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诗歌复习资料.docx
- 文档编号:12078316
- 上传时间:2023-04-16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29.15KB
现代诗歌复习资料.docx
《现代诗歌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诗歌复习资料.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现代诗歌复习资料
现代诗歌复习资料
《炉中煤》
一,填空题:
1,《炉中煤》选自,作者原名叫,后用家乡水、水之名,改名。
是我国杰出的作家、和。
1921年,他与成仿吾、郁达夫等在日本东京组织“”,积极从事新文化运动,他的第一部诗集在我国现代诗歌史上开创了一代新的诗风。
诗集还有等,历史剧有、。
2,创造社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初期成立的文学社团,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文学社团之一,主要成员有、,主要出版物有、。
创造社的文学主张有明显的
的色彩,非常强调,极力反对。
创造社的主要创作方法是,重在,表达。
二,简答题:
1,本诗的艺术特点是什么?
答:
本诗构思新颖,通过“炉中煤”向“年青的女郎”倾诉比喻诗人的爱国感情,艺术形式与所抒情思十分和谐。
章法上,首节总述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第二节侧重爱国之情,第三节侧重述报国之志,末节与首节取复叠形式,前后呼应将全诗推向高潮。
从格式韵律看,每节五行,每行音节大体均齐;一、三、五行押韵,一韵到底。
各节均以“啊,我年青的女郎”一声亲切而又深情的呼唤起唱,反复手法的运用,造成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旋律美。
2,本诗的意象特点和内涵。
“年青的女郎”:
葱俊、进取,喻(象征)五四以后新生的祖国。
“女郎”:
暗示诗人对祖国的爱有如情爱一般热烈。
(明显受到屈原的影响)“年青”:
暗示祖国在“五四”革命时代里充满蓬勃向上的生机。
“炉中煤”:
质朴、深沉、厚重、火热。
诗人自喻,也喻五四热血青年和诗人所代言的劳动人民。
“炉中煤”黑色的外表下火一样的心肠,象征劳苦大众“卑贱”的地位和伟大的人格。
燃烧的“炉中煤”象征诗人愿为祖国献身的激情。
黑奴:
煤。
比喻将一切无私奉献给祖国的青年
3,本诗的意境特点:
答:
熊熊燃烧的炉中煤向女郎倾诉,意境热烈雄奇,底色辉煌,气氛热烈.
4,本诗的中心思想:
答:
诗人以奇特的构思和新奇的比喻,通过“炉中煤”的倾诉,抒发了“眷念祖国”的深情,表现了对“五四”以后新生祖国的由衷赞美和为祖国无私奉献的精神。
5,怎样理解本诗的主题?
答:
(1),从诗歌的形象上看,把祖国比作“年青的女郎”,既暗示诗人对祖国的爱有如情爱一般热烈,又暗示了祖国在“五四”革命时代里充满蓬勃向上的生机。
将“我”比作“炉中煤”,并以“黑奴的卤莽”自喻,采用先抑后扬的手法,传达了诗人愿为祖国和人民燃烧自己,奉献一切的爱国感情。
(2),从诗歌的构思上看,诗人以奇特的构思和新奇的比喻,通过“炉中煤”的倾诉,抒发了“眷恋祖国”的深情,表现了对“五四”以后新生祖国的由衷赞美和为祖国无私奉献的精神。
6,试结合本文谈谈比喻和象征的异同。
答:
相同之处:
比喻和象征都是借助于某一具体的形象、事物来形容表达另一事物,两种事物之间都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
不同之处:
(1),两者的性质不同,比喻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而象征是一种重要的文艺创作的表现手法,即比喻可用在任何一种文体中,而象征一般只在文学文体中,如诗歌、散文、小说及杂文等。
(2),在文学文体中,两者的运用方式有差异。
比喻可用于表示任何事物的形状;象征只用于表示有关人类品质或人类组织的性质,而且是从本质特征上考虑的,所以一般表达抽象的事物,如散文诗《海燕》、散文《白杨礼赞》。
比喻在全篇中不占主要地位,通常以句子的方式存在;象征着眼于篇章,全文构思。
所以如果比喻占主要地位,那就是象征了。
比如诗歌《炉中煤》将祖国比作“女郎”,将诗人自己比作“炉中煤”这是比喻,但这个比喻成了全诗的构思和立意,所以它成了象征,“年青的女郎”象征五四以后的新生的中国,燃烧的“炉中煤”象征诗人愿为祖国奉献一切的爱国激情。
(3),比喻运用及理解比较简单,而象征的运用与理解必须要联系作品写作的时代背景、作家的生活经历、特认定的环境等。
7,怎样理解“我活埋在地底多年,/到今朝总得重见天光”的含义?
