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抓好统计工作的汇报.docx
- 文档编号:12052782
- 上传时间:2023-04-16
- 格式:DOCX
- 页数:6
- 大小:20.01KB
关于如何抓好统计工作的汇报.docx
《关于如何抓好统计工作的汇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如何抓好统计工作的汇报.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关于如何抓好统计工作的汇报
关于如何抓好统计工作的汇报
各位领导:
近几年来,统计工作一直受到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密切关注和大力支持,对如何抓好统计工作,也相继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效果并没有得到预想的效果。
现就如何抓好全市今后的统计工作,就我个人的想法,向领导汇报一下。
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当前制约全市统计工作高质量开展的困难和薄弱环节
企业方面
一是当前社会的诚信环境太差。
由于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国有、集体经济逐渐减少,民营、个体、私营经济比重大幅攀升,统计调查对象变得越来越复杂,受利益驱动,各种各样的被调查对象总是千方百计地保守和隐瞒自己的“秘密”,配合程度极差。
而目前的《统计法》尚不完善,对提供不实数据的统计违法行为处罚的金额要远远小于调查对象的预期收益,致使相当部分的统计违法行为的单位就不怕罚款,长期得到不制止,统计诚信环境就越来越差,迟报、拒报、瞒报现象时有发生,人为的阻塞了统计第一手资料来源的渠道,对应如实上报统计数据不能做到客观及时,取得真实的数据就越来越困难。
二是企业领导不重视,统计人员不稳定,业务素质较低。
随着单位用人自主权的扩大,企业领导对统计人员的更换变得很随意,缺少硬性的法律约束和行政规定,统计岗位被精减,统计人员被转岗、下岗,统计工作受到很大影响。
同时由于领导对统计工作的不重视,重使用轻培训的现象相当普遍,造成统计人员不能按时参加统计部门的业务培训,对统计业务的学习不精心,严重地影响了统计业务的正常开展和统计数据质量。
乡镇方面
乡镇是最基层的政府统计机构,乡镇范围内调查对象的源头数据都通过乡镇统计、审核、汇总上报。
因此,乡镇就是我们预防虚假数据进入统计流程的第一道防线,乡镇具有海关一样的特殊地位和作用,乡镇统计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全市统计工作的好坏。
虽然我们通过“创业杯”考核和业绩台帐办法调动领导干部的积极性,但整体来看,乡镇统计工作仍然是重视不够,投入的精力、人力、物力太少。
从个人了解情况看,真正主动学习统计、了解统计,下大力气把统计工作作为乡镇的中心工作来抓的乡镇领导不多。
不能积极地营造一个适应统计工作的环境和氛围,不能建立一个理顺、活力的统计工作机制,不能充分调动乡镇统计工作的积极性,推诿扯皮的统计工作较多,不能较好落实源头数据采集、审核、评估、汇总、上报的工作流程,不加审核、评估、汇总就上报,只是充当一个传递员而不是海关员,好多乡镇认为这是统计局的工作,是在为统计局干,直接体现出不负责的统计工作态度。
同时对乡镇出现的消极或不愿意从事统计工作的人员和行为没有方法,没有措施,听之任之,时常需要统计局去督促、解决。
由于乡镇领导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同时也为其他干部和统计人员带来了不重视、不利于统计工作的示范作用,从而造成了乡镇基层统计网络、统计力量、统计经费、办公设备、工作机制、统计环境和新形势下统计工作所需要的要求不相适应。
具体情况如下:
一是人员少、任务重,工作难尽力。
乡镇统计员执行乡镇综合统计职能,履行辖区内一、二、三产业的各种统计调查和普查职责,其任务之繁重,工作难度之大。
然而,随着乡镇体制的综合改革,乡镇统计站全部撤消,只是在党政办公室设置统计岗位,配备1-2名统计人员,并且大部分统计员都是兼职,与其担负的工作相比,差距很大,极不对等。
由于乡镇统计员专职的少,兼职的多,统计工作仅是个搭头,主要精力和时间难以集中在统计业务上,对统计工作只是采取应付的态度,自然就不能熟练掌握不断更新的搞好统计工作所必须的知识和技巧,难于按要求完成统计工作,从而使县级统计人员不得不经常下基层现场指导,甚至亲力亲为,在这种人手少,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搜集的统计数据质量实在令人堪忧。
二是统计队伍不稳定,素质偏低,质量难以保障。
