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信宜市第一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二《改变世界的工业.docx
- 文档编号:12121762
- 上传时间:2023-04-17
- 格式:DOCX
- 页数:41
- 大小:207.04KB
广东省信宜市第一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二《改变世界的工业.docx
《广东省信宜市第一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二《改变世界的工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信宜市第一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二《改变世界的工业.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东省信宜市第一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二《改变世界的工业
必修二第二单元:
第9课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名题分解
一、选择题
61.(2018·山东威海高三一检)“……过去以天为单位,现在以分钟、秒为单位;……火车还教会人们守时,准时准点成为了现代生活的准则,人们开始随身带上一块表,时间概念是一个全新的概念。
”依据材料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A.相对论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很大
B.火车的发明使人养成了戴手表的习惯
C.工业革命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
D.科技发明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61.C材料中并没有体现“相对论”、“生活质量”等问题,AD排除。
B的表述太过于表面化,C是最佳答案。
火车象征工业革命,火车不等人,所以人们随身带一块表,时间观念更加强烈,生活方式因而发生了变化。
62.(2018·吉林长春高中毕业班测试)18世纪末,英格兰人约翰·马卡丹设计了新的筑路方法,用碎石铺路,路中偏高,便于排水,路面平坦宽阔。
后来,这种路便取其设计人的姓,取名为“马卡丹路”,简称“马路”。
马路的出现主要是适应当时英国社会出现的什么重大变革的需要()
A.农业灌溉的需要
B.旅游观光的需要
C.工业革命商品运输的需要
D.借助水力驱动机器设备的需要
62.C时间是18世纪,平坦宽阔的马路的出现,主要是适应当时商品运输的需要。
D是错误的,借助水利驱动机器设备并不需要排水,水变成水蒸气挥发走了。
排水是应天气的需要,而非机器的需要。
63.(2018·山东胶州高三一检)17世纪和18世纪初,西方人了解中国的历史、艺术、哲学和政治后,完全入迷了。
然而“18世纪末,欧洲人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更感兴趣。
”导致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
A.中国自然资源丰富B.工业革命的需求
C.中西交流的加强D.世界市场的形成
63.B注意时间:
18C末。
工业革命后,西方国家对海外商品市场的需要和廉价原料产地的需求增加。
64.(2018·山东胶州高三一检)下表反映了英国业人口的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
1840
1870
1900
1920
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22
14.8
8.4
7.1
A.工业化B.殖民战争
C.资产阶级革命D.第一次世界大战
63.A 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英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所占比例持续增加,农业人口所占比例持续下降。
64.(2018·郑州高三一测)从下图提供的历史信息可以判定()
蒸汽机车繁忙的码头蒸汽轮船
①蒸汽机引发了生产和生活领域的革命
②文明的进步必定会导致环境的牺牲
③工业革命消除了封建等级观念
④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A.①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
64.A三幅图都体现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随着蒸汽机的改进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从而人们的出行方式发生了变化,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也
65.(2018·广东茂名一模)1882年,德国的人口调查中,还没有电力工业工人一栏,可是,1895年,电力工业工人就有25000人,到1906-1907年,则达107000人。
这主要说明()
A.德国人口调查渐趋细化和准确
B.德国就业率不断提高
C.电力工业是德国日益重要的新兴产业
D.世界各国进入了“电气时代”
65.C从德国电力工业从无到有,电力工业工人数量的增长速度,可知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电力工业作为新兴产业,在德国工业生产中的比例越发重要。
C项为正确答案。
66.(2018·广东茂名一模)“瓦特蒸汽机出现以后,工厂不必建在水流湍急的地方”。
这充分说明瓦特蒸汽机解决了工业发展中的()
A.动力问题B.资金问题C.市场问题D.劳动力问题
66.A 蒸汽机问世之前,工厂的设置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
如水力、风力等;瓦特改良蒸汽机后,使得工厂的设置不再受自然条件的限制,从而解决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对动力的需求。
故A项为正确答案。
67.(2018·广东韶关高三一调)美国建国之初,农业立国是主流的经济思想,美国建国100年以后变工业立国为主流思想。
