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农业种植技术.docx
- 文档编号:12128469
- 上传时间:2023-04-17
- 格式:DOCX
- 页数:73
- 大小:79.51KB
有机农业种植技术.docx
《有机农业种植技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机农业种植技术.docx(7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有机农业种植技术
北京市农村远程教育培训系列丛书
有机农业种植技术
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组编
第一章有机农业概述
第一节有机食品与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之间的关系
有机农业农业是在农业能量的封闭循环状态下生产,全部过程都利用的农业资源,而不利用农业意外的能源(化肥、农药、生长调节剂和添加剂)及改变农业的能量循环,生产方式上主要利用动物、植物、微生物和土壤四种生产因素的有效循环。
有机食品是指来自于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根据有机农业生产要求和相应的标准生产加工的,并通过合法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的一切农副产品。
绿色食品是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NY/T391—394标准),分AA级绿色食品和A级绿色食品。
绿色食品依据产前、产中、产后的全程技术标准和环境、产品一体化的跟踪监测,严格限制化学物质的使用,保障食品和环境的安全,并采用证明商标的管理方式,规范市场秩序。
A级绿色食品生产过程中允许限量使用化学合成生产资料;AA级则要求生产过程中不能使用化学合成的生产资料。
无公害农产品是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要求,经认证合格并获得认证证书,允许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未经加工或者初加工的使用农产品。
第三节有机农业与传统农业的联系与区别
(一)土壤耕作方面
有机农业主张尽量不要动土,或只限于表层松土,或者采用少耕免耕。
其目的是减少对土壤体系的破坏和增加地表残茬,保护土壤免遭侵蚀,保持土壤水分,减少能量和物质投入。
(二)种植制度方面
有机农业注重包括豆科植物在内的合理轮作复种和间作套种,以增加作物品种多样性,培育地力,防止病虫草害。
(三)土壤肥料方面
有机农业主要靠有机肥和种植豆科作物及绿肥来提供作物养分和回复地力。
其主要理论是:
土壤是有生命的,施肥是养育土壤而非养育作物,通过促进土壤微生物过程来满足作物营养需求。
(四)病虫害防治方面
有机农业禁止使用化学药物,主要通过培肥土壤,合理轮作,多样种植等农业防治措施和生物、物理防治以及一些植物性农药、无机杀虫菌剂和抗病虫品种的应用等进行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第四节有机农业种植的基本要求
一、基地规划与管理
(一)基地规划
详细调查基地的农业生产气候条件、土地情况、周边环境、资源状况及社会经济条件、地区行政管理方式,有机食品生产及常规生产向有机生产转换遇到的问题。
(二)基地管理
1)制定当地有机生产计划,并对生产技术进行指导与咨询,监督生产计划的实施.
2)建立有机基地管理机制,保证基地完全按照有机农业标准进行生产,防止有机产品与常规产品相混淆,保证有机产品在加工、贮藏、运输和销售中不受污染。
