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情境导入案例.docx
- 文档编号:12119680
- 上传时间:2023-04-17
- 格式:DOCX
- 页数:21
- 大小:35.56KB
创设情境导入案例.docx
《创设情境导入案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设情境导入案例.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创设情境导入案例
小学语文课堂中有效情境教学与案例
这段时间里,我和老师们一起,有幸走进了小学语文工作室。
在这里,我们观看课程视频、聆听专家讲座、反思教学实践、撰写研修作业、交流心得体会,匆忙有序,受益匪浅。
通过与同行们的讨论、交流,思维的碰撞,发现了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些不足,也找到了许多解决问题的办法。
现将这段时间参加远程培训的情况总结如下:
我们教书育人的对象都是6—12岁的小学生,我们从事的小学语文教学和初中、高中的语文教学可能不一样,我们做的是启蒙教育,小学六年里,我们需要完成教会学生认读3500个汉字,会写其中的2500个汉字,教会朗读,学会思考与品味,教会表达,尤其是书面表达。
除了落实好这些保底的教学工作,我们还需要将学生引导到喜爱读书思考这条道路上来,完成大量的课外阅读,比如,咱们的人教版三年级上学期要求学生完成10万字的阅读量,相当于四本语文书的课外阅读量。
要落实好这些方面的教学,我觉得核心应是通过小学六年的阅读训练,教会我们的孩子读书,达到拿起一篇文章便能自觉地入情入境地朗读,让我们的孩子能够养成这样的读书品质,便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
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创设教学情境应该是我们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显得特别重要的手段。
为什么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特别提出创设教学情境呢?
这得谈一谈我们现在这些6—12岁的孩子的阅读现状。
现在,电子产品层出不穷,更新换代尤其快,我们的小学生除了网上电子游戏、动漫,还有许多类似于《老夫子》之类的图画书,他们一个人可以看很长时间,凝神专注,不需大人引导,却很容易达到上瘾程度,可是去读积极健康的文字书,却不容易读进去。
这种情况,男孩居多。
这是什么原因呢?
我也认识许多特别爱读书的孩子,女孩偏多,男孩也有。
有个叫刘滢的小姑娘,才上一年级,便看上了大部头的没有拼音的文字书。
中午,教室门还没开,她就背靠着墙,坐在走廊上看书,下课也看,别的孩子就在她的周围撒野似的疯着玩,她却如入无人之境,沉浸在文字描写的情境之中。
一个叫刘嘉怡的小姑娘,虽说只有七岁,却像大孩子一样可以安神地读半天的文字书,格外享受似的。
有一次,她对我说:
“今天读张海迪的故事,我都流泪了,我的嘴都发抖了,真是太感人了。
”我们不禁感叹,这些爱读书的孩子年龄不大,可已经享受到了与文字交流的快乐,享受文字描述给他们带来的丰富的联想、神奇的想象。
他们那么有灵性,对身边的事物那么敏感,他们喜爱读大量的文字书,完成语文学习显得轻松愉快,出口成章,优雅知性,与那些读《老夫子》之类上瘾的孩子大不一样。
同样是爱看,如痴如醉,为什么读书带来的结果却大相径庭呢?
韩国推广阅读的南美英博士举过一个例子,我觉得很有意思。
“将军身中一箭,发出震天的叫声,好像大树轰然倒下。
”这样一句话,在漫画书里只剩下了“咚”这样一个拟声词,而就在这文字和漫画之间,越来越多的孩子喜欢看漫画,不喜欢读文字,因为读那些文字,他们想象不到那个画面,进入不了那个情境,更体会不到文字背后的情感倾向,不会体验文字里的东西。
如果这些孩子读文字时能够想象、体验,“将军身中一箭,发出震天的叫声,好像大树轰然倒下”,那该是多么惊心动魄的一个场面啊!
