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上半年农业系统招聘试题《农业技术推广》.docx
- 文档编号:12042842
- 上传时间:2023-04-16
- 格式:DOCX
- 页数:24
- 大小:14.31KB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上半年农业系统招聘试题《农业技术推广》.docx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上半年农业系统招聘试题《农业技术推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上半年农业系统招聘试题《农业技术推广》.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上半年农业系统招聘试题《农业技术推广》
一、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选择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
1、广义的农业推广重点强调的是()为主
A、农村社会教育
B、种植业的发展
C、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
D、畜牧业和林业
【答案】A
2、实施农村()环境整治行动是改善云南农村人居环境的现实需要。
A、“七改三清”
B、“六改四清”
C、“三改七清”
D、“四改六清”
【答案】A
3、与集体指导和个别指导法相比,大众传播法最突出的特点是()。
A、成本较高
B、单向沟通
C、最费时间
D、信息真实
【答案】B
4、为了评价推广对象的教育效果,需要考察()。
A、推广人员培训农民数量的多少
B、农民对推广工作的认识程度
C、农民的产量与产值增加情况
D、农民的经济效益提高情况
【答案】B
5、丹麦政府规定能享受政府提供的农场贷款者必须获得()。
A、“岗前培训结业证”
B、“绿色证书”
C、“绿卡
D、“红色证书”
【答案】B
6、推广工作者同推广对象在一对一的相互影响的基础上进行的教育和培训,称为()。
A、群体教学法
B、个别教学法
C、农家访问
D、不拘形式的接触
【答案】B
7、农产品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运动,其使用价值的运动过程,市场当中称为()。
A、物品流
B、消费流
C、物流
D、产品流
【答案】C
8、决定农业生产结构的基本因素是()。
A、自然环境
B、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
C、社会制度
D、人口条件
【答案】B
9、与工业用品相比,日常消费品更适宜采用的促销手段是()。
A、人员推销
B、广告宣传
C、营业推广
D、公共关系
【答案】B
【解析】一般来说,日用消费品技术简单,花色品种多,市场需求广泛,最有效的促销手段是广告。
而工业性商品技术性较强,行业差别大,因此,购买者一般是特定用户,而且数量相对较少,因此适用于使用人员推销,以向客户介绍产品性能和特点,通过帮助其解答一些具体的技术问题,刺激购买欲望,达到促销目的。
10、我国最早的农业推广法规《农业推广规程》公布的时间是()。
A、1862
B、1914
C、1929D、1993
【答案】C
11、农业推广系统是()。
A、行政组织体系
B、扩散-接受系统
C、接受系统
D、宣传系统
【答案】B
12、对重大技术推广与服务补助,可以采取“()”、提供物化补助等方式。
A、先补助后服务
B、先服务后补助
C、多服务多补助
D、推广+补助
【答案】B
13、“看花容易,绣花难”指的是农业推广教育的()。
A、实用性
B、时效性
C、实践性
D、普及性
【答案】C
14、无论采取什么措施,经济上限的提高都不可能超过相应的()。
A、成果分布
B、技术上限
C、技术下限
D、社会上限
【答案】B
15、关于农业推广学的性质,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是行为科学的一种
B、具有边缘性学科特性
C、具有单独的学科归属
D、属于农村社会科学的范畴
【答案】C
16、以村为单位,农民负担提留统筹费不得超过()预算额。
A、5%
B、1998年
C、1997年
D、1999年
【答案】C
17、适合教育性农业推广工作要求的推广计划拟定方式是()。
A、自上而下
B、自下而上
C、联合拟定
D、专家拟定
【答案】C
18、对重大技术推广与服务补助,可以采取“()”、提供物化补助等方式。
A、先补助后服务
B、先服务后补助
C、多服务多补助
D、推广+补助
【答案】B
19、对重大技术推广与服务补助,可以采取“()”、提供物化补助等方式。
A、先补助后服务
B、先服务后补助
C、多服务多补助
D、推广+补助
【答案】B
20、建设现代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走()。
A、新型农业化道路
B、新型现代化道路
C、新型自动化道路
D、新型工业化道路
【答案】D
21、对推广对象评价的重要标准是()。
A、生产率
B、采用率
C、推广效益率
D、推广度
【答案】B
22、居民委员会的设立、撤销、规模调整由()决定。
A、社区党组织
