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概论试题库.docx
- 文档编号:12099300
- 上传时间:2023-04-17
- 格式:DOCX
- 页数:36
- 大小:42.50KB
农学概论试题库.docx
《农学概论试题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学概论试题库.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农学概论试题库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种子指作物生产上直接用来作为播种材料的植物器官或植物学上由胚珠发育而成的繁殖器官。
2、生育期指作物完成从播种到收获的整个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时间。
3、经济产量指单位面积上所收获的有经济价值的主产品数量。
4、种植制度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作物组成、配置、熟制与种植方式的总称。
5、品种指人类在一定的生态条件下,按照一定的目标,在自然选择的基础上,经人工选择培育而成的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主要性状相对一致,能生产出符合人类要求的产品的一个作物群体。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根的主要功能是吸收、输导、支持、合成、贮藏。
2、种子萌发需要的适宜环境条件包括水分、温度及氧气。
3、作物生长必需的生活因子有光照、温度、水分、空气和养分。
4、作物生长发育的温度三基点包括最低温度、最高温度和最适温度。
5、复种指数是指全年总收获面积占耕地面积的百分比。
6、作物生长发育必需的三大营养元素是氮、磷、钾。
7、病虫害防治的基本原则是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8、土壤是由固体、液体、气体三相物质组成的复合物。
9、决定一个地区能否复种的首要条件是温度。
10、短日照作物要求在24小时昼夜周期中,日照长度短于某个临界日照长度,才能正常开花结实。
三、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作物属于长日照作物的是(B)。
A.大豆B.油菜C.黄麻D.烟草
2、在冰点以下的低温对植物组织、器官所造成的伤害叫(A)。
A.冻害B.热害C.旱灾D.涝灾
3、(C)是指在同一块土地上一年内接连种植两季或两季以上不同作物的种植方式。
A.种植制度B.作物布局C.复种D.连作
4、下列作物种子中具有胚乳的是(D)。
A.豌豆B.大豆C.蚕豆D.青稞
5、下列作物根系属于须根系的是(B)。
A.大豆B.玉米C.茄子D.马铃薯
6、小麦属于(A)。
A.长日照作物B.短日照作物C.中日照作物 D.定日照作物
7、在前季作物生长的后期,在其株行间播种或移栽后季作物的种植方式叫(D)。
A.间作B.混作C.复种D.套作
8、下列作物中,属于喜凉作物的是(C )。
A.花生 B.水稻 C.青稞 D烟草
9、原产于南方的冬小麦品种引种到北方,其生育期一般会(A)。
A.延长 B.缩短C.不变D.抽穗前延长,抽穗后缩短
10、种子真正成熟的含义是(D)。
A.形态和生理均未成熟 B.生理成熟,形态未成熟 C.形态成熟,生理未成熟
D.形态和生理均成熟
四、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括号内,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2分,共10分)
1、播种前种子处理技术包括:
(B、C、D、E)
A.播种B.晒种C.消毒D.包衣E.浸种催芽
2、品种改良的目标有(A、B、C、D)。
A.高产 B.优质 C.稳定性好D.适应性强E.产量低
3、播种期的确定应根据(A、B、C、E)等综合考虑。
A.品种特性B.种植制度C.气候条件D.播种方式E.病虫害发生情况
4、种子清选的方法有(A、B)
A.风选B.筛选C.密度选D.压力选E.质量选
5、植物病原物的传播媒介和传播途径主要有(A、C、D、E)。
A.人为传播B.营养传播C.昆虫传播D.雨水和流水传播E.气流传播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作物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有哪些?
作物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有:
(1)机械混杂;
(2)生物学混杂;(3)不良环境条件和栽培技术;(4)选择作用;(5)遗传基因的继续分离和基因突变。
2、种子休眠的原因是什么?
种子休眠的原因有:
(1)种皮厚,透气差;
(2)胚未发育完全;(3)后熟作用未完成;(4)抑制物质的存在。
3、作物病害农业防治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作物病害农业防治的主要方法有:
(1)使用无病繁殖材料;
(2)建立合理的种植制度;(3)加强栽培管理;(4)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
4、轮作增产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能均衡利用土壤营养元素,用养结合,提高地力;
(2)可减少病虫害;(3)消除土壤有毒物质;(4)改变农田生态条件,减少田间杂草。
六、论述题(15分)
你认为当前西藏农作物产量不高的主要原因及提高途径是什么?
