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增生中药配方.docx
- 文档编号:12023159
- 上传时间:2023-04-16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21.45KB
前列腺增生中药配方.docx
《前列腺增生中药配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前列腺增生中药配方.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前列腺增生中药配方
医治前列腺增生中药配方
一、淫羊藿的功效与作用
淫羊藿又称仙灵脾、放杖草、弃杖草、千两金等。
【气味】性温,味辛,入肝、肾经。
【功效与作用】补肾壮阳,用于肾虚阳痿遗精
早泄、腰膝痿软、肢冷畏寒;祛风除湿,用于寒湿痹痛或四肢拘挛麻木。
【药典精要】;本草纲目记载:
淫羊藿可治阴痿绝伤、茎中痛,利小便,益气力,强志,坚筋骨。
单方治病早泄、遗精:
淫羊藿200克,剪碎,晒干,水煎服,或用开水泡服,每日3次。
本草附方治阳痿,腰膝冷:
用淫羊藿一斤,酒一斗浸泡三日,常饮服。
治虚火牙痛:
用淫羊藿煎汤,不时漱口,很生效。
二、夏枯草的功效与作用夏枯草:
苦、辛,寒。
入肝、胆经。
①清火明目:
治目赤肿痛、头痛。
②清肝火、降血压:
治高血压病、高血脂、高血粘和高血糖。
③散结消肿:
治瘰疬、瘿瘤、乳痈肿痛。
具有清肝、散结、利尿;治瘟病、乳痈、目痛、黄疸、淋病、等症;叶可代茶。
治核、肿大、瘰疬、瘿瘤、乳痈、乳癌、目珠夜痛、羞明流泪、头目眩晕、、、、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血崩、带下。
一、肝虚目痛(冷泪不止,羞明畏日)。
用夏枯草半两、香附子一两,共研为末。
每服一钱,茶汤调下。
二、下。
夏枯草开花时,采来阴干,研为末。
每服二钱,饭前服,米汤送下。
3、血崩。
用夏枯草研为末,每服一小匙,米汤调下。
4、产后血晕,心气欲绝,用夏枯草捣烂,绞汁服一碗,极效。
五、打伤、刀伤。
把夏枯草在口中嚼碎后敷在伤处。
六、汗斑白点。
用夏枯草煎成浓汁,天天洗患处。
7、瘰疬(不论已溃未溃,或日久成漏)。
用夏枯草六两,加水两杯,煎至七成,吃完饭过一段时刻以后温服。
体虚者,可用夏枯草煎汁熬膏服,并以膏涂患处。
兼服十全大补汤加香附、贝母、远志更好。
三、半枝莲的功效与作用
清热,解毒,散瘀,止血,利尿消肿,定痛。
治吐血,衄血,血淋,赤痢,黄疸,咽喉疼痛,肺痈,疔疮,瘰疬,疮毒,癌肿,跌打刀伤,蛇咬伤。
【功效分类】:
清热解毒药;止血药。
【科属分类】:
唇形科、黄芩属。
【性味】:
味辛;苦;性寒。
【归经】:
归肺经;肝经;肾经。
【功能】:
清热解毒;散瘀止血;利尿消肿。
【主治】:
热毒痈肿;咽喉疼痛;肺痈;肠痈;瘰疬;毒蛇咬伤;跌打损伤;吐血;衄血;血淋;水肿;腹水及癌症。
四、麦冬的功效与作用 ,润肺清心。
用于肺燥干咳,虚痨咳嗽,津伤口渴,,内热消渴,肠燥便秘,。
,:
用于肺胃阴虚之津少口渴、干咳咯血;心阴不足之心悸易惊及热病后期热伤津液等证。
配沙参、川贝可治干咳。
麦冬的作用:
1、治疗暑天汗出虚脱用麦冬、人参各10克,五味子6克,水煎服,每日2剂。
对汗出虚脱,心慌心悸,血压过低,汗多口渴,体倦乏力有良效(编者注:
此方为金代名医李杲所创,方名叫“”,已制成生脉)。
二、医治肠燥便秘麦冬、生地、玄参各15克。
水煎服,每日1剂。
有的作用,用于大便干燥。
3、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麦冬45克,加水煎成30~40毫升,分次服用,连服3~18个月。
