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各地区按行业分就业人数统计与区域经济发展3篇.docx
- 文档编号:12024977
- 上传时间:2023-04-16
- 格式:DOCX
- 页数:19
- 大小:32.95KB
中国各地区按行业分就业人数统计与区域经济发展3篇.docx
《中国各地区按行业分就业人数统计与区域经济发展3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各地区按行业分就业人数统计与区域经济发展3篇.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各地区按行业分就业人数统计与区域经济发展3篇
中国各地区按行业分就业人数统计与区域经济发展3篇
中国各地区按行业分就业人数统计与区域经济发展1
为了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推动地区经济合作,我国政府在"十五"计划中强调,要进一步开放市场,建立和完善全国统一、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市场体系。
打破部门、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进一步开放价格,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和结构调整中的基础性作用。
通过培育和发展商品市场、资金、劳动力和信息等生产要素市场,推动区域贸易和生产要素的区域合理流动,加快地区产业结构的和合理化调整,为"十一五"计划的完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我国各区域之间产业优势比较:
东部地区的优势产业:
电子工业、汽车制造业、石油化工工业、精密仪器以及通讯设备制造业、轻纺工业等。
这些产业明显体现了东部发达地区的资源及技术、劳动力与资本优势,并且具有较高的附加值与较长的产业链,各行业的技术现代化水平较高。
中部地区的优势产业:
机械制造业、建材工业、冶金工业以及煤化、盐化、磷化为主的化学工业和钢铁工业等,虽然具有一定的基础优势,也具备一定的发展潜力,但是成长性不高,面临比如发展空间有限、设备老化、附加值不高等发展困难。
西部地区则主要集中于资源相关的产业:
电力工业、煤炭工业、石油石化、有色金属、天然气开采、旅游业、畜牧产品,这些产业均为资源型,耗能高、产量大、附加值低,没有形成产业链,多为原材料与初级产品。
东北地区:
所谓老工业基地,主要是指在新中国成立前以及20世纪50、60年代(部分为70年代)形成的,国家进行了大量投资、生产规模大、历史上曾对我国经济起到很大作用、做出很大贡献,但现在却表现出产业结构老化、产品不适应市场、技术落后、体制陈旧、产业竞争力下降、陷入整体困境的工业基地。
东北三省的原油产量和木材提供量占全国的1/2,商品粮占全国的1/3,汽车产量占全国的1/4,其中重型卡车产量占全国的1/2,造船产量占全国的1/3,钢产量占全国的1/8,重型装备制造业,军用飞机、核潜艇等重要的军品生产任务均在东北。
有关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证明,在现代经济中,影响经济增长差异的要素中,物资因素对经济差异的影响力度为30%,其余的70%影响主要是来源于结构因素和知识因素。
如上图表中存在的差异,说明了东、中西部地区要各自发挥自己的优势,把矿产资源和人力、技术和资本资源有效结合,促进东、中、西部地区的经济交流与合作。
二、区域之间存在差异的原因:
我国区域之间经济发展存在差异的原因,主要是:
一是地区发展途径不同。
或许与传统有关,但是更主要的是与后来采取的政策有关,整个地方经济发展的路径从一开始就不相同,不相同的路径就产生不同的结果,特别是建国以来,中国计划经济体制事实上并没有在全国均等贯彻。
比如东北地区、上海地区,计划经济在那里真正落实了,但是,像浙江地区,由于各种原因,计划经济体制并没有全面地落实。
[2]
二是,立足于中央的发展战略的推进策略。
大的战略最早优先发展沿海地区,然后西部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复兴,现在是中部地区的崛起。
从中央角度只要说要优先发展什么,就一定会对一些地区有优惠,对另外一些地区没有优惠,这样,没有优惠政策的地区就会采取要素流动,到有优惠政策的地区去。
因此,每个地区事实上执行的政策是不一样的,而且,由于中国行政势力的特殊性,就造成了地区之间差异的存在。
因此,各个地区就出现了为争取中央倾斜,不去致力于建设稳定的统一的法制环境信用环境,而是通过各种渠道,在中央"跑"项目。
三是,人力、资本和技术等生产要素的差异。
例如上图中,可以看出,无论是从人均GDP,还是从受教育程度来说,东部沿海地区都要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
三、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建议
(一)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更加注重节约利用土地、水、能源等资源和环境保护,实现既快又好发展,在科学发展道路上走在全国前面。
