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文本细读.docx
- 文档编号:12155296
- 上传时间:2023-04-17
- 格式:DOCX
- 页数:18
- 大小:33.25KB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文本细读.docx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文本细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文本细读.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文本细读
生活的境界是引导人们看到光明和美丽的灯烛——《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文本细读
2009年7月11日8点50分左右,一位学贯中西的博学大师——季羡林老先生不幸在北京病逝。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赵仁珪说:
“他的过世是一个时代的结束。
”
季羡林于1911年8月6日生于山东清平县官庄的一个贫苦人家。
正是这样一位朴实的农家之子,以其坚韧和单纯,走出了一条绝非平常的真理之路。
他留学德国哥廷根大学,主修印度学,学习了梵文、巴利文、俄文、南斯拉夫文和阿拉伯文等,并学习了吐火罗文这门世界濒临绝迹的语言学。
在德国留学期间,季老先生的所学所得是中国学术界在梵文、巴利文、俄文、南斯拉夫文和阿拉伯文、吐火罗文、印度学研究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这一段时间的留学经历是他个人毕生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中国学术史上的珍贵财富。
《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这篇文章正出自季老先生留学德国所感受写成的一篇美文,篇幅不长,以他自己四五十年前留学德国哥廷根和后来重返哥廷根所看到的情景为主要内容,以他独特的情思感触写成的一篇文字简练,语言比较朴实的文章,让我们读者感受到了大半个世纪前的德国的哥廷根城是一个花的城市,美的城市,充满温情的城市,一个意蕴深远、耐人寻味的世界。
一、奇特的民族
季老先生于1935年10月31日到达哥廷根,原来他只打算住两年、学习两年,焉知一住就是十年。
也正因为住了十年,他学富五车,深有建树。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篇文章所描写的德国家庭养花的方式、街道两旁如海般的花朵正是他在德国留学期间每天耳濡目染感受到的情景,付诸于文字,让我们也领略到哥廷根城的大致印象。
其实,哥廷根是一个典型的大学城,德国学术史上和文学史上许多显赫的名字都与这个城市有关,如童话作家格林兄弟、数学家高斯等等,整个城市洋溢着文化气和学术气,是一个学术乐园,文化净土。
而且还有一道在国内肯定看不到的景象:
街道洁净得邪性,你躺在马路上打滚,决不会沾上任何一点尘土。
家家的老太婆用肥皂刷洗人行道,已成为家常便饭。
而且,“哥廷根素以风景秀丽闻名全德。
东面山林密布,一年四季,绿草如茵。
即使冬天下了雪,绿草埋在白雪下,依然翠绿如春。
此地,冬天不冷,夏天不热,从来没遇到过大风。
既无扇子,也无蚊帐,苍蝇、蚊子成了稀有动物。
跳蚤、臭虫更是闻所未闻。
”在这样的人文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熏陶下,德国公民的素质修养肯定是非常高的,也正因为这些公民的良好修养,才把这个城市建设得更加美丽、更加有内涵、更加得耐人寻味。
他们懂得生活、热爱生活,他们活出了生活的境界。
自然而然,每户人家窗前养花更是再平常不过的居家生活方式。
了解了哥廷根城,课文中“他们养花的独特之处,并把整个城市打扮成花的海洋”这些就不难理解了。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作者在留学哥廷根的十年中,不幸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哥廷根城也常遭受到突袭,但是德国人民却普遍比较乐观。
如,“随着形势的日益险恶,我的怀乡之情日益腾涌……正相反,看了德国人的沉着冷静的神态,使人颇感安慰。
他们该干什么,就干什么,看不出什么紧张。
我原以为,轰炸到了铺地毯的程度……子弹比平常的枪弹要大得多……然而人们丝毫不紧张,而有点处之泰然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德国百姓居然能居危思安,乐观自在,确实是令人敬佩的。
也正是德国民族这样的精神状态,他们对生活的理解,对生活的热爱是我们很多民族所不及的。
这种生活的境界,令人叹服!
诚然,最让人寻味的便是德国人养花——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一主旨下的个中滋味、个中境界。
二、奇妙的境界
境界一:
任何一条街上,家家户户都养花。
在哥廷根的每一条街上,无论是长长的马路上,还是窄窄的小巷上,每一家每一户都养花,楼上是花,楼下亦是花,整个城市都是花,这让人置身在花园之中,这是一种奇丽的境界!
