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鄂西旅游业发展与扶贫事业的联动开发.docx
- 文档编号:12047010
- 上传时间:2023-04-16
- 格式:DOCX
- 页数:95
- 大小:127.84KB
论鄂西旅游业发展与扶贫事业的联动开发.docx
《论鄂西旅游业发展与扶贫事业的联动开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鄂西旅游业发展与扶贫事业的联动开发.docx(9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论鄂西旅游业发展与扶贫事业的联动开发
论鄂西旅游业发展与扶贫事业的联动开发
一、鄂西扶贫工作任重道远
(一)全国扶贫开发成效显著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贫困问题始终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按世界银行调整后的每天1.25美元贫困衡量标准,2005年,全球贫困人口约14亿,占世界人口的23.3%。
消除贫困、减小贫富差距是全人类的共同目标,是维护社会公平、保障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问题。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贫困问题一直困扰着中国的发展与进步。
1978年,按照国家当时确定的贫困标准统计,全国贫困人口为2.5亿人,占农村总人口的33%。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通过推行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中心的农村改革,一举解决了农村长期未能解决的吃饭问题,农村贫困现象大幅度缓解。
至1985年,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的绝对数量下降到1.25亿人。
改革开放和制度的变革,为我国农村大规模、快速减贫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1986~1993年,我国实施了直接针对贫困区域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开发式扶贫。
全国确定了664个国家重点贫困县,经过连续8年的扶贫开发,中国农村贫困人口由1.25亿人减少到1993年的8000万人。
1994~2009年,国家先后制定并实施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年)和《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在此期间,国家确定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592个,同时在全国确定148051个贫困村,经过15年的扶贫开发,至2008年底,全国农村贫困人口4007万人(按国务院2009年初调整后的农民低收入新标准计算,农村低收入新标准为年人均纯收入1196元),占农村总人口4.3%。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扶贫开发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对全球反饥饿、反贫困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湖北扶贫攻坚进入新阶段
湖北是全国扶贫开发和老区建设的重点省份之一。
1978年,湖北农村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1172万人,占全省农业人口的30%。
经过30年卓有成效的扶贫攻坚,至2008年底,湖北全省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降至522.7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12.8%。
目前,湖北全省共有25个国家级贫困县市,4个省级贫困县。
29个重点贫困县市国土面积和人口分别占全省总数的57%和33%。
在29个国家级和省级重点贫困县市之外,湖北还确定有100个插花贫困乡镇和1000个插花贫困村。