B、居民
C、街道办事处
D、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
【答案】D
23、村集体经济组织一台收割机当年计提折旧5000元,应当计入()账户。
A、生产(劳务)成本
B、经营支出
C、管理费用
D、其他支出
【答案】A
【解析】生产用固定资产的折旧费计入生产(劳务)成本。
管理用固定资产的折旧费计入管理费用。
公益性固定资产的折旧费计入其他支出。
24、推广工作者通过走村串户进行的一种个别接触方式称为()。
A、走访农户
B、定点咨询
C、资助农户
D、发放资料
【答案】A
25、村集体实行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必须尊重农民群众意愿和民主权利,由成员大会或成员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后,在村集体与代理机构相互协商的基础上,订立()方可施行。
A、口头委托协议
B、口头合同
C、书面委托协议
D、不要式合同
【答案】C
【解析】村集体实行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必须尊重农民群众意愿和民主权利,由成员大会或成员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后,在村集体与代理机构相互协商的基础上,订立书面委托协议方可施行。
不得强制施行村级会计委托代理。
26、农林牧副渔各部门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称为农业生产的()结构。
A、一级
B、初级
C、二级
D、次级
【答案】A
27、创新成果从创新先驱者向“早期采用者”进行扩散的过程叫()。
A、跟随阶段
B、紧要阶段
C、随大流阶段
D、突破阶段
【答案】B
28、农业推广教育的特点不包括()。
A、普及性
B、正规性
C、实践性
D、时效性
【答案】B
29、土地资源的特性之中不包括()。
A、不可再生性
B、可再生性
C、数量的有限性
D、空间的固定性
【答案】A
30、农业推广是()。
A、一种发展农村经济的技术咨询活动
B、一种发展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技术宣传活动
C、一种发展农村经济的农村社会教育和咨询活动
D、一种发展物质、技术推销活动
【答案】C
31、农业推广工作系统包括推广服务和目标团体两个子系统,他们的联系方式是()。
A、扩散与接受
B、沟通与互动
C、传播与采纳
D、传播与反馈
【答案】B
32、集体经济是按经济组织的()性质而言的。
A、所有制
B、占有制
C、分配
D、组成及运行方式
【答案】A
【解析】合作经济与集体经济是两个不同但又密切相关的范畴。
合作经济中含有靠公共积累成长起来的集体经济,但不能把集体经济混同于合作经济。
合作经济与集体经济两者虽然在外延上有重叠,但有原则区别,不容混淆。
集体经济是对经济组织的所有制性质而言的,而合作经济是就其组成及运行方式而言的。
33、草地的承包期为()。
A、30年
B、30-50年
C、30-70年
D、50-70年
【答案】B
34、国外使用“农业推广”一词最早的国家是()。
A、美国
B、英国
C、德国
D、法国
【答案】A
35、合理利用农业自然资源最基本的原则是指()。
A、因地因时制宜
B、经济效果与生态相统一
C、正确处理局部与全体
D、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兼顾
【答案】A
36、一般认为,土壤中有效磷的含量低于()时,就会阻碍水稻的正常生长。
A、2—4ppm
B、3—5ppm
C、4—6p
p
m
D、5—7ppm
【答案】A
37、农业中的水资源是指()。
A、地球表面的水体
B、地表水
C、地表水和地下水为主的淡水数量和质量
D、江河湖海的全部水量
【答案】C
38、()的代表性是指试验时的自然条件及农业生产条件能够代表将来推广试验结果的那些地区的条件。
A、试验方法
B、试验条件
C、试验总结
D、试验材料
【答案】B
39、我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是()型农业推广组织。
A、项目
B、行政
C、教育
D、自助
【答案】D
40、要搞好产、供、销一体化服务,要求推广人员具备最为重要的能力是()。
A、教学能力
B、经营管理能力
C、口头表达能力
D、文字写作能力
【答案】B
41、进行农家记帐、家庭工副业生产管理、粮食保管、防鼠、食物营养、食品卫生、环境美化、子女教育、庭院经济等为内容的教育称为()。
A、“四健”教育
B、管理教育
C、技术教育
D、家政教育
【答案】D
42、下列中()是联产提成,定产定酬和联效联质三种技术承包类型合同的要点之一。
A、承包方的责任
B、订立产量指标
C、如何测定实际产量
D、三大效益指标
【答案】C
43、农业推广人员的技术职称中,最高一级是()。
A、农艺师
B、助理农艺师
C、推广研究员
D、高级农艺师
【答案】C
44、在不与我国缔结或加入的有关国际条约相抵触的情况下,国家对农民实施()政策,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制定。
A、收入支持
B、价格补贴
C、产量补贴
