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余姚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化.docx
- 文档编号:12128562
- 上传时间:2023-04-17
- 格式:DOCX
- 页数:42
- 大小:108.41KB
浙江省宁波市余姚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化.docx
《浙江省宁波市余姚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宁波市余姚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化.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省宁波市余姚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化
2016-2017学年浙江省宁波市余姚中学高一(上)期中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下列属于碱性氧化物的是( )
A.CaOB.Na2O2C.SiO2D.Mn2O7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钠是一种强还原剂,可以将钛、铌等金属从其氯化物溶液中置换出来
B.铜能与氯化铁溶液反应,该反应可以应用于印刷电路板的制作
C.人们发现了118种元素,即共有118种核素
D.H2和D2互为同位素
3.下列关于Fe(OH)3胶体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0﹣9~l0﹣7m之间
B.是一种纯净物
C.具有丁达尔效应
D.具有净水作用
4.分类方法在化学学科的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下列分类标准合理的是( )
A.根据碳酸钠溶于水呈碱性,碳酸钠既属于盐,又属于碱
B.根据物质是否能导电,将物质分为电解质、非电解质
C.根据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
D.根据化学反应过程中元素化合价是否发生变化,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5.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况下,22.4L的Cl2与足量水反应中电子转移了2NA
B.0.1mol/LK2SO4溶液中含有0.2NA个阳离子
C.常温常压下,22.4LO2气体的分子数小于NA
D.20gD2O所含的中子数为9NA
6.下列物质中不会因见光而分解的是( )
A.NaHCO3B.AgBrC.AgClD.HC1O
7.对于某些常见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
A.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一定有CO32﹣
B.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42﹣
C.加入氯化钠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Ag+
D.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一定有Ba2+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运用蒸馏的方法,可以分离沸点相差较大的固体混合物
B.铁的化合物应用十分广泛,如FeCl3、FeSO4是优良的净水剂
C.镁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常用于制造信号弹和焰火
D.工业上以氯气和石灰乳为原料制造漂白粉,漂白粉主要成分为Ca(ClO)2和CaCl2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配制一定浓度的稀硫酸,用量筒量取浓硫酸后,未将蒸馏水洗涤量筒后的洗涤液转移至容量瓶中,使配制的溶液浓度偏小
B.pH试纸使用时不需要润湿,红色石蕊试纸检测气体时也不需要润湿
C.蒸发时将蒸发皿放置在铁架台的铁圈上,并加垫石棉网加热
D.石油的蒸馏实验中,忘记加沸石,可以先停止加热,待溶液冷却后加入沸石,再继续加热蒸馏
10.下列关于常见物质的工业冶炼说法正确的是( )
A.工业制金属钠:
电解饱和食盐水
B.工业炼铁:
需要用到的原料有铁矿石、一氧化碳、空气和石灰石
C.冶炼镁:
将六水合氯化镁晶体在一定条件下加热得到无水氯化镁,电解熔融氯化镁,可以得到金属镁
D.生物炼铜法:
利用某种能耐受铜盐毒性的细菌,这种细菌利用空气中的填氧气氧化硫化铜矿石,把不溶性的硫化铜直接转化为单质铜
11.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金属钠和水反应:
Na+2H2O═Na++2OH﹣+H2↑
B.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少量二氧化硫气体:
SO2+2OH﹣═SO32﹣+H2O
C.硫酸铵溶液和氢氧化钡溶液反应:
Ba2++SO42﹣═BaSO4↓
D.碳酸氢钠溶液和过量的澄清石灰水混合:
2HCO3﹣+Ca2++2OH﹣═CaCO3↓+CO32﹣+2H2O
12.科学家指出:
多种海产品如虾、蟹、牡蛎等,体内含有+5价的砷(As)元素,它对人体是无毒的,吃饭时不要同时大量食用海鲜和青菜,否则容易中毒,并给出了一个公式:
“大量海鲜+大量维生素C═砒霜(As2O3)”.下面有关解释正确的应该是( )
A.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
B.维生素C具有氧化性
C.该反应中+5价砷被氧化
D.砒霜中毒后可服用维生素C解毒
1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可用托盘天平称取10.20g氢氧化钠
B.某实验需要900mL的0.1mol/L的硫酸铜溶液,则配得该溶液需称取22.5g胆矾晶体
C.用10mL量筒量取5.2mL硫酸,仰视时实际量得液体提及大于5.2mL
D.焰色反应实验中,连续做两个样品时,应将铂丝用硫酸洗净并灼烧到无特殊焰色
