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选修一专题复习.docx
- 文档编号:12048625
- 上传时间:2023-04-16
- 格式:DOCX
- 页数:23
- 大小:1.17MB
人民版选修一专题复习.docx
《人民版选修一专题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民版选修一专题复习.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民版选修一专题复习
(人民版)选修一专题复习
专题一
一、雅典贵族政治、僭主政治和民主政治
含义
评价
贵族政治
是指少数贵族集体的统治,普通民众没有权利
参与政府的运作
贵族利用特权大肆侵吞平民的土地和财产,剥夺平民的人身自由,导致社会矛盾的激化,但贵族政治废除了个人独
裁,建立了集体统治的原则,不同于君主制
僭主政治
是指用武力夺取政权而建立的个人独裁统治
僭主统治期间,为稳定社会秩序,巩固统治地位,实行鼓励发展工商业、打击贵族势力的措施,为民主政治的形成创
造了条件
民主政治
主要指政权掌握在公民手中,所有公民都有机会参与国家政治事务,每个公民在法律面前都是
平等的
成就了古希腊精神文化领域的辉煌,奠定了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基础。
但民主的范围仅限于城邦的男性公民,
轮番而治难以确保官员素质,导致权力滥用
趋势
由贵族政治到僭主政治再到民主政治,这是雅典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平民与贵族
长期斗争的结果
二、对梭伦改革的评价
1.从背景和效果看:
梭伦改革是在社会矛盾尖锐、贵族政治面临严重危机的情况下进行的。
通过改革,社会矛盾得以缓和,开辟了一条通向民主政治的道路,出现了许多代表不同阶层利益的政治派别。
2.从内容看:
(1)经济领域的改革使平民的人身自由得到法律保障,摆脱了沦为奴隶的厄运,有利于平民阶层的稳定;发展工商业及农业的措施,提高了雅典在对外贸易中的竞争力。
(2)政治改革打破了贵族对政权的垄断,赋予了平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为政治民主化开辟了道路。
但是,以土地收入多寡确定政治权利的规定,限制了平民参与高级管理的机会,使得政权没有完全转入雅典人民手中。
3.从地位看:
梭伦改革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石。
4.从指导思想看:
坚持对贵族和平民“不偏不倚”的政策是梭伦改革的指导思想。
5.从局限性方面看:
没有满足下层平民对土地的要求,没有使他们享受平等的政治权利;梭伦还期望一方面改善平民的经济状况,一方面保护贵族的政治特权。
但其结果是,下层人民的要求没有得到很好的满足,贵族也因自己的利益受损而心生怨恨,于是梭伦对平民与贵族是两面不讨好。
获利最多的是工商业奴隶主。
改革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贵族与平民之间的矛盾。
专题二
一、商鞅变法的背景与条件
1.经济上:
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农业发展促进手工业、商业发展,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
2.政治上:
周王室衰微,分封制逐渐崩溃,争霸和兼并战争频繁,富国强兵成为各国改革的内在动力。
3.阶级关系上:
新兴地主势力增强,要求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发展地主经济,各国纷纷实行变法,变法成为风起云涌的时代潮流。
4.思想文化上:
出现“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法家学说成为各诸侯国变法改革的理论依据。
5.秦国的机遇:
秦国的经济、政治、文化落后于中原各国,秦孝公决心发愤图强,实现富国强兵。
二、比较梭伦改革与商鞅变法
梭伦改革
商鞅变法
不同点
目的
梭伦改革旨在缓和矛盾,稳定城邦秩序
商鞅变法旨在富国强兵
内容
梭伦改革鼓励工商业发展,吸引公民参与国家管理
商鞅变法重农抑商,加强对人民的严格控制
特点
梭伦厉行“法治”是为民主政治的需要
商鞅变法是为君主专制的需要
影响
梭伦改革促使雅典走上民主政治轨道
商鞅变法使秦国走上了中央集权的道路
性质
梭伦改革是奴隶主阶级性质的改革
商鞅变法是地主阶级封建化的改革运动
相同点
目的
都要改变原有的生产关系,在分裂割据中谋求发展
内容
都有促进经济发展、等级划分、改革政权机构的规定,也涉及风俗变革
特点
都重视“法治”,削弱了旧贵族势力
影响
都促进了本国的发展与进步
专题三
一、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进程
1.第一阶段:
改革重点是创建新制
(1)目的是用新制取代不适应统治需要的旧制度。
(2)主要内容有俸禄制、均田制、三长制和租调制。
(3)影响:
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缓和了社会矛盾,巩固了政权,为后期改革奠定了基础。
2.第二阶段:
改革重点是移风易俗
(1)目的是进一步学习和采纳汉族的典章制度和生活方式,促进鲜卑贵族接受汉族文化。
(2)主要内容有迁都洛阳和包括易服装、讲汉话、改汉姓、通婚姻及改籍贯在内的移风易俗。
