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docx
- 文档编号:11980318
- 上传时间:2023-04-16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41.97KB
资本论.docx
《资本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资本论.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资本论
《初读<资本论>》
绪论
初次拜读马克思先生的《资本论》,读完之后,虽然有很多地方没有完全理解,但我还是感触颇多。
众所周知,马克思先生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家,是共产主义的创始人。
他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学说,为世界共产主义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资本论》是马克思先生晚年所著,这是一部最权威、影响最普遍的经济学巨著。
《资本论》是一部博大精深的煌煌巨著,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百科全书,更是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的巅峰之作。
这部书不仅阐释了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的诸多方面,而且使人类世界的一半发生了深刻变化。
恩格斯说:
“自地球上有资本家和工人以来,没有一本像我们面前这本书那样,对于劳动者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
资本和劳动的关系,是我们现代全部社会体系所赖以旋转的轴心,这种关系在这里第一次作了科学的说明,而这种说明之透彻和精辟,只有一个德国人才能做到,这个人就是马克思,他攀登到最高点,把现代社会关系的全部领域一览无遗。
”
第一部分商品
自古以来,人类为了自身生存,就要工作、要劳动,即所谓‘自力更生’。
早在远古时代,人们通过自己的劳动以获得用以生存的物品,而这些劳动所得物,仅仅用以劳动者自身的生活之需要,并没有其他的用处。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人们渐渐发现,自身生产的物品已不能满足自身的需要,而且自己的劳动产品不仅对自己有用,对其他的劳动者也有用;而其他劳动者生产的物品也对自己有用。
因此,少数的劳动者开始尝试用一定量自己的劳动产品同其他劳动者进行交换,以换取自己所需要的物品。
当然,他的物品也是与他交换的劳动者所需要的。
这种交换关系,满足了人们的需要,因此,一些生产者就生产一些物品用以同别人进行交换,而这些物品就是商品。
所以说,商品是为交换而生产的劳动产品。
首先,生产者通过劳动生产它,即它有价值。
而凝结在它身上的劳动量就是它的价值;再者,劳动者用它同其他的劳动者进行交换,说明它对其他的劳动者有用,即它有使用价值。
商品的使用价值体现在它的有用性。
普通的劳动产品能成为商品必须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这两个因素,二者缺一不可。
商品的价值就是商品在生产过程中人类所付出的所有劳动的积累。
这种劳动是一种抽象的劳动,也就是说不计任何形式、任何方法、任何人的劳动,即所有在这件商品上所付出的劳动的总和。
正是这种劳动创造了商品的价值;而商品的使用价值,具体表现在商品的有用性。
即生产这件商品能做什么用、能为其他人带来什么好处,它是一种具体的劳动的表现。
起初,商品所有者之间进行的交换是一种一定量的商品与另一种一定量的商品之间的交换,这是一种最简单的价值形式。
相互交换的两种商品在这种价值形式之中:
一种起主动作用,处于相对价值形式,即卖家的商品;另一种起被动作用,处于等价形式,即买家的商品。
相对价值形式和等价形式是同一价值表现的两个必要因素,同样也是缺一不可。
但它们却不可能出现在同一商品的同一价值表现中。
也就是说,两种商品要进行交换,它们肯定有一个共同的价值表现,那就是它们都是生产者经过一定劳动生产所得,而且它们都具有一定的有用性。
而且,如果不同的商品所有者所有的商品是同种商品的话,那这种交换关系也就不可能发生,这就是为什么同一商品在同一价值表现中不能同时具有两种形式的原因。
商品的交换表现出了商品之间的价值关系,而这种价值关系就是最简单的价值形式。
一个商品究竟是处于相对等价形式还是等价形式,完全取决于商品在交换(也就是在价值表现)时所处的地位,即它是价值被表现的商品(卖家的商品)还是表现价值的商品(买家的商品)。
那么,一个商品的价值表现是如何隐藏在两个商品的交换关系中的呢?