3)设专人管理有机食品基地,并对有机食品生产基地的全过程建立合格的文档记录。
4)组织选拔技术骨干充当内部的检查员和咨询员,从而保证有机生产顺利进行。
(三)基地人员的培训
二、有机农业种植技术
(一)建立合理的轮作体系
实行禾本科作物与豆科作物、夏收作物与秋收作物、根系深的作物与根系浅的作物等进行的轮作,
(二)选用抗病、优质的品种
(三)土壤培肥技术
尽可能多地轮作豆科绿肥,以增强土壤肥力;系统内尽可能建立牧场、家畜养殖场,多积累一些有机肥返田;制作基地堆肥,利用草木灰或煤土灰、人畜禽粪便、厩肥堆肥等;忌烧毁秸秆,应将秸秆还田;按土壤监测指标,为土壤补充元素。
(四)病虫害的防治技术
1)建立合理的轮作体系,抑制专性寄生病虫害的发生。
一般采用麦-杂粮(玉米、油菜、甜菜等)-豆;麦-豆-杂;麦-麦-豆-杂和麦-豆-麦-杂等轮作制度,对于减轻大豆病虫害有一定的作用。
2)选用抗病虫的种子。
通过种子精选,淘汰病虫粒,
3)用物理方法处理种子,如温水、盐水、石灰水浸种,能有效杀死病菌和虫卵。
4)加强垄作与施肥技术,减少病害发生。
入控制玉米大斑病、小斑病的发生,在施足底肥和垄上精量点播的基础上,还应在玉米生产后期,及时追施高氮类有机肥。
5)翻地灭茬,减少病虫害来源。
秋翻将植株残体翻入地下,可大大减少田间越冬菌源,减轻病害发生的成都,又可将土壤内越冬的害虫翻转到地面,破坏害虫越冬的环境,促进害虫死亡,减少二年虫源。
6)适期播种,不能盲目早播。
7)掌握播深,能控制病害的发生。
为加速种子发芽和幼苗出土,播种要掌握深度,不宜过深。
8)有些害虫直接寄生于杂草,采用苗前除草、中耕除草的方法,能有效破坏病虫寄生的条件,直接杀死一些害虫。
9)可以用物理的方法引诱、捕杀、驱除害虫,从而达到控制害虫的目的。
如用防虫网或机动的吸虫机可捕杀叶蝉、飞蛾;用脉冲放电的方法,可以消除地下的钻蛀害虫;利用黑光灯可以诱杀茶园、果园内鳞翅目、鞘翅目害虫几十种。
10)利用天敌相克的生物防治的方法。
(五)杂草的防治方法
1)防止杂草种子的传播。
播种前,清除作物种子中夹杂的杂草种子。
2)作物种植前清除杂草。
通过深翻地,杀灭多年生杂草的根系,并将地表杂草翻入地下。
3)利用轮作减少伴生性杂草的繁殖与蔓延。
4)采取播前镇压等手段,诱发杂草种出土,再采取播前耙地整地等措施.
5)应用堆肥作为控制杂草和病虫害的重要手段。
施用有机肥是通过高温沤制或腐熟发酵的方法,能有效杀灭有机粪肥中的杂草种子。
6)采用机械除草的方法,减轻杂草的滋生。
7)有机地快较小,也可用人工田间除草或人工拿大草的方法。
三有机农业种植中应注意的问题
1)有些地区为尽快取得有机食品标志,在有机食品基地的选择上采用无计划的开垦荒地的方法,破坏了生态环境,违背有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宗旨。
2)有机食品的检查、认证程序是相当严格的,技术手段也较高,不仅严格要求基地的档案记录,更注重田间的实地检测,强调全程的跟踪监控。
第二章有机农业种植中的养分管理
第一节植物营养
一、植物必须的营养元素
人们习惯上把N、P、K成为大量元素,Ca、Mg、S为中量元素,Fe、Mn、Cu、Zn、B、Mo、Cl为微量元素。
二、植物对养分的吸收
不同营养元素进入叶片的速度不同,叶面喷施尿素进入叶片的速度最快,在1~6小时之后就有50%尿素被吸收,而K、Zn、Ca、Mn等就要1~4天,叶面喷施磷肥,需要6~10天才有50%被吸收。
尿素有软化叶片表面角质层的作用,可以胁迫其他养分离子的吸收,所以在叶面喷施中尿素是经常采用的配方成分。
三、植物的营养类型
可将植物的营养类型分为以下四种:
1.直线型随着植株营养体的逐步生长,对土壤中养分的吸收也在稳定地增加,如菠菜、生菜一类蔬菜作物原则上只施基肥,收获时,土壤中应残留有一定数量无机氮作为后期不缺肥的诊断指标。