见书阅读提示第三节
《偶然》
一,填空题:
1,徐志摩,现代诗人、散文家,原名,笔名、等。
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和的影响。
1921年开始创作新诗,1923年发起成立社,加入。
印度大诗人访华时任翻译,与闻一多、朱湘等人开展运动,影响到新诗艺术的而发展。
著有诗集、、、
、散文集、戏剧等,他的散文也取得了不亚于诗歌的成就,比如、、
、等都是传世的名篇。
2,《偶然》是徐志摩和陆小曼合写的剧本第五幕里老瞎子的唱词,徐志摩的学生、著名诗人卞之琳说:
“这首诗在作者诗中是在上最完美的一首。
”
二,简答题
1,本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答:
本诗通过对一明一暗两幅画面的描绘,抒写了作者对人生的独特的体悟和发现,诗人领悟到了人生中许多“美”与“爱”的消逝,书写了一种人生的失落感。
2,本诗的艺术特点是什么?
答:
(1),借助于丰富的想象和巧妙的构思,把自己对人生的体悟和发现熔铸到了对具体形象的描绘中,借景抒情,以象明志,使诗歌构成了优美深沉的意境。
(2),诗行整饬,韵律和谐。
3,有的研究者认为,《偶然》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看得很飘忽、了无痕迹”,“把什么都看得很淡,都看成无足轻重,无可无不可,把火热情怀与旺盛的生命,都化作轻烟”。
你如何理解?
答:
我们完全可以把《偶然》看作是人生的感叹曲。
人生的路途上,有着多少偶然的交会,又有多少美好的东西,仅仅是偶然的交会,永不重复,就像昙花一现,了无踪迹。
那些消逝的爱,消逝的美,又有多少能够重新降临。
时间带走了一切,更何况在人生茫茫无边的大海上,心与心之间有时即使跋涉无穷的时日,也无法到达彼岸,“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我们可以看到一种看淡一切的洒脱与达观。
但是,在这种洒脱中,我们又可以体会到非常曲折细微的心态情意,体会到一种在命运面前无可奈何、故作达观的苦涩情调,“最好你忘掉”,其实是最不能忘掉。
没有一点超脱,没有一点可有可无,有的是现实的哀伤,是一个真实的人,执着于生活的人,执着于理想的人,在屡遭失意中唱出的歌。
不失轻盈,不失飘逸,却总是掩饰不住现实的悲伤,情感深处隐伏着一丝淡淡的失落。
诗人领悟到了人生中许多“美”与“爱”的消逝,书写了一种人生的失落感。
4,有批评家用英美新批评的术语“张力”来评价《偶然》一诗,请你谈谈对此的看法?
答:
所谓“张力”,是在整体诗歌的有机体中包含共存着互相矛盾、背向而驰的辩证关系。
充满“张力”的诗歌,才能蕴含深刻,回味无穷。
在《偶然》中,首先,诗题和文本之间就蕴含着一定的张力。
“偶然”是一个完全抽象化的副词,而作者在这抽象的标题下,写的是两件比较实在的事情,一是天空里的云偶尔投影在的水里的波心,二是“你”“我”相逢在海上。
这样诗题的抽象与文本的具象就构成了诗的张力。
其次,诗歌文本内部的张力结构则更多。
“你”/“我”就是一对“二元对立”,“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都以“二元对立”式的情感态度,及语义上的“矛盾修辞法”而呈现出充足的“张力”。
尤其是“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一句诗,两个完全相异、背道而驰的意向恰恰统一、包孕在同一个句子里,归集在同样的字眼——“方向”上,体现了充足的“张力”。
另外整个诗上下两节,两幅画面,一明一暗,也构成了本诗的张力。
《乐园鸟》
一,填空题
1,戴望舒,浙江杭县人,笔名有、等,是中国代表诗人之一。
1928年因一诗在《小说月报》上刊出引起轰动,被称为。
诗歌创作深受法国影响,作品集有、
、、等。
戴望舒是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的重要作家,他和从和两个向度支撑起了中国现代诗派。
优秀作品有、,《乐园鸟》也是其中之一。
2,“乐园鸟”形象来自,既指美丽的天堂使者,也是。
“乐园鸟”的命名有双重可能性,一种可能是:
,另一种可能是:
。
诗人一方面借助想象中的来自天上的乐园鸟,表达了对的眷念,一方面又通过化用屈原中的诗句“”,塑造了一个的形象。
二,简答题
1,谈谈“饮露”这个意象的作用?
