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策略研究》实施方案.docx
- 文档编号:12128902
- 上传时间:2023-04-17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21.20KB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策略研究》实施方案.docx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策略研究》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策略研究》实施方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策略研究》实施方案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策略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策略研究》课题组
一、研究的目的、意义。
1、研究的背景、现状以及问题。
课外阅读是指学生在课外的各种独立的阅读活动,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经常的形式,是课内阅读的继续与扩展,是阅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小学课外阅读指导策略”是指教师从学校学情出发,给予学生必要的读书指导,也就是研究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扩大学生课外阅读量,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并保持一种积极的、主动的、愉悦的情态,投入到课外阅读中享受学习的快乐,体现阅读的个性化。
国外对于课外阅读一直是很重视的。
如美国多利斯.布朗研究发现,早期给孩子读书,可以教会孩子学会分享和参与,对孩子将来的学习及心理的健全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通过研究认为:
课外阅读为教学提供“广阔的智力背景”,并“能发展学生的才能,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国都重视中小学的阅读教学实验。
我国传统教育历来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
进入当代,对课外阅读的研究理论也有增无减。
如万云英在其《注意培养儿童的课外阅读兴趣》中指出,小学各年级学生独立阅读理解水平的高低,与其平时课外阅读书籍量的多少有很大关系;舒华的“课外大量阅读对儿童伴随学习具有重要意义”的论述;伍腾提出的为享受乐趣而读书的理论等。
新课改以来,许多儿童文学理论家也对儿童文学与语文课程的整合做了大量的研究。
综上所述,国内外针对儿童课外阅读的研究理论的确不少,也引起了大家的重视,但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收效还不太令人满意。
在小学阶段,对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有效指导的教师还比较少。
另外,我国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策略在理论上的研究还不够系统、深入,未能将理论与实践很好地结合。
因此,在这方面作一些有益的探讨,必将有助于我们的语文教学改革。
2、目的、意义。
一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小学语文教学必须高度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明确规定小学阶段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
课外阅读是语文实践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经常的形式,是课堂阅读的继续和拓展,是阅读能力训练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鉴于这些,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指导是势在必行。
二是我校当前阅读现状的需要。
我校学生95%以上来自农村,2009年以来,学校开展了“书香校园”活动,学生的课外阅读较之以往有了很大进步,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
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认识不足,理解偏差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大量的阅读可以为学生提供广博的知识,增强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书面写作能力等综合素质,促进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从而使其个性健康发展。
自2009年我校开展“书香校园”活动以来,部分家长、学生的课外阅读观念有了一定改变,85%以上的家长认为课外阅读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也愿意投资为孩子购买几本课外读物。
但是,他们印象中的“课外读物”仅仅限于“教辅资料”、“优秀作文选”之类的书籍,他们认为这些读物能提高孩子的考试成绩,是对孩子有益的。
也有的家长认为,为孩子买两三本课外书就行了,甚至这几本书至少可以管到孩子小学毕业。
