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道德心理研究.docx
- 文档编号:12062889
- 上传时间:2023-04-16
- 格式:DOCX
- 页数:40
- 大小:57.21KB
当代大学生道德心理研究.docx
《当代大学生道德心理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代大学生道德心理研究.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当代大学生道德心理研究
第一章当代大学生道德心理研究
●道德修养与道德观转换的身心效应
在学究式的观点看来,道德修养与心身健康是两码事,是隶属于不同的学科范畴,然而就在不少现代中国学者还为在心理咨询与思想道德教育之间的区别而大加议论的时候,现实中的不少个案也许使那种学究式的界定和争辩变得毫无意义,因为这些个案的身心健康状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引起变化的主要原因恰恰就在于其道德观曾发生了格式塔式的转换。
换而言之,事实上,道德修养及其道德观的转变已经成为影响心身健康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变量。
复习历史文献,可知中国古代儒、道、禅学的贤士们早已经论述过这个问题,而且在现代,亦有弗洛依德、荣格、皮亚杰、柯伯格(L.Kohlberg1927-1987)等心理学家也深入研究过诸如道德发展、道德型焦虑、性道德与神经症发生的关系等道德心理学问题。
虽然对于道德的理解有多种学说,但古今中外的学者们都认识到了道德修养除了具有调节社会秩序的作用之外,还具有影响身心健康状况的作用。
那么,道德修养及其道德观的转变是怎样促进或改变当事人的身心状况呢?
道德修养促进身心健康的生理、心理机制又如何呢?
下面分别加以讨论。
一、古代关于道德修养对身心影响的观点
人格是重要的心理素质,而道德修养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要塑造适应社会的优秀人格。
如孔子说:
“君子坦坦荡荡”(《论语.雍也》),“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尧日》)“刚、毅、木、讷近仁”(《论语.子路》)具有道德修养的人刚强、果断、质朴、谦虚。
“仁者必有勇”(《论语。
宪问》,仁者无私故勇,在困难面前不退缩,勇于探索。
可见这些都是健康的人格特征。
“仁者不忧”(《论语.子罕》)。
道德修养能促进神思安稳,而神思安稳是心理健康的重要基础。
儒家经典《大学》开篇就表明了道德修养的目的和效应: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可见道德是影响心理平静与烦乱的重要因素。
“德润身,心广体胖”(《大学》)精辟地表达了道德修养对健康的促进作用。
社会观察表明,社会上的种种矛盾和一切破坏道德秩序的现象都是围绕着“利”产生的,而临床观察表明,许多心理问题的产生亦与人的利、物欲及其态度有关。
事实上,道德修养与人的经济属性和需求并不矛盾,恰恰相反,道德具有调节义利关系及其心态的作用。
荀子认为,道德的产生就是因为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不知满足的追求进而产生纷争,因争则乱,故道德的产生就是为了“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以求。
”(《礼论》)儒家要求,“君子忧道不忧贫。
”重义轻利,见利思义,义然后取。
故道德修养有助于使人在义利问题上保持心态平衡。
“仁者无敌”,“德不孤,必有邻。
”(《论语.里仁》)仁,字从二从人,最朴实的解释就是关于两人的关系。
仁的基本内容就是“爱人”。
道德的核心问题就是把自己放到他人的位置上,考察自己对别人所做的事情的合理性。
正如儒家所说: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己。
”(《论语》雍也)。
