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城广场APM通道监测方案.docx
- 文档编号:12113254
- 上传时间:2023-04-17
- 格式:DOCX
- 页数:23
- 大小:354.61KB
宏城广场APM通道监测方案.docx
《宏城广场APM通道监测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宏城广场APM通道监测方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宏城广场APM通道监测方案
宏城广场连接APM线天河南一路站地下通道工程基坑变形监测方案
广东有色工程勘察设计院
2015年3月3日
宏城广场连接APM线天河南一路站地下通道工程基坑变形监测方案
项目负责:
方案编写:
方案审核:
广东有色工程勘察设计院
2015年3月3日
一、前言(1
二、监测目的与意义(3
三、监测对象和监测内容(4
四、测试方法原理及监测点布置(5
五、监测仪器设备(12
六、监测人员配置(12
七、监测频率、报警值(13
八、监测工作信息反馈(14
九、保证监测质量的措施(16
十、监测工作的管理(17
十一、其他施工单位应提供的配合(18
十二、监测频率工作安排表(19
十三、附件(19
一、前言
(一、工程概况
本项目为宏城广场地下室连接APM天河南一路站出入口的地下通道工程。
项目地点位于繁华的天河商业地段,宏城西路和天河南一路交叉口的东北角。
拟建通道在天河南一路站西侧与车站出入口相接,在天河南一路站北侧与宏城广场负一层地下室之间上跨车站端头矿山法隧道,然后在车站北侧与宏城广场的地下室相接。
通道全长约51.2m,基坑宽度5.4m~6.2m,基坑深度8.131m~9.370m,采用明挖顺作法施工,本册图纸为通道围护结构设计图。
(二、围护结构体系及降水措施
本基坑拟采用主体结构采用明挖顺作法施工,基坑挡土结构采用Φ800@1000mm钻孔灌注桩加内支撑的支护形式;天河南一路站和宏城负一层之间的基坑北侧利用宏城地下室既有围护结构(需部分凿除,南侧利用AMP天河南一路站既有围护结构。
具体设计方案如下:
1、基坑北侧:
考虑到北侧西段下面有地铁APM线通过,为减少对隧道的影响,拟采用"水泥土墙+内支撑"的支护形式;其它区域拟采用"搅拌桩+钻孔桩+锚索"的支护形式
2、基坑西侧:
该侧南段靠近电房,拟采用"搅拌桩+钻孔桩+内支撑"的支护形式;其它拟采用"搅拌桩+钻孔桩+锚索"的支护形式。
3、基坑南侧:
该侧临近地铁一号线,拟采用"搅拌桩+地下连续墙+内支撑"或"钻孔咬合桩+内支撑"的支护形式。
4、基坑东侧:
拟采用"搅拌桩+钻孔桩+锚索"的支护形式。
5、地铁APM线:
在APM线两侧拟采用"旋喷桩+旋挖桩+内支撑(斜撑"的支护形式,同时采用横梁将两侧冠梁相连,以减少对隧道的影响。
6、基坑内存在高差变化处采用放坡处理的措施
降水措施:
基坑四周设截水沟,排截地面水。
路面硬化,防止地表水渗入基坑。
基坑开挖过程中,基坑内设排水明沟及集水井,基坑明沟设于基坑四周坡脚处,排水沟沟底应比基坑底低约0.5m,坑内集水井的设置依据施工分段及水量大小妥善确定,如在雨季施工必须准备足够的抽水设备,做到雨季能及时排除,钢筋及新浇混凝土不得浸泡于积水中。
要严密地表水的渗入及地下管,地下水池渗涌对基坑壁的危害。
基坑范围内暂不设降水井,在施工过程中,应采取措施保证疏干排水,视基坑开挖情况结合降水实验确定是否设置降水井。
桩间泄水后,通过水位观测孔监测坑外水位情况。
基坑范围内暂不设降水井,在施工过程中,应采取措施保证。
(三、周边环境
本通道所处位置为宏城停车场,无需交通疏解;场地范围内的主要管线有雨水管、路灯线缆等,通道施工前需要进行迁改。
通道南侧为APM天河南一路站,目前已运营;通道北侧为宏城负一层地下室。
天河南一路站为明暗挖结合车站,其中明挖部分为地下四层箱型框架结构,底板设计埋深25.58m,顶板面设计埋深2.03m,车站南北两端部分采用矿山法施工,车站明挖部分主体围护结构及出入口围护结构均采用Φ1200@1200人工挖孔桩。
