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行论第114课.docx
- 文档编号:12005435
- 上传时间:2023-04-16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23.96KB
入行论第114课.docx
《入行论第114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入行论第114课.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入行论第114课
入行论第114课
下面继续学习《入行论》。
前面我们学习了应该远离凡愚的内容。
丑二、如何相应时机而交往:
这个科判告诉我们,身处世俗轮回的修行者,在不得不与世间人交往的时候,应该以什么样的发心和行为与之相处。
其中,第一个颂词是讲一般的修行者如何与其他世间人相处,第二个颂词是讲出家修行人应如何和提供衣食的施主相处,侧重点有所不同。
会时喜相迎,亦莫太亲密,
善系君子谊。
相遇的时候,我们要以欢喜的姿态来迎接他,和他交往,让他高兴,但是和他也不能过于亲密,最好能够结一种平平淡淡或者说是不亲不怨的君子之交。
“会时喜相迎”:
如果我们要和其他人见面,或者不得不交往的时候,我们应该把他们看成老母有情,看成可以帮助自己修行的善知识或菩萨。
总之,应该有贤善的发心。
一般我们看到不同的对境,心态也会随之不同。
比如看到地位财富比较圆满的人,就觉得这是一个大人物,一下子就想要去奉承和巴结;看到自己不喜欢的人,就产生一种敌对的情绪。
虽然作为凡夫人,产生这些情绪也比较正常,但实际上也不正常。
因为从究竟实相来讲,这种高低不平的心态,并不符合平等的心性,不符合究竟实相;从另外一个角度,我们毕竟还是凡夫人,所以产生这样一种心念也是正常的。
但不管怎么样,我们看到这些人的时候,最好是把他看成普通的众生,而不是把他定义为大人物或者坏人。
如果我们看到这个人的时候,首先就把他定性为某种对境,那么我们的发心和行为就会因为这种定性而有所偏差。
因此,很多大德讲,可以把众生看成帮助自己圆满波罗蜜多的对境,或者把他们看成老母有情,或者只是看成单纯的众生:
他希求离苦得乐的心态,和我希求离苦得乐的心态是一样的,他就是一个人而已。
这样,再和众生交往的时候,相对就要容易得多,很多不必要的心态就不会引发了。
当然,这也需要我们长时间地串习,这样看到众生的时候,才能自然而然地产生这种平等的心态。
相会时,心态上是如此的。
行为是“喜相迎”,我们要面带微笑,姿势柔和,比如握手、作揖、寒暄问候等等,行为要令人欢喜。
因为任何人都是喜欢笑脸迎人的人,如果自己摆出一副冷若冰霜的样子,就会给人一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感觉。
如果自己很和蔼,很调柔,别人看到了,心里也会觉得安全,愿意和自己接近。
就像第五品讲的,看到有人来的时候,正视道善来。
像这样,我们首先要以欣喜的姿态令他高兴,同时自己也要保持中道。
过于冷酷是不行的,过于亲密也不行,我们要保持一种中等的关系。
“亦莫太亲密”:
亲密是从发心的角度来讲的,不要想“这是我独一无二的朋友,除了他之外,其他都是怨敌。
”心态上不要太亲密,行为上也不要太亲密。
有些人过于热情,见面时搂搂抱抱,这种方式对方也不一定习惯,而且自己的发心和行为与对方太亲密的话,也会产生一些问题。
“善系君子谊”:
平平淡淡、不过于亲、也不过于疏的关系是最好的。
“君子谊”是取自于世间的一种说法,正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
为什么要保持这样一种心态呢?