2.单峰型作物的营养特点是随着作物的生长发育,养分吸收不断增加,到达一峰值后逐渐减少。
大多数农作物,入小麦、玉米、水稻等都属于这一类型,其施肥特点是基肥与追肥并重。
3.多峰型这一类作物的生长发育进程特点是营养生长于生殖生长同时并进,多次结实,多次采收,养分吸收呈锯齿状的多峰型。
番茄、黄瓜等都属于此类型,施肥原则是以追肥为主,保护地种植时,基本上是收获一次施一次追肥。
4.半峰型结球叶菜和块根、块茎类作物在生育周期末未完成的情况下采收,形成了养分吸收的半峰型。
这类作物的施肥特点介于直线型和单峰型之间。
第二节土壤与土壤肥力
一、土壤
土壤是生命长链的中枢
1.土壤的物理性质
主要包括质地、结构和孔隙度等。
土壤质地是指存在于土壤中大小不同矿质颗粒(粒径2mm以下)数量间的比例。
按照国际制土粒分级,大于2mm为石砾,~为粗砂粒,~为细砂粒,~为粉砂粒,小于为粘粒。
在实用上可把土壤按质地分为三组:
砂质土组:
砂粒含量在50%以上,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弱而通气透水性强,耕作容易,但作物生长后期容易脱肥。
早春土壤容易升温,出苗早。
壤质土组:
壤土中各级土粒分配比较均匀,砂粒一般在50%以下,粘粒一般在30%以下,均无过多之弊。
土壤保水、保肥、通气、透水等性能适中。
干时土壤不结块,湿时不不粘稠,是较好的土壤质地。
粘质土组:
该组土壤粘粒含量超过30%,砂粒含量小于50%,过分粘重而不易耕作。
粘质土壤保肥力强,但通气透水性差。
土壤结构是指土壤颗粒以团聚体形式聚集在一起的程度。
土壤是由固相、液相、气相物质组成。
就土块或土团即土壤机构单位形状而言,分为柱状结构、片状结构和块状结构。
在机械结构类型中,以粒径为~10mm,而且质量上又具有机械稳定性、水稳性的团粒结构对土壤肥力的影响最佳。
一般来说,良好的土壤容重在~m3之间。
土壤孔隙度可分为毛管空隙和非毛管孔隙两种。
毛管空隙充满了水分,非毛管空隙充满了空气。
2.土壤的化学性质
主要包括pH、离子交换能力和氧化还原能力。
土壤pH主要受H+与碱性阳离子(Ca2+、Mg2+、k+、Na+)的比值控制,强酸性土壤中H+占优势,微酸性及中性土壤受Ca2+、Mg2+、K+及H+控制,而Na+的大量存在就使土壤呈碱性。
大多数农作物适宜生长在土壤~的范围内。
在中性(~)土壤上,各种养分的有效性最大。
碱性土壤上,微量元素Fe、Mn、Cu、Zn、B容易因活性降低而导致植物缺素症,有效磷会形成难溶性的磷酸钙沉淀而失去活性。
酸性土壤上,微量元素Mo的活性降低,Mn、Al等活性增加又会导致植物中毒,有效磷则会形成闭蓄态磷酸盐而失活。
土壤的离子交换能力是土壤中无机胶体(粘粒)和有机胶体(腐殖质)进行电化学反应的能力。
粘粒表面带负电荷,表现出阴离子的许多特性,吸附带正电荷的阳离子,如NH4+、K+、Mg2+、Ca2+等等。
腐殖质吸附带阳电荷的离子,而阴离子大多数存在于土壤水中。
土壤阳离子交换能力交换量(CEC)表示,交换量大的土壤对钾、铵、钙、镁等阳离子有较大的吸附量,表示土壤保费能力大。
土壤氧化还原电位是衡量土壤中氧化还原的方向和强度的一种尺度,它决定着许多土壤养分在土壤中的转化和有效性。
如水稻田土壤还原性强,土壤氧化还原电位低,铵根离子不能转化为氧化态的硝酸根离子,而在旱作土壤里,氧化还原电位较高,铵根很快被氧化成硝态氮。
二、土壤肥力
第三节有机农业的施肥技术
有机农业施肥原则为:
1)农作物对营养物质的需要主要依靠轮作体系中的豆科作物、绿肥和深根作物培肥地力所得,其不足之量才通过施肥满足。
2)农田施肥时所需的肥料应优先从自己的农场或有机农业园区获得。
3)需要采购市场供应的肥料时,这些肥料必须有相关部门批准的证件。
4)有机肥料施用过多也会使土壤条件恶化,污染地表和地下水。