通道北侧宏城地下室为地下一层结构,无地面部分,地下室围护结构采用Φ1200@1400旋挖桩+Φ550@350搅拌桩止水。
通道路在天河南一路站与宏城负一层地下室之间上跨天河南一路站端头矿山法隧道,通道底与矿山法隧道顶部净距为8.3m。
矿山法隧道内净跨7.32m,主要支护参数为:
C25喷射混凝土初支350mm+C30防水钢筋混凝土二次衬450mm。
(四、场内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概况
(一地形、地貌
拟建场地位于广州市天河区珠江北侧,地貌形态属珠江三角洲冲洪积平原地貌。
气候条件属于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暖,全年雨量充沛。
(二岩土层构成及工程特性
据钻探资料,场区内覆盖层自上而下依次为第四系人工填土层、冲积层和残积层,下伏为基岩,现分述如下:
1、人工填土
<1>杂填土:
层厚2.30~3.30m,为灰色-灰褐色,稍湿,稍密,由砼块、砖块、砂、粘性土等堆填而成。
2、冲洪积层
<2-1>粉质粘土:
层厚2.00~4.20m,为红色-灰黄色-灰白色,可塑,主要由粉、粘粒及少量砂砾组成,土质均匀,粘性较高。
<2-2>中砂:
层厚1.70m,为红色-灰黄-灰白色,饱和,松散-稍密,以石英质砂为主,含较多粉、粘粒,分选性一般。
3、残积层
<3>粉质粘土:
层厚4.50~6.30m,为褐红色-紫红色-棕红色,可塑,主要由粉、粘粒及少量砂粒组成,土质均匀。
4、基岩
<4-1>全风化泥质粉砂岩:
层厚2.40~2.80m,为棕红色,风化剧烈,略见原岩结构,岩芯呈坚硬土状。
<4-2>强风化泥质粉砂岩:
层厚3.20~5.00m,为棕红色-紫红色,岩石风化强烈,原岩结构较清晰,岩石破碎,岩芯呈半岩半土状或碎块状,遇水易软化,局部夹中风化岩。
<4-3>中风化泥质粉砂岩:
层厚2.20~5.00m,为棕红色-褐红色-紫红色,风化裂隙发育,粉砂质结构,层状构造,泥钙质胶结,岩芯多呈块-短柱状,岩质较软,局部夹强风化岩及微风化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IV级。
<4-4>微风化砾岩:
层厚6.20~6.40m,为褐红色,岩石新鲜完整,砂砾质结构,层状构造,泥质胶结紧密,岩质较硬,锤击声脆,岩芯多呈柱状,局部夹中-微风化岩你只粉砂岩层,岩石基本质量等级为Ⅲ级。
(三水文地质条件
1地表水
场地范围内无地表水。
2地下水
场地地基土中的粉质黏土、全风化岩为微透水层,冲洪积砂土层为中等透水层,施工期间测得地下水埋深2.70~2.90m(标高介于7.55~7.70m,地下水位变化幅度约为2m。
场地浅部地下水主要为赋存于填土及冲积砂土的孔隙水。
其补给来源以大气降水及珠江河水的侧向补给,含水层分布连续,总层厚变化不大,其水量一般。
深部地下水主要为赋存于强~中风化岩中的裂隙水,以弱透水为主,其水量主要受岩层裂隙的发育状况及充填情况控制。
二、监测目的与意义
对已运营地铁的监测要求在原来宏城广场地下室施工的监测基础上进行,分别要有本次施工引起的变化和累计变形沉降情况。
2
在岩土工程中,由于地下构筑物的受力状态和力学机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课题,迄今为止,岩土工程还是一门不够严谨、不完善、不够成熟的科学技术。
所以无论用何种理论、软件、计算方法,设计的定量计算往往不够准确,计算结果只是一个近似可能的数值。
同时地下基坑工程还受到围护结构的施工质量、开挖工况、天气状况和现场管理等多种因素
的影响,在时间和空间上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
根据围护结构特点、施工方法、场地工程地质及环境条件,针对本工程的监测保护应考虑到以下各因素的影响:
①本工程施工周期较长,包括围护施工、基坑开挖及地下结构施工,而且基坑开挖面
积较大,施工流程较多,对周围环境的保护要求较高。