14.下列实验操作或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蒸发操作时,应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再停止加热
B.蒸馏时,温度计水银球需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冷凝水的流向需从冷凝管的上口进下口流出
C.过滤后洗涤沉淀时,应将固体转移至烧杯中,并加入适量蒸馏水充分搅拌后再过滤
D.分液时,先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下层液体,更换烧杯后再从上口放出上层液体
15.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是( )
A.除去Fe粉中混有的I2:
加热使I2升华
B.除去NaCl固体中混有的MgCl2:
加入KOH溶液后过滤,滤液蒸发结晶
C.除去碳酸钠中混有的碳酸氢钠:
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蒸发结晶
D.除去氯气中含有的氯化氢气体:
用饱和食盐水洗涤后干燥
16.下面有关Na2CO3与NaHCO3的性质比较中错误的是( )
A.相同浓度溶液的碱性:
Na2CO3>NaHCO3
B.在水中的溶解度:
Na2CO3>NaHCO3
C.与同浓度的硫酸反应放出气泡的速率:
NaHCO3<Na2CO3
D.热稳定性:
NaHCO3<Na2CO3
17.在强酸性溶液中,下列离子组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是( )
A.Na+、K+、OH﹣、Cl﹣B.Na+、Cu2+、SO42﹣、NO3﹣
C.Mg2+、Na+、SO42﹣、Cl﹣D.Ca2+、HCO3﹣、NO3﹣、K+
18.在一定条件下,分别以高锰酸钾、氯酸钾和过氧化氢为原料制取氧气,当制得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氧气时,三个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之比为( )
A.1:
1:
1B.4:
3:
2C.2:
3:
1D.2:
2:
1
19.已知Co2O3在酸性溶液中易被还原成Co2+,且Co2O3、Cl2、FeCl3、I2的氧化性依次减弱.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Cl2通入FeI2溶液中,可存在反应3Cl2+6FeI2=2FeCl3+4FeI3
B.每1molCo2O3在酸性溶液中被氧化生成Co2+时转移2mole﹣
C.FeCl3溶液能使淀粉﹣KI试纸变蓝
D.I2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可以将Co2+氧化成Co2O3
20.将适量铁粉放入三氯化铁溶液中,完全反应后,溶液中的Fe3+和Fe2+浓度相等.则已反应的Fe3+和未反应的Fe3+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A.2:
3B.3:
2C.1:
2D.1:
1
21.向NaBr、NaI混合液中,通入一定量氯气后,将溶液蒸干并充分灼烧,得到固体剩余物质的组成不可能是( )
A.NaClNaBrNaIB.NaClNaBr
C.NaClNaID.NaCl
22.已知2Fe3++2I﹣=2Fe2++I2,Br2+2Fe2+=2Br﹣+2Fe3+.往含有FeBr2、FeI2的混合液中通入一定量的氯气后,再滴加少量的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按I﹣、Fe2+、Br﹣的顺序还原性逐渐减弱
B.通入氯气后原溶液中Fe2+一定被氧化
C.原溶液中Br﹣一定被氧化
D.不能确定通入氯气后的溶液中是否还存在Fe2+
23.已知还原性:
SO32﹣>I﹣.向含有amolKI和amolK2SO3的混合液中通入bmolCl2充分反应(不考虑Cl2与I2之间的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当a≥b时,发生的离子反应为SO32﹣+Cl2+H2O=SO42﹣+2H++2Cl﹣
B.当5a=4b时,发生的离子反应为SO32﹣+2I﹣+5Cl2+4H2O=4SO42﹣+I2+8H++10Cl﹣
C.当a≤b≤
a时,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n(e﹣)为amol≤n(e﹣)≤3amol
D.当a<b<
a时,溶液中SO42﹣、I﹣与Cl﹣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
(3a﹣2b):
2b
24.某100mL溶液可能含有Na+、NH4+、Fe3+、CO32﹣、SO42﹣、Cl﹣中的若干种,取该溶液进行连续实验,实验过程如图:
(所加试剂均过量,气体全部逸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溶液一定存在CO32﹣和SO42﹣,一定不存在Fe3+
B.原溶液一定存在Cl﹣,可能存在Na+
C.原溶液中c(Cl﹣)≥0.1mol•L﹣1
D.若原溶液中不存在Na+,则c(Cl﹣)<0.1mol•L﹣1
二、填空题
25.现有下列九种物质:
①H2②铝③醋酸④CO2⑤H2SO4⑥Ba(OH)2固体⑦氨水⑧稀硝酸⑨熔融Al2(SO4)3⑩NaHSO4
(1)按物质的分类方法填写表格的空白处:
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能导电的是
(2)上述九种物质中有两种物质之间可发生离子反应:
H++OH﹣═H2O,该离子反应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⑩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 ,34.2g⑨溶于水配成250mL溶液,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4)少量的④通入⑥的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5)将⑩的溶液加入⑥的溶液中至溶液中的Ba2+离子恰好完全沉淀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6.有一固体粉末,其中可能含有Na2CO3、NaCl、Na2SO4、CuCl2、Ba(NO3)2、K2CO3、K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现按下列步骤进行实验.
