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GJ10497建筑项目工程方案计划冬期施工规章.docx
- 文档编号:12063760
- 上传时间:2023-04-16
- 格式:DOCX
- 页数:124
- 大小:243.17KB
JGJ10497建筑项目工程方案计划冬期施工规章.docx
《JGJ10497建筑项目工程方案计划冬期施工规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JGJ10497建筑项目工程方案计划冬期施工规章.docx(1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JGJ10497建筑项目工程方案计划冬期施工规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
SpecificationforWinterConstructionofBuildingEngineering
JGJ104-97
1998北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
SpecificationforWinterConstructionofBuildingEngineering
JGJ104-97
主编单位:
黑龙江省寒地建筑科学研究院
批准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施行日期:
1998年6月1日
1998北京
关于发布行业标准《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的通知
建标[1997]31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委(建设厅),各计划单列市建委,国务院有关部门:
根据建设部(90)建标字407号文的要求,由黑龙江省寒地建筑科学研究院主编的《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业经审查,现批准为行业标准,编号JGJ104-97,自1998年6月1日起施行。
本规程由建设部建筑工程标准技术归口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归口管理,由黑龙江省寒地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具体解释等工作。
本规程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出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1997年11月19日
目次
1总则
2术语
3土方工程
3.1一般规定
3.2土壤的防冻与保温
3.3冻土的融化
3.4冻土的挖掘
3.5土方回填
4地基与基础工程
4.1一般规定
4.2地基处理
4.3浅埋基础
4.4桩基础
5砌筑工程
5.1一般规定
5.2外加剂法
5.3冻结法
5.4暖棚法
6钢筋工程
6.1一般规定
6.2钢筋负温冷拉和冷弯
6.3钢筋负温焊接
7混凝土工程
7.1一般规定
7.2混凝土原材料加热搅拌运输和浇筑
7.3混凝土蓄热法和综合蓄热法养护
7.4混凝土蒸汽养护法
7.5电加热法养护混凝土
7.6暖棚法施工
7.7负温养护法
7.8硫铝酸盐水泥混凝土施工
7.9混凝土质量控制及检查
8屋面保温及防水工程
8.1一般规定
8.2保温层施工
8.3找平层施工
8.4防水层隔气层施工
9装饰工程
9.1一般规定
9.2抹灰工程
9.3饰面工程
9.4油漆刷浆裱糊玻璃工程
10钢结构工程
10.1一般规定
10.2材料
10.3钢结构制作
10.4钢结构安装
11混凝土构件安装工程
11.1构件的堆放及运输
11.2构件的吊装
11.3构件的连接与校正
12越冬工程维护
12.1一般规定
12.2在建工程
12.3停缓建工程
附录A土壤保温防冻计算
附录B混凝土的热工计算
附录C掺防冻剂混凝土在负温度下各龄期混凝土强度增长规律
附录D用成熟度法计算混凝土早期强度
附录E本规程用词说明
附加说明
附:
条文说明
