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复习资料.docx
- 文档编号:12067390
- 上传时间:2023-04-16
- 格式:DOCX
- 页数:18
- 大小:30.83KB
外国文学复习资料.docx
《外国文学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国文学复习资料.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外国文学复习资料
2、荷马史诗
古代文学中的长篇叙事诗称为“史诗”,它是在神话的基础上,由英雄故事和历史传说敷衍而成。
希腊文学中的两大史诗《伊利昂纪》和《奥德修纪》据说由公元前8世纪的盲诗人荷马所作,故称“荷马史诗”。
这两部史诗虽挂在荷马名下,而实属口传文学,应是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由一代又一代的民间歌吟诗人共同创作的。
作为古代史诗的典范之作,荷马史诗是古希腊人集体意识的结晶。
荷马史诗的形成过程就是希腊民族精神的建构过程。
3、《俄底浦斯王》
古希腊悲剧诗人索福克勒斯的代表作;该剧主要通过俄底浦斯杀父娶母的故事,表现了人的意志和命运的矛盾冲突,因而被称为是典型的“命运悲剧”;该剧在艺术上的成就主要体现在精妙的结构上,亚里斯多德将它尊为悲剧的典范。
4、《埃涅阿斯纪》
《埃涅阿斯纪》是古罗马诗人维吉尔最重要的作品,也是整个罗马文学的顶峰之作。
史诗的主题是描述罗马祖先建国的功绩,歌颂罗马的光荣。
《埃涅阿斯纪》以荷马史诗为范本,前半部分写漂泊,与《奥德赛》相似;后半部分写战争,与《伊利亚特》雷同。
但它又不是对荷马史诗的简单仿作,而是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民族特征,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文人史诗。
5、摹仿说
古希腊传统的文艺学说。
首先提出这一观点的是当时的哲学家德谟克利特。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发展了这一观点,进一步指出诗起源于对自然和社会人生的摹仿,强调了文艺与现实不可分离的关系,在西方文学史上产生了很大影响,为现实主义创作奠定了基础。
6、教会文学
欧洲中世纪盛行的为封建教会服务的正统文学,作者大多为僧侣,亦称“僧侣文学”。
主要内容是普及宗教教义,题材大多取自《圣经》,主要体裁有圣经故事、圣徒传、祈祷文、赞美诗、宗教剧、奇迹剧等。
一般采用梦幻的形式以及象征、寓意的手法,因而存在着公式化、概念化的缺点。
7、骑士传奇
骑士传奇采用荒诞不经的冒险故事形式,赞美忠于国王,锄强扶弱,为捍卫宗教、荣誉或爱情而献身的骑士精神。
按照题材的来源不同,可以分为古代希腊罗马系统、不列颠系统和拜占廷系统三类,其中以不列颠岛凯尔特族领袖亚瑟王及其圆桌骑士的传说最为典型。
艺术上,骑士传奇既有荒诞不经、神秘色彩浓厚、歪曲现实的缺陷,也有想像丰富,情节引人,注意人物心理刻画等优点,对后来的浪漫主义文学颇有影响。
《朗斯洛,或坐囚车的骑士》和《特里斯丹和绮瑟》是骑士传奇中的名篇。
8、城市文学
城市文学又名市民文学,是12世纪以后随着城市的兴起而产生的一种反映新兴市民阶级思想情趣的文学。
它取材于现实生活,揭露讽刺封建贵族和宗教僧侣的专横、贪婪、愚蠢和伪善,表现市民的聪明才智和进取精神,具有鲜明的反封建、反教会倾向。
艺术风格生动活泼,语言通俗易懂,生活气息浓郁。
城市文学体裁众多,有韵文故事、市民抒情诗、市民戏剧和长篇叙事诗等。
法国的长篇叙事诗《列那狐传奇》的成就最为突出,长诗《玫瑰传奇》也颇有声誉。
9、人文主义