2009年5月11日,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扶贫开发工作的决定》(鄂发〔2009〕8号),强调我省今后的扶贫开发工作必须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以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并实现脱贫致富为首要任务,以增加收入为核心,以能力建设为根本,以产业发展为重点,以机制创新和科技进步为动力,把扶贫开发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发展县域经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加强计划生育等有机结合起来,增强贫困地区发展活力,推动各项社会事业进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三)鄂西扶贫工作任重道远
鄂西是我省重点贫困地区,在新的历史阶段,鄂西的扶贫开发不仅任务重,而且也是全省最难啃的“硬骨头”,其扶贫开发有其特殊性,任重道远。
1、鄂西贫困面广,贫困人口多。
鄂西是我省重点贫困地区,在我省25个国家级贫困县中,鄂西圈就有郧县、郧西县、竹山县、竹溪县、房县、丹江口市、秭归县、长阳县、恩施市、利川市、建始县、巴东县、宣恩县、咸丰县、来凤县、鹤峰县和神农架林区等17个县市,其中恩施自治州和十堰市为整体性贫困市州,所辖14个县市均为国家重点贫困县市。
同时鄂西还有五峰和保康等2个省级贫困县,鄂西贫困县市占全省贫困县市的66%。
以十堰市为例,全市的五县一市均为国家重点贫困县(市),其重点贫困村占总村数的50.3%。
到2008年底,按照新的扶贫标准,该市1196元以下的贫困人口为83.48万人,占总人口的23.56%,占农业人口的32.84%;人均纯收入在1197-1500元的人口为39.12万人;这两类人口加在一起达到122.6万人,占乡村总人口49.2%。
鄂西区域性的贫困现状和众多的贫困人口成为鄂西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最大难点。
2、鄂西自然条件差,资源禀赋不足。
鄂西的贫困地区地处偏僻,气候复杂,灾害频发,耕地瘠薄,人均耕地少;山场虽大,开发价值相对有限;矿藏品种多,但高品位、易开采的不多;即使具有可供利用的资源,也因远离城市,远离市场,难以开发增值。
由于自然条件恶劣,资源禀赋不足,生态环境脆弱,自我发展能力弱,脱贫难度大,即使暂时解决温饱,极易因灾因病因市场风险而返贫。
如十堰市农村返贫率每年保持在15%-30%;2001~2008年,十堰市累计减少贫困人口57万人,返贫20万人,难以走出“脱贫——返贫”的怪圈。
3、鄂西发展基础脆弱,发展差异扩大。
鄂西贫困地区发展基础十分脆弱,至今仍有相当一部分乡村的增收难、行路难、饮水难、收视难、通信难、就医难、上学难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改善。
脆弱的发展基础,进一步加大了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的难度,也延缓着新农村建设的进度。
以2001年与2007年相比,全省29个重点贫困县与全省平均水平比较,农民人均纯收入差距由847元扩大到1773元,人均GDP由1:
1.91扩大到1:
2.74,人均地方财政收入由1:
1.59扩大到1:
4.5,且差距呈扩大趋势。
以十堰市为例,至2008年,全市累计完成1452个村通村水泥路建设,占行政村的77%,但如果按照合并前的村数计算,有一半以上的农民群众没能享受通村水泥路的方便;全市有180多万人没有实现安全饮水要求;有216个村不通电视电话;还有1.9万户7.6万人需要异地安置;全市人均GDP为5192元,是全国18665元的27.8%,是全省15074元的34.4%;人均财政收入为514.2元,是全国3884元的13.2%,是全省1835.3元的28%;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481元,是全国的53.2%,是全省的58.9%。
4、鄂西脱贫成本高,投资来源短缺。
鄂西的贫困地区集中在边远高寒的深山区、干旱缺水的石山区、资源匮乏的低洼湖区、水库移民区和血吸虫等地方病高发区,这些地方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薄弱、社会发育程度低,脱贫难度大,扶贫成本高。
我国扶贫开发的资金投入主要来源于自我积累、银行借贷、境外引资、市场融资、国家支持等途径。
而鄂西贫困地区自我积累十分有限,县级财政收入不足职工工资支付,农民人均纯收入仅占全国的一半,用于生产建设的投资更十分有限;银行用于“三农”的贷款微乎其微;境内外企业投资青睐于获利高的地区与行业,贫困地区多被排斥在外;所以,长期以来,鄂西贫困地区的扶贫开发主要依赖于国家扶持,而国家扶持又相对有限,因而要整体推进鄂西贫困地区的扶贫开发工作,首要的问题就是资金短缺,核心是增强鄂西贫困地区的自我造血功能,关键是实施产业化扶贫,变“输血”为“造血”。