(3)影响:
①迁都洛阳使北魏加强了对黄河流域的统治,而移风易俗则加快了鲜卑族的封建化进程,促进了民族融合。
②孝文帝改革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
二、古代社会改革和移风易俗
1.社会风俗的含义
社会风俗是历代相沿积久、约定俗成的风尚、礼仪、习俗的总和,也是人类在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生老病死、岁时节庆、文化娱乐、宗教信仰等方面广泛的行为规范。
2.古代改革中的移风易俗
(1)梭伦改革:
规定雅典公民必须让儿子学会一门手艺,否则儿子将来可以拒绝赡养老人。
(2)商鞅变法:
禁止父子及成年兄弟同居一室。
强制推行一夫一妻制的家庭政策,规定凡一户之中有两个以上儿子到了立户年龄而不分居的,加倍征收户口税。
(3)孝文帝改革:
迁都洛阳后,孝文帝改革的重点就是改变鲜卑族原有的风俗习惯,进一步学习和采纳汉族的典章制度和生活方式,雷厉风行地推行易服装、讲汉话、改汉姓、通婚姻等一系列政策和措施。
3.社会改革与移风易俗的关系
变革社会风俗习惯,是因为社会风俗的滞后性和保守性,妨碍了社会变革。
倡导新风尚,革除陋习,是社会变革的重要方面;移风易俗往往具有为改革开风气之先河、为改革开路的特殊作用。
专题四
一、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的异同
庆历新政
王安石变法
不
同
点
中心内容
整顿吏治
理财
改革程度
局部改革
全面改革
影响
庆历新政对缓和社会矛盾起了一定作用,但由于时间太短,作用不大
王安石变法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贫积弱局面
相
同
点
背景
都面临社会危机:
土地兼并严重;农民反抗斗争不断发生;“冗官”“冗兵”“冗费”,财政困难;来自辽和西夏的威胁
目的
都是为了解决北宋中期严重的社会危机,巩固统治
性质
都是封建地主阶级改革
结果
都遭到大地主、大官僚的反对而失败
二、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及失败原因、启示
1.历史作用
(1)积极作用:
①变法措施的推行,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加强了国家的军事力量,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
②王安石变法促进了经济发展,客观上有利于社会进步。
③王安石能够针对北宋错综复杂的积弊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这种勇于改革和敢于斗争的精神,值得肯定。
(2)变法的局限性:
①王安石是封建地主阶级针对北宋统治危机进行的改革运动,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
②变法以维护地主阶级统治为出发点,农民的处境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负担依然沉重。
2.失败原因
(1)王安石变法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大商人的利益,遭到他们激烈的反对,这是其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
(2)新法执行过程中用人不当,改革措施操之过急,引起民间不满。
(3)宋神宗在变法后期的动揺及去世,使保守派重新得势。
(4)宋神宗死后,司马光任宰相,废除新法。
(5)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变法本身没有触及社会的根本问题,没有真正给农民以更大的利益,因而不可能获得广大农民的支持,也不可能很好地解决社会的根本矛盾。
3.启示
(1)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和产物。
(2)改革是革除社会弊政,促进社会发展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手段。
(3)改革必然会遭到守旧势力的阻挠,不可能一帆风顺,要充分认识到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
(4)改革的政策和措施要体现百姓利益。
(5)改革措施要循序渐进,要注意用人。
专题五
一、卡尔文宗教改革与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异同点
1.相同点
(1)都否定罗马天主教皇的权威,主张“信仰得救”。
(2)认为《圣经》是基督教教徒信仰的唯一根据和权威,人人都可以通过《圣经》直接与上帝联系、交流,不需要教会的中介。
(3)主张简化宗教仪式。
2.不同点
(1)卡尔文的基本思想比马丁·路德更进一步,提出了“先定论”的神学学说。
(2)卡尔文认为人的“得救”与否,都是上帝预先决定的,上帝把人分为选民和弃民,前者注定得救,后者注定沉沦。
(3)卡尔文又宣称,上帝的决定秘而不宣,每个人均可在生前所从事的事业的成败中体会到自己是不是上帝的选民。
二、宗教改革与社会变革
1.宗教改革推动社会变革和历史发展
欧洲的宗教改革运动,波及原来天主教统治下的欧洲广大地区。
尽管这些改革的动机、方式与目的不尽一致,但都对欧洲社会产生了深刻而巨大的影响,推动了社会的变革和历史的发展。
2.欧洲民族国家的发展和新教的传播