有机肥按C/N分成三组:
1)C/N<10年分解率60%~80%,如各种饼肥和人粪,可作追肥。
2)C/N10~20年分解率40%~60%,如各种畜禽粪、厩肥、堆肥和绿肥,可作基肥之用,其中堆、厩肥和绿肥的年分解率稍慢于畜禽粪,改良土壤能力较大。
3)C/N>30年分解率40%左右,在分解是会吸收土壤中的氮素,如各种作物秸秆,可与畜禽粪混合配制成堆肥,也可直接还田,秸秆直接还田时应注意配施一些含氮高的肥料。
蔬菜作物收获后的残留物应作堆肥而不宜直接还田,以免病虫害的蔓延。
第三章有机农业种植中的植物保护技术
第一节有害生物的发生与危害
第二节有害生物的控制
二、有害生物防治的基本方法及原理
(一)自然控制技术体系
1.植物自身对有害生物种群的调控作用
大多数研究表明,害虫密度在达到经济水平允许之前,为害不引起产量损失,而在水稻、小麦、棉花、蔬菜、玉米、番茄、豆类等作物和柑橘等果树上存在明显的超补偿作用,如Kuhravyu曾以人工去叶摸你马铃薯叶甲食叶为害,去掉一半叶面积,反而增产26%。
2.利用植物的变异性控制有害生物
(二)农业防治
1.耕作
翻耕:
间作:
在主要作物两旁栽种其他作物进行间作,可以减少病源和害虫攻击主要作物的几率,分摊病虫害的效应。
混作:
轮作:
2.栽培措施与田间管理
掌握适宜播期:
调整播期可以使作物的感病期与病原物的侵染发病期错开,达到避病的作用。
避免过密种植:
改善水肥管理:
一般增施磷钾肥有利于寄主抗病,偏施氮肥易造成植株徒长,组织柔嫩,往往抗病性差。
3.除草与田间卫生
4.建立无病留种田,培育无病种苗
5.嫁接栽培
在挂类作物和茄科蔬菜作物上应用普遍,
(三)利用抗病品种
(四)物理防治
1.作物种子处理
(1)淘汰在播种前可通过筛选汰除病原物。
筛选方法有风选、筛选和水洗(盐水、泥水和清水等)
(2)热力处理当寄主和病原物的耐热性不同时,使其可能用高温杀死种子、球茎、块根或其他种类的繁殖材料表面或内部的真菌、细菌、线虫或病毒,而不严重伤害寄主时,热力处理便是有价值的防治措施。
热力处理在清除果树繁殖材料中的病毒和球茎汇总的线虫特别有用。
主要有温汤浸和干热处理。
温汤浸种:
有些病害的病原物粘附在种子表面或种子里面越冬,必须在播种前进行处理。
最常用的方法是温汤浸种。
温汤浸种是指把种子放入一定温度的热水里,保持一定的时间,直至种子里面的病原物受高温的影响而死亡,但对种子的正常生理功能没有阻碍。
温汤浸种的方法很多,有的先把种子经过冷水预浸后用温汤浸种处理,也有不经冷水预浸直接用温汤浸种处理的。
浸种时保持恒温或不保持恒温都可以。
预浸的方法是在处理前,将种子放入低温度的水中(15~25℃)预浸4~6小时,种子吸收部分水分,使种子里边的病原物从休眠状态进入活动状态,然后将种子移入较高温度的热水中(50~54℃)。
浸种的温度和时间主要是根据作物和病害的种类决定。
浸种时的水量要充足,水温要均匀,操作时要注意翻动,严格掌握处理时间。
浸种后要把种子晾干才能播种。
干热处理:
主要用于蔬菜种子,对多种种传病毒、细菌和真菌都有防治效果。
例如,70℃干热处理2~3天黄瓜种子可防治绿斑花叶病。
豆科作物种子耐热性弱,不宜干热处理。
处理含水量高的种子应预先干燥,否则会受害。
2.土壤消毒
土壤的热力消毒,就是利用烧土、烘土、热力浇灌、土壤蒸汽、日晒等进行土壤灭菌,这些方面目前仅用于苗床或小规模实验,大田应用尚未成熟。
3.防虫网覆盖栽培
防虫网覆盖栽培在设施栽培中是在防风口处覆盖蚜虫网;陆地栽培采用防虫网覆盖多是在夏季高温多雨季节应用,用防虫网覆盖栽培蔬菜。
防虫网覆盖能有效地抑制害虫的侵入和危害,如针对夜蛾、甜菜夜蛾的相对防效达%~100%。
防虫网覆盖还有明显地防暴雨冲打的作用,叶片完好率达100%,有效地减少了病害的发生。
此外,防虫网还有降温作用,但在高温季节,网内温度任然偏高,可通过顶层加盖遮阳网降温,或增加浇水次数,以湿降温.