1总则
1.0.1为了在建筑工程冬期施工中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工业与民用房屋和一般构筑物的冬期施工。
1.0.3本规程冬期施工期限划分原则是:
根据当地多年气象资料统计,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d稳定低于5℃即进入冬期施工;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d高于5℃时解除冬期施工。
1.0.4凡进行冬期施工的工程项目,应复核施工图纸;对有不能适应冬期施工要求的问题应及时与设计单位研究解决。
1.0.5进行冬期施工的工程,除遵守本规程外,尚应遵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术语
2.0.1浅埋基础shallowfoundation
在季节性冻土地区,当基础设计为设置在允许残留冻土层的基础时,在冻土层上施工的基础。
2.0.2冻结法frozenmethod
采用普通水泥砂浆,铺砌完毕后,允许砌体冻结的施工方法。
2.0.3负温冷拉coldtensionatsubzerotemperature
钢筋冷拉在室外负温下进行,冷拉参数与常温不同。
2.0.4负温焊接weldingatsubzerotemperature
钢筋的焊接连结,在室外或工棚内的负温下进行,焊接参数与常温不同。
2.0.5受冻临界强度criticalstrengthinfrostresistance
冬期浇筑的混凝土在受冻以前必须达到的最低强度。
2.0.6蓄热法thermosmethod
混凝土浇筑后,利用原材料加热及水泥水化热的热量,通过适当保温延缓混凝土冷却,使混凝土冷却到0℃以前达到预期要求强度的施工方法。
、‘
2.0.7综合蓄热法comprehensivethermosmethod
掺化学外加剂的混凝土浇筑后,利用原材料加热及水泥水化热的热量,通过适当保温,延缓混凝土冷却,使混凝土温度降到0℃或设计规定温度前达到预期要求强度的施工方法。
2.0.8电加热法electricheatmethod
冬期浇筑的混凝土利用电能加热养护,包括电极加热、电热毯、工频涡流、线圈感应和红外线加热法。
2.0.9电极加热法electrodeheatingmethod
用钢筋做电极,利用电流通过混凝土所产生的热量来加热养护混凝土。
2.0.10电热毯法electricheatblanketmethod
混凝土浇筑后,在混凝土表面或模板外面覆以柔性电热毯,通电加热养护混凝土。
2.0.11工频涡流法eddycurrentmethod
利用安装在钢模板外侧的钢管,内穿导线,通以交流电后产生涡流电,加热钢模板对混凝土进行加热养护。
2.0.12线圈感应加热法inductioncoilheatingmethod
利用缠绕在构件钢模板外侧的绝缘导线线圈,通以交流电后在钢模板和混凝土内的钢筋中产生电磁感应发热,对混凝土进行加热养护。
2.0.13暖棚法tentheatingmethod
将被养护的混凝土构件或结构置于搭设的棚中,内部设置散热器、排管、电热器或火炉等加热棚内空气,使混凝土处于正温环境下养护的方法。
2.0.14负温养护法curingmethodatsubzerotemperature
在在混凝土中掺入防冻剂,浇筑后混凝土不加热也不做蓄热保温养护,使混凝土在负温条件下能不断硬化的施工方法。
2.0.15硫铝酸盐水泥混凝土sulphoaluminatecementconcrete
用快硬硫铝酸盐水泥并掺入亚硝酸钠外加剂配制的混凝土,采取适当保温措施,具有负温早强和早期抗冻特点的混凝土。
2.0.16热熔法hotmeltmethod
防水层施工时,采用火焰加热器加热熔化热熔型防水卷材底层的热熔胶进行粘贴的方法。
2.0.17冷粘法coldapplicationmethod
采用胶粘剂使卷材与基层、卷材与卷材粘结,而不需加热的施工方法。
2.0.18涂膜屋面防水surface-coatingmethodforwaterproofing
以沥青基防水涂料,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涂料或合成高分子防水涂料等材料,均匀涂刷一道或多道在基层表面上,经固化后形成整体防水涂膜层。