久而久之,那些迷恋于电脑游戏、图画书之类的孩子,对形象、对场景、对情感的体验能力会越来越弱,以致于不喜欢读文字书,读不起劲儿来。
即便是读,也是一种迸字似的读,看悲伤的场面不流泪,看幽默的细节不展颜……从来就享受不到文字阅读真正乐趣。
作为小学里的语文老师,面对6—12岁处于起步开始学习读书的孩子,我们该如何在小学六年里,引导孩子们喜欢阅读文字,会阅读文字,从而享受到阅读文字那种宁静中边读边思的快乐呢?
无疑,创设情境教学是我们的必经之路。
为什么呢?
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去创设情境教学是有科学道理的。
1、因为咱们人的大脑特点。
咱们人的大脑功能,左右两半球既有分工
又有合作。
大脑左半球是掌管逻辑、理性和分析的思维,包括言语的活动;大脑的右半球负责直觉、创造力和想象力,包括情感的活动。
一般,咱们老师的分析、讲解,学生的写字、阅读、组词等书面的单项训练,以及机械的背诵,所调动的主要是逻辑的、无情感的大脑左半球的活动。
如果我们想办法在课堂需要的地方创设情境教学,通过音乐、实物、图画、表演、语言描述等方法,来让学生先感受而后用语言表达,或者是边感受边促使内部语言的积极活动。
感受时,掌管形象思维的大脑右半球开始兴奋;表达时,掌管抽象思维的大脑左半球开始兴奋。
这样,大脑两半球交替兴奋、抑制或同时兴奋,这样协同工作,大大挖掘了大脑的潜在能量,学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学习。
因此,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中创设情境教学可以获得比一般教学明显良好的教学效果。
2、因为儿童认识世界的规律。
300多年前,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思在《大教学论》中写道:
“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的。
也就是说,世界是通过形象进入儿童的意识的。
这种论述反映了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规律的一个重要方面:
直观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有助于学生感性知识的形成。
卢梭也说过:
“进入人类理性的所有一切东西,都是通过感觉实现的。
”感觉
又是通过感官来获得的。
儿童的感官,可塑性极大,在这个时期,我们根据文字,借助音乐、图画、表演等方法,来直观地作用于儿童的感官,引导学生或听,或看,或操作,儿童的视觉、听觉、运动觉就在这种不断的有指导的兴奋中日益敏锐、完善起来。
他们的眼睛会特别亮,耳朵会特别灵,感官、感觉的训练,使儿童对周围世界日渐留心、敏感,这就拓展了他们进一步认识世界的通道,并且成为他们思维、想象、创造的重要基础。
相反,这个时期,如果我们不去着意训练,儿童的感觉就会变得迟钝,而感官的迟钝必然会成为儿童提高直觉、提高悟性的一大障碍。
这样的训练,仅靠音乐、美术、体育等术科的训练是不够的,我们小学语文也应该承担起这份责任,在课堂中根据语言文字去创设情境教学,通过给学生展示鲜明具体的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获得从形象感知达到抽象的理性的顿悟。
那么,我们该如何在课堂中去创设情境教学呢?
我想主要是四处设置,七大方法。
四处设置为:
情境中导入、情境中体验、情境中提升、情境拓展,七大方法为:
生活展示情境、实物演示情境、图画再现情境、音乐与声响渲染情境、表演体会情境、语言描述情境以及阅读体验情境。
这些方法的运用,我们一般根据课文内容的所需,有选择地运用到四大设置之处。
一、情境中导入。
一般来说,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我们在学习新课之前,创设一种情境,将学生不知不觉地引入课堂之中。
归纳一下,也有几种做法。
1、出示实物,在观察中引发思考,使孩子们因探索而要学习。
如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的14课《邮票齿孔的故事》。
我们可以同时展示两张不同的邮票,引导学生观察。
“你们看了这两枚邮票有什么发现?
”一枚边缘无齿孔,另一枚边缘有整齐的齿孔。
这时能引发学生什么思考呢?
“这两枚邮票为什么一枚有齿孔而一枚没有呢?