因为,从修行者的角度来讲,修行需要有一种平和的心态,心态过于欢喜或忧郁,都不利于自己的修行。
另外,从世间角度来讲,保持这种心态对我们平时与人相处也有好处。
如果我们和有些人过于亲密,比如非常执着自己的父母家人,那就像世间说的,“不关则已,关心则乱”,对一个人太过于关心了,那么听到这个人很幸福,自己就很高兴,听说这个人很倒霉,遇到什么灾祸,自己就非常地悲伤。
像这样,如果我们和某个人的关系过于亲密,他的种种行为也会影响自己。
当然,修菩萨道并不是说要修成一个木头人,但我们要知道,修行最大的利益,就是通过修行,如理取舍,得到功德,这才是对自己和他人的真实利益。
而世间的亲密感情,很多时候是不可靠的,而且在这当中,不相应于善法而相应于恶业的情况也是非常多的。
所以,我们也需要有关爱他人的想法,但是不能过于亲密。
反过来讲,和他人的关系过于不好,也是对自己不利的。
如果自己树敌很多,一想到这个人便郁闷不乐,在路上碰到也是非常不高兴,像这样,自己经常处在一种不欢喜的状态,那要安心下来学法,内心就会既不平静,也不安全。
一方面,自己要提防仇人来伤害自己,另一方面,一旦伤害了自己,给自己做很多小动作,自己也要疲于应付,也没办法一心一意地修法。
而如果是不亲不怨、平平淡淡的关系,他就不会因为亲密的缘故而过度关心,也不会因为有过多的仇怨而要严加提防。
因为这种平平淡淡的关系最不容易引起别人的注意,自己在修法的时候,麻烦就会比较少。
当然,修行并不是为了要避免麻烦,关键是我们的心态要保持一种比较正常和清醒的的状态。
如果我们和其他人过于亲密,别人就会有很多事情要咨询你、要找你。
《山法宝鬘论》中也讲过,自己和亲人的关系特别亲密的话,如果家里出了什么事情,就会马上联系你,让你回来处理,这就有可能会中断自己的闻思修行。
分心的事情太多,你就没办法一心一意的修行,这样对自他都是有害的。
所以,保持不亲不怨、平平淡淡的中道关系,是最好的,最适合修持佛法。
犹如蜂采蜜,为法化缘已,
如昔未谋面,淡然而处之。
对于这个颂词,有很多注释解释为是对出家人的一种教诫。
出家人和施主之间的关系,应犹如蜂采蜜一样。
出家人为了修法而在施主家化缘之后,应该就好像以前没有见过面,不认识这个人一样,自己
的心态处在一种淡然的状态
我们知道,蜜蜂采花蜜是采花粉,但不伤害花朵的形状,它不会采到花粉后还要破坏这个花,或者说采到花粉后就执着这个花,固定米花粉的地方。
蜜蜂在这个花上面米到花粉后,米完就迅速转移到其他的地方去,既不会过于亲密而留恋,也不会起嗔恨心而伤害它,取的是这样一种合适的状态。
此处就以蜜蜂和花朵,来比喻出家人和施主的关系。
以前佛陀在制定出家人生活方式的时候,主要是化缘为生。
当然,现在不管是在西藏、汉地,还是其他国家,真正通过化缘维持生活的不是太多,而在古代的印度,现在的斯里兰卡、泰国,出家人还是以化缘为生。
如果出家人为了听闻和修持正法,必须要通过化缘的方式来维生,在很多戒律和教授当中就讲,外出化缘见到施主的时候,应该只看自己的前方,对于谁在供养,供养什么东西则不去观察,这方面有比较严格的规定。
像这样,化缘的时候应注意威仪。
化缘后,应当“如昔未谋面”,就好像以前根本不认识这个人一样,虽然实际上认识,但是化缘之后要像不认识一样淡然相处。
像这样,自己就不会因为施主供养了我很多东西而特别关注他,天天都要
想着他等等。
其实化过缘之后,自己已经得到了修法的资粮,就应该淡然处之,关系既不是非常亲密,也不是非常不好,平平淡淡、不亲不怨的方式是最好的。
上师在讲记中讲,有些人看到这个颂词之后,觉得修行人没有人情味,太绝情了,别人都对你供养了,你还这个态度,像没有见过面一样,觉得很不应理。
但其实从法的角度来讲,这样处理是最合适的。
对这个问题,如果按照世间的那一套进行处理的话,反而有很多不应理的地方。
为什么这样,我们可以分析一下。
其实这样处理,无论对于修行者,还是施主,都是最好的方式。
第一,修行人于施主处化缘之后,他取得了维持生命、修行正法的饮食补给,消除了饥饿,就可以修法。
他得到之后就不再想这个,就放下了,放下之后就有体力听闻、思维和修行正法,施主对他没有产生什么障碍,这就是“淡然处之”对于修行者本身,能够带来的巨大利益。
同时,淡然相处对施主的利益也很大,因为修行人化缘之后,把事情都放下了,一心一意专注于佛法,他的时间绝大多数都用在闻思修上面,施主能够供养这样一种修行者,那么施主得到的功德利益有多大,就可想而知了。
反过来讲,如果修行者化缘之后还经常想施主,还在筹划怎样进一步和施主亲近,这样他哪有时间去听闻、思维和修行佛法呢?