道德是一个人“内心中的那个人”对利己之心的拷问,而且这种拷问是在别人看不见的情况下进行的。
显然,这种将心比心,推己及人的方法能促进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形成,而能与他人和谐相处是心理健康的重要内涵。
先秦道家古籍《通玄真经》中引老子言:
“人有顺逆之气生于心,心治则气顺,心乱则气逆,心之治在于道德,得道则心治,失道则心乱。
心治则交让,心乱则交争,让则有德,争则生贼。
有德则气顺,贼生则气逆。
……德积则福生,怨积则祸生。
”不难理解,一个具有谦让道德之人是较容易形成一个有利于身心健康的人际关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并不是靠对人阿姨奉承,吹牛拍马得来的,而是建立在处世为人的合适的态度与行为的基础之上。
儒家主张君子“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周而不比”(即团结而不相互勾结),“在上位,不凌下。
在下位,不援上。
”(《中庸》)“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论语.卫灵公》)事实上,人际关系的紧张或不良是心理障碍者和神经症者经常常主诉的苦恼,要么他们在别人面前失去自我意识的独立性,十分关注在别人眼中的评价,要么随波逐流,依赖别人而生存;要么自视清高,与别人隔隔不入。
家庭成员的关系是社会人际关系的缩影和培养孩子日后与他人社会关系能力的温床。
临床观察表明,对病态爱的需求远远多于他自己所付出的爱几乎是所有神经症的人格特征;而家庭人际沟通存在着较多的问题是人际关系不良者的一个通病。
然而,重视夫妻好合,兄弟融洽,父慈子孝正是儒家家庭伦理修养的准则。
孔子曰:
“仁者,人也,亲亲为大。
”我们不仅要爱众人,而且应以亲近的亲人作为起点。
一个人如果连与自己的亲人都搞不好关系,是很难想象他具有与别人真诚和谐相处的能力的,正所谓,“不顺乎亲,不信乎朋友矣。
”儒家认为,君臣之道,父子之道,夫妇之道,兄弟之道,交友之道是天下通行的基本道义(《中庸》)。
虽然儒家将亲情看得很重要,但是以提倡“四海之内皆兄弟”(《论语.颜回》)的人际态度为补充的。
“君子不忧不惧。
”(《论语》颜渊)道德修养能促进个体的内心世界与外部适应行为的一致性,而无内心矛盾正是心理健康的重要特征之一。
《周易》系辞上说:
“乐天知命,故不忧。
”庄子亦说:
“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惟有德者能之。
”(《德充符》)儒家也认为,健康的人格首先是内心和谐,表里如一,不虚伪做作。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
如恶恶臭,如好好色。
此之谓自谦也。
”(《大学》)。
“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
”良心是自我反省的道德检查机制,孔子认为,君子内省不疚,问心无愧当然就不会有什么值得忧愁和畏惧的。
按照弗洛依德的理解,焦虑有两种:
一种是因本我的冲动受到压抑而产生的焦虑,称神经质焦虑(neuroticanxiety),一种是个体因恐自己行为违反道德标准而产生的焦虑,称道德型焦虑(moralanxiety)。
临床经验表明,神经症者的痛苦常与其虚伪的人格层有极大的关系,即在别人面前他们勉强作出具有道德的表现,而在内心却咒骂自己的懦弱和愚蠢。
正是这种内心的矛盾使他痛苦不堪。
因此不难理解,道德修养可以促进他律内化成自律,使人格内外一致,这样势必他就较少发生神经症者常见的道德型焦虑。
内外适应的重要处世为人的方法是不走极端,孔子将中庸之道奉为至高无上的道德,认为君子时时处处按中庸的准则言行,“以和为贵”,就能事事处置恰当。
道德修养能促进人的反思能力,而自知之明是心理健康的重要内涵之一。
孔子说:
“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
”(《中庸》)君子做人的道理有些象射箭,如果你射不中靶子,应该反过来在自己身上找原因。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里仁》)儒家有警句: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如琢如磨者,自修也。
