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心理学情境分析题.docx
- 文档编号:12026087
- 上传时间:2023-04-16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23.02KB
中学教育心理学情境分析题.docx
《中学教育心理学情境分析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教育心理学情境分析题.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学教育心理学情境分析题
《中学教育心理学》情境分析题
(一)(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在实际的教学中,有的教师对学生作业采用“漏一补十”、“错一罚十”的做法。
请问:
1.这种做法是否符合记忆规律?
【B】[单选题]
A.符合 B.不符合
2.这种做法有何弊端?
【ABCD】[不定项选择题]
A.容易引起学生记忆疲劳B.降低学生记忆的效果
C.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和记忆的主动性D.使学生对学习造成心理障碍
(二)(本大题共2小题,第1小题6分,第2小题7分。
共13分)
以下是教师用“一起”造句的设计:
设计:
(1)出示范句,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2)独立准备。
(3)小组长组织交流人的句子,选出最佳句子。
(4)小组内修改,练说最佳句子,准备参加班级交流。
(5)各小组汇报交流,评出最佳句子。
请问:
1.上述设计属于【B】。
[单选题]
A.传统学习方式B.合作式学习方式C.探究性学习方式D.自主性学习方式
2.该学习方式的目的是【AB】。
[不定项选择题]
A.培养学生主动求知的能力B.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C.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D.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
(一)(本大题共2小题,第1小题6分。
第2小题7分,共13分)
在教学生求平行四边形面积时,教师讲授如下:
连接AC,因为三角形ABC与三角形CDA的三边分别相等,所以,这两个三角形全等,三角形ABC的面积等于1/2底乘高,所以,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等于底乘高,命题得到证明。
然后,教师列举了很多不同大小的平行四边形,要求学生求出它们的面积,结果每个问题都正确解决了。
下课前,教师又布置了十几个类似的问题作为家庭作业。
1.你认为该老师的作法【B】。
[单选题]
A.正确 B.不正确
2.你认为这种教学有何弊端?
【ABC】[不定项选择题]
A.抑制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
B.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被扼杀
C.导致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缺失
D.增强教师的教学能力
(二)(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
共12分)
有一位学生在课堂上总是默默无言,老师为他写到:
“在老师的眼里,你是一个聪明文静的孩子,每一次作业,你总是那么认真,每一节课上,你是那么专心,什么时候,能让老师听到你甜美的声音。
”亲切的语言像漫漫春风,不仅让老师和学生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消失了,而且把学生的兴趣吸引到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良好的心理体验之中。
1.该老师的做法有何成功之处?
【ABCD】[不定项选择题]
A.尊重和鼓励学生
B.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闪光之处
C.充分发挥质性评价的作用
D.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该老师的做法,体现了新课改的【ACD】。
[不定项选择题]
A.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B.关注学生创新
C.把学生看做自主的学习者
D.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
(一)(本大题共3小题,第1、2小题每小题各4分,第3小题5分。
共13分)
读者薛女士反映,转学还不到一学期的12岁儿子小雷(化名)跟过去比好像换了个人。
以往由于喜欢做小动作,小雷没少挨老师的骂,结果看到老师就害怕,不得不转学。
到新学校后不久,小雷在上课时又忍不住做起了小动作,被老师发现了。
新老师什么也没说,只是微笑着轻轻拍了一下他的背,便继续上课了。
以后,每次新老师走过小雷身边,如果小雷没做小动作,老师就会对他微笑并点头表示赞许。
很快,小雷改掉了坏习惯,还爱上了学习,自信心大增。
1.你认同该老师的做法吗?
【A】[单选题]
A.认同 B.反对
2.教师在这过程中主要采用了【A】。
[单选题]
A.正强化B.惩罚C.负强化D.替代强化
3.该案例说明少年期学生心理发展具有以下哪些特点?
