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桩检测考题带答案.docx
- 文档编号:12047499
- 上传时间:2023-04-16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69.68KB
基桩检测考题带答案.docx
《基桩检测考题带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桩检测考题带答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基桩检测考题带答案
基桩检测考题
一、填空题
1.《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106-2003范适用于建筑工程基桩的承载力和桩身完整性的检测及评价。
2.基桩检测开始时间应符合下列规定:
当采用低应变法或声波透射法检测时,受检桩混凝土强度至少达到设计强度的70%,且不小于15。
当采用钻芯法检测时,受检桩的混凝土龄期达到28d或预留同条件养护试块强度达到设计强度。
承载力检测前的休止时间除应达到本题第2句规定的混凝土强度外,当无成熟的地区经验时,尚不应少于下述规定的时间:
砂土7d、粉土10d、非饱和粘性土15d、饱和粘性土25d,对于泥浆护壁灌注桩,宜适当延长休止时间。
3.基桩施工后,宜先进行工程桩的桩身完整性检测,后进行承载力检测。
当基础埋深较大时,桩身完整性检测应在基坑开挖至基底标高后进行。
4.当设计有要求或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时,施工前应采用静载试验确定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
设计等级为甲级、乙级的桩基;地质条件复杂、桩施工质量可靠性低;本地区采用的新桩型或新工艺。
检测数量在同一条件下不应少于3根,且不宜少于总桩数的1%;当工程桩总数在50根以内时,不应少于2根。
5.打入式预制桩有下列条件要求之一时,应采用高应变法进行试打桩的打桩过程监测:
(1)控制打桩过程中的桩身应力;
(2)选择沉桩设备和确定工艺参数;(3)选择桩端持力层。
在相同施工工艺和相近地质条件下,试打桩数量不应少于3根。
6.当满足采用高应变法进行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验收检测条件时,抽检数量不宜少于总桩数的5%,且不得少于5根。
7.对于端承型大直径灌注桩,当受设备或现场条件限制无法检测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时,可采用钻芯法测定桩底沉渣厚度并钻取桩端持力层岩土芯样检验桩端持力层。
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10%,且不应少于10根。
8、单孔钻芯检测发现桩身混凝土质量问题时,宜在同一基桩增加钻孔验证。
对低应变法检测中不能明确完整性类别的桩或Ⅲ类桩,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静载法、钻芯法、高应变法、开挖等适宜的方法验证检测。
9.当采用低应变法、高应变法和声波透射法抽检桩身完整性所发现的Ⅲ、Ⅳ类桩之和大于抽检桩数的20%时,宜采用原检测方法(声波透射法可改用钻芯法),在未检桩中继续扩大抽检。
10.对于桩身完整性判别为Ⅳ类桩应进行工程处理。
11.若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是为设计提供依据的试验桩,应加载至破坏;当桩的承载力以桩身强度控制时,可按设计要求的加载量进行。
当采用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对工程桩抽样检测时,加载量不应小于设计要求的单桩承载力特征值的2.0倍。