导致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美国农业的衰败B.建国领袖的去世
C.工业革命的发展D.美国内战的结束
67.C1776年7月4日(18世纪70年代),美国《独立宣言》发表,宣布独立。
1783年英国正式承认其独立。
18世纪,珍妮纺织机的出现,标志着工业革命在英国乃至世界的爆发。
18世纪中叶,英国人瓦特改良蒸汽机之后,由一系列技术革命引起了从手工劳动向动力机器生产转变的重大飞跃。
随后传播到英格兰到整个欧洲大陆,19世纪传播到北美地区,后来,工业革命传播到世界各国。
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工业革命在英国首先完成。
二、主观题
1.(2018·北京东城高三练习二)(27分)
2018年,第41届世界博览会在中国上海举办。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芝加哥博物馆馆长利比·莫哈尼在谈到1893年芝加哥世博会的时候说:
“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参加了这次世博会。
当时大家坐火车和汽车前来。
一个巨大的吸引人的景象就是电,当时在很多偏远地区还没有电,所以来到世博会看到一座在灯光中闪闪发光的白色城市,本身就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景象。
”
(1)这次世博会体现了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简述这些成果对人类生活及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影响。
(8分)
解析:
两次工业革命都极大的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分别迎来“蒸汽时代”和“电力时代”,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交通运输方面,火车、汽车、轮船等新的交通工具;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世界各地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全球分工越来越细。
2.(2018·苏州五市三区高三期中考)(10分)
下表反映的是17世纪的英国和中国的一些重大事件和现象。
英国
中国
政治
斯图亚特王朝代替都铎王朝;资产阶级革命,颁布《权利法案》
清朝取代明朝;统一多民族国家不断巩固
经济
成为大西洋沿岸的贸易中心;地主圈占大片土地,采用新技术,改良农作物和牲畜品种,农牧业生产迅速发展
实行闭关锁国;康熙王朝采取奖励垦荒,“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等措施,推动了农业的恢复和发展,中国农业经济进入繁荣时期
科技文化
牛顿出版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出了物体运动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等
宋应星编写了总结性的科学巨著《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结合表中内容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概括指出英国和中国在17世纪时面临着什么相同的政治局面,并指出英国在本质上不同于中国的方面。
(3分)
(2)假如你是当时英国的新贵族,为追求利润,将如何经营你的土地?
假如你是康熙王朝时的大地主,又会如何?
为什么?
(4分)
(3)牛顿说:
“我所以有这样的成就,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缘故”,请列举其中一个巨人。
试从特点方面比较17世纪中外科技成就的不同。
(3分)
解析:
本题综合考查17世纪中英政治、经济、文化状况,可以看到这个时期中英不同的社会发展趋势。
第
(1)问中国依然是专制制度,英国逐步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第
(2)问从当时两国的土地所有制和经营方式的角度比较其不同;第(3)问回答中外科技的不同特点,注意不要列举具体的内容。
答案:
(1)相同的政治局面:
政权更替;社会逐步走向稳定。
(2分)英国建立了全新的资本主义制度。
(1分)
(2)发展资本主义农(牧)业。
(1分)买田置地,收取地租。
(1分)因为英国圈地养羊获利更高;而中国地租剥削收入稳定。
(2分)
(3)①伽利略或哥白尼或笛卡尔等;(1分)②特点:
实验探究性为主,总结性为主(或理论性为主,实用性为主;或近代科技,传统科技;等等)。
(2分)
3.(2018·山东威海高三一检)(1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工业生产的国家,……因为我们有良好的政府,因为我们有一些独特的有利条件,因为我们有丰富的煤炭,因为我们有精巧的机器和机械,……尤其重要的是因为我们有雄厚的资本积累,……
——1816年,英国下院议员
材料二我们发觉自己处于这样一个世界:
……在这世界里,充满了流线型汽车、有轨电车和飞机;这世界受到了来自传声筒的喧声的干扰,遭到了新闻标题以及电影和电视中的不断变化的镜头的攻击。
这世界是有史以来唯一的一种经济统冶——工业文明的统治的一部分;它不但为西欧诸民族所分享,也为俄国人、美国人和日本人所分享,甚至还在某种程度上为中国人和印度人所分享。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梁启超在1923年写的《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指出:
“近五十年来,中国
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
……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
……第二期所经过的时间,比较的很长……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
回答:
(1)材料一中“独特的有利条件”除了材料提到的之外,请再举2例。
(2分)
(2)材料二中提及的“经济统治”和“分享”,意味着世界连成一体。
结合所学知识概
述工业革命前后这种联系是怎样体现的?