(1)宗教改革运动沉重地打击了天主教在欧洲的神权统治,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发展。
(2)宗教改革以后,出现了路德派、卡尔文派和英国国教等新基督教派别,它们统称为新教。
新教在很多地方建立了教会,不再听命于罗马教廷。
德意志、丹麦和挪威等地,瑞士、法国和英国等地有很多新信徒,新教后来还传播到了北美等地。
(3)在宗教改革运动中,各国封建统治者的权力得到加强,《圣经》纷纷被翻译成当地文字,所有这些都促进了欧洲民族意识的高涨和民族国家的发展。
3.宗教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在宗教改革运动中,天主教会被剥夺的财产很大一部分落到新兴资产阶级手中,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4.为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创造了条件
(1)卡尔文教与尼德兰革命:
卡尔文鼓励人们鄙视懒惰与保守,鼓励积极开拓进取,勤勉敬业,坚持不懈,获取最后成功。
这实际上为资产阶级的经济活动披上了神圣的宗教外衣。
卡尔文创建的宗教组织形式也带有民主化的色彩,为新兴资产阶级的政治斗争提供了借鉴。
所以,卡尔文派成为日后尼德兰革命的旗帜。
(2)英国的“清教徒”与资产阶级革命:
在英国,日益壮大的资产阶级不满国教成为专制王权的忠顺工具,要求进一步改革。
17世纪40年代,资产阶级终于打着清教的旗帜,掀起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三、思考宗教改革的历史作用有哪些?
1.宗教改革运动造成了基督教世界的分裂。
从此,新教和天主教两派并立,结束了罗马教廷至高无上的统治地位,摧毁了中世纪欧洲基督教的大一统,削弱了基督教会的势力,使中世纪走向了终点。
2.伴随着宗教统治模式的瓦解,近代民族意识开始真正觉醒,民族国家迅速成长起来。
人性的尊严和精神的自主性的确立,激发了人们勤俭生活、追求成功的世俗热情,从而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
3.宗教改革使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获得了独立思考的自由,从而造成理性真正的勃兴,科学和哲学突飞猛进,西欧各国的文化教育事业得以迅速发展。
一个以人为主体,以自然为对象的理性主义时代在欧洲崛起。
4.宗教改革中成立的新教确立了适应资产阶级需要的伦理规范和生活方式,剥夺了大量教会的财产,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为欧洲走向近代社会创造了条件。
专题六
一、穆罕默德·阿里政权采取的促进埃及近代化的措施
1.工业方面
从西欧国家引进技术、设备、人才和资金,提高工业的技术水平和发展速度。
2.政治方面
仿效欧美国家,在中央设立国务会议,相当于内阁,下设若干政府部门;还建立了咨议会。
3.文化教育方面
实行开放政策,学习西方的先进经验。
在聘请外国专家来埃及讲学和传授技术的同时,还选派了大批埃及青年去欧洲留学,其中不少人学成回国后在军事和政府部门担任要职;组织翻译了大量欧美国家的著作。
4.军事方面
按照西欧国家特别是法国军队的模式,组织和训练新式军队;建立各类军事学校,从法国等西欧国家请来军事教官,为埃及培养新型军官。
二、阿里改革的性质、进步性、失败的原因及评价
1.性质
是非洲历史上一次有利于近代化的封建性质的改革。
2.进步性
(1)政治上:
消灭了反动的马木鲁克势力,结束了长期动乱、分裂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奠定了埃及近代民族国家的基础。
(2)经济上:
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兴办近代工业,使埃及的生产力得到解放,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客观上促进了埃及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也抵制了西方大规模的经济渗透。
(3)军事上:
建立了强大的军队,维护了国家主权,客观上符合了人民的利益。
(4)思想文化上:
实行开放政策,学习西方教育、文化,培养自己的科学家、艺术家等人才。
3.阿里改革失败的原因
4.对阿里改革的评价
(1)性质:
是非洲历史上一次有利于近代化的封建性质的改革。
(2)进步性:
①政治上:
消灭了反动的马木鲁克势力,结束了长期动乱、分裂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奠定了埃及近代民族国家的基础。
②经济上:
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兴办近代工业,使埃及的生产力得到解放,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客观上促进了埃及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也抵制了西方大规模的经济渗透。
③军事上:
建立了强大的军队,维护了国家主权,客观上符合了人民的利益。
④思想文化上:
实行开放政策,学习西方教育、文化,培养自己的科学家、艺术家等人才。
(3)局限性:
①不断对外扩张,耗尽了全国的人力和物力。
②封建专制的加强和统治的残暴,把广大人民推向痛苦的深渊。