12.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的加载反力装置可根据现场条件选择锚桩横梁反力装置、压重平台反力装置、锚桩压重联合反力装置、地锚反力装置四种。
当采用工程桩作锚桩时,锚桩数量不应少于4根,并应监测锚桩上拔量。
13.荷载测量可用放置在千斤顶上的荷重传感器直接测定;或采用并联于千斤顶油路的压力表或压力传感器测定油压,根据千斤顶率定曲线换算荷载。
传感器的测量误差不应大于1%,压力表精度应优于或等于0.4级。
试验用压力表、油泵、油管在最大加载时的压力不应超过规定工作压力的80%。
14、沉降测量宜采用位移传感器或大量程百分表,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测量误差不大于0.1%,分辨力优于或等于0.01。
直径或边宽大于500的桩,应在其两个方向对称安置4个位移测试仪表,直径或边宽小于等于500的桩可对称安置2个位移测试仪表。
沉降测定平面宜在桩顶200以下位置,测点应牢固地固定于桩身。
15.采用锚桩横梁反力装置时,试桩中心于锚桩中心距离、试桩中心及基准桩中心距离、基准桩中心及锚桩中心距离均应满足≥4(3)D且>2.0m的规定。
16.单位工程同一条件下的单桩竖向抗拔承载力特征值应按单桩竖向抗拔极限承载力统计值的一半取值。
17.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加卸载方式应符合下列规定:
加载应分级进行,采用逐级等量加载;分级荷载宜为最大加载量或预估极限承载力的1/10,其中第一级可取分级荷载的2倍。
卸载应分级进行,每级卸载量取加载时分级荷载的2倍,逐级等量卸载。
加、卸载时应使荷载传递均匀、连续、无冲击,每级荷载在维持过程中的变化幅度不得超过分级荷载的±10%。
为设计提供依据的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应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
18.慢速维持荷载法单桩竖向静载试验步骤应符合下列规定:
每级荷载施加后按第5、15、30、45、60测读桩顶沉降量,以后每隔30测读一次。
试桩沉降相对稳定标准:
每一小时内的桩顶沉降量不超过0.1,并连续出现两次(从分级荷载施加后第30开始,按1.5h连续三次每30的沉降观测值计算)。
当桩顶沉降速率达到相对稳定标准时,再施加下一级荷载。
卸载时,每级荷载维持,按第15、30、60测读桩顶沉降量后,即可卸下一级荷载。
卸载至零后,应测读桩顶残余沉降量,维持时间为3h,测读时间为第15,30,以后每隔30测读一次。
19.单桩水平静载试验法适用于检测单桩的水平承载力,推定地基土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
20.单桩水平静载试验的水平力作用点宜及实际工程的桩基承台底面标高一致;千斤顶和试验桩接触处应安置球形支座,千斤顶作用力应水平通过桩身轴线;千斤顶及试桩的接触处宜适当补强。
21.当采用单向多循环加载法的分级荷载应小干预估水平极限承载力或最大试验荷载的1/10。
每级荷载施加后,恒载4后可测读水平位移,然后卸载至零,停2测读残余水平位移,至此完成一个加卸载循环。
如此循环5次,完成一级荷载的位移观测。
试验不得中间停顿。
22.钻取芯样宜采用液压操纵的钻机。
钻机设备参数应符合以下规定:
额定最高转速不低于790;转速调节范围不少于4档。
额定配用压力不低于1.5。
钻机应配备单动双管钻具以及相应的孔口管、扩孔器、卡簧、扶正稳定器和可捞取松软渣样的钻具。
钻杆应顺直,直径宜为50。
钻头应根据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选用合适粒度、浓度、胎体硬度的金刚石钻头,且外径不宜小于100。
钻头胎体不得有肉眼可见的裂纹、缺边、少角、倾斜及喇叭口变形。
水泵的排水量应为50~160,泵压应为1.0~2.0。
23.每根受检桩的钻芯孔数和钻孔位置宜符合下列规定:
桩径小于1.2m的桩钻1孔,桩径为1.2~1.6m的桩钻2孔,桩径大于1.6m的桩钻3孔。
