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基础与能力.docx
- 文档编号:12002505
- 上传时间:2023-04-16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24.86KB
教育基础与能力.docx
《教育基础与能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基础与能力.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基础与能力
教育学基础知识解答
1、学习教育学的意义?
答:
(1)有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提高贯彻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方针、政策的自觉性。
(2)有助于巩固热爱教育的专业思想,全面提高教师的素质。
(3)有助于认识和掌握教育规律,提高从事学校教育工作的水平和能力,(4)有助于推动学校教育改革和教育科学研究。
2、教育学的发展一般经过哪几个基本阶段?
答:
(1)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2)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3)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建立
3、广义的教育指什么?
狭义的教育指什么?
答:
凡有目的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广义的教育。
狭义的教育一般指学校教育,
4、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答:
(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
(2)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
(3)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
5、社会主义教育的特点?
答:
(1)教育具有社会主义性质,为广大劳动人民服务。
(2)共产党统一领导,创办。
(3)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反对宗教迷信,提倡唯物主义。
(4)实施平等的民族教育,(5)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并把它作为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强有利手段。
6、什么是教育目的?
什么是培养目标?
答:
教育目的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是对受教育者的一个总的要求。
培养目标是指教育目的在各级教育机构的具体化。
7、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基本点包括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答:
(1)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劳动者或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
8、什么是智力?
为什么要发展智力?
答:
智力是保证人们有效进行认识活动的那些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综合。
包括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注意力、思维力等因素。
发展智力的原因:
(1)它不仅是当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而且有极大的客观性。
(2)长期以来教学实践反复证明开发智力的重要。
9、体育的内容有哪些?
答:
体育的内容有:
田经、体操、球类、游戏、武术、游泳、军事体育。
10、论美育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意义?
答:
美育能促进教育目的的实践,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1)可以促使学生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的形成,对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陶冶心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有特殊的功效。
(2)能够促进学生智力发展,扩大和加深他们对客观现实的认识。
(3)有抬情健身的作用,增进身心健康、促进体育。
12、什么是学制?
答:
学制是学校教育制度的简称,指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包括学前教育机关,小学、中学大学及各级各类专业学校、业余学校和特殊学校,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任务、目的要求入学条件、学习年限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13、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学制特点是什么?
答:
(1)保证广大劳动人民及子女先受教育的机会。
(2)体现了教育为生产建设服务的方向。
(3)重视在职干部的再教育。
(4)体现了方针、任务的统一性方式方法灵活性相结合的精神。
(5)充分体现了民族平等、男女平等的原则。
14、我国学制改革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
(1)教育结构必须适应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
以利于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2)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
(3)普及与提高相结合,(4)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15、教师劳动的创造性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
(1)对不同学生区别对待、因材施教。
(2)对教学内容和方法不断变换和创新。
(3)表现在教师的教育机智上。
16、教师应该怎样热爱学生?
答:
关心爱护与严格要求相统一,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热爱学生要一视同仁,对学生思想、智力、身体要全面关怀,对学生的情感要求稳定性。
17、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具有哪些职业道德修养?
答:
(1)忠于人民教育事业,热爱教育事业。
对教育事业有献身精神。
(2)热爱学生。
(3)有集体协作精神。
(4)严格要求自己,为人师表。
18、论述对一个合格人民教师的能力素养的要求。
答:
(1)必须具备组织教育和教学能力,表现在善于制定教学计划、编写教案、组织教学与家庭、社会配合等方面。
(2)具备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语言应具有科学性、逻辑性和启发性,并善于结合姿态、表情、手势,使语言更具表现力。
(3)具备组织管理能力,表现在善于组织和管理班级体,对学生和班级日常工作良好地组织管理等方面。
(4)具备自我调控能力,对于出现的新情况,教师能及时分析调整,使工作达到最优化程度。
19、教学有哪里几项基本任务?
答:
(1)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现代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
(2)发展学生智力,培养能力,教会学生学习。
(3)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健康水平。
(4)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为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打下基础。
21、什么是课的结构,一堂课完整的结构包括哪些方面?
答:
课的结构指一节课的组织部分及各部门进行的先后顺序和时间安排,一节课完整的结构包括:
组织教学、复习过渡、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
22、自古以来,两种对立的教学方法体系是什么?
答:
启发式教学和注入式教学。
23、教师工作的基本环节包括哪些?
答:
备课、上课、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检查与批定。
24、德育过程由哪四个因素构成?
答:
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
25、陶冶教育的方式主要有哪些?
答:
人格感化、环境陶冶、艺术陶冶。
26、我国普通学校应贯彻的德育原则是什么?
答:
(1)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
(2)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
(3)知行统一的原则。
(4)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5)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6)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7)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
(8)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原则。
27、家庭教育有哪些基本要求?