(1)将该粉末溶于水得无色溶液和白色沉淀.
(2)在滤出的沉淀中加入稀硝酸,有部分沉淀溶解,同时产生无色气体.
(3)取滤液做焰色反应,可证明滤液中含Na+,不含K+.
由上述现象推断:
(1)该混合物中一定含有 ;一定不含有 ,可能含有 .
(2)如要检验其是否存在,将如何操作 .
27.取钠﹣镁合金7.0克进行如下实验:
(1)写出Mg在CO2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向溶液1中加过量的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写出合金的化学组成 .
三、实验题
28.从海带中提取碘,有甲、乙两种实验方案如图1:
已知:
3I2+6NaOH=5NaI+NaIO3+3H2O.请回答:
(1)步骤X使用分液漏斗前须检漏,检漏方法为 .
(2)用图所示装置进行蒸馏.指出如图所示实验装置中的任意两处错误:
① ;② .
(3)进行上述操作时,使用水浴加热更好的原因是 ;最后碘晶体在 里聚集.
(4)下列有关步骤Y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应控制NaOH溶液的浓度和体积B.将碘转化成离子进入水层C.主要是除去海带浸取原液中的有机杂质
D.NaOH溶液可以由乙醇代替
(5)方案乙在上层溶液中加入H2SO4溶液得到I2的水溶液发生的反应方程式是:
;
(6)操作Z的名称是 .
(7)工业中采用方案乙从海带中提取碘,方案甲中采用蒸馏不合理,理由是 .
四、计算题
29.为了确定Na2CO3和NaHCO3混合物样品的组成,称取四份该样品溶于水后分别滴加相同浓度盐酸30.0mL,充分反应,产生CO2的体积(已折算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不考虑CO2在水中的溶解)如表.
实验序号
Ⅰ
Ⅱ
Ⅲ
Ⅳ
盐酸体积(mL)
30.0
30.0
30.0
30.0
样品质量(g)
2.96
3.70
5.18
6.66
CO2的体积(mL)
672
840
896
672
(1)样品中物质的量之比n(Na2CO3):
n(NaHCO3)= ;
(2)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c(HCl)= .
2016-2017学年浙江省宁波市余姚中学高一(上)期中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下列属于碱性氧化物的是( )
A.CaOB.Na2O2C.SiO2D.Mn2O7
【考点】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分析】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为碱性氧化物,且只含金属元素、氧元素两种元素,一般为金属氧化物,但某些金属氧化物(Mn2O7、Al2O3)不是碱性氧化物,以此来解答.
【解答】解:
A.CaO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且与碱不反应,CaO为碱性氧化物,故A选;
B.Na2O2为过氧化物,与酸反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B不选;
C.SiO2为酸性氧化物,故C不选;
D.Mn2O7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属于酸性氧化物,故D不选;
故选A.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钠是一种强还原剂,可以将钛、铌等金属从其氯化物溶液中置换出来
B.铜能与氯化铁溶液反应,该反应可以应用于印刷电路板的制作
C.人们发现了118种元素,即共有118种核素
D.H2和D2互为同位素
【考点】钠的化学性质.
【分析】A、钠是一种强还原剂,可以把钛、锆、铌等从其熔融盐中置换出来,而不能是水溶液中;
B、原理是Cu+2FeCl3=CuCl2+2FeCl2;
C、一种元素可能有多种核素;
D、同位素指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
【解答】解:
A、钠是一种强还原剂,可以把钛、锆、铌等从其熔融盐中置换出来,故A正确;
B、印刷电路板的制作的原理是Cu+2FeCl3=CuCl2+2FeCl2,所以该反应可以应用于印刷电路板的制作,故B正确;
C、一种元素可能有多种核素,如H元素有三种核素1H、2H、3H,所以核素种数一定大于元素种数,故C错误;
D、同位素指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而H2和D2为单质,故D错误;
故选B.
3.下列关于Fe(OH)3胶体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0﹣9~l0﹣7m之间
B.是一种纯净物
C.具有丁达尔效应
D.具有净水作用
【考点】胶体的重要性质.
【分析】A.胶体中分散质的微粒直径在1nm~100nm;
B.胶体是分散系;
C.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
D.胶体表面积较大.