”为了引发更深层的思考,我们可以继续展示:
这是一大张边缘无齿孔的邮票,人们要用时得找来剪刀,用一枚便裁剪一枚,难免裁剪得不整齐。
后来,一枚枚邮票的边缘多了一圈均匀的齿孔,用时,只需用手沿着齿孔轻轻一撕,就能整齐地撕下一枚一枚的邮票了。
介绍到这,同学们是不是有问题想问呢?
于是学生想知道:
“邮票的齿孔是谁想出来的?
他是怎样想到这个办法的呢?
”行,我们今天就带着这些问题来读14课《邮票齿孔的故事》。
学生便带着探索的欲望开始愉快而主动的自由朗读。
2、触及孩子的情绪领域,唤起孩子心灵的共鸣,使孩子因情感的驱动而要学习。
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1课《窃读记》。
这是一篇非常平实的课文,没有跌宕的情景,没有华丽的描写,但平实中蕴含着渴望读书的切切真情,就像一位和善的人忆着童年向我们娓娓道来。
如何引导孩子们走进《窃读记》呢?
“同学们,上课之前我想给大家唱一首歌,这首歌大家可能听过。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扶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放野鸭子合唱)老师唱着唱着,引发了学生的回忆,也纷纷跟着唱,逐渐有一种悠扬、怀念的感觉。
“同学们,每当我听到这首《送别》,我就回想起曾经看过的一部电影《城南旧事》,里边有个小姑娘叫小英子,小学毕业典礼的时候,小英子和同学们就是唱着这首歌告别老师和小学生活的。
《城南旧事》这部电影是根据小说《城南旧事》拍摄的,作者就是我要给同学介绍的林海音。
”出示林海音照片及简介:
“林海音(1918—2001),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台湾作家。
小学至大学在北京读书,后回台湾从事编辑、教师和写作工作,共出版《城南旧事》《冬青树》《林海音童话集》等86部作品。
我们将在小学和初中读到她的散文《窃读记》《冬阳·童年·骆驼队》《爸爸的花儿落了》等。
林海音之所以能成为这样著名的作家,离不开她小时候对读书的酷爱。
这节课我们要走进林海音童年生活的回忆《窃读记》。
”孩子们在悠扬、怀念的感觉之后,又产生了对作家林海音的敬佩,于是会萌生对林海音童年生活进一步了解的兴趣。
于是,情感萌生动机,便愉快地跟着老师走进文字。
3、联系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产生亲切感,使学生因贴近生活形成关注而要学。
如人教版二年级下册16课《充气雨衣》。
出示图片,“同学们,下雨了,许多人穿雨衣出行,旅游,上班,上学,划船……我们班哪些同学下雨天也是穿雨衣出行?
能说说穿雨衣的方便之处吗?
”(可以遮住背上的书包不被雨水淋湿;轻便,比打雨伞方便,可以腾出手来干别的……)“有没有同学感觉到穿雨衣也有让人烦恼的地方呢?
”(有不少同学说穿雨衣的时候,雨水会顺着雨衣的下摆流到裤腿上,被风一吹,冷极了。
)“我们有什么办法来改进一下,解决这样的问题呢?
我们一起来学习16课《充气雨衣》。
”
4、描绘画面,呈现形象,产生美感,是孩子因爱美而要学。
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4课《槐乡的孩子》。
“同学们,你们知道我的家乡在哪儿吗?