2008年11月18日,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决定》(鄂发〔2008〕16号),决定在深入推进建设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同时,着力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加快鄂西地区发展步伐,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根据《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发展总体规划》,鄂西圈的战略定位是:
作为中华民族可以永续利用的洁净水资源与清洁能源供给基地;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与区域经济社会整体协调发展试验示范区;东亚北纬30度区域生态多样性保护示范区;全国生态旅游发展示范区;全国旅游扶贫工作的典型示范区。
可见,省委、省政府已经将旅游扶贫作为鄂西圈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
这一战略将加速鄂西贫困地区扶贫开发进程,为推动鄂西社会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二、鄂西圈旅游与扶贫联动开发可行性分析
(一)旅游扶贫的内涵
旅游扶贫,即PPT(Pro—PoorTourism),它最早由英国国际发展局资助的贫困人口旅游发展合作组织(Pro-PoorTourismPartnership)提出,意为“有利于贫困人口的旅游”,就是将旅游与扶贫联动开发,以贫困地区特有的旅游资源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在政府和社会力量的扶持下,通过发展旅游业,使地方财政增收,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旅游扶贫与以往实行的财政扶贫、信贷扶贫、民政救济扶贫、慈善扶贫以及物资捐助扶贫等“输血式”扶贫相比,是一种“造血式”扶贫,产业化扶贫。
在全球最贫困的国家中,有超过50个国家的旅游业产值在本国国民经济的排序中位列前三名。
旅游业也是在所有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间的贸易流中,唯一显示顺差的一项服务产业。
据世界旅游组织2000年的统计,第三世界旅游业当年的顺差额达到6600万美元。
旅游扶贫是我国扶贫开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1996年国家旅游局就专题召开全国旅游扶贫开发工作座谈会,提出要帮助贫困地区建设有吸引力的景点,提高贫困地区旅游企业的内在素质,使其保持旺盛、持久的发展活力,推动贫困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2000年8月,国家旅游局在宁夏西海固地区试办了全国第一个旅游扶贫实验区──六盘山旅游扶贫实验区,在2001年1月召开的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进一步提出了“试办国家旅游扶贫实验区”的工作设想和具体意见,从而在国家层面上拉开了旅游扶贫工作的序幕。
(二)旅游与扶贫的内在联系
旅游业是典型的资源依托型产业。
缺乏旅游资源,旅游业发展就是无源之水。
我国的贫困地区多是老少边穷地区,因为贫穷,所以很少发展,也缺乏破坏力量,从而使古民居得以留存,好山水得以保存;也因为贫穷,地处偏僻、交通不畅、相对封闭、受外界异化影响甚微,从而使贫困地区的民风民俗保持了原生性,地方文化与民族文化保持了原真性。
而这些原生态的好山水、原生性的民风民俗、原真性的民族文化,正是发展旅游业的优质旅游资源。
因此,如果说老少边穷地区发展其他产业存在先天不足的话,那么,在旅游资源丰富的贫困地区发展旅游产业却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实践已经证明,扶贫的根本路径是产业化扶贫,只有通过增强贫困地区自身的造血功能,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地区长远的、持久的脱贫致富问题。
什么样的产业既有利于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又不破坏贫困地区原生态的山水环境,同时能保持贫困地区原生性的民俗和原真性的文化得以保护与传承呢?
这类产业至少要具备四个基本条件:
一是要“规模大”,没有规模效应的小产业不能解决大面积贫困问题;二是要“独特性”,在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只有特色产业才有旺盛的市场生命力;第三是要“链条长”,只有产业链长,才能多方位、多渠道、宽领域解决扶贫问题;第四要“可持续性”,就是要求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科学利用资源,保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从产业的角度来看,旅游产业正好符合这四个基本条件。