由于乡镇统计工作任务繁重,责任重大,待遇低下,费力不讨好,而其他工作岗位要么省心省力,要么有利可图,而统计有的只是责任、指责、繁忙、节假日的牺牲,乡镇缺乏一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统计环境和鼓舞斗志、推人奋进的工作氛围,越来越多的统计人员不再安心于清苦的统计工作,造成乡镇素质好的业务骨干外流,跳槽现象相当频繁,德才兼备的优秀统计人员有的被提拔,有的被部门借用,有的停薪留职另谋高就,形成没有摊上的绕道走,摊上的设法逃的恶性循环,致使每年都有一张新面孔和业务生疏的新手,加上人员素质能力有限,对统计知识的理解和接受能力较慢、较差,又缺少钻研统计业务的热情,知识面跟不上形势和需要,开展业务显得力不从心,往往限于机械的收收报表,更谈不上对统计数据作出科学分析、审核、评估,剥开采集数据的真实面目了,这就势必影响到统计工作的严肃性、连贯性、准确性和全面性,统计数据质量能否保障就打上一个问号。
三是统计经费与统计工作任务不协调,办公条件落后,工作难开展。
大部分乡镇统计工作经费不足,加上统计不能直接产生效益,对统计工作不重视,对统计的投入能少则少,能不投就不投,致使少数乡镇统计员必要的差旅费和培训资料费到年底都难以解决,严重影响统计工作的正常运转和积极性。
绝大多数乡镇没有专门的统计办公室和资料档案柜,没有供统计使用的电脑、打印机,统计仍然是手工汇总操作,工作效率低,差错多,有的乡镇调查单位数据多、时间紧,手工汇总不过来,就干脆不汇总,乡镇领导怎能对乡镇总的经济概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客观认识,怎能对数据质量进行判断和把握,这就必将影响全市数据的质量和上报。
部门方面
我国现行的统计体系一直是二元结构,即以各级统计局组成的综合统计体系和以主管部门为代表的部门统计体系。
部门统计是整个统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两大统计支柱之一,与政府统计是互为补充,相互配合的关系。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国家统计局也在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对统计方法制度进行不断的改革,基于减轻基层负担,减少重复统计,提高数据质量的改革思路,现行的统计方法制度采用了大量的部门统计、会计和行政记录资料作为依据进行核算统计,所有经济和社会发展成果不仅是靠统计局一家统计调查反映的,相当一部分资料都来自于部门。
也就是说,一个经济指标统计过程中的基础资料除了乡镇、企业数据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是部门的统计、会计资料和行政记录。
部门有着和乡镇同样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地位,如果基础性工作做不好,经济发展成果就很难全面、客观、真实反映。
虽然就部门统计工作,我们开过几次协调会议,下过几个政府文件,但缺乏有效的监督、协调、落实管理机制,最终效果并不理想,致使部门统计重视不够,责任心不强,工作不规范,配合程度较差,工作质量不高,难以满足全市统计工作的需要和全市综合经济的把握。
统计局方面
一是统计队伍缺乏凝聚力和战斗力。
统计工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性,特别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为了获得准确的统计数据,需要统计人员具有相当的会计、统计、经济、税务专业知识,能够灵活运用各种调查技能和经济规律现象来提高数据质量,当前县级统计队伍素质与统计工作任务的要求存在明显差距。
1、缺乏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统计工作环境,工作积极性不高。
由于统计部门属于“阳光照不到的角落”,统计工作人员因业务工作出色而被提拔到乡镇领导岗位的极少,提拔到统计局副职领导岗位的也相当有限,统计局副职因工作出色而提拔为一把手的几乎没有,致使进入统计部门的出不去,素质好的不愿进来,进来的文化程度都不高。
而且由于统计工作责任大、任务重、统计难度和压力大,受重视程度有限,造成大家心态不平衡,进而影响到工作积极性的发挥,由于失去了工作的积极性和进取心,少数统计人员对当前统计工作的难度和不利形势,不能积极通过探索、创新去努力克服应对,而是找理由躲避困难,安于现状。
整个队伍凝聚力不足,战斗力不强,已严重影响到统计事业的发展和创新。
2、统计队伍不强,缺乏战斗力。
统计调查人员的素质是决定统计数据质量的决定性因素,特别是市局业务工作人员是全市统计业务的顶梁柱和领头羊,其业务水平与工作能力直接影响本市统计工作开展的好坏,但由于缺乏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统计工作环境,统计人员整体文化程度不高,这必然造成对统计知识的理解和接受能力较差,其业务处理能力就存在困难,就不可避免地会影响统计数据的准确性,也就谈不上对统计数据质量的分析和评估了。