我的家乡在湖北省潜江市总口农
场。
我的小学和初中是在那儿度过的。
每到五月夏季来临的时候,路边、沟边的许多槐树便开花了,树上像铺了雪,成串的槐花散发出幽幽的淡香,深深地吸一口气,那清淡的香气使人心旷神怡。
一场大雨下过,洁白的槐花瓣撒落一地,跟下过雪似的,小沟里也漂浮着一层夹杂着绿叶的白花,偶尔会有青蛙呱呱地叫着,顶着一头白花瓣从水波里钻出来,爬上岸去。
小伙伴们也不闲着,年龄大的将镰刀捆扎在竹篙的顶端,把一串串槐花勾下来,这时,地上的槐花散落一片,槐花的清香也弥散开去。
年龄小的也不闲着,他们翘着屁股忙着把地上的槐花捡进竹篮里。
待竹篮满了,便提回家去让妈妈和上面粉,撒上盐和油,蒸着吃。
这蒸槐花香而不腻,小伙伴们可喜欢吃了。
听说有个地方比我的家乡槐树要多,人们称它槐乡,那里有令人稀罕的红槐花。
那儿的槐花何时开?
那儿的孩子也忙着采槐花吗?
采回的槐花仅仅也是蒸着吃吗?
我很想知道,你们想知道吗?
请自由朗读第4课《槐乡的孩子》。
”老师对童年生活回忆和描绘,让孩子们有一种美感和向往,因此急于拜读。
5、创设问题情境,造成悬念,让孩子因好奇而学习。
如人教版一年级下册17课《小壁虎借尾巴》。
先板书“小壁虎”,问:
“同学们见过小壁虎吗?
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
”学生零星介绍之后,出示几幅小壁虎的图片,老师简单介绍:
“壁虎,外貌像蜥蜴,对人完全无害,全世界有750种。
他们头大个小,足趾大都伸展且有吸盘,喜欢夜里爬在墙上静候蚊蝇,尾巴有的尖长,有的短钝,有的是球形。
”介绍到此,添加“借尾巴”,读课题,有什么疑问?
(小壁虎不是有尾巴吗,为什么还要借尾巴呢?
向谁借?
)“我跟大家一样好奇,我们来读课文吧。
”
二、情境中体验。
我们运用一些情境导入的办法激起了孩子们的学习动机,如果后面的教学过程单一刻板,孩子们会因失望而使已形成的动机弱化,以至消失。
因此,我们将他们带入了课堂情境之后,接下来就得想办法根据课文情节的发展,根据内容的需要,使我们创设的情境成为一个连续的动态的情境,往课堂深处发展,有意识地把孩子们一步步地带入课文描写的相关情境,让孩子们有一种感觉,“我即在情境之中”,使课文中描写的人物一个个栩栩如生地再现在孩子们面前,课文中描写的一个个场景让孩子们涉足其中,仿佛进入了其人可见、其声可闻、其景可观、其物可赏的境地。
优化的情境将孩子们吸纳其中,产生热烈的情绪,更愉快轻松地去体验、感受和理解。
根据课文内容的需要,情节发展的特点,我们一般可采取以下七个方法在课堂中创设情境教学。
1、生活展现情境。
即把学生带入社会,带入大自然,从生活中选取某一典型场景,作为学生观
察的对象,并以教师语言的描绘,鲜明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如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9课《日月潭》第四自然段。
“要是下起蒙蒙细雨,日月潭好像披上轻纱,周围的景物一片朦胧,就像童话中的仙境。
”
这句话描写了日月潭下雨时候的朦胧美,而对于7—8岁的二年级同学来说,很难真切地感受到这种美,即便是有所感觉,也是一种非常笼统的感觉,至于“朦胧”“像童话中的仙境”,他们不可能有真切的感受。
正好上这一课的时候是春雨绵绵的三月,我们的学校在东湖边。
一天早读课,细雨濛濛,我和副班主任带着我们班的同学来到东湖边的放鹰台上,指点着孩子们朝东方的湖面上看去。
逐渐启发:
“想一想,下雨天与晴天看东胡景色有什么不一样?
”
小孩们边看边说:
“湖上笼罩了一层雾。
”“远处的磨山被雾遮住了,只看得到山的影子。
”
老师描述归纳:
“因为有雾,我们看不清山上的朱碑亭,只看得到山的影子,这就叫‘朦胧’。
”
进一步引导:
“今天天公施了魔法,给东湖披了一层轻纱,晴天的一些景物都变了,它们都变成了什么呢?
