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审计工作总结.docx
- 文档编号:1204569
- 上传时间:2022-10-18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28.40KB
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审计工作总结.docx
《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审计工作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审计工作总结.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东师审字(2010)01号
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度审计工作总结
2009年我校的审计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求真务实、勤奋创新、追求卓越”为理念,以“保值增效、防控兼备、客观公允、服务至上”为指导思想,以全面落实“十一五”发展规划、推进审计工作从以财务审计为主向以管理审计为主转型为目标,紧紧围绕学校的改革、建设、发展实际和中心工作,不断拓展审计内容和审计领域、加强审计创新,使审计工作有了长足发展,同时也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
全年共完成各类审计项目375项,其中经济责任审计12项,财务收支审计4项,预决算审计1项,审计调查3项,专项审计2项,基建、修缮工程审计353项。
完成各类经济合同审签520项,提交审计报告22份。
审计资金总额6.64亿元,其中,基建修缮项目审计资金总额1.639亿元,审减工程造价即为学校节约资金556万元。
一、抓住机遇,更新观念,稳步推进内部审计转型与发展
(一)以“战略转型”为契机,继续推进内部审计理念创新
2006年以来,我校内部审计工作为适应高校改革不断深入以及办学自主权不断扩大的现实需要,确立了“学校内部审计工作基本实现从以传统的真实性、合规性为导向的财务审计为主向以现代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为导向的管理审计为主的全面转型与发展,探索、建立和完善与现代大学制度相适应的内部审计模式”的十一五战略发展目标。
为实现十一五规划的总体目标,经过四年来的实践和探索,我们逐步确立了以财务审计为基础,以内部控制和管理效益审计为重点,以促进提高管理水平、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防范经济风险为目的的内部审计新格局。
2009年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我们深入领会“以人为本,统筹兼顾”的思想内涵,从如何有效改善机关工作作风和提高工作效率两方面入手,结合审计署提出的“免疫系统”理论,进一步明确了内部审计内向性服务型审计的功能定位,逐步总结出了“求真务实、勤奋创新、追求卓越”的部门建设理念和“预防胜于纠正”、“建设性服务”、“与被审计单位目标一致”的工作指导理念。
(二)以管理和效益为核心,积极推进审计工作重心向管理审计转移
我们在逐步确立与管理审计相适应的全新审计理念的同时,将新时期内部审计的主要任务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即为完善内控制度、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竞争能力服务;为促进增收节支、提高学校资金使用及办学效益服务;为学校领导正确使用信息、降低学校宏观决策和办学风险服务。
以上三项任务的核心可概括为管理和效益两个方面,从管理的角度看,重点考核内部控制的健全性、风险管理的有效性;从效益的角度看,重点考核经营管理的经济性、效益性和效果性。
有鉴于此,几年来我们重点从管理和效益两个方面入手,以现有经济责任审计项目和预算执行与决算审计项目为载体,积极推进审计工作重心向管理审计转移。
1.以经济责任审计为载体,逐步完善以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为侧重点的管理审计业务实施体系
2006年以来,我们准确抓住经济责任审计这一综合审计平台,对其进行了管理审计思想的嫁接,开展了管理审计业务实施体系的有效实践,经过几年来的不断摸索,一套适合我校的、可行性较强的管理审计业务实施体系初步形成。
2009年,我们以学校审计规章制度系统性修订为契机,重点对已基本成型的以财务责任、会计责任、经营责任、管理责任、社会责任和财经法纪责任为核心的领导干部经济责任考核与评价体系进行了进一步细化与丰富,重点增加了经营责任和管理责任有关内容的体量,注意把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工作流程的规范性、工作机制的有效性等纳入审计的内容。
