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哲第二三章思考题.docx
- 文档编号:12126365
- 上传时间:2023-04-17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27.46KB
马哲第二三章思考题.docx
《马哲第二三章思考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哲第二三章思考题.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马哲第二三章思考题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认为,从实践的活动机制看,实践是( )
A、主体与客体通过中介相互作用的过程
B、道德行为和政治活动
C、科学实验
D、生活、行为、现实、实事等感性活动
2、马克思主义认为,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指( )
A、主体对客体的物质欲望和要求 B、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C、主体对客体的改造和变革的结果 D、客体对于主体的有用性和效益性
3、“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这说明(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科学进步是实践的目的
4、“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这一名句强调的是(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D、间接经验毫无用处
5、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是( )
A、感性认识是可靠的,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
B、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书本
C、感性认识是对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本质的认识
D、感性认识来源于直接经验,理性认识来源于间接经验
6、真理与谬误之间的相互关系是( )
A、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绝对对立的 B、没有相互转化的可能性
C、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D、两者之间没有原则区别
7、“人的思维是否具有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
”这一论断说明了(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 B、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C、实践检验真理不需要理论指导 D、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具有同样的作用和力量
8、列宁提出的:
“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 )
A、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对立 B、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对立
C、反映论与先验论的对立 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9、真理观上的相对主义,错误在于( )
A、夸大真理的相对性,否认真理的绝对性 B、夸大真理的绝对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
C、只讲真理的客观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 D、认为关于同一对象真理性的认识只有一个
[单项选择题答案]
1、A 2、D 3、C 4、C 5、C6、C 7、B 8、A 9、A
二、多项选择题
1、实践的中介系统包括( )
A、人的肢体延长、体能放大的工具系统
B、人的感官和大脑延伸、智力放大的工具系统
C、进人主体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各种物质系统
D、在思维中把对象的某种属性、因素抽取出来的逻辑方法与操作系统
2、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包括以下环节( )
A、确定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
B、通过一定的实践手段把实践方案变成实际的实践活动
C、通过反馈和调节,使实践目的、手段和结果按一定方向运行
D、通过改造主观世界而支配客观世界的运行
3、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 )
A、世界的可知性 B、客观事物是认识的对象
C、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 D、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4、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表现在( )
A、实践提出了认识的课题
B、实践创造出必要的物质条件和手段,使认识成为可能
C、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5、下列观点中包含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原理的是( )
A、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B、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C、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D、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6、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意义在于( )
A、理论接受实践的检验 B、理论可以改变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C、理论可以指导实践 D、理论在实践的发展中得到发展
7、马克思主义认为,认识的辩证过程是( )
A、从间接经验到直接经验的转化 B、从抽象到具体再到抽象的上升运动
C、实践一认识一实践的无限循环往复 D、从相对真理到绝对真理的发展
8、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于( )
A、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 B、实践具有普遍性的特点
C、实践是联系主观和客观的桥梁 D、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9、一个正确的思想,往往需要经历由实践到认识、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形成,这是因为( )
A、认识主体存在着自身的局限性 B、事物的本质的暴露是一个过程
C、人的认识受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 D、认识是一个过程
10、价值的特性是( )
A、客观性 B、主体性 C、社会历史性 D、多维性
11、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辩证的统一,表现在( )
A、认识的任务归根到底在于解释世界
B、认识的任务不仅在于解释世界,更重要的在于改造世界
C、要有效地改造世界,必须正确地认识世界
D、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也是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
[多项选择题答案]
1、AB 2、ABC 3、BD4、ABCD 5、ABC6、ACD 7、CD 8、ABCD 9、ABCD10、ABCD 11、BCD
三、辨析题
1、“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二者都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
[答案要点J
这一观点是不对的。
上述观点不等同。
所谓客观真理是指人的认识中含有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是庄子的观点,认为在“道”的高度去衡量,无所谓是非善恶。
是相对主义真理观,它否认真理的客观性和检验真理有客观标准。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说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
这是由于人的认识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人的正确认识不仅具有客观性,而且具有主观性和差别性。
而这些具有差别性的认识是否是真理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是真理,应有实践来检验。
承认人的认识上的主观性和差别性,并不等于否定客观真理。
2、认识是一个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的过程。
[答案要点]
此观点正确。
一个正确的思想,往往需要经历由实践到认识、又由认识到实践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这是受认识主体的限制和认识对象暴露程度的限制。
首先,从客体上看,事物是复杂的,它的本质的暴露是一个过程。
人的认识还要受历史条件、科学技术条件、实践水平和手段等因素的制约;其次,认识主体要受自身的局限性,受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经验以至身体素质等等因素的制约,因此,对客观事物特别是比较复杂的事物的认识,要经过实践和认识的多次反复,不断修正、补充、深化,才能形成正确的思想。
由于世界及其联系和发展在空间和时间上是无限的,人的实践的发展是一个过程,人的认识也必然是无限发展的过程。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四、材料分析题
1、[材料1]孔子说:
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之;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材料2]孟子说: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材料3]荀子说:
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
礼仪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
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人为”之意),是性伪之分也。
[材料4]孙中山先生指出:
世界人类之进化,当分三时期:
第一由愚昧进文明,为不知而行的时期;第二由文明再进文明,为行而后知时期;第三自科学发明而后,为知而后行之时期。
以行而求知,困知而进行。
请回答:
(1)简要评析上述材料给出观点。
(2)材料4揭示的知行关系是什么?