【解答】解:
A.胶体中分散质的微粒直径在10﹣9~10﹣7m之间,即1nm~100nm,故A正确;
B.胶体是分散系,是混合物,故B错误;
C.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故C正确;
D.胶体表面积较大,能吸附水中悬浮的杂质,故D正确.
故选B.
4.分类方法在化学学科的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下列分类标准合理的是( )
A.根据碳酸钠溶于水呈碱性,碳酸钠既属于盐,又属于碱
B.根据物质是否能导电,将物质分为电解质、非电解质
C.根据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
D.根据化学反应过程中元素化合价是否发生变化,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考点】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分散系、胶体与溶液的概念及关系;化学基本反应类型;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分析】A、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为盐,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为碱;
B、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导电的化合物为电解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都不导电的化合物为非电解质;
C、分散系的本质却别是微粒直径大小;
D、化学反应过程中元素化合价变化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标志;
【解答】解:
A、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为盐,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为碱,碳酸钠属于盐不是碱,故A错误;
B、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导电的化合物为电解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都不导电的化合物为非电解质,金属可以导电但不是化合物,不是电解质或非电解质,故B错误;
C、分散系的本质是微粒直径大小,分散质微粒直径在1nm﹣100nm形成的分散系为胶体,分散质微粒直径大于100nm形成的分散系为浊液,小于1nm形成的分散系为溶液,故C错误;
D、化学反应过程中元素化合价变化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标志,根据化学反应过程中元素化合价是否发生变化,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D正确;
故选D.
5.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况下,22.4L的Cl2与足量水反应中电子转移了2NA
B.0.1mol/LK2SO4溶液中含有0.2NA个阳离子
C.常温常压下,22.4LO2气体的分子数小于NA
D.20gD2O所含的中子数为9NA
【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
【分析】A.氯气与水反应为可逆反应且为歧化反应;
B.溶液体积未知;
C.标况下Vm>22.4L/mol;
D.1个D2O含有10个中子.
【解答】解:
A.氯气与水反应为可逆反应且为歧化反应,所以标况下,22.4L的Cl2与足量水反应中电子数小于NA,故A错误;
B.溶液体积未知,无法计算1mol/LK2SO4溶液中含有阳离子个数,故B错误;
C.标况下Vm>22.4L/mol,常温常压下,22.4LO2气体物质的量小于1mol,分子数小于NA,故C正确;
D.20gD2O所含的中子数为
×10×NA=10NA,故D错误;
故选:
C.
6.下列物质中不会因见光而分解的是( )
A.NaHCO3B.AgBrC.AgClD.HC1O
【考点】氯、溴、碘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应用.
【分析】浓硝酸、硝酸银、次氯酸见光都易分解;碳酸氢钠加热分解,见光不分解,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解:
AgBr、AgCl、HC1O在光照条件下都可分解,而NaHCO3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分解,故选A.
7.对于某些常见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
A.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一定有CO32﹣
B.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42﹣
C.加入氯化钠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Ag+
D.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一定有Ba2+
【考点】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分析】A、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有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
B、氯化钡中含有钡离子和氯离子,不溶于盐酸的沉淀可能是硫酸钡,有可能氯化银;
C、氯化钠中产生沉淀的只有氯离子,沉淀为氯化银;
D、与碳酸钠产生沉淀的离子很多,如钡离子、钙离子、镁离子等.
【解答】解:
A、无色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碳,也可能是二氧化硫,原溶液不一定有碳酸根存在,故A错误;
B、产生沉淀可能是硫酸钡,还可能是氯化银,原溶液不一定有硫酸根存在,故B错误;
C、产生沉淀一定是氯化银,故原溶液中一定存在Ag+,故C正确;
D、白色沉淀可能是碳酸钡、碳酸钙等,故无法判断原溶液存在的离子,故D错误;
故选C.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运用蒸馏的方法,可以分离沸点相差较大的固体混合物
B.铁的化合物应用十分广泛,如FeCl3、FeSO4是优良的净水剂
C.镁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常用于制造信号弹和焰火
D.工业上以氯气和石灰乳为原料制造漂白粉,漂白粉主要成分为Ca(ClO)2和CaCl2
【考点】物质的分离、提纯的基本方法选择与应用.
【分析】A.分离沸点相差较大的互溶液体混合物,选择蒸馏;
B.FeCl3、FeSO4均可水解生成胶体;
C.Mg燃烧生成MgO,发出耀眼的白光;
D.氯气与石灰乳反应生成氯化钙、次氯酸钙和水.