”(《大学》)“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
相反,没有自知之明的人,“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中庸》)是属于有心理偏差一类的人。
“仁者寿”(《论语.雍也》)。
“心庄则体舒”,“心好之,身必安之。
”(《礼记》缁衣)“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
”(《孟子》告子下),施行仁德的人不仅快快乐乐,而且长寿。
因为儒家道德对于个人并不只是超我的压抑,也主张合情合理的心理满足与抒发。
孟子就认为,安身立命的正道其实只是“尽其心者,知其性也”(《孟子.尽心》上);道家也认为,“外束其形,内愁其德,钳阴阳之和而迫性命之情,只会终生成为哀人。
”(《通玄真经》卷十二上礼)。
康德也曾认为,道德实用哲学也是一种普遍适用的医术,它虽然不能挽救死亡,却是长寿所不可缺少的药方。
不难理解,道德修养使个体人格健全、成熟,神思安稳,情志舒畅,适中,内心与外在环境适应相一致,无矛盾冲突,人际和谐,善于学习,经验不断积累,所以仁者的主观生存质量良好,于是人尽寿而终。
二、道德观的转换及其双向身心效应
在一般情况下,人们很难觉察道德修养对身心状况的影响,医学首先关注的是生物等自然因素,而后又注意到了心理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但可以说从来没有将道德因素考虑在内。
这是因为人们一直将学科范畴的划分当作自然之物的界限,将语言的东西当作本体的东西。
事实上,不论是心理问题、知识问题,还是道德伦理问题,一方面都同是人的大脑皮层思考的结果,它们在大脑皮层内不可能有神经区域的差别;另一方面,同一种心理现象很可能在不同学科内具有异名现象。
如有学者认为,良心亦是具有两极结构的心理实在,其中一极就是弗洛依德称之为的超我,是个体通过社会化过程内化的与社会规范相协调的价值理想和立场;另一极就是荣格所说的与生俱来的原型,它是基于集体无意识的未知因素的一种内心“上帝”的声音(默里斯坦因:
《日性良知与月性良知》东方出版社1998年出版)。
可见,道德观如一种认知与归因模式、态度、情绪等心理因素一样,对人的躯体功能和状况都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正如学者们将精神病人的特殊表现作为来了解整个人类精神奥秘的窗口一样,我们通常也只有借助于观察那些道德观发生了转变,尤其是发生了格式塔式转换的人,才可以了解到道德观对当事人的人格、人生态度以及伴随而来的情绪体验、身心状况、行为方式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当然这种影响的效应可能是积极的或正面的,也可能是消极的或负面的。
道德观的转换较多地发生在遭受过诸多磨难和挫折的人,或发生在曾多行不义,自认为原孽深重的人,或发生在失足后悔不已的人,或发生在曾遭受过不公正待遇,叛逆社会的人,或因上述原因而皈依宗教或某个膜拜团体的人。
例如古代受儒家四书五经教育成才的仕官们在屡遭重大挫折后可能会出现一个180度的大转变,即放弃儒家“有为”的人生观而改奉道家的“清静无为”;又如皈依宗教或膜拜团体后的信众常会发生洗心似的变化,抛弃原来的功名利禄争斗之心,而改奉宗教的特殊道德论。
不论这种转换的道德观是否比原先更积极,或是更消极,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这种新的道德观最契合他目前的心境,而且将有助于当事人灵魂的安慰与解脱,否则信众就没有必要改弦易辙,脱胎换骨。
一些人为什么会发生格式塔式的道德观转换?
根据勒温提出的B=f(PE)的行为公式,行为是个体和环境两大因素的函数。
道德观之所以发生巨变一是因为个体内心的道德焦虑长期得不到解决,二是环境中流行的主道德观已不足以帮助其解决这种冲突。
于是,当事人会转而寻求其它新的出路和道义解释。
为什么宗教道德观在现实中很容易成为失意者的避难所?
