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docx
- 文档编号:11985661
- 上传时间:2023-04-16
- 格式:DOCX
- 页数:30
- 大小:285.12KB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docx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必修一知识点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世袭制:
夏朝王位世袭制确立,家天下形成,宗族关系从此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
2宗法制:
宗法制的特点和作用
目的:
确定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族的地位。
(1)特点
①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大宗和小宗有相对性。
②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相结合,“国”与“家”结合。
③大宗与小宗既是家族关系,又是政治隶属关系。
④形成森严的社会等级。
(2)作用
①对西周:
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是西周政治的建制原则和指导思想。
②对后世:
影响了中国传统社会结构、日常生活观念。
如修族谱、认祖归宗、重视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甚至过分强调家庭本位和重视人情关系等。
商朝时期实行宗法制。
3、分封制
目的:
巩固周王朝统治
基本内容:
①分封对象和主要国家:
A、王族(姬姓贵族);B、功臣;C、先代贵族等;齐、鲁、燕、卫、宋、晋
权利和义务:
受封者获得世袭的统治权,但承担一定的义务:
服从周王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特点:
层层分封,等级森严,政治与血缘关系紧密结合。
影响:
A、积极作用:
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扩大疆域。
B弊端:
后来诸侯国之间出现了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使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形成割据混战局面。
4、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
A、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B、“分”是“宗”在政治上的表现(分封制是按照宗法制的等级秩序严格进行的)
C、“宗”是“分”的主要依据和血缘纽带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1、六王毕
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韩赵魏楚燕齐),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王朝---秦王朝。
2、四海一
北击匈奴
蒙恬收回河套地区,修筑长城和“直道”,加强北部边防,设九原郡
统一岭南地区
修灵渠(最初服务于军事)沟通湘水和漓水,岭南设郡(南海郡),归入中央王朝管理的开始
“西南夷”
开辟“五尺道”,部分地区任命官吏,该地区进入中原统一政权版图开始
秦朝统一的历史意义:
它结束了中国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
它奠定了中国辽阔的版图,加强了中原和边疆以及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的联系,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它促进了中国社会的飞速发展。
秦统一后,中国社会进入快速发展一途。
3秦能统一中国的原因:
客观原因:
结束诸侯割据局面,完成封建国家的统一,是春秋战国以来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①从经济方面看,由于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各地联系加强,这为统一 提供了物质条件。
②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大多废除了分封制而实行郡县制,局部实行了中央集权制,从而为大一统的封建国家奠定了政治基础。
③在民族关系方面,各族间联系日益加强,以华夏族为中心,形成相当巩固的民族共同体。
④广大劳动人民渴望统一。
⑤长期的争霸战争,形成了局部统一。
主观原因:
从秦国来说,具有完成统一的实力。
①秦国社会改革比较彻底,建立了比较巩固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②秦国新兴地主力量强大,经济发展迅速,军队战斗力强。
③秦国实行了远交近攻等正确策略。
④秦王嬴政本人的雄才大略。
秦具备完成统一的主客观条件。
4、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1)中央机构组成:
皇帝制度特点:
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
实质:
君主专制
三公九卿制:
丞相,百官之首,协助皇帝处理政事。
太尉,主管军事。
御史大夫,丞相助手,监察百官。
秦朝中央官制的特点
A是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
秦朝中央的主要官职,在地位、职责和权力方面相互配合、彼此牵制,军政大权掌握在皇帝手中。
B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
诸卿中奉常、宗正等官职就是为皇室专设的,是为皇帝私家服务的,“国”与“家”同治。
C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在官吏的选拔和任命制基础之上,按照职能和职位分工、分层管理原则建立起来的中央行政权力体系,为以后历代王朝的中央机构开创了模式。
议政方式:
朝议(廷议)优点:
大臣议政可以集思广益,减少决策失误
中央官制的作用:
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君主专制下的重大事情的决策失误。
(2)地方政权组织:
郡县制。
出现于战国,确立于秦朝。
特点:
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
郡县是地方行政机构,地方绝对服从中央;官吏只有俸禄无封地.
