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苏州工业园区工作委员会文件.docx
- 文档编号:12017630
- 上传时间:2023-04-16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20.41KB
中共苏州工业园区工作委员会文件.docx
《中共苏州工业园区工作委员会文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共苏州工业园区工作委员会文件.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共苏州工业园区工作委员会文件
中共苏州工业园区工作委员会文件
苏园工〔2016〕130号
园区工委管委会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推进
高水平教育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国家和省、市关于教育工作的一系列重要会议精神,进一步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推进高水平教育现代化建设,着力建设体现终身教育思想、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智慧教育高地、公平教育高地、创新教育高地和品质教育高地,根据国家、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苏州工业园区“十三五”教育规划》,提出如下意见。
一、全面优化资源配置,保障教育公平。
教育资源是推进教育健康发展、协调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面对适龄儿童数量快速增长和二孩政策全面放开带来的双重压力,要全面推进教育资源的总量扩容、布局优化和质量提升,保障园区学龄人口的全纳教育,促进教育公平。
1.加大教育资源供给力度。
根据园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依据学龄人口发展趋势,在保障现有规划项目全面落实的基础上,适时新增一批教育项目;扩大优质民办教育资源,持续优化区域学校布局,增加学位储备,有效解决人口集中区域的学位紧张问题,逐步消除大班额现象,满足未来的教育资源需求。
2.构建教育工程项目审批绿色通道。
始终将教育工程纳入重点民生项目支持范围,构建教育工程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完善审批流程,形成教育工程项目协同会商、便捷化整改等新机制,科学提高项目审批速度,为工程建设和环保达标赢得更多时间。
3.转变教育资源配置方式。
加快实施一校多区、教育发展共同体等多种形式的集约化办学模式和管理体制,深入探索集团化发展模式和高效灵活的资源流转方式,集结优质教育资源,促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优化区域教育生态。
4.扩大优质资源辐射范围。
加快推进智慧教育,落实教育资源平台和学校信息化标准建设,建立完善的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提升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创新教学资源集成和教学互动机制,运用网络信息技术,打破地域、学校和社区的物理界限,最大化地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全区共享。
二、深入推进教育改革,促进内涵建设。
改革创新是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要抓住教育事业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大改革力度,促进教育事业从以硬件设施建设为主的粗放式发展向以质量提高和结构优化为核心的内涵式提升转变,推进区域教育的转型升级。
1.加强教育内涵建设。
加大内涵建设投入,每年设立1500万元教育内涵建设专项经费,重点加强教育科研、人才建设、文化建设、装备升级、艺术体育特色建设、科普教育、智慧教育、教育国际化等方面的内涵发展,鼓励各级各类学校积极参与国家、省、市重点改革项目或自主开展改革试点工作,每年确立一批具有前瞻性的教育改革项目,努力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重点突破,为全区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积累可资借鉴、可以复制的改革经验。
2.深化办学体制改革。
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完善民办教育发展扶持政策,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参与教育,积极探索建办分离、委托管理、购买服务等管理模式,进一步激发教育活力,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办学主体多元、办学形式多样、充满生机活力的办学体制。
加快推进教育国际化进程,大力推动“本土教育国际化”和“国际教育本土化”双向发展,支持海归人才子女学校、新加坡国际学校、园区外国语学校等国际学校和双语学校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需求。
3.完善教育评价机制。
深入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持续优化教育行政管理职能,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丰富教育评价手段,建立具有园区特色的依法管理、规范办学和科学评价的教育质量监控体系。