是文艺复兴运动的指导思想,它是资产阶级的道德原则和生活理想,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武器。
人文主义思想提倡以人为本,以剔除中世纪神学以神为本的思想。
它的基本内容是以人性反神性,用人权反神权,用人智反神智,用个性解放反禁欲主义,用理性反蒙昧主义,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
人文主义反映了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的要求,体现了一个新时代的时代精神。
资产阶级肯定的人,实质上是资产阶级自身。
当资产阶级把“人性”“人权”“个性解放”发展到极端的时候,就成为利己主义、自由主义、色情主义。
因此,人文主义既有进步性,又有局限性。
人文主义思想在人文主义文学中得到充分反映。
10、十四行诗
又译“商籁体”,是欧洲一种格律严谨的抒情诗体。
最初流行于意大利,彼特拉克的创作使其臻于完美,又称“彼特拉克体”,后传到欧洲各国。
11、流浪汉小说
流浪汉小说是欧洲近代小说的一种模式,产生于十六世纪中叶的西班牙。
其基本特征是从思想倾向上说,流浪汉小说的主人公大多是无业游民,作者表现了不幸者的消极反抗情绪;从取材方面看,基本上取材现实生活;从结构上看,以主人公的活动为线索来安排各种生活场景。
代表作是无名氏的《小癞子》。
12、大学才子派
16世纪后期,英国出现了一批人文主义剧作家,他们大都受过大学教育,具有人文主义思想,学识渊博,在戏剧创作上颇有创新。
代表人物有李利、格林、基德和马洛。
“大学才子派”的创作,为莎士比亚戏剧的出现准备了条件。
13、福斯塔夫式背景
福斯塔夫是莎士比亚历史剧《亨利四世》中的人物,他是王子放浪形骸的酒友,既吹牛撒谎又幽默乐观,既无道德荣誉观念又无坏心,是莎翁笔下最成功的喜剧形象。
作品通过描写他的生活背景,写出了“五光十色的平民社会”,是谓“福斯塔夫式背景”。
14、莎士比亚化
“莎士比亚化”是马克思、恩格斯针对戏剧创作中存在的“把个人变成时代精神的单纯的传声筒”的缺点而提出的创作原则。
所谓“莎士比亚化”,就是要求作家像莎士比亚那样,善于从生活真实出发,展示广阔的社会背景,给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提供富有时代特点的典型环境;作品的情节应该生动、丰富,人物应该有鲜明个性,同时具有典型意义;作品中现实主义的刻划和浪漫主义的氛围要巧妙结合;语言要丰富,且富有表现力;作家的倾向要在情节和人物的描述中隐蔽而自然地流露出来。
15、巴罗克文学
巴罗克文学产生于16世纪下半叶,在17世纪上半叶达到盛期。
“巴洛克”原意为未经雕琢、外形不规则的珍珠,在新古典主义一统天下的时代,这场风靡全欧的艺术运动被谑称为“畸形的珍珠”,借取了不规则不完美以至荒谬的涵义,是大遭贬斥的。
巴洛克文学摒弃了古典主义的清高、质朴、庄重,不是为了探求事物的内在逻辑,而是一任情绪的奔放,轻理性而重感情,重主体性的张扬。
后期的巴洛克文学流于雕琢辞藻,滥用寓意,玄学味过浓。
它的出现对19世纪的浪漫主义文学产生了直接作用,对19世纪以来的拉美文学也有深刻影响。
16、《失乐园》
英国17世纪清教徒作家弥尔顿的代表作,取材于《旧约·创世纪》,叙述了人类始祖亚当和夏娃受魔鬼诱惑触犯戒律,被上帝逐出乐园的故事,诗中成功塑造了反叛上帝,坚毅果敢的恶魔撒旦形象,在其身上寄予了诗人自己的革命激情。
史诗想象丰富,气势恢宏,是英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文人史诗。
17、新古典主义
欧洲近代文学史上第一次有组织、有纲领自上而下的文艺思潮。
产生于17世纪初的法国,后扩展到欧洲其他各国,影响一直持续到19世纪初。
古典主义文学思潮是新兴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在政治上妥协的产物,笛卡尔的唯理主义为古典主义提供了哲学基础。