此论述题重点考察考生对农业知识的综合掌握与运用能力,鼓励考生提出自己的见解,评分标准如下:
(1)有自己明确的观点,所提出的主要原因及提高途径符合农学专业知识和西藏农业的客观现实,文字表述规范,条理清楚,得分10-15分。
(2)有自己较为明确的观点,所提出的主要原因及提高途径基本符合农学专业知识和西藏农业的客观现实,文字表述较规范,条理较清楚,得分5-9分。
(3)没有自己明确的观点,所提出的主要原因及提高途径不符合农学专业知识和西藏农业的客观现实,文字表述不规范,条理欠清楚,得分5分以下。
农学概论试题库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2.农业发展的过程,一般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现代农业三个历史阶段。
3.从物质生产及其转化效率上看,作物经济产量是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者的乘积。
4.间、混、套作增产的原因,主要有
(1)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3)边行效应;(4)作物间互利关系;(5)增强抗灾能力。
5:
__________是指全年总收获面积占耕地面积的百分比$:
复种指数
6:
决定一个地区能否复种的首要条件是__________$:
热量
#:
________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作物布局和种植方式的综合$:
种植制度
7:
________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作物组成和配置的总称$:
作物布局
8:
作物的生态适应性反映作物的生物学特性与_________的吻合的程度$:
环境
9:
作物的生态适应性具有_____________、地区性和相对性。
$:
季节性
10:
作物生产系统由作物、______、技术、经济四个子系统组成。
$:
环境
11:
净光合速率为零时的光强称为__________$:
光补偿点
12:
长日照作物要求在24小时昼夜周期中,日照长度_________某个临界日长,才能开花.$:
长于
13:
短日照作物要求在24小时昼夜周期中,日照长度_________某个临界日长,才能开花.$:
短于
14:
干旱可分为土壤干旱和________$:
大气干旱
#:
作物每形成一克干物质所消耗的水分的克数称为________$:
蒸腾系数
15:
土壤水分的主要散失途径有径流、渗漏和_____$:
植物吸收
16:
在腐殖质作用下形成的近似球形、疏松多孔的小土团,直径为_____毫米,称为团粒结构$:
0.25-10
17:
土壤肥力就是在作物生长期间,土壤能够经常不断的适量的给植物提供并调节生长所需要的扎根条件、热量、水分、养分和_______$:
空气
18:
某种土壤能保持最大数量的毛管悬着水的含水量,称为______$:
田间持水量
19:
土壤中各粒级土粒配合的比例,或各粒级土粒在土壤重量中所占的百分数,称为________________$:
土壤质地
20:
土壤是指覆盖在地球陆地表面,能够___________的疏松层$:
生长植物
21:
土壤肥力就是在作物生长期间,土壤能够经常不断的适量的给植物提供并调节生长所需要的扎根条件、空气、水分、养分和_______$:
热量
22:
_________是土壤最重要、最有效的水分。
$:
毛管水
23:
经低温诱导促使植物开花的作用称为_______________$:
春化作用
24:
日平均气温与生物学零度差值的累加称为_________$:
有效积温或生长度日
25:
日平均温度与生物学零度的差值逐日累加的和称为____________$:
有效积温或生长度日
26:
大于或等于生物学零度的日平均温度逐日累加的和称为_________$:
活动积温
27:
作物性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和开花时,对外界温度最敏感,遇低温或高温会导致严重减产,此期称为_______$:
温度临界期
28:
大于或等于生物学零度的日平均气温之和称为___________$:
活动积温
29:
作物生长发育的最低、最高、______________温度称为三基点温度$:
最适
30、植物生长必须的条件有温度、水肥、空气和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5分)
