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课时跟踪检测三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第三课 多彩的消费 新人教版必修1.docx
- 文档编号:12150078
- 上传时间:2023-04-17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33.43KB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课时跟踪检测三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第三课 多彩的消费 新人教版必修1.docx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课时跟踪检测三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第三课 多彩的消费 新人教版必修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课时跟踪检测三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第三课 多彩的消费 新人教版必修1.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三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三课多彩的消费新人教版必修1
2019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三)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三课多彩的消费新人教版必修1
1.中国商务部前部长在博鳌亚洲论坛xx年会上表示,中国要促进消费升级,需要完善社会保障。
这一观点是基于( )
①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能增强人们当前支付能力 ②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③完善的社会保障能增强居民消费信心 ④未来收入预期影响居民消费水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D.③④
解析:
选D ①错误,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与人们当前支付能力无关;未来收入预期影响居民的消费水平,而完善社会保障会增强居民的消费信心,因此③④符合题意,入选;②本身正确但与题意无关,不选。
2.以前人们购物要去商场、集贸市场,大包小裹拿回家,如今购物,在家里上网动动手指就解决问题了;30多年前,人们主要考虑吃饱穿暖的问题,现在,人们更多地关注娱乐、文化和旅游。
上述变化( )
①是消费引导生产调整和升级作用的体现 ②从根本上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 ③反映了居民消费观念越来越具有超前性 ④是居民消费层次和消费方式升级的体现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解析:
选D 本题考查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
材料不能表明消费引导生产调整和升级作用,①不符合题意;生产决定消费,材料所述变化,从根本上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是居民消费层次和消费方式升级的体现,②④符合题意;超前消费是指当下的收入水平不足以购买现在所需的产品或服务,以贷款、分期付款、预支等形式进行消费,③错误。
3.下表为xx我国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前5名省份消费状况。
对此,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
广东
山东
江苏
浙江
河南
零售总额(亿元)
34738
30646
28707
21971
17618
人均消费(元)
32020
31121
35590
39666
18585
①江苏省的居民消费水平低于广东和山东 ②人均消费水平较高的省份经济发展水平高 ③人均消费水平决定着各省的经济发展水平 ④人均消费水平高的省份居民恩格尔系数较低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解析:
选C ③错误,经济发展水平决定消费水平;表格信息表明江苏省人均消费水平高于广东和山东,①不选;②④是对经济发展水平与消费水平、恩格尔系数的关系的正确认识,入选。
4.经济学里经常用“羊群效应”来描述经济个体的从众跟风心理。
羊群是一种很散乱的组织,但一旦有一只头羊动起来,其他的羊也会不假思索地一哄而上,全然不顾前面可能有狼或者不远处有更好的草。
下列关于经济生活中的从众心理,说法正确的有( )
①我们要理性的对待从众心理,反对盲目从众
②在消费时,从众是不可取的,消费者不能有从众心理
③在消费时,很多消费者会有从众心理,就是“大家有,我要比别人更好”
④很多生产者会有从众心理,看到别人生产什么赚钱,自己就想跟着生产什么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解析:
选B ②③错误,从众心理是“大家有,我也要有”,我们要具体的分析从众心理,反对盲目从众;①是对从众心理的正确解读,入选;在生产领域的从众心理是市场具有盲目性的具体体现,④入选。
5.NONO族,是一个具有双重否定意义的时尚新概念。
“NONO”这个名称缘起于加拿大女作家的书,NONO族对奢华品牌说“NO”,对一味跟风说“NO”,对乱讲个性说“NO”,对打肿脸充胖子说“NO”。
现在,某报社请你就NONO族的上述做法写一篇评论,你认为最恰当的题目是( )
A.量入为出 紧缩消费B.理性消费 简单生活
C.杜绝名牌 戒奢从简D.享受自然 健康和谐
解析:
选B 题干说NONO族对奢华品牌说“NO”,对一味跟风说“NO”,对乱讲个性说“NO”,对打肿脸充胖子说“NO”,体现的是求实心理的消费,即理性消费,故B项符合题意。
A项观点“紧缩消费”是错误的,C项观点说法太绝对,D项与题意无关。
6.漫画《家庭经济危机》给我们的启示有( )
①只有降低物价总体水平才能破解家庭经济危机
②缩小居民收入差距是破解家庭经济危机的关键
③增加居民收入是解决家庭经济危机的主要途径