加上资金紧张,无法鼓励职工参加继续教育,统计干部队伍的培养、能力提升缓慢,其业务知识明显老化,特别是计算机操作、程序使用方面,明显不能满足工作的需要,严重制约着统计工作的开展。
3、统计干部缺少开放意识,缺乏配合精神。
由于统计干部流动性不强,加上长期专业分割,逐步形成思想封闭,关起门来搞统计,不善于关注社会上热点难点问题,眼界不够开阔。
不能实现“跳出统计看统计”,“从干统计到管统计”的转变,严重阻碍新形势下统计工作向前发展。
二是统计执法薄弱,保障能力不强。
1、统计执法机构不健全。
县级统计部门没有专门的执法机构,也没用专职执法人员,统计执法只能由专业统计人员进行。
加之统计部门一直以搞业务为主,缺乏执法经验,缺乏有经验的执法人员。
2、《统计法》缺乏震慑力。
虽然《统计法》在不断地更新完善,但依然存在很多的缺陷。
从当前的统计违法行为情况来看,统计瞒报已经不是个案,而日趋蔓延成为普遍现象。
俗话说“法不责众”,即便统计法制很完善,在这种情况下也显得无能为力。
再加上统计违法行为的代价太低,违法责任追究失之于软,规定得不如有的法律那样清晰和严格,对于统计违法行为缺乏震慑力。
二、抓好统计工作的措施和建议
一是营造良好的统计环境。
首先从市级到乡级,各级领导都要重视统计工作,仅主要领导重视不够,其他副职领导也要高度重视,特别是具体抓的领导,时刻要关注统计,积极解决统计工作出现的问题,要把统计工作摆上重要位置,最终形成人人专心抓统计、月月季季努力抓统计的良好氛围。
其次是加大社会和舆论监督。
开设电视专栏,定期对统计违法行为进行暴光,并且对外公布不诚信统计单位名单,以此来引导约束被调查单位的的不诚信行为,增强诚信意识。
二是抓好乡镇统计基础工作。
首先,市政府组织有关人员成立乡镇基础规范化建设督查组,对乡镇的统计基础规范化建设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对未按照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乡镇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的意见》所要求的设置统计岗位,明确统计工作负责人,配备相适应的统计人员,制定工作标准和岗位职责,配备专用微机、打印机、资料柜等必要设备,实行数据质量监控制度和统计报表领导审核、签字制度等,要进行全市通报并列出时间表进行整改。
其次把统计工作纳入目标管理工作进行考核。
三是抓好部门统计的有效协调和管理。
一方面分管部门的领导要督促部门切实履行好部门统计职能。
另一方面,涉统计指标的部门,要建立统计工作流程,在上报系统部门前,要经济分管领导的审核把关后再上报。
在上报系统部门的同时,要及时抄报到统计局,并要经常与上级系统部门沟通核实,要保证我们掌握的数据和上级部门得到数据相一致,以能准确把握全市GDP和县域经济指标的总体发展情况。
三是提高统计队伍的作战能力。
一方面积极营造一个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统计工作环境,向社会招聘几个文秘、计算机、统计、经济专业的大学生,充实到统计队伍当中。
另一方面重视年青统计人才的培养和使用,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加继续教育培训经费,鼓励统计专业人员在工作之余参加统计、经济专业的继续学习教育,努力提高现职统计专业人员的业务素质。
同时要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增强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四是加强统计法制建设。
每年要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统计法宣传活动,努力营造依法统计的良好社会氛围,增强全社会的遵法、守法、执法意识。
成立专门的统计执法机构,配备专职统计执法人员,经常性、制度化地对辖区内的统计执法进行专项检查,不断完善统计法律法规和执法监督机制,不断提高统计调查人员的思想水平和统计、会计、税务等业务素质,增强法制意识和执法监督能力。
不断加大对统计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
通过统计执法,确立统计威信,畅通统计报表渠道,从而确保统计数据质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于 如何 抓好 统计工作 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