意义:
从根本上否认了分封制;有效的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地方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郡县制的建立是中央集权制形成的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3)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原因、内容和特点。
原因:
经济上,由封建经济的基础决定的,封建经济的分散性,要求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维护国家统一,保证生产。
政治上,封建地主阶级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保护封建地主驻地所有制,镇压农民的反抗。
思想上,法家“集权”理论的影响。
内容:
至高无上的皇帝制度、中央集权的三公制度和地方机构的郡县制。
特点:
皇权至高无上;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皇帝从决策到行使权力,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君权神授;皇帝直接任免各级官吏以文化专制来巩固政治专制;中央和地方、君权和相权的矛盾伴随于中央集权制度。
(4)分封制和郡县制的比较
制度异同
分封制
郡县制
不同点
实行条件
与宗法制相联系
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下实行
建立基础
以血缘关系为基础
按地域划分
传承制度
诸侯王位世袭
官吏由皇帝任免调迁,官位概不世袭
官吏权利
拥有封地和相应的爵位
官吏只有俸禄,无封地
与中央的
关系
诸侯国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
郡县是地方行政机构,绝对服从中央
官员职
责范围
封地内有行政权,拥有土地管理权
辖区内只行使行政管理权,对土地无管理权
历史作用
巩固了统治,但易发展为割据势力
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
共同点
(1)都是为了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
(2)都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
(3)都在维护国家统一等方面起了积极作用
认识
从分封制到郡县制,主要反映了官吏任用原则由世袭到行政任命的变化,是政治改革的一大进步,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1、历代削弱相权的措施
汉代:
频繁更换丞相;形成“中朝”对抗“外朝”;
唐朝:
三省六部制,将相权一分为三。
中书省,草拟诏令(决策);门下省,审核政令;尚书省,执行政令。
三省六部制实行的意义:
三省之间相互牵制,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分割了相权,有利于加强皇权。
宋代:
设中书门下,同平章事(丞相),增设“参知政事”(副丞相),分割行政权;
设枢密使管军事,分割军权;设三司使管财政,分割财政权
明朝:
废除丞相制。
(明太祖)
趋势:
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
2、监察体制
秦朝中央御史大夫地方(郡)监御史
汉朝御史大夫及下属机构,御史台作为最高的监察机关
地方设置刺史监察官吏
东汉至元御史台
明初至清末都察院
积极评价:
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监督官员规范执政,防止官员贪污腐败。
消极:
封建专制的本质决定了监察体制的实际效能是有限的,监察官员只是帝王的耳目。
3、选官制度
选官制度
世官制
察举制
科举制
实行时间
先秦时期
西汉至魏晋南北朝
隋唐至明清
依据
世袭
才德到门第
考试成绩
备注
下层人士一般没有参政机会
体现了封闭的特征.以官取士,百姓不得参与
为中下层地主、知识分子参政提供了机会
科举考试的积极作用:
(1)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
(2)读书—考试—做官三者结合,保证了专制政府行政人员的来源,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养,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3)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4)从追求公平公正的角度来看,也有一定的合理性。
(5)把选拔人才任命官吏的权力集中到中央政府,加强了中央集权。
科举考试的消极作用:
(1)明清八股取士缺乏进取精神和创造意识,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2)将知识分子引入统治集团,且被最高统治者加以控制(3)严重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
4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趋势
(1)选官标准:
由家世门第逐渐发展为才学。
(2)选拔方式:
由推选逐渐发展为公开考试。
(3)选官原则:
逐步制度化、公开、公平、客观。
(4)选官基础:
日益扩大,官员的素质不断提高。
(5)主要启示:
公开公正、德才兼备、考试录用。
5.地方行政制度
秦朝郡、县二级制。
西汉郡国并行制东汉州郡县三级制唐代道州县三级制宋代路州县三级制