1.下列作物属于长日照作物的是()。
A.油菜B.大豆C.黄麻D.烟草
5.在冰点以下的低温对植物组织、器官所造成的伤害叫()。
A.冷害B.冻害C.旱灾D.涝灾
11.对一些自然休眠已解除的农产品,可通过控制环境条件保持强迫休眠状态来延长农产品的贮藏期,其中最有效、安全、方便的方法是()。
A.控制光照时间B.射线辐照
C.使用抑制剂类激素D.冷藏
12.原产于南方的冬小麦品种引种到北方,其生育期一般是()。
A.延长B.缩短C.不变D.抽穗前延长,抽穗后缩短
13.()是指在同一块土地上一年内接连种植两季或两季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
A.种植制度B.作物布局C.复种D.连作
1.下列植物种子中具有胚乳的是
A.小麦B.大豆C.蚕豆D.西瓜
3.下列作物根系属须根系的是()
A.大豆B.小麦C.茄子D.棉花
14.在前季作物的生长后期,在其行间播种或移栽后季作物的种植方式叫()
A.间作B.混作C.复种D.套作
20.小麦属于()
A.长日照作物B.短日照作物C.定日照作物D.中性作物
10.下列作物中,较耐长期连作的作物是( )
A.甜菜、马铃薯B.向日葵、大白菜
C.花生、烟草D.玉米、小麦
9.一般把作物种子播种(或出苗)到新种子成熟所经历的天数称为()
A.生育时期B.生育期C.生育阶段D.物候期
三、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1分,共5分)
1.在下列播前土壤耕作措施中,属于土壤辅助耕作措施的有()。
A.耙地B.耕地C.起垄
D.镇压E.作畦
2.植物(作物)无性繁殖的方式有()。
A.根、茎类器官繁殖B.嫁接C.体细胞组织培养
D.扦插E.体细胞杂交
2.禾谷类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是由()这些因素构成的。
A.单位面积有效穗数B.每穗实粒数C.粒重
D.结实率E.单位面积的株数
6.根据发生部位不同,植物根的种类有()。
A.主根B.直根系C.侧根
D.不定根E.须根系
7.作为一个品种至少应符合的条件有()。
A.优良性B.稳定性C.纯一性
D.商品性E.适应性
8.地膜覆盖的环境效应表现为()。
A.提高土壤温度B.增加光照强度C.防止水分蒸发,保湿保墒
D.防止水土流失E.除草抑盐碱
9.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方法有()。
A.浸沾法B.喷洒法和喷粉法C.浇施法
D.涂沫法和注射法E.气熏法
10.植物病原物的传播媒介和传播途径主要有()。
A.人为传播B.气流传播C.昆虫传播
D.雨水和流水传播E.传染性传播
2.土壤耕作的主要作用是()
A.松土B.翻土C.混土D.平地E.开沟培垄
1.植物种子的基本构造包括()
A 种皮B 果皮C 胚D胚乳E胚芽
#:
一个地区能否复种须考察其
A热量条件B经济条件C水分条件D种植习惯E劳力条件$:
ACE
#:
套作
A能够提高复种指数B是集约利用时间的种植方式
C作物的共生期长D技术关键是适期播种
E要求前后茬作物的生态适应性相同$:
ABD
#:
间作
A能够提高复种指数B是集约利用时间的种植方式C作物的共生期长
D增产的中心环节是提高密度E要求各作物的生态适应性大体相同$:
CDE
#:
连作的危害有
A病虫草害加剧B土壤养分失衡C有毒物质积累
D土壤结构恶化E土壤微生物活性降低$:
ABCD
#:
轮作
A能够减轻作物病虫害B使土壤微生物增加C均衡利用土壤养分D有毒物质积累
E改善土壤物理性状$:
ACE
#:
品种改良的目标有:
A高产B优质C稳定性好D适应性强E种植面积大$:
ABCD
#:
作物病害防治方法
A植物检疫B选用抗病品种C物理和微生物防治D化学防治E栽培管理$:
ABCDE
#:
确定播种期须考虑的因素有
A品种特性B种植制度C气候条件D土壤质地E病虫害发生情况$:
ABCE
#:
确定播种期须考虑的因素有
A品种特性B种植制度C气候条件D土壤湿度E病虫害发生情况$:
ABCDE
#:
播后技术主要包括:
A盖土镇压B化学除草C开沟理墒D查苗补苗E深中耕$:
ABCD
#:
种子清选的方法有
A风选B筛选C比重选D体积选E质量选$:
ABC
#:
播前种子处理技术包括:
A选种B晒种C消毒D包衣E浸种催芽$:
BCDE
#:
8植物内源激素包括()
A生长素B赤霉素C脱落酸D细胞分裂素E乙烯$:
ABCDE
#:
植物营养诊断包括
A生长诊断B形态诊断C组织分析D缺素诊断E生育诊断$:
ABCDE
#:
叶面施肥()
A养分吸收快B肥料用量大C浓度不宜太低D喷在新叶上为好E可用于根部受损时或田间干旱时。
