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控制实验指导.docx
- 文档编号:12010171
- 上传时间:2023-04-16
- 格式:DOCX
- 页数:37
- 大小:608.83KB
运动控制实验指导.docx
《运动控制实验指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动控制实验指导.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运动控制实验指导
实验一转速负反馈有静差直流调速系统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组成及其主要组成单元的原理与作用。
2.学习调速系统单元及系统调试的基本方法及其注意事项。
3.分析、研究转速负反馈有静差和无静差直流调速系统的静特性及其特点。
二、实验内容
1.调速系统的单元调试及系统静态参数的整定。
2.直流电动机开环与闭环系统的静态特性测试。
3.分析、研究转速负反馈有静差和无静差直流调速系统的静特性及其特点。
三、实验设备与仪器
1.综合实验台主体(主控箱)及其主控电路、转速变换(DD02)、电流检测及变换电路变(DD06)、同步变压器(DD05)、负载控制器单元(DD07)等单元以及平波电抗器。
2.可控硅主电路挂箱(DSM01)
3.触发电路挂箱Ⅱ(DST02)——DT04。
4.给定单元挂箱(DSG01)——DG01单元
5.调节器挂箱Ⅰ(DSA01)——DA01、DA02单元。
6.直流电动机+磁粉制动器+旋转编码器机组。
7.慢扫描双踪示波器、数字万用表等测试仪器。
四、实验电路的组成
“带电流截止负反馈的转速负反馈直流调速系统”是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典型实例,系统的组成框图如图1-1所示,接线电路见附图1-1。
主要由“DG01”、“DA01”、“DT04”、“DSM01”、“DD02”、“DD06”等基本环节组成。
该系统简单实用,在要求不高的场合常见采用。
图1-1带电流截止负反馈的转速负反馈直流调速系统的组成
五、实验步骤与方法
(一)实验电路连接、检查及调试。
1.本实验系统所使用的单元环节,其中“触发器单元GT1(DT04)”和“可控硅主电路(DSM01)”的调试要点和方法见《触发电路挂箱(DST02)使用说明》和《可控硅主电路挂箱(DSM01)使用说明》。
“给定及给定积分器(DG01)”见《给定单元挂箱(DSG01)使用说明》,“转速调节器ASR(DA01)”和“零速封锁(DA02)”见《调节器挂箱Ⅰ(DSA01)使用说明》。
2.按附图1-1连接系统。
确保转速给定和转速、电流反馈极性正确合理,转速、电流反馈系数α、β调至最大(将转速和直流电流变换单元DD02、DD06的输出电位器顺时针调至最大);“工作模式选择”开关置“直流调速”档;给定单元(DG01)的极性开关S1、阶跃开关S2拨向上方,并调整正、负给定电位器使输出为0。
3.将转速调节器ASR输入端子Un和Ui1的转速和电流负反馈输入改为接地输入,即先断开转速负反馈和电流截止负反馈;ASR接成1:
1的比例状态(取Rn=R0=40kΩ、);经实验指导教师检查认可后,打开钥匙开关(电源控制与故障指示(CTD)单元,检查各指示灯状态,确认无异常后开始以下步骤。
4.闭合控制回路(电源控制与故障指示(CTD)面板控制电路按钮ON),保持主电路分断。
并将励磁电源整定至额定励磁电流;负载控制器模式选择为“恒转矩”模式,负载给定为零;旋动正、负给定电位器,经极性开关切换,依次使给定U*n=±0.5、±2V,检查转速调节器ASR的比例特性;取给定U*n=±2V,电容Cn=2μF,用万用表测量ASR的输出,同时整定所要求的限幅值。
5.检查并调整“触发器单元GT1”和“直流调速系统主电路”,整定触发零位:
用双踪示波器检查“双路晶闸管移相触发器”是否工作正常及主电路接线的正确与否;触发电路和主电路正常后,微调“DT04”单元的偏置电位器,使U*n=0时,触发角α=90°(整定零位)。
6.控制电路状态正常后,将正、负给定电位器重新调至0,将阶跃开关拨向上方,极性开关拨向下方(为什么?