2.0.19成熟度maturity
混凝土在养护期间养护温度和养护时间的乘积。
2.0.20等效龄期equivalentage
混凝土在养护期间温度不断变化,在这一段时间内其养护的效果,与在标准条件养护达到效果相同所需的时间。
3土方工程
3.1一般规定
3.1.1土方工程的冬期施工,施工前应做好准备工作,并应连续施工。
3.1.2冬期施工时,运输道路和施工现场应采取防滑和防火措施。
3.2土壤的防冻与保温
3.2.1对于大面积的土方工程宜采用翻松耙平法施工。
在拟施工的部位应将表层土翻松耙平,其厚度宜为20~30cm,其宽度宜为开挖时冻结深度的两倍加基槽(坑)底宽之和。
翻松耙平后的冻结深度宜按本规程附录A估算。
3.2.2在初冬降雪量较大的土方工程施工地区,宜采用雪覆盖法。
开挖前,在即将开挖的场地宜设置篱笆或用其他材料堆积成墙,高度宜为50~100cm,间距宜为10~15m,并应与主导风向垂直。
面积较小的基槽(坑)可在预定的位置上挖积雪沟(坑),深度宜为30~50cm,宽度为预计深度的两倍加基槽(坑)底宽之和。
3.2.3对于开挖面积较小的槽(坑),宜采用保温材料覆盖法。
保温材料可用炉渣、锯末、刨花、稻草、草帘、膨胀珍珠岩等,再加盖一层塑料布。
保温材料的铺设宽度为待挖基槽(坑)宽度的两倍加基槽(坑)底宽之和。
其厚度按本规程附录A计算确定。
3.2.4挖好较小的基槽(坑)的保温与防冻可采用暖棚保温法。
在已挖好的基槽(坑)上,宜搭好骨架铺上基层,覆盖保温材料。
也可搭塑料大棚,在棚内采取供暖措施。
3.3冻土的融化
3.3.1冻土融化方法应视其工程量大小、冻结深度和现场施工条件等因素确定,可选择烟火烘烤、蒸汽融化、电热等方法,并应确定施工顺序。
3.3.2工程量小的工程可采用烟火烘烤法,其燃料可选用刨花、锯末、谷壳、树枝皮及其他可燃废料。
在拟开挖的冻土上应将铺好的燃料点燃,并用铁板覆盖,火焰不宜过高,并应采取可靠的防火措施。
3.3.3当热源充足,工程量较小时,可采用蒸汽融化法。
应把带有喷气孔的钢管插入预钻好的冻土孔中,通蒸汽融化。
冻土孔径应大于喷汽管直径1cm,其间距不宜大于1m,深度应超过基底30cm。
当喷汽管直径D为2.0~2.5cm时,应在钢管上钻成梅花状喷汽孔,下端应封死,融化后应及时挖掘并防止基底受冻。
3.3.4在电源比较充足地区,工程量又不大,可用电热法融化冻土。
电极宜采用φ16~φ25的下端带尖钢筋。
电极打入冻土中的深度不宜小于冻结深度,并宜露出地面10~15cm。
电极的间距宜按表3.3.4采用。
电热时间应根据冻结深度、电压高低等条件确定。
当通电加热时可在地表铺锯末,其厚度宜为10~25cm,并宜采用1%~2%浓度的盐溶液浸湿。
采用电热法融化冻土时,应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电极的间距(cm)表3.3.4
电压(V)
冻结深度(cm)
50
100
150
200
380
60
60
50
50
220
50
50
40
40
3.4冻土的挖掘
3.4.1冻土的挖掘根据冻土层厚度可采用人工、机械和爆破方法。
3.4.1.1人工挖掘冻土可采用锤击铁楔子劈冻土的方法分层进行挖掘。
楔子的长度视冻土层厚度确定,宜为30~60cm。
3.4.1.2机械挖掘冻土可根据冻土层厚度选用推土机松动、挖掘机开挖或重锤冲击破碎冻土等方法。
其设备可按表3.4.1选用。
当采用重锤冲击破碎冻土时,重锤可由铸铁制成楔形或球形,重量宜为2~3t。
起吊设备可采用吊车、简易的两步搭或三步搭支架配以卷扬机。
冻土挖掘设备选择表表3.4.1
冻土厚度(cm)
选择机械
<50
50~100
100~150
铲运机、推土机、挖掘机
大马力推土机、松土机、挖掘机
重锤
3.4.1.3对于冻土层较厚,开挖面积较大的土方工程,可使用爆破法。
当冻土层厚度小于或等于2m时置采用炮孔法。
炮孔的直径宜为50~70mm,深度宜为冻土层厚度的0.6~0.85倍,与地面呈60°~90°夹角。
炮孔的间距宜等于最小抵抗线长度的1.2倍,排距宜等于最小抵抗线长度的1.5倍。
炮孔可用电钻、风钻或人工打钎成孔。
炸药可使用黑色炸药、硝铵炸药或TNT炸药。
冬季严禁使用甘油类炸药。
炸药装药量宜由计算确定或不超过孔深的2/3,其余上面的1/3填装砂土。
雷管可使用电雷管或火雷管。