答:
(1)创造和谐的家庭环境。
(2)对孩子的要求要合理统一一致。
(3)要理解和尊重孩子。
(4)不断提高家长的文化素质和思想素养。
28、什么是课外校外教育?
答:
它是在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之外,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实施的各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29、三结合教育指的是哪三结合?
答:
指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结合。
30、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什么?
答:
组织和培养班级体。
31、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
(1)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2)教育学生努力学习,完成学习任务。
(3)指导学生课余活动,关心学生身心健康。
(4)组织学生参加劳动和其他社会活动。
(5)指导班委会、共青团和少先队工作。
(6)作好家长工作,争取社会有关方面配合。
(7)评定学生操行。
32、试述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是什么?
答:
(1)未来社会要求每一个体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勇于迎接时代挑战,在众多的人才素质中,突出人的进取性和创新精神,是我们所处时代的需要。
(2)未来社会要求人具有合理的知识和能力结构,未来的人应持有三本教育‘护照’,一本是学术性的,一本是职业性的,另一本是证明人的事业心,进取精神,创造能力和协调组织能力。
(3)未来社会要求人们具有竞争意思、效益意识、法律意识和国际意识。
(4)未来社会还要求人们具有较高的人文精神和道德风貌。
33、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规定的教育方针是什么?
答: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34、教学的三大任务是什么?
答:
传授知识、发展能力,促进品德。
35、什么是教材?
什么是教学大纲?
答:
教材(教科书)是教学的主要依据,它是阐述教内容的专用书籍,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正文是教材的主要部分。
教学大纲是以系统和连贯的形式,按章节,课题和条目叙述该学科主要内容的教学指导文件,分说明,本文、附录三部分。
36、教学管理制度分哪两种?
其涵义是什么?
答:
教学管理制度分学年制和学分制两种。
学年制是按学年或学期排定的课程进度进行教学,以学年规定学生达到的水平的教学制度。
学分制是衡量莫一种教学过程对完整学位要求所做贡献的一种管理方法,也就是计算学生学习进度和学习分量的一种方法,手段或尺度。
37、试述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的原则。
答:
(1)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使教学过程能高效率进行的保证,学生的主动探索是学习取得成功的基本条件,两者不可偏废。
(2)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要善于提出问题,要激励学生的进取心,不断激发他们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38、你对教师队伍的结构、调整和流动有什么想法和建议?
答:
(1)教师结主要包括职务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和专业结构,教师队伍的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教师队伍整体作用的发挥,影响教学与科研的整体质量。
(2)针对目前教师队伍中的“人才积压”,和“人才浪费”并存以及“近亲繁殖”等现象,宜采取以下几方面措施:
首先,逐步建立,推行完全意义上的聘任制,其次。
对相对薄弱而又急需教师的专业,学校和地区,可借助宏观调控的行政手段,形成教师结构的合理布局。
再次,通过教师合理流动,可改变教师队伍“近亲繁殖“现象,一是补充教师,尽可能选留不同学校毕业生或选调外校教师,二是教师定期流动制。
(3)促进教师合理流动,形成教师合理结构,还应有完善、健全的人才市场调节机制做保障,及时向教师提供教育人才的需求信息,疏通教师合理流动的渠道。
39、教师的劳动有哪些特点?
答:
(1)复杂性、创造性。
(2)连续性、间接性。
(4)主体性、示范性。
40、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专业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什么?
答:
我国的《学记》。
41、影响人发展的因素,概括起来有哪些?
答:
遗传、环境、教育和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42、简要回答教师的作用。
答:
(1)教师是人类文化知识的传递者,对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发展有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
(2)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青少年一代的成长起关键作用。
(3)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管理者,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43、近代最早一部系统论述教育的专著是什么?
由谁所著?
他提出了什么教育思想?
答:
是捷克教育家夸美约斯所著《大教学论》,他提出“泛智”思想。
44、青少年学生的年龄分期是如何划分的?
答:
(1)婴儿期和托儿期(又称先学期)出生1---3岁;
(2)幼儿期(又称学前期)3---5、6岁;(3)童年期(又称学龄初期)6、7---11、12岁;(4)少年期(又称学龄中期)11、12---14、15岁;(5)青年初期(又称学龄晚期)14、15---17、18岁。
以后还有青年中期和青年晚期两个阶段。
45、我国社会主义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是什么?
答:
(1)尊师爱生,指学生应当尊重老师,老师应当热爱学生。
尊师是爱生的结果,爱生是尊师的前提,教师应全身心地关爱学生,从而赢得学生对自己的尊重。
(2)民主平等,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人与人之间平等互助关系的反映,师生关系在政治、经济、法律、人格上都是平等的,所以教师的教育应建立在民主、平等、友善的基础上,以说理疏导循循善诱的方法教育学生。
(3)教学相长、指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是互相制约,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它包括三层含义:
一、教可以促进学,二教师可以向学生学习,三学生可以超过教师。
46、我国模范班主任总结的德育经验是什么?