)。
(二)直流电动机的开环机械特性测试
1.负载给定为零,保持转速负反馈,使电流截止负反馈为断开状态,转速调节器ASR重新接成1:
1的比例状态,检查无误后,闭合主电路。
注意:
“开环系统”或“无电流截止负反馈”的“单闭环系统”,不得阶跃起动,实验中只能缓慢改变给定电压和电机转速(为什么?
)。
2.缓慢增大给定电压U*n,使电动机转速逐渐上升,用双踪示波器观察整流装置输出电压Ud,看波形是否正常、连续可调。
当电动机电枢电压达到额定值Ud=Udnom,记录并保持此时的转速给定U*nnom不变,调节负载给定,使电动机电枢电流Id在Id0~Idm(Idm≤1.5Idnom)间分别读取五级负载电流Id和转速n录于表1-1;减小给定并恒定于1/2U*nnom,调节负载给定,在Id0~Idm(Idm≤1.5Idnom)之间分别读取电流Id和转速n等五组数据录于表1-1。
3.计算转速比n*=n/n0和电流比I*d=Id/Idnom,也录于表1-1。
4.依次(
、
)绘制高、低速两条机械特性曲线n=f(Id)于图1-2中。
表1-1开环机械特性实验数据
U*n(V)
U*nnom=
1/2U*nnom=
Id(A)
Id0
Id1
Idnom
Id2
Idm
Id0
Id1
Idnom
Id2
Idm
I*d
n(r∕min)
n*
额定参数
Pnom=KW;Unom=V;Idnom=A;nnom=r∕min
图1-2直流电动机的开环机械特性与转速负反馈系统的闭环静特性
开环机械特性:
高速闭环静特性:
有静差系统
高速
低速
低速无静差系统
高速
低速
(三)转速负反馈有静差直流调速系统
1.逐步减小给定电位器至0,待电机停止后关闭主电路;按附图1-1恢复转速负反馈(接线端子Un由接地改为转速负反馈输入,注意反馈极性,确保负反馈无误,但仍不接电流截止负反馈;RC阻容箱取Rn=kpR0(kp为转速调节器ASR的放大倍数,以系统稳定运行为限,尽量取大些,或实验前设计、计算得出)、短接电容Cn。
负载给定置0,检查无误后闭合主电路。
2.缓慢增大给定U*n,使电机转速逐渐上升,当给定电压达到U*n=-6V时保持恒定(即取U*n=U*nm=-6V),调整(减小)转速反馈系数直至n=nnom,同时用万用表测量反馈电压Unnom以完成转速反馈系数的整定,并计算转速反馈系数α(α=Unm/nnom)录于表1-2。
3.调节负载给定,在Id0~Idm(Idm≤1.5Idnom)之间分别读取电枢电流Id和转速n等五组数据录于表1-2;置负载至为0,减小给定并恒定于1/2U*nm,调节负载给定,在Id0~Idm(Idm≤1.5Idnom)之间分别读取电流Id和转速n五组数据录于表1-2。
4.逐步减小给定至0,侍电机停止后关闭主电路;将负载减小至0。
5.计算转速比n*=n/n0、电流比I*d=Id/Inom,也录于表1-2。
6.于图1-2中,依次(
、
)绘制高、低速两条静特性曲线n=f(Id)。
表1-2转速负反馈有静差系统静特性实验数据
U*n(V)
U*nm=
1/2U*nm=
Id(A)
Id0
Id1
Idnom
Id2
Idm
Id0
Id1
Idnom
Id2
Idm
I*d
n(r∕min)
n*
反馈系数
α=Unm/nnom=V·min/r
六、思考题
1.为什么“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在未带电流截止负反馈前,不得阶跃起动,只能缓慢增加给定?