该文学思潮的主要特征为:
为专制王权服务的政治倾向性;宣扬理性,要求克制个人情欲;模仿古代希腊罗马,重视规范与标准。
18、三一律
“三一律”是古典主义剧本创作的规则,要求戏剧描写的时间、地点、情节的一致。
即一个剧本只有一个情节线索,事件发生在同一地点,剧情不超过24小时。
它有利于剧作情节结构的简练集中,但作为一种规则,却成为束缚剧本创作的清规戒律。
19、启蒙运动
启蒙运动是18世纪欧洲资产阶级第二次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
它是文艺复兴的继续和发展,带有强烈的政治革命性质,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准备。
“启蒙”一词原意为“光明”和“照亮”,启蒙思想家主张以理性的启迪和科学的光明去战胜经院哲学的无知和封建势力的黑暗,照亮人们的头脑,建立“理性王国”,故有“启蒙”之称。
20、百科全书派
百科全书派是法国一部分启蒙思想家形成的派别,他们在编纂《百科全书》的过程中团结在一起。
主编是狄德罗,副主编是达兰贝尔,撰稿人有伏尔泰、爱尔维修、孟德斯鸠、霍尔巴赫、卢梭等。
他们选择《百科全书》作为工具,来宣传自己的理论,并把它运用到一切知识对象上去,使得唯物主义和自然神论成了法国一切有教养的青年的信条。
当时,法国人不直接称启蒙运动,而称之为百科全书派运动。
21、狂飙突进运动
“狂飙突进”是十八世纪七、八十年代德国文学史上第一次全国性的文学运动,得名于克林格尔的同名剧本,是启蒙运动的继续与发展;该运动的作家们强调文学的民族性,反对封建束缚,强调“天才”,同时受卢梭“返回自然”影响,歌颂大自由和淳朴的人民。
该运动带有个人主义的自发性质,未能引向政治斗争。
代表人物是青年时期的歌德和席勒,代表作为《少年维特之烦恼》和《阴谋与爱情》等。
22、感伤主义文学
18世纪后期流行于欧洲的一种文学思潮,因英国作家斯泰恩的小说《感伤旅行》而得名。
其特点是崇尚感情,把情感放在理性之上,重视个性和个人精神生活,描写自然风景,留恋宗法社会。
它被称为前浪漫主义,是19世纪初期浪漫主义的先声。
五、简答题(30题)
1、古希腊神话的特点
答:
第一、内容丰富且系统性强;
第二、人神同行同性
第三、永久的艺术魅力,美的享受。
2、、中世纪欧洲文化和文学的主要思想特点。
答:
第一,基督教思想制约着中世纪文化。
第二,在各种文化的交融中,特别是在中世纪封建制度和封建国家形成与确立的历史条件的作用下,中世纪文学突出了各民族文学遗产中的一个基本思想——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
第三,中世纪作为等级森严的社会结构形态,还出现了特定阶层的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
3、欧洲中世纪文学的艺术特征
答:
第一,由于各种不同性质文化的相互交融,古代的、当代的、东方的、西方的、宗教的、世俗的等各种各样的题材进入了文学艺术创作领域,从而极大地拓展了中世纪欧洲文学的描写与反映范围。
第二,在这种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氛围中,欧洲中世纪文学的艺术形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第三,由于各种文化的影响,在艺术表现手法上有了进一步的开拓。
第四,对文学情感特性把握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4、中世纪英雄史诗的分类
答:
一类是中世纪早期的英雄史诗,是氏族社会末期形成的不自觉的艺术创作。
主要作品有:
《贝奥武甫》、《希尔德布兰特之歌》等。