(4分)
(3)材料三中国在“器物上感觉不足”,因而采取了什么措施?
结果怎样?
(2分)
(4)“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中的“革命”指什么事件?
(1分)
“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了吗?
谈谈你的看法。
(4分)
解析:
(1)除了材料中提到的“良好的政府、丰富的煤炭、精巧的机器和机械、雄厚的资本积累”等条件外,还包括先进的制度、广阔的市场、丰富的劳力、进步的技术等。
(2)题目的主旨是“世界市场的形成发展”,工业革命前,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等因素促成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工业革命时期,资产阶级继续开拓市场,掠夺廉价原料,加上新型交通工具的出现,各地的联系更加紧密。
(3)针对器物落后所采取的措施是洋务运动。
甲午战争的战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
(4)这是梁启超1923年的文章,“近十年”指的就是1911年辛亥革命以来的这段时间。
是否“件件都落后”,可以有不同的看法,但必须提供证据支撑自己的判断,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
(1)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广阔的海外市场、圈地运动解决了劳动力、手工业时期生产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等。
(2分,任答其中两例)。
(2)工业革命前:
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欧国家开始了殖民扩张,他们在亚、非、拉美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殖民地,并与他们建立了直接的贸易关系,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2分)
工业革命时期:
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19世纪中期,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资产阶级利用工业革命带来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在全世界拓展市场,工业产品的输出和工业原料的输入,使世界贸易的范围和规模迅速扩大,交通运输的改善,使各地联系更加更加便捷、更加密切。
(2分)
(3)开展洋务运动。
(1分)结果:
失败了,没有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
(1分)
(4)辛亥革命。
(1分)没有落空:
取得了武昌起义的胜利,成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颁布了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落空:
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4分,本题具有开放性,学生可以任意作答,答案满分均为4分)
说明:
学生答题不必完全拘泥于所给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亦可得分。
4.(2018·山东枣庄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20分)世界博览会是人类的盛会,它汇集人类文明之大成,同时也展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未来。
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51年5月1日,首届综合类世界
博览会在伦敦水晶宫开幕(右图)。
在160天
的展期中,共有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士约630
万人次参观。
……参观者最感兴趣的是不同
的机器发明。
有钻孔机、拉线机、纺纱机、
抽水机等等,这些机器又通过特别建造的锅
炉房产生的蒸汽一起驱动,让人领悟到工业
革命给世界带来的巨大变化。
(1)英国为什么能够成功举办首届世博会?
(6分)
解析:
从题目上获得解该题目的有效信息,“1851年”举行了本次博览会,此时正值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可以从这个背景上作为回答的切入口。
答案:
英国资产阶级政体的完善;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海上霸主地位的确立,成为殖民帝国;近代科技发展较早。
(6分。
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材料二1915年的美国旧金山巴拿马世博会是令中国人难忘的一次盛会,中国共获取1211枚奖牌。
华夏民族醇香的酒文化在这届博览会上出类拔萃,茅台和金奖白兰地从此声名远扬……中国的手工艺瑰宝也在美国旧金山巴拿马博览会上取得不菲成绩。
但几乎没有一件获奖产品属于现代工业成果。
(注:
此外,中国展品还有丝绸、瓷器、茶叶。
本次博览会后,中国出口大幅度增加。
)
——《世界知识》》2009年第17期
(2)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在巴拿马世博会上参展商品的特点。
(2分)这说明了什么?