边看边想。
”
学生七嘴八舌:
“远处的湖堤变成了卧在湖里的龙。
”“湖面上的小木船隐隐约约,像露出水面的鱼背。
”“划动的皮划艇也像鱼,像一条条游动的大鱼。
”“磨山就像一尊巨大的弥勒佛像,正欣赏着眼前的美景。
”
“你们现在有什么感觉吗?
”
“我感觉好美!
”“我感觉好静!
”“我感觉这就像仙境一般!
”
老师再归纳提炼一下:
“这仙境里卧着龙,游着鱼,弥勒佛开心地欣赏着,这真像童话中的仙境!
”
就这样,同学们一步步地感受到了“朦胧”,感受到了“童话中的仙境”。
回到课堂来读《日月潭》,“这段描写你想怎么读?
”孩子们有了感觉,纷纷举手,一个一个读得有自己的味。
“你为什么这样读呢?
”“‘朦胧’是模糊看不清,得仔细看才行,所以要慢一点。
我读的时候在想,日月潭下雨的时候有雾遮住,周围的景色会变成什么呢?
变成了鱼?
也有龙和佛吗?
我特别想知道,所以我有点激动。
”瞧,我们把孩子带到景色中去,引导他们去看去想,把生动的景象与抽象的词语相对应地联系起来,让孩子们通过对景象的感觉迁移到对文字的理解和情感上,他再读的就不是文字,而是文字后面的景和情,这该多好!
再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6课《爬山虎的脚》第四自然段:
“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
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
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
”
读到这个自然段,有同学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爬山虎的脚巴住墙的时候,为什么细丝要由直变弯呢?
”我们成年人阅读能力强,联系生活实际和后一句“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可以明白,细丝由直变弯是为了更牢地巴住墙,然后将嫩茎往上拉一把。
可是如何引导学生去弄懂这个问题呢?
我们可以请学生走进生活,注意观察和思考:
当你走在较滑的地方,你的脚趾会有什么变化?
为什么?
学生经过观察体验和思考,他们会弄明白:
走在较滑的地方,我们的脚趾会本能地弯曲起来,想抓住地面,好稳固地往前走,不摔跤。
爬山虎的脚巴住墙的时候,细丝为什么会变弯曲呢?
由此及彼,孩子们就容易明白:
爬山虎的脚巴住墙的时候,细丝变弯也是为了牢牢地巴住墙,好把嫩茎往上拉一把。
于是学生就真切地感受到:
“爬山虎真聪明。
”“作者观察很有耐心,也很仔细。
”
我们把孩子带入生活,生活中的万事万物能给我们的孩子带来无穷的信息和灵性,所以,我们从一年级的语文学习开始,就应该引导我们六岁的孩子学会把语文学习和生活、周围的世界联系起来。
再比如人教版一年级下册30课《棉花姑娘》,课后作业有一题填空题:
碧绿碧绿的(),雪白雪白的()。
刚开始,大多数同学走不出课文或者走出课文只到室外,他们填的是:
碧绿碧绿的(树叶),碧绿碧绿的(草地),雪白雪白的(墙壁),雪白雪白的(棉花),思路打不开。
如果我们引导孩子走进超市、走进社区,走进大自然,许许多多的景和物引入眼帘,他们的眼界打开了,他们便能惊喜而又轻松地写出许多新颖的词语搭配来呈送给老师,雪白雪白的(大米),雪白雪白的(婚纱),雪白雪白的(汤圆),雪白雪白的(椰子肉),雪白雪白的(莎摩耶),碧绿碧绿的(油麦菜),碧绿碧绿的(花瓶),碧绿碧绿的(长裙),碧绿碧绿的(小飞虫),碧绿碧绿的(翡翠手镯)……
可见,社会、生活、大自然是多么丰富充盈的大课堂,把我们的孩子带到这个大课堂去,它会给我们的孩子带来才思泉涌的灵感,让他们的语言充满生命的气息。
所以,创设情境教学首先应青睐于我们身边的生活世界。
2、实物演示情境。
即以实物为中心,略设必要背景,构成一个整体,以演示某一特定情境。
以实物演示情境时,应考虑相应的背景。
通过背景,激起学生广远的联想。
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9课《鲸》第六自然段:
“鲸每天都要睡觉。
睡觉的时候,总是几头聚在一起,它们通常会找一个比较安全的地方,头朝里,尾巴向外,围成一圈,静静地浮在海面上。
如果听到什么声响,它们立即四散游开。
”
老师画出几头鲸,画一张大海为背景,别忘了画点岩石之类,鲸是怎样睡觉的呢?