境界二:
每户人家养花并不为自己孤芳自赏,相反,却是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的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
他们把最美的一面展示给路人看,把美丽分享给每一位路人,奉献美丽,装扮城市,其实舍小处的“美”得到了更大处的“美”——自己在街上,便领略到了更多的美,难道不是吗?
这是一种舍得的境界,这是一种分享的境界,这是一种奉献的境界!
境界三:
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窗上的花也开在一起。
微风拂过,泛起层层花的涟漪,这样连接在一起便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可见花之多。
我们可以发挥想象:
窗前鲜花怒放,红的似火、粉的像霞、白的如雪,有的争芳斗艳,有的含苞欲放,千姿百态的鲜花散发出阵阵清香。
其间或有蜂儿酿得百花成蜜,或有翩翩蝴蝶留连花丛,整个窗口或许就是一个小花园,整条街或许就是一个百花园,爱花的小生灵戏舞其间,整个城市便是一座大花园,不,应该是一片花的海洋。
这个城市的每条街道便如同“山阴道”一般,是个奇妙的所在。
这里有个典故:
山阴道出自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一文:
“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应发,使人应接不暇。
”山阴道是在会稽城西南郊外,那里风景优美。
原指一路上山明水秀,看不胜看。
后用下句比喻来往的人多,应接不过来。
季老先生引用这一典故,便形象地让我们感知到徜徉在花海中的种种意味,或芬芳,或神怡,或阴凉,或美妙……
在描写美妙的花海这一境界时,作者详尽写了第三自然段,其中“任何一条街”、“家家户户”、“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花的海洋”、“应接不暇”这些引发我们美好联想的词汇,其实这些词汇是深有其内在逻辑联系的,这些词语一个也不能少,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如果没有“任何一条街”上“家家户户”窗口“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的花儿,便不会有一个“花的海洋”这样的景象,倘若眼前不见如海洋般的花团、花丛,也不可能看花会“应接不暇”这样的情境。
看似质朴的语言,却有它独特的意味,这样的遣词造句的境界更是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境界四: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德国人养花是为了大家,心中有他人,他人心中也更有了你。
每个人都社会责任感,要用实际行动为大众着想,为社会尽到自己的义务。
如果大家都这么想这么做就必然会换来“人人为我”的结果。
虽然“人人为我”放在前面,但实际上“我为人人”是前提,只有“我为人人”尽到责任和义务,才会实现“人人为我”的美好愿望,这两者之间要辩证看待,整体理解。
如人人都做到我为人人,其结果不是人人为我吗?
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美,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
舍得便是得。
这一种境界是很耐人寻味的!
境界五:
作者于四五十年后,约半个世纪的光景再次踏上哥廷根这片土地,但很多美好的东西依然如旧,没有因时间的流逝而被冲蚀它们特有的光泽,反而如同一尊香醇的葡萄酒,越陈越有意味。
如季老先生在《重返哥廷根》一文中这样描述:
“市政厅前广场上矗立的有名的抱鹅女郎的铜像,同三十五年前一模一样。
一群鸽子仍然像从前一样在铜像周围徘徊,悠然自得。
说不定什么时候一声呼哨,飞上了后面大礼拜堂的尖顶。
我仿佛昨天才离开这里,今天又回来了。
我们走下地下室,到地下餐厅去吃饭。
里面陈设如旧,座位如旧,灯光如旧,气氛如旧。
连那年轻的服务员也仿佛是当年的那一位。
……我知道,我那母亲般的女房东欧朴尔太太早已离开了人世。
但是房子却还存在,那一条整洁的街道依旧整洁如新。
从前我经常看到一些老太太用肥皂来洗刷人行道,现在这人行道仍然像是刚才洗刷过似的,躺下去打一个滚,决不会沾上一点尘土。
”要知道,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国以一个战败国的身份要重新恢复经济,哥廷根也同样要治理环境,恢复生产生活。
殊不知,物换星移,一晃半个世纪左右过去了,德国依然如故:
“美丽并没有改变”,“走在街上,抬头一看,又是家家户户的窗口上都开满了鲜花。
”德国人民并没有因战败而放弃自己对生活的向往与热爱,他们依然爱生活、爱美丽,他们依然自己的花让别人看,他们依然我为人人。
这一境界,过了半个世纪左右,到了季老再访哥廷根时依然令人神往,我想,再过几年,不,再过几十年,乃至很久,德国民族的这一精神境界永远不会改变!