答:
化用《离骚》中的“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作者用“露”,这个中国文学中常用的意象,表达了乐园鸟对理想矢志不渝的追求,突出乐园鸟高洁脱俗的形象。
2,“在茫茫的青空中\也觉得你的路途寂寞吗?
”分析句中“也”字的含义。
答:
透露出诗人追求探索中苦闷彷徨的心态和情绪。
3,谈谈“乐园鸟”这一意象的寓意。
答:
诗人借助想象中的来自天上的乐园鸟,表达了对失去乐园的眷念。
诗人化用屈原《离骚》中的“吾令凤鸟飞腾兮,继之以昼夜”诗句,写这只没有休止地“飞着”的“乐园鸟”上下求索的形象,其实就是诗人自己,乐园鸟的形象是追求希望的一个象征,是一个品德高尚、永恒求索的形象,一个苦苦思索着的形象,也是一个最终收获种种悲凉、渺茫与无边的幻灭的形象
4,谈谈诗中五个问句的作用。
答:
本诗用五个问句贯穿全诗,五个问句强化出了在追求理想的人生旅途中一个苦苦思索着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五个问句,是天问,也是诗人的自问,它逐层深入,看似是诗人与“乐园鸟”之间反复的心灵交流,实际上是诗人主体灵魂的自我反思,它不仅透露出诗人追求探索中苦闷彷徨的心态和情绪,而且揭示了本诗深刻的内涵:
不管“乐园鸟”即诗人如何苦苦探索追求,最终收获的都是种种悲凉、渺茫与无边的幻灭。
这也暗示了戴施的爱情悲剧。
所以五个问句也是现代人的“天问”。
5,戴望舒诗歌的特点。
答案见书阅读链接2
6,“乐园鸟”命名的双重含义是什么?
答:
见书阅读提示第二节
《断章》
一,填空题
1,卞之琳,现代诗人、翻译家、文学研究家。
考上北京大学英文系后,喜爱
和诗歌,是30年代中国文坛的重要代表人物。
其创作与提倡格律诗的有关联,但风格实际上更接近于。
他的新诗广泛地从和吸取营养,自成一格,充满和。
诗集有、
、等。
2,《断章》写于1935年,原为,后因此题名为《断章》,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首文字简短又意蕴丰富的著名诗篇。
二,简答题
1,谈谈本诗的艺术特点。
答:
诗人避开抽象的说明,创造了象征性的美的画面,画面的自然美与哲理的深邃美达到了水乳交融的和谐统一。
新颖的艺术构思和巧妙的语言调度。
《断章》中的语言形式的安排与内容的暗示意义有一种协调的不可分离的关系。
主语和宾语、主体意象与客体意象的互换,增强了诗画意境的效果,在视觉与听觉上都产生了一种音义回旋的美感效果,隐喻关联的哲理也得到了形象的深邃性和具体性。
2,李健吾认为这首诗着重在“装饰”两个字,诗人自己认为着重在“相对”上,你如何理解?
答:
从全诗的立意上来看,作者创造了象征性的美的画面,把“你”这个意象放在了同一时空之中,用“你”的身分的前后变化,揭示了一个世间普遍存在而大家又熟视无睹的事实:
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都是互为关联的。
所以,表达形而上层面的“相对”的哲学观念,是这首《断章》的主旨。
“装饰”是诗歌的一种修辞法,虽然“装饰”中所寓含的无限悲哀并不是诗歌的主旨,但也可以与诗人的“相对”说构成相成之美
3,谈谈诗人是如何处理“你”的形象和“我”的形象之间关系的?