出现以上结果的原因就是,我校40%以上的学生家长都是外来务工人员,学生中还有22%的留守儿童,这些家长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对家庭教育缺乏必要的认识,认为只要学习成绩好,考试考得好就可以了,缺乏从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意识。
与此同时,由于他们的工作原因,不可能也没有时间给予自己的孩子较多的指导与引导,许多家庭没有书柜,也没有阅读的意识与习惯,在家长的直接影响下,许多学生每天进行课外阅读的意识和习惯较差。
(2)、书源较少,好书难觅
一方面,孩子的生活环境让他们没有条件接触丰富多彩的课外读物,没有条件接受科学、有效的课外阅读指导,仅仅局限于手里一本《优秀作文选》,或是几本几年没有更新的课外书;另一方面,由于许多学生家长自身文化素质不高,也不可能帮助学生挑选合适的图书,再加上平时工作较忙,周末也往往没有时间陪孩子一起光顾新华书店去挑选合适的图书。
长此以往,学生自然不可能读到比较多的优秀图书;第三,我校学生的家庭居住地附近的新华书店,也大多以出售教辅类书籍为主,店主出于营业额的需求,极少有卖适合小学生课外读物的。
这样,店主很少卖——学生接触机会就少,购买力不足。
学生购买力越不足——店主越是很少出售,形成了恶性循环;第四,我校图书室中的图书资源也不够丰富,里面的大部分图书还是“普九”时期上级为了达标统一配置的,虽然图书的总量不少,但真正适合学生阅读的图书其实也并不多。
这样一来,学生的阅读量与阅读面自然不可能有较大范围的突破,学生的阅读质量自然也不可能有较大程度的提高。
(3)、注重形式,走马观花
大部分孩子手里有一、两本课外读物,但这些之中,有相当一部分家长买书时是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给孩子购买的,书的内容孩子并不一定喜欢,加之内容长期得不到更换,孩子的阅读兴趣极不浓厚。
所以,阅读时,只是走马观花,对书的内容不求甚解,更谈不上能对提高自身素质有所帮助了。
甚至,有的孩子只在每周二早读全校统一的课外阅读时间,拿本课外书做做样子。
(4)、兴趣不浓,自觉性差
根据调查,我们发现,许多学生对课外阅读兴趣不浓,甚至可以说是很淡,有一小部分同学根本没有阅读的兴趣,虽然已是小学中年级或者高年级的学生,几乎没有完整地读过一本课外书的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
众所周知,兴趣是做好许多事情的老师,只有对这件事情有了兴趣,才可能发自内心地去做,去认真探索,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也只要有了兴趣,才不需要教师和家长去督促。
根据分析,发现许多学生把时间浪费在电脑网络游戏上面,有多位家长向我反映:
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利用周末时间进网吧打电脑游戏,平时每天晚上则沉迷于电视动画片,缺乏阅读的自觉性与主动性。
有些学生在家长的督促下阅读一些书籍,也是流于形式,效果很差。
(5)、缺乏指导,收效甚微
小学生由于年龄特点,往往不懂得如何去选择图书进行阅读,在阅读过程中也不懂得如何去读精、读透一本书,虽然语文老师难得会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但毕竟不可能每个人都指导得特别仔细、到位。
而现实生活中许多家长一方面没有这个意识,也不具备这个能力,对学生的课外阅读往往采取顺其自然的态度,只要看到学生捧着书,怎么去读,是不是读出效果来则往往不被他们所关心。
而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图书还有可能读得认真一些,不太感兴趣的,或者尚未入门的图书则一般不容易受到他们的喜欢,他们也没有自制力会强制自己去认真阅读。
这样一来,学生不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即使是认真读过几本书,也往往是囫囵吞枣,收效甚微。
基于以上原因,我们课题组提出了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进行研究的课题方案。
二、研究目标。
1、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入手,点燃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渴望,全面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爱读书、勤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
2、通过研究,使教师形成正确的阅读教学观,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在亲历阅读的过程中实现多重对话,初步构建集字词句积累、阅读理解、情感体验、口头表达、书面表达等多维一体的语文发展体系。
3、通过校本研究和专家引领等途径,构建学习型教师团队,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研究氛围,帮助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使教师主动成为行动研究者,研究并形成一定的课外阅读指导策略,从而形成学校教科研特色,使“课外阅读”成为学校的课改亮点,促进实验教师人文素养的提高和专业成长。
三、研究内容。
1、研究如何指导学生选择阅读内容。
2、研究如何组织阅读的交流研讨。
3、研究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有效阅读。
4、研究如何拓宽学生阅读的渠道。
5、研究如何优化阅读的评价。
四、研究范围。
阅读的概念是看(书报)并领会其内容。
课外阅读是指学生在课外的各种独立的阅读活动,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经常的形式,是课内阅读的继续与扩展,是阅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策略研究旨在研究如何指导农村学生合理分配时间,教给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策略,从而指导学生进行更有效的课外阅读。