继续发挥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的作用,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
(二)对于西部地区:
继续实施努力加大对西部地区重大项目支持;大力推进西部地区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
着力支持重点地带、重点城市和重点产业加快发展。
确保青藏铁路、三峡三期工程等一批重点工程建成投产,新开工一批重大建设项目。
巩固和发展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抓紧研究制定后续相关政策。
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风沙源和石漠化治理等生态工程。
支持发展优势产业和建设特色资源加工基地。
加快科技、教育发展。
加大政策扶持和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加快建立长期稳定的西部开发资金渠道,进一步扩大开放加快西部地区对外经济发展。
(三)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
根据东北老工业基地中各地不同的产业基础、企业状况与地域情况,选定各自的具有一定比较优势的制造业作为主导产业,通过政府引导带动自发形成的方式,结合国有企业改制与重组、工业园区的调整、老工业区的搬迁、招商引资等方式,围绕主导产业,将一些相同、相关与相近的企业逐步集中到某一特定区域内,加以一定的政策扶持,快速培育与发展出一些具有竞争优势的制造业。
如沈阳原有金杯客车厂与中华轿车厂,加之新进入的宝马轿车厂,具备了发展汽车制造业集群的良好基础;大连拥有大连新船重工、造船重工和渤海造船三家造船企业,具备发展成为船舶制造业集群的基础;鞍钢、本钢、抚钢以及为民营企业西洋集团公司所收购的沈钢、海城钢铁厂,具备发展钢铁制造业集群的良好条件。
[3]
(四)积极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充分发挥中部区位、资源、产业和人才优势,重点加强现代农业特别是粮食主产区商品粮基地建设,加强能源和重要原材料基地建设,加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现代流通体系和现代市场体系建设。
因此,无论从中部地区所具备的优势、发展潜力看,还是从经济发展梯度转移趋势看,只要中部地区的生产力布局加强了,就能集东、西部长处和优势于一身,可以优化全国生产力布局,既可以为东部地区提供广阔的需求市场,又可以辐射和带动西部地区发展。
一是,积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中部六省合作。
中部地区崛起战略作为我国一项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必须要求中部六省加强合作联动。
只有中部六省建立有效的合作联动机制,才能对促进崛起的一系列问题进行协调解决,中部地区才能形成整体合力。
要形成中部地区联动的理念,如,"协作、互利、共赢"。
要对联动的内容和方式进行规划,就内容来说,可涉及体制改革与创新、结构调整和产业分工与协作、资源整合、市场开放、文化建设等;就方式来说,可采取大范围与小规模相结合、高规格与多层次相结合、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政府引导与民间促进相结合的办法等,以及其他方式来组织实现合作联动。
通过合作联动,使中部地区的综合优势更好发挥,能量得到释放。
此外,加快融入东部地区发展进程,不断增强中部地区崛起的助动力。
当前,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并充满活力,赢得世界范围的广泛赞誉。
因此,国际资本看好中国,推动了向中国特别是向东部转移优良资产的进程。
中部地区要利用这一好的机遇和条件,全面实现两大地带的全面对接,包括区域联合对接、产业转移对接和发展环境对接。
搞好这种对接不失为东部带动中部地区加速发展的一条捷径。
当前,东部地区与中部地区对接方面已经出现了良好的势头,有的向京津唐地区对接,有的向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对接,这些举措,为中部地区近几年的发展增添了活力,今后,仍要接轨的广度和深度,为中部地区发展创造新的机遇和动力。
总之:
不同国家不同时期,在发展目标上是不一样的,我国政府提出了发展区域经济战略,主要是逐步缩小地区之间居民收入的差距,在"梯度"开发理论的指导下,我国各个区域之间的经贸联系日益紧密,区域合作的领域不断扩大,方式不断创新,逐步由传统的政府主导下的"对口支援"转向市场体系下的多元化。
进一步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尽快走出城镇化发展的滞后期,促进地区经济的比较优势的发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体现了人与经济、社会、自然的和谐,以及"代际公平"原则。
作者单位:
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财政部科研所
参考资料:
1、梁积江《民族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思考》p118,p106.