$:
ADE
#:
7我国灌溉方法的主要类型有()
A地面灌溉B地下灌溉C喷灌D滴灌E微灌$:
ABCE
#:
农业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技术包括
A水资源优化分配技术B多水源联合运用技术C雨水汇集利用技术
D地下水利用技术E劣质水利用技术$:
ABCDE
#:
免耕法的缺点:
A肥效低B虫草增加C成本低D土壤紧实E促进微生物繁衍$:
ABDE
#:
免耕法的优点有:
A保持水土B地温下降C养地肥田D降低成本E不误农时$:
ACDE
#:
土壤耕作的作用和意义
A调整耕层三相比B调节微生物活性C提高肥料利用率
D保水蓄水E控制病虫草害$:
ABCDE
#:
土壤基本耕作包括
A翻耕B免耕C中耕D旋耕E深松耕$:
ADE
#:
作物增温育苗方式有:
A湿润育苗B酿热温床育苗C旱育苗D温室育苗E双膜育苗$:
BD
#:
13作物露地育苗方式有:
A湿润育苗B保温育苗C旱育苗D温室育苗E双膜育苗$:
AC
#:
作物生态因子的作用机制包括:
A主次效应B交互作用效应C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D阶段性作用E人为作用$:
ABCD
#:
耐性定律的内容包括
A一种生物对同一生态因子的耐性范围不同
B对主要生态因子耐性范围宽的生物种,分布较广C同一生物由于对生态因子的耐性范围不同,形成生态型分化D同一种生物在不同发育阶段对生态因子的耐性范围相同
E生态因子间具有相互作用$:
BCE
#:
作物的生态适应性
A是作物与环境的统一B反映作物对环境的要求C影响作物的分布
D是作物具有的遗传、生理、生态等属性E反映作物的生物学特性与环境吻合的程度$:
ACE
#:
人类对作物的环境进行调控的目的有:
A充分利用环境的有利条件B克服环境的不利条件C改变作物的形态结构
D优化作物的生育进程E改善作物的生理生化过程$:
ABCDE
#:
耐性定律的内容包括
A不同生物对同一生态因子的耐性范围不同B同一种生物在生殖生长期间对生态因子的耐性范围最宽C对主要生态因子耐性范围宽的生物种,分布较广
D同一生物由于对生态因子的耐性范围不同,形成生态型分化E生态因子间具有相互作用$:
ACDE
#:
作物的生态适应性
A具有相对性B具有季节性C具有地区性D地区性是核心E是作物的遗传本性$:
ABCE
#:
关于氮素的描述正确的是
A氮素是组成蛋白质的主要成分B氮素又称生命元素C缺氮症状先由新叶发生
D植物缺氮,叶片黄化E氮素过多,易贪青晚熟$:
ABDE
#:
微量元素的营养特点有:
A需要量非常小,土壤中的微量元素数足够植物吸收B微量元素数量过多时,会造成毒害作用C只有在施足大量元素的基础上,施用微量元素才有效
D微量元素缺乏,不会对植物造成损伤
E多数微量元素在植物体内不移动,不可再利用$:
BCE
#:
下列元素中属于植物必须的大量元素的有
ACaBMgCZnDCuEFe$:
AB
#:
下列元素中属于植物必须的微量元素的有
ACaBMgCZnDCuEFe$:
CDE
#:
太阳光对作物的意义表现为:
1热效应2光合作用3光形态建成D诱发性突变5蒸腾作用$:
1234
#:
应用光周期理论,可实现
A对红薯进行短日处理,使其在北方开花B对秋菊进行短日处理,使其在元旦开花
C对秋菊进行短日处理,使其在夏至开花D利用暗期中断抑制甘蔗开花,从而提高产量
E玉米在海南加代繁殖$:
ACDE
#:
从外地引进新品种
A同纬度地区引种容易成功B短日作物从北向南引种,应引进生育期短的品种
C长日作物从北向南引种,生育期缩短D短日作物从北向南引种,生育期缩短
E长日作物从北向南引种,应引进生育期短的品种$:
AD
#:
按照作物对光周期的反应,把作物分为
A长日照作物B短日照作物C暗期作物D日中性作物E中日照作物$:
ABDE
#:
大气中对农作物有害的气体主要有
ASO2BN2CHFDCOEO3$:
ACE
#:
关于CO2在田间垂直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有:
A午夜和凌晨越接近地面,CO2浓度越大B午夜和凌晨越接近冠层,CO2浓度越大
C白天作物群体上部CO2浓度较小D白天作物群体中部CO2浓度较大
E白天作物群体下部CO2浓度较大$:
ACE
#:
关于作物需水临界期,描述正确的是
A是作物需水最多的时期B是作物开始需水的时期C此期缺水造成的损失不可弥补D往往是作物性细胞形成期E是作物需水最迫切的时期$:
CDE
#:
我国主要低产田类型有
A红壤B黄壤C盐碱土D低产水稻田E风砂土$:
ABCDE
#:
关于作物的三基点温度:
1作物的最适、致死、最高温度称为三基点温度