④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缓解家庭经济危机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解析:
选D 漫画主旨在于表明居民工资收入是影响家庭经济危机的最主要因素,③正确;漫画中“养老、看病、上学、保险等”是家庭经济危机的主要构成,启示我们如果能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则有利于缓解家庭经济危机,④正确;①观点过于绝对;②与漫画主旨无关。
7.近年来,在收入有限的年轻人中流行着“CPW”一词。
“CPW”=P/N(P为衣物单价,N为着装次数),常被用来衡量要购买的着装衣物是否“物有所值”。
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依据“CPW”概念,建议购买的衣物是( )
①会连穿几季的普通衣物
②婚纱等用于特定场合的衣物
③不常穿的名贵时髦服装
④耐用常穿价格偏高的牛仔裤
A.①②B.③④
C.①④D.②③
解析:
选C 解答本题要抓住关键词“物有所值”,依据“CPW”概念,应该购买单价低、使用次数多的衣物,婚纱、不常穿的名贵服装,单价高、使用次数少,排除②③;连穿几季的普通衣物、耐用常穿价格偏高的牛仔裤,价格相对较低,使用次数多,①④符合题意。
8.随着我国居民消费需求的日益多元化和多样化以及对产品安全的需要,人们对于跨境购物的需求越来越旺,“海外直邮”以其快速安全的特点成为消费者最多的跨境购物选择。
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在于( )
①海外商品能更好满足人们的个性需求
②海外直邮商品的购物风险越来越小
③消费心理的变化影响人们的消费选择
④国外商品比国内商品更具价格优势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解析:
选B 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在于,海外商品能更好满足人们的个性需求,①符合题意;消费心理的变化影响人们的消费选择,③符合题意;②④材料没有体现。
[热点迁移练]
热点一 推进消费扩大和升级
李克强总理强调,消费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是我国发展的巨大潜力所在。
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要增加收入,让群众“能”消费。
据此回答9~10题。
9.增加收入,让群众“能”消费以及健全社保体系,让群众“敢”消费的经济学依据分别是( )
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②物价是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重要因素
③居民消费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
④消费心理决定消费水平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③④
解析:
选B 材料未涉及物价因素对消费的影响,排除②;④表述错误,消费心理影响消费行为,而非决定消费水平;①③符合题意,故选B项。
10.下列符合增加收入,让群众“能”消费的措施有( )
①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稳定物价总水平
②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健全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③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
④改善消费环境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解析:
选C 稳定物价总水平、改善消费环境不是增加居民收入的措施,排除①④;②③均符合题意,当选。
热点二 万亿境外奢侈品消费大幅回流
8月22日,记者从最新发布的《xx新零售时代奢侈品消费趋势报告》获悉,中国消费者占全球个人奢侈品消费者的30%,但中国奢侈品消费已出现拐点,6000多亿境外消费正在大规模回流到国内市场。
据此回答11~12题。
11.近年来,中国消费者奢侈品消费快速增长,其根本原因是( )
A.消费者预期未来奢侈品价格将趋于上涨
B.消费者具有一定的攀比和从众心理
C.消费者的可支配收入大幅增加
D.居民消费已由生存资料消费向享受资料消费转变
解析:
选C 奢侈品的消费快速增长,说明了国家经济的发展使得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大幅增加,C项正确;奢侈品价格的变动对消费需求的影响较大,预期价格上涨,当前需求将会增加,但其不是根本原因,A项不选;攀比和从众心理属于影响消费的主观因素,也非根本原因,B项舍去;D项说法错误。
12.国内一些人对洋品牌一见钟情,对国内品牌不屑一顾,认为外国的产品就是比中国的强。
国外一些厂商利用中国奢侈品消费者“买贵不买贱”的心理大赚一笔。
对此我们应当( )
①克服盲目消费,坚持理性消费
②克服求异心理,坚持勤俭节约
③克服攀比心理,坚持适度消费
④坚持量入为出,逐步减少消费
A.①②B.③④
C.②④D.①③
解析:
选D “买贵不买贱”的消费属于盲目消费;洋品牌消费是攀比心理引起的消费,①③正确。
材料未体现求异心理,排除②。
④中“逐步减少消费”的说法错误。
[大题规范练]
13.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春节的消费方式已悄然发生了变化。
春节刚过,商务部根据大数据平台统计给我们展示了春节消费的情况。
买什么:
年货促销花样多,绿色智能数码热
年货节、“春节不打烊、年货送到家”等促销形式多样,助推线上线下年货购买热潮。
传统年货依然热销,鸡元素金银首饰备受追捧,绿色食品、智能环保家电很是走俏
吃什么:
大众亲民有特色,网络订餐显个性
团圆家宴、亲朋聚餐唱主角。
大众化、有特色、亲民实惠的餐饮备受青睐。
“互联网+”引领餐饮消费新时尚,网络订餐成为个性化选择
玩什么:
观影旅游逛庙会,文化休闲年味浓
看电影、赏话剧、观民俗,南下避寒、北上赏雪、境外旅游,总有一项适合你。
图书馆、博物馆活动丰富多彩,欢乐过年也能学习“充电”
吐槽:
路堵钱少压力大,惬意过年不容易
人太多、路太堵,自驾旅游太辛苦;左一部、右一部,院线佳作实在少;你请客、我请客,过年必定胖三斤;这样钱、那样钱,收入不够压力大
结合材料,从经济生活的角度谈谈你如何看待春节消费的变化。
