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论全记忆.docx
- 文档编号:12075461
- 上传时间:2023-04-16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18.40KB
教育理论全记忆.docx
《教育理论全记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理论全记忆.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理论全记忆
心理学背诵
一、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及影响遗忘的因数?
先快后慢,先多后少,呈负加速。
1、学习材料的性质
2、系列位置效应
3、识记材料的数量和学习程度
4、记忆的任务长久性与重要性
5、时间因数
6、情绪与动机
7、识记的方法
二、依据记忆规律有效组织复习?
1、复习时机要恰当
及时复习。
合理分配学习时间。
间隔、循环复习。
2、复习方法要合理
分散学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
尝试回忆与反复识记相结合
复习方法要多样化
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
3、复习次数要适应
4、重视对记忆品质的培养
5、注意用脑卫生
三、如何根据记忆规律提高知识保持的效果?
1、明确记忆的目的。
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2、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
3、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
4、利用多重信息编码,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
5、对材料进行精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
6、有效运用记忆术
7、适当过度学习
8,重视学习的方法、防止知识的遗忘。
四、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1、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
2、引导学生学会思考,打开想象力的大门。
3、培养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扩大知识经验及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4、注意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5、结合学科教学,有目的训练学生的想象力
6、引导学生积极的幻想。
五、思维品质的培养?
1、加强科学思维品质的培养
2、运用启发性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3、加强言语交流训练4、发挥定势的作用
5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品质。
六、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培养?
1、运用启发性教学,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创造性动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2、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集中思维与发散思维相结合。
3、发展学生的创造想象能力,
4、组织学生的创造性活动,正确评价学生的创造性。
5、开设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学生创造性思维策略和创造技法,
6、结合学科特点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
六
(1)影响创造性的因数及创造性的培养?
因数:
环境、智力、个性。
培养:
1、培养创造性认知能力
(1)培养创造性的知识基础。
(2)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2、注重创造个性的塑造
(1)保护好奇心
(2)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
(3)鼓励独立性与创造精神(4)重视非逻辑思维
(5)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
3、创设有利的社会环境
(1)创设轻松的心理环境
(2)给学生有充分选择的余地
(3)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
4、培养创造性的教师队伍。
七、如何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
1、加强生活目的性教育,树立科学的世界观、远大的理想和信念,培养行为的目的性,减少行动的盲目性2、加强养成教育,培养小学生的自制能力。
3、组织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的意志,让学生取得意志锻炼的直接经验。
4、教育学生正确对待挫折。
5、根据学生的意志品质上的差异,采取不同的锻炼措施
6、加强自我锻炼,从点滴小事做起。
7、发挥班主任、集体,榜样的作用,给予必要的纪律约束
八、影响能力形成与发展的因数及学生能力的培养?
(1)、遗传与营养、早期经验、教育与教学、社会实践,主观努力。
(2)1、注重学生早期能力的培养
2、加强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训练
3、针对学生的能力差异因材施教
4、积极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和创造能力
5、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基本途径
6、注意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数。
九、学生良好性格培养?
1、加强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教育
2、及时强化学生的积极行为
3、充分利用榜样示范作用
4、利用集体的教育力量。
5、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6、及时进行个别指导
7、提供实际锻炼机会
十、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
言语、逻辑数学,视觉空间、音乐、运动、人际(教师)自制、
1、积极乐观的学生观2、科学的智力观
3、因材施教的教学观4、多样化的人才观和成才观
教学心理
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1、同化、顺应、平衡
2、图式:
认识周围世界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独特的认知.
3、认知发展是一个构建过程,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实现的
(1)感知运算阶段(0----2)
客体永久性,感觉与动作的分化延迟模仿的产生
问题解决能力开始得到发展。
(2)前运算阶段(2---7)
思维不可逆自我中心早期的符号功能泛灵论
不能推断事实,不合逻辑的推理
(3)具体运算阶段(7—11)
去自我中心,思维可逆守恒定律的形成分类序列化
(4)形式运算阶段(11—成人)
命题之间的关系假设演绎推理类比推理可逆与补偿
反思能力,思维的灵活性形式运算阶段额逐渐发展
二、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1、文化——历史发展理论的基本观点(社会文化在认知发展中作用)
2、内化说:
维果斯基心理发展观的核心思想。
3、最近发展区
儿童有两个水平,一是儿童现有的水平,既有一定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
二是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
4、教育应走在发展的前面
教育在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教学创造最近发展区
5、支架教学
学生试图解决超出当前知识水平的问题给予支持和指导,帮助其顺利通过最近发展区,使之最终能够独立完成任务。
三、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1、信任对怀疑(0—1.5)乳儿期
2自主对羞愧(2---3)婴儿期
3主动对内疚(2—5)幼儿期
4勤奋对自卑(6—11)童年期
6、自我统一性(12—18)青年期
四、学习内涵
1、学习是一种适应活动2、学习是人和动物普遍现象
3、学习是后天习得经验的过程4、学习是由反复经验引起的
5、学习可以是有意的也可以是无意的
6学习引起的是相对持久的行为和行为潜能的变化。
五、学生学习的特点
1、接受学习是主要形式2、学习间接知识经验为主
3、学习具有一定的被动性,4具有全面性
5、是主动建构过程,具有自主性,策略性,和风格性,是师生互动过程。
六、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激发: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保护好奇心。
2、设置合适的目标
3、控制作业难度,控制恰当的动机水平
4、表达明确的期望
5、提供准确的、及时的、经常性的反馈。
6、合理运用外部奖赏7、有效运用表扬
8、对学生进行竞争教育,适当开展竞争活动。
培养:
1、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要,促进动机的产生。
2、重视立志教育,对学生进行成就动机的训练。
3、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概念,获得自我效能感
4、努力培养学生导致成功的归因观。
5、培养对学生的兴趣
6、利用原有的动机迁移,使学生产生学习需要。
七、学习迁移影响因数与教学
因数:
1、学习材料的特点2、原有的认知结构3、对学习情境的理解4、学习的心理准备状态5学习策略水平
6智力于能力7教师的指导。
促进迁移而教学:
1、改革教材内容,促进迁移。
(1)精选教材,提高对概念和原理的理解水平。
(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突出知识的组织特点。
2、合理编排教学方式,促进迁移。
(1)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按照从一般到个别,从整体到细节的顺序渐进分化
(2)应当注意将各个内容综合贯通,促进知识的横向联系
(3)依据学生的学习的特点,教学过程由易到难、由已知到未知。
(4)在具体操作上,可以将知识分成若干单元,每个单元还可以分成若干小步子,让后一步的学习建立在前一步的基础上,前一步的学习为后一步提供固定点。
3、教授学习策略,提供学生的迁移意识
4、改进对学生的评价。
新课改
一、新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
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时代的联系
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二、新课程倡导的教师角色
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2、从教学与研究看,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
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教师是社区型开放教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 理论 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