当采用冻土爆破法施工时,土方工地离建筑物的距离应大于50m,距高压电线的距离应大于200m。
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土方与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1)的有关规定。
3.4.2冬期开挖冻土时,应采取防止引起相邻建筑物地基或其他设施受冻的保温防冻措施。
3.4.3在挖方上边弃置冻土时,其弃土堆坡脚至挖方边缘的距离应为常温下规定的距离加上弃土堆的高度。
3.4.4开挖完的基槽(坑)应采取防止基槽(坑)底部受冻的措施。
当基槽(坑)挖完不能及时进行下道工序施工时,应在基槽(坑)底标高以上预留土层,并覆盖保温材料保温。
3.5土方回填
3.5.1冬期土方回填时,每层铺土厚度应比常温施工时减少20%~25%。
预留沉陷量应比常温施工时增加。
对于大面积回填土和有路面的路基及其人行道范围内的平整场地填方,可采用含有冻土块的土回填,但冻土块的粒径不得大于15cm,其含量(按体积计)不得超过30%。
铺填时冻土块应分散开,并应逐层夯实。
3.5.2冬期填方施工应在填方前清除基底上的冰雪和保温材料;填方边坡的表层100cm以内,不得采用含有冻土块的土填筑;整个填方上层部位应用未冻的或透水性好的土回填,其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冬期填方的高度不宜超过表3.5.2规定。
冬期填方的高度表3.5.2
室外平均气温(℃)
填方高度(m)
-5~-10
-11~-15
-16~-20
4.5
3.5
2.5
注:
采用石块和不含冻块砂土(不包括粉砂)、碎石土类回填时,填方的高度可不受上表限制。
3.5.3室外的基槽(坑)或管沟可采用含有冻土块的土回填。
但冻土块粒径不得大于15cm,含量不得超过15%,且应均匀分布,但管沟底以上50cm范围内不得用含有冻土块的土回填。
室内的基槽(坑)或管沟不得采用含有冻土块的土回填。
回填土施工应连续进行并应夯实。
当采用人工夯实时,每层铺土厚度不得超过20cm,夯实厚度宜为10~15cm。
在冻结期间暂不使用的管道及其场地回填时,冻土块的含量和粒径不受限制,但融化后应作适当处理。
3.5.4室内地面垫层下回填的土方,填料中不得含有冻土块,并应及时夯(压)实。
填方完成后至地面施工前,应采取防冻措施。
3.5.5永久性的挖、填方和排水沟的边坡加固修整,宜在解冻后进行。
4地基与基础工程
4.1一般规定
4.1.1冬期进行地基与基础施工的工程,除应有建筑场地的工程地质勘察资料外,根据需要尚应提出地基土的主要冻土性能指标。
4.1.2建筑场地宜在冻结前清除地上和地下障碍物、地表积水,并应平整场地与道路。
冬期及时清除积雪,春融期作好排水。
4.1.3对建(构)筑物的施工控制坐标点、水准点及轴线定位点的埋设应采取防止土壤冻胀、融沉变位和施工振动影响的措施,并应定期复测校正。
4.1.4在冻土上进行打桩和强夯等所产生的振动,对周围建筑物及各种设施有影响时,应采取隔震措施。
4.1.5靠近建(构)筑物基础的地下基坑施工时,应采取防止相邻地基土遭冻的措施。
4.2地基处理
4.2.1重锤夯实地基的施工,应在地基土不冻结的状态下进行。
并可采取逐段开挖,逐段夯实方法施工。
在开挖时宜预留土层厚度,待施夯前再挖除增留部分。
对已冻结地基施夯前应采用解冻方法,待地基土解冻后方可施夯。
在砂土地基上施夯需要向基槽内加水时,宜掺入氯盐防冻剂,其浓度应根据气温条件通过试验确定。
4.2.2在整个冬期均可进行强夯法加固地基的施工,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4.2.2.1强夯施工时,施工技术参数应根据加固要求与地质条件在场地内经试夯确定,试夯应按国家现行标准《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2-83)、《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91)的规定执行。
4.2.2.2不应将冻结基土或回填的冻土块夯入基础的持力层。
回填土的质量应符合本规程第3.5节的有关规定要求。
4.2.2.3在粘性土或粉土的地基上进行强夯,宜在被夯土层表面铺设粗颗粒材料,并应及时清除粘结在锤底上的土料。