【ABC】[不定项选择题]
A.有意注意已开始发展
B.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
C.情感不稳定性以及不善于控制
D.独立意识增强
(二)(本大题共2小题。
每小题6分,共12分)
王林平时成绩一般,但总想找个机会一鸣惊人。
期末考试前的一个月突击复习,找老师画重点。
若考试成绩不错,就会取笑那些平日里努力学习的同学,认为“聪明的人不努力也会学得很好”。
1.根据你所学的心理学知识,王林把成功归因于【ABD】。
[不定项选择题]
A.内部因素
B.不可控因素
C.可控因素
D.稳定因素
2.他的这种归因方式,可能会导致【ABC】。
[不定项选择题]
A.成败经验会严重影响将来的学习行为
B.产生积极的自我价值感或形成消极自我意象
C.因成败经验而产生感激心情或仇视情绪
D.对自己充满信心或产生罪恶感
(一)(本大题共l题,共9分)
从去年秋季开始,某省的中学生们告别了一贯的百分制,实行新型的成绩考核评价机制=“等级+特长+评语”。
目前,该省中学已经取消各种形式的统考,废除了“百分制”,代之以“等级+特长+评语”的新的评价标准,严禁以升学率作为考核、评价学校和教师的唯一标准。
请问,该省做法有何成功之处?
【ABCD】[不定项选择题]
A.符合当代素质教育的要求B.使学生彻底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
C.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D.有利于发展学生个性
(二)(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
共16分)
在一次语文课上,教师让学生探究“菜”字,学生说“菜”字是上下结构,上面是草字头,下面是“彩”色的彩去掉三撇,老师说很好,还有其他方法吗?
学生说上面是辛苦的“苦”字去掉“古”,下面是“彩”色的彩去掉三撇;老师说很好,还有其他方法吗?
学生说上面是“花”字去掉“化”,下面是“彩”色的彩去掉三撇……
1.这则材料反映了新课改的什么学习方式?
【C】[单选题]
A.传统学习方式B.合作式学习方式C.探究性学习方式D.自主性学习方式
2.在这种学习方式转变中,核心因素是【A】。
[单选题]
A.教师B.学生C.学校D.家长
(一)(本大题共1小题,共7分)
小王任教于某市重点中学,他性格孤僻,不喜欢与人交往。
他一直认为作为教师把课讲好就可以了,因此平时很少与人交往,经常独来独往,我行我素,难于和同事搞好关系。
你认为小王老师应该如何改进?
【B】[不定项选择题]
A.教师之间要团结合作 B.要以积极的心态融入集体当中
C.多与学生交流 D.更多的进行人际关系的交往
(二)(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9分,共18分)
课堂上老师在介绍木星时,按照教材指出它有13颗卫星,突然,有个学生否定了老师的说法:
“不,应该是15颗。
”另一个学生马上补充:
“不,它有16颗。
”老师亲切的问第一个学生:
“你怎么知道是15颗?
’’学生答:
“我在一本科普读物上看到的。
”老师接着又问第二个学生,他回答:
“最近一本杂志上说是16颗。
”这位老师乐了,高兴地说:
“你们真了不起!
课本上有些知识确实陈旧过时了,老师也落后了。
木星的卫星究竟有多少颗,课后我们再研究核实,好吗?
”
1.你赞同这位老师的教学方法吗?
【C】[单选题]
A.赞同 B.不赞同
2.根据材料,下列哪选项是合理的?
【D】[不定项选择题]
A.当代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日益多样化
B.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学习意识不断增强
C.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D.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意识
(一)(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
共12分)
某初中三年级一女生把一男同学向其表达“爱慕之意”的情书交给了班主任,班主任认为,要严肃处理,“杀一儆百”,于是在班会上把这封“情书”公之于众,结果导致了该男生的休学。
1.这位班主任的做法违背了什么规律和原则?
【AB】[不定项选择题]
A.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
B.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C.顿悟说
D.效果律
2.你认为这位班主任应当如何处理这件事?