元代行省制十行省①中书省直辖的腹里(今山东、河北、山西等)②宣政院辖地:
西藏,川,青部分地区佛教事务
PS:
西藏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在台湾设澎湖巡检司管理
元朝行省设立的历史作用:
是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改革。
(1)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
(2)调整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3)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4)开创省制,影响深远。
6.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特点:
中国古代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有三个突出特点:
一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从分封制到郡县制再到行省制,说明中国古代社会地方行政制度的形成和演变,经历了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的过程。
二是中央对地方实行多层次、多渠道管理,在分权的基础上,加强对官吏的任免、监督和考核等方面的管理。
三是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越来越严密。
影响:
随着中央对地方管理的不断完善,使中央集权制度得到进一步加强,从而有效地维护了大一统局面,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郡县制与行省制度的特点
比较
郡县制
行省制
推行时代
春秋战国至元建立前
建立于元代
和中央的关系
郡、县是中央政府下属地方行政机构,绝对服从中央
行省只是中央最高行政机关——中书省的派出机构,其行政长官直接对中书省负责
权利和职责
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直接任免,只有管理权
行省长官由皇帝任命,管辖辖区内的一切军政事务,不可世袭
作用
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统一;经过后世调整和补充,其积极作用日益明显,影响深远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1明朝废除丞相的原因。
A、直接原因:
宰相胡惟庸擅权过度。
B根本原因:
巩固统治,加强皇权的需要。
2明朝内阁制度的形成
明太祖朱元璋废氶相制度,明成祖朱棣设立内阁
内阁设置的原因:
明朝宰相制度废除后,皇帝政务繁忙。
特点:
无法定地位,阁员品级先低后高;职权范围不明确;受到皇帝所派的宦官牵制。
内阁的机构性质:
是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
(不是正式行政机构,是侍从咨询机构)
影响:
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宦官参政,妨碍阁权,导致政治日益黑暗。
2.清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军机处的设立雍正时期
直接目的:
为适应西北军务的需要,防止泄露军事机密。
根本目的:
加强皇权
特点
表现
勤
地近内廷,便于皇帝宣召
密
皇帝召见军机大臣,连太监都不得在侧,军机大臣不得擅交臣僚
速
办事效率高,能快速处理各种文书,按皇帝旨意办理军务
职责:
只是秉承皇帝旨意办事,跪受笔录,上传下达
作用:
进一步加强了君主权利,军政大权完全集中于皇帝手中,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达到了顶峰。
3.清朝的边疆政策
设机构——理藩院起初只是管理蒙古事务,后来也负责新疆和西藏事务
改土归流:
明清两代在少数民族地区废除土司实行流官统治的政治措施
明代开始废除土司,实行流官统治;清雍正年间大规模实行改土归流;乾隆时期大部分土司被废
古代中西方政治制度的比较
比较内容
中 国
西 方
特点
实用性、集体、等级
理性、个体、平等
发展趋势
趋向专制
走向民主
法律制度
加强君主专制,法制是维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工具
古希腊实行民主,以法律作保证;古罗马先共和再帝制,最终以法律形式巩固统治
文明与制度的关系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有利于推动社会发展,促使文明进一步延续
缺乏强有力的权威,国家不统一,易破坏文明的发展历程
认识
人类文明史上没有完美无缺的政治制度,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时代、阶级的局限性
专题二
1.近代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主要有哪几次?
鸦片战争(1840年—1842年,英国)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1860年,英、法)
中法战争(1883年---1885年,法国)甲午中日战争(1894年—1895年,日本)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年)日本侵华战争(1931年—1945年)
2.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进行政治瓜分.