②本项目基坑周边地下管线多,对工程施工影响相当敏感,应严格控制土体的变形,确保周边管线的安全和正常使用。
③应做好围护结构的止水、隔水及排水措施,以确保基坑施工安全。
在基坑桩基施工期间,须周期性对周边环境进行观测,及时发现隐患,并根据监测成果相应地及时调整施工速率及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道路、市政管线及建(构筑物的正常使用。
为此,必须通过建立一个严密的、科学的、合理的监测控制系统来保障基坑工程在整个施工期间的安全。
通过监测工作,可以达到以下目的:
(1及时发现不稳定因素
由于土体成分和结构的不均匀性、各向异性及不连续性决定了土体力学性质的复杂性,加上自然环境因素的不可控影响,人们在认识上尚有一定的局限性,必须借助监测手段进行必要的补充,以便及时采取补救措施,确保基坑稳定安全,减少和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2验证设计、指导施工
通过监测可以了解周边土体的实际变形和应力分布,用于验证设计与实际符合程度,并根据变形和应力分布情况为施工提供有价值的指导性意见。
(3保障业主及相关社会利益
通过对周边地下管线监测数据的分析,通过调整施工参数、施工工序、重车进出以及停靠位置,确保地下管线的正常运行,有利于保障业主及相关社会利益。
(4积累地区性基础工程施工经验
通过对围护结构、周边地下管线等监测数据的分析和整理,了解施工期间各监测对象的实际变形情况及所受的影响程度,分析基坑施工特征,为地区性类似的工程积累宝贵经验。
三、监测对象和监测内容
本工程基坑开挖面积大,通道全长约51.2m,基坑宽度5.4m~6.2m,基坑深度8.131m~9.370m。
周边环境复杂,工程中不得有任何意外,布设的监测系统应能及时有效、
准确的反映施工中围护体及周边环境的动向。
为确保施工的顺利安全进行,根据本工程施工的特点、现场的周边环境情况及基坑设计的要求,施工监测对象和监测内容可确定如下:
1、周边环境监测
(1周边建筑物,监测的具体内容有建筑物沉降、差异沉降和局部倾斜,裂缝产生和发展情况。
(2土体侧向深层变形监测。
(3周边道路、地面和地下管线变形监测。
2、围护体系监测
(1围护桩顶部水平位移(竖向沉降监测
(3围护结构测斜变形监测
(4支撑轴力监测
3、地下水位监测
坑外地下水位监测
四、测试方法原理及监测点布置
(一、监测方法原理
1、桩顶水平位移监测
基坑支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有如下特点:
变形测量主要关注测点的坐标变化值,对坐标的变化量精度要求很高,而对测点的绝对坐标值测量精度要求不高;变形有明显的方向性,主要位移一般指向临空侧;场地通视条件差,且受施工影响大;场地内较难有合适的测量基准点。
根据基坑水平位移的特点,本项目选用两级测量体系。
1、在远离待测基坑的稳定处埋设三个基岩深式基准点K1-K3作为水平位移测量的基准点,基准点采用钻孔置入法埋设(如图3-1所示,如有可能应设立工作墩台以减少对中误差。
图3-1深式基岩水准点埋设示意图
采用独立坐标,以K1(X=1000,Y=500为控制起算点,点K1-K3组成一个边角控制网,另外选取远处的一个固定目标作为定向及检查。
监测过程中,应定期对基准网进行联测检校,以确保基准点的稳定性,其观测技术要求如下表:
该项目是基坑监测的基本项目,它全面反映各个位置基坑支护的水平位移及沉降变形情况。
在基坑支护结构顶部边缘埋设水平位移及沉降一体化观测点4个,测点编号为S1~S4;水平位移观测点采用冲击钻钻孔置入法埋设,如图3-2所示,平面布置详见附图《变形监测点布置平面图》。
图3-2变形监测点埋设示意图
3、分别在三个基准点上安置全站仪,采用极坐标法或前方交会法测量变形点的坐标变化。
该方法在保证对位移测量精度的同时避免了基准点位移对测量产生的影响。
4、测量使用高精度全站仪测量待测点的平面坐标,提供主要位移方向的变形数据。
位移量计算公式:
坐标增量ΔXn=Xn-Xn-1,ΔYn=Yn-Yn-1,选取与基坑边线垂直方向的坐标增量作为观测点的本次位移量,各次位移量之和即为该点的累计位移量。
5、为保证测量精度,测量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采用徕卡精密全站仪进行测量,仪器满足上传系统的要求,本项目采用测角1",测距1mm+2ppm*D的高精度全站仪进行测量;
2、固定测量仪器、测量方法及测量人员进行观测;
3、气候对测量精度有较大影响,应在适宜的条件下观测,避免在烈日下作业;
4、如条件允许,在基坑边角设立架站测墩,作为工作基点,采用强制对中,减少仪器对中误差;设立测点测墩,强制对中棱镜,减少测点对中误差,同时改善通视条件;
5、工作基点应定期校核。
若工作基点附近基坑正在进行土方开挖,则每次测量均应校核;工作基点坐标宜用交会法测量。
6、采用独立坐标系统,独立坐标系的一个方向应与基坑轴线方向基本平行;应选择一个远处固定标志作为定向检查方向;
7、测量视线一般宜控制在100m内。
8、监测精度:
监测点坐标中误差≤1.0mm。
边坡顶水平位移数据检验合格后及时将数据上传至“广州市地下工程和深基坑安全监测信息管理系统”。
2、桩顶沉降、地表沉降、管线沉降、建筑物沉降监测
1、监测方法
本工程使用几何水准方法进行沉降观测。
2、基准点埋设
埋设3个基岩深式水准点BM1~BM3作为沉降观测的基准点。
埋设方法如图3-2所示。
3、监测点埋设
基坑支护结构顶部沉降与水平位移采用一体化监测点,点号为S1~S4,在基坑周边地面需要监测观测点7个,点号为D1~D7,需要保护的建筑物的承力柱或角部埋设沉降观测点10个,测点编号为d1~d10。
沉降观测点采用冲击钻钻孔置入法埋设,如图3-3所示,平面布置详见附图《变形监测点布置平面图》。
图3-3周边建筑物沉降观测点埋设示意图
4、精密水准测量
1、监测基准网和监测点线路应布设成环形网并采用水准测量方法观测。
2、采用仪器:
采用精密电子水准仪配合铟钢条码水准标尺进行观测。
使用日本索佳SET1X1mm+1ppm电子水准仪、仪器满足信息上传系统要求,水准标尺在项目开始和结束后应进行检验,项目进行中也应定期检验。
水准仪检验后i角不得大于15″,水准标尺分划线的分米分划线误差和米分划间隔真长与名义长度之差不得大于0.1mm。
3、水准观测技术要求:
按照二级变形观测的技术要求施测。
观测要求如下表所示。
视线长度、前后视距差和视线高度(m
4、水准观测应符合下列要求:
应在标尺分划线成像清晰和稳定的条件下进行观测,阳光强烈、风力较大以致难以照准时不得进行观测;必须严格按照光学或数字水准仪的使用规范进行测量;每测段的测站数应为偶数,同一测站上观测不准两次调焦;当测站观测限差超限时,应立即重测。
4、测量精度:
监测点测站高差中误差≤0.3mm。
桩坡顶沉降数据检验合格后及时将数据上传至“广州市地下工程和深基坑安全监测信息管理系统”。
3、深层侧向位移(测斜监测
监测项目:
围护结构测斜、周边土体侧向(测斜变形监测
原理:
预先埋设测斜管,测斜管外径为Φ70mm,测斜管内壁有二组正交的纵向导槽,导槽控制测试方位。
埋设时,应保证让一组导槽垂直于基坑边线,另一组平行基坑边线。
测试时,测斜仪探头沿导槽缓缓沉至孔底,在恒温一段时间后,自下而上以1米为间隔,逐段测出X方向上的位移。
同时用光学仪器测量管顶位移作为控制值。
在桩基施工前,分二次对每一测斜监测孔测读各深度点的倾斜值,取其平均值作为初始偏移值。
“+”值表示向基坑内位移,“-”值表示向基坑外位移。
通过这一监测数据我们可以掌握围护桩在基坑开挖后受墙后土压力产生的变形。
计算公式:
(sin0
jji
jijjiBAcaLX-==∑∑==
ioiiXXX-=∆
式中:
△Xi为i深度的累计位移(计算结果精确至0.1mmXi为i深度的本次坐标(mmXio为i深度的初始坐标(mmAj为仪器在0°方向的读数Bj为仪器在180°方向上的读数C为探头标定系数L为探头长度(mmaj为倾角
外业观测采用武汉基深CX-3C型测斜仪进行测试,测斜精度±O.01mm/500mm。
4、支撑轴力监测