2.在转速负反馈系统中,引入“电流截止负反馈”的目的是什么?
3.有静差系统为什么要限制其开环放大倍数?
产生静差的原因是什么?
为什么说,理论上讲该系统是无法消除静差的,为什么?
注:
各个控制电路以及检测电路的地用细实验导线连起来,但是绝对不能接到主电路的地上
附图1-1带电流截止负反馈的转速负反馈直流调速系统
实验二带电流截止负反馈的转速负反馈直流调速系统
一、实验目的
1.分析、研究转速负反馈有静差和无静差直流调速系统的静特性及其特点。
2.熟悉“电流截止负反馈”的组成及其在“转速负反馈系统”中的作用。
3.分析、研究“带电流截止负反馈的转速负反馈直流调速系统”的静、动态特性和电流反馈系数β、截止电压(稳压二极管Vs的稳压值)的整定及其对系统静、动特性的影响。
二、实验内容
1.分析、研究转速负反馈有静差和无静差直流调速系统的静特性及其特点。
2.“带电流截止负反馈的转速负反馈直流调速系统”的静特性测试。
3.“带电流截止负反馈的转速负反馈直流调速系统”的静态精度和动态稳定性的实验与分析
4.分析研究电流截止负反馈环节的作用和参数变化对系统特性的影响。
三、实验设备与仪器
1.综合实验台主体(主控箱)及其主控电路、转速变换(DD02)、电流检测及变换电路变(DD06)、同步变压器(DD05)、负载控制器单元(DD07)等单元以及平波电抗器。
2.可控硅主电路挂箱(DSM01)
3.触发电路挂箱Ⅱ(DST02)——DT04。
4.给定单元挂箱(DSG01)——DG01单元
5.调节器挂箱Ⅰ(DSA01)——DA01、DA02单元。
6.直流电动机+磁粉制动器+旋转编码器机组。
7.慢扫描双踪示波器、数字万用表等测试仪器。
四、实验电路的组成
“带电流截止负反馈的转速负反馈直流调速系统”是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典型实例,系统的组成框图如图1-1所示,接线电路见附图1-1。
主要由“DG01”、“DA01”、“DT04”、“DSM01”、“DD02”、“DD06”等基本环节组成。
该系统简单实用,在要求不高的场合常见采用。
图1-1带电流截止负反馈的转速负反馈直流调速系统的组成
五、实验步骤与方法
(一)实验电路连接、检查及调试。
1.本实验系统所使用的单元环节,其中“触发器单元GT1(DT04)”和“可控硅主电路(DSM01)”的调试要点和方法见《触发电路挂箱(DST02)使用说明》和《可控硅主电路挂箱(DSM01)使用说明》。
“给定及给定积分器(DG01)”见《给定单元挂箱(DSG01)使用说明》,“转速调节器ASR(DA01)”和“零速封锁(DA02)”见《调节器挂箱Ⅰ(DSA01)使用说明》。
2.按附图1-1连接系统。
确保转速给定和转速、电流反馈极性正确合理,转速、电流反馈系数α、β调至最大(将转速和直流电流变换单元DD02、DD06的输出电位器顺时针调至最大);“工作模式选择”开关置“直流调速”档;给定单元(DG01)的极性开关S1、阶跃开关S2拨向上方,并调整正、负给定电位器使输出为0。
3.将转速调节器ASR输入端子Un和Ui1的转速和电流负反馈输入改为接地输入,即先断开转速负反馈和电流截止负反馈;ASR接成1:
1的比例状态(取Rn=R0=40kΩ、);经实验指导教师检查认可后,打开钥匙开关(电源控制与故障指示(CTD)单元,检查各指示灯状态,确认无异常后开始以下步骤。
4.闭合控制回路(电源控制与故障指示(CTD)面板控制电路按钮ON),保持主电路分断。
并将励磁电源整定至额定励磁电流;负载控制器模式选择为“恒转矩”模式,负载给定为零;旋动正、负给定电位器,经极性开关切换,依次使给定U*n=±0.5、±2V,检查转速调节器ASR的比例特性;取给定U*n=±2V,电容Cn=2μF,用万用表测量ASR的输出,同时整定所要求的限幅值。
5.检查并调整“触发器单元GT1”和“直流调速系统主电路”,整定触发零位:
用双踪示波器检查“双路晶闸管移相触发器”是否工作正常及主电路接线的正确与否;触发电路和主电路正常后,微调“DT04”单元的偏置电位器,使U*n=0时,触发角α=90°(整定零位)。
6.控制电路状态正常后,将正、负给定电位器重新调至0,将阶跃开关拨向上方,极性开关拨向下方(为什么?