【ABCD】[不定项选择题]
A.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
B.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做到合理正确、明确具体和严宽适度
C.考虑学生原有态度,进行有效说服
D.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
(二)(本大题共2小题,第1小题6分,第2小题7分。
共13分)
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列举砖头的用处”时,学生小方的回答是:
“盖房子、造仓库、建学校、铺路”;学生小明的回答是:
“盖房子、修花坛、打狗、敲钉、压纸”,学生小希的回答是:
“作画写字、磨红粉当颜料、练功、垫东西、吸水……”
1.三名学生中小方的思维具有一定的【B】。
[单选题]
A.流畅性B.定向性C.独创性D.变通性
2.三名学生中小希的的思维就有更高的【ACD】。
[不定项选择题]
A.流畅性B.定向性C.独创性D.变通性
(一)(本大题共2小题。
第1小题7分。
第2小题6分。
共13分)
白老师是高三
(一)班和高三
(二)的语文老师。
他在开始学习新的阅读课时,对高三
(一)班的学生宣布两点:
第一,学完后测验,以了解其阅读成绩;第二,两周后要参加知识竞赛,考查这个内容。
而在高三
(二)班忘记了提示这一点。
结果发现,虽然第一次测验的成绩两班没有明显的差异,但是知识竞赛的时候,
(一)班的成绩显著优于
(二)班的成绩。
1.该案例中体现了【B】对学习效果的影响。
[单选题]
A.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B.学习者的主动性C.学生的学习策略D.练习
2.该案例给我们的提示是【BD】。
[不定项选择题]
A.教师应提供现行组织者
B.教师应要求学生为长远目标而掌握材料
C.教师应组织学生及时复习
D.教师应注意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二)(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小军和小丽是同班同学。
小丽的学习成绩相"-5稳定,一般都在前十名内。
而小军的成绩忽高忽低,有时在前十名,偶尔也会落后。
班主任李老师和他俩谈起报考志愿的时候,发现小丽倾向于选择非常好的学校或者非常差的学校,但是小军则喜欢选择这二者中间的学校。
1.根据成就动机理论,小军和小丽分别是【C】。
[单选题]
A.避免失败者,力求成功者B.避免失败者,避免失败者
C.力求成功者,避免失败者D.力求成功者,力求成功者
2.成功动机理论的提出者是【D】。
[单选题]
A.维纳B.班杜拉C.奥斯本D.阿特金森
(一)(本大题共3小题,第1、2小题4分,第3小题5分。
共13分)
学生A和学生B是班里学习成绩最好的两个学生。
但是,他俩的个性完全不同。
比如,老师还没有读完题目的时候,学生A就迫不及待地举手要回答,但是往往会答错。
学生B则安静地坐在那里,只有老师点名提问的时候才会回答,有时候站立起后也迟迟不作答,但往往能作出正确答案。
1.你认为学生A的认知风格是【A】[单选题]
A.冲动型B.沉思型C.场独立型D.场依存型
2.学生B的认知风格是【B】。
[单选题]
A.冲动型B.沉思型C.场独立型D.场依存型
3.这种分类方法是根据【B】。
[单选题]
A.根据信息加工所依据的信息B.根据反应的时间和精确性
C.根据思维的方向D.根据创新性
(二)(本大题共2小题。
每题6分。
共12分)
教师在检查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时,通常其试卷不单纯选用选择题和判断题,而常常借助于填空题、简答题和论述题等。
1.教师采用的这种方法是否符合记忆规律?
【B】[单选题]
A.符合B.不符合
2.以下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BCD】[不定项选择题]
A.选择题和判断题主要通过重现来解答
B.填空题、简答题和论述题等主要通过重现来解答
C.教学过程中,相关题型应恰当灵活地结合使用,以检验学生知识掌握的程度
D.再认是一种高水平的回忆过程,能再认的不一定能重现
(一)(本大题共2小题。
每小题6分,共12分)
一位语文老师在批改作业时,发现了以下造句:
想—我想听到花开的声音。
活泼—河里的水很活泼。
丢—上街时,我把爸爸丢了。
爬—牵牛花像个小弟弟,爬在树上。
老师不假思索的就把这些句子都打上了×,理由是不符合人们的表达习惯。
1.这位老师的做法是否符合新课改倡导的教学理念?