五、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
深入家庭,学校班级,就学生课外阅读状况细致调查,科学客观地记载、分析,找准问题所在。
2、行动研究法:
针对阅读教学实践中所面临的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
3、个案研究法:
选取典型对象进行研究。
对收集到的各种个案进行细心地整理和分析,作出合理判断以进一步提出改善建议。
在研究开始、过程中、结题时,均以研究对象进行单项或综合的调查、分析,形成专题调研报告。
4、经验总结法:
对实践活动中的具体情况,进行归纳、分析、总结,使之系统化、理论化。
5、文献研究法:
收集、整理和运用国内有关课外阅读的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在比较的基础上,为课题研究寻找可靠的理论依据。
六、研究步骤。
1、课题研究准备:
通过动员学习,使课题研究实验人员明确此研究的重大意义,并深入学习,转变观念,建立机构,制定措施,保障实施计划按步骤顺利进行。
2、课题研究实施:
第一阶段:
课题启动阶段:
2014年5月—2014年8月
①学习相关理论,调查我校学生课外阅读现状,撰写调查报告;进行选题论证,制定研究方案,申报立项。
②2014年暑假前,实验教师分别制定一份适合各年级学生阅读的“课外阅读书目推荐表”,并以“家长会”的形式发放给家长,鼓励家长暑假中为孩子购买一定数量的读物,并督促孩子进行有目的的课外阅读活动。
③实验教师利用暑假时间,阅读相关书籍,为课题研究奠定更加丰实的理论基础。
第二阶段:
课题实施阶段:
2014年9月—2015年3月
以低、中、高年级学生为对象,分年级段进行研究,及时反思和小结,根据实验的进展,对课题方案做必要的调整。
①、新学期开学初,开展以“汇报暑期读书活动”为主题的阅读交流会。
②、开展以整本书阅读指导中读物推荐课、交流汇报课的模式研究,着重探索精读与略读相结合,片段赏读与整本书泛读相结合,朗读与默读相结合,读懂内容与感悟内涵、品味语言相结合的策略。
③继续研究拓展阅读课、读物推荐课、读后交流课的模式与策略。
④开展课外阅读价值的研究
着重研究课外阅读在帮助学生形成良好“智力背景”,开发农村小学生的智力、以读促思、以读助写,以及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等诸方面的功效和实际效益。
除以上以外,每月一次课题专题会议,课题组成员进行集体活动,汇报交流阶段性研究成果,探讨研究过程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及其解决方法,课题组负责人对下一步研究方向、方式方法做以指导和部署。
第三阶段:
课题总结阶段:
2015年4月—2015年6月
①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②对实验班学生(尤其是“学困生”)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能力进行后期的调研测试、分析研究。
③整理实验教师的课例、论文、经验总结等原始材料,编辑成册。
④邀请专家鉴定,进行课题成果交流。
七、保障措施。
为了保证课题的扎实推进和有效实施,我们还将狠抓以下“四个落实”:
①、时间落实。
一是统一指导的时间要落实,每周开设1—2节课外阅读指导课,指定一定量的时间为课外阅读活动时间;二是学生自由阅读的时间要落实,减少作业,增加自由阅读的时间,将每周二早读课以及中午休息时间让学生自由阅读课外书。
②、活动落实。
开展读书故事会、佳作欣赏会、人物评论会、优秀诗文朗诵赛、读书知识赛、辩论赛、速读赛、读书笔记展评等活动,使课外阅读成为一种有组织的集体活动。
③、指导落实。
首先应选好读物,可以是教师统一指导的读物,可以是学生自由选择的读物,也可以是由教师结合课文推荐课外读物。
在上好阅读指导课的同时,要指导学生搞好每周一诗、读书记载和自办报刊,同时有选择地观看知识含量高的影视节目和光盘(如影视欣赏、电子阅读、上网浏览等)。
④、检查落实。
对课外阅读要经常检查、督促、交流、评价。
如通过随时个别询问、检查读书笔记、小组调查或“阅读汇报课”等形式进行检查反馈。
对学生课外阅读的篇目、字数要经常统计,对阅读笔记要经常检查,创建和使用阅读成长记录袋,督促学生形成习惯。
要及时发现好的典型,组织交流,扩大影响。
8、研究组成员及分工。
姓名
分工
(一)
分工
(二)
全面指导课题研究工作
和林丽一起完成课题结题报告
从行政、后勤方面保障和支持研究工作顺利进行,并对研究工作进行相应指导。
和林丽一起制定课外阅读奖励机制以及实施办法
具体安排各阶段任务
和谭波一起完成《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策略研究》《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研究》2篇论文。
负责电子材料的收集和整理
1.撰写《课题研究实施方案》;2.完成论文《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策略研究》。
制定相关激励措施和方案;负责课题活动记录。
1.撰写中期报告;2.和程祎萍一起完成结题报告。
负责文本材料的收集和整理
1.撰写前期的调查问卷分析报告;2.和易劲华一起完成《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策略研究》《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研究》。
9、经费预算情况。
学校计划从义教经费中拨出4千到5千元,用于购买相关文献资料,添置图书,聘请专家指导,开展研究活动,购买实验活动中、课外阅读表现突出的学生奖品等专项开资。
2014年6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策略研究 农村 小学生 课外阅读 指导 策略 研究 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