解析:
本题以春节消费的变化为载体,综合考查对消费的认识。
试题属于认识类问题,联系材料,应从喜与忧两个角度进行分析说明,具体答题时要结合材料信息,采取一一对应的方式组织作答。
答案:
可喜的变化:
①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的提高,人们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②消费观念的转变,让人们更注重绿色环保消费,讲求经济实惠,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协调发展。
③企业生产的发展、创新能力的提高,提供了丰富的产品和服务,满足了人们多样化的消费需求。
存在的问题:
①配套基础设施不完善和集中出行造成的交通拥堵等问题使自驾游等旅游消费满意程度不高。
②年货、请客吃饭等物质消费比例依然较高,消费观和消费结构有待进一步转变和优化。
③收入不高让人们在春节消费高峰期感到压力大。
14.某省某校高二(3)班学生对本市青年生活消费情况做了一次社会调查。
发现青年群体喜欢购买具有独特风格的商品,并且多倾向于追求流行和时髦,小部分青年群体过多追求名牌消费。
但是,伴随房价上涨、就业困难等社会压力的增加,不少地方涌现出了“拼拼族”的消费群体。
(1)通过上述学生们的调查,青年消费群体中存在哪些消费心理?
(2)结合材料请你运用有关消费的知识,谈谈你对“拼拼族”的评价。
解析:
第
(1)问考查消费心理,主要体现了求异、从众、攀比和求实心理。
第
(2)问考查对“拼拼族”的评价。
首先,明确这是一种正确的消费行为,符合相应的消费原则。
其次,作出评价。
答案:
(1)①求异心理:
购买独具风格的商品;②从众心理:
追求流行和时髦;③攀比心理:
追求名牌消费;④求实心理:
拼拼族。
(2)①“拼拼族”消费讲究实惠,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商品,是一种理智的消费行为。
②真正做到了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③坚持了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消费理念。
2019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九)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第八课财政与税收新人教版必修1
1.国家应该根据具体的情形,合理确定财政收支关系,促进社会总供求平衡。
以下对财政收支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①财政赤字不利于经济的发展 ②财政收入越多越好,所以,要争取更多的盈余 ③财政收入大于支出,略有盈余,属于收支平衡 ④财政支出大于收入,略有赤字,属于收支平衡
A.①② B.③④
C.①③D.②④
解析:
选B 财政收支完全相等的情况,在现实生活中几乎不存在,财政收入大于支出,略有盈余,财政支出大于收入,略有赤字,都属于收支平衡,③④正确;财政赤字或财政盈余是否有利于经济发展,要根据具体的经济状况而定,不能简单地认为财政赤字或财政盈余好或者不好,所以①②错误;故选B项。
2.未来几年我国财政收入将由高速增长转向中低速增长,财政支出会呈刚性增长,财政管理要求更规范科学。
这种“财政新常态”意味着在保证财政收支大致平衡的前提下,适度增加财政赤字规模。
下列政策不会导致财政赤字增加的是( )
A.扩大以营业税改增值税为重点的结构性减税政策适用范围
B.清理、规范、取消多项行政事业性的收费项目
C.加大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政府投资力度
D.盘活政府部门资金存量,提高财政资金运转效率
解析:
选D 本题的题眼是“不会导致财政赤字增加的是”。
财政赤字是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
A、B两项能够减少财政收入,不符合题意;C项会增加财政支出,不符合题意;D项提高财政资金运转效率,不会增加财政赤字,符合题意。
3.xx8月1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时强调,实施营改增,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举措,是近年来我国实施的减税规模最大的改革措施,也是推进财税体制改革的重头戏,已累计减税1.61万亿元,特别是xx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以来,截至今年6月直接减税8500多亿元,实现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
这表明我国( )
①继续推行积极的财政政策 ②继续推行扩张性货币政策
③要给企业宽松的发展环境 ④财政收入将大幅度地下降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解析:
选C 实行减税计划,表明我国继续推行积极的财政政策,①当选;确保各行业税负只减不增,有利于为企业创造宽松的发展环境,③当选;②不符合题意;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结构性减税不会造成财政收入大幅度地下降,④说法错误。
4.李克强总理在xx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引导资金更多投向补短板、调结构、促创新等领域,今年要完成铁路建设投资8000亿元,公路水运投资1.8万亿元,再开工15项重大水利工程。
由此可见( )
①财政可以促进资源合理配置 ②财政可以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 ③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④国家可以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解析:
选D 铁路建设投资、重大水利工程投资,国家财政在这些基础建设领域的投资表明财政可以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①正确;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在材料中没有体现,②不选;材料表明的是国家的宏观调控,不涉及市场的调节,③不选;国家引导资金更多投向补短板、调结构、促创新等领域,这说明国家可以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④正确。