2、胡鞍钢《我国知识发展的地区差异分析》《管理世界》20__年第3期。
3、钱平凡:
"产业集群是一种经济发展的战略方式",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调查研究报告》,20__年第125期。
4、付志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20__年9月20日财政部科研所讲课。
中国各地区按行业分就业人数统计与区域经济发展2
在区域经济领域中,有一个名次的出镜率非常之高,它就是"产业结构"。
过去这些年,我们谈区域经济的发展质量,必谈区域间的产业结构情况。
谈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走向,必谈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型。
那么,究竟什么是产业结构,它与区域居民的生活之间又有怎样的联系呢?
官方定义上,产业结构是指产业内部各生产要素之间、产业之间、时间、空间、层次的五维空间关系。
听上去,有些抽象对吧?
在通俗的理解上,产业结构是指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在一国经济结构中所占的比重。
产业结构的变化一方面为某些行业带来良好的市场机会,一方面也会对其他行业带来生存的威胁。
通常在经济成长的过程中,服务业的重要性会与日俱增,服务业的比重会日益扩大,服务业从业者有较大的市场机会。
而研究产业机构,则是研究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时代背景和发展阶段下,不同产业结构之间如何组合搭配,才能够使得国民生活整体最优化。
这里,产业结构与国民生活之间的关系就已经出现了。
最简单来看,就是区域间不同的产业结构,能够到带来截然不同的当地居民工作环境与收入水平。
同时,还能够深远影响城市未来的长期发展情况。
年轻人毕业后所选择的就业方向,本质上就是在选择更适合自身的产业结构环境。
一、全国26座代表性城市就业结构大数据
根据此前国家统计局的相关数据显示:
20__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90501元(月均7542元),比上年增长9.8%(名义增速),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8%;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53604元(月均4467元),比上年增长8.1%(增速比20__年回落0.2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2%。
在统计局数据中,是按照"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和"全国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两部分进行数据发布的。
其中,前者在各项数据上都要明显高于后者。
根据20__年最新数据,后者约为前者的59%。
不过考虑到现实职场中,在私营单位就业的年轻人占绝大多数,这里我们我们也重点分享私营单位就业人员的20__年度平均工资情况
分四大区域看,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由高到低依次是东部、西部、中部和东北地区,分别为59471元(月均4956元)、46777元(月均3898元)、43927元(月均3661元)和39861元(月均3322元),比上年分别增长7.7%、6.7%、7.0%和7.5%。
分行业门类看,年平均工资最高的三个行业分别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85301元(月均7108元),金融业76107元(月均6342元),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67642元(月均5657元),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59倍、1.42倍和1.26倍。
年平均工资最低的三个行业分别是农、林、牧、渔业37760元(月均3147元),住宿和餐饮业42424元(月均3535元),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43926元(月均3661元),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70%、79%和82%。
通过上述对比我们能够发现什么?
根据最新的数据来看,区域间的收入差距是小于行业间的收入差距的。
普通人经常挂在嘴边的沿海地区城市收入高,其本质上是在讲沿海地区城市的高薪岗位更多,从而拉高了整体数据的平均值。
那么更多的高薪岗位背后的又是什么呢?