这是因为:
其一,宗教的道德学说关注人间疾苦,因而对众生具有莫大的亲和力。
如佛法的“苦、集、灭、道”四谛学说,无一不是围绕如何使众生从生死轮回的苦恼中解脱这一人生最大的主题。
事实上,现实中有谁能免去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这些苦恼。
因此,如果人在遇到这些困难而且对得救感到绝望时就极有可能皈依宗教或其它膜拜团体,就去追寻灵魂得救来代替,即追寻思想上的安慰,以免陷入彻底绝望的境地。
马克思说:
“宗教是人民的鸦片”,显然,宗教的学说既具有满足一些心理需求的治疗性,也具有麻痹精神的毒害性。
其二,宗教的道德学说与社会教育中的道德说教最大的不同是:
任何宗教都有一个关于惩罚邪恶者的地狱和奖赏报答行善者的天堂,尽管天堂和地狱都是不可证伪的,但它至少是一种行善合理性的论证,因而信众会获得一种行善的崇高感和自我奖赏;以及作恶的罪恶感和死后的恐惧感。
其三,佛教的生死轮回说、基督教的原罪说,使信徒们相信其行善就是一种忏悔和赎罪行为。
在荣格看来,宗教忏悔行为其实就是当事人将深藏的隐情向“上帝”宣示出来,这与精神分析所做的事情和功能是同构的。
并不是任何道德观的转换都回带来积极的身心效应,相反,一些特殊的道德观可能会导致信众出现一些反常或反社会的行为或特殊的心理体验。
例如一些膜拜者坚信只要自己奉行某种道德观,就会获得白日飞升,百病不侵,长生不老等报应,甚至产生病态的感知觉、病理性意志增强、幻想和妄想。
在马克思看来“宗教是人使自我空虚的行为”,宗教徒或一些膜拜团体的信众出现的一些病态的受苦与自残行为。
令人费解的是,一个信徒一旦接受并痴迷于某种信仰时,为什么其原先的理性思维能力似乎一夜尽丧?
原先的自我可能将发生脱胎换骨似的变化!
从精神分析学来看,这是源出自我人格的冲突,其所要达到的目标并不是受苦本身,而是为了放弃自我和忘记自我!
三、道德修养及其转化的身心效应机制
道德修养和道德观的转变为什么能带来身心状况的变化,我们可以从与其它心理疗法的比较来进行探讨。
首先,道德转变是一种深层的心理分析和自性的发现。
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道德生活理想不但由文化推行,而且也由人的天性自身推行。
”(默里斯坦因:
《日性良知与月性良知》第64页东方出版社1998年出版)儒家亦认为,“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孟子》告子上)其实,道德并非是外来的一种美化,而是人固有的秉赋,许多人只是是没有自觉到自己固有的这种秉赋而痴迷不悟而已。
“仁,人心也……,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矣。
”仁爱之心本是人的天性,我们只需寻回丧失的良心而已。
因此,道德观的转变很像一种恶梦初醒,原来的追求不过是一场梦幻,对于人来说,否定原来的追求不能不说是一场痛苦的精神手术。
或许死是容易的,而要使活着的人重生却要经历彻心的痛苦并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
从这种意义上看,所谓道德观的转换,其实就是自性的重新被发现!
无论道德观的转变是积极的,或是消极的,但对于当事人来说都是一种精神格式塔式的转换,是一种新的发现,所以它都可能会令当事人产生兴奋或痴迷的感觉。
其次,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道德观转化的实质就是建构了一种新的人生信仰和新的认知模式。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个体的人生态度和信仰突然发生改变的现象称为转化作用(conversion),发生转化的成因与当事人心理上的冲突长期不能化解有关。
转化作用的直接后果常表现为转化型神经症(conversionneurosis)的自愈或身心状况在某种程度的改善。
与后一种效应有关的有信仰治疗(faithcure),它是指因当事人的某种坚定信仰而使疾病提早痊愈或不药而医的情形。
这些信仰大多涉及到疾病病因的新解释、或对某种观点、某人、某物、某种方法、的神奇治疗效果等顶礼膜拜和深信。
从某种意义上说,道德修养和道德观的转变所带来的心身变化亦包含有信仰治疗的效应。
从某种意义上说,道德转化的效应并不在于它转换成了什么,而在于它是否真的发生了转换,否定原来的道德观似乎意味着一种身心羁绊和重压的解除,都会带来一些可观的身心效应。
道德观的转换类似于一种重建心理治疗。
因为道德观转换意味着对陈年心理旧帐的清算,意味着一种对曾经有过的恶念、恶行等一切罪过的忏悔。
忏悔原是宗教心理治疗(religiouspsychology)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使当事人的罪疚感减轻或消解,从而获得心理平安,而忏悔的实质就是对道德谴责的摆脱或良心的追问!