5.(xx·苏北四市联考)近年来,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财政收入增速放缓明显,其中结构性减税就是一个重要因素。
这说明( )
A.税收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
B.分配政策是影响财政收入的重要因素
C.税收具有固定性,不能随意增减
D.要优化财政收支结构实现收支平衡
解析:
选B 结构性减税导致国家财政收入增速放缓,说明分配政策是影响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因素,B项正确;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A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税收的固定性和优化收支结构问题,C、D两项排除。
6.目前,我国的汽车消费税如下表所示。
我国对不同排量汽车税率的区别界定说明( )
排量
税率
小于1.0L
1%
1.5L~2.0L(含)
3%~5%
3.0L~4.0L(含)
15%~25%
4.0L以上
40%
①税率越高越能促进资源优化配置
②调整消费税率能够促进节能环保
③调整消费税率可有效调节过高收入
④税率变化会引导产品结构调整升级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解析:
选C ①说法太绝对,排除;从表格中可知,我国的汽车消费税随排量的增加而增加,说明调整消费税率能够促进节能环保,②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税率与收入的关系,排除③;排量越大的汽车,税率越高,可促使汽车产业向低排量产品转型,即税率变化会引导产品结构调整升级,④符合题意;故选C项。
7.(xx·惠州调研)“调整消费税征收范围、环节、税率,把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及部分高档消费品纳入征收范围。
”这项改革的目的在于( )
A.发挥财政在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中的作用,实现共同富裕
B.发挥财政在优化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C.发挥财政在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中的作用,实现社会总供求平衡
D.通过增加税收增加财政收入,实现财政收支平衡
解析:
选B 调整消费税是为了调控“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及部分高档消费品”的生产,属于发挥财政优化配置资源的作用,目的是为了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故选B项。
8.(xx·淮南一模)针对漫画中反映的现象,正确的认识和做法是( )
①企业纳税款中分红的比例过大,损害了国家的利益 ②企业和个人一样,都应该依法自觉诚信纳税 ③公民对违反税法的行为有检举和处罚的权利 ④国家应加强税收征管,严惩各种违反税法的行为
A.①③B.②④
C.①②D.③④
解析:
选B 针对漫画中反映的现象,企业和个人一样,都应该依法自觉诚信纳税;国家应加强税收征管,严惩各种违反税法的行为,②④说法符合题意。
偷税、漏税是违反税法的行为,企业不能用纳税款分红,①说法错误。
对违反税法行为的处罚权在税务和司法机关,公民没有处罚的权利,③说法错误。
[热点迁移练]
热点一 优化财政收支,保增长惠民生
xx10月23日,财政部发布的数据显示:
前三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4129亿元,同比增长9.7%。
其中,税收收入113101亿元。
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51873亿元,同比增长11.4%。
据此回答9~10题。
9.全国财政收入增长9.7%,其中税收收入增长12.1%。
主要收入项目中,工商业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进口环节税、车辆购置税、契税、土地增值税均为两位数增长;国内消费税增幅与前两年相比也是有所提高。
这说明( )
A.财政是国家的收入和支出
B.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
C.我国财政收支基本平衡
D.财政收入由税收、利润、债务和其他收入构成
解析:
选B 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4129亿元,同比增长9.7%,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的税收收入113101亿元,同比增长12.1%,说明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故选B项。
10.从主要支出项目情况看:
教育支出22312亿元,增长13.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9946亿元,增长20%;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11834亿元,增长14.6%,农林水支出12562亿元,增长4.7%,其中扶贫支出增长52%。
这反映了国家财政( )
A.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
B.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C.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D.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解析:
选C 国家财政向民生方面增加支出,是财政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与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保障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促进社会稳定和谐。