(4分)
解析:
从材料中“中国的手工艺瑰宝也在美国旧金山巴拿马博览会上取得不菲成绩。
但几乎没有一件获奖产品属于现代工业成果。
”一句可以归纳出特点。
其反映的问题从中国所处的二十世纪以前中国经济的特点总结。
答案:
特点:
以中国传统的土特产品和手工艺品为主,品质优良,但缺少现代工业产品。
(2分)说明:
中国传统的经济依然占主导地位;传统产品工艺精美;中国近代工业化水平较低。
(4分。
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材料三世博会自诞生之日起就在为近现代工业化服务。
19世纪中叶以来人类最伟大的发明几乎都在世博会上出现过。
如果没有世博会,爱迪生的发明也许不能迅速得到普及;电话机与电报机也许不能很快受到青睐;拉链、魔方和萨克斯也许不能如此风靡世界。
(3)据材料三概述世博会对人类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
(4分)
解析:
从材料中提到发明的重大影响总结。
答案:
积极影响:
促进科技发明的传播与普及;丰富人们的社会娱乐生活;促进人类的交流与信息传播。
(4分。
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材料四2002年,中国上海获得2018年世界博
览会的举办权,这将是世博会举办151年以来首
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
截至2009年9月,已有
242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确定参展,参观人数预计
约7000万人次。
有望创下世博会历史的最高纪录。
(4)2002年中国上海申博成功,其成功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2分)2018年上海世博会将对中国产生怎样的影响?
(2分)
解析:
可以从20世纪中国政治、经济、外交、综合国力等方面入手进行总结。
答案:
主要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巨大成就,综合国力居世界前列;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空前提高;中国政治稳定,人民安居乐业;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正在迅速实现的现代化。
(2分。
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影响:
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经济、科技、文化和旅游业的发展;宣传中国在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振奋国民精神,推动精神文明建设。
(2分。
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5.(2018·“皖北协作区”高三综合素质测试)(36分)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崔斯坦,法国社会学家,妇女权利倡导者,1842年所出版的杂志文章。
“除非你已经到过制造业城镇,看到曼彻斯特的工人,否则你无法理解他们躯体的痛苦和道德的沦落。
大多数工人缺乏衣服、床、家具、燃料,以及健康的,甚至是土豆。
他们要在小房间中工作12小时,呼吸着污浊的空气。
他们大都体弱多病,眼睛无神。
如果你到过这里的一闻工厂,你可以容易地看到,工人的福利从来就没有在工厂主的脑子中出现过。
上帝啊,怎能只用生命的代价换来发展呢?