2不同作物的三基点温度不同3同一作物的三基点温度相同
4最适温度往往接近与最高温度5最高温度一般在30-40℃之间$:
245
作物属于长日照作物的是()。
A.油菜B.大豆C.黄麻D.烟草
7.按作物对二氧化碳同化途径的特点分类,下列作物中属于四碳作物的是()
A.水稻、小麦B.玉米、高梁
C.棉花、烟草D.剑麻、龙舌兰麻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30分)
2.喜光作物
4.轮作 :
指在同一块田地上,将不同作物在一定年限内按一定顺序循环种植的方式。
1.复种指数(%)=
全年收获作物的总面积
×100%
耕地面积
2.田间耗水量是指作物整个生育期内,农田消耗于蒸散的水量,即为植株蒸腾量与株间蒸发量之
和。
4.利用植物的器官、组织或细胞,通过无菌操作接种于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在一定的光温条件下培养,使之生长发育的技术称为组织培养。
5.一般指不同种、属甚至科间的杂交,包括栽培作物与野生植物的杂交而培育新品种的方法。
6.农业自然资源 :
通常是指除地下矿藏、能源资源外的地表资源。
主要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气候资源等。
生物产量:
间作
经济产量:
作物布局
#:
作物$:
由野生植物经过人类不断的选择、驯化、利用、演化而来的具有经济价值的栽培植物。
#:
种子发芽率$:
纯净种子能发芽的比例
#:
种子发芽势$:
种子发芽的快慢和整齐度
#:
作物品种$:
经过人工选育或发现并经过改良、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征一致、遗传性状相对稳定的植物群体。
#:
种质资源$:
选育新品种的基础材料,包括各种植物的栽培种、野生种的繁殖材料及利用上述材料人工创造的遗传材料。
#:
选择$:
改变不同个体的生存机会或留下后代的机会
#:
变异$:
生物不同个体间性状的差异
#:
基因$:
是特定的DNA功能片段,携带特定的遗传信息,是遗传和变异的基本单位
#:
遗传$:
生物的亲代和子代的相似现象
#:
杂种优势$:
杂交后代在生活力、抗逆性、产量和品质等方面优于其亲本的现象
#:
经济系数$:
生物产量转化为经济产量的效率
#:
经济产量$:
栽培目的所需要的产品的收获两量。
#:
生物产量
$:
整个植株总干物质的收获量。
#:
作物的生长中心$:
指生长势较强、生长绝对量和相对量较大的部分
#:
生育时期$:
作物外部形态上呈现显著变化的某个时期
#:
生育期$:
作物从出苗到成熟经历的天数
#:
生长$:
作物在数量上的不可逆的增长
#:
发育$:
作物结构、机能的质变过程
#:
作物群体$:
指该种作物的许多个体的聚集体。
#:
库$:
接纳或最后贮藏养料的器官
#:
源$:
制造和提供养料的器官
#:
流$:
控制养料运输的器官输导系统
#:
作物产品品质
$:
指其利用质量和经济价值
#:
食用品质$:
指蒸煮、口感和食味等特性
#:
营养品质$:
蛋白质含量、氨基酸组成、维生素含量、微量元素含量等
#:
工艺品质$:
影响产品质量的原材料特性
#:
加工品质$:
对加工过程有影响的原材料特性
#:
简述叶层分组$:
下层叶片:
主要供应根、分蘖、幼叶生长;
中层叶片:
主要供应茎杆、穗或花生长;
上层叶片:
主要供应结实器官
#:
出叶速度$:
主茎发生新叶的速度,常用主茎发生一片新叶所需的天数或生长度日来表达。
#:
叶面积指数$:
单位土地面积上所有叶面积的总合
#:
种子的休眠$:
有的种子必须经过一段时间,内部发生进一步变化,才能发芽的现象。
#:
作物的生态型
$:
同一种生物的不同个体群,长期生活在不同的生态环境或人工环境中,发生趋异适应,经自然和人工选择分化形成了生态、形态和生理特性不同的基因型类群,称为生态型。
#:
生态因子作用的主次效应$:
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众多的生态因子中总有一二个因子起着主导性的决定性的作用,而其他因子则处于比较次要的地位。
#:
生态因子的交互作用效应$:
当作物受到多个生态因子的作用时,各个因子对作物的效应会表现出某种交互作用。
#:
作物的生态适应性$:
植物对环境的要求与实际环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学 概论 试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