答:
诗人在诗中用第二人称视角创造“你”的形象,也就成功地创造了隐藏在诗外的“我”的形象,从而将诗中公开存在的“你”与诗外隐藏存在的“我”组成既关联又“相对”存在的关系。
另一方面,由于诗人要实践诗的“非个人化”,诗中的“你”又可以与“我”互换,因为用了“你”,使读者产生一定的欣赏距离,诗人于是跳出艺术境界的小我,诗的思想境界也具有了更大的开放性,为读者美丽的想象留下了更大的空间。
《双桅船》
一,填空题
1,舒婷,原名,厦门人。
1978年在北岛、芒克主编的油印刊物《今天》创刊号上发表诗歌和,成为文学青年喜爱的
派诗人之一。
1979年《诗刊》发表的她的、
和引起诗坛的关注,舒婷无形中成了的代表人物之一。
出版了诗集和。
1986年出版了新诗集
1988年出版散文集。
她的获1976-1979年全国中青年诗人优秀作品奖,诗集获全国第一届新诗优秀诗集奖,1985年、1996年两次入选。
2,《双桅船》创作于1979年8月“文革”结束以后,是舒婷的代表作。
也是作者第一部诗集的名称。
二,简答题
1,本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答:
这首诗诗人以移情于物的构思传达出一种充满现代意识的全新的爱情观。
爱情与事业相伴相生,真正的爱情不会成为奋斗者的羁绊,相反,它会时刻伴随双桅船向理想的彼岸驶去。
2,谈谈本诗象征手法的运用。
答:
见书阅读提示第二节
3,谈谈本诗意象的的运用。
答:
见书阅读提示第三节
4,本诗的语言特点》
答:
见书阅读提示第四节
5,诗中最后四句的含义。
答:
见书阅读链接2最后一节
6,比较“不怕天涯海角,岂在朝朝暮暮,你在我的航程上,我在你的视线里”与“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立意的异同。
答:
相同的是:
两者都表达了一种全新的爱情观,即灵魂的相依相恋才是真正的、崇高的爱情,都歌颂了超凡脱俗、坚贞诚挚的爱情。
不同的是:
秦观的《鹊桥仙》词中“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有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但更多的是对牛郎织女这种爱情方式(一年一次相会鹊桥)的安慰,因为这毕竟不是牛郎织女主动选择的方式,是被迫接受的,所以秦观一方面赞美他们坚贞的爱情,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安慰他们。
而《双桅船》中的爱情方式是诗中主人公的主动选择,所以作者的立意是:
爱情一定要和事业的追求奋斗结合在一起,两者相互促进,共同成长,才是真正美好的人生,爱情也才是真正的爱情。
作者充分肯定这种爱情观,因而带来全诗积极开朗、乐观向上的品质,体现了时代特色。
因此立意远胜于前者。
7,这首诗创造出一种怎样的意境?
试作具体分析。
诗人以移情于物的手法把自己的情感寄托于诗中的“双桅船”、“岸”、“灯”、“风暴”等意象中,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充满现代意识的全新爱情观:
爱情注定要和事业在一起,只有在事业的奋斗中,爱情才能得到升华,爱情才能变成力量。
全诗思藴深刻,感情深厚,形象鲜明,形成了缠绵而不伤感,忧郁又不失刚强的清新动人的意境美。
《等你,在雨中》
余光中
一,填空题:
1,余光中,当代著名诗人和评论家,主要诗作有、、
等,诗集有、、等,诗论集有、等。
他的诗含蓄隽永,韵律优美,被尊为台湾。
2,余光中是个复杂多变的诗人,他经历了先后的过程。
80年代,他开始认识到自己民族居住的地方对创作的重要性,把诗笔“伸回那快大陆”,写了许多动情的诗。
对乡土文学的态度也由反对变为亲切,显示了由西方回归东方的明显轨迹,因而被台湾诗坛称为“”。
从诗歌的艺术上来看,余光中是个“”,他作品风格极不统一。
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曾朗诵演出他的名诗,他曾获得、
、等台湾所有重要奖项。
他热爱中华传统文化,要做和的传人。
二,简答题
1,本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答:
见书阅读提示第一节
2,本诗的艺术特点是什么?
答:
见书阅读提示第一、五节
3,作者怎样渲染“等你”的环境的?