”
材料二1843年,创办和主编医学杂志《柳叶刀》的医疗改革者托马斯·维克利的统计结果
死亡的平均年龄
士绅/专业人员
农民/商人
工人/技工
农业地区
拉特兰
52
41
38
巴撕
55
37
25
工业区
利兹
44
27
19
曼彻斯特
38
20
17
材料三托马斯·麦卡莱,自由派议员、历史学家。
1848年在“社会进步和展望学术讨论会”上的发言。
“人活得更长寿,因为他们有更好的食物,更好的居住条件和衣着,以及医疗。
而这些方面要归功于国家的制造业所创造的财富……。
”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曼彻斯特市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问题。
(8分)结合材料二,谈谈你对材料三中“人们活得更长寿”这一观点的看法。
(4分)
解析:
(1)注意从材料中概括提取答案。
从“道德的沦落”、“缺乏衣服…食物”、“工作12小时”、“呼吸着污浊的空气”、“死亡的平均年龄”等分析整合出第一小问答案。
同时从表格中明显可以看出
1843年曼切斯特市工人、技工平均寿命17岁,农民、商人平均寿命20岁、士绅、专业人员的平均寿命也只有38岁,论证了材料三中“人们活得更长寿”这一观点是错误的。
答案:
(1)①社会福利低,生活贫困;劳动时间长,工作条件差;道德水平下降(沦丧);健康受到威胁,人均寿命偏低(8分)②材料四中的“人们活得更长寿”的论断主观臆断,有失公正。
(通过材料三,可以看出1843年曼切斯特市工人、技工平均寿命17岁,农民、商人平均寿命20岁、士绅、专业人员的平均寿命也只有38岁。
)(4分)
材料四1852年,曼彻斯特被授予皇家宪章,企业行名录的序言。
“英国的其他任何地方,甚至是伦敦,都可能没有像曼彻斯特一样,展现出如此显著、富有吸引力的世界工厂。
曼彻斯特人充满活力,富有进取精神。
曼彻斯特主要受惠于它的商业和制造业的地位。
最近,它已经在英国的任何其他城镇,乃至世界‘鹤立鸡群’了。
它的工业产品几乎输入到地球上可居住的任何一个国家。
”
(2)材料四中“曼彻斯特人”主要指哪个社会群体?
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4分)结合以上材料,就材料四中曼彻斯特被授予“皇家宪章”的行为,谈谈你的认识。
(12分)
解析:
(2)结合1852年这个时间点,可知基本上工业革命的已经完成;再从材料入手“曼彻斯特人充满活力,富有进取精神。
”,工业革命中最有进取精神的当属工业资产阶级。
认识要从两方面入手,一分为二,既要分析其进步作用,如肯定工业革命的作用等,也要从其局限分析,如维护的阶级利益,忽略的社会群体等,还有环境等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答案:
(2)工业资产阶级(2分)依据:
“曼彻斯特人充满活力,富有进取精神”。
(2分)①英国政府授予皇家宪章,注重的是曼切斯特市工业革命对英国发展产生的巨大促进作用和贡献,如:
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政府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
(6分)②工业革命带来的不仅是社会的发展,也有诸多社会问题,甚至是生命的代价。
在关注弱势群体、个体生命方面,开始并没有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
(4分)人类社会的每次进步总是要付出一定的代价。
(2分)(其他言之有理亦可得分)
材料五威廉·亚历山大·艾布拉姆,记者和史学家,1868年发表的杂志文章。
“在过去的25年里,工厂劳动者的生活状况已经大有改善。
1844年通过了每天10小时制的《劳动工时法》,过度的劳动时间已经减少到每天10个小时,工资的提高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机器的生产效率提高,以及工作环境的改善。
一间新的棉纺织厂,具有一流的生活环境,那里提供公共活动的场所,以及浴室和公共图书馆。
这里,已经没有过去那么多不满的声音。
疾病和死亡率,已经减少到几乎令人难以置信的地步。
”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有助于上述社会问题解决的因素。
(8分)
解析:
(3)解决社会问题的因素要从政治、经济等方面入手。
经济可从工业革命的角度分析;政治可从政府、阶级、个人等角度解决。
答案:
(3)①工业革命的发展,社会财富的增加。
(2分)
②社会学家、医疗改革者等社会有识之士的呼吁和推动。
(2分)
③群众斗争。
(2分)④政府措施、立法改革。
(2分)
6.(2018·苏北四市高三二模)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51年英国举办首次世界博览会时,维多利亚女王就通过外交途径邀请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参展,但清政府并无兴趣,而在上海英商洋行任买办的徐荣村得知此事,立刻行动,将自己经营的“荣记湖丝”打包装船,紧急运往伦敦参展,并荣获优质奖牌。
——戴鞍钢《世博会与晚清江浙经济》
材料二英国经济学家史丹莱·杰温斯描述英国19世纪中期成为“世界工厂”时写道:
北美和俄罗斯的平原是我们的粮田;芝加哥和敖得萨是我们的粮仓;加拿大和波罗的海沿岸是我们的林木生产者;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放牧着我们的羊群;在阿根廷和北美的西部大草原放牧着我们的牛群;秘鲁运给我们白银,黄金则从南美和澳大利亚流到伦敦。
印度人和中国人替我们种植茶叶,在东西印度扩大了我们的咖啡园、甘蔗和香料园;西班牙和法国是我们的葡萄园,地中海沿岸各国是我们的菜园主。
我们的棉田,长期以来都是分布在美国南方,而现在差不多扩展到地球上各个热带地区去了。
——周一良、吴于廑《世界通史资料选辑》
材料三我要求你们问问你们的父母,请他们描述一下他们记事里的国家是什么模样;他们会告诉你们那时的贫穷程度已超出了他们的想像;住的是茅屋,土地贫瘠……连人畜糊口都不能保证。
将这幅图画与我们国家现在的模样比较一下:
工人的工资翻了一番;住的是舒适的新房;土地、道路和其他环境都有了令人满意的快速提高。
这种令人愉悦的改变源于何时?