即便在打坐,脑海中想的也是这些东西。
所以,如果不是淡然处之,对于修行者本人应该是伤害很大的,因为他无法安住在善法的所缘中。
同时对施主来讲,利益也并不大。
虽然从人情世故的角度,你想到我,我想到你,经常保持联系,关系就越亲近,而长时间不联系,你把他忘了,他也把你忘了,关系就越来越生疏、冷淡。
但我们以正法来观察的话,如果施主所供养的,只是一个贪著施主和施主所供养的东西、经常思念世间法的修行者,施主能得到什么利益呢?
只是供养一个贪著世间八法的修行者,打引号的修行者,相似的修行者而已。
虽然从感情的角度,关系的确是非常亲近,但是从供养修行者得到功德的角度,其实利益并不大。
所以,如果能够供养一位能做到“如昔未谋面,淡然而处之”的清静修行者,虽然没有经常联系,但他的的确确是是安住于正道的,因此供养者的利益也是非常大的。
所以,从公正客观的角度来观察,颂词中的处理方式,对于修行者和施主都是最好的处理方法。
但现在的有些修行人,包括我自己在内,有时候的做法和《入行论》以及佛菩萨经论当中的教言有点背道而驰。
现在有些修行者,经常和施主联系紧密,甚至忘失了自己闻思修的宗旨。
施主也是经常联系修行者,虽然只是保持联系,但这个过程也是损耗了不少时间,不如法的事情也会时常发生。
所以,经常性地互相贪执,实际上对教法,对自他,意义并不大,但现在很多人却习惯于此。
如果不了知取舍之道,我们就会认为,这些不如法的行为是应该做的。
以前无垢光尊者也讲过施主和福田之间的关系,施主供养了寺庙僧众等福田之后,他应该做的事情已经做完了。
寺院僧众在修法、念经之后为施主回向,僧众所做的事情也就做完了。
两者关系到此为止,非常圆满。
但是有时候我们还是不太满意,希望保持更紧密的联系,这样对自己、对施主都不是最好的选择。
所以淡然处之是非常好的方
式。
癸二(断除贪执外资具)分二:
一、由贪生苦;二、贪境无实质。
前面讲的是断除对于有情的贪执,这里是断除对外资具的贪执。
外资具的意义很广,下面颂词所讲的财富、恭敬、地位,都算外资具。
科判分二,第一、由贪而生苦之故,我们要断除贪执外资具;第二、由于贪境无实质,因此要断除贪执外资具,从这两个角度帮助我们断除贪执外资具。
子一、由贪生苦:
任何事情都需要首先观察,才能得出结论。
当然,有些结论是自己观察的,有些是由世间经验丰富的老者得出的,有些是佛菩萨以殊胜的智慧直接照见的。
此处是依靠佛菩萨教言而得出的结论,因为自己的判断、老者的经验不一定可靠,只有佛菩萨的智慧眼所看到的后果才最可靠。
所以,这里是以佛菩萨的智慧所观察的结果,来理解下面颂词的意义。
首先是由贪生苦,这是佛菩萨观察到的,如果你生起贪欲就一定会产生痛苦。
前面讲,做任何事情,先去观察它的结果,如果结果善妙,我们就愿意去做,如果结果不善妙,那么没有任何人愿意去做。
但是,通过自己的经验,无法了知贪欲心能带来痛苦的结果。
我们认为贪欲心可以带来安乐、富足,所以很多人对此趋之如骛,却不知道贪欲是引生痛苦的直接因。
这时,佛菩萨告诉我们:
由贪生苦。
如果知道贪欲心有不好的后果,会产生巨大的痛苦,那么谁还愿意生起贪心呢?