答:
作者将眼中的实景“雨”与想象中的虚景“虹”结合起来,再用对偶句写蝉声蛙声,比喻句写火焰般的红莲,视听结合,描绘了静谧而又灿烂的环境美
4,谈谈你对“永恒,刹那,刹那,永恒等你,在时间之内在时间之外,等你,在刹那,在永恒”的理解。
答:
见书阅读提示第三节
5,结合本诗,谈谈你对“小情人”的理解。
答:
《等你,在雨中》是余光中爱情诗的代表作,诗人选取了“等你”这个时间段,通过幻觉形象将“你”、“莲”、“小情人”叠合起来,再加上“黄昏”、“细雨”,“小情人”也就成了诗人爱恋的、具有古典美感的、几分朦胧几分妩媚的对象。
读诗“有诗人之意,有编诗之意”,诗人在“小情人”形象上糅合了“吴宫”、“桂桨”、“木兰舟”、“小令”、“姜白石的词”等形象,“小情人”就成了那个“在吴宫”“摇一柄桂桨,在木兰舟中”的江南“采莲女”,她其实就是诗人执意追求的中国文化里的美的化身。
《柯尔庄园的野天鹅》
叶芝(爱尔兰)
一,填空题:
1,叶芝是爱尔兰著名诗人,剧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大师,20世纪爱尔兰的领导人,艾略特称他是“”叶芝早期创作主要受的影响;中期创作主要反映了;晚期创作则反映出他的追求,其诗歌创作吸收了、
、、的精华,最后形成自己独特的诗风,他的艺术探索道路被视为英诗主流从向过度的缩影。
2,叶芝早年著名诗作有、诗集有
等,叶芝及其友人的创作活动史称“”。
后他的诗歌由早期的虚幻朦胧转为坚实明朗,重要诗集有、
等,著名诗篇有、等1923年叶芝因“
”获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后发表他创作上进入成熟期的巅峰之作诗集,内有著名诗篇、等,还有重要诗集等,还创作了散文剧诗剧等。
3,叶芝一生的活动与诗歌创作都离不开他心中两大情结:
和
。
其中第一个情结包括和
,这两方面是其诗歌创作的与,爱国热情与忧思频频在他诗中闪光,他的诗作也多取材于。
他的第一部诗集就是以与
为题材的。
叶芝第二个情结是恋情,由于对象是
积极分子,因此他的恋情便具有了与
的双重意义,又由于遭受挫折,他的诗作也就增添了一份浓重的色彩。
诗人的、与的历程也就是诗人的创作历程,从19世纪跨入20世纪之后,叶芝的诗歌创作也从
逐渐转型,迈入,其转型代表作是。
二,简答题:
1,本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答:
本诗通过对柯尔庄园的野天鹅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充满生机的青春岁月的赞美和对逝去岁月的感伤,及对革命、对自己的恋情遭受挫折的悲哀之情,也表达诗人对爱尔兰民族解放运动必将取得成功的信念和希望。
2,本诗的艺术特点是什么?
答:
见书阅读提示第二、三、七节。
3,谈谈本诗象征手法的艺术体现。
答:
叶芝擅长用象征手法来构筑诗篇。
本诗的象征中心是“天鹅”,诗人用“野”和“柯尔庄园”来对“天鹅”进行限制,“野”表明“天鹅”具有一种自由洒脱、性格不羁、志存高远的叛逆精神与理想色彩;“柯尔庄园”是“天鹅”的栖息地,象征爱尔兰复兴事业的摇篮,生活于“柯尔庄园”中的“野天鹅”即象征爱尔兰革命志士不屈不挠的形象。
诗人写野天鹅直飞云霄象征革命志士奔赴战场、投身祖国的解放事业,写野天鹅“勾划出大而碎的圆圈”,透露着诗人恋情难遂的伤感,也暗示着爱尔兰民族解放运动遭受到的打击与创伤。
写野天鹅“总有激情和雄心”,野天鹅又是美丽、希望、革命的象征。
4,谈谈“大声地拍打着翅膀盘旋,勾划出大而碎的圆圈”象征内涵。
答:
见书阅读提示第六节。
5,比较翻译的异同及其艺术感染力。
答:
第一节:
第二句“林中的小径很干燥”与“林中小径没沾湿一滴雨露”,“很干燥”普通叙述性的语言,缺乏诗意,后者要好一点。
“盈盈的流水间隔着石头\五十九只天鹅浮游”与“群石之间,流波盈盈\五十九只天鹅玉立亭亭”前者第一句中心落在“石头”上,“浮游”有一种自由自在的感觉,后者第一句重心落在“流波盈盈”上,“玉立亭亭”形象感突出,但前者“石头”与“浮游”的组合不协调,后者“玉立”在“流波”里画面和谐,质感很强。
第二节,“猛一下飞上了天边\大声地拍打翅膀盘旋\勾划出大而碎的圆圈”与“蓦然间它们全都飞入长空\拍击着响亮的羽翼飞旋\绕着一圈圈有缺口的圆圈”。
“天边”与“长空”相比,“长空”音节更响亮,境界更高远、开阔,空间感更强。
而“勾划出大而碎的圆圈”除了“勾划”动作感更强外,“碎”要比“有缺口”来得更简洁凝练,也更形象,更富有诗意,也更能体现其象征意义。
第三节主要在后部分语序的不同,前者把“我那时脚步还很轻盈”放在最后,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年轻时的“激情和雄心”的怀念,也交代了诗人“痛心”的原因;后者把“在这样的暮色中”放在最后,与第一节有重复之嫌,而且也没有前者的诸多表达效果
第四节:
最大的区别在于“还没有厌倦一对对情侣”与“依旧没有倦意,这些情侣”,无论从什么角度来看,前者的翻译是非常失败的,它与全诗的意义相悖。
是说天鹅情侣一定会互相厌倦呢,还是说,天鹅所象征的爱尔兰革命志士一定会互相厌倦,从而各奔东西,还是说爱尔兰革命志士一定会厌倦他们的爱尔兰复兴事业?