对缓解心绞痛、胸闷均有一定作用。
4、治疗麦冬、黄芪各9克,党参、玉竹、黄精各10克。
水煎服,每日1剂。
对胃阴不足者有良效。
5、治疗用芦根30克,麦冬15克,知母12克。
先用小火煎煮30分钟,滤出煎液,药渣再加水500毫升,大火煮开后改为小火煎煮20分钟,去渣取汁,将两次煎出的药汁混合,每日1剂。
用于患者口渴咽干、多饮、心烦不宁,或见低热,舌红,。
6、治疗急、慢性支麦冬、天冬、知母、川贝母、百部各9克,沙参12克。
水煎服,每日1剂。
本方适用于急、慢性支表现为阴虚燥咳者。
7、治疗、早期鸡蛋5个,枸杞、花生米、瘦猪肉各30克,麦冬10克,盐、湿淀粉、味精各适量。
首先将花生米煎熟,枸杞洗净,入沸水中略氽一下。
麦冬洗净,入沸水中煮熟,切成碎末,瘦猪肉切丁,鸡蛋打在碗内,加盐少许打匀,把蛋倒进另一碗中隔水蒸熟,冷却后将蛋切成粒状。
锅置旺火上,放花生油,把肉丁炒熟,再倒进蛋粒、枸杞、麦冬碎末,炒匀,放盐少许及湿淀粉勾芡,放味精调味,铺上花生米即成。
每日2次,佐餐食。
具有的作用,适用于、早期等的辅助治疗。
健康人食用能增强体质,防病延年。
五、红花的成效与作用 [来源]本品为红花CarthamustinctoriusL.的枯燥花。
[植物形态]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30~90cm。
叶互生,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4~12cm,宽1~3cm,先端渐尖,边缘具不规则锯齿,齿端有锐刺;几无柄,微抱茎。
头状花序顶生,直径3~4cm,总苞片多层,最外2~3层叶状,边缘具不等长锐齿,内面数层卵形,上部边缘有短刺;全为管状花,两性,花冠初时黄色,突变为橘红色。
瘦果白色,倒卵形,长约5mm,具四棱,无冠毛。
花期5~7月,果期7~9月。
[药材性状]花多汇集成不规则的团块。
红色或红黄色。
单个花长约1.5cm。
花冠筒细长,先端5裂,裂片呈狭线形,长5~7mm。
5枚,聚合成筒状,黄色。
柱头长圆柱形顶端微分叉。
质柔软。
具特异香气,味微苦。
用水泡后,水变金黄色,花不退色。
[用法用量]内服:
煎汤,3-10g。
养血和血宜少用;活血祛瘀宜多用。
[功用主治]活血通经,散淤止痛,用于闭经,痛经,不行,痞块,跌扑损伤,肿痛
六、甘草的功效与作用
能清热解毒,,调和诸药性;能补脾益气,临床用量特大,出口量大。
除药用之外,食物上也大量用甘草做糕点添加剂,它的是蔗糖的百倍。
西方国家大量入口甘草,从中提取,治艾滋病。
【功能主治】:
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用于,倦怠乏力,心悸气短,,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用法用量】:
内服:
煎汤,3~9g(大剂量30~60g)。
外用:
适量,煎水洗渍;或研末敷。
【使用注意】:
不宜与京大戟、、、海藻同用 【甘草的用途】 甘草性平,味甘,归十二经。
有解毒、祛痰、止痛、解痉以至抗癌等药理作用。
在中医上,甘草补脾益气,滋咳润肺,缓急解毒,调和百药。
临床应用分“生用”与“蜜炙”之别。
生用主治,痛疽,胃肠道溃疡和解药毒、等;蜜炙主治脾胃功能消退,大便溏薄,乏力发烧和咳嗽、心悸等。
1.用于,心悸,脉结代,以及脾,倦怠乏力等。
前者,常与配伍,如、。
后者,常与党参、白术等同用,如、等。
2.用于、等。
可单用,内服或外敷,或配伍应用。
,常与金银花、等同用,共奏清热解毒之功,如。
,常与同用,如汤。
若农药、,常配绿豆或与防风水煎服。
3.用于气喘咳嗽。
可单用,亦可配伍其他药物应用。
如治湿痰咳嗽的;治寒痰咳喘的苓甘五味姜辛汤;治燥痰咳嗽的;治而致咳唾腥臭脓痰的汤;治咳唾涎沫的甘草干等。