答: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
47、1958年党中央颁布了“两个必须”的教育方针指什么?
答:
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48、学生的身体素质包括哪些方面?
答:
包括速度、灵敏、力量、耐力、柔韧等方面。
49、教学过程有哪些规律可循?
答:
(1)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识规律,主要是通过学习间接经验认识客观世界。
(2)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
(3)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
(4)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50、班主任了解和研究学生有哪些主要方法?
答:
(1)考察法;
(2)观察法这是了解学生的基本方法;(3)问卷法;(4)谈话法;(5)调查法;(6)实验法;(7)访问法;(8)书面材料分析法。
51、“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我国哪位教育家提倡遵守的信条?
答:
陶行知。
52、“不陵节而施”体现了哪个教学原则?
答:
循序渐进原则。
53、孔子说: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反映了教师劳动的那种特点?
答:
示范性。
54、教育科学知识主要包括在哪三门课程?
答:
教育学、心理学和分科教学法。
55、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什么?
辅导形式是什么?
答:
基本组织形式是班级授课制,辅导形式是个别教学、小组教学、现场教学。
56、学校和家庭联系的方式有哪些?
答:
互相访问,建立通讯联系,举行家长会,组织家长委员会,举办家长学校。
57、课程主要由哪四部分组成?
答:
课程计划,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
58、简述教育的本质属性和社会属性?
答:
(1)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的本质属性。
教育是把人类积累的生产斗争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转化为受教育者的智慧、才能和品德,使他们身心得到发展,成为社会所需求的人。
(2)教育的社会属性包括:
永恒性、历史性、独立性。
59、1958年学制改革确立的办学方针和办学原则是什么?
答:
“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方针。
“三个并举、六个结合”的办学原则。
60、我国学位分哪三级?
答:
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是工作经历)。
61、教学是一种什么样的活动?
答:
教学是 由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构成的系统,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系统中通过媒体进行的传递信息的双边活动。
62、什么是通才教育?
答:
是一种通识教育。
目的是为了培养具有高尚情操,有高深学问,有高级思维,能自我激励、自我发展的人才,同时是一种博雅教育,注重理智培养和情感的陶冶。
63、什么是专才教育?
答:
指培养专门人才的教育,其目的是通过系统地讲授某学科专门知识,培养掌握一定专业知识,同时具备一定专门技能的人才。
64、如何做到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统一?
答:
(1)在讲课中注意使学生全部认识能力(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处于积极状态,教学内容可带些探索性,要留下让学生思考的余地。
(2)在课堂讲授中要充分挖掘知识的智力因素,以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3)经常组织学生在自学基础上展开讨论。
(4)改变目前的考试方法。
65、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做到教书育人相一致?
答:
(1)不断钻研业务,努力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
(2)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3)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潜移默化作用。
66、德育教育的内容包括哪些?
答:
(1)爱国主义教育;
(2)理想教育;(3)集体主义教育;(4)自觉纪律教育;(5)劳动教育;(6)民主与法制教育;(7)科学世界观与人生观教育;(8)道德教育。
67、中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什么?
实现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什么?
答:
壬戌学制,暌卯学制。
68、在教育目的确立依据问题上,教育史上曾形成过两大理论流派是什么?
答:
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
69、马克思主义认为,造成人片面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培样全面发展人唯一方法是什么?
答:
社会分工,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70、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反映了哪种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
答:
环境。
71、以儿童为中心,做中学是哪国教育家谁提出的?
答:
美国、杜威。
72、在西方,罗马昆体良的教育名著是什么?
世界上最早的教育文献是什么?
答:
《论演说家的教育》,《学记》。
73、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具备哪些素养?
答:
(1)比较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
(2)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
对从事的某一门或几门专业的历史、现状和未来有精深的了解,站在本学科的最前沿。
(3)具教育科学知识。
包括教育学心理学和分科教学法等,只有具备了教育理论,才能自觉,有目的的指导自己的教育实践。
74、如何正确认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
答:
(1)学生是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可塑性、依附性、向师性说明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是教育对象,处于客体地位,
(2)学生又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
因为学生具有主观能动性,他们具有自觉性独立性、创造性的特点。
75、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认识,表现为哪几四个相互关系的阶段?
答:
感知教材,形成表象,理解教材,形成概念,知识的巩固与保持,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
76、教师备课最后要落实到写好三种教学计划是什么。
答:
这三种计划是:
学期教学进度计划、单元计划、课时计划。
77、对教师布置课外作业有哪些要求?