另一类是中世纪中期的英雄史诗,是封建社会确立时代的艺术作品。
主要作品有:
法国的《罗兰之歌》,西班牙的《熙德之歌》等。
5、神曲的艺术特点。
1、在描绘不同的境界时,但丁采用了不同的色彩。
2、但丁在写人绘景时,常常喜欢采用来源于日常生活的自然界的极其通俗的比喻,产生极不寻常的艺术效果。
3、《神曲》的韵律形式是民间诗歌中流行的一种格律三韵句,即第三行为一音节,隔行押韵,连锁循环,贯穿全诗始终。
4、《神曲》是用俗语写成的。
6、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文化上的深刻动因。
答:
首先,中世纪的民间文学中的进步作品,骑士文学中的非宗教因素都为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精神的变革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第二、在十三世纪前后的欧洲封建社会内部已经产生了早期资产阶级文化形态的胚胎和因子。
第三,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被重新发现。
7、人文主义文学的思想特征
答:
第一,就文学的文化主旨精神而言,人文主义文学与当时的哲学、科学、艺术等领域一样,对人的关注成为这一文学文化精神的核心。
第二,着力描写现世生活,肯定人的权利,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这是人文主义的基本题材与主题。
8、人文主义文学的艺术特征
答:
第一,展示人的精神世界、情感特征、欲望要求等成为人文主义文学的基本艺术追求。
第二,与展示人的精神风貌相适应,中世纪宗教文学中以“寓意”和“象征”为特点的基本创作方法,已被一种关注现实、关注人生的新方法所取代。
第三,人文主义文学也扩大了传统文学的体裁领域。
第四,人文主义文学体现出了鲜明的民族特色。
9、简述人文主义文学发展的阶段及各阶段文学的基本特点
答:
1、发源时期(14世纪初—15世纪中叶)主要成就在意大利和英国
特点:
强调个性解放和享受世俗生活
2、发展时期(15世纪下半叶—16世纪下半叶)主要成就在法国
特点:
描绘巨人形象,展示巨人的思想和行动
3、成熟时期(16世纪下半叶—17世纪初)主要成就在西班牙和英国
特点:
关注人自身的矛盾,对由于人性的弱点所造成的社会丑恶现象的探讨成为文学的基本任务。
10、《十日谈》的思想内容。
一、批判教会的腐败堕落。
二、描写男女之间的爱情。
三、抨击封建特权和男女不平等。
四、展示了全面发展的人的观念。
11、《十日谈》的艺术特点。
答:
第一、庞大而活跃、复杂而有序的框架式结构。
第二、语言精炼、流畅,又俏皮、生动,描写事件和人物微妙尽致,灵动多姿。
第三、开创了欧洲短篇小说的艺术形式。
12、拉伯雷长篇小说《巨人传》的思想内容。
答:
《巨人传》表面看来滑稽荒诞,甚至流于粗野鄙俗,实际却是一部十分严肃而深邃的作品。
首先,作者用象征手法塑造了两个无论在躯体上,还是在精神上都高大雄硕的巨人典型。
这是欧洲近代文学中,人的形象首次顶天立地屹立在神的面前的一次成功的尝试。
其次,小说通过两个巨人的见闻,无情地批判了封建国家的黑暗与罪恶,嘲笑和揭露了封建教会的虚伪和封建国家上层建筑的腐朽。
最后,小说也提出了新兴资产阶级的社会理想。
卡冈都亚为酬谢约翰修士而修建的“德廉美修道院”,是资产阶级理想社会的模型。
13、简析桑丘的形象及意义
答:
桑丘是一个朴实善良、机灵乐观、目光短浅、自私狭隘的普通农民的形象;桑丘与堂•吉诃德无论是在外表特征还是内在性格都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他们两人还相互影响、互相感染,逐渐融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德国诗人海涅曾认为堂•吉诃德和桑丘合起来才是小说的真正主人公。