在商品进行交换时,人们普遍的认为是以‘量’作为交换的标准,其实在进行‘量’的比较之前,我们已经将两种不同‘质’的物转化为同一‘质’物了,这个过程在商品所有者早期的交换中就存在的,但是这个过程是抽象的,没有具体的实物存在,是商品所有者想象出来的,是共同认可的一个东西,比如就像宗教中的神一样,宗教信徒们通过想象出来的神灵,用以约束自己的行为,净化自己的心灵。
转化为同一质的物后,才能在量上相互比较。
在商品交换时,一种商品的价值是通过它与另一种商品的交换关系中表现出来的,而在这个关系中,另一种充当了一种表现这种商品的价值的物,即它是作为‘等价物’出现的,也叫做‘价值体’。
每一种商品都是一个特殊的等价物,表现为特殊的等价形式。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商品生产的扩大,早期的商品之间的交换关系已不能满足人类的需求,价值形式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
因此,‘一般等价物’出现了,一般等价物就是用一种商品来表现其他各种商品价值的商品。
这样,人们用一般等价物就可以换取自己所需要的商品了。
一般等价物的出现,表明价值形式的扩大和发展。
然而,扩大的价值形式仍然存在许多弊端,这表现在,每种商品都有许多的价值形式,而且都各不相同。
这样,商品就没有一个统一的价值表现形式。
于是,商品交换就显得比较麻烦。
比如:
有五个生产者,他们手中的商品分别为A、B、C、D、E,他们之间有如下关系:
箭头指向是所需的商品。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上图:
商品A所有者想要得到商品C,则他必须得依次跟E、B、D进行交换,获得C所需要的商品D,然后才能与商品C的所有者进行交换。
这个过程很麻烦。
因此,一般的价值形式出现了,一般的价值形式是与一般等价物相对应的,就是将一般等价物中的一种作为一个交换的标准,各种商品的价值都通过一种商品来表现。
一般的价值形式将商品的价值表现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表现在同一种商品上,因而使一切商品的价值都能通过同这种商品(一般等价物)的比较而表现出来。
每个商品的价值由于与这种商品等同,这样不仅与它自身的使用价值相区别,而且与其他一切使用价值相区别。
商品交换是一种使用价值的一定量换另一种使用价值的一定量。
但是,不同质的使用价值是无法形成等量关系的,所以,商品交换实际上是商品彼此作为价值发生关系,并作为价值来实现。
因此,这种价值形式才真正使商品作为价值互相发生关系,或者使它们互相表现为交换价值。
一般价值形式也是价值形式中的一种,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可以是任何商品。
当一种商品被其他一切商品当作一般等价物,而且其他商品的价值都由这种商品统一表现时,这种商品就成为货币商品。
第二部分货币
在一般的价值形式上,一般等价物还没有固定在某一种商品上,这阻碍了商品交换的进一步发展。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商品生产应运而生。
这时,交换的商品增多了,交换的范围增大了,这就要求一般等价物固定在某一种商品上。
当这种情况出现时,一般的价值形式便过渡到货币形式。
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也就成为货币商品,或者货币。
货币是在商品交换的发展过程中自发产生的,是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结果。
这种‘内在矛盾’就是商品交换是一种使用价值的一定量换另一种使用价值的一定量。
但是,不同质的使用价值是无法形成等量关系的,所以,商品交换实际上是商品彼此作为价值发生关系,并作为价值来实现。
劳动产品只有在商品的交换中,才能被社会所承认,才能表现为价值。
那么,货币就是专门用来表现所有商品价值的商品。
也就是说货币是衡量商品价值的一个尺度,即它是商品的价值尺度。
它是商品内在的价值尺度即劳动时间的外部表现形式。
劳动产品一旦变为商品,则一般人类劳动就表现为商品价值,用劳动时间来计算某种商品上劳动力耗费的劳动量,也就表现为用价值来计量商品的价值量。
所以,货币就理所当然成为商品价值的一种表现形式。
在商品交换中,货币既是价值尺度,又是价格标准。
作为价值尺度,它表现的是各种商品的价值;而作为价格标准,它就是一种商品,一种计量作为货币的贵金属自身的重量。