这体现了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应选C项。
热点二 优化税收结构 调节经济运行
xx前三季度我国税收收入情况反映出经济发展四个方面的亮点。
税收收入结构不断优化,产业结构调整持续见效。
高端制造业税收较快增长,创新驱动作用增强。
东部地区税收收入增长较快,经济转型升级效应显现。
消费相关的行业税收增速回升,消费升级有新进展。
据此回答11~12题。
11.xx前三季度,第三产业税收增长10.9%,税收占比为58.2%,较去年同期提高2.2个百分点。
这表明( )
①我国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②我国消费品市场得以发展
③我国财政赤字不断降低 ④市场中商品价格逐步降低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解析:
选A 通过第三产业税收的增加,可见第三产业不断发展,体现了产业结构的优化,故①正确;第三产业主要以服务业为主,第三产业的发展,体现了消费品市场的发展,故②正确;材料没有涉及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关系,排除③;材料只体现了税收,没有涉及商品价格,排除④;故选A项。
12.在应对经济新常态过程中,国家财政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对税收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
但过高的税收会影响经济的发展,制约财政收入的增长。
下列对税收与财政关系理解正确的是( )
①高水平的税收,更有利于财政收入的持续增长 ②财政收入影响经济发展,与税收之间相互制约 ③增加财政收入,要以税收不损害经济活力为限 ④税收是国家筹集财政收入最普遍的形式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③④
解析:
选D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包括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高水平的税收不利于财政收入的持续增长,①说法错误;财政收入影响经济发展,谈的是财政收入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不符合题意,税收是财政收入的来源,不是相互制约的关系,②舍去;③④正确,故选D项。
[大题规范练]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节用裕民”也成了xx的热词之一。
“节用裕民”典出《荀子·富国》:
足国之道,节用裕民而善藏其余。
xx《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一律按不低于5%的幅度压减一般性支出,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确保中央本级“三公”经费预算比上年只减不增。
未来,中国还将压减会议费、培训费、宣传费、咨询费、软课题经费和涉企补助等支出;强化预算约束;做好中央本级和中央部门“三公”经费公开工作等。
挤出更多资金用于减税降费,支持“三农”,改善环境……,坚守“节用裕民”的正道。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分析如何才能做到“节用裕民”。
解析:
本题属于措施类题目,解答本题需要对材料认真分析,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可从严格安排“三公”经费预算、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以及加大转移支付力度等角度进行分析。
答案:
①推进财政体制改革,从严从紧控制财政预算,严格控制人员经费和一般性支出,严格安排“三公”经费预算。
②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优先支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度扩大有效需求。
③加大对农业、生态文明建设、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重点领域的投入,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
④加大转移支付力度,使财力进一步向困难地区和基层倾斜,让人民更多地分享到发展成果,促进公平,保障民生。
14.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是一场关系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刻变革,是立足全局、着眼长远的制度创新。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这是我国第一部专门体现“绿色税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单行税法。
也是落实“税收法定原则”后制定的首部税法,于xx1月1日起实施,届时,已实施三十余年的排污收费制度将结束使命,退出历史舞台。
根据“税负平移”原则,将现行排污收费标准作为环境保护税的税额下限,规定应税污染物包括“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固体废物和噪声”,增设一档减排税收减免,即纳税人排放应税大气污染物或者水污染物的浓度值低于规定标准30%的,减按75%征收环境保护税。
同时,改变现行排污费按1∶9进行央地分成的局面,将环保税全部作为地方收入,中央不再参与分成。
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说明由征收排污费到改征环境保护税对国家和企业的经济意义。
解析:
解答本题,国家层面可从保证依法纳税和依法征税、保障税收收入的稳定、转变经济发展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课时跟踪检测三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第三课 多彩的消费 新人教版必修1 高考 政治 一轮 复习 课时 跟踪 检测 第一 单元 生活 消费 第三 多彩 新人 必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