即使生起了贪心,我们也愿意去改正、终止它。
科判“由贪生苦”告诉我们,贪欲心的结果不善妙,使我们对于贪欲心的过患产生恐惧厌离之心,从而想方设法地终止贪欲心的生起和延续。
颂词:
吾富受恭敬,众人皆喜我,
若持此骄傲,殁后定生惧。
以殁后生惧的缘故,没什么可贪著的。
看似风光的富裕、恭敬、众人皆喜我,它们的结果,其实是“殁后定生惧”。
那么我们对这些外资具的希求心,就可以当下止息。
字面意思讲,如果我很富裕又受到很多人的恭敬和欢喜,我由此而生起傲慢的话,死后一定会产生畏惧之心。
其实富裕也好、恭敬也好,众人欢喜也好,如果以良好的心态摄持,本身不会成为过患,也不会因此受苦。
若能将其转为道用,善用财富,可以成为积累资粮的方法;受到别人的恭敬,也可以成为弘扬佛法的助缘;众人欢喜我,也可成办很多利他的善巧方便。
如果我们不懂得使用,“若持此骄傲”,结果就大为不同了。
我富裕,这可能是因为前世的福报,或者今生的努力;恭敬,可能因为以前,自己恭敬应恭敬处,顶礼佛塔、上师三宝,做了一些善法,今生受到很多人的恭敬;欢喜,可能因为自己和很多人前世结了欢喜缘,今生中很多人欢喜,或者以前修过慈心,以此福德感召到很多人的欢喜赞叹。
其实富裕、恭敬、欢喜本身是无记法,是以前善因的果报,关键是我们以怎样的心态去看待、使用它们。
如果以自己的傲慢心,去看待富裕、恭敬、众人欢喜我,那就相合于烦恼和恶业。
骄傲和财富、受恭敬、众人喜我,它们结合起来,就会成为自己以后堕落的因。
我们再再的讲,富裕,恭敬,还有别人欢喜我,本身并不是问题,而是在于自己怎样看待。
如果以善心与之相应,这些法将成为自己再再累积善根的因。
而如果以傲慢心、烦恼心相应,这些法将成为自己造恶业以及未来受痛苦的因。
所以,关键不在于有没有富裕、恭敬,而在于我们怎么对待。
如果我们因为富裕、受恭敬,而持此傲慢,那么殁后定生惧。
原因有三,第一、傲慢是五毒烦恼之一,而佛经中讲,五毒的任何一毒都能使我们堕恶趣。
如果我经常性地因为富裕、恭敬、众人欢喜我而骄慢,而骄傲又使自己堕恶趣,对恶趣这么恐怖的地方,怎么可能不生惧呢?