为什么人本主义心理学的非指导式心理咨询方法受到普遍的欢迎?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创始人罗杰斯早年曾从事宗教教育,他创建的方法充满着宗教的博爱和宽容的精神,治疗师所表现出的无条件的关注、同理心和真诚一致的态度尤其有助于当事人避免道德的自责,从而能够在自然、轻松和信任的氛围中认识自我,领悟人生,发掘自己上进的潜能。
道德修养或道德观的转换还可能因带来新的人生意义的发现而具有开释心结的作用。
弗兰克(V.E.Frankl)认为,人是一种追求意义的存在,追求意义的意志是人之为人的重要特性之一。
现代人生活中缺乏意义感乃是造成心理失常的主要原因。
显然,道德修养可以增进行为的意义感及获得与行为一致的愉悦感。
道德观转换还是一种重新与环境相适应的调节过程。
弗洛依德认为,唯乐原则本是支配人性的基本原则,但生活中,个体一方面受现实的限制,一方面受自我的约束,个体所寻求的满足实际上是遵循于现实原则的,而道德修养从本质上就是为了调节个人满足与现实环境要求之间的张力的,从这种意义上说,道德修养将有助于在不违背个性满足的同时使个体对环境适应能力提高。
然而,有些道德观并不能促进个体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相反,将原本与环境不适应的个体引导到逃避生活和与主流文化相冲突的境地,这是一个以美名包装的,实际极端自私自利的虚幻世界。
广义上说,道德修养是一种塑造人格,提升精神境界,增进社会适应能力的一种学习和心理训练;道德观转换是在经历心理危机后对人之间关系的重新审视,它是一种可能带来双向身心效应的人格重生的过程。
(广州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邱鸿钟)
●1993年-2003年大学生道德—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分析
当今社会是一个迅速发展变化的社会,人们的物质生活及精神生活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高速度改变着,而在校的大学生作为这个社会中的一个群体,他们的信仰,价值观爱情观,学习态度等等方面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外部社会的影响,近十年间社会各个方面的变化更为突出,为考察10年间我校大学生道德—心理健康方面的变化,特将1993年、2003年两次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及比较。
一、调查对象、内容与方法
本研究调查对象为广州中医药大学1993年及2003年在校的大学生。
调查人数分别为1993年161人,2003年125人。
本研究的内容及方法采用邱鸿钟教授设计的调查问卷。
问卷共设八个分卷,分别为:
信仰、学习态度及目的、金钱观、人际关系、自信及人生目标、异性关系及择偶观、性史性行为性观念、网络行为,共计98道问题。
两次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283份,回收合格率为99.3%。
采用SPSS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与统计分析。
二、研究结果
(一)当代高校大学生信仰心理调查结果
在1993年被调查的大学生中绝大部分的人信仰的是共产主义,虽有个别人有其他方面的信仰但所占比例极小:
而在2003年的调查中表示信仰共产主义的人数比例明显下降,而且更突出的一个表现是有接近半数的大学生没有明确的信仰(表1)。
表1关于信仰问题(n,%)
共产主义西方资本主义东欧民主社会主义宗教什么都不信
1993年126(78.18)10(6.06)4(2.42)12(7.27) ―
2003年49(39.20)4(3.20)3(2.40)11(8.80)56(44.80)
表2对政治学习的态度及入党的态度(n,%)
非常重视应付了事不感兴趣愿意入党不愿意入党
1993年45(27.88)62(38.79)48(29.70)52(32.12)25(15.76)
2003年41(32.8)44(35.2)39(31.2)74(59.2)16(12.8)
表3对目前国内政治和经济形势及社会风气的看法(n,%)
非常喜人喜忧参半令人担忧基本上是好的逐渐好转越来越差
1993年12(7.27)117(72.73)19(11.52)47(29.02)16(9.7)72(44.85)
2003年8(6.4)99(79.2)14(11.2)46(36.8)23(18.4)46(36.8)
由上面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虽然相隔近十年,但大学生对政治学习的态度变化并不大,唯一有较大改变的是表示愿意入党的人数比例有较显著增加(表2)。