难怪乎,作者在结尾写道:
“我仿佛又回到了四五十年前,我做了一个花的梦,做了一个思乡的梦。
”我想,这梦里有季老曾经留学德国的美好回忆,这梦里有他在哥廷根的思乡之愁,这梦里还有他的一种希冀:
家乡的任何街道上,家家户户的窗口前仿佛也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这梦里更有季老的执著的、坚定的愿望:
我们中华民族同样也可以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梦想使一个民族的气质更高贵!
十年一觉欧洲梦,
蠃得万斛思国情。
然而,伟大的语言学大师季老先生却在今年七月份与世长辞了,我想,他带给我们的这些文章,不,这些精神、这些文化的根一定会在我们民族精神的沃土上茁壮发芽成长的!
有几朵花可以娇艳这么久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文本细读
当初选择这文本的时候,压力是很大的。
工作室的师兄师姐们早已把这课演绎的精彩绝伦。
何平老师告诉我:
“能不能选别的?
”王老师笑着说:
“怎么又是这课文。
”
我坚定了自己的想法:
看自己的花,让别人看花的脊梁去吧。
(一)文本在单元里的定位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是人教课标版五年级下册第25课,第八组第一课课文,精读课文。
单元提示中说:
“阅读本组课文,要抓住主要内容,了解不同地域的民族风情特点,还要揣摩作者是怎样写出景物、风情的特点,不注意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
”本组共4课课文,其余三篇为精读课文《威尼斯的小艇》,略读课文两片《与象共舞》、《彩色的非洲》。
《威尼斯的小艇》的阅读链接中还有一篇法国作家乔治·桑的作品《威尼斯之夜》。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是季羡林笔下的德国哥廷根小镇的“花容花貌”,作者从德国人养花与众不同的奇丽角度入手向读者描绘了异域风情。
《威尼斯的小艇》是马克吐温的作品,写了威尼斯灵动精巧的刚多拉。
在课后的阅读链接中补充了另一篇夜景中的威尼斯。
两篇文章一静一动丰富了威尼斯的形象。
《与象共舞》是用动物——大象来铺开对泰国的风土人情的介绍的。
而《彩色的非洲》则更像是一则导游词一般向读者呈现非洲的色彩斑斓。
从课文所描绘的景物内容来看,排列顺序是这样的:
花,静物;船,造物;象,动物;色彩,自然、人文之物。
全组文章涉及欧、亚、非三洲,写景状物兼而有之。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是唯一一篇静物课文,文章内涵丰富,作者“由物及人”向读者讲述了德国人“爱花之真切”,以及“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视野新鲜,写法独特,笔法朴实,风格清新隽永。
(二)文本基本情况
1.《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作者季羡林,全文共四个自然段,447个字(不包括题目、标点)。
2.脚注一个:
本文作者季羡林,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3.插图三幅,其中两幅配合课文第二、第三自然段使用。
课后插图一幅。
4.课后习题四道,共五题。
其中要求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抄写描写花美的句子各一道。
思考题两道,思考“耐人寻味的境界”和“美丽并没有改变”。
(三)教参提示
(1)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正确读写“天性、宇宙、真切、脊梁、家家户户、莞尔一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耐人寻味”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自然段,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
3.了解作者所介绍的德国风景与风俗特点,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从中受到启示与教育。
字词中“莞”为多音字。
(2)选编意图:
一是让学生了解一些德国的民族风情特点,积累优美语言;二是使学生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教育。
本文不是纯粹描写景物,而是在讲述德国风景民俗的同时,用最精练概括的语言点明了通俗易懂但又意味深长的哲理,读起来让人既开眼界,又回味无穷。
(四)对作者、写作时间的认识