[答案要点]
(1)孔子的“生而知之”和孟子的“良知、良能”是说知识是天生的或不学而知,是唯心主义先验论;孔子的“学而知之”和“困而学之”以及荀子的观点,承认人的认识是后天学习所得,是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2)孙中山借人类文明说明知识的来源和认识的发展,指出这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不断发展的过程,人的认识不是先天就有,也不可能一次完成。
孙中山的知行学说包含了在实践中需要理论的指导(以行求知)和在理论指导下的行动(知先行后)这样的实践一认识一再实践的意义,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
2、[材料1]今者臣来,见人于太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日:
“我欲之楚。
”臣日:
“君之楚,将奚为北面?
”日:
“吾马良。
”臣日:
“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
日:
“吾用多。
”臣日:
“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
”日:
“吾御者善”,此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
[材料2]有过于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婴儿啼。
人问其故,曰:
“此其父善游。
”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
此任物亦必悖矣!
请回答:
“南辕北辙”和“引婴投江”犯了认识论上的什么错误?
[答案要点]
认识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人的目的、愿望要符合客观事物及其规律。
南辕北辙就好似一味朝着反方向强调客观条件的优越和主观能动性,违反了事物的客观规律,结果离目的地越来越远。
引婴投江则犯了经验主义、主观主义的错误,同时混淆不同事物之间的区别。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一、单项选择题
1、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 )
A、生产方式 B、地理条件 C、社会意识 D、人口因素
2、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是它( )
A、同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同步性 B、具有历史的继承性
C、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D、同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3、在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
A、生产资料所有制 B、产品的分配和交换
C、在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 D、管理者和生产者的不同地位
4、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制定的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这说明( )
A、经济基础发展的道路是由上层建筑决定的
B、上层建筑的发展决定经济基础的发展方向
C、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
D、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不受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规律的制约
5、一定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是( )
A、生产力 B、该社会的各种生产关系 C、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 D、与一定生产力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6、上层建筑是指( )
A、社会的经济制度 B、科学技术
C、社会生产关系 D、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及相应的制度和设施
7、社会形态是( )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B、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 D、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统一
8、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 )
A、生产方式内部的矛盾规律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规律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规律 D、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矛盾规律
9、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突出表现在( )
A、生产力的发展 B、生产关系的变革 C、社会形态的更替 D、科技的进步
10、社会革命根源于( )
A、人口太多 B、少数英雄人物组织暴动 C、先进思想和革命理论的传播 D、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
11、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 )
A、改变社会主义制度 B、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D、实现社会公平
12、人民群众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这是( )
A、唯心主义的观点 B、折中主义的观点C、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D、历史循环论的观点
13、英雄史观的理论出发点是主张( )
A、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B、人的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作用
C、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D、社会运动受偶然性支配
[单项选择题答案]
1、A2、C3、A4、C5、D6、D7、B8、B9、C10、D 11、C12、C13、C
二、多项选择题
1、社会存在包括( )
A、社会生活的各种物质条件 B、社会生活的物质生产活动C、经济关系 D、全部社会关系
2、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表现为( )
A、它的发展变化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不完全同步
B、它与社会经济水平之间发展上的不平衡性
C、它的发展往往具有历史继承性
D、各种社会意识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3、生产关系的客观性是指( )
A、人们不能自由选择生产关系
B、人们不能随意创造或消灭某种生产关系
C、生产关系是社会有机体中客观实在的组成部分
D、生产关系是社会上层建筑的物质基础