所以说:
殁后定生惧。
第二、因为傲慢,而延伸出其他罪业,由此罪业而堕恶趣,所以殁后定生惧。
第三、如果今生中傲慢,后世从恶趣出来之后,等流习气会使自己转成非常卑微的人。
今生中看不起别人,后世果报的反作用力,就是转成很卑微的人。
自己处于卑微的处境,就很容易生起畏惧之心。
不像世间有钱有势的人,没有什么畏怖。
世间上卑微的小人物,他在很多方面都会产生畏惧心。
大米的价格稍微涨一点,资具稍微涨一点,得一点小病,他都会恐怖,因为没有钱财去应付这些事情,所以他生起恐怖的因就非常多。
像这样,今生傲慢的人,来世很容易因为一点小事产生恐怖,因此“若持此骄傲,殁后定生惧”。
话说回来,对于外资具,关键是不要贪执,而是善巧地使用。
我们富裕的话,就要想,这是因果不虚,因为前世造了善业,今生才会富裕,如果今生我依靠富裕而生傲慢的话,就造了恶业,以此果报后世就没办法再富裕。
这样以三世因果来观待摄持,就可以打破自己的傲慢。
如果受到恭敬,我们应该想,这是因为以前的善法,在今生中才会受到恭敬,如果因为受恭敬而生傲慢,就会以此造业,后世就无法受到恭敬。
如果很多人喜欢我,这也是因为以前结了欢喜缘,如果
因此而傲慢,以后肯定是人人都讨厌我。
从三世因果观来考虑的时候,我们就能把获得的财富等福报转为道用。
如《亲友书》所言,由光明至光明,因为前世造了善法,感得富裕等光明,那么以富裕为光明,再发善心,从光明又至光明,下世还是光明,还是富裕的。
所以,得到受用资具的时候,要以比较好的心态,最好是以菩提心来摄受,用如梦如幻的智慧,去观待这些财富、受人恭敬,都是无常幻化的。
有时候,针对初学者来讲,财富、受恭敬和受众人欢喜,它的伤害相比于贫穷、被人辱骂和人人嗔恨讨厌这些情况,其实还要危险很多,因为初学者很难有驾驭的能力。
虽然因为前世的某种因缘,即生中得到了富裕等果报,但是以自己现在的智慧,还无法驾驭这些东西。
就像很多人,虽然富裕,但是他的发心、性格非常恶劣,倚靠富裕欺压百姓、恶霸一方的情况时有发生。
还比如,有很多人欢喜明星,但有些明星难以驾驭这种欢喜,就做出了很离谱的事情,伤害他人或者吸毒等等。
所以,当我们因为前世的福报,得到这些受用的时候,要非常小心谨慎,只有通过学习佛法,并生起如梦如幻、了知无常的智慧,才能驾驭它。
之所以初学者在这些方面受到伤害的几率比较大,是因为智慧不
是很深,遇到时驾驭不了。
比如一个人,从小就是乞丐,没有受过高等教育,也没有承受富裕生活的心理准备,一旦飞来横财,他驾驭不了财富,很有可能因此而丧命。
所以,虽然我们前世造了一些福报,有了一些受用,但是还要经常学习佛法,以佛法的智慧,观察它们的无常和如梦如幻,了知它们的过患,尽量把自己的心态转变得和殊胜的佛法一致。
这时候,这些受用非但不会对自己的修行造成伤害,反而是有利益的。
所以,这些外资具“殁后定生惧”的缘故,有什么可以贪执的呢?
如果我因此傲慢的话,死后一定会生起很大的恐怖。
通过这种方式来断除贪执。
下面从果报的角度进一步观察:
故汝愚痴意,无论贪何物,
定感苦果报,千倍所贪得
故智不应贪,贪生三涂怖
这时,寂天菩萨以善知识的形象来告诫我们愚痴的心识:
所以,愚痴的心识啊!
你应该知道,不管贪何种物品,一定会感招痛苦的果报,而其果报是你现在所贪财物的千倍以上。
因此,有智慧的人不应该贪图财富。
贪心可以产生三涂的怖畏,有什么可贪的呢?