专题七
一、19世纪中期俄国农奴制改革
1.目的
(1)为了防止革命爆发,缓和阶级矛盾,维护沙皇专制统治。
(2)改革也是为了保护贵族地主阶级的利益。
2.性质
改革虽然是由沙皇政府和贵族地主阶级主持进行的,但就其背景、内容和作用来说,这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3.全面评价
(1)进步性: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农奴制改革具有历史的进步意义。
①性质:
具有明显的资产阶级性质。
它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方面实行的改革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必需的劳动力、市场和资金。
改革后,俄国工业资本主义有了迅速发展。
政治方面,沙皇专制政权逐步变成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的联合专政,因此它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②地位:
是俄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改革使俄国的生产关系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了生产方式由封建方式向资本主义方式的过渡,此后,俄国的资本主义有了较快的发展。
③作用:
改革使广大农奴获得人身自由,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俄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工业革命的扩展。
(2)局限性:
资产阶级革命任务并没有完成。
①“二一九法令”是妥协的产物。
这次改革没有改变沙皇专制主义的本质,沙皇只是在形势所逼下作出了一些让步。
②从农奴获得“解放”的实际情况看,改革具有残酷的掠夺性和欺骗性。
改革远远没有满足农民的要求,而且农民大量的土地和金钱被地主夺去,改革后农民土地比原来还少,无法维持生计,只得重新租种地主土地,受到更大的盘剥和奴役。
③改革具有不彻底性。
改革后,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仍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这使俄国日后具有军事封建帝国主义的特点。
农奴制的大量残余,使劳动人民受到资本主义和封建残余的双重剥削和压迫,所以,彻底肃清封建残余仍是俄国民主革命的重要任务。
二、俄国农奴制改革与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异同
俄国农奴制改革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不同点
性质
农奴制改革废除了农奴制,确立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其性质是资本主义的改革
阿里改革并没有改变生产关系,其性质为封建性的改革
结果
农奴制改革取得了成功
阿里改革最终失败
相同点
背景
都是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改革前国家都面临严峻的国内外形势
领导者
都是封建统治阶级主持下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
阻力
都受到来自旧势力的强大阻力
作用
都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专题八
一、明治维新改革的内容和影响
1.政治——废除旧体制建立新体制
(1)内容:
“废藩置县”,建立起中央集权体制;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宣布“四民平等”。
(2)影响:
建立了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社会新体制,推进了日本近代化的进程,促进了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经济——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1)内容:
推行“殖产兴业”,发展资本主义新经济。
(2)影响:
日本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3.文化——提倡“文明开化”
(1)内容:
派遣留学生,翻译西方著作;建立近代教育体制;生活习俗西化。
(2)影响:
为经济的发展培养了人才,促进了日本社会的进步。
4.军事——建立新军队
(1)内容:
实行义务兵役制;改进军事装备,购买先进武器,建立军事企业,制造先进武器;设军事院校,培养军事指挥人才;日本军称“皇军”,军人接受武士道教育,效忠天皇。
军队只向天皇负责,不受内阁干预。
(2)影响:
日本依靠自身实力废除不平等条约,实现民族自立,为日本后来的侵略扩张奠定了基础。
二、明治维新前后日本政治、经济、对外关系的变化
方面
变化
政治上
(1)明治维新前,日本是一个封建割据的国家
(2)明治维新后,日本成为一个中央集权的资本主义国家。