条约名称
内容
影响
割地
赔款
通商口岸
其它
《南京条约》
香港岛
2100万银元
上海、宁波、福州、厦门、广州
关税协定最能体现侵略要求
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开始沦为……
《马关条约》
辽东半岛、台湾、
澎湖列岛
2亿两白银
沙市、重庆、苏州、杭州
允许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资本输出
大大加深了……《马关条约》签订后,刺激了列强的瓜分野心,掀起了瓜分清王朝的狂潮。
...《辛丑条约》
4.5亿两白银
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清政府成为列强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
鸦片战争英国取胜、中国战败的原因:
客观原因是英国综合国力强大主观原因清王朝的腐朽落后(政、经、军)更深层次上说明了腐朽的封建主义对抗不了新兴的资本主义
3、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1)政府官兵英勇抵抗:
A1840年鸦片战争林则徐、关天培结果:
林则徐被撤职,关天培战死。
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邓世昌直接结果:
黄海战役中,双方损失惨重,日舰率先逃离,北洋水师主力尚存。
最终结果:
威海卫海战中,李鸿章“避战保船,北洋海军最终全军覆没。
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
(2)人民大众自发组织抗击外敌入侵:
A、1841年三元里抗英意义:
近代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
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抵御外侮的爱国精神.
B、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背景、意义)背景:
1895甲午战争中国失败,被迫割让台湾给日本
时间:
1895年-1945年领导人:
邱逢甲、徐骧、刘永福意义:
反映了中国各族人民维护国家统一的强烈愿望,台湾始终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的主权神圣不可侵犯。
C、义和团反帝运动(原因、失败及意义)
根本原因:
19世纪末,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直接原因:
洋教势力猖獗。
口号:
反清复明扶清灭洋扫清灭洋
失败:
客观原因:
中外反动势力联合剿杀;
主观原因: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根本原因
评价:
义和团运动是农民阶级自发的反帝爱国运动。
在中国近代反帝爱国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义和团战士不畏强暴,英勇斗争,阻止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阴谋的实现;加速了腐朽的清政府的灭亡。
4、瓜分狂潮与民族危机
《马关条约》的签订,刺激和加剧了列强对中国的争夺,列强由此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三国干涉还辽是列强瓜分中国的开端,继俄、德后其他列强纷纷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使中华民族陷入从半殖民地沦为殖民地的严重危机之中。
5、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内容:
承认列强在华既得利益,同时要求各列强开放其“势力范围”,使美国也能够利益均沾。
实质:
是为了缓和列强间的矛盾和消弭中国人民的反抗,由列强建立起国际共管体。
影响:
伟大的抗日战争(1931—1945)
6、侵华原因:
灭亡中国称霸西太平洋是日本的既定国策(根本原因);需要转嫁日本国内经济危机带来的社会矛盾;国共内战为侵华提供有利时机
7、经过:
①1931.9.18,“九一八”----侵占东北;1932,建立伪满洲国②1935,华北事变---中日矛盾成为主要矛盾③1937.7.7,“卢沟桥事变”----全面侵华④1937.8.13,“八一三事变”----上海⑤1937.12.13,占领南京(大屠杀)⑥1938.10,占领广州、武汉。
标志着抗战进入相持阶段⑦1940-1942,对抗日根据地“大扫荡”。
8、关内外的抗日救亡运动(中国抗日第一阶段:
1931—1937年)
(1)中国共产党的态度:
坚决反抗日本的侵略。
1935召开瓦窑堡会议,确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2)关外的抗日武装:
东北义勇军;1936成立抗日联军(东北抗日武装力量的核心)
关内国民党军队的顽强抵抗:
十九路军的抗战;长城沿线官兵抗敌(安德馨;宋哲元;冯玉祥和吉鸿昌)
国民党爱国将领:
西安事变[1936年]结果、意义
9、全民族抗日战争(中国抗日第二阶段:
1937—1945年)
一对主要矛盾:
民族矛盾占主导地位,促成两党的合作,实现了全民族抗战。
两条抗战路线和两个战场:
片面抗战路线与全面抗战路线,形成了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
三个发展阶段:
战略防御(37、7-38、10)、战略相持(38、10-44)、战略反攻(45、8)。
(1)、中国全民族抗战局面形成的原因:
日本侵略加剧,中日矛盾已成为最主要矛盾(决定因素)
“八一三”事变,日本进攻上海,直接威胁民国政府(最主要前提)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过程
1935年瓦窑堡会议确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
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八一三”事变爆发后,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八一三”事变后,国共两党协议工农红军实行改编;
1937.9,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此时,中国进入全民族抗战时期。
(3)、抗战防御阶段(1937.7—1938.10)
国民党正面战场:
淞沪会战,打破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太原会战:
(平型关大捷)首次大捷徐州会战:
(台儿庄大捷),抗战以来最大胜利广州、武汉会战: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中共敌后战场
洛川会议,制定全面抗战路线;敌后抗日根据地开辟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
抗战相持阶段(1938.10—1944)
百团大战(1940年);少数民族抗日武装力量壮大;各种游击战
国民党正面战场
枣宜会战:
张自忠牺牲(1940年)
敌后战场发展成为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场。
抗战反攻阶段(1944—1945)
中共“七大”召开内容、意义