是更为发达的高新产业。
产业创造岗位,岗位吸引人才,人才带来活力,活力激发创新,创新再造产业,这是一个相对比较良性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型。
根据此前全国四经普的相关数据,综合第一财经的初步整理,我们重新制作了上面的"全国26座代表性城市就业结构大数据"表格。
在上述表格中,我们暂且按照四经普给出的各城法人单位就业总人数,作为基本的顺序。
需要注意的是,该数据并不能囊括对应城市的所有就业人口,而仅能够作为一定程度上反应各地区经济发展及就业情况的参考。
在分行业项目选择上,我们选择了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制造业,文化娱乐业作为四项重点考察的行业从业者数据目标行业。
很大程度上在于,上述行业对于现阶段中国国内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的升级转型有较强的代表性。
整体来看,中国代表型城市城镇化进程走的道路基本都是先通过大规模发展制造业实现对应居民整体的就业和脱贫,再通过向科技、文化产业的升级转型,实现对应居民生活的小康和富裕。
同时,在上文之中,我们已经介绍到。
无论是在城镇非私营单位还是私营单位,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和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都是相对的高薪行业。
同时,从创新推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增长的长期目标来看,信息行业和科研行业也是未来中国经济发达地区(代表性城市群)最重要的产业升级转型方向。
所以,我们将这两大行业作为各城市高新产业的代表。
制造业则是各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十分重要的历程,也是现阶段中国经济相对欠发达地区,普遍亟待有更多的产业转移的目标方向。
在代表性城市中,部分经济总量已经达到全国领先水平的制造业大市,目前也纷纷进入了产业升级转型的关键时期。
这里我们需要特别注意的一点是,产业升级转型并不是一刀切降低制造业占比,提升服务业占比就万事大吉的。
制造业行业内部本身差别即十分巨大,同样是制造业,来料加工型企业和自主研发型企业,能够获得的利润差别明显,自然能够给予员工的收入也差别巨大。
制造业大市本身没有问题,问题在于长期以来低端制造业走量,无法完成向高端制造业的转型,以应对下一轮的经济形势压力与危机。
而文体娱乐业,是我们认为在下一个阶段内,在信息产业、科研产业之外,又一个新兴的高薪产业族群。
从中国整体发展阶段来看,我们已经走到了文化复兴,文化繁荣和文化输出的重要时代节点。
所以,这也是未来我们区域经济竞争中的重要关注点。
二、代表性城市高新产业从业人数情况
根据中国工信部此前发布的《20__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统计公报》显示
20__年,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规模以上企业超4万家,累计完成软件业务收入71768亿元,同比增长15.4%。
20__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利润总额9362亿元,同比增长9.9%;人均实现业务收入106.6万元,同比增长8.7%。
20__年末,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从业人数67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8万人,同比增长4.7%。
从业人员工资总额9086亿元,同比增长11.8%。
分区域来看,东部地区稳步发展,中西部地区软件业加快增长。
20__年,东部地区完成软件业务收入57157亿元,同比增长15.0%,占全国软件业的比重为79.6%。
中部和西部地区完成软件业务收入分别为3655亿元和8607亿元,同比增长22.2%和18.1%;占全国软件业的比重为5.1%和12.0%,比上年提高0.1个和0.6个百分点。
东北地区完成软件业务收入2350亿元,同比增长5.5个百分点,占全国软件业的比重为3.3%。
可以看出,现阶段中国软件市场业务的区域集中度较高,20__年软件业务收入居前5名的广东、北京、江苏、浙江、上海共完成收入45623亿元,占全国软件业比重的63.6%。
那么,具体到全国26座代表性城市之上,各城市的信息产业、科研产业就业人数情况具体如何,特别是上述两大高新产业从业者人数占比地区法人单位就业总人数的比值如何呢?
