的教学。
)师:
深入学习课文的一个好办法,就是带着问题来读书。
围绕着盘古创造了美丽的宇宙,你想到了哪些问题?
生:
盘古是怎么创造宇宙的?
师:
这个问题很有价值,老师先把它写上。
(板书问题)
生:
盘古之前是怎么创造宇宙的?
师:
这个问题还可以问得更加清晰一些。
就是说,盘古在创造之前——生:
盘古创造宇宙之前,宇宙是什么样子的?
师:
这个问题很好,我也写在黑板上。
生:
宇宙后来是什么样子的?
生:
没有人类的宇宙是怎么样的?
生:
盘古是从哪里出来的?
师:
也就是说,为什么有盘古这个人?
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文本。
盘古创造宇宙之前宇宙到底什么样啊?
赶快从书上找一找。
(“深入学习课文的一个好办法,就是带着问题来读书。
”这已经是第二次进行学习方法的渗透了,陈老师让我们清撤地感受到,她是在教阅读,不是在教课文。
)
生:
盘古创造宇宙之前,宇宙是含混一片的。
师:
对啊,什么叫做含混?
生:
非常乱。
生:
乱七八杂。
生:
看不清。
师:
遇到陌生的词语,我们还有一个好办法,就是查字典。
我们看看字典上对创造是怎么来理解的。
自己读一读(投影出示创造的词语解释,生解放读字典上的意思。
)
师:
根据课文的内容,应该选择哪个解释?
生:
1。
师:
是不是理解了创造的意思了?
生:
理解了。
师:
我们把它擦掉。
师:
有一天盘古醒了,他是怎么创造宇宙的呢?
我们先来找一找这个问题的答案藏在哪些自然段里?
生:
第2自然段。
生:
2——4自然段。
师:
对,二三四自然段都是写盘古怎样创造的。
我们先来读读第二自然段,这个自然段写了盘古干什么。
请同学们解放朗读。
(学生解放读第二自然段)
师:
这个自然段写了盘古干什么?
生:
这个自然段写了盘古让天和地分开了。
师:
他是怎么做的?
读给大家听听。
生:
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
师:
说得很好。
你们知道什么叫抡起吗?
生:
就是拿起。
师:
为什么不用拿,而用抡?
咱们读读,做做,感受一下。
孩子们,做做什么是拿起?
(生做拿起的动作)
师:
读读书上的语句,做做盘古的动作。
(生做动作,读。
)
师:
你发现了什么?
生:
我觉得那把大斧头是很重的,所以用抡。
师:
你感受到了斧头的重。
你还发现了什么?
生:
我发现了抡起大斧头跟拿起大斧头例外。
抡起是这样子的(生做动作),拿起是这样(生做动作)。
师:
好,他做出了抡的动作。
生:
要是拿的话,怎么可以劈开呢?
师:
抡的目的是为了——
生:
把很硬的东西分开。
师:
他感受到了,这个“抡”字多用劲啊!
从一个“抡”字上,我们就能感受到盘古在开天地的时候很用力。
带着这种力量再来读读这句话。
(生解放读)
师:
谁来读读这段话?
生:
(读)有一天,盘古忽然醒了。
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
师:
我看到了,他的眼睛瞪得圆圆的,好像自己就是盘古。
盘古抡斧猛劈的时候,他会想?
生:
我一定要把这个东西劈开。
师:
多有决心啊,就带着这份力量和决心咱们一起读这句话。
生:
(齐读)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
(朗读也是有方法的。
陈老师的方法是在对关键字的理解中渗透的,看似不经意,其实匠心独运。
)
师:
只听一声巨响,含混一片的东西渐渐分开了——读。
生:
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沉,变成了地。
师:
这句话中,有两个qing,意思一样吗?
生:
轻是重量轻,第二个“清”是……(一时想不起适合的词语)师:
能用第二个“清”组个词吗?
生:
清晰。
生:
雅淡。
师:
雅淡是指吃的东西。
这句话中的“清”我们还可以组什么词?
生:
清水、清晰。
师:
对,我们用组词就能理解词语的意思。
陈老师读上半句,你们读下半句:
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
生:
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沉,变成了地。
师:
你发现了什么?
生:
轻和重是反义词,清和浊也是反义词,上升和下降也是反义词,天和地也是反义词。
师:
真棒!
火眼金睛,一下字就发现了四组反义词。
还有发现吗?
生:
我发现缓缓和慢慢是一组近义词。
师:
告诉我们?
生:
很慢。
师:
刚才有同学们发现了四组反义词,这些反义词把天和地分开的过程给写清晰了。
我们在读时候就要关注这些反义词。
这次女同学来读上半句,男同学来读下半句,要通过你们的读,让我们看到天和地就是这样分开的,也可以加上动作来读。
(女生读:
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男生读:
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
师:
地是重而浊呀,我们再读一遍。
(生读)
师:
在天地分开之前,这轻而清,重而浊的东西全部都——
生:
含混一片。
师:
我们真正的理解了含混,今后再遇到陌生的词语,我们可以用这样结合上下文的方法来理解。
师:
孩子们,盘古一把斧头就分开了天地,这个过程可以用一个成语来概括。
想到什么词儿没有?
生:
力大无穷。
师:
还有吗?
你想想,天地被劈开了——
生:
一鸣惊人。
师:
盘古是为了出名吗?