4.2.2.4冬期施工应及时推填夯坑并平整场地,其推填料不得有冰雪及其他杂物。
4.2.2.5强夯加固后的地基越冬维护,应按本规程第12章有关规定执行。
4.3浅埋基础
4.3.1浅埋基础施工时,同一建筑物的基础应座落在同一类冻胀性土层上,不得座落在一部分有冻土层另一部分无冻土层的情况。
4.3.2同一建筑物各部位的基槽开挖应同时进行,并应在基槽的四角及中间部位挖坑检查记录残留冻土层厚度。
残留冻土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4.3.3各部位基础施工时应同时进行,不得在同一建筑中一部分基础进行施工,一部分未施工而使地基遭到晾晒。
基础施土毕,应及时回填基侧土。
4.3.4在基础施工中,不得被水或融化雪水浸泡基土。
4.4桩基础
4.4.1在已冻结的地基土上施工挤土桩时,当冻土层厚度超过0.5m时,冻土层宜采用钻孔引桩(沉管)工艺,钻孔直径应小于桩径50mm。
也可采用挖出冻土或局部融化冻土等措施进行桩基础施工。
4.4.2混凝土预制桩冬期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4.4.2.1桩的起吊、运输、堆放应符合本规程第11章的有关规定要求。
4.4.2.2当桩采用焊接接桩时,其焊接和防腐要求,应遵照本规程第10章的有关规定执行。
4.4.3混凝土灌注桩的冬期施工,其成孔应按下列要求进行:
4.4.3.1长螺旋钻孔机的钻头宜选用锥形钻头并镶焊合金刀片。
钻进冻土时应加大钻杆对土层的压力,并防止摆动和偏位。
钻成的桩孔应及时覆盖保护。
4.4.3.2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宜在初冬或春融期施工,泥浆温度不得低于5℃,并不得掺氯盐防冻剂。
4.4.3.3人工挖孔其孔口应保温,孔内应做好通风。
4.4.3.4锤击(振动)套管成孔,应制定保证相邻桩身混凝土质量的施工顺序。
提拔套管时应及时清除管壁上的泥土防止冻结在管壁上。
当成孔施工有间歇时,宜将套管埋入桩孔中。
4.4.4混凝土灌注桩的混凝土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4.4.4.1混凝土材料的加热、搅拌、运输、浇筑应按本规程第7章的有关规定执行。
混凝土填入土孔的温度不应低于5℃。
沉管灌注桩混凝土填入土孔的温度应根据热工计算确定。
4.4.4.2在地基土最大冻深内和露恿地面部分的桩寡混凝土可按本规程第7章有关负温养护法规定执行。
4.4.4.3初冬或深冬季节在冻胀和强冻胀土地基上施工的灌注桩,应采取防止或减小桩身与冻土之间产生切向冻胀力的防护措施。
4.4.5地基土在冬期处于冻结状态下进行桩基静荷载试验时,应将试桩周围的冻土融化或挖除。
在负温下试验时,试桩四周地表土和锚桩横梁支座均应做保温防冻处理。
5砌筑工程
5.1一般规定
5.1.1冬期施工所用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5.1.1.1普通砖、空心砖、灰砂砖、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加气混凝土砌块和石材在砌筑前,应清除表面污物、冰雪等,不得使用遭水浸和受冻后的砖或砌块。
5.1.1.2砂浆宜优先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拌制。
冬期砌筑不得使用无水泥拌制的砂浆。
5.1.1.3石灰膏、粘土膏或电石膏等宜保温防冻,当遭冻结时,应经融化后方可使用。
5.1.1.4拌制砂浆所用的砂,不得含有直径大于1cm的冻结块或冰块。
5.1.1.5拌合砂浆时,水的温度不得超过80℃,砂的温度不得超过40℃,砂浆稠度宜较常温适当增大。
5.1.2冬期施工的砖砌体,应按“三一”韧砖法施工,灰缝不应大于1cm。
5.1.3冬期施工中,每日砌筑后,应及时在砌筑表面进行保护性覆盖,砌筑表面不得留有砂浆。
在继续砌筑前,应扫净砌筑表面。
5.1.4砌筑工程的冬期施工应优先选用外加剂法。
对绝缘、装饰等有特殊要求的工程,可采用其他方法。
5.1.5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不得采用冻结法施工。