D、销售量补贴
【答案】A
45、农林牧副渔各部门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称为农业生产的()结构。
A、一级
B、初级
C、二级
D、次级
【答案】A
46、农业生物资源是指农业生产的劳动对象,是已被人类利用的动物、植物和()。
A、微生物
B、森林
C、海洋
D、湖泊
【答案】A
【解析】生物资源指生物圈中的各种动植物与微生物。
它分为人工培育和野生的生物资源,包括各种农作物、林木、畜禽、鱼类和各种野生动植物资源,种类繁多。
47、国家的“丰收计划”采用的推广方式是()。
A、计划推广方式
B、群众性组织推广方式
C、农作系统开发推广方式
D、项目推广方式
【答案】D
48、建设生态文明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革命性变革,实现这样的变革,必须靠()。
A、法律
B、法制
C、合作
D、发展
【答案】B
49、一个随机区组试验有5个品种,三次重复,区组自由度是()。
A、2
B、15
C、3
D、14
【答案】A
50、良种化包括良种研究,筛选和()。
A、推进
B、推广
C、提高
D、实验
【答案】B
51、缩值系数=大面积多点调查亩增产量/()亩增产量。
A、平均
B、最高
C、最低
D、“控试”
【答案】D
52、水稻的种子根有()。
A、1条
B、2条
C、3条
D、4条
【答案】A
53、发生农业机械事故后,当事人逃逸或者破坏现场、毁灭证据,致使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该当事人应当承担()。
A、全部责任
B、同等责任
C、次要责任
D、一定责任
【答案】A
54、成果产出以后能否形成现实生产力,关键在于()。
A、成果扩散系统
B、成果采纳系统
C、目标团体系统
D、推广服务系统
【答案】B
55、农业企业因对外销售产品物资、提供劳务等原因,向购货单位和接受劳务的单位收取的款项叫()。
A、预付款
B、劳务费
C、应收款
D、购货款
【答案】C
56、种植绿肥属于()养地途径。
A、物理的
B、化学的
C、生物的
D、工程的
【答案】C
57、按农产品的用途划分,农产品市场可分为()。
A、小规模市场和大规模市场
B、零售市场和批发市场
C、消费资料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
D、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
【答案】C
58、“S”型曲线表示()。
A、在时间的任意点上,已采用农业创新的成员占全体成员的百分比
B、在一定时间内,已采用农业创新的成员占全体成员的百分比
C、在时间的任意点上,已采用农业创新的成员人数
D、在一定时间内,已采用农业创新的成员人数
【答案】A
59、一项创新在农业生产中的推广应用,基础在()。
A、成长期
B、发展期
C、成熟期
D、试验示范期
【答案】D
60、农业推广框架理论中,农民、农民家庭以及所处的生存空间,就是()。
A、目标团体系统
B、农村居民所处的生存环境
C、推广服务系统
D、推广人员所处的生存环境
【答案】A
61、“进步农民策略”的基本理论是()。
A、推广框架理论
B、创新扩散理论
C、干预理论
D、沟通理论
【答案】B
62、采用创新的推广对象数除以总推广对象数再乘以100%,其值表示()。
A、推广效率
B、推广经济效益
C、采纳率
D、教育效果
【答案】C
63、以下哪项不是影响农民采用行为的主要因素()。
A、环境因素
B、生理心里因素
C、世界观
D、创新的技术原理
【答案】D
64、一个作物新品种的配套技术是()。
A、无形科技成果
B、有形科技成果
C、应用性成果
D、AC
【答案】D
65、成果产出以后能否形成现实生产力,关键在于()。
A、成果扩散系统
B、成果采纳系统
C、目标团体系统
D、推广服务系统
【答案】B
66、农业推广服务必须有明确的()和指明努力方向的计划,才能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改善农村人民总体生活水平的目的。
A、具体步骤
B、具体内容
C、建议
D、目标
【答案】D
67、农产品市场营销的储藏环节创造了产品的()。
A、形式效用
B、区域效用
C、占有效用
D、时间效用
【答案】D
【解析】农产品市场营销通过各个活动环节不断创造多种产品效用。
农产品市场营销的加工环节为消费者创造了形式效用,运输环节创造了产品的区域效用,储藏环节创造了产品的时间效用,交易过程中产品的所有权由卖方转移至买方,从而产生占有效用。
68、一般推广方式的基本特征是()。
A推广项目由地方制定,自上而下地安排项目经费B推广项目由地方制定,自下而上地申请项目经费C推广项目由中央制定,自下而上地制定推广计划D推广项目由中央制定,自上而下地制定推广计划
【答案】D
69、在向农民人际传播前先()。
A、认同
B、同化
C、内化
D、顺应
【答案】A
70、商品的特殊形态是指()。
A、劳务
B、技术
C、货币
D、产品
【答案】C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业技术推广 浙江省 杭州市 滨江 上半年 农业 系统 招聘 试题 农业技术 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