4、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因为( )
A、它能引起劳动对象的变革,促进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B、它属于上层建筑 C、它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D、它可以提高管理效率
5、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中( )
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B、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
C、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生产关系也决定生产力 D、适合生产力状况的生产关系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6、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 )
A、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变化与发展 B、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
C、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否具有反作用 D、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否包括自然科学
7、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能动作用在于( )
A、它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B、它要促进自己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
C、它要排除自己经济基础的对立物D、它决定自己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8、“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英雄人物的意志可以改变历史发展的方向,这种观点是( )
A、否认历史必然性的唯意志论 B、否认历史偶然性的机械论
C、唯心主义非决定论在历史观上的表现 D、夸大个人作用的唯心史观
9、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是()
A、古为今用方针B、历史分析方法C、彻底批判的革命精神D、阶级分析的方法
[多项选择题答案]
1、ABC 2、ABCD 3、ABCD 4、ACD 5、AD 6、AB 7、ABC 8、ACD 9.BD
三、辨析题
1、科学技术发展可以解决一切社会问题。
[答案要点]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这是片面夸大科学技术作用的科学技术决定论观点。
科学技术提高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促进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
但科学技术不能解决资本主义制度所固有的矛盾,不能消灭压迫和剥削,也不足以克服社会关系中的各种矛盾。
只靠科技进步,没有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没有社会关系的根本变革,资本主义不能自动转变为社会主义。
上述观点否认了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否认了阶级斗争、社会革命与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也没有看到科学技术掌握在不同阶级、不同人的手中,其作用是不同的。
2、群众和英雄共同创造历史。
[答案要点]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因为这里的“创造”是指推动历史前进的行为,与破坏和阻碍相对应。
如果英雄即历史人物是杰出人物,那就应包含在人民群众的范围之内,人民群众和杰出人物创造历史活动具有统一性。
所以,没有必要说人民群众和英雄共同创造历史。
如果历史人物是反动人物,他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活动是背道而驰、南辕北辙的。
因此,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只能肯定人民群众创造历史。
3、“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答案要点: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历史是人的有意义有目的的活动,思想因素在历史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人类历史包含思想史,研究思想史对于深入认识人类历史及其发展有重要意义。
唯物史观认为,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资料生产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实践活动的历史,在阶级社会中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把一切历史归结为思想史的观点本质上是唯心史观。
4、社会意识都属于思想上层建筑
答案要点: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社会意识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只有反映了社会存在的经济基础的社会意识才属于思想上层建筑。
反映经济基础的政治思想、道德、哲学、艺术、宗教等属于思想上层建筑,不反映经济基础的自然科学、逻辑学、语言学等不属于思想上层建筑。
四、材料分析题
1·分析下列关于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的不同观点:
、
[材料1]孟轲说: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荀子认为: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摘自《孟子》)
[材料2]梁启超说:
“大人物心理之动进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舍英雄几无历史”。
胡适说:
英雄人物“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
(摘自《饮冰室合集》)
[材料3]黑格尔认为,历史不是个人随意创造的,而是决定于某种“客观精神”。
伟大人物是“世界精神的代理人”,拿破仑代表了‘‘世界精神”,他“骑着马,驰骋全世界,主宰全世界”。
世界历史是伟大人物和王朝的历史,“而不是一般人民的历史”。
(摘自黑格尔:
《历史哲学》)
请回答:
(1)材料1的合理思想和局限性。
(2)分别指出材料2和材料3的思想倾向。
(3)材料2和材料3的共同点。
[答案要点]
(1)材料1具有重民、贵民的合理思想,包含有肯定、重视人民群众作用的思想倾向。
其局限性是:
这些思想以维护和改善剥削阶级的统治为目的,是站在君主和剥削阶级一边;它是就君民关系讲人民群众的作用的,十分狭隘,没有形成完整的思想;而且还表现了害怕人民群众的心理。
(2)材料2是主观唯心主义英雄史观的典型观点,材料3是客观唯心主义英雄史观的典型观点。
(3)材料2和材料3的共同本质是否认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
2、用历史唯物主义相关原理分析下列材料:
[材料1]爱因斯坦认为:
“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根据,怎样用它?