本文作者季羡林,山东临清人,1911年出生在真正的清末,因为两个月之后“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满清统治,所他戏称自己“满清遗少”。
1935年,“季羡林赴德国留学,既非私费,亦非官费。
他属于“双方交换研究生”。
即由清华大学与德国学术交换处签订一个合同,双方交换研究生。
这种交换研究生,路费、制装费自己出,食宿费相互付给。
德国方面付给中国赴德研究生每月一百二十马克。
这与官费生的八百马克,有天渊之别。
一百二十马克在当时德国只够勉强支付食宿费用。
”
1935年8月1日,季羡林在济南拜别妻女及亲人,北上北京准备出国留学,时年24岁,女儿宛如4岁,儿子延宗才几个月。
8月31日,季羡林和随行同学共6人,乘火车出境。
10月31日季羡林到达哥廷根。
“本来只打算在哥廷根读两年书便回国,没想到一住就是十年,住的时间之长,在他的一生中,仅次于济南和北京,哥廷根成了他的第二故乡。
”
“哥廷根是个小城,人口只有十万,其中大学生占二三万人,是座名副其实的大学城。
哥廷根大学已有几百年历史,为德国的学术作过极大贡献。
小城里洋溢着文化和学术的气息,是一个学术乐园,一块文化净土。
哥廷根又素以风景秀丽闻名德国。
东面山林密布,绿草如茵。
冬天不冷,夏天不热,从来不刮大风,空气永远清新,天空永远透明。
古代的城墙依然保留着,上面长满参天的橡树。
街道洁净如洗,房子多是四五层的中世纪建筑,典雅,朴素,置身其中,仿佛又回到了中世纪。
小城除了一个剧院和几个电影院之外,任何消遣娱乐的设施都没有。
哥廷根是一个读书的理想城市。
季羡林一来到这里,便喜欢上了这座小城。
”
1936年5月26日,季羡林遇到他的“博士父亲”——瓦尔德施米特教授,是研究中国新疆出土的梵文佛经残卷的专家。
当时,教授的学生只有一个,开课听讲的学生也只有一个——季羡林。
1937年,季羡林交换期快满,此时爆发了“七七事变”,日寇占领济南,季羡林无法回国,暂时滞留德国。
“1945年10月6日,季羡林和其他五个中国人,乘盟军的吉普车,离开哥廷根,奔赴瑞士,再辗转回国。
”“季羡林一行在瑞士停留了近四个月。
1946年2月2日才离开瑞士,踏上回国的归途。
”
“从1946年2月2日出发,至5月19日抵达上海,历时三个多月。
其间历尽艰险,九死一生。
这是他一生中最痛苦的一次旅行。
但是,在回国途中,比身体受折磨更令他感到痛苦的,是内心的矛盾和心情的沮丧。
”
折磨什么?
异国留学11年,能不思乡?
沮丧什么?
政府的腐败。
这一年季羡林35岁。
回国的季羡林在南京暂留,因为住不起旅馆,只能睡在同学李长之的办公室里。
1947年夏,季羡林回到济南,见到亲人。
“1980年11月,他率领中国社会科学代表团赴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参观访问,其中有一站,便是访问哥廷根。
他坐在从汉堡到哥廷根的火车上,简直不敢相信这是事实。
他频频地问着自己,难道这是梦吗?
可是车窗外的景物和行人告诉他,这的确是事实。
此时,他脑海里印象历乱,面影纷呈。
过去三十多年来没有想到的人和事一幕幕地在他脑海里浮现出来。
那些尊敬的老师们的笑容又呈现在他面前。
那像母亲一样的女房东欧朴尔太太慈祥的面容也呈现在他眼前。
”
在《重返哥廷根》一文末,季羡林写到:
1980年11月在西德开始
1987年10月在北京写完
课文《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从内容上来看,也应该成型于这段时间。
文中也有词语点明了时间“四五十年以前”,据此推算完全符合季羡林的留学生涯。
有一些老师认为课文出自《重返哥廷根》,也有一些老师认为是出自《留德十年》,这些都是没有根据的,因为在原文中并没有这篇文章。
我推断此文应该是季羡林单独的一篇散文,用来怀念当年的德国人的热爱生活的态度。
(五)我对文本的解读
1.两个时间的词语——“四五十年以前”和“四五十年前”的背后故事
本文呈现的时间跨度很长,但是全文并没有一个词语具体点名了时间,并且这两个词语的表达也不是具体明确的,就像是作者不经意之间地略略一说:
“四五十年前呀,我在德国留学的时候……”
作者第一次来德国是1935年,只有24岁,在德国的所见所闻对于一个青年来说多少总有些兴奋吧。
这情绪在文本中体现为“四五十年前我曾多次对德国人爱花之真切感到吃惊。
”吃惊应该包含惊奇,奇怪的意思,是什么让他吃惊呢?
是花,是德国人“家家户户都在养花”、“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边”“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这些都让作者感到吃惊的,诧异的,惊奇的,甚至有些不相信自己的眼睛的,所以他问女房东“你们这样养花是给别人看的吧!
”这是问句吗?
为什么用感叹号呢?
这是季羡林对德国人这样养花的认可,从心里应该说带着些尊重的意味。
这是试探的问,在季羡林的心里其实已经有答案,只不过缺了那么一点信心去证实罢了。
“女主人莞尔一笑,说:
‘正是这样!