如金,金是一种商品,但当它作为货币,在商品交换时,它既是自身的重量,同时作为等价关系,也是其他商品价值的一个计量和体现。
货币出现之后,在商品交换中,商品转化为货币,货币又转化为商品,这个交换过程就是商品的形态变化,正是由于商品的这种形态变化而产生了货币流通。
商品的交换过程包含着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
商品交换过程是在两个相互对立、互为补充的形态变化中实现的,即从商品转化为货币,又从货币转化为商品。
商品的这两种形态变化就是商品所有者的两种行为:
买和卖。
前者是卖,后者是买,这就是两种形态的对立性;而商品所有者的两种行为的统一性是为买而卖,这也是两种形态的互补性。
因此,商品的交换过程是在商品-----货币-----商品的形式交换中完成的。
商品转化为货币,再转化为资本,这个过程我们称之为商品流通。
商品形态变化的两个相反的运动阶段,形成一个循环过程:
首先是商品形式,然后是商品形式的抛弃即转化为货币,最后是商品形式的复归即货币转化为资本。
所以,商品流通的实质是为买而卖。
商品两种形态的变化形成了商品的流通,因此货币也在不断流通。
但是,当商品流通发生中断时,即当卖者卖掉商品而没有接着买时,货币就会停止流动。
于是,货币就会变为贮藏货币,商品出售者也就成为货币贮藏者。
前面说的货币贮藏者在卖出商品之后没有接着再买商品,而是将货币贮藏起来,这是一种货币贮藏手段。
带等到一定时机时,货币贮藏者就会用贮藏的货币买进商品,然后又将商品卖出去,从中求取差价,从而获得更多的货币。
这个过程就是货币流通。
货币流通也是一个循环的过程,即货币----商品-----货币。
货币流通的实质是为卖而买。
随着商品流通的发展,商品出售者逐渐发现:
货币可以买到任何商品。
因此,货币贮藏者也就随之而出现。
从商品占有者的本性看,贮藏货币的欲望是没有止境的。
从‘质’的方面看,作为物质财富的一般代表,货币可以转化为任何商品;从‘量’的方面看,每个货币的货币额又是有限的,它只是一种作用有限的购买手段。
因此,货币的这种内在的量的局限性和质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迫使货币贮藏者不断地去积累货币、贮藏货币。
最终成为他们的资本。
随着商品流通的发展,商品的出售同商品价格的实现不能在同一时间完成的矛盾关系也发展起来。
比如就像现在的提前预定某种产品,商品没有出现,而卖者提前出现了,买者用一种特殊的支付方式支付卖者,从而得到卖者的商品,而卖者并没有立即获得货币,而是经过一段时间后才得到。
货币作为支付手段进入流通,是在商品已经退出流通之后。
在这里,货币不是流通过程的媒介,而是作为交换价值绝对存在的。
也就是说,卖者把商品变为货币不是因为商品流通的作用,而是他为了贮藏货币,从而来满足他的某种需要。
而欠债的买者把商品变成货币,则是为了能够支付。
在这个过程中,商品的两种形态变化发生的顺序有所改变,即由卖到买变为由买到卖。
商品的第二形态变化先完成,第一形态变化后完成。
货币充当支付手段会引发一系列的后果。
比如信用货币的出现。
而且在商品生产达到一定水平和规模时,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职能就会超出商品流通领域。
第三部分资本
商品贸易,即商品生产和发达的商品流通,是资本产生的前提和起点。
前面提到,当卖者卖出自己商品之后不再买进商品而是将货币贮藏起来,那么他就成为货币贮藏者。
久而久之,货币贮藏者发现货币可以买到任何商品,因此他们就开始大量的积累、贮藏货币。
继而,由于商品流通而滋生出了货币流通。
货币流通是与商品流通相反的一个循环过程,即为卖而买(商品流通是为买而卖)。
货币贮藏者将货币投入到流通中,买进商品,然后再卖出商品,从而从中获取差额,赚取更多的货币。
这样一个过程就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过程的过程,因此货币是资本的最初表现形式。
但是,货币本身并不是资本。
只有把货币投入到市场上-----商品市场、劳动市场、货币市场,经过一定的过程,才能转化为资本。
这样,就可以看出什么是资本,资本就是能够创造剩余价值的价值。
货币贮藏者利用手中的货币来赚取更多的货币,其中有一个差额,即增殖额。
也就是说,原预付货币额+增殖额=收入货币额,这个增殖额或超过原价值的余额叫做剩余价值。
这种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货币就转化为资本,货币所有者就变为资本家。
上述这个公式反映了各种形态的资本运动的共同目的,因而被称为资本总公式。
剩余价值是资本运动的最终结果。
但是,这种剩余价值是如何产生的呢?