加气混凝土砌块承重墙体及围护外墙不宜冬期施工。
5.1.6冬期砌筑工程应进行质量控制,在施工日记中除应按常规要求外,尚应记录室外空气温度、暖棚温度、砌筑时砂浆温度、外加剂掺量以及其他有关资料。
5.1.7砂浆试块的留置,除应按常温规定要求外尚应增设不少于两组与砌体同条件养护的试块,分别用于检验各龄期强度和转入常温28d的砂浆强度。
5.2外加剂法
5.2.1冬期砌筑采用外加剂法时,可使用氯盐或亚硝酸钠等盐类外加剂拌制砂浆。
氯盐应以氯化钠为主。
当气温低于-15℃时,也可与氯化钙复合使用,氯盐掺量应按表5.2.1选用。
氯盐外加剂掺量(占用水重量%)表5.2.1
氯盐及砌体材料种类
日最低气温(℃)
≥-10
-11~-15
-16~-20
-21~-25
氯化钠(单盐)
砖、砌块
3
5
7
—
砌石
4
7
10
—
(复盐)
氯化钠
砖、砌块
—
—
5
7
氯化钙
—
—
2
3
注:
掺盐量以无水盐计。
5.2.2砌筑时砂浆温度不应低于5℃。
当设计无要求,且最低气温等于或低于-15℃时,砌筑承重砌体砂浆强度等级应按常温施工提高1级。
5.2.3在氯盐砂浆中掺加微沫剂时,应先加氯盐溶液后加微沫剂溶液。
5.2.4外加剂溶液应设专人配制,并应先配制成规定浓度溶液置于专用容器中,然后再按规定加入搅拌机中拌制成所需砂浆。
5.2.5采用氯盐砂浆时,砌体中配置的钢筋及钢预埋件,应预先做好防腐处理。
5.2.6氯盐砂浆砌体施工时,每日砌筑高度不宜超过1.2m,墙体留置的洞口,距交接墙处不应小于50cm。
5.2.7掺用氯盐的砂浆砌体不得在下列情况下采用:
(1)对装饰工程有特殊要求的建筑物;
(2)使用湿度大于80%的建筑物;
(3)配筋、钢埋件无可靠的防腐处理措施的砌体;
(4)接近高压电线的建筑物(如变电所、发电站等);
(5)经常处于地下水位变化范围内,以及在地下未设防水层的结构。
5.3冻结法
5.3.1采用冻结法施工的砌体,在解冻期内应制定观测加固措施,并应保证对强度、稳定和均匀沉降要求。
在验算解冻期的砌体强度和稳定时,可按砂浆强度为零进行计算。
5.3.2当设计无要求,且日最低气温高于-25℃时,砌筑承重砌体砂浆强度等级应较常温施工提高1级;当日最低气温等于或低于-25℃时,应提高2级。
砂浆强度等级不得小于M2.5,重要结构其等级不得小于M5。
5.3.3采用冻结法砌筑时,砂浆使用最低温度应符合表5.3.3规定。
冻结法砌筑时砂浆最低温度(℃)表5.3.3
室外空气温度
砂浆最低温度
0~-10
-11~-25
低于-25
10
15
20
5.3.4采用冻结法施工,当设计无规定时,宜采取下列构造措施:
5.3.4.1在楼板水平面位置墙的拐角、交接和交叉处应配置拉结筋,并按墙厚计算,每12cm配1φ6,其伸入相邻墙内的长度不得小于lm。
在拉结筋末端应设置弯钩。
5.3.4.2每一层楼的砌体砌筑完毕后,应及时吊装(或捣制)梁、板,并应采取适当的锚固措施。
5.3.4.3采用冻结法砌筑的墙,与已经沉降的墙体交接处,应留沉降缝。
5.3.5为保证砌体在解冻期间的稳定性和均匀沉降,施工操作时应遵守下列规定:
5.3.5.1施工应按水平分段进行,工作段宜划在变形缝处。
每日的砌筑高度及临时间断处的高度差,均不得大于1.2m。
5.3.5.2对未安装楼板或屋面板的墙体,特别是山墙,应及时采取临时加固措施,以保证墙体稳定。
5.3.5.3跨度大于0.7m的过梁,应采用预制构件。
跨度较大的梁、悬挑结构,在砌体解冻前应在下面设临时支撑,当砌体强度达到设计值的80%时,方可拆除临时支撑。
5.3.5.4在门窗框上部应留出缝隙,其宽度在砖砌体中不应小于5mm,在料石砌体中不应小于3mm。
5.3.5.5留置在砌体中的洞口和沟槽等,宜在解冻前填砌完毕。
5.3.5.6砌筑完的砌体在解冻前,应清除房屋中剩余的建筑材料等临时荷载。
5.3.6下列砖石砌体,不得采用冻结法施工:
(1)空斗墙;
(2)毛石砌体;
(3)砖薄壳、双曲砖拱、筒式拱及承受侧压力的砌体;
(4)在解冻期间可能受到振动或其他动力荷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JGJ10497 建筑 项目 工程 方案 计划 施工 规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