另、、热痰咳嗽亦常配伍应用。
4.用于、腹痛及腓肠肌挛急疼痛等,常与芍药同用,能显著增强治挛急疼痛的疗效,如。
5.用于调和某些药物的烈性。
如调味承气汤用本品缓和大黄、的泻下作用及其对胃肠道的刺激。
另外,在许多处方中也常用本品调和诸药。
此外,现代用于胃及,常与、等同用。
本品尚兼有利尿作用,故常以梢作治疗的的辅助药。
与大豆合用有解毒的功效。
西医药理发现,甘草剂有抗炎和抗变态反映的功能,因此在西医临床上主要作为缓和剂。
缓解咳嗽,祛痰,治疗;甘草或有去氧皮质酮类作用,对慢性有良好功效;甘草制剂能促进胃部粘液形成和分泌,延长寿命,有抗炎活性,常用于慢性溃疡和的治疗;甘草的具有消炎、解痉和抗酸作用;甘草也是人丹的主要原料之一。
甘草还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精制糖果、和口香糖。
甘草浸膏是制造巧克力的,还能增加啤酒的酒味及香味,提高的稠度和色泽,制作某些软性饮料和;香烟矫味。
在化工、印染工业中,甘草也广有用途。
七、桂枝的功效与作用
功效:
发汗解表、散寒止痛、通。
作用:
1、有解热作用、能使皮肤血管扩张、调整、使血液流向表体有利于散热排汗、2、健胃作用;3、对流感病毒、葡萄球菌、伤寒杆菌等有显著抑制作用、4、对家兔心脏有抑制作用、并使血压下降。
七、山萸肉的功效与作用
性味归经:
酸、涩,微温。
归肝、肾经。
功能主治:
补益肝肾,涩精固脱。
用于眩晕耳鸣,腰膝酸痛,阳痿遗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大汗虚脱。
内热消渴。
应用 1.用于肝肾不足,头晕目眩,耳鸣,腰酸。
与熟地、枸杞子、菟丝子、杜仲等配伍。
2.用于遗精,遗尿,小便频数,及虚汗不止。
对肾阳不足引起的遗精、尿频均可应用,常配合熟地、菟丝子、沙苑蒺藜、补骨脂等同用;对于虚汗不止,本品又有敛汗作用,可与龙骨、牡蛎等同用。
此外,本品又能固经止血,可用治妇女体虚、等症,可与熟地、当归、白芍等配伍应用。
用法用量:
煎服,6~12g。
简易处方 [自汗、盗汗] 山茱萸、防风、黄耆各9克,水煎服。
[汗出不止] 山茱萸、白术各15克,龙骨、牡蛎各30克,水煎服。
[遗尿] 山茱萸、覆盆子、茯苓各9克,附子3克,熟地12克,水煎服。
[老人尿频失禁] 山茱萸9克,五味子6克,益智仁6克,水煎服。
九、皂角刺的功效与作用
药材基源:
为豆科植物皂荚的棘刺。
归经:
肺经
性味:
辛,温。
①《纲目》:
辛,温,无毒。
②《医林纂要》:
辛咸,温。
③《四川中药志》:
性温,味辛,有小毒。
考证:
出自《本草衍义补遗》。
科属分类:
豆科
功效分类:
活血药,祛风药
炮制方式:
拣去杂质,用水浸泡,润透后切片,晒干。
主治:
痈疽肿毒,瘰疬,疮疹顽癣,产后缺乳,胎衣不下,疠风。
【功用主治-皂角刺的功效】搜风,拔毒,消肿,排脓。
治痈肿,疮毒,疠风,癣疮,胎衣不下。
①《本草图经》:
米醋熬嫩刺针作浓煎,以敷疮癣。
②杨士瀛:
能引诸药上行,治上焦病。
③《本草衍义补遗》:
治痈疽已溃,能引至溃处。
④《纲目》:
治痈肿,妒乳,风疠恶疮,胞衣不下,杀虫。
⑤《本草崇原》:
去风化痰,败毒攻毒。
定小儿惊风发搐,攻痘疮起发,化毒成浆。
⑥《四川中药志》:
治风热疮疹,并能通乳。
⑦《药材学》:
治扁桃体炎。
十、当归的功效与作用
当归味甘、辛、微苦,性温;归肝、心、脾经;香郁行散,可升可降;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的功效;主治血虚、血瘀诸症;眩晕头痛,心悸肢麻,月经不调,经闭,痛经,崩漏,结聚,虚寒腹痛,痿痹,赤痢后重,肠燥便难,跌打肿痛,痈疽疮疡,为食疗良药。
那么中药当归有什么作用?