)。
(二)转速负反馈无静差直流调速系统实验
1.将转速调节器ASR改接成PI调节器,取Cn=2μF,检查无误后闭合主电路。
2.缓慢增大给定电压U*n直至U*n=U*nnom=U*nm=-6V恒定,调整(减小)转速反馈直至n=nnom,从而完成转速反馈系数α的整定。
(为什么?
)
3.重复有静差实验步骤3、4、5、6相应数据录于表1-3。
4.依次绘制高、低速(
、
)两条静特性曲线n=f(Id)于图1-2中。
并分析、比较图1-2中高、低速各三组特性曲线,得出开环系统、有静差和无静差转速负反馈系统等三类简单直流调速系统的特点。
表1-3转速负反馈无静差系统静特性实验数据
U*n(V)
U*nm=
1/2U*nm=
Id(A)
Id0
Id1
Idnom
Id2
Idm
Id0
Id1
Idnom
Id2
Idm
I*d
n(r∕min)
n*
(三)带电流截止负反馈的转速负反馈直流调速系统实验
1.连接并调试完成电流截止负反馈(接线端子Ui2由接地改为电流反馈输入,其比较电压为Ucom=UVS2=3.6V注意反馈极性),检查无误后闭合主电路。
注:
电流截止负反馈环节参数按《调节器挂箱Ⅰ(DSA01)使用说明》中转速调节器的单元调试部分确定,此处不另重复。
2.逐步增大给定U*n直至U*n=U*nm=-6V、n=no恒定;系统稳定后,缓慢减小电流反馈强度和增大负载给定直至Id=Idnom(电流截止负反馈尚未起作用);用万用表测量此时的电流反馈电压Ui1(ASR输入端子Ui1处)和记录给定转矩,并令电流反馈系数β=β1=Ui1/Idnom、负载给定为额定转矩录于表1-4;最后恢复负载给定为0。
3.调节负载给定,在Id0~Idm之间分别读取电流Id和转速n等五组数据录于表1-4;保持此时的转速反馈和电流反馈不变、负载给定为0。
4.保持比较电压Ucom=UVS2不变,增大电流反馈系数使β=β2>β1(令β2=Ui2/Idnom,录于表1-4);调节负载给定,在Id0~Idm之间分别读取电流Id和转速n五组数据,录于表1-4;保持此时的转速反馈和电流反馈不变、负载给定为0。
5.保持β=β2>β1,改变比较电压使Ucom=UVS1=6.3V>UVS2(将电流反馈由接线端子Ui2改为Ui1输入);调节负载给定,在Id0~Idm之间分别读取电流Id和转速n五组数据,录于表1-4;保持此时的转速反馈和电流反馈不变、负载给定为零。
6.保持比较电压Ucom=UVS1>UVS2,恢复电流反馈系数β=β1(参照步骤2);调节负载给定,在Id0~Idm之间分别读取电流Id和转速n五组数据录于表1-4;逐步减小给定至0,侍电机停止后“分断”主电路;保持转速和电流反馈不变,负载给定为0,;恢复比较电压Ucom=UVS2(将电流反馈由接线端子Ui1恢复为Ui2输入)。
7.计算各转速比n*=n/n0和电流比I*d=Id/Inom,录于表1-4。
表1-4带电流截止负反馈的转速负反馈直流调速系统静特性实验数据
特性
β=β1=、Ucom=UVS2
β=β2=、Ucom=UVS2
Id(A)
Id0
Id1
Id2
Id3
Idm
Id0
Id1
Id2
Id3
Idm
I*d
n(r∕min)
n*
特性
β=β2>β1Ucom=UVS1>UVS2
β=β1、Ucom=UVS1>UVS2
Id(A)
I*d
n(r∕min)
n*
β1=Uci1/Idnom=β2=Uci2/Idnom=RGnom=
图1-4带电流截止负反馈的转速负反馈直流调速系统的闭环静特性
β=β1Ucom=UVS2
β=β2>β1、Ucom=UVS2
β=β2>β1Ucom=UVS1>UVS2
β=β1、Ucom=UVS1>UVS2
8.根据表1-4数据绘制以上四条系统静特性n=f(Id)于图1-4。
注意观察四条系统静特性的斜率、截止电流Idcr、堵转电流(负载较小,不能满足要求达不到堵转停机)Idbl之异同,并讨论、分析以得出正确结论。