此外,利用蚜虫的趋光性,使用铝银灰色或乳白色反光塑料膜拒蚜传毒,防治蚜虫传病毒也有一定的效果.
4.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害虫
频振式杀虫灯是利用害虫的趋光性、趋波特性,选用对害虫有极强诱杀作用的光源与波长,引诱害虫扑灯,并通过高压电网杀死害虫的一种实用工具。
5.有色板诱杀害虫
利用害虫对不同颜色的趋光性进行有色板诱杀。
黄板用于保护地和露地诱杀温室粉虱、斑潜蝇和蚜虫等害虫,蓝板诱杀害虫蓟马等。
有色板不仅能杀死大量成虫还可根据数量变化来确定准确防治时间。
一般在保护地用于防治,在露地用于测报。
具体做法是在保护地悬挂有色粘板,密度为30m2一块,高度在植株上方20cm。
露地可根据地块安排50~100m2一块。
(五)生物防治
利用生物或生物代谢物及生物技术获得的生物产物来治理有害生物。
包括天敌(蛙类、昆虫、鸟类等)的保护利用和繁殖释放、生物农药的应用、利用植物自身的相生相克原理、抗性品种的选育利用等。
1.活体微生物农药
利用有害的生物的病原微生物活体作为农药,它依病原微生物的种类又分为细菌杀菌剂、真菌杀菌剂、线虫制剂等。
2.昆虫病原微生物的利用
3.植物园杀菌剂
4.自然天敌的保护利用
结合田间农事操作,创造有利于天敌繁育和栖息的生态条件,尽量减少对天敌的损伤及不利影响。
5.其他
(1)沼液或堆肥提取液对害虫的控制作用。
沼液是在厌氧条件下发酵产物,其氧化还原电位低,还原性强,与蚜虫接触后,有生理夺氧和去脂作用。
叶片喷施沼液,可防治蚜虫,还可以提高寄主作物的抗病性,达到抗病目的。
马粪和牛粪的浸出液对黄瓜霜霉病的控制作用达到60%以上,羊粪和猪粪的效果较差。
最近,德国的研究人员证实,通过使用堆肥使腐霉对甜菜、豌豆和大豆的感染率从80%降到20%。
美国的研究表明,使用腐熟的树皮不仅能作为泥炭的替代物,还能有效杀灭枯丝菌核。
堆肥浸出液的制备:
先将新鲜的马、牛、羊猪粪与其他附加物和土混合堆制,堆制6个月。
使用前1周取堆肥加水浸泡,水量为堆肥的3倍,7天后用双层纱布过滤,滤液用于植物茎叶喷雾。
(2)木醋液的应用。
木醋液是用树木、树枝、稻壳、竹子等原料,在特制的窖或炉子中燃烧后,蒸馏、冷凝、静置、过滤,经过数月后,得到的褐色至褐色且透明的液体。
该产品是一种棕红色半透明的液体,有特殊的烟焦气味,主要成分为酸、醇、苯酚和甲基苯酚,有机物质含量占10~20%。
是一种无毒、无害、无污染的环保型产品。
用木醋液处理土壤或直接喷洒或浸种,可促进作物根部叶片的活力,提高作物的抗逆性;可以防治土壤和叶部病害,促进土壤有效微生物的繁殖;增进药效,可节省农药50%以上;促进堆肥的发酵,发酵速度加倍,消除家畜粪尿的臭味。
(3)草木灰的应用。
用10kg草木灰对水50kg,浸泡一昼夜,取滤液喷雾,可有效防治果树、花卉、作物、蔬菜上的蚜虫,并可补充钾素,增强作物的抗倒伏能力及花卉、幼果树的防风抗寒能力。
草木灰制剂对一些真菌性病害也有效。
(4)昆虫信息素的利用。
性诱剂的专一性可以保护自然天敌;是害虫种群监测的有效手段。
可作为辅助防治措施,诱杀效果可达50~60%.