深化以五星评价为载体的中小学“绿色评价”机制改革和挂牌督导制度,完善中小学生品德发展、学业发展、身心发展、兴趣特长、学业负担以及人民群众教育满意度的监测评估。
健全教育质量监测评估机构,将教师发展中心的教育监测职能从基础教育向职业教育、社区教育领域延伸,以质量、创新、贡献为导向,建立健全政府、行业、企业和第三方机构深度参与的职业教育和社区教育质量监测评估体系。
三、着力加强队伍建设,优化师资结构。
教师是提高教育质量、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关键。
要认真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和人才规划纲要,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师成长规律,推动园区教师队伍建设从编制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加快形成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1.建立教育人才储备机制。
启动教育人才储备库项目,未来三年内,在完成正常招聘指标的基础上,每年按照公办学校教师总数的1%引进储备一批优秀人才,通过“边储备、边培养、边使用”滚动发展的办法,充实人才队伍数量,优化人才队伍的年龄结构、专业结构,为“全面二孩”政策实施所带来的学龄人口高峰迁移和教师配置做好师资储备。
2.建立教师收入增长机制。
加大教师队伍建设的投入力度,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在岗职工收入水平,建立合理的教师工资增长机制,提升教师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险待遇,改善教师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
2016年,园区教师的年薪收入标准按照5%的比例增长。
企业员工身份性质的教师按照上一年度实际工资收入作为社保缴纳基数,实行企业年金制度。
切实增强教师职业吸引力,激励更多优秀人才在园区长期从教、终身从教。
3.完善优秀教师激励制度。
健全教师培养、准入、培训和考核的标准化体系,完善重师德、重能力、重业绩、重贡献的教师考核评价标准,深入落实校长职级年薪制度和星级教师评估制度,提升队伍发展活力。
加快骨干教师和学科领军人才培养,完善“骨干教师发展共同体”建设。
进一步提高骨干教师月度津贴标准,其中省级以上教育名家8000元;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省特级教师、江苏省名教师名校长、全国模范教师5000元;苏州大市级名教师、名校长、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班主任、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3000元;苏州大市级学科带头人、省级劳动模范1500元。
职业教育类优秀教师的奖励按以上标准同时提高。
四、持续完善教育体系,推进协调发展。
1.推进学前教育灵活多样发展。
启动实施第二个学前教育五年行动计划,大力提升学前教育质量,严格制止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鼓励各级各类幼儿园升级创优,扩大优质品牌幼儿园群体。
完善民办幼儿园准入机制,加大普惠型民办园扶持力度,不断完善政府投入、社会举办者投入、家庭合理负担的投入机制。
支持设立一批非规划配套的民办幼儿园,丰富学前教育发展类型,满足多样化教育需求。
2.推进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
继续落实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制度,完善外来人员随迁子女积分入学管理办法,全面推行义务教育中小学“阳光招生”,逐年降低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择校率,把百姓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都办成好学校。
加大教师交流力度,特别是要强化“达标升级”学校的骨干教师配置,进一步促进优秀教师资源均衡配置。
加强学校共同体建设,探索构建共同体的发展指标和考核体系,推动从松散型组织向紧密型联盟转变,通过名校引领作用和有效帮扶机制促进校际均衡发展。
深化学校特色品牌建设,推动“一校一品”从项目层面走向治学精神层面,凸显文化育人功能。
3.推进高中教育品牌特色发展。
继续实施聚焦高中行动计划,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加强课程基地建设,鼓励普通高中与中外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开展拔尖创新人才、高端技能人才培养研究和试验,提高优秀后备人才培养水平。
不断完善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优化教师晚自习值班管理制度,合理加大绩效考核幅度,并在年度薪酬方案中统筹安排。
探索普通高中与职业学校、高职院校联合办学,拓展普职融通试点,鼓励高中段学校更多开设国际理解和特色课程,打造普通高中特色教育品牌,丰富学生的多元发展空间。
4.推进职业教育优质创新发展。
不断完善“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体制和工作运行机制,探索公办职业院校预算管理模式,探索建立服务产业、有效运作的职教或产教集团,形成校企共同参与职业教育办学和人才培养过程的新体制。
探索中职、高职、本科学段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贯通工作。
