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的旋转》说课稿教学反思.docx
- 文档编号:12087223
- 上传时间:2023-04-17
- 格式:DOCX
- 页数:6
- 大小:18.10KB
《图形的旋转》说课稿教学反思.docx
《《图形的旋转》说课稿教学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图形的旋转》说课稿教学反思.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图形的旋转》说课稿教学反思
《图形的旋转》说课稿教学反思
(一)教材的内容
“图形的旋转”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图形的运动”的第一课时。
(二)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图形的旋转”这部分教材是在二年级下册“平移和旋转”初步认识了生活中的旋转现象,能够较为准确的判断出某一物体的运动现象是“平移还是旋转”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旋转的含义,探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并让学生学会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
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的重要知识点,对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是一个渗透,是后续学习中心对称图形及其画出旋转后的图形的基础,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同时,旋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利用旋转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很多实际问题。
(三)说学习目标
根据上面的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我觉得应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观察、归纳、概括等能力,发展学生有条理地思考及语言表达能力。
为此,我觉得本节课应关注学生对旋转的特征的探索过程,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实践、推理、归纳能力,真正理解旋转的特征。
由此,根据以上分析和课程标准要求,我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定于如下:
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变换,明确旋转的含义,及旋转的三要素。
2.能在方格纸上把三角形旋转90°进一步认识在旋转过程中旋转图形的特征。
(四)说学习重点、难点
本节课是联系具体情境,让学生观察钟面的指针旋转的过程,认识物体是怎样按照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旋转,因此明确旋转的含义,说清“指针是绕哪个点旋转”“是向什么方向旋转”“转动了多少度”成为本节课的重点。
对于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是本节课的难点,只有认识到“图形旋转后形状大小都没变,只是位置变了”,那么旋转方法的研究和提炼才能成为一种自主活动,同时也为画出旋转后的图形打下牢固的基础。
二、说教学法
根据本节课教材内容和编排特点,按照学生认知规律,遵循高效课堂先学后教的指导思想,我主要采用了自学互动式讨论、教师点拨反馈式练习等方法进行教学。
从而使学生达到感知新知、概括新知、应用新知、巩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
在学法指导上,我采取让学生自主探索、观察发现、合作交流的方法。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实践活动,以独立思考和相互交流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总结归纳出图形旋转的特征,在引导探索时,给学生流出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联想、探索,从真正意义上完成对知识的自我建构。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直观呈现教学素材,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三、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第一环节是新知引入的过程,我首先课件出示图片,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从而发现图形的变换——旋转。
师相机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图形的旋转”。
板书课题:
图形的旋转
[设计意图:
由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引入,使学生感知旋转现象,建立旋转的表象。
]
(二)自学互动
这一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为了突出这些重点和分散化解这些难点,我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主要从这几步骤来引导学生学习,即:
⑴理解旋转的含义,知道旋转的三要素。
⑵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究旋转的特征。
1、首先让学生说说生活中,还见过哪些旋转的例子?
【设计意图:
通过生活事例,使学生初步了解图形的旋转变换。
】
2、接着让学生观察图片,然后小组讨论旋转现象有哪些共同点。
学生汇报师相机板书。
师板书:
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度顺时针逆时针
【设计意图:
体验旋转现象,初步认识旋转的三要素为学习例1做铺垫。
】
3、观察、描述旋转现象
小组合作操作,仔细观察指针的旋转过程并把例1下面的三句话补充完整。
(出示动画:
指针从12指向1)
用一句话完整地描述指针的旋转过程,教师引导学生叙述完整:
指针从“12”到“1”绕点O按顺时针旋转30。
出示:
指针从“12”到“1”绕点O按顺时针旋转30。
(出示动画:
指针从1指向3)巩固叙述指针的旋转过程:
指针从“1”到“3”绕点O按顺时针旋转60。
。
(出示动画:
指针从3指向6)
接着通过知识迁移类推要求学生同桌互相独立描述指针的旋转过程
进而深化知识,如果指针从“6”继续绕点O顺时针旋转180。
会指向几?