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首都北京的高新产业优势十分明显,无论是在信息产业从业人数还是在科研产业从业人数,相较同期国内其他城市均有压倒性的优势。
在数据样本中的1361万从业者中,合计共有高达279.3万人从事信息和科研相关的高新产业,高新产业从业人数占比总量也达到了20.5%,这也是国内代表性城市中唯一能够达到如此水平的城市。
北京之外,高新产业从业者占比数据紧随其后,是华东地区重要的科研大市南京。
南京市同期13.9%的高新产业从业人数,在国内同级别城市中表现依旧突出。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南京市数据中的法人单位就业总人数相对仍存在短板,这与南京市自身法人单位总量有密切关系。
作为中国最重要的高校集群城市及科研创新城市,目前南京市非私营的科研创新发展十分领先突出,并且为未来南京市走科技创新道路奠定了坚定基础。
但与此同时,南京市仍应全面加速民营科技创新的发展,成为未来中国最重要科创高地之一。
在表格之中,高新产业从业人数总占比超过10%的城市,分别是:
北京、南京、广州、武汉、西安、成都、上海、济南。
我们发现,上述城市有较大的共同点:
其一均为省会城市或直辖市;其二均为中国重要的科教中心城市(高校集群);其三均为区域枢纽性城市。
而在表格之中,高新产业从业人数总占比低于4%的城市,分别是:
佛山、宁波、东莞、泉州、温州,均为中国代表性的制造业大市。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存在部分数据缺失的原因,所以江苏的代表性制造业大市并没有出现在表格之中。
但参考各项相关数据,我们认为苏锡二市在产业结构上与上述五市存在一定的相似性。
那么上述城市的共同点是什么呢?
其一是行政级别相对较低,一般为普通地级市;其二是经济规模整体较大,在所在省份能稳定站在头部或第二阵营;其三是过去在制造业上取得的辉煌成绩,在向高新产业转型过程中遇到了不同的困难,正在以不同的形式摸索转型之路。
在区域经济的一些相关观点中,普遍有一种伴随着从业者年龄增加,由于生活压力开始纷纷转向区域中心城市周边经济规模尚可城市的风向。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最大的问题事实上就在于上述城市的高新产业发展水平和对应行业岗位不足的情况。
这种情况,在第二产业体量巨大,但普遍分散在所在城市的下属县城乡镇,中心城市羸弱难以有效发展服务业的样本城市中,表现将尤为突出。
这对于对应城市未来长期的发展将有较大的负面影响,也是过去我们长期强调的一个观点在中国,没有中心城市羸弱的大城市。
发展较好的中等城市想要更上一层楼市,一定要打造自身强有力的中心城区。
。
三、代表性城市制造业从业人数情况
关于制造业的事情,此前我们已经讲过了不少,特别是前不久我们讲到的关于中国各省及代表型城市的外贸依存度时,曾重点讲到过,制造业大市一定要使得自身外贸依存度可防可控,在面对接下来世界复杂混乱的国际形势中泰然处之,不太过被动。
从今天我们采取的数据样本看,制造业从业人数总占比在30%以上的城市,都可以称作是中国代表性的制造业大市,是过去"中国制造"的重要符号性城市。
但是未来能够成功转向"中国智造",还需要未来长期的关注。
26座代表性城市中,东莞、佛山、泉州、宁波、温州、深圳、青岛等7城符合上述数据标准。
其中,东莞和佛山的数据尤为突出,制造业从业人数总占比已经超过50%,东莞市甚至超过了60%。
而根据此前我们安排推送的20__年第一季度及上半年代表型城市经济报,上述二市都是今年经济发展受挫十分明显的城市。
产业和就业结构,深刻影响了上述城市在抵御全球性经济危机与经济不确定性趋势的能力。
同时我们发现,在东部沿海地区普遍呈现出省域双中心或多中心的大背景下,普遍沿海城市走制造业立市路线,生活城市走综合性发展路线。
在21世纪开头的前十几年间,外贸行业的蓬勃发展,曾经带给沿海的制造业大市以经济迅速腾飞的机会,特别是在山东和江苏二省,其代表性制造业大市青岛和苏州,经济总量长期高于各自省会。
但是伴随着中国逐渐走过了经济发展阶段的外贸依赖区间,强调拉动内需与内部创新后,省会城市的政治、文化和科创优势开始逐渐强势凸显,进入到了所在省份的全新发展时期。