在流通中,交易双方是平等的,都是用一定量额同一定量额进行等价交换,并不会产生剩余价值。
如果不是等价交换,则一方的剩余价值,必是另一方的不足价值,一方价值的增多是另一方价值的减少,在流通中,价值的总量并没有增大。
因此,剩余价值是不会在流通中产生的。
商品生产者只是在流通领域中发生关系,也就是说,流通是商品生产者的全部商品关系的总和。
因此,剩余价值的产生必定离不开流通。
那么,剩余价值既不能在流通中产生,但也离不开流通。
货币所有者要使货币转化为资本,取得剩余价值,就必须在流通中找到一种特殊的商品,这种特殊的商品能够创造价值,而且能够创造出比他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
这就是它的特殊性。
这种特殊的商品就是劳动力。
劳动力也是一种商品,它也有价值和使用价值。
资本家与劳动力所有者即劳动者在市场上通过公平交易之后,资本家就拥有了劳动力的使用权,而劳动者只是一个载体;劳动者也获得一定额的价值,即报酬。
劳动力能成为商品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
第一,劳动者是自由人,作为卖者和买者,劳动者和货币所有者在法律上是平等的,劳动者有权支配自己的劳动力,并把它作为商品出卖;第二,劳动者除了自己的劳动力外一无所有,仅仅只剩劳动力可以出卖。
劳动者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同货币所有者进行交易,从而获得一定的价值,而货币所有者得到了劳动力的使用权。
这样,货币所有者就使用劳动力为自己创造更多的剩余价值,货币所有者摇身一变成为资本家。
而劳动者沦为供资本家驱使的工人。
第四部分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
劳动者通过劳动生产产品,即劳动者通过劳动创造某种使用价值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除了劳动者必不可少之外,还有两个因素也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只有这三个要素同时具备时,这个通过劳动创造某种价值的过程才是劳动过程。
劳动资料是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借助以便能够更方便、更快捷的生产一种物质材料。
它是介于劳动者和劳动对象之间,劳动者借助它把自己的活动传导到劳动对象上去。
劳动对象就是生产劳动产品的‘源物质’。
这种源物质包括两种:
原料和非原料。
原料就是经过人类劳动加工过的劳动对象;而非原料就是自然界本身就有的。
所以,所有的原料都是劳动对象,但并不是所有的劳动对象都是原料。
劳动对象只有经过人类加工劳动发生形态上的变化时才能变为原料。
劳动过程是人们创造使用价值的有目的的活动,是人类为了生存的需要而对自然界进行改造的一种活动,是一切社会所共有的、人类生活的永恒的自然条件。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过程就是资本家消费劳动力的过程。
劳动者劳动的结果不属于自己,而属于资本家。
资本家所得到的劳动产品并不是为自己用,而是为了出售。
所以,资本家对劳动产品必须有以下两点要求:
第一,劳动产品即使用价值具有交换价值;第二,生产的使用价值的价值必须大于在这件产品上耗费的价值,因为只有这样才会有剩余价值。
所以,劳动者的劳动过程其实就是商品的生产过程,同时也是价值的生成过程。
这就说明商品的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生成过程的统一。
资本家要想获得剩余价值就必须保证商品的价值大于其预付资本价值的价值。
也就是说,资本家不但要生产使用价值,而且要生产价值;不但要生产价值,而且要生产剩余价值。
如果只生产价值,那么这个过程仅仅只有价值形成过程;如果不但生产价值而且还生产剩余价值,那么这个过程就是价值增殖过程。
因此,价值增殖过程是价值形成过程的一个延伸,而价值生成过程是价值增殖过程的基础。
第五部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劳动过程中有两个必不可少的因素:
劳动力和生产资料。
劳动者的劳动过程其实就是生产资料的价值转移到产品上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生产资料的价值因转移到产品上而得以保存,所以劳动过程中并没有创造真正的新的价值,而是价值的一个复制过程。
这样,资本家不但保留了原来的价值(生产资料),而且还得到新的价值(产品)。
劳动者只有通过具体的劳动才能把劳动对象变为产品,变为新的使用价值。
从而使制造这种新产品所消耗的各种生产资料的价值得以保存或转移。
而这些保存下来的价值就成为资本家的不变资本。
劳动力也是资本家的资本的一部分,它可以为资本家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多的价值,因此劳动力就成为资本家的可变资本。
在劳动过程中,不但保留了生产资料的价值,而且还创造了新价值。
但是这个新价值却是用生产资料的使用价值换来的,也就是说,生产资料失去了它的使用价值,当然,同时也失去了交换价值。
所以,这是旧交换价值借以再现的新实用价值的一个过程。
第六部分价值剩余率
可变资本就是在在生产过程中改变了自身的价值量,再生产出超过自身价值的资本。
资本家就是利用手中的可变资本来获取剩余价值的,也就是说,剩余价值是可变资本的增殖额。
而剩余价值率就是剩余价值同可变资本的比率。
马克思认为剩余价值率是工人受剥削程度的准确表现。
劳动者劳动所创造的价值,首先一部分要用来补偿预付的可变资本的价值,即资本家在劳动者身上花费的所有价值,我们把这部分价值所耗费的劳动称为必要劳动;另一部分价值就是剩余价值,所耗费的劳动称为剩余劳动。
由此可以看出,必要劳动与可变资本相对应,剩余劳动与剩余价值相对应,因此剩余价值率也可以用剩余劳动同必要劳动的比率表示。
每个劳动者每日所需的生活资料基本是固定不变的,因此它的必要劳动也是基本固定的,而剩余劳动就可以根据时间的长短任意变化。
因此,剩余价值率的值就由剩余劳动的值所决定,而剩余价值率的大小代表资本家获取剩余价值的多少,所以,剩余劳动越多,剩余价值率越大,资本家获得的剩余价值就越多。
因此,资本家就想方设法增加剩余劳动,以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
由此可以得出,剩余价值率就是资本家的剥削率,是劳动者受资本家剥削程度的准确表现。
第六部分工作日
工作日或劳动日是指劳动者在一天内劳动的时间。
劳动者的劳动包括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两部分,同样工作日也包括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构成。
工作日不是一个定量,而是一个变量。
剩余价值率是资本家剥削劳动者的准确表现。
那么,资本家的剥削是如何实现的呢?