14、莎士比亚创作的分期及各阶段的作品基调
答:
第一时期(1590—1600)历史剧、喜剧和诗歌时期,作品基调乐观、激越、明朗。
第二时期(1601—1607)悲剧、悲喜剧时期,作品基调沉郁、悲怆、愤激。
第三时期(1608—1612)传奇剧时期,作品基调高妙远逸、圣洁至纯。
15、莎士比亚喜剧的风格特征
答:
首先,肯定性、歌颂性主题所奠定的乐观开朗的基调。
其次,女性形象的优美绝伦焕发出了明媚艳丽的独特光彩。
第三,抒情与写景的有机结合构成了优美恬适的戏剧氛围。
最后,莎士比亚喜剧的浪漫性、抒情性,也与莎士比亚所运用的喜剧语言有关。
16、古典主义文学的思想特征
答:
第一,受到王权的直接干预,在政治思想上主张国家统一,反对封建割据,歌颂英明的国王,把文学和现实政治结合得非常紧密。
第二,宣扬理性,要求克制个人情欲。
第三,尖锐地抨击贵族的奢侈淫逸、腐化堕落,同时也批判资产阶级的愚顽、附庸风雅和想成为贵族的心理。
第四,古典主义悲剧多以帝王将相、宫闱秘事为题材,继承了古希腊悲剧的传统。
17、古典主义文学的艺术特征。
答:
第一,从古希腊古罗马文学中汲取艺术形式和题材。
第二,有一套严格的艺术规范和标准。
例如:
“三一律”。
第三,主张语言准确、精练、华丽、典雅,表现较多的宫廷趣味。
第四,人物塑造类型化。
18、莫里哀喜剧的思想内容。
他的喜剧大半以资产阶级家庭为背景,力图通过对上层资产阶级生活的描绘,揭露资产者的恶习。
他对大贵族作了无情的抨击。
他对下层人民没有偏见。
19、莫里哀对喜剧艺术的贡献
答:
首先,莫里哀懂得并不是人物生理上的缺陷使人发笑,而是某中怪癖、某种恶习令人发笑。
其次,莫里哀善于从情节和场景中制造笑料。
第三,经常利用地位颠倒和意料不到的逆转来产生喜剧效果。
第四,莫里哀具有丰富的舞台经验,他擅长用舞台动作制造笑的效果。
第五,语言的笑料同样丰富多彩。
20、启蒙文学的特征
答:
首先,启蒙文学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内容,较之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文学具有更强烈的政治性和革命性。
第二,启蒙文学的主人公较之以往的文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把资产阶级和其他平民当作主人公甚至英雄人物进行描写。
第三,启蒙作家的理性崇拜和渴望参加现实斗争的倾向,使启蒙文学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政论性。
第四,在文体形式方面,启蒙作家平等地广泛采用小说、诗歌、戏剧和文艺性的政论等各种文体,打破了自古以来诗体文学独尊的局面,开创了文学史上的散文时代。
21、列举18世纪英国启蒙文学的成就
答:
英国启蒙文学以现实主义小说成就最高。
笛福是英国现实主义“小说之父”,其代表作《鲁滨逊飘流记》,塑造了一个英国“真正资产者”的著名典型,体现了资产阶级向上发展时期的奋发进取和创业精神。
斯威夫特是著名的讽刺小说家,其代表作《格列佛游记》享誉世界。
理查生是英国家庭小说的开创者,其作品以《帕米拉》、《克拉丽莎》最为著名。
他关注婚姻、家庭、道德问题,把婚姻自主与中产阶级温和的道德说教结合起来,成为此后一个时期英国家庭小说的一种模式。
菲尔丁是杰出的小说家和戏剧家。
他那些被称为“散文滑稽史诗”的小说,是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重要作品,《汤姆·琼斯》则是其中的典范之作。
22、卢梭创作的艺术特色。
答:
一,在返回自然的思想指导下,突破了古典主义乃至大多数启蒙作家的“理性”框架,讴歌大自然,把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色写进作品,大大开拓了人们的审美视野。