寂天菩萨说得非常对,我们的心识很愚痴,对于什么该贪什么不该贪,无法分别。
对不应贪的,如财富、恭敬、名誉等,经常性产生强烈的贪心。
从本体而言,这些并不具有可贪的自性。
但是我们不知道,还在拼命去追求,以为得到了之后,就可以获得很多的快乐幸福。
其实这个物体本身,并不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可以被我们欢喜的对象。
比如同一种饮食,不同地方的人就会产生不同的感受。
有些人喜欢,有些人不喜欢,有些人既不欢喜也不讨厌……如果事物的本身有被喜欢的自性,那么任何人看到都会产生欢喜心,但事实并非如此。
事物本身并不具足真正所谓的好,或者坏的自性,但是我们不了知它的本体,反而认为其具足可以被我们贪著的美好自性,恰恰是这样颠倒的认知,导致了愚痴的心态。
我们应该知道,无论贪什么东西,这个贪欲心和究竟的实相不随顺。
贪欲心是是由无明我执引发的,是不寂静热恼的状态,本身就是一种烦恼,一种业。
另外,以贪欲心,还延伸出其他很多罪业。
“定感苦果报”:
一定会感得痛苦的果报。
依靠贪心,是想要获得快乐。
但其实事与愿违,通过贪欲心的烦恼恶业,不可能获得快乐,一定会感得苦果。
而且这种苦果报,并不是当时你一念贪欲心,然后就成熟这一念的痛苦,它是“千倍所贪得”。
这也是自然规律。
学习业因果的时候,我们知道它有几大法则,第一个是未做不遇,第二个是所做不失,第三个业因果增长广大,第四是一切为业之自性。
第三个,业是增长广大的自性,而不是造了一分钟的业,就承受一分钟的痛苦,杀一条鱼,你就被杀一次。
杀一条鱼,鱼所感受两三分钟的痛苦就死掉了,我们最后成熟果报的时候,是不是只感受两三分钟死亡的痛苦,只是被杀一次?
《前行》中引用《正法念处经》讲,杀一个生命,将处于地狱半个中劫。
因此,并不是只感受二分钟。
从痛苦的程度来看,杀一个生命,用刀刺入它的身体,然后命根断了,就是这种痛苦,但地狱中的痛苦并不是这样,痛苦的程度、方式都会增长。
而且,从地狱出来之后,还要五百世被人杀死。
业是辗转广大的,恶业是这样,善业也是一样。
对佛做一次顶礼,可能只需要两、三秒钟,我们在感受果报的时候是不是感受两、三秒钟的快乐呢?
并不是这样的。
佛陀讲,如果对佛像、舍利顶礼一次,从你的身体乃至金刚大地之间有多少颗微尘,你就有做多少次转轮王果报,这是不可想象的。
善业是增长广大的,恶业也是增长广大的,所以业因果是公平的。
并不是只有恶业增长,善业不增长,或者只是善业增长,恶业不增长,因为它不是人为操控的。
如果是人为操控,比如是佛陀操控,那么佛陀就可以说,你造恶业不用感受果报,你造了善业可以无穷地感受果报,但实际并非如此。
业因果并不是佛陀的操控,而是自然规律。
如果以贪欲心贪执财富,我们所感到的苦果会千倍于所贪境。
了知这个情况之后,“故智不应贪”,有智慧的人应该观察贪欲的自性,不应该贪执外物。
“贪生三途怖”,贪欲能够引发三涂的恐怖,有什么可贪的呢?
如前面所讲,如果结果是善妙的,我们怎么样去贪都可以,如果结果不善妙,是痛苦的,那么对物品产生乃至一刹那的贪欲心,都不合理,因为这一刹那的贪欲心所产生的也是不悦意的痛苦果报。
谁都希望离苦得乐,没有人愿意去找痛苦上身。
既然我们有智慧分析,知道它的后果这么严重,那么作为修行人,一定要做符合因果取舍之事,不应该生贪欲。
如果生了贪欲,想方设法去制止,这对我们而言非常重要。
有智慧的人为什么不应贪?
因为他没有愚痴,所以不去贪。
一般的凡夫人为什么贪呢?
因为他不知道贪欲心的过患,属于愚痴的自性。
所以,智者不贪,愚者才生起贪欲心,其本性是这样理解的。
今天我们的课就讲到这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入行 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