答:
(1)作业内容要符合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
(2)作业分量要适宜、难易要适度(3)向学生提出明确要求规定完成时间,(4)及时批改学生作业以便掌握学生学习的情况。
78、试论启发性的教学原则。
答:
这一原则是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积极性,引导他们生动活波的学习,使他们经过自己独立思考,融会贯通的掌握知识,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这一原则是依据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制定的,它要求:
(1)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熟练掌握教材整个体系;
(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思维能力;(3)循循善诱,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79、试论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答:
这一原则是教师在教学中,既注意学生的共同特点,又要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从实际出发,有的放失的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充分发展,这一原则既考虑学生年龄特征的稳定性、普遍性,可顾及到可变性、特殊性,又有利于大多数学生达到培养目标,有利于选拔特殊人才,他要求:
(1)了解学生,从实际出发教学,把主要精力用于全班集体教学,同时兼顾个别;
(2)面向学生大多数,使学习深度、速度是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所能接受的;(3)正确对待个别差异,善于发现和培养具有特殊人才的学生;(4)针对学生的个别特点,提出不同要求。
80、如何作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答:
(1)正确对待后进生,关系热爱后进生;
(2)弄清情况分析原因了解症结,对症下药;(3)培养学习兴趣;(4)抓反复,反复抓。
81、教师备课应作好哪几项工作?
答:
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
82、教师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答:
教书育人。
83、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些?
答:
(1)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
(2)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演示法、参观法。
(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实践活动法。
(4)以引导探究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有发现法。
(5)以情感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欣赏教学法、环境教学法。
84、什么是班级授课制?
答:
班级授课制就是课堂教学,是将学生按年龄和程度编成班级,使每班级有固定的学生和课堂,由教师按固定的时间对全体学生进行上课的教学组织形式。
85、上好课有哪些基本要求?
答:
(1)教学目的明确;
(2)内容正确;(3)结构合理;(4)方法适当;(5)语言艺术;(6)板书有序;(7)态度从容自如。
86、第一次规定男女同校,将学堂改为学校那种学制?
答:
壬子葵丑学制。
87、建立学制的依据是什么?
答:
依据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政治经济制度、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国外学制的影响。
88、实有主义的代表人是谁、他是哪国人,其代表作是什么?
答:
美国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
89、考试的方式主要有哪三种?
答:
口试、笔试和实践考核。
90、班主任怎样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答:
(1)确立班主任的奋斗目标;
(2)选择和培养班干部;(3)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和优良的班风;(4)组织多样的教育活动,在活动中逐步形成一个团结向上的班集体。
91、欧洲封建社会出现了哪两种教育体系?
答:
教会教育和骑士教育。
92、为什么说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答:
(1)构成思想品德的因素比较复杂、知、情、意行各因素本身和各因素间要通过不断斗争,才能得到发展和统一。
(2)德育过程的社会性,影响的多角性、多层次性决定了一个人思想品德的提高会出现反应。
(3)青少年具有可塑性和发展双向性特点,好的、坏的都易接受。
因此,德育工作者要有长期的思想准备,要抓德育过程中出现的“反复”要反复对学生进行耐心的教育,使学生在每一次教育中逐步提高思想品德。
93、当前,我国的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什么?
答:
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
94、“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反映了教师劳动的哪个特点?
答:
长期性。
95、简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主要内容。
答:
(1)旧式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
(2)机器大工业生产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可能。
(3)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
96、班级授课制有哪些优缺点?
答:
有利于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提高教学效果,便于严格管理,使教学目的,有计划、有组织进行,有利于学生互相启发、互相帮助,发挥集体教育的作用,也有明显的缺点,过分强调整齐划一和集体统一,忽略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才能,过于偏重书本知识,忽略学生实践活动,易造成理论脱离实际。
97、我国古代的“六艺“之教包括哪些?
答:
礼、乐、射、卸、书、数。
98、“学而时习之”体现了哪条教学原则?
答:
巩固性原则。
99、为什么教育者在儿童发展的关键时期施以相应的教育?
答:
因为人的发展具有不均衡性。
100、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应如何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教育合力?
答:
在发挥学校教育占主导作用的前提下,必须争取家庭及社会各方面的支持。
协助配合,使学校、家庭、社会三种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股教育合力,达到对学生教育的统一认识,统一要求、统一行动。
必须做到:
(1)学校教育占主导作用,在协调家庭、社会和学校对儿童的教育工作时,学校应起主导作用
(2)家庭社会和学校相互支持、目标一致。
家庭社会和学校对青少年、儿童的影响和教育各有自己特点和优势,只有三者协调、取长补短、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3)增强学校与家庭的间的相互联系,学校通过采取互相访问、举行家长会、建立通讯联系等方式,加强与家庭间的联系争取学生家长对学校的支持,并取得一致意见,教育影响学生,(4)加强学校与社会教育机构间的相互联系,学校可通过多种宣传渠道让社会上更多的人了解和支持学校教育,争取社会各方面力量为教育服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 基础 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