当钻芯孔为一个时,宜在距桩中心10~15的位置开孔;当钻芯孔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时,开孔位置宜在距桩中心0.15~0.25D内均匀对称布置。
24.采用钻芯法检测时钻机设备安装必须周正、稳固、底座水平。
钻机立轴中心、天轮中心(天车前沿切点)及孔口中心必须在同一铅垂线上。
应确保钻机在钻芯过程中不发生倾斜、移位,钻芯孔垂直度偏差不大于0.5%。
当桩顶面及钻机底座的距离较大时,应安装孔口管,孔口管应垂直且牢固。
钻进过程中,钻孔内循环水流不得中断,应根据回水含砂量及颜色调整钻进速度。
提钻卸取芯样时,应拧卸钻头和扩孔器,严禁敲打卸芯。
每回次进尺宜控制在1.5m内;钻至桩底时,宜采取适宜的钻芯方法和工艺钻取沉渣并测定沉渣厚度,并采用适宜的方法对桩端持力层岩土性状进行鉴别。
25.钻取的芯样应由上而下按回次顺序放进芯样箱中,芯样侧面上应清晰标明回次数、块号、本回次总块数,并应按本规范规定的格式及时记录钻进情况和钻进异常情况,对芯样质量进行初步描述。
26.截取混凝土抗压芯样试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当桩长为10~30m时,每孔截取3组芯样;当桩长小于10m时,可取2组,当桩长大于30m时,不少于4组。
上部芯样位置距桩顶设计标高不宜大于1倍桩径或1m,下部芯样位置距桩底不宜大于1倍桩径或1m,中间芯样宜等间距截取。
缺陷位置能取样时,应截取一组芯样进行混凝土抗压试验。
当同一基桩的钻芯孔数大于一个,其中一孔在某深度存在缺陷时,应在其他孔的该深度处截取芯样进行混凝土抗压试验。
27.低应变法检测的瞬态激振设备应包括能激发宽脉冲和窄脉冲的力锤和锤垫;力锤可装有力传感器。
28.低应变法检测时,测试参数设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时域信号记录的时间段长度应在2时刻后延续不少于5;幅频信号分析的频率范围上限不应小于2000。
采样时间间隔或采样频率应根据桩长、桩身波速和频域分辨率合理选择;时域信号采样点数不宜少于1024点。
29.高应变检测用重锤应材质均匀、形状对称、锤底平整。
高径(宽)比不得小于1,并采用铸铁或铸钢制作。
当采取自由落锤安装加速度传感器的方式实测锤机力时,重锤应整体铸造,且高径(宽)比应在1.0~1.5范围内。
锤的重量应大干预估单桩极限承载力的1.0%~1.5%,混凝土桩的桩径大于600或桩长大于30m时取高值。
采用自由落锤为锤击设备时,应重锤低击,最大锤击落距不宜大于2.5m。
单击贯入度不宜小于2。
30.进行身波透射法检测时,声波发射及接收换能器应符合下列要求:
圆柱状径向振动,沿径向无指向性;外径小于声测管内径,有效工作面轴向长度不大于150;谐振频率宜为30~50;水密性满足1水压不渗水;声波检测仪应符合下列要求:
具有实时显示和记录接收信号的时程曲线以及频率测量或频谱分析功能。
声时测量分辨力优于或等于0.5μs,声波幅值测量相对误差小于5%,系统频带宽度为1~200,系统最大动态范围不小于100。
声波发射脉冲宜为阶跃或矩形脉冲,电压幅值为200~1000V。
二、名词解释
1基桩:
桩基础中的单桩。
2桩身完整性1e:
反映桩身截面尺寸相对变化、桩身材料密实性和连续性的综合定性指标。
3桩身缺陷:
使桩身完整性恶化,在一定程度上引起桩身结构强度和耐久性降低的桩身断裂、裂缝、缩颈、夹泥(杂物)、空洞、蜂窝、松散等现象的统称。
4静载试验:
在桩顶部逐级施加竖向压力、竖向上拔力或水平推力,观测桩顶部随时间产生的沉降、上拔位移或水平位移,以确定相应的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单桩竖向抗拔承载力或单桩水平承载力的试验方法。
5钻芯法:
用钻机钻取芯样以检测桩长、桩身缺陷、桩底沉渣厚度以及桩身混凝土的强度、密实性和连续性,判定桩端岩土性状的方法。
6低应变法:
采用低能量瞬态或稳态激振方式在桩顶激振,实测桩顶部的速度时程曲线或速度导纳曲线,通过波动理论分析或频域分析,对桩身完整性进行判定的检测方法。