第三节有机农业种植中主要病害控制方法示例
一、番茄灰霉病
(一)症状
番茄灰霉病主要危害作物花、果实、叶片及茎。
普通番茄果实和花器更易感病。
樱桃番茄茎部和叶片受害较重。
果实染病先由残留的柱头或花瓣浸染,后向果柄或果面扩展,发病部位起初呈灰白色软腐,后病部长出大量鼠灰状霉层;叶片染病多由叶尖开始,病斑呈“V”形向内扩展,初为水浸状、浅褐色、边缘不规则、具深浅相间轮纹,后干枯表面生有稀疏的灰霉,后期致叶片枯死;茎部染病,往往由病叶及果蔓延上去所致,开始亦呈水浸状小点,后扩展为长椭圆形或长条形斑,湿度大时病斑上长出鼠灰色霉层,严重时引起病部以上枝蔓折倒枯死。
灰霉病典型的识别特点就是在病部产生鼠灰色霉层。
由于病害一直延续到收货的后期,故损失严重。
(二)病原
该病由灰葡萄孢引起,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三)发病规律
灰霉病的主要发生在保护地,病菌以菌核或以菌丝和分生孢子在本棚室病残体上越冬或越夏。
条件适宜,产生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形成初浸染,越冬越夏的菌丝或分生孢子也可直接萌发浸入。
病菌寄生能力较弱,只能通过寄主的伤口、衰老的器官和衰弱的花器等组织浸入。
沾花造成花瓣不易脱落成为易感染的部位,致使果实受害,花器为浸染高峰期,尤其在果实膨大期浇水后,病果剧增,是烂果高峰期。
发病部位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造成再浸染。
灰霉病发育适温20~23℃,最高31℃,最低2℃。
对湿度要求很高,低温、高湿、弱光有利于发病。
一般12月至翌年5月,气温20℃左右,相对湿度持续90%以上的多湿状态易发病。
此外,密度过大,放风不及时,氮肥施用过多或缺肥,植株生长衰弱等,均有利于此病的发生与扩展。
(四)预防措施
采用生态控制为主并结合施用生物农药。
(1)培育健苗:
选地势较高,易排水的地块作高畦育苗。
苗床的湿度不易过大。
(2)棚室消毒:
收货后和种植前彻底消除棚室内残体,并对棚室进行消毒处理,可采用高温棚室。
(3)生态防治:
加强通风换气,调节温、湿度,避免结露。
具体做法为变温管理:
即晴天上午晚放风,当棚室温度升至33℃,再开始放顶风;当棚温降至25℃以上,中午继续放风,使下午棚温保持在25~20℃;棚降温至20℃关闭通风口及减缓夜间棚温下降,夜间棚温保持15~17℃;阴天要注意保温,但也要适当打开通风口花器。
浇水宜在上午进行,避免阴天浇水,发病初期适当节制浇水;严防浇水过量,每次浇水后,注意放风,防止结露,有条件的可采用滴灌或膜下暗灌,避免棚室内高温。
(4)清除病残:
(5)生物防治:
生物农药,如特立克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
二、番茄病毒病
(一)症状
田间症状较复杂,主要有三种症状类型。
花叶型:
这是最常见类型,叶片上出现黄绿相间,或深绿、浅绿相间的斑驳,有时叶脉透明,严重时叶片皱缩。
条班型:
可发生在叶、茎、果实上,病斑形状因发生部位不同而已,在叶片上为茶褐色的斑点或云纹,也有的叶脉坏死由主脉向支脉发展,果实畸形,其上有坏死斑或枯斑。
坏死部分仅处在表层组织,不深入茎、果实内部。