【B】[单选题]
A.符合B.不符合
2.新课改倡导的发展性评价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ABCD】[不定项选择题]
A.多元性B.主体性C.过程性D.激励性
(二)(本大题共2小题,第l小题7分,第2小题6分,共13分)
小明转学到A学校,刚来时学习成绩不好。
进校后学习成绩由中下一直往下掉,常不交作业、上课打瞌睡,学习主动性、积极性都不高。
他的父母都从商,家境比较富裕,父母并不溺爱孩子,同时对学习的要求并不高,只要求有进步。
小明腼腆,不爱参加文体活动;很想有一个好的人际关系,但因为一开始给周围同学的印象不好,因此得不到同学们的认可,导致人际关系不好;有时被欺负,因为比较胆小,所以也不敢说。
1.该同学哪些基本需要没有得到满足?
【AB】[不定项选择题]
A.归属与爱的需要B.尊重的需要C.安全的需要D.审美的需要
2.需要层次论是以【B】心理学为基础。
[单选题]
A.官能主义B.人本主义C.行为主义D.认知主义
(一)(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4分。
共12分)
扇动一张纸,一个孩子感到空气在脸上拂过。
过了一段时间,在有风的一天,他感到了风。
因此他觉得风的形成是由于树的晃动。
1.你认为这种因果表征处于思维发展的哪一阶段?
【C】[单选题]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
2.儿童心理认知四个阶段的发展论,其提出者是【B】。
[单选题]
A.洛克B.皮亚杰C.孟子D.荀子
3.处于这一阶段的儿童具有以下哪些特征?
【CD】[不定项选择题]
A.反射 B.客体永恒性
C.能运用语言或较为抽象的符号来代表他们经历过的事物
D.据一种事物的表象推出另一种事物的表象
(二)(本大题共2小题。
第1题6分,第2题7分,共13分)
一位热情的教师为给学生提供一个更有情趣的学习环境,新学年开始时对教室进行了一番精心的布置。
教室内周围的墙上张贴了各种各样、生动有趣的图画,窗台上还摆放了花草、植物,使教室充满了生机。
1.这位教师的做法会产生什么后果?
【A】[单选题]
A.分散学生注意力 B.使学生集中精力学习.
2.根据心理学,这位教师的做法违背了哪一个规律?
【C】[单选题]
A.强度对比规律 B.差异律 C.注意的规律 D.蝴蝶效应
(一)(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学生走进教室时,黄老师正在准备演示,在教室的前面有一块金属板,正在加热一个铝制的罐头盒,热金属板的旁边有一盆冰水。
上课铃响了,学生们还在讲话,这时候黄老师用钳子夹起罐头盒将其倒置于冰水中。
突然砰的一声巨响,盒子在顷刻间变得粉碎,学生们停止了讲话,开始注视教室的前面,并立即开始提问。
1、黄老师使用了什么方式来使学生的注意力从讲话中回到课堂?
【AD】[不定项选择题]
A、激发求知欲B、制造突发事件C、利用变化律D、利用学生的好奇心
2、引起学生注意是教学过程中的首要事件,教师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来引起学生的注意?
【ABC】[不定项选择题]
A、教师提出问题,引发求知欲B、通过教学媒体,提高教学的直观形象性
C、结合学生日常经验引入教学主题D、向学生提示教学目标
3、就上述材料而言,黄老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用了下列哪些措施?
【ABC】[不定项选择题]
A、实施启发式教学B、唤起学生的恰当的动机水平
C、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D、妥善进行奖惩
4、心理学研究表明,新的学习需要可以通过下列哪些途径来形成?