充分发挥贫困地区旅游资源方面的比较优势,利用贫困地区独特的优势旅游资源发展特色旅游产业,并将旅游产业发展与扶贫事业联动开发,可收到互动双赢的效果。
(三)鄂西圈旅游与扶贫联动开发的可行性
1、鄂西圈重点贫困地区与旅游资源富集区在地理分布上存在叠加性。
鄂西圈19个国家级和省级重点贫困县市均分布于清江流域、长江三峡库区、神龙架和武当山周边的“两江两山”地区,其中长江三峡库区分布有秭归、巴东等2个国家重点贫困县;江清流域分布有五峰县、长阳县、恩施市、利川市、建始县、宣恩县、咸丰县、来凤县、鹤峰县等9个重点贫困县市(除五峰县为省级外,其他8个均为国家级贫困县);神龙架林区为国家级贫困地区,神龙架周边的保康县为省级贫困县;以武当山为中心的十堰市为整体性贫困市,所辖郧县、郧西县、竹山县、竹溪县、房县和丹江口市均为国家级贫困县市。
鄂西圈生态文化旅游资源的精华也主要集中于“两江两山”地区,这里有湖北省唯一一处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神龙架”;鄂西圈内的8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5个(神农架、五峰后河、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恩施星斗山、宣恩七姊妹山)分布于“两江两山”地区;湖北有国家地质公园6个,鄂西圈有4个(长江三峡、神农架、郧县恐龙蛋化石群、武当山),均分布于“两江两山”地区;
行政区域
名称
襄樊市
古隆中、襄阳古城、米公祠、习家池、鹿门山、南漳古民居群、薤山
荆州市
荆州古城、楚纪南城遗址、熊家冢楚墓、张居正故居及墓园、荆州关帝庙、荆州博物馆、洪湖湿地、乌林温泉、瞿家湾、周老嘴
宜昌市
长江三峡、三峡大坝、清江画廊、柴埠溪、九畹溪、三峡人家、晓峰、后河、车溪、青龙峡、鸣凤山、大老岭、灵龙峡、武落钟离山、屈原故里、昭君故里、当阳关陵、玉泉寺
十堰市
武当山、丹江口水库、桃花源、郧县恐龙蛋化石群遗址
荆门市
明显陵、大洪山、漳河、屈家岭、郭店竹简
随州市
炎帝神农故里、曾侯乙墓·编钟、大洪山、徐家河
恩施州
恩施大峡谷、腾龙洞、齐岳山、大水井、鱼木寨、水杉王、坪坝营、野三河、梭布亚、彭家寨、仙佛寺、舍米湖摆手堂、屏山、容美土司遗址、燕子坡立谷、满山红纪念园
神农架
林区
大九湖、神农顶
名称
资源评价
三峡大坝
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
长江三峡
人文自然合一的峡谷风光最完美的代言者
神农架
人与自然和谐的家
武当山世界文化遗产
皇家道观典范、太极武术之源
明显陵世界文化遗产
中国最具特色的单体皇陵
曾侯乙墓·编钟
世界音乐第一乐符、人类音乐文化奇迹
参考有关标准,从资源要素价值、资源影响力两方面进行综合定量评价,可将鄂西圈主要文化与旅游资源划分为世界级、国家级两类品牌资源。
世界级文化与旅游品牌资源包括:
被世界性权威组织机构认定的资源,如世界遗产、世界地质公园、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成员;被学术界公认的具有世界性影响的资源。
详见表5-3。
国家级文化与旅游品牌资源包括: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镇、村)、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鄂西圈代表性民间工艺、国家4A级景区、工农业旅游示范基地、国家森林公园、国家自然保护区、国家湿地公园等。
(一)文化发展空间布局
确立鄂西圈“一圈三系六线八中心”的文化发展空间布局。
立足圈域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现代科技文化资源特色及优势地理位置,建设鄂西圈民族民间文化资源与生态建设、文化旅游发展整体活态保护的国家试验示范圈;结合经济建设进程,重心下移,配套建设鄂西圈文化遗产保护、公共文化服务和文化产业发展三大体系;根据文化资源的分布情况,重点建设神农炎帝文化线、巴土民俗文化线、楚文化线、三国文化线、宗教文化线和现代科技文化线六大文化线;根据圈域8市(州、林区)不同的资源禀赋,确立差异化的文化发展定位,建设宜昌、荆州、襄樊、恩施、十堰、神农架、随州、荆门八个大区域文化中心,将宜昌建成世界水电文化展示中心和圈域综合性文化展示中心,将荆州建成中国乃至世界级的楚文化展示和研究中心,将襄樊建成三国旅游文化展示中心,将恩施建成湖北和华中土苗民俗风情文化展示中心,将十堰建成现代汽车文化和宗教文化展示中心,将神农架建成高山高端生态疗养和文化旅游中心,将随州和荆门建成楚文化旅游与山水休闲旅游的综合性旅游中心,并成为“两圈”的门户和通道。