缘于何故?
你们首先得和我一样承认这样一个不争的事实:
工业是这一大好变化的源头。
人不分贵贱,通过大家长期持续的辛勤奋斗,我国的面貌焕然一新;建筑物、土地、道路,甚至居民的行为举止(个别不雅的例外),这一切都引起了以前未听说过我国的国家的注意和惊羡。
――[美]托马斯·K·麦格劳《现代资本主义-三次工业革命中的成功者》
材料四随着工业革命的起步,以乡村为中心的传统农业社会逐渐解体,传统价值也开始被打破。
无情的市场竞争和无穷的欲望,打破了悠闲和“社会照顾个人”的传统观念。
到17、18世纪之交,经济繁荣所滋长的享乐主义,使无论国教或者清教都无法维持社会的伦理秩序,甚至宗教信仰本身也被怀疑。
工人的处境最糟:
工业革命中心曼彻斯特浓烟滚滚,污水横流,方圆几英里草木不生。
纺织厂女工每天干活12-16小时,平均寿命17岁。
……工人居住在肮脏的棚户区和墙上流着水的地下室里,热病蔓延,贫困和缺乏教育使他们变得自暴自弃,愚昧粗野,酗酒成了唯一的精神安慰。
在不到100万人口的伦敦,有小偷1万,妓女5万,白天乞丐成群,晚上则明火执仗地抢劫。
---黄正华《世界现代化进程十五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推测英国在这次博览会上有可能极力展示的产品主要有哪些?
(至少举两例)若清政府也派团参展,提供的展品除丝织品外,还可能有哪些?
(至少举两例)说明当时中英两国在政治制度和经济结构上的巨大差异。
(4分)
解析:
第一问根据时间提示1851年分析跟第一次工业革命有关,结合所学工业革命的技术发明直接举例即可。
第二问可结合中国自然经济的特点和中国对外贸易的商品回答即可。
第三问根据提问从政治制度和经济结构两方面找出中英两国的区别即可。
答案:
蒸汽机、水压机、工作母机、铁路设备、纺织品等(1分,任意两点得1分,一点不得分);茶叶、瓷器、家具等(1分,任意两点得1分,一点不得分,言之成理即可)。
英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中国仍然是封建专制国家;(1分)英国是工业经济,中国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1分)
(2)据材料二,指出当时国际经济分工的特点,说明英国取得优势地位的原因。
(4分)
解析:
首先找出第一问是国际经济分工的特点,分析可以从殖民者和殖民地在生产中的地位作答。
第二问可以从经济基础和对外政策两方敏回答即可。
答案:
英国等资本主义国家提供工业品,广大亚、非、拉美殖民地提供原料和廉价劳动力。
(2分)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最强大殖民帝国。
(2分)
(3)对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东省 信宜市 第一 中学 高中历史 必修 改变 世界 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