加强职业教育与社区教育的多样化合作,提升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和认可度。
支持工业技术学校创建江苏省现代化示范性职业学校和服务外包学院建设江苏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工作,鼓励建好服务外包产教联盟。
5.推进高等教育协同国际化发展。
以独墅湖高校发展联盟为纽带,以苏州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为模板,以高端人才集聚、院校发展创新、特色资源共享、国际交流示范四大工程为抓手,加强科教结合,完善资源共享机制,引导并鼓励院校开展多形式、全方位、国际化的校际合作,全面推行教师互聘、学分互认、课程共享、平台共建的联动机制,实现资源优化配置、高效应用的合力效应。
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国际化示范区和留学江苏-苏州独墅湖国际学生服务中心的品牌效应,继续加强中外合作办学品牌建设,进一步加大国际学生引进力度,深入开展教育、科研、产学研等领域的国际合作研究,不断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竞争力的国际化人才。
6.推进社区教育和校外教育规范有序发展。
支持开放大学申报创建特色学院工作,完善终身教育研究所运作职能,深入推进老年大学、社区教育中心和市民学校的建设,加快推进青少年活动中心“一核多点”和街道、社工委青少年成长中心建设,不断提升园区终身教育和青少年校外教育服务水平。
按照智慧园区和智慧教育建设要求,加快园区终身教育平台建设,让全体市民拥有自己的终身学习账户和个人电子图书馆。
加大社区教育投入,按照不低于常住人口人均4元的标准设立社区教育专项经费。
积极开展政府购买社区教育服务试点,探索推动社区教育服务社会化,逐步建立健全政府投入、社会捐赠、学习者合理分担等多渠道筹措经费的社区教育投入机制。
探索建立幼儿园、中小学校、职业院校与社区教育的资源共享机制和教师柔性交流机制,为社区教育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升教育质量。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是一项事关全局、影响深远的系统工程。
要坚定不移地推进素质教育,着力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引导教育价值回归,为学生一生的幸福奠基。
1.完善立德树人长效机制。
坚持立德树人基本导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机融入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全过程,完善学校、家庭、社区共同参与的德育协同创新机制,探索校社家德育一体化。
强化核心素养教育,切实提高学生家庭与社会责任感、人际互动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强化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
推进网络德育创新,建设面向学校、服务社会学习者的网络德育共享课程。
2.着力强化学校体育工作。
启动园区学校体育三年行动计划,深入开展体教结合工作,提高体育教育质量,保证学生课外锻炼活动时间,培养青少年良好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完善学校体育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和学校体育工作年度报告制度,努力实现体质健康指标逐年提升。
重点推进校园足球建设,鼓励一批有条件的学校创建足球特色学校,建立足球校际联赛制度。
多渠道配备好学校体育教师,支持聘请退役运动员从事学校体育工作。
加大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的推进力度,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实现公办中小学校体育场地设施社会开放全覆盖。
3.全面改进学校艺术教育工作。
建立艺术教育教学质量工作保障机制,制定园区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实施办法,推行学校艺术教育发展年度报告制度和美育评价公示制度。
各级各类学校按照要求开齐开足艺术课程,加强音乐、美术等课程建设水平,创造条件开设舞蹈、戏剧、戏曲等校本课程和具有地域特色的地方课程,鼓励支持中小学校积极创建艺术教育特色学校。
加大艺术教师招聘力度,按照国家课程方案规定的课时配齐配足艺术教师,做到全区中小学校专职艺术教师全覆盖。
鼓励中小学校因地制宜开展文艺社团、课外兴趣小组等形式多样的艺术教育实践活动,每校每年均须举办艺术节,营造校园艺术文化。
办好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和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
加大美育教育投入,保证美育课堂教学、美育实践活动、美育装备、艺术教师聘用等各方面经费,推动艺术教育装备提档升级。
中共苏州工业园区工作委员会
苏州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
2016年9月6日
发:
各部委办局、各功能区、各公司、各派驻机构、各直属单位、各街道、各社工委
中共苏州工业园区工作委员会2016年9月6日印发
共印:
6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共 苏州 工业园区 工作 委员会 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