幕府统治被推翻,天皇掌握了政权,大名、武士对地方的统治权被剥夺,商人、资本家、新兴地主、
中下级武士掌握了领导权
经济上
(1)明治维新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取得进一步发展,商品经济深入农村,工场手工业得到较大发展,商业资本发展迅速
(2)明治维新后,日本大力发展工商业,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机器生产代替了工场手工业
对外关
系上
(1)明治维新前,日本遭到美、俄、英、法等国的侵略,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
(2)明治维新后,日本逐步废除了不平等条约,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强国
专题九
一、戊戌变法的社会条件和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的主要活动
1.戊戌变法的社会条件
(1)客观原因:
列强瓜分中国狂潮导致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国人民民族意识觉醒。
(2)经济基础: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3)阶级基础:
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4)思想基础:
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动员和维新派同顽固派的论战,《应诏统筹全局折》是维新派的施政纲领。
(5)政治基础:
无实权的光绪皇帝。
(6)主力:
一批兼有学生和士大夫双重身份的人才,形成一个知识分子群体。
(7)组织基础:
强学会、保国会等资产阶级维新派政治团体。
(8)推动因素:
列强瓜分中国狂潮,尤其是德国强占胶州湾。
2.康有为、梁启超和严复的主要活动
康有为
梁启超
严复
代表作
《新学伪经考》
《孔子改制考》
《变法通议》
翻译赫胥黎《天演论》、亚当·斯密《原富》
思想
借孔子传播西方政治学说,宣传变法的必要性
主张变法图存,宣扬“民权论”
用进化论阐述君主立宪取代君主专制的必要性
特点
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
民权思想动摇君主专制的神圣性和永恒性
借进化论思想来阐述维新变法
影响
在晚清思想界产生巨大影响
推动维新运动的发展
为维新变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同点
都主张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制;进行维新变法
二、中国戊戌变法与日本明治维新一败一成的原因
项目
明治维新
戊戌变法
社会
背景
人民的反抗;新兴地主、商人不满;统治阶级内部分化,幕府成为众矢之的
封建危机严重,中外势力相互勾结,封建势力较强大
领导
力量
中下级武士、新兴地主等联合力量强大
资产阶级把希望寄托在无实权的皇帝身上,不敢发动群众,顽固派力量强大
具体
措施
发布一系列除旧布新的改革措施,强制大力推行
变法诏书如一纸空文,无法推行
国际环境
自由资本主义时期;西方列强入侵中国,客观上为明治维新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帝国主义时期;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他们不愿意中国成为一个独立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
思想文化传统
知识分子容易吸引外国的新思想、新文化,西方学说普及早
传统思想文化根深蒂固,比较难接受新鲜事物
三、康有为的维新思想有何特点?
成因是什么?
1.特点
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与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从传统儒家思想中,为变法寻找理论依据。
2.成因
(1)社会环境:
中国封建社会的知识分子,无论在政治上还是思想文化上,长期受到封建主义正统思想的支配;进入近代以来,国家的危亡,时代的苦难,驱使人们去寻求思想上的新方向,向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文化中去寻求真理。
但是,封建主义的经典不允许他们“离经叛道”,如果完全背离传统,必将一事无成。
(2)资产阶级本身: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又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还没有打出自己鲜明的旗帜。
于是,康有为不得不披上孔圣人的外衣,举起“托古改制”的大旗。
(3)康有为本人:
康有为的出身、经历、地位,尤其是他所处的时代,决定了他在向西方寻求真理,进而构筑自己的思想体系时,必然植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深厚土壤之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民 选修 专题 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