让学生根据课文里的描写来动手摆一摆。
几个学生边摆边思考讨论:
“头朝里,尾巴向外,遇到危险便于疏散。
”“应靠近岩石一点,这避风浪。
”“你觉得这避风浪,渔船也会在这儿避风浪,可能并不安全,离岩石远一点是不是安全些。
”给了大海中的一处岩石,丰富点背景,的确便于学生把眼界打开一些,针对“它们通常会找一个比较安全的地方”这句话展开观察和思考。
运用这些物体,给学生创设一点情境,引导学生读一读,看一看,想一想,摆一摆,对这段文字的描写,学生轻松理解鲸睡觉的特点,感受鲸的智慧,印象深刻。
再比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5课《灰雀》1—2地然段:
“有一年冬天,列宁在郊外养病。
他每天到公园散步。
公园里有一棵高大的白桦树,树上有三只灰雀:
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
它们在树枝间来回跳动,婉转地歌唱,非常惹人喜爱。
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还经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
一天,列宁又来到公园,走到白桦树下,发现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不见
了。
他在周围的树林中找遍了,也没有找到。
”
一张白纸,衬出雪天,三只灰雀停在公园里那棵高大的白桦树上,给白皑皑
的雪天带来了生机。
可是有一天,列宁发现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不见了。
这时,列宁是怎样的心情?
我们会有怎样的感觉?
小男孩当时看见列宁在周围的树林里找遍了,猜测那鸟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心里会是怎样的感受?
我们这么一显示,读者就很容易感受到,小男孩那种愧疚,以至于后来把鸟放回来。
学生看到这种情境,就很容易产生与小男孩内疚、列宁对鸟的喜爱、鸟不见了的焦急与担心一种共鸣,情境就暗示给了孩子们很多内涵。
孩子们带着这些共鸣走进文字的描写,这些汉字在孩子眼里就被赋予了情和景,赋予了画面,朗读和领悟便变得轻松和愉快。
所以,有一个叫A·比耐的实验证明,在儿童身上天然存在着接受暗示的能力,接受暗示是人的一种本能。
我们出示这些事物,鸟的一走一来,实物给孩子们带的感觉,就暗示给孩子们许多的东西,以至于后面小男孩说:
“没,我没看见。
”列宁自言自语说:
“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
”男孩看看列宁,说:
“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
它还活着。
”小男孩由逮鸟到不好意思、愧疚、自觉放鸟的内心活动,学生便轻松理解和领悟。
有时候,用实物创设情境,给人一种真切地体验,从而能产生与课文中人物一致的内心共鸣,心在其中,读文便有了许多真情实感。
3、图画再现情境。
图画是展示形象的主要手段。
用图画再现课文情境,实际上就是把课文内容
形象化。
除了课文插图、挂图,我觉得剪贴画、简笔画也是最形象、方便的再现课文情境的方法。
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6课《爬山虎的脚》第三自然段:
“以前我只知道这种植物叫爬山虎,可不知道它怎样能爬。
今年我注意了,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
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
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
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
这段文字我们如果用简笔画来画一画,看谁画得与课文里写的一样。
首先选笔的颜色,再一句一句地边读边思考着画。
画好了,展示一下,评一评,看谁画得与课文里写的一样?