7高应变法:
用重锤冲击桩顶,实测桩顶部的速度和力时程曲线,通过波动理论分析,对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和桩身完整性进行判定的检测方法。
8声波透射法:
在预埋声测管之间发射并接收声波,通过实测声波在混凝土介质中传播的声时、频率和波幅衰减等声学参数的相对变化,对桩身完整性进行检测的方法。
判断题
1.工程桩承载力检测结果的评价,只需给出每根受检桩的承载力检测值。
(×)
2.单桩竖向抗压载荷试验加载宜采用油压千斤顶。
当采用两台及两台以上千斤顶加载时应并联同步工作,采用的千斤顶型号、规格可以不同,千斤顶的合力中心应及桩轴线重合。
(×)
3.单桩竖向抗压载荷试验的加载反力装置能提供的反力不得小于最大加载量的1.2倍,并应对加载反力装置的全部构件进行强度和变形验算。
(√)
4.当采用压重平台反力装置,压重可在检测时分次施加,需均匀稳固地放置于平台上。
压重施加于地基的压应力不宜大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1.5倍,有条件时宜利用工程桩作为堆载支点。
(×)
5.当用于抗拔的工程桩不允许带裂缝工作时,取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时桩身开裂的前一级荷载作为单桩竖向抗拔承载力特征值。
(√)
6.当桩受长期水平荷载作用且状不允许开裂时,取水平临界荷载统计值的0.9倍作为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
(×)
7.混凝土芯样试件抗压强度精确至1。
(×)
8.钻芯法钻取芯样结束后,应立即采用0.5~1.0压力,从钻芯孔孔底往上用水泥浆回灌封闭。
(×)
9.采用钻芯法检测时发现大部分混凝土芯样胶结较好,无松散、夹泥或分层现象,芯样骨料分布均匀;芯样多呈柱状,侧面仅见少量气孔;局部被破碎且破碎长度不大于10,进行身完整性判定时该桩属类桩。
(×)
10.低应变法适用于检测所用混凝土桩的桩身完整性,判定桩身缺陷的程度及位置。
(×)
11.低应变法检测时应根据桩径大小,在桩心对称布置2~4个检测点;每个检测点记录的有效信号数不宜少于3个。
(√)
12.低应变法检测计算桩身波速平均值时,当桩长已知、桩底反射信号明确时,在地质条件、设计桩型、成桩工艺相同的基桩中,可选取不少于5根Ⅰ类桩的桩身波速值计算其平均值,且应满足︳︳≤10%。
(×)
13.对于桩身有扩径的桩,可只选用高应变法进行桩身完整性判别。
(√)
14.采用声波透射法进行桩身完整性检测时,发现桩身质量可疑,应在桩身质量可疑的测点周围,应采用加密测点,或采用斜测、扇形扫测进行复测,进一步确定桩身缺陷的位置和范围。
(√)
15.采用声波透射法进行同一根桩的各检测剖面的检测过程中,声波发射电压和仪器设置参数可适当调整。
(×)
选择题
1.采用桩身完整性系数β判别为类桩的判据为:
()
A0.9≤β<1B0.6≤β<1C0.8≤β<1C0.7≤β<1
2.采用实测曲线拟合法判定桩承载力时,曲线拟合时间段长度在t时刻后延续时间不应小于20;对于柴油锤打桩信号,在t时刻后延续时间不应小于30。
()
A20、30B3020C5、10D5、10
3.下列哪一项不属声波透射法现场检测前的准备工作:
()
A采用标定法确定仪器系统延迟时间。
B计算声测管及耦合水层声时修正值。
C清理桩头。
D将各声测管内注满清水,检查声测管畅通情况;换能器应能在全程范围内升降顺畅。
4.进行声波透射法检测时,将发射及接收声波换能器通过深度标志分别置于两根声测管中的测点处。
发射及接收声波换能器应以相同标高或保持固定高差同步升降,测点间距不宜大于250。
A200B150C300D250()
5.进行声波透射法检测时,各检测剖面的声学参数均无异常,局部混凝土声速出现低于低限值异常,桩身完整性判定为()桩()
AIBCD
6.进行声波透射法检测时,判为波幅异常时的判据为下列哪一公式?
()
A≤12B≤6C<6D<12
7.进行声波透射法检测时,下列哪一公式成立时判为声速异常?