由调查结果可见,相隔近十年的两代大学生对目前国内政治经济形式的看法基本一致,但对于目前的社会风气,却有更多的人持乐观的态度(表3)。
(二)当代大学生学习心理调查结果
1、学习目的、目标与学习态度方面趋向大体一致
表4学生学习目的、目标与学习态度(n,%)
问题选项19932003
考大学的目的为将来谋个好职业96(59.39)94(75.2)
为国家的发展做更大的贡献31(18.79)13(10.4)
大学期间的努力取得最好成绩46(28.48)31(24.8)
学习目标学好专业外多学些相关知识11(63.64)80(64)
目前的学习态度非常认真14(8.48)18(14.4)
认真100(61.82)74(59.2)
由表4可见,时隔十年,大多数同学一如既往地以积极的态度认真地看待大学阶段的学习。
他们希望通过认真学习精通本专业的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多学习相关知识,尽可能多地吸收养料,锻炼自我,以期将来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有所建树。
这种积极上进的状况还有上升的趋势,充分表现了同学们要求自我价值实现的良好的人生观。
2、学习动机方面有所变化
在调查中自觉学习态度认真的同学占到80%以上,但由表5可见他们认真学习的主要动机却有所不同。
10年后的今天,选择学好技术为赚钱的比例明显增加,而为将来成为一名好医生的比例相应减少。
在不同学习动机的影响下,学生们对自己毕业后的打算也有所变化。
选择回家乡行医的比例明显下降,留在经济发达的广州市尤其是广州市的大医院成为最好的结果。
而激烈的竞争也使同学们清醒的意识到当前的形势。
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其他,包括考研等若干意向,充分的显示了新世纪大学生就业的多元化取向。
表5学生学习动机、毕业后工作意向(n,%)
问题选项19932003
认真学习的报答父母恩惠,光宗耀祖24(14.85)15(12)
最主要动机将来成为一个好医生91(56.36)53(42.4)
学好技术为赚钱16(9.7)28(22.4)
振兴中医事业的责任感35(9.09)10(8)
毕业后,你准备留在广州市的医院39(24.24)44(35.2)
回家乡行医49(30.3)12(9.6)
其他40(24.85)67(53.6)
3、学习心态等其他方面的变化比较
如表6所示,学生中认真听讲的比例正在下降,而更多的同学将上课是否听讲赖之于老师的讲课水平。
在课外读物的选择上,各种文艺书刊仍是多数同学的首选,但比例有所下降,而哲学、经济类的图书则越来越多地受到大家的青睐。
此外,赞成大学生经商的比例也有成倍的增加。
由此可以看出当今的学生视野更广阔,有了更多的思考、更多积极参与到社会中去的渴望。
表6学生学习心态等(n,%)
问题选项19932003
你上课经常是认真听讲,做笔记79(49.09)46(36.8)
老师讲的好就听,不好就不听58(35.76)62(49.6)
课外经常看什么书哲学、历史、经济类书刊13(13.94)40(32)
小说、画报等文艺书刊91(56.36)58(46.4)
对于大学生经商赞成32(20)58(46.4)
反对10(6.06)8(6.4)
因人而异115(71.52)57(45.6)
(三)当代大学生两性交往心理调查结果
在与异性相处时,2003年的学生要比1993年的学生放的开。
1993年的学生以感到稍紧张的居多,比感到轻松、快乐的多出8.49个百分点;2003年的学生以感到轻松、快乐的居多,占到57.6%,比1993年高出22.45个百分点,其次即为感到稍紧张的,对异性无动于衷的比1993年的下降了9.53个百分点。
表7与异性相处时的情绪(n,%)
稍紧张感到轻松、快乐恐惧不安无动于衷
1993年70(43.64)57(35.15)5(3.2003)20(12.73)
2003年41(32.8)72(57.6)6(4.8)4(3.2)
表8恋爱观(n,%)
问题选项1993年2003年
你目前的恋爱状况有异性追求,但没有接受23(14.24)15(12)
有中意的异性,但没有谈46(28.48)25(20)
正在恋爱中7(4.24)50(40)
不准备在大学中谈64(40)28(22.4)
你认为大学谈恋爱的目的为尽早建立家庭物色对象11(6.67)13(10.4)
为了解闷57(35.15)22(17.6)
随便谈谈26(16.36)40(32)
为了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当代大学生 道德 心理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