剩余价值率等于剩余劳动同必要劳动的比率,也就是说,剩余价值率越大,资本家剥削的越多。
而决定剩余价值率的是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的值,必要劳动是劳动者生产他必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其值基本固定不变。
所以,剩余劳动的值是决定剩余价值率的主要因素。
劳动者所做的劳动由劳动时间决定。
因此,资本家剥削劳动者的多少取决于劳动者的剩余劳动时间。
所以,资本家为了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只有加长剩余劳动时间,也就是加长工作日。
但是,工作日也不能无限制的加长,每个劳动者的身体机能是有限的,所以他一天能工作的时间也是有限的。
如果资本家一味的只是加长工作日,即劳动者的工作时间,那么劳动者就会无法承受,要么生病,要么死亡。
这样对资本家并不好,然而,资本家并不关心廉价的劳动者的死活,但是,他也要关心自己的利益,因为这其中还包括一个道德问题,社会的因素必须考虑。
所以,资本家是不会无休止的加长工作日的。
然而,作为资本家,他已成为人格化的资本。
资本家的灵魂就是资本的灵魂。
而资本只有一个生活本能,那就是实现增殖,获取剩余价值。
所以,纵使有诸多因素,有多大的阻力,资本家们仍然想方设法加长工作日,因为他们的野心是永远无法满足的,他们就像吸血鬼一样,吸的血越多,他们的生命力就越旺盛。
这是一种力量,一种金钱控制人的思想,从而控制肢体行为的力量。
金钱已经取代了这些资本家们的灵魂,指挥躯体。
资本家无限的加长工作日,这就必然加大了他们与劳动者之间的矛盾。
劳动者们为了能够活下去,不得不起来反抗。
在十七、八世纪的欧洲,这种斗争是非常常见的,工人们总是用罢工等方式进行抗议。
这是整个资产阶级和整个工人阶级之间的斗争。
在资本主义社会,这种资本家永无休止的剥削和由此而激发的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斗争,最终以资本家的妥协而告终。
正常工作日的规定,是几个世纪以来,工人和资本家之间长期斗争的结果。
第七部分剩余价值率和剩余价值量
首先,什么是剩余价值量?
剩余价值量就是一个工人在一个工作日内生产的剩余价值乘以工人总数,我们可以用下面的式子表示:
剩余价值量=单个剩余价值×工人总数-----
而单个人的:
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可变资本量-----
在公式
中,经过变换之后,剩余价值=剩余价值率×可变资本量
所以在公式
中,剩余价值量的大小取决于剩余价值率的值。
即:
剩余价值量=剩余价值率×可变资本量×工人总数
因此,
当工人总数不变时,若可变资本量减少,则可按同一比例提高剩余价值率(即提高劳动力受剥削程度)而使剩余价值量保持不变;
当可变资本不变时,若剩余价值率降低了,则可增加工人人数来保持剩余价值量不变;
当可变资本量和剩余价值率都不变时,若雇佣人数减少,则可按比例的延长工作日的方式来补偿。
从剩余价值量的变化规律中可以得出结论:
雇佣工人的人数是决定剩余价值量的一个重要因素,而雇用一定数量的工人,就需要预付一定量的资本。
因此,货币转化为资本,就必须有一个最低限额,预付资本只有达到这个最低限额,货币才能转化为资本,货币所有者才能成为资本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资本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