这种类型的症状通常造成植株提前枯死,导致绝收。
畸形型:
一种是蕨叶症状,叶片上花叶症状明显,叶肉组织严重退化使叶片呈蕨叶或线状。
另一种是卷叶型,叶脉间黄化,叶片边缘向上方弯卷。
常常叶畸形伴随整个植株萎缩,有时丛生,染病早的多不正常开花结果。
(二)病原
在我国有7种,主要有烟草花叶病毒(TMV)、黄瓜花叶病毒(CMV)、马铃薯X病毒(PVX)、马铃薯Y病毒(PVY)、烟草蚀纹病毒(TEV)、苜蓿花叶病毒(AMV)和番茄花叶病毒。
其中烟草花叶病毒和黄瓜花叶病毒为主,我过北方以烟草花叶病毒为主,南方以黄瓜花叶病毒为主,春番茄以烟草花叶病毒为主,秋番茄以黄瓜花叶病毒为主,而且经常存在两种病毒混合感染。
(三)发病规律
烟草花叶病毒在多重植物上越冬,种子也带毒,成为初浸染源,主要通过汁液接触传染,附着在番茄种子上的果屑也能带毒,此外土壤中的病残体、田间越冬寄主残体、烤晒后的烟叶、烟丝均可成为该病的初浸染源。
黄瓜花叶病毒主要由蚜虫传染,汁液也可传病,冬季病毒多在宿根杂草上越冬,春季蚜虫迁飞传毒,引致番茄发病。
番茄病毒病的发生与环境条件关系密切,一般在高温干旱天气利于病害发生,此外,施用过量的氮肥,植株组织生长柔嫩或土壤贫瘠、板结、粘重以及排水不良发病重,阻碍根系正常生长,或连续阴雨之后暴晴高温,导致根系生理机制失调,这些都使植株抗性减弱,诱发病害流行。
田间农事操作频繁造成人为接触传播,也可加重病害的发生。
(四)防治措施
(1)针对当地主要品种,因地制宜选用抗病品种。
(2)种子处理:
播种前用清水浸种3~4h,再放入10%磷酸三钠溶液中浸种20~30分钟,捞出后用清水冲净再催芽播种,或用%高锰酸钾浸种30min。
(3)清除病残体:
定植用地要进行两年以上轮作,进行深翻,促使带毒病残体腐烂;有条件的施用石灰,促使土壤中病残体上的烟草花叶病毒钝化。
(4)避蚜防病:
可用银灰膜全畦覆盖或畦埂覆盖,利用银灰膜反光的趋蚜作用,减少蚜虫传播病毒,保护地要采用纱网覆盖封口减少室外蚜虫进入棚室以减轻病毒病的发生过。
(5)田间管理:
要注意拔除病苗,田间整枝打杈时要病、健株分开操作,采用肥皂水洗手消毒或蘸取牛奶钝化病毒,减少人为传播病毒病。
(6)栽培措施:
适时播种,培育壮苗,及时早栽,加强管理,促使早发。
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增强寄主抗病力。
(7)生物防治:
在定植前后各喷一次植物源诱抗剂维佳希,能诱导番茄耐病又增产。
发病初期喷洒高锰酸钾1000倍液,及宁南霉素或植物源诱抗剂等。
三、黄瓜细菌性角斑病
在我国东北、内蒙古、华北及华东普遍发生,尤其是东北、内蒙等保护地黄瓜和华北春大棚发病严重。
(一)症状
幼苗和成株均可受害,但以成株期叶片受害为主。
主要危害叶片、叶柄、卷须和果实,有时也浸染茎。
子叶发病,初呈水浸状近圆形凹陷斑,后微带黄褐色干枯;成株期叶片发病,初为鲜绿色水浸状斑,渐变淡褐色,病斑受叶脉限制多呈多角形,灰褐或黄褐色,湿度大时叶背溢出乳白色浑浊水珠状菌胧,干后具白痕,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有机农业 种植 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