而后者就没问题,可以指天鹅长途飞行仍然精神抖擞,从而指革命志士依旧有“壮志与激情”,为了爱尔兰革命事业,团结一致,不知疲倦地奋斗。
第五节,主要在后三句,前者语言上选择了排比句的方式,节奏感更强,但“取悦于人们的眼睛”,“取悦”是贬义词,于诗歌的象征意义不协调,后者“让人们见了欣喜欲狂”倒是突出了革命志士被人们爱戴,比较符合全诗内涵。
6,诗人说“我见过这群光辉的天鹅,如今却叫我真痛心”说说这句的含义。
答:
见书阅读提示第五节(后)
《生如夏花》
泰戈尔(印度)
一,填空题
1,泰戈尔,出生于加尔各答的名门望族,15岁发表第一首长诗,17岁发表叙事诗。
1881年到1900年是他创作的早期,诗集、
多是抒发个人情怀的浪漫主义诗篇。
1884年以后,他加深了对社会的认识,创作中增强了因素,并进入创作的第一个旺盛期,连续出版了、、、、五部抒情诗集,一部哲理诗集,以及代表他此时最高成就的,被誉为“
”的。
20世纪20年代是他创作的中期,也是他开始走向世界的时期,政治上是温和的改良派,反对暴力,在诗歌方面创作了、、、
四部著名的英文抒情诗集,这几部诗集具有浓厚的
色彩,深刻反映了作者对人生的热爱、对理想的追求,以及对
的关切,其中在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他创作的晚期投身于民族解放运动,有诗集发表。
2,泰戈尔的世界观和思想感情是结合的产物,它扎根于根基之上,又吸收了的精华,其核心是和;追求
,,;他对的虔诚是和对
、与的爱融合在一起的,主张人和人
,反对歧视和暴力。
泰戈尔一生的创作既有“”也有“”他的诗歌受、和的影响,多为不押韵、不雕琢的和,诗歌内容除了其中的外,最主要的是描写和。
正是他的努力,使得印度文学在世界近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3,泰戈尔的《飞鸟集》共325首诗歌,均无题,是一部意味深长的诗集。
其中大部分诗只有行,极少数是行。
人们可以把它翻译为“”,也可理解为“”其意在于用这些描述南来北往的漂泊者的长途跋涉的诗句,把自己比作追求理想境界的“”,记录自己内心世界漂泊的行程。
这些诗、、、兼得以哲理高妙为最。
4,小诗派是的一个写诗的流派。
以及其小诗集
、为代表,而造成“”,该诗多是一种式的,间或也有抒情和写景的,它规模较小,受泰戈尔的和日本的、影响,表现诗人在一刹那的零碎的感受和思索,暗示或寄寓一种人生经验或美的情操,小诗重、与。
以感情细腻缠绵、清新隽永为胜。
二,简答题:
1,本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答:
诗人借助“夏花”、“秋叶”两个意象,写出了对生与死的选择:
活着就要倾尽自己的美丽,释放自己的个性,要善待生命和珍惜生命,要活得有意义有价值;死了,面对生命向着自然回归,要静穆、恬然让生命完成,而不要感到悲哀和畏惧。
2,本诗的艺术特点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现代诗歌 复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