【AD】[不定项选择题]
A、直接发生途径B、间接发生途径C、直接转化途径D、间接转化途径
(二)(本大题共2小题,第1小题6分,第2小题7分,共13分)
小明的智力发育和学习十分正常,课间同学们都到室外活动去了,可他却一个人坐在教室里发呆。
他不愿和同学们一起玩,渐渐地对周围环境没了兴趣,对周围的人和事不予理睬,大家都说他是不合群的学生。
1、小明的这种现象,属于下列哪种心理状况?
【A】1单选题j
A、学生对与人交往根本不感兴趣,或因焦虑、担忧而不能与人交往
B、学生不被同伴所喜爱,与他人交往时遭到拒绝
C、家长过分保护,不让孩子与他人交往
D、学生本身患有孤独症、精神分裂症
2、作为教师,你认为应该怎样帮助小明克服这种心理障碍?
【ABCD】[不定项选择题]
A、查找原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B、鼓励学生主动交往,并给予相应的强化措施
C、帮助学生重新认识自我,树立信心
D、多组织集体活动,创造交往的机会
(一)(本大题共2小题。
每小题6分,共l2分)
教师在板书生字时,常把形近字的相同部分与相异部分分别用白色和红色的粉笔写出来,请问:
1、你是否赞成这种做法?
【A】[单选题]
A、赞成B、不赞成
2、依据心理学相关知识,教师这种做法符合什么规律?
【AB】[不定项选择题]
A、知觉选择规律B、感觉的相互作用中同时对比规律
C、刺激泛化与分化规律D、练习律
(二)(本大题共3小题。
第l、2小题每题4分。
第3小题5分。
共13分)
某初一班级是全校闻名的“乱班”,其原因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厌学现象严重,有的学生人到学校,心在校外,上课思想不集中,不能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
也有的学生根本就不愿上学,个别学生甚至经常逃学在外。
请分析:
1、你认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BCD】。
[不定项选择题]
A、是集权式管理方式引起的B、群体凝聚力不足C、没有形成班级群体D、群体规范未形成
2、作为教师,你认为应该怎样做?
【ABCD】[不定项选择题]
A、树立正确的的榜样B、促进自我促成的纪律的形成
C、协调班集体和非正式群体D、可采用行为矫正以及心理辅导
3、你认为该班级学生心理发展可能处于【C】。
[单选题]
A、幼儿期B、童年期C、少年期D、青年期
(一)(本大题共2小题。
每小题8分,共16分)
《狐狸和乌鸦》教学片断。
学习了课文的最第一段,教师打出了幻灯片,乌鸦寂寞地站在一棵树上。
师: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只乌鸦的神态,想一想:
看着狐狸叨起了肉进了洞,乌鸦心里会想些什么?
生:
乌鸦会很伤心,心想:
唉,都怪我爱听好听话,才会上当。
生:
乌鸦真后悔,要是我不那么爱听好话,孩子们这时就有肉吃了。
老师正想总结,却有一男生忽然站起来,说:
“乌鸦心想:
嘿!
我长这么大,从来没有听谁夸我羽毛漂亮,嗓子好,今天总算听到了。
不就是一块肉吗,孩子别急,我再给你们找去。
”顿时,全班哄堂大笑。
1、你认为老师应该怎样对待这名男同学?
【B】[单选题]
A、批评 B、鼓励、启发
2、老师的做法中体现了哪些教学原则?
【AB】[不定项选择题]
A、直观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巩固性原则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二)(本大题共1小题,共9分)
王老师要求学生值日的时候把放在角落的痰盂洗干净,并对学生讲述了保持教室卫生对大家的好处。
但是学生无动于衷。
于是,王老师自己把痰盂刷洗干净。
几天后,王老师惊奇的发现班里的痰盂干净了。
王老师趁热打铁,利用班会和学生讨论了群体与个体的关系,学生们讨论得热火朝天。
从此后,王老师再也没有为班级卫生操心。
该案例中,王老师用了什么方法改变了学生的态度和行为?
【AB】E不定项选择题]
A、树立榜样B、价值辨析C、强化与惩罚D、群体约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学 教育 心理学 情境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