以“一圈”为平台,以“六线”为网络渠道,发挥八个文化中心区的拓展效应、带动效应、辐射效应和示范效应,实现对圈域文化发展的引领和促进作用,形成点、线、片相结合的梯度发展结构,逐步形成互动强势、协作紧密、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文化发展共同体。
(二)旅游发展空间布局
围绕“一江两山”的空间结构,形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三大旅游主题板块、六大旅游功能区。
1.三大旅游主题板块
“一江两山”生态文化旅游板块;荆荆襄随文化旅游板块;清江土(家)苗民俗生态旅游板块。
2.六大旅游功能区
长江三峡观光休闲度假旅游区;武当山世界文化遗产观光体验旅游区;神农架养身康疗度假旅游区;清江民俗风情体验旅游区;楚文化及三国文化体验旅游区;汉江流域重点区段风光观光及生态文化旅游区。
旅游业内涵建设
(1)大力打造旅游目的地
整合资源优势,彰显品牌特色,建设特色优势鲜明的旅游目的地,改善和提升鄂西圈对外旅游形象,增强在国内外旅游市场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其中,长江三峡、神农架、武当山和清江(包括恩施州和宜昌长阳县、五峰县)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
(2)加强重点景区(景点)建设
三峡大坝及环坝生态文化旅游区:
主要解决内部循环和外部联动发展、景区生态文化内涵的深度开发等问题。
神农架原生态旅游景区:
主要解决旅游类型和旅游功能定位的转换问题(由现在的大众旅游逐步向高端旅游转换,由现在单一的观光旅游功能向休闲养生康疗兼具观光的旅游功能转换),打造具有高品质、高享受、高服务的极品休闲养生康疗旅游胜地。
十堰市武当山世界文化遗产旅游景区:
旅游主题对外定位为“中国道教圣地,太极武术之源”,对内定位为“世界文化遗产,皇家道观典范”,将道教音乐、宗教仪式、武当武术融入旅游产品生产链中。
着重解决武当武术的传播问题,确定武当武术内家拳的养身主题功能,并以此为基础形成武术、休闲、养身、康疗旅游产品链。
恩施清江民俗风情旅游景区:
主要解决可进入性问题,并围绕树立和推广“生态恩施州,民俗风情园”的主题形象,扩大现有景区的规模建设和相关辅助景区的建设,以点带面,滚动发展,形成独具特色的民俗风情线旅游产品链。
荆楚文化旅游景区:
整体保护与开发荆州古城,扩建荆州市博物馆、楚纪南城大遗址公园和熊家冢遗址博物馆,配合楚文化旅游产品设计而新建“楚乐宫”和文保中心(楚文物修复、研发和生产),提升博物馆旅游功能,实现楚文化旅游产品创新。
三国文化旅游景点:
主要解决载体和旅游产品创新等“瓶颈”问题。
依托三国故事的发生地开发建设,扩大古隆中等景点规模,丰富旅游产品的内涵。
随州市炎帝神农故里旅游景区:
整合炎帝神农文化与编钟文化资源,在现有炎帝神农故里景区建设的基础上,增加“曾侯乙墓·编钟”文化的内容,并将“世界音乐论坛”会议场馆建设纳入其中,解决景区祭祀、拜谒、旅游等功能的单一性和静态性问题。
(3)积极开发专题旅游产品
养疗康体专题旅游产品:
武当山(武当武术)、大洪山、清江、神农架、乌林温泉。
地质科普探险专题旅游产品:
柴埠溪、利川腾龙洞、恩施大峡谷、梭布亚石林、鹤峰燕子坡立谷、奥陶纪地质公园、远安冰川纪石林地质公园、神农架、大洪山地质公园。
湿地公园鸟类观光专题旅游产品:
洪湖湿地、神农架大九湖。
现代生态农业观光体验专题旅游产品:
当阳、五峰、枝江、秭归、老河口、钟祥、鹤峰、洪湖。
土家民俗风情专题旅游产品:
摆手堂、鱼木寨、大水井、唐崖土司城遗址、容美土司屏山爵府、女儿会、武落钟离山。
大型节庆专题旅游产品:
荆州龙舟节、三峡国际旅游节、长江三峡国际龙舟拉力赛、武当国际武术节、随州编钟音乐节、炎帝神农祭祖节、神农架高山杜鹃节、恩施国际摆手节。
古人类起源探索专题旅游产品:
郧阳人头颅化石遗址、建始直立人、巴东步氏巨猿、长阳人。
神龙汽车娱乐赛事专题旅游产品:
襄樊市、十堰市。
(4)优化设计精品旅游线路
表5-4鄂西圈精品线路设计一览表
旅游线路名称
旅游线路
主要景点
长江三峡精华
两日游
宜昌
葛洲坝—长江三峡、西陵峡(巫峡、瞿塘峡)—高峡平湖—三峡大坝
“一江两山”
五日游
宜昌—神农架—十堰
葛洲坝—长江三峡、西陵峡(巫峡、瞿塘峡)—三峡大坝—高峡平湖—神农架自然保护区—燕天景区—自然博物馆—房县温泉—丹江口水库—武当山
神农架原生态风光
三日游
宜昌—神农架
宜昌大老岭、晓峰—兴山高岚、龙门河—天生桥、神农顶—红坪滑雪场—燕天景区—自然博物馆—大九湖高山湿地—竹山桃花源—远安灵龙峡大拐弯、鸣凤山
明显陵、武当山双世界文化遗产三日游
荆州—襄樊—十堰
荆州古城—荆州博物馆—明显陵—古隆中—襄阳古城—丹江口净乐宫—武当山
土家风情三日游
宜昌—恩施
柴埠溪大峡谷—清江古城—清江画廊—清江闯滩—唐崖土司城遗址—鱼木寨、腾龙洞
荆襄文化五日游
荆州—荆门—随州—襄樊