二,对人性作了深入的挖掘,他认为古希腊神庙前“你要认识你自己”的箴言应是哲学家和文学家首要关注的问题。
三,作品充满激情,能将激情融化到表达思想中,进行富有逻辑的思考。
四,具有演说家的风格,善于以定义的方式有力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五,文笔细腻准确。
23、《浮士德》的艺术特点。
答:
体裁是诗剧,同时具备戏剧和诗歌的特点。
象征手法的运用是贯穿全剧的主要特色。
正是由于象征手法的运用,使得《浮士德》在艺术上达到了形象性与哲理性的统一,客观性与主观性的有机交融,艺术的传统性与现代性的密切结合。
六、论述题(20题)
1、荷马史诗的思想内容
两大史诗规模宏伟,内容丰富,极为广阔地描绘了由氏族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希腊的社会生活和人们的精神面貌,对当时的社会形态、思想观念、宗教活动、田园耕作、体育竞技、家庭生活、商品交换、风俗礼仪等,都作了生动的描绘。
荷马史诗又称为“英雄史诗”,史诗塑造了众多的英雄形象,表现了那个“英雄时代”的英雄主义理想。
史诗通过对众神的描写,表现了古希腊人古朴的哲学观和人文意识。
2、荷马史诗的艺术成就
史诗在题材处理及谋篇布局上显示了惊人的水平。
荷马擅长人物性格的刻画。
叙述明晰、快捷、生动、灵活而又不失沉稳与庄严。
辞章华丽,妙语迭出,生动、形象的用词和比喻俯拾皆是。
3、列举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及其代表作品,比较各自的艺术特点。
埃斯库罗斯《俄瑞斯忒亚》;索福克勒斯《俄底浦斯王》;欧里庇得斯《美狄亚》。
埃斯库罗斯不以对人物性格的刻划见长,而以置景的浪漫、形式的光怪陆离著称。
他的文风刚健雄奇,文字古朴瑰丽且形象化,表现力特强。
作为最具诗人气质的剧作家,他擅长创造隐喻(包括转喻、提喻等),无需刻意思索,似乎信手拈来。
索福克勒斯善于描写人物,塑造了形形色色、个性鲜明的形象;喜欢采用对照手法;擅长结构布局;风格质朴,简洁,有力,文字富于联想。
欧里庇得斯着力于苦难的直观描述,被亚里斯多德称为最擅长编写悲苦场景的诗人。
此外,欧里庇得斯还善于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揭示隐藏在他们内心深处的感觉。
诗人偏爱女性题材,因为女人比较软弱,更容易受害,而且感情丰富,更具细致入微的见解,通过对女人遭遇的描述,诗人揭露神的残酷,显示人的理性观念的局限。
4、分析《神曲》的思想
进步性:
第一,《神曲》表露了反对中世纪教会推行的蒙昧主义,提倡文化,尊重知识的新思想。
第二,突破了禁欲主义观念,肯定现世生活的意义。
召唤对现世和斗争的兴趣,追求荣誉的思想,这正是但丁作为新时代最初一位诗人的特征之一。
第三,对上层统治阶级和教会僧侣提出严厉批判。
第四,渴望祖国统一复兴,反对分裂割据。
局限性
第一,《神曲》中处处洋溢着对现世生活的热忱歌颂,但是但丁又把现世生活看作来世永生的准备。
第二,《神曲》中奥德修斯召唤世人追求美德和知识的话语,已成为了至理名言,可另一方面,但丁又借维吉尔之口表明理性的软弱。
第三,在《神曲》中,但丁对保罗和弗朗齐丝卡这对恋人的爱情看法是矛盾的,一方面,他同情他们,另一方面,他仍根据中世纪的道德标准,将这对恋人作为贪色的罪人,放入了地狱接受惩戒。
第五,在对待封建君主的态度上,但丁常常是矛盾的。
一方面,他对国王痛加鞭斥,另一方面,他又将国王视为拯救陷于危难中的意大利的救星。
5、分析但丁《神曲》的艺术特征
《神曲》在艺术方法上体现了过渡性,它既具备中世纪文学的一般特色,又表现出近代文学的新的艺术方法的一些特色。
中世纪文学的一般特色:
(1)结构严密完整,数字运用具有神秘意义和象征性,与宗教思想有密切联系,显然是中世纪文学的特征。