’”文本第三自然段接着就是:
“正是这样,也确实不错。
”写法上,这应该是顶针的写法;意思上是对第二自然段的顺延。
这顺延包含着季羡林对女主人话的意思的肯定。
如果说,第二自然段中的问话是求证,那么第三自然段就是证明的过程。
因为第三自然段就写了季羡林在哥廷根小镇上见到的景象。
而且这个景象让他颇为惊喜,有一股浓浓的喜悦在里面。
比如用词的欢快和词语色彩的艳丽,如:
“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花的海洋”、“应接不暇”、“境界”、“颇”、“耐人寻味”。
这7个词语从色彩上来看都是褒义的,赞扬的,肯定的,而且层次是提高的。
花团锦簇、姹紫嫣红是从色彩上来描绘哥廷根的城市色彩——花的繁茂,这是一个多姿多彩的城镇。
“花的海洋”是形容花的铺天盖地,漫天卷地的浸润了这个城镇。
至于“应接不暇”那应该是作者的感受,行人的感受。
感受什么呢?
还是回到德国爱花的层面上,因为爱花,所以养花,家家户户都在养花,各有各的不同,各有各的色彩,连片的,成团的,瀑布状的垂下来的,毯子状的铺开来的,都有,所以让我们看的人“应接不暇”。
一切景语皆情语,这样欢快、艳丽的景语所渗透的是季羡林愉悦、新奇的情语。
这是第一次见到的“奇丽”的景象。
1980年,季羡林69岁,已到人生古稀,头发花白,这一年他率中国社科院访问德国,再次回到哥廷根,回到阔别35年之久的留学地,或者说是他的第二故乡吧。
当他拿着批文,收拾行装的时候,是否想起了哥廷根的往事?
当他走下火车踏上哥廷根土地的时候,他的心情是怎样的复杂?
当他走在哥廷根的大街小巷,看着这些熟悉的街景,又会有怎样激动的情怀?
当他徜徉在留学母校的走廊里,在自己曾经学习过的教室里坐下的时候,又会有怎样的感慨?
……太多太多的感情难以描摹了。
文字,无法解读这位69岁老人的心。
在这次访问中,季羡林先生见到了他早年的恩师:
“几十年来我昼思梦想最希望还能见到的人,最希望他们还能活着的人,我的“博士父亲”,瓦尔德施米特教授和夫人居然还都健在。
教授已经是八十三岁高龄,夫人比他寿更高,是八十六岁。
一别三十五年,今天重又会面,真有相见疑梦之感。
老教授夫妇显然非常激动,我心里也如波涛翻滚,一时说不出话来。
”
说不出话来的季羡林和他的恩师一直聊到深夜。
“老教授带着乞求的目光说:
“才十点多钟,时间还早嘛!
”我只好重又坐下。
最后到了深夜,我狠了狠心,向他们说了声:
“夜安!
”站起来,告辞出门。
老教授一直把我送下楼,送到汽车旁边,样子是难舍难分。
此时我心潮翻滚,我明确地意识到,这是我们最后一面了。
”
这些又是怎样难以说出的感情啊。
人生如梦,恍惚间总是有些重要的人,重要的事,曾经深刻的记忆会随着时间流逝,带往一个不知名的世界。
再次返回哥廷根,再次见到熟悉的街景,季羡林用极简单的语句写下“我走在街上,抬头一看,又是家家户户的窗子上种满了花。
”我不知道那一刻季老是否恍惚中回到从前,又觉得自己还是青春年华,夹了一卷书,匆匆地走在街头,往昔再次重临。
季羡林先生在《重返哥廷根》的末尾那几个表示时间的字里包含着多少故事和情感,恐怕只有季羡林先生自己才能晓得其中意味了。
想到这儿,我在课文后边写下了:
“花开花落几度春,人来人往数重秋。
”人生如梦一场。
我想1935年的季羡林见到的德国这样美丽的景象心里的愉快是无须掩饰的,而且那时候他还是风华正茂的书生。
1980年重返德国的季羡林经历了人生大半旅程,也已是古稀老人,一定多一些淡定,多一些泰然,多一些感慨,多一些怀念。
虽然年华易逝,青春不再,但那美丽的场景,那美好的记忆是永驻心间的:
“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
2.画面感极强的两个词语——“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展现画面
这两个词语是涵盖了作者所见到的美丽的、奇丽的哥廷根风景的写照。
首先,这两次的高度概括性吸引了我。
写花的美,写花的多,写花的艳,写花的妖的词语有很多的:
五彩缤纷、五颜六色、花红柳绿、绿肥红瘦、万紫千红……这些词语都没有“花团锦簇、姹紫嫣红”来的集中。