9.将阶跃开关拨向下方,置给定U*n=-6V,设定负载在恒转矩模式下为额定转矩,负载模式选择在2档与恒转矩档之间切换可实现负载的突加和突卸,以完成空载和带载(额定负载)时的突加给定起动过渡过程实验,由双踪示波器观察电流Id和转速n的过渡过程。
变动RC的阻、容值,直至过渡过程曲线满意,并认真临模最满意的一组曲线于图1-5。
10.分析比较图1-5的两条曲线,讨论空载和带载起动过渡过程的异同。
图1-5突加给定起动的过渡过程曲线
空载
带载
11*.通过左下面板的微机接口电路(DD01),接好微机系统,演示、存储、打印相应过渡过程曲线,供撰写实验报告和分析、研究系统动态性能。
(未配置微机时可采用“存储示波器”,或将此项内容省略。
)
12.实验完毕,将阶跃开关拨向下方,待电机停转后,依次分断主电路、控制电路和总电源开关。
六、思考题
1.无静差转速负反馈系统最终真的能使系统的误差为零吗,为什么?
2.什么是“电流截止负反馈”?
3.带电流截止负反馈的直流调速系统中,改变β和Ucom将引起系统的静、动态特性有何变化?
为什么?
注:
各个控制电路以及检测电路的地用细实验导线连起来,但是绝对不能接到主电路的地上
附图2-1带电流截止负反馈的转速负反馈直流调速系统
实验三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
一、实验目的
1.熟悉“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
2.熟悉“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及其主要单元环节的调试。
3.分析、研究“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静特性及其特点。
4.分析、研究“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在突加给定起动过渡过程曲线和系统在突加、突卸负载时的抗扰性以及参数对系统动态性能的影响。
二、实验内容
1.系统的单元调试及静态参数的整定。
2.“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静特性测试。
3.“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突加给定起动过渡过程研究。
4.“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突加、突卸负载时的抗扰性研究。
三、实验设备与仪器
1.综合实验台主体(主控箱)及其主控电路、转速变换电路(DD02)、电流检测及变换电路(DD06)、同步变压器(DD05)、负载控制器单元(DD07)等以及、平波电抗器(DD11)。
2.可控硅主电路挂箱(DSM01)和触发电路挂箱Ⅱ(DST02)——DT04。
3.给定单元挂箱(DSG02)——DG01、DA01、DA03。
4.直流电动机+磁粉制动器+旋转编码器机组。
5.慢扫描双踪示波器、数字万用表等测试仪器
四、实验电路的组成
“转速、电流双闭环系统”是不可逆直流调速中,应用最普遍、最基本的典型实例,也是各种可逆和不可逆的直流调速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系统的组成框图如图1-1所示,接线电路见附图1。
主要由“DG01”、“DA01”、“DA03”、“DT04”、“DSM01”以及电流检测(DD06)、转速变换器(DD02)等基本环节组成。
五、实验步骤与方法
(一)实验路的连接与检查。