究竟是给人带来幸福还是带来灾难,全取决于人自己,而不取决于工具。
刀子在人类生活上是有用的,但它也能用来杀人。
”
[材料2]科学悲观主义认为,目前世界上存在的全球性问题,如环境污染、失业、战争、民族文化的衰退、精神堕落、贪图享受等,都是科学的罪过,要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就应该回复到不要科学的古代社会甚至原始社会状态中去。
[材料3]科学乐观主义则认为,科学技术可以解决一切社会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会提供解决一切社会问题的手段,真挚可以依靠自然科学去解决资本主义的各种矛盾。
请回答:
(1)材料2与材料3在本质上是否相同?
(2)材料1与材料2、材料3相比,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3)比较材料1、2、3,请回答马克思列宁主义是如何看待科学技术的?
[答案要点]
(1)科学悲观主义与科学乐观主义本质上是一样的,只是表现形式相反而已。
二者的共同特征是科学单线论,或者说科学至上论,二者都是从科学出发;只不过科学悲观主义把一切问题都归罪于科学,而科学乐观主义则把一切美好的东西都归结为科学。
(2)爱因斯坦的观点不同于科学悲观主义和科学乐观主义,他把科学技术与人的作用联系在一起,在看到科学技术强有力的作用的同时,更重视人的作用。
科学技术作为人类的工具是中性的,工具对人与环境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完全取决于使用工具的人。
(3)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技术是历史上对社会发展起重大推动作用的进步力量,在当代社会,科学技术的作用更为重要,因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但是生产力对社会的作用要通过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通过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来展开。
生产力的作用与社会制度以及人的价值观念是分不开的。
因此我们在坚持先进生产力对社会的巨大推动作用的同时,必须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科学的发展要与人的发展以及社会的发展、环境的发展统一起来,只有在科学技术、社会、人的相互作用的系统中,我们才能全面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
科学悲观主义和科学乐观主义的共同问题,就是只见物不见人。
马克思主义要求又见物又见人,并要由人来控制物的发展,使科学技术的发展受到人的控制。
问答题
1、何以见得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答:
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人们要改造世界就必须首先认识世界,人类的认识活动总是为各个时代社会实践的特定需要服务的,科学研究的任务也总是围绕着社会实践的需要这个中心来确定的。
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人类实践活动提出的问题归根结底只能依靠和通过实践来解决。
实践创造出必要的物质条件和手段,使人的认识能够不断发展。
第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
人们只有通过实践实际地改造和变革对象,才能使对象的真实状态、属性、关系、本质和规律得到充分的暴露;也只有通过实践使自己的感觉器官直接地同对象相接触,才能使对象的各种现象反映到头脑中来,形成一定的感觉经验,并进而上升到理性认识。
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这是实践在认识中基础地位的又一重要表现。
2、如何看待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相互关系?
答: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着密不可分的辩证统一关系。
首先,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离开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坚持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就在认识论上坚持了唯物论。
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为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所反映的只是事物的现象和外部联系,只有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才能透过现象深入本质,获得关于事物的规律性的认识,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
坚持这一点就在认识论上坚持了辩证法。
最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的。
既没有纯粹的感性认识,也没有纯粹的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是相对的,人们不应当也不可能把它们截然分开。
3、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答:
第一,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它形式上是主观的,内容上客观的。
所以,检验真理不能在纯意识的范围内进行。
唯心主义否认真理的客观内容,认为真理可以在纯粹意识范围内进行,这是错误的。
旧唯物主义又看不到真理的主观形式,看不到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把客观事物本身当作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错误的,要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只能是一个连接主观和客观的桥梁。
第二,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物质活动,它就是连接主观和客观的桥梁。
实践有能动性,即主观性;实践又有客观性。
所以,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4、如何理解认识和实践、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答:
认识的辩证运动过程,是求得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具体的历史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二 思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