与此同时,我们对涉及人力、物力、财力等重要单位部门负责人的有关经营管理责任进行了重点细化,从而进一步增强了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针对性与可操作性。
2.以预算执行与决算审计为载体,逐步完善以绩效考核为侧重点的管理审计业务实施体系
2009年,我们在继续以经济责任审计为载体进行管理审计有益探索并基本成型的基础上,进一步将预算执行与决算审计作为管理审计拓展的一个全新载体。
预算执行与决算审计在对预算编制、执行与决算情况进行基本掌握的基础上,能够很好的体现成本与效益思想,有效突出宏观性原则、重要性原则、效益性原则及建设性原则。
宏观性原则即预算执行与决算审计可以紧扣学校发展战略,从资源配置的角度入手,宏观考核与评价学校预算分配同学校战略目标的一致性程度。
通过对预算资金分配同学校核心战略目标契合程度的分析,结合学校发展过程中的机遇与挑战,在资源调度与分配方面提出相关建议,从财经管理的视角协助学校动态地调整预算分配重点,确保学校战略目标稳步有效的实现。
重要性原则即在坚持宏观性原则的基础上,预算执行与决算审计在审计时间与资源有限的前提下,可以重点围绕关乎学校发展战略的核心业务领域,合理配置审计资源,科学选取审计重点,提高审计工作的针对性。
通过追踪重点资金流向,对涉及教学科研、学生就业、人才培养与引进等学校核心业务经费给予重点关注,可实现对相关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宏观把握,微观分析。
效益性原则即预算执行与决算审计可有效突出成本效益思想,提高预算审计的效益性。
通过对各单位、各部门资源使用效率的评审及其对各种资源的需求分析,促进学校有限的资源得到最佳的配置与使用,避免资源浪费和低效使用。
同时,通过对成本这一影响预算有效执行关键指标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可对预算执行主体对成本节约造成的影响进行合理评价,提出有针对性的成本节约建议,推进相关约束机制的建立健全。
建设性原则即预算执行与决算审计可重点从追踪预算管理程序入手,从提高预算的控制力和约束力的角度对预算管理进行全局性分析,突出预算审计的建设性。
重点从预算方案编制的科学合理性出发,通过将学校经营管理的方法策略贯穿于预算执行的全过程进行分析,科学评价预算控制管理特别是资金管理和成本管理对预算方案实施的有效程度,实现学校管理战略与全面预算管理的有机统一;通过提出相关管理建议,最终推进全员和全方位预算管理局面的有效形成。
有鉴于此,2009年我们以校本级2008年度财政预算执行与决算情况审计为契机,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预算执行与决算审计工作的意见》(教财[2008]12号)文件精神,在对校本级宏观财政预算执行与决算情况进行综合考核与评价的基础上,对预算执行与决算的效益情况进行了综合考评。
此次审计工作开展过程中,一方面,我们从资源配置的角度入手,宏观考核与评价了我校预算分配同学校“特色强校、人才强校、科研强校、和谐强校”战略发展目标的一致性程度,特别是预算分配能否体现出对教学、科研及学科建设领域的倾斜。
另一方面,通过有重点的抽取我校校内青年科学基金、学生就业经费及外事经费开展专项审计调查,对相关经费管理与使用的效率性、效果性及经济性进行了综合掌控。
此次审计的探索效应及示范作用显著,通过转换审计视角,为学校领导从效益角度提出了更多有针对性的审计建议,对于促进我校建立以零基预算为基础、绩效预算为补充的全新预算体系提供了指引,同时就如何有效缩减赤字预算、提高预算执行刚性提出了具体建议,相关审计结果得到了学校领导的积极评价。
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不断提高审计服务质量与水平
2009年,我校审计工作紧紧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和学校领导关注的重点、管理的难点和重大经济活动,在学校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下,继续坚持以“为学校领导决策服务、为完善管理服务、为学校建设发展服务”为宗旨,始终以“强管理、防风险、增效益、促发展”作为审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自觉将审计工作作为学校管理链条中的一环,不断强化审计工作对学校宏观管理的服务功能。
我们在对我校由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的发展思路进行总体把握的基础上,合理安排审计项目,将审计工作重心逐步由财务收支审计向经济责任审计、基本建设及修缮工程审计、预算执行与决算审计、经济合同审签和专项审计调查等与学校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等核心工作紧密相关的管理审计方向转移。