在这个过程中,势必会在区域经济资源的调配上出现一定的改变,也会触及到一些固有的利益。
而从长期来看,区域经济的发展本身就是一场接力赛,需要不断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来保持区域经济不断良性迭代,持续向前。
这里我们还要谈一下北京,如果单纯从产业升级角度来看,北京市是目前中国产业升级转型表现最为突出的地市,其现阶段制造业从业人数已经不足10%,大量的制造业在过去的这些年间都已陆续迁出北京。
北京现阶段产业的结构的高端化,事实上已经远超中国平均水平。
所在在此前的上半年中国区域经济成绩解读之中,曾提出过一个观点,北京上海在中国城市中的定位十分特殊,其基本不与其他城市处于同一维度。
这种优势不仅仅体现在我们能够通过数字化对比出的优势,更多还在于许多没有数据,但是众所周知的绝对性优势之上。
所以我所强调的弱化其他城市与京沪对比的初衷,事实上是在避免大家过度浪费不必要的时间和精力在无意义的事情上。
四、代表性城市文化产业从业人数情况
聊完了上面相对严肃的五千多字后,终于到了本文的最后章节,也是我个人非常偏爱的一个话题。
关于中国各区域间,文化事业发展的水平。
和某些非常数字化的指数不同,如果说那些数据更多偏向于理工科的话,那么文化艺术产业本身就是偏向于文科生的爱好,而文科生从骨子里,事实上是不太愿意动辄用数字来判断文化的高低强弱的,或者说是不屑于。
和上文中我们讲到的信息产业、科创产业及制造业相比,现阶段的中国还是绝对意义上的文化产业弱国。
一方面是文化产业本身能够提供的就业岗位十分有限,点大家从下面的各地市文化产业从业人数,对比上文中的各行业就能够看出端倪。
另一方面,是中国现阶段的文化商业化档次还太低。
我们一度停留在所谓的知识付费阶段,这是非常尴尬而令人感到难过的。
什么叫知识付费,就是一些人已经懒到我都不想动动脑筋将文化艺术生成作品,干脆就像一步到位,直接把所谓的"知识"卖成钱了。
现在风口过了,只剩下一地鸡毛,原来能用来卖的"知识"根本就不叫知识。
与此同时,在我们这个历史文化大国的绝大多数人认为的,新兴国家,没什么文化底蕴的美国,却每年拍出一大堆的好莱坞大片,从中国电影市场上赚回一桶又一桶的真金白银。
而中国电影的出海之路,还处在十分初级的阶段。
而具体到城市来看,中国哪些城市,具有先天性地发展文化产业的基因与优势呢?
显而易见,当然是那些历史文化名城。
从文体娱乐从业者总量来看,放眼全国数据样本能够超过10万人的城市凤毛麟角,仅有北京、重庆、广州、上海四城。
事实上,上述四城还是占了人口总量突出的优势,我们还是需要看文化产业从业者占比情况。
从占比来看,能够占到前五的城市,分别是北京、长沙、南京、西安、重庆,文化产业从业人数总占比,基本在1.4%~2.8%之间。
而再往后看,第六位到第十位的城市,分别是武汉、沈阳、成都、郑州、石家庄。
文化产业从业人数总占比,也仅仅是超过了1.2%而已。
低吗?
很低很低。
从成长性而言,我个人认为中国未来起码应该有十座城市,文化产业从业者能够达到5%,乃至更多。
同时中国的文化产业真的能够再现历史上中国文化最繁盛的唐宋时期的水平。
国人能够树立起足够的文化自信,同时能够向世界充分传播中国文化,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能够从中式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感受到乐趣。
中国各地区按行业分就业人数统计与区域经济发展3
就业人口,在我国是指在16周岁以上,特殊职业需要18周岁以上,从事一定社会劳动并获取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人员,其中,城镇就业人口是指在城镇地区从事非农业活动的就业人口,包括在国有单位、城镇集体单位、股份合作单位、联营单位、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私营企业、港澳台投资单位、外商投资单位和个体工商户从业的人员。
一、我国就业形势的基本特征
就业是民生之本,特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各地区 行业 就业人数 统计 区域经济 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