(出示动画:
指针从6指向12)
小结,明确旋转的要素
引导学生概括出旋转的意义。
[设计意图:
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的演示来加强直观教学,让学生加深对旋转含义的理解,降低理解上的难度。
引导学生通过对具体实例“钟表指针的旋转”的直接观察,师生互动式交流,进行归纳推理,得出结论。
突出旋转的三要素让学生及时巩固并理解旋转的含义,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得到优化,知识体系得到完善,使学生的数学理解又一次突破思维的难点。
]
2.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究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首先我让学生观察例2的主题图。
然后小组合作动手操作将直角三角尺固定在方格纸上绕点O每
次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三角形90°,观察每次旋转后三角尺的位置是如何变化的?
学生汇报结果。
最后揭示旋转的特征:
三角形旋转后,每个三角形的位置都发生了变化,而三角形的形状、大小没有变;点O的位置没有变。
对于旋转的特征学生已初步建构知识,但还不成熟,因此趁热打
铁我设计了换另一把三角尺,在方格纸上按逆时针方向像上面那样转一圈并说一说。
三角形应该转到什么位置?
【设计意图:
现代数学教学论指出,教学中必须展现思维的过程性,应让学生自主探索,归纳经验,在这里,我通过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合作交流的活动是一种主动的学习活动,在这个活动的过程中,学生自主研究式探索,师生、生生交流,同时教师引导学生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归纳图形旋转的特征。
进一步巩固这一教学难点,让学生充分理解并掌握。
】
(三)达标测评
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巩固新知识
【设计意图:
】
(四)全课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设计意图:
小结归纳不应该仅仅是知识的简单罗列,而应该是优化认知结构,完善知识体系的一种有效手段,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学习的知识、方法、体验进行归纳。
】
四、说板书设计
图形的旋转
旋转中心
旋转方向顺时针逆时针
旋转角度
图形旋转时:
形状不变、大小不变、位置变化。
【设计意图:
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和理解新知识。
也突出教学的重、难点。
】
《图形的旋转》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
1.进一步认识旋转,明确旋转的含义,理解旋转的三要素。
2.能在方格纸上把三角形旋转90°,进一步认识在旋转过程中旋转图形的特征。
这节课是在二年级下册“平移和旋转”初步认识了生活中的旋转现象,能够较为准确的判断出某一物体的运动现象是“平移还是旋转”的基础上学习的,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的重要知识点。
在本节课的学习活动中,我力求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开展观察、比较、操作等系列活动。
在活动中帮助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探索性学习。
同时,我还注重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实际状态出发,大胆地引导学生在猜测、探索、验证、交流中学习。
这一设计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本节课上的比较成功的地方是:
1、图片动画导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我以“丰富的生活中的旋转图片”作为情境引入,这一活动的设计,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再让学生举一些生活中旋转的例子,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探索新知的兴趣。
接着,让学生观察说出图片中旋转物体的共同点引出旋转的三要素:
旋转中心、旋转角度、和旋转的方向(可分为顺时针、逆时针两种),并引导学生自己说出图形旋转的定义,大胆地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去同化和引入当前要学的新知识。
2、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学生能够直观、生动的认识新知识。
新课的引入例1的学习,都使用了多媒体的手段。
特别是在研究图形旋转的三要素时,旋转中心在图形外的图形的旋转过程,用多媒体制作的运动过程能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旋转的三要素。
本节课不足的地方还有很多:
1、时间的分配不够均匀。
由于时间分配把握不够好,例1用的时间太多了,导致后面的例2很仓促。
2、激励性的评价教学语言太少,激励学生的语言还应更丰富些,以便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活跃的课堂气氛。
3、过于依赖多媒体导致例2的展示点拨不够清楚,应该用黑板辅助展示。
以上是《图形的旋转》这节课的教学反思,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锐意创新,更加深入地学习课程标准,力求把高效课堂的理念更好地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图形的旋转 图形 旋转 说课稿 教学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