这个成语确实不好概括。
一把斧头劈开了天地,我们可以说盘古在开——
生:
开天辟地。
师:
前所未有的壮举,来,咱们把这个词写在书上。
(学生做记录)
师:
在课文的第三自然段也藏着一个词语,请大家解放读一读,看看自己能否发现。
(生解放朗读)
师:
发现了吗?
盘古什么样的动作?
这个动作用哪个成语来表示?
生:
顶天立地。
师:
真好,盘古顶天立地的形象已经矗立在你的心间,我们也把这个词积累下来,写在这个自然段的旁边。
(生书写)
(“开天辟地”“顶天立地”这两个词语也许就是从《盘古开天地》这个神话故事中衍生出来的吧,所以,把这两段的内容浓缩为这两个词语十分严重,我相信,学生在学习中不仅理解了词语的意思,而且这词和这场景会深深刻在他们的脑海中。
)
师:
盘古顶天立地,直到天地成形他才累得倒了下去。
盘古倒下后,他的创造之路停止了吗?
生:
没有。
师:
他又做了什么呢?
请同学们默读第四个自然段,用书上一句话回答。
(生解放读第四自然段)
生:
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强大的变化。
师:
这句话叫这个自然段的——
生:
中心句。
师:
真棒!
你们已经学会了抓住中心句来概括自然段的内容了。
盘古的身上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同桌同学合作,一位读盘古身体的部分,另一位读它变成了什么。
(学生练读,教师巡回指导。
)
师:
读完了,你们觉得这些变化怎么样?
生:
很奇特。
师:
是啊,有了这些奇特的变化,才形成了美丽的宇宙。
一个变化就是一幅优美的画,听老师读变化,闭上眼睛,边听边想,看看你的眼前能出现怎样的画面。
(师读:
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
师:
眼前出现画了没有?
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
我看到了云,雪白的云。
师:
他看见了云的颜色。
生:
我看到了风在刮,把云吹到空中飘荡。
师:
真好!
他看到了一幅动态的画面。
生:
我看到一幅遗恨的画面,因为盘古呼吸的风越来越大,最后成了龙卷风。
师:
可能是盘古生气的时候。
同学们看到了云是那样的洁白而轻盈。
(一生举手)你还想说?
生:
我想这样的云是一朵吉祥云。
师:
它会是什么样的呢?
生:
它会像孙悟空的筋斗云。
(听课教师笑)
师:
多奇特啊,那就把我们的感受带进这句话里,通过你的读让这洁白的轻盈的云呈现在我们面前。
自己试着读一读。
(学生解放朗读这一句)
师:
谁来读一读这句话?
生:
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
师:
我感觉到这云在随风飘荡,你们看,风一吹,这云就越飘越远了(师范读)。
陈老师用什么表示云越飘越远了?
生:
轻的。
师:
你能让眼前的云飘远吗?
我们来试试。
我读身体的部分,大家读变化。
(师生接读第四自然段,朗读到位。
)
师:
刚才我听到了女同学的声音很美。
咱们来读读这段话吧,让陈老师和大家都能看到这飘动的云。
师:
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
生:
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
师:
读书就要这样,边读边想像,眼前要出画。
而且能把你看到的景象通过你的读展现在大家面前。
能不能用这种方法读读其他句子?
请大家继续朗读,待会儿把你看到的最美的景象读给大家听一听。
(生解放练读)
师:
读着读着,你眼前出现画了没有?
你看到了什么?
生:
我看到了空阔的大地。
师:
一望无际。
生:
我看到滋润万物的雨露。
师:
那你带着自己的感受读一读好吗?
生:
他的汗水,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
师:
我想到了润物细无声,你们见过雨露没有?
生:
见过。
师:
伸出你的小手,这就是一片绿绿的叶子,上面滚动着一颗露珠,什么样啊?
生:
圆圆的。
师:
圆圆的雨露,像什么啊?
生:
洁白的珍珠。
师:
美吗?
生:
美。
师:
那我们带着什么样的感情来读雨露呢?
来,在你的掌心,就托着这样的雨露,他的汗水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
轻一点,别把雨露震落。
(生读)
(“轻一点,别把雨露震落”,在这样温馨的提醒中,谁还能忍心大声读书呢?
)师:
你还看到了什么?
生:
我好像看到了火红的太阳,皎洁的月亮。
师:
能通过你的读让这太阳和月亮呈现在我们眼前吗?
(生读:
他的双眼变成了太阳和月亮)
师:
太阳光芒四射,月亮温柔如水,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生读:
他的双眼变成了太阳和月亮)
师:
真好,你还看到了什么?
可以加上自己的动作。
生:
我看到了奔流不息的江河。
(生做奔流不息的动作,齐读)
师:
现在,你们知道盘古创造的宇宙是什么样吗?
让我们一起走进盘古变成的美丽的宇宙。
师:
陈老师来读盘古身体的部分,你们来读其他的部分。
(投影出示文字和画面,师生配乐接读。
)
师:
盘古身上是不是只有这些变化,你从哪里知道的?
生:
不是,后面还有省略号。
师:
盘古的身体还会发生哪些变化呢?
生:
他的牙齿变成了洁白的贝壳。
师:
原来盘古就是这样,把自己整个身体都奉献了出去,化成这美丽的宇宙。
现在你知道宇宙是怎样创造宇宙的了吗?
生:
知道了。
师:
好,这个问题也解决了。
还有几个盘古的问题,我们回去以后搜集资料来想一想,回家还可以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你可以用书上的语言,也可以加上自己的想象,那就是你的——
生:
创造。
师:
好,我们下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盘古开天地 教学 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