熊家冢楚墓—荆州古城、楚纪南城遗址—漳河景区—明显陵—宜城宋玉故里、楚皇城遗址—襄阳古城—古隆中—随州擂鼓墩曾侯乙墓、炎帝神农故里
古三国遗址
两日游
宜昌—荆州—襄樊
猇亭古战场—长坂坡、关陵、玉泉寺—关帝庙、关羽祠—荆州古城—古隆中—襄阳古城
推进产业集聚优化产业结构
大力推进以旅游景区为核心的产业集聚,形成鄂西圈旅游产业独特产业结构(见图6-3),即以旅游景区业为核心层;以旅游六要素衍生出的相关产业为第二层次,包括生态农业观光业、生态采摘业、旅游地产业、休闲娱乐业、会展业、电瓶车制造业;以种子库、基因产业、生态保健医药业为代表的特色产业即为第三层次;由生态能源产业、文化传播业等边缘产业构成的第四层次。
区域产业协调
(一)发展目标
按照优势互补、圈内共生、圈际互融、共赢发展、效益优先、政府与市场结合的原则,充分利用圈域内部的优势资源,同时协调圈外资源,重点加强交通运输业、生态文化旅游业、其他支柱产业之间的联系,促进鄂西圈产业协调发展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二)产业协调发展
1.交通运输产业内部的协调联动
统筹发展由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管道运输五种运输子系统构成的综合交通运输系统,协调联动发展圈域各种交通运输方式,有效克服鄂西圈交通运输瓶颈对各类产业特别是生态文化旅游业、其他支柱产业发展的制约,使交通业真正成为圈域支柱产业和促进鄂西圈发展的重要基石。
(1)交通产业协调统筹
加强各种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扩大运输能力,形成交通枢纽与网络体系,促进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解决圈域内部、鄂西圈和城市圈之间、湖北省和邻省之间的网络整合问题,形成整体性、一体化、无缝衔接的综合性交通网络。
(2)运输网络整合
加强公路网、铁路网、航道网、航线网络以及管道网络建设,形成完整的运输网络体系,推进各种不同的运输网络之间的衔接。
(3)交通运输联动发展
为鄂西圈交通的协调统筹发展提供较好的宏观政策支持,实现政府分管部门的联动、不同行业协会的联动,以及各种运输方式在发展过程中的相互促进和相互支持。
2.交通运输与生态文化旅游的协调
(1)交通运输与旅游的协调
推进交通运输与旅游互动协调发展,发挥交通运输产业对旅游业的基础支持作用,围绕重点景区构造交通线路,形成贯穿鄂西圈主要旅游景点的骨干交通网络,将旅游交通干线打造成为良好的生态文化景观;通过旅游产业的发展,促进交通运输业态的整合升级。
(2)生态与旅游的协调
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充分利用鄂西圈现有的生态资源。
通过生态补偿、打造生态景观、建立生态标识等途径实现生态与旅游的协调发展。
保护好野生动植物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原貌,扩大观光旅游,科学合理挖掘利用鄂西圈的多样化物种资源,实现生态保护、修复、建设、利用与生态旅游的相互促进与协调发展。
(3)文化与旅游的协调
在科学保护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加强对文化资源的合理利用,挖掘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促进旅游与文化的协调发展。
发挥鄂西圈神农文化、楚文化、三国文化、土(家)苗民俗文化、宗教文化等资源优势,将鄂西圈丰富的文化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
通过发展旅游业,带动鄂西圈文化保护的升级和文化产品的创制,实现文化与旅游的结合与协调发展。
3.生态文化旅游产业与其他支柱产业的协调
正确处理生态文化旅游产业与其他支柱产业发展之间的联系,优先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产业。
根据鄂西圈实际,建立更严格的环境污染能耗标准,治理对生态环境与旅游资源有害的工业企业,禁止布局该类新增工业项目。
按照鄂西圈主体功能区重点开发区域的要求,加大节能减排的力度;引导主要工业向重点开发区域集中,大力促进生态产业和循环经济的发展。
制定科学有效的产业政策与地方性环保法律法规,加大环境保护工作的力度,创造良好的旅游环境,促进生态文化旅游与汽车、纺织、化工等其他支柱产业协调发展。
(三)区域协调发展
通过政府规划引导、资金倾斜和市场调节,整合圈域8市(州、区)的资源优势,加强鄂西圈与周边地区在生态文化旅游、交通运输、产业等方面的联动和协调,提高鄂西圈在湖北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论鄂西 旅游业 发展 扶贫 事业 联动 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