中、美、英发表《波茨坦公告》促令日本投降;美国在广岛、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苏联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举行反攻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实现了全民族抗战(根本原因);两大战场相互依存,相互配合,协同作战;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民族凝聚力);战争的正义性——反侵略战争;世界反法西斯战场的配合(美国、苏联)---国际因素
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了完全胜利。
洗雪了鸦片战争以来民族的耻辱,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极大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增强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太平天国运动
原因:
腐败的封建统治和剥削(阶级矛盾激化)----根本原因; 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自然灾害严重;西方宗教的影响
经过:
金田起义(1851.1)——永安建制(1851.9)奠定基础——定都天京(1853.3)正式政权——北伐、天京突围、西征——天京变乱(1856.8)——天京陷落(1864.6)(失败)
太平天国运动的治国方案
1853年《天朝田亩制度》核心:
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
内容:
平均分配土地和产品革命性:
突出反映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调动了农民反封建的革命积极性。
空想性:
违背社会规律,无法调动生产积极性,只是农民平均主义的空想,加之处于战争环境,根本无法实现
1859年《资政新篇》目的:
振兴太平天国
进步性:
先进中国人最早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符合摆脱封建制度的历史要求。
空想性:
不是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和实施条件,处于战争环境,未能推行
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
中国几千年来农民战争的最高峰;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双重任务);(新特点)是中国人向西方学习资本主义的最早探索;(新特点)对后来民主革命有重大影响
失败原因:
根本原因:
农民阶级局限性客观原因:
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辛亥革命
狭义上的辛亥革命指1911年武昌起义。
广义上的辛亥革命指以孙中山为首革命党人为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而进行一系列的努力。
历史背景
社会背景: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专制统治危机加剧——必要性
阶级基础:
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组织基础:
革命团体的相继建立兴中会(1894)华兴会、光复会、日知会等
革命政党:
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孙中山三民主义
军事准备:
一系列武装起义推动革命形势的发展,如黄花岗起义
革命时机:
四川保路运动使武汉兵力空虚——可能性
主要过程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胜利的表现:
成立湖北军政府,各省纷纷响应,清政府统治土崩瓦解。
高潮: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定都南京——革命派为主体的政府;
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退位,封建君主专制被推翻。
1912年3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目的:
限制袁世凯独裁,维护民主共和制度
特点:
主权在民、三权分立、责任内阁制
政体形式:
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制,实行责任内阁制
评价:
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
它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
没有明确规定反帝原则;没有明确规定人民群众的具体权益和切身利益,尤其是广大农民的土地问题。
辛亥革命的结局
由于有列强的支持和立宪派的拥护,革命派软弱妥协,袁世凯篡夺了革命果实。
历史功绩
是中国近代史第一次完全意义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①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沉重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②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③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④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
局限
表现:
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改变;
原因: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根本);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破坏。
新民主主义革命
开端:
1919.5.4五四运动导火线: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青年学生为先锋,工人阶级为主力军。
历史意义:
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的革命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标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工人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力量登上了政治舞台。
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最根本的不同是领导阶级不同。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中共“一大”------标志中国共产党诞生
1921.7.23,上海——嘉兴南湖,主要内容:
规定党的任务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阶级差别,实现共产主义。
党的中心任务:
领导工人运动。
意义:
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
中共“二大”(1922年)-----制定民主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民 高中历史 必修 知识点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