审计工作中,重点从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入手,对审计对象所在单位的业务流程进行全面的了解、考核和评价,同时就有关资源利用的效率性、效果性和经济性进行综合考核,实现审计工作整体上向学校核心业务的靠拢。
具体审计工作开展情况如下:
为适应学校内涵式发展需要,我们把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和预算执行与决算审计作为工作重点,对学校各级管理部门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及效益状况进行考核。
经济责任审计方面,主要通过考察领导干部财务责任、会计责任、经营责任、管理责任、财经法纪责任和社会责任等六个方面责任,确认和评价领导干部受托责任完成情况。
2009年我们共对12名中层领导干部进行了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审计工作中坚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原则,注意把经济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办学经费使用的效益性作为评价重点,对于增强领导干部责任意识,依法行政意识,促进干部队伍建设和廉政建设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预算执行与决算审计方面,主要通过考察预算编制的合理性及执行的效益性进行审核,确认和评价预算编制与执行同学校战略发展目标的一致程度。
2009年,我们重点对我校2008年度校本级宏观财政预算执行与决算情况进行了综合考核,对相关重点资源的使用效益情况的评价,提出了多项针对性建议。
针对学校经济总量不断扩大,经济活动不断增多,经济类型日益复杂的现实,我们继续以经济合同审计为切入点,加强制度约束和程序控制,规范学校经济秩序,维护学校合法权益。
2009年共完成合同审签520份。
在合同审签工作中,我们严格按照学校《经济合同管理办法》及国家的法律、法规对合同的真实性、合规性、合法性进行审核,对个别不符合规定的合同文本予以拒签,维护各类经济活动文本的严肃性。
另外,我们围绕学校领导关注的重点、管理的难点和教职工关注的热点等问题,每年都选取一、两个项目开展审计调查或专项审计,为领导决策提供咨询意见。
2009年,我们针对学校大规模基本建设投资基本结束,建设资金基本落实到位的现状,逐步加大基本建设竣工决算审计力度,重点对我校净月校区整体基本建设项目和附属实验学校基本建设项目的竣工决算情况进行了审计。
相关工作对于正确评价投资效益,总结建设经验,改善基本建设项目管理起到了积极作用,为学校领导准确把握学校外延式发展时期阶段性成果,统筹谋划下一阶段工作提供了决策依据。
三、完善制度,创新技术,储备人才,积极构建管理审计配套运行与管理机制
2009年,我们在对学校内部审计工作十一五规划实施四年来已经积累的经验及成果进行认真梳理的基础上,积极构建与完善与现代管理审计相适应的内部审计配套运行与管理机制,不断提高内部审计能力与水平。
(一)积极完善与现代管理审计相适应的审计制度体系
2009年,我们把加强制度建设作为审计工作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以“质量”、“效率”、“效果”为目标,积极做好审计业务制度体系和审计管理制度体系的建立健全工作。
审计业务制度体系方面,我们在2008年局部修订的基础上,对所有以审计业务为中心的管理办法进行了全面修订,修订过程中突出了效益审计思想、风险管理审计思想,同时融入了财务管理、企业管理等内容。
审计管理制度体系方面,我们从审计作业流程与管理流程两个方面入手,对相关作业与管理流程所涉及的重要节点一一通过有关规范加以界定,规范了审计程序,确保了审计质量。
通过以上两方面制度的修订与完善,逐步确立了以细化审计方案为龙头的审计质量控制体系,以提升审计层次为核心的审计结果利用体系,以构建理性分析为基础的审计报告体系。
(二)积极创新与现代管理审计相适应的审计技术与方法体系
2009年,我处进一步加大硬件投入,加强人员培训,全面实现审计行政办公、审计业务流程无纸化和审计项目管理、审计资源管理信息化;不断总结推广计算机审计的技术方法,进一步总结和挖掘计算机审计的经验和典型实例,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发现审计线索,提高工作效率。
首先,专业审计软件功能性更强,普及率更高。
本年度我们对现有用友审易软件进行了全面升级,同时由原有的2个节点扩展到4个节点,安装配套率达到了100%,软件的综合利用效率以及在审计抽样、分析方面的优势作用日益显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东北师范大学 2009 年审 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