【解答】解:
A.分离沸点相差较大的互溶液体混合物,选择蒸馏,蒸馏不能分离固体混合物,故A错误;
B.FeCl3、FeSO4均可水解生成胶体,则可作优良的净水剂,故B正确;
C.Mg燃烧生成MgO,发出耀眼的白光,则常用于制造信号弹和焰火,故C正确;
D.氯气与石灰乳反应生成氯化钙、次氯酸钙和水,则漂白粉主要成分为Ca(ClO)2和CaCl2,故D正确;
故选A.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配制一定浓度的稀硫酸,用量筒量取浓硫酸后,未将蒸馏水洗涤量筒后的洗涤液转移至容量瓶中,使配制的溶液浓度偏小
B.pH试纸使用时不需要润湿,红色石蕊试纸检测气体时也不需要润湿
C.蒸发时将蒸发皿放置在铁架台的铁圈上,并加垫石棉网加热
D.石油的蒸馏实验中,忘记加沸石,可以先停止加热,待溶液冷却后加入沸石,再继续加热蒸馏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
【分析】A.量筒不需要洗涤,否则配制的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大,溶液浓度偏高;
B.pH试纸不能湿润,但是红色石蕊试纸在使用时必须湿润;
C.蒸发皿是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不需要垫上石棉网;
D.蒸馏时必须加入碎瓷片,若忘记加沸石,易导致爆沸,应该停止加热,待溶液冷却后加入沸石.
【解答】解:
A.配制一定浓度的稀硫酸,用量筒量取浓硫酸后,量筒不需要洗涤,若将蒸馏水洗涤量筒后的洗涤液转移至容量瓶中,会导致配制的溶液浓度偏高,故A错误;
B.pH试纸若被湿润,相当于待测液被稀释,影响测定结果;而红色石蕊试纸由于检验氨气,氨气溶于水才能呈碱性,所以使用前必须用质量数湿润,故B错误;
C.蒸发时将蒸发皿放置在铁架台的铁圈上,可以直接加热,不需要加垫石棉网,故C错误;
D.液体加热要加沸石或碎瓷片,引入汽化中心,可防止溶液暴沸,如果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忘记加碎瓷片,应该采取停止加热,待溶液冷却后重新添加碎瓷片,故D正确;
故选D.
10.下列关于常见物质的工业冶炼说法正确的是( )
A.工业制金属钠:
电解饱和食盐水
B.工业炼铁:
需要用到的原料有铁矿石、一氧化碳、空气和石灰石
C.冶炼镁:
将六水合氯化镁晶体在一定条件下加热得到无水氯化镁,电解熔融氯化镁,可以得到金属镁
D.生物炼铜法:
利用某种能耐受铜盐毒性的细菌,这种细菌利用空气中的填氧气氧化硫化铜矿石,把不溶性的硫化铜直接转化为单质铜
【考点】电解原理.
【分析】A、工业电解饱和食盐水生成NaOH、氢气、氯气,电解熔融的氯化钠制取金属钠;
B、工业炼铁原料中应有石灰石不是生石灰,工业炼铁高炉中发生的主要反应有:
在高温下,焦炭跟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被焦炭还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再跟铁矿石中的氧化物反应,生成铁,石灰石作用是除渣;
C、从海水中提取镁,可经过海水浓缩、加碱沉淀、过滤、酸溶、结晶及脱水等步骤得.到无水氯化镁,最后电解熔融的氯化镁得到金属镁;
D、微生物法是采用某些细菌能用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硫化铜矿石.
【解答】解:
A、工业电解饱和食盐水生成NaOH、氢气、氯气,电解熔融的氯化钠可得到钠和氯气,故A错误;
B、工业炼铁:
需要用到的原料有铁矿石、焦炭、空气和石灰石,焦炭的作用:
提供热量、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再跟铁矿石中的氧化物反应,生成铁,石灰石在高温条件下分解能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氧化钙能和铁矿石中的杂质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硅酸钙,从而除去二氧化硅,故B错误;
C、海水中含有大量镁元素,可以通过多步转化得到六水合氯化镁晶体,氯化镁易水解生成氢氧化镁和氯化氢,且氯化氢易挥发,导致直接加热带结晶水的晶体时得不到氯化镁,为防止氯化镁水解,需要将带结晶水的氯化镁在氯化氢氛围中加热,得到无水氯化镁,采用电解熔融氯化镁的方法冶炼镁,故C正确;
D、利用生物炼铜法把不溶性的硫化铜氧化,硫从负二价被氧化成正六价,最后转化成可溶的硫酸铜,成本低,污染小,反应条件十分简单,故D错误.
故选C.
11.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金属钠和水反应:
Na+2H2O═Na++2OH﹣+H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省 宁波市 余姚 中学 学年 高一上 学期 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