监测项目:
支撑轴力监测
原理:
在承受较大水平推力的支撑的指定截面的主筋上焊接钢筋应力计,通过数字式监测仪测得读数,可换算成截面的轴向内力变化情况。
外业观测采用江苏海岩XP02型振弦式频率测定仪来测读测力计的频率或模数。
5、地下水位观测
监测项目:
坑外地下水位监测
原理:
预埋水位观测孔,采用水位计钢卷尺进行观测,在基坑降水前测得各水位孔孔口标高及各孔水位深度,孔口标高减水位深度即得水位标高,初始水位为连续二次测试的平均值。
每次测得水位标高与初始水位标高的差即为水位累计变化量。
外业观测采用水位计钢卷尺进行观测。
(二、监测点布置
根据基坑设计方案及招标文件要求,布设监测点数量如下:
1、垂直位移(沉降监测高程控制网
根据本工程特点,考虑沉降基准点的稳定性和观测精度要求,以防止基准点高程变动造成的误差,在远离施工影响范围以外布置3个以上稳固高程基准点,编号为BM1~BM3。
这些高程基准点与施工用高程控制点联测,沉降变形监测基准网以上述稳固高程基准点作为起算点,组成水准网进行联测。
其埋设方法采用钻孔置入法,把25钢筋插入孔底,钢筋露出所注水泥面3cm,顶部焊接预制标芯并涂防锈油漆作为观测立尺点,然后设置保护箱盖。
每次沉降观测前均应对基准点进行联测检校,确定其稳定可靠后,才对沉降点进行观测。
基准点联测及沉降点观测均应组结成附合或闭合水准路线。
2、水平位移监测点
根据基坑设计方案及招标文件要求,埋设在围护桩顶部圈梁(又称压顶梁、冠梁表面。
总共布设4个水平位移监测点(编号为S1~S4。
测点具体布置见附图《监测平面布置图》。
3、围护结构测斜监测点
在基坑围护结构钻孔灌注桩钢筋笼绑扎好后、吊装之前,把带十字导槽的PVC塑料测斜管绑扎在钢筋笼中部:
绑扎时测斜管的十字一边与钢筋笼平行,一边垂直于钢筋笼,底部与钢筋笼底部平直,顶部略高于钢筋笼1.5米,拼接测斜管时,各接口的十字对直并用螺丝拧牢,底盖顶盖盖好,绑扎好后灌满清水,顶部用砼保护好。
根据基坑设计方案及招标文件要求,总共布设4个围护结构测斜监测孔,编号为J1~J4,深度与布点位置所在的基坑围护结构钻孔灌注桩同长。
测点具体布置见附图《监测平面布置图》。
4、支撑轴力监测
根据基坑设计方案及招标文件要求,在受力较大的支撑内埋设钢筋应力计,基坑共选取12组断面(编号为G1~G12。
每组断面需设置4个应力计,共设置12组应力计。
测点具体布置见附图《监测平面布置图》。
5、周边土体侧向变形监测
根据基坑设计方案及招标文件要求,选择在基坑周围离基坑开挖面约3-4米或能反映土体变形的位置,在坑外以地质钻机钻孔方式埋设直径为φ70的专用监测PVC管,下管后用中砂密实,孔顶附近再填充泥球,以防止地表水的渗入,以监测基坑开挖过程中基坑外侧土体沿深度各点的水平位移。
总共布设3个周边土体侧向监测孔,编号为C1~C3,深度与布点位置所在的基坑围护结构钻孔灌注桩同长。
测点具体布置见附图《监测平面布置图》。
6、坑外地下水位监测
根据基坑设计方案及招标文件要求,坑外沿基坑边线均布埋设,离围护桩距离1~2m内。
共布设2个水位监测孔,(编号为W1~W2,孔深略比布点位置所在的基坑位置深1米(含沉淀管和滤水段长度。
测点具体布置见附图《监测平面布置图》。
7、地面沉降监测
根据基坑设计方案及招标文件要求,共布设7个道路、地面沉降监测点,编号为D1~D7。
测点具体布置见附图《监测平面布置图》。
具体位置可能会视现场障碍物分布情况适当调整。
8、周边建筑物、管线沉降倾斜监测
周边建筑物沉降观测点采用冲击钻在墙或柱上成孔,安装同一口径的膨胀螺丝,膨胀螺丝顶端焊接钢珠,以提高观测精度。
根据基坑设计方案及招标文件要求,共布设10个周边建筑物沉降观测点,编号为d1-d10。
测点具体布置见附图《监测平面布置图》。
具体位置可能会视现场障碍物分布情况适当调整。
综上所述,布设的各类监测元件情况及数量如下:
五、监测仪器设备
六、监测人员配置
七、监测频率、报警值
(一、监测频率
1、监测初始值测定
为取得基准数据,各观测点在施工前,随施工进度及时设置,并及时测得初始值,观测次数不少于3次,直至稳定后作为动态观测的初始测值。