图1-1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组成
1.本实验系统所使用的单元环节,与实验一基本相同,只是增加了一个“电流调节器ACR(DA03)”单元以组成电流内环,其调试要点和方法见《调节器挂箱Ⅰ(DSA01)使用说明》。
2.按附图1连接系统。
负载模式选择为恒转矩模式,负载给定为零;确保各给定和反馈极性正确合理,反馈系数α、β调至最大;“工作模式我把”置“直流调速”档。
3.调节器ASR、ACR接成1:
1的比例状态(Rn=Ri=R0=40kΩ);正、负给定置0V;切断转速和电流负反馈(转速和电流调节器接线端子Un和Ui的反馈输入改为接地)。
4.经实验指导教师检查认可后,打开总电源(左下面板),检查各指示灯状态,确认无异常后开始以下步骤。
(二)静态参数的整定
1.主要单元环节的检查、调整及其参数整定
1)闭合控制电路(电源控制与故障指示(CTD)控制电路按钮ON),主电路保持分断,将给定单元的阶跃开关S2拨向上方;依次使正、负给定U*n=±0.5、±2V,测量ASR、ACR的输入、输出,检查比例特性;取U*n=±2V,Cn=Ci=2μF,用万用表分别测量ASR、ACR的输出并整定其限幅。
2).检查并调整“触发器单元GT1”和“直流调速系统主电路”,整定触发零位:
用双踪示波器检查“双路晶闸管移相触发器”斜率、相位、双窄脉冲输出;检查主电路接线,确认触发电路和主电路正常后,整定系统零位,即微调“DT04”单元的偏置电位器,使U*n=0时,触发角α=90°。
2.电流内环静态参数整定
1)给定及给定积分器(DG01)单元的阶跃输出端U*n1由引向转速调节器的U*n端改为直接直接引向电流调节器的U*I输入端,(即暂且去掉ASR,注意!
U*n1端不得与ASR的U*n端和ACR的U*i端同时相接);电流调节器ACR接成PI调节器(取Ri=R0=40kΩ、Ci=2μF)。
检查无误后闭合主电路。
2)负载给定为0,给定单元的极性开关S1拨向下方,缓慢增大给定直至U*n=-U*im;(-U*im为转速调节器ASR的下限幅)待系统稳定运行后,同时调节电流反馈和负载转矩直至Id=Idm=1.5Idnom(设电流过载倍数λ=1.5,若λ不同,系数应随之变更),整定电流反馈系数β=U*im/Idm,并锁定之。
系统重新稳定运行后,减小给定U*n至0,电机停止后切除主电路。
3.转速外环静态参数整定
1)闭合控制电路,将励磁电流整定至额定值,恢复“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即恢复ASR的给定输入引自给定单元的阶跃输出端U*n1,ACR的输入U*i引自ASR的输出),将ASR接成PI调节器(取Rn=R0=40kΩ、Cn=2μF)。
经检查无误后闭合主电路。
2)给定单元的极性开关S1拨向上方,逐步增加给定使U*n=U*nm=+8V,电机升速至某值稳定后。
调节(减小)转速反馈直至n=nnom,以完成转速反馈系数α=U*nm/nnom的整定,并锁定之。
3)减小给定U*n至0,电机停止后切除主电路。
负载给定为零。
(三)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静特性研究
“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二个调节器(ASR、ACR)都是PI调节器,无论是内环(电流环)还是外环(转速环)都是无静差系统。
理论上,无静差系统的静特性是一条平行于横坐标的直线,即偏差ΔUn=U*n-Un=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运动 控制 实验 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