当归的功能主治:
1.功效:
用治中风昏迷不醒、口吐白沫、产后风瘫。
①抗缺氧作用;
②调剂机体免疫功能、具有抗癌作用;
③护肤美容作用;
④补血活血作用;
⑤抑菌、抗动脉硬化作用。
2.用法与用量:
炒黑,共研细末,每用9克,水1杯,酒少量,煎服。
6~12克
十一、牡蛎的功效与作用
牡蛎的:
中医以为,牡蛎的功效要紧有:
敛阴,潜阳,止汗,涩精,化痰,软坚。
治惊痫,眩晕,自汗,盗汗,遗精,淋浊,崩漏,带下,瘰疬,瘿瘤。
用于惊悸失眠,眩晕耳鸣,瘰疠痰核,瘕痞块,自汗盗汗,遗精崩带,胃痛泛酸。
用比较通俗的语言来讲,牡蛎要紧有如下七种功效:
牡蛎的作用:
一、强肝解毒
牡蛎的肝糖元存在与储藏能量的肝脏与肌肉中,与细胞的割裂、再生、红血球的活性化都有着很深的关系,能够提高肝功能,恢复疲劳,增强体力。
在牡蛎中所含有的牛磺酸能够增进胆汁分泌,排除堆积在肝脏中的中性脂肪,提高肝脏的解毒作用。
二、提高性功能
牡蛎体内含有大量制造所不可缺少的精氨酸、与微量元素亚铅。
精氨酸是制造精子的要紧成份,亚铅增进荷尔蒙的分泌。
专门要注意的是,男子每次都会失去1~2mg的亚铅,若是亚铅不足,精子数量就会减少,性功能也会随之下降。
另外,硒也是制造精子所不可缺的微量元素。
尽管勃起与射精的中枢在脊椎上面,可是脊椎的运作与维他命12却有着很深的关系。
因此食用牡蛎能够提高性功能。
性功能下降、阳痿、肿大、性器官发育不全等,在很多情形下都是因为亚铅不足而引发的。
3、淤血净化
十分粘稠,难于流动的血液在中医中被称为淤血,是万病的本源。
肝功能低下会引发淤血、血中胆固醇高的话,牛磺酸能够增进分解肝脏中的胆固醇,随后排泄就会增加,而血中胆固醇的含量就会降低。
从以上所说就能够够看出,牡蛎的牛磺酸关于因淤血而产生的动脉硬化,和随之引发的狭心症、、脑梗塞都有专门好的作用。
十二、王不留行的功效与作用
王不留行的功效:
行血通经,催生下乳,消肿敛疮。
治妇女经闭,乳汁不通,难产,血淋,痈肿,金疮出血。
通经下乳:
用于经闭及乳汁不下。
王不留行治乳汁多而不通;如乳汁少之虚证,则需配用补益气血之药。
活血消肿:
用于瘀血肿块及疮痈肿毒。
王不留行的作用:
1、王不留行味苦,性平;归肝、胃经;入血分,直而不守; 2、具有活血通经,下乳消痈,利尿通淋; 3、主治血瘀痛经,经闭,乳汁不通,乳痈疮肿,淋症,小便不利。
4、也可以用来作耳针的材料,点压耳穴。
王不留行为石竹科植物麦蓝菜的成熟种子。
麦蓝菜一年或二年生草本,生于路旁、山坡,尤以麦田中生长最多。
有栽培。
散布于华南地域之外的全国各地。
6-7月果实成熟未裂时割取全株,晒干,搜集种子,晒至足干。
王不留行有活血通乳,下乳,消痈,利水通淋的功效。
因其善通利血脉,行而不住;上可通利血脉而通乳汁、消痈,下能通利血脉而通经,以善于行血而知名,故取“虽有王命不能留其行”的意思,称之为“王不留行”。
王不留行英文名:
SEMENVACCARIAE别名奶米、大麦牛、不母留、王母牛。
妊妇及月通过量者禁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前列腺 增生 中药 配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