测量基准点在施工前埋设,经观测确定其已稳定时方才投入使用。
稳定标准为间隔一周的两次观测值不超过2倍观测点精度。
基准点不少于3个,并设在施工影响范围外。
监测期间定期联测以检验其稳定性。
并采用有效保护措施,保证其在整个监测期间的正常使用。
2、监测频率
根据工况合理安排监测时间间隔,做到既经济又安全。
根据监测频率根据基坑设计单位要求(最终监测频率根据现场实际施工进度情况确定:
(1、基坑开挖前对道路、周边建筑、管线每7-15天观测一次。
(2、基坑开挖小于5米每2天监测一次,开挖小于10米每天监测1次,底板完成后每3天一次。
详见附件《监测频率工作安排表》。
(3、现场监测将采用定时观测与跟踪观察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4、监测频率可根据监测数据变化大小进行适当调整。
(5、监测数据有突变时,监测频率加密到每天二~三次。
(6、各监测项目的开展、监测范围的护展,随基坑施工进度不断推进。
(二、报警值
监测报警指标一般以总变化量和变化速率两个量控制,累计变化量的报警指标一般不宜超过设计限值。
本工程报警指标拟定为:
八、监测工作信息反馈
(一、监测资料整理及分析方法
1、监测资料整理、分析内容
各类工程监测资料整理分析的内容,通常包括监测资料的搜集、整理、分析、反馈及评判决策五个方面:
搜集。
监测数据的采集、与之相关的其它资料的搜集、记录、存储、传输和表示等。
整理。
原始观测数据的检验、物理量计算、填表制图、异常值的识别剔除、初步分析和整编等。
分析。
通常采用比较法、作图法、特征值统计法和各种数学、物理模型法,分析各监测物理量量值大小、变化规律、发展趋势、各种原因量和效应量的相关关系和相关程度,以便对岩土工程的安全状态和需采取的技术措施进行评估决策。
其中,数学、物理模型法有统计学模型、确定性模型、混合性模型。
在确定性和混合性模型中,通常要配合采用反分析方法进行物理力学模式的识别和有关参数的反演。
安全预报和反馈。
应用监测资料整理和反分析的成果,选用适宜的分析理论、模型和方法,分析解决岩土工程面临的实际问题,重点是安全评估和预报,补充加固措施和对设计、施工及运行方案的优化,实现对岩土工程系统的反馈控制。
综合评判和决策。
应用系统工程理论方法,综合利用所搜集的各种信息资料,在各单项监测成果的整理、分析和反馈的基础上,采用有关决策理论和方法(如风险性决策等,对各项资料和成果进行综合比较和推理分析,评判岩土工程的安全状态,制定防范措施和处理方案。
综合评判和决策是反馈工作的深入和扩展。
2、监测资料的分析方法
监测资料的分析方法分为以下几类:
A、定性的常规分析方法。
如比较法、作图法、特征值统计法和测值因素分析法等。
B、定量的数值计算方法。
如统计分析方法、反分析方法等。
C、数学物理模型分析方法。
如统计分析模型、确定性模型和混合性模型等。
D、应用某一领域专业知识和理论的专门性理论方法。
为保障监测工作的系统性,使之能及时反馈基坑和周边环境的安全状态,监测和施工的配合一般按以下工作流程进行。
(二、监测结果及信息反馈
1、施工监测过程中的信息反馈
每次观测完毕后现场先粗算,如果位移量发生比较大时马上向业主方或监理方口头通报观测成果,并在当天提交本次监测成果报表及曲线图。
一般情况下变形量较小时在监测工作完成后3天内提交本次监测成果报表及曲线图(正式盖章资料一星期提交一次,分析开挖施工时基坑的安全可靠性及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程度,及时提出建议、报警和应急措施,为信息化施工提供依据。
如果监测结果超过设计的警戒值即向建设方、总包方、监理方发出警报,提请有关部
应提交以下资料:
(1位移观测成果表,时间、位移量(T-S曲线图
(2沉降观测成果表,时间、沉降量(T-S曲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场 APM 通道 监测 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