(2)构思与描写,也采用中世纪流行的梦幻故事的形式和象征寓意的手法。
近代文学的新的艺术方法:
(1)虽是宇宙三界的虚设框架,但其中材料多半来自现实生活,具体生动。
(2)善于写出现实性的有血有肉的艺术形象,形态逼真,栩栩如生。
且注重环境渲染,气氛烘托,把虚构的未来世界写得真实而具体。
(3)继承荷马、维吉尔生动贴切的比喻艺术。
(4)运用意大利的民族语言、借鉴民歌形式写成。
具有民族特色,这正是它作为近代文学先声的重要特征。
6、分析《十日谈》的思想价值
第一、尖锐地批判了教会的腐败堕落。
(1)薄伽丘在许多故事里把抨击的锋芒指向天主教会和宗教神学,毫不留情地揭开教会神圣的面纱,把僧侣们奢侈逸乐、敲诈聚敛、买卖圣职、镇压异端等种种黑暗勾当,统统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2)薄伽丘不止于对僧侣们的恶行劣迹加以嘲讽,而是着力抨击他们的虚伪和奸诈;
(3)薄伽丘也不止于对僧侣的个人品质进行抨击。
他的批判要深刻得多。
他刨根究底,毫不留情,矛头直指教廷和宗教教义。
第二、描写男女之间的爱情故事,在《十日谈》中占有重要地位。
第三、《十日谈》还抨击了封建特权和男女不平等。
第四、关于全面发展的人的观念,在《十日谈》里也得到体现。
在薄伽丘看来,人应当接受良好的教育,多才多艺,和谐发展,既健康、俊美,又聪明勇敢。
这是文艺复兴时期对于人的理想。
《十日谈》是世界文学史上一部具有巨大价值的文学作品。
薄伽丘以丰富的生活知识和出色的艺术概括力,展示出意大利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抒发了文艺复兴初期的人文主义和自由思想。
意大利评论界把薄伽丘的《十日谈》和但丁的《神曲》相媲美,称之为《人曲》。
7、分析堂·吉诃德的形象。
堂吉诃德是世界文学史上最具有矛盾性和复杂性的人物形象之一。
他身上既有明显的喜剧性特征,又有鲜明的悲剧性色彩。
生活在资本主义已经萌芽时期的堂吉诃德却要在现实生活中恢复封建社会的骑士精神,因而使他成了一个夸张的、滑稽的喜剧性的角色;
他立志铲除人间罪恶、为了美好的社会理想粉身碎骨在所不辞,但他的理想在现实生活中根本无法实现。
这种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又使他具有了悲剧性的色彩;
他性格中的矛盾是正处于新旧交替时代西班牙社会矛盾的反映。
8、分析莎士比亚悲剧的艺术个性
从艺术上看,莎士比亚悲剧具有特别悲壮的色彩。
他专写“高贵”的英雄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可悲的毁灭。
英雄的高贵性,不仅体现在他们的出身上,他们都属于帝王将相等统治阶级人物,而且体现在他们的品性上,他们大都具有正面的特质,伟大的性格,是社会中出类拔萃的人物。
然而,在纷繁复杂的人生舞台上,他们却从显赫的高位上跌落下来,甚至毁灭了自己的精神和肉体。
他们的痛苦与灾难,异乎寻常;他们的悲剧,既是个人的,又在很大程度上,带有普遍的性质,属于时代和社会的悲剧,因而特别动人心魄,发人深省。
其次,在形象塑造上,莎士比亚不仅将人物放在外部冲突中去描绘,而且写出了人物的内心冲突,这就体现出了形象塑造的深刻性和精致性。
奥瑟罗在信任与怀疑之间,在爱与恨之间,进行了剧烈的斗争,灵魂里掀起了巨大的风暴。
麦克白由于野心和权势的诱惑,走上了弑君犯罪的邪途,因而在谋杀邓肯之前,充满了痛苦和激烈的思想斗争,在事后又充满了无穷的悔恨。
精神上的巨大痛苦和烦扰,剥夺了他的一切欢娱,甚至使他感到人生的毫无意义。
第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外国文学 复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