花团,形容花多,繁茂,开的很挤,密密麻麻的簇拥在一起,想一个球一样。
锦簇,锦,有色彩的丝绸,颜色丰富且亮丽,色彩华美。
花团锦簇有两个含义:
①花多,品种多,数量多,形状多②色多,颜色丰富,鲜艳华美。
姹紫嫣红是一个整体。
姹,意思如下,少女;美女;娇美,艳丽;夸耀,夸示。
嫣,容貌美好,多指笑容。
在词语中这两字的意思应该是娇美艳丽和容貌美好的意思。
娇美艳丽的红色实质花朵的美丽,花朵更是容貌美好。
但不仅仅是指红色和紫色,更应该是大自然中千变万化的色彩。
姹紫嫣红与花团锦簇相比更加专注对色彩的阐述。
所以,这两个词语一个是写形、量,一个词语专注写色。
一前一后,写尽德国花之美景。
而且,这两个词语不是指某一朵花,不是指某一从花,它们向我们展现的是一幅壮美的画面,色彩浓郁的画面,情感充沛的画面。
这个画面带给人的视觉冲击力和美感价值是很高的。
如何围绕这两个词语让孩子们感受到这样的美感,成为我这堂课主要的思考方向。
我相信,如“这一种境界颇耐人寻味一般”,美,能唤起美的东西的。
3.深奥的一个词语——“天性”源自本性真切
我第一次解读文本的时候,忽略了它的存在。
在偶然入睡前的时刻,一只蚊子时刻盘旋在房间,我挥手想“超度”它,奈何它体小灵巧,多次未能奏效,赶走,又来,赶走,又来……这不是天性么?
这不是本性么?
我一骨碌从床上蹦起来,咔嚓一声响,貌似床板断裂了。
不管它。
马上查字典。
文本很短,表达的意思无不在于德国人爱花的天性,德国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
爱花,爱美是人的天性吧。
作者在第一段第一句话直接写了出来,而后的“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边。
花朵都朝外开。
”“家家户户都在养花”“家家户户的窗子上开满了鲜花”“走过任何一条街”“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这些都不是表达了德国人爱花的天性了吗?
更重要的是女房东“莞尔一笑”,这一笑,平淡,自然,坦诚,道出了德国人爱花、爱美的天性。
这一部分也是处理起来比较纠结的部分。
德国人爱花,养花的方式很奇特,自己的花栽种在外,花朵朝外开,这是让行人看,美化了整个城市的大环境,“这一种境界是破耐人寻味的。
”而中国人养花都是栽种在自己房内、花园内,是给自己欣赏,是给自己的亲朋好友欣赏,美给自己享受。
如果做比较,无论学生和老师后很容易走入一种怪圈,那就是“似乎,天生下来中国人就比德国人自私。
德国人就是那么慷慨。
”也就映证了“德国人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精神境界了。
其实不然,我以为品质固有高尚和卑劣之分,但要建立在不同的民族和不同的文化的基础上的。
中国文化和德国文化是不能拿来一较高低的。
德国的哥廷根人爱花,养花,把花都种在临界窗户的外边,这是他们这个民族,这个区域的人民天长日久形成的、流传的一种习俗。
如中国人要在端午节吃粽子插艾叶怀念先贤一样,不能因为德国人没有这个节日而说他们低俗、不敬先祖。
这是有文化意味、文化传承在里面的。
当然也不能以德国人爱花之奇特来衡量中国人养花就是自私的、不高尚的,这也是没有充分根据的。
养花在家还是在外头,这是文化的产物,历史的产物。
强求不得,更是比较不得。
倘使一定要说德国人高尚,那么二次世界大战,清洗犹太人又做何解释呢?
所以,文本中对德国人爱花之真切的用意应该是说明德国有这样的风俗,让读者领略异域风情。
而至于这一种“颇耐人寻味的境界”,那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了。
4.奇丽、奇特的词语——“家家户户、任何”的奇丽
“家家户户”一次在文中出现三次,除第一自然段外,其余段落都有出现。
分别是:
第二自然段“家家户户都在养花。
”以单独句子出现。
第三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自己 花是让 别人 文本 细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