()
A≤v0B≤C 8.进行高应变及静载检测时应对桩头进行处理,桩头混凝土强度等级宜比桩身混凝土提高1~2级,且不得低于C30。 () AC25BC30CC35DC20 9.当锯切后的混凝土芯样试件不能满足平整度及垂直度要求时,选用水泥砂浆(或水泥净浆)或硫磺胶泥(或硫磺)等材料在专用补平装置上补平。 水泥砂浆(或水泥净浆)补平厚度不宜大于5,硫磺胶泥(或硫磺)补平厚度不宜大于1.5。 () A52.0B102.0C51.5D1020 10.混凝土单轴抗压强度试验前,应对芯样试件的几何尺寸做下列测量: 平均直径: 用游标卡尺测量芯样中部,在相互垂直的两个位置上,取其两次测量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0.5。 芯样高度: 用钢卷尺或钢板尺进行测量,精确至1。 垂直度: 用游标量角器测量两个端面及母线的夹角,精确至0.1°。 () A110.1°B111°C0.110.1°D0.510.1° 11.进行混凝土单轴抗压强度试验的混凝土芯样的高径比()应满足下列哪个条件? () A0.90<<1.10B0.95<<1.05C0.90≤≤1.10D0.95≤≤1.05 12.进行高应变检测时,应变传感器及加速度传感器的中心应位于同一水平线上;同侧的应变传感器和加速度传感器间的水平距离不宜大于80。 安装完毕后,传感器的中心轴应及桩中心轴保持平行。 () A80±10B70±10C60±10D72±12 13、缺陷位置的频域计算公式为() A、 B、 C、 D、 E、 F、 14、频域分析过程中,深部缺陷和浅部缺陷的频差分别为 和 ,则() A、 B、 C、 D、不好比较 15.采用高应变法对基桩进行承载力检测时,单击贯入度易控制在2-6之间。 () A、2-6B、6~10C、1~5D、2-8 简答题: 1.简述单桩承载力和桩身完整性验收抽样检测的受检桩选择规定? 答: 单桩承载力和桩身完整性验收抽样检测的受检桩选择宜符合下列规定: (1)施工质量有疑问的桩; (2)设计方认为重要的桩;(3)局部地质条件出现异常的桩;(4)施工工艺不同的桩;(5)承载力验收检测时适量选择完整性检测中判定的Ⅲ类桩;(6)除上述规定外,同类型桩宜均匀随机分布。 2.简述混凝土桩的桩身完整性检测的抽检数量应符合哪些规定? 答: 混凝土桩的桩身完整性检测的抽检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柱下三桩或三桩以下的承台抽检桩数不得少于1根。 (2)设计等级为甲级,或地质条件复杂。 成桩质量可靠性较低的灌注桩,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30%,且不得少于20根;其他桩基工程的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20%,且不得少于10根。 注: 对端承型大直径灌注桩,应在上述两款规定的抽检桩数范围内,选用钻芯法或声波透射法对部分受检桩进行桩身完整性检测。 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10%。 地下水位以上且终孔后桩端持力层已通过核验的人工挖孔桩,以及单节混凝土预制桩,抽检数量可适当减少,但不应少于总桩数的10%,且不应少于10根。 (3)必要时可适当增加抽检数量。 3.简述桩身完整性类别的分类原则? 答: 桩身完整性类别分类原则为: Ⅰ类桩桩身完整;Ⅱ类桩桩身有轻微缺陷,不会影响桩身结构承载力的正常发挥;Ⅲ类桩桩身有明显缺陷,对桩身结构承载力有影响;Ⅳ类桩桩身存在严重缺陷。 4.简述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及高应变检测对混凝土桩头加固处理要求? 答: 1混凝土桩应先凿掉桩顶部的破碎层和软弱混凝土。 2桩头顶面应平整,桩头中轴线及桩身上部的中轴线应重合 3桩头主筋应全部直通至桩顶混凝土保护层之下,各主筋应在同一高度上。 4距桩顶1倍桩径范围内,宜用厚度为3~5m的钢板围裹或距桩顶1.5倍桩径范围内设置箍筋,间距不宜大于100。 桩顶应设置钢筋网片2~3层,间距60~100。 5桩头混凝土强度等级宜比桩身混凝土提高1~2级,且不得低于C30。 6高应变法检测的桩头测点处截面尺寸应及原桩身截面尺寸相同。 5.简述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单桩极限承载力及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统计值的确定方法? 答: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单桩极限承载力确定方法: (1)根据沉降随荷载变化的特征确定: 对于陡降型曲线,取其发生明显陡降的起始点对应的荷载值。 (2)根据沉降随时间变化的特征确定: 取曲线尾部出现明显向下弯曲的前一级荷载值。 (3)出现某级荷载作用下,桩顶沉降量大于前一级荷载作用下沉降量的2倍,且经24h尚未达到相对稳定标准情况时,取前一级荷载值。 (4)对于缓变型曲线可根据沉降量确定,宜取S=40对应的荷载值;当桩长大于40m时,宜考虑桩身弹性压缩量;对直径大于或等于800的桩,可取0.05D(D为桩端直径)对应的荷载值。 (5)当按上述四款判定桩的竖向抗压承载力未达到极限时,桩的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应取最大试验荷载值。 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统计值的确定方法: 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统计值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参加统计的试桩结果,当满足其极差不超过平均值的30%时,取其平均值为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 (2)当极差超过平均值的30%时,应分析极差过大的原因,结合工程具体情况综合确定,必要时可增加试桩数量。 (3)对桩数为3根或3根以下的柱下承台,或工程桩抽检数量少于3根时,应取低值。 6.简述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单桩水平静载试验分别出现下列哪些情况之一时,可终止加载? 答: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可终止加载: (1)某级荷载作用下,桩顶沉降量大于前一级荷载作用下沉降量的5倍。 注: 当桩顶沉降能相对稳定且总沉降量小于40时,宜加载至桩顶总沉降量超过40。 (2)某级荷载作用下,桩顶沉降量大于前一级荷载作用下沉降量的2倍,且经24h尚未达到相对稳定标准。 (3)已达到设计要求的最大加载量。 (4)当工程桩作锚桩时,锚桩上拔量已达到允许值。 (5)当荷载沉降曲线呈缓变型时,可加载至桩顶总沉降量60~80;在特殊情况下,可根据具体要求加载至桩顶累计沉降量超过80。 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可终止加载: (1)在某级荷载作用下,桩顶上拔量大于前一级上拔荷载作用下的上拔量5倍。 (2)按桩顶上拔量控制,当累计桩顶上拔量超过100时。 (3)按钢筋抗拉强度控制,桩顶上拔荷载达到钢筋强度标准值的0.9倍。 (4)对于验收抽样检测的工程桩,达到设计要求的最大上拔荷载值。 当单桩水平静载试验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可终止加载: (1)桩身折断; (2)水平位移超过30~40(软土取40);(3)水平位移达到设计要求的水平位移允许值。 7.简述低应变法检测时传感器和击锤操作的相关规定? 答: 测量传感器安装和激振操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1)传感器安装应及桩顶面垂直;用耦合剂粘结时,应具有足够的粘结强度。 (2)实心桩的激振点位置应选择在桩中心,测量传感器安装位置宜为距桩中心2/3半径处;空心桩的激振点及测量传感器安装位置宜在同一水平面上,且及桩中心连线形成的夹角宜为90°,激振点和测量传感器安装位置宜为桩壁厚的1/2处。 (3)激振点及测量传感器安装位置应避开钢筋笼的主筋影响。 (4)激振方向应沿桩轴线方向。 (5)瞬态激振应通过现场敲击试验,选择合适重量的激振力锤和锤垫,宜用宽脉冲获取桩底或桩身下部缺陷反射信号,宜用窄脉冲获取桩身上部缺陷反射信号。 (6)稳态激振应在每一个设定频率下获得稳定响应信号,并应根据桩径、桩长及桩周土约束情况调整激振力大小。 8.简述低应变法检测时采用时域信号特征及幅频信号特征判定桩身完整性类别的依据? 答: Ⅰ类桩时域信号特征及幅频信号特征分别为: 2时刻前无缺陷反射波,有桩底反射波;桩底谐振峰排列基本等间距,其相邻频差⊿f≈2L。 Ⅱ类桩时域信号特征及幅频信号特征分别为: 2时刻前出现轻微缺陷反射波,有桩底反射波;桩底谐振峰排列基本等间距,其相邻频差⊿f≈2L,,轻微缺陷产生的谐振峰及桩底谐振峰之间的频差⊿f′>2L。 Ⅲ类桩时域信号特征及幅频信号特征分别为: 有明显缺陷反射波,其它特征介于Ⅱ类和Ⅳ类之间 Ⅳ类桩时域信号特征及幅频信号特征分别为: 2时刻前出现严重缺陷反射波或周期性反射波,无装底反射波;或因桩身浅部严重缺陷使波形呈现低频大振幅衰减振动,无桩底 反射波;缺陷谐振峰排列基本等间距,相邻频差⊿f′>2L,无桩底谐振峰;或因桩身浅部严重缺陷只出现单一谐振峰,无桩底谐振峰。 注: ,对同一场地、地质条件相近、状型和成桩工艺相同的基桩,因桩端部分桩身阻抗及持力层阻抗相匹配导致实测信号无桩底反射波时,可按本场地同条件下有桩底反射波的其他桩实测信号判定桩身完整性类别. 9.简述高应变法的使用范围? 答: 高应变法适用于检测基桩的竖向抗压承载力和桩身完整性;监测预制桩打入时的桩身应力和锤击能量传递比,为沉桩工艺参数及桩长选择提供依据。 进行灌注桩的竖向抗压承载力检测时,应具有现场实测经验和本地区相近条件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检测 考题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