经过这样一个过程,孩子们很准确地认识了爬山虎的脚,同时深刻地感受到:
读书得一句一句仔细读,最好能在脑海里形成画面,感受到作者的观察仔细,描写准确。
再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6课《爬山虎的脚》第四自然段:
“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
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
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
”
为了让学生更明白爬山虎是怎样爬墙的,我们抓住“一脚一脚”这个词语来感受。
提出一个问题:
“‘一脚一脚’在这儿能换成‘一步一步’吗?
”有的学生经过思考交流,可以明白不能换词的原因,可也有同学模糊不清,那么这个时候,老师根据学生的交流边画边描述:
“‘一步一步’始终是两只脚一前一后交替着向前移动,而爬山虎往上爬时,是先长出一只脚,巴住墙,再往上爬,就必须再长出一只新的脚来,再巴住墙。
爬山虎要不断地往上爬,就得不断地长出新的脚来巴住墙。
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
所以,在这儿,‘一脚一脚’不能换成‘一步一步’。
”这么一画,很直观地让学生感悟到:
爬山虎真神奇,作者用词也很准确,作者的观察尤其耐心仔细。
再比如人教版二年级上册31课《回声》,什么是回声?
第6自然段青蛙妈妈说得很清楚了。
青蛙妈妈说:
“孩子,你的叫声就像这水的波纹。
水的波纹碰到河岸又荡回来。
你在桥洞里叫,声音的波纹碰到桥洞的石壁,也要返回来。
这样,你就听到自己的声音啦。
”
可是,对于二年级上学期的孩子来说,可以读正确,读流利,不见得读明白,以至于能形象地在脑海中呈现出画面,那么老师边扮演青蛙妈妈,边描绘回声形成的情形,便可直观形象地将什么是回声演示给孩子们。
这时,孩子们也会像小青蛙一样,高兴起来:
“老师,我明白了,这就是回声呀!
”
用简笔画再现文字描写的情形,简单随意,也能达到形象直观的效果,用起来很方便。
4、音乐、声响渲染情境。
音乐、声响是一种微妙的语言。
它们用丰富的美感、特有的旋律、节奏塑造
出音乐形象,把听者带到特有的意境中。
如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9课《两只鸟蛋》:
9、两只鸟蛋
我从树杈上取下两只鸟蛋,
小小的鸟蛋凉凉的,
拿在手上真好玩。
妈妈看见了,说:
两只鸟蛋就是两只小鸟,
鸟妈妈这会儿一定焦急不安!
我小心地捧着鸟蛋,
连忙走到树边,
轻轻地把鸟蛋送还。
我仿佛听见鸟儿的欢唱,
抬起头来,
把目光投向高远的蓝天。
《两只鸟蛋》这首诗写的是一个孩子取下两只鸟蛋,在妈妈的教育之后,送还了两只鸟蛋。
鸟蛋凉凉的,真好玩,怎么会舍得又送还给了鸟妈妈呢?
这首诗的重难点应在第2节妈妈的教育。
妈妈的教育内容有两点:
一是“两只鸟蛋就是两只小鸟”,二是“鸟妈妈这会儿一定焦急不安!
”对于一年级六岁的孩子,两只鸟蛋怎么就是两只小鸟呢?
感觉不深,那么我们通过图像来展示给孩子小鸟由蛋中孵化而出然后长大成鸟的过程,帮助孩子理解并感受“两只鸟蛋就是两只小鸟”,再配段轻柔温馨的音乐,给孩子们带来一点可爱的感觉,从而萌生喜欢、不忍伤害的情感。
接下来如何让学生能与诗中取鸟蛋的孩子产生心灵的共鸣,设身处地地感受到鸟妈妈丢失两只鸟蛋的心情,于是“焦急不安”成了不得不抓的词眼。
什么是“焦急不安”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创设 情境 导入 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