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案例分析题综合练习及参考答案 1.docx
- 文档编号:11976352
- 上传时间:2023-04-16
- 格式:DOCX
- 页数:21
- 大小:29.56KB
《教育学》案例分析题综合练习及参考答案 1.docx
《《教育学》案例分析题综合练习及参考答案 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案例分析题综合练习及参考答案 1.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学》案例分析题综合练习及参考答案1
电大《教育学》案例分析题综合练习及参考答案
绪论——第三章
案例1:
有人说:
“学习和研究教育学是学校领导的事情,教师是从事教学的,只要把学生教好就行了,学不学教育学无所谓。
”
问题:
这种认识对吗?
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
答:
这种认识是错误的。
学习和研究教育学的意义之一在于指导教育实践。
在学校教育过程中,教育理论可以帮助教师按照教育和教学规律及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去完成教育和教学的任务。
认真研究教学过程的本质和特点,研究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状况,研究教学方法和教学原则,吸收古今中外优秀的教育遗产,从而提高教育和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案例2:
如今的孩子很小就接受了各种各样的新生事物,脑子里千奇百怪的东西很多。
有时候,他们会在课堂上或课后向你提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
比如,你在课堂上讲太阳和月亮,有的孩子便会问:
“老师,太阳为什么白天出来?
月亮为什么晚上才出来?
”对这样的问题还能勉强回答,但有些孩子在课后向我提出的问题,真的让我难以回答。
比如,有的孩子会冷不丁地问你:
“老师,什么是‘酷毙了’?
”“老师,怎样才能当上还珠格格?
”我一时哑然。
有时我想,或许我真的是年纪大了,不再适合当小学老师了。
问题:
面对这位老师的困惑,你认为问题出在哪儿?
请用教师素质现代化的要求来回答。
答:
这位教师的困惑,主要在于他对当今时代社会的新生事物,新鲜词的不理解,换句话说是教育思想观念的现代化跟不上步伐。
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教师素质的现代化。
因为教育中的任何活动都要靠教师进行,教育的目标的实现,效果如何都取决于教师。
教师素质的现代化包括:
教育思想观念的现代化,职业道德素质的现代化,能力素质的现代化。
总之,教师素质的现代化是现代社会对现代人的总体要求在教师职业上的特殊反映。
案例3:
国外有人调查统计了某一家族的八代人136名家族成员,发现其中有50名男子都是音乐家。
有人认为,这是遗传因素决定的。
问题:
你认为对吗?
应怎样看待这一现象?
答:
这种认识是片面的。
人的发展是个复杂多变的过程,有许多因素在起作用。
遗传素质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生物前提和发展的潜在可能性,没有这个前提人就无法得到发展。
如:
一个生来就聋哑的人,也就不能发展听觉,成为音乐家。
但是,遗传为人的发展提供的可能性能否成为现实性,关键还在于后天的环境和教育。
必要的遗传素质并不能从根本上决定一个人的发展。
环境对人的发展有重要影响,教育才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案例4:
我是一个9岁孩子的家长。
在孩子5岁时,我就开始带孩子去各种特长班上课,以培养和开发孩子的智力。
可是,近一段时间,孩子拒绝去特长班上课,在学校也拒绝学习任何新东西,而且性格变得孤僻。
我想尽了各种办法,他都不肯再学习。
我真不知道怎么办,请帮助我。
问题:
这位家长望子成龙的努力为什么适得其反?
请从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关系进行分析。
答:
这位家长的做法违背了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
教育与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关系是辩证的。
一方面,教育促进儿童青少年的发展,儿童青少年的发展依赖于教育;另一方面,教育作用的发挥又受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状况的制约。
要使教育发挥其主导作用,就必须根据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去进行。
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决定了教育必须循序渐进地进行。
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又决定了教育必须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选择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方法。
这位家长拔苗助长的做法必然会适得其反。
案例5:
当代有位教育专家兼作家这样叹息中国的教育:
“要想使中国的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好前程,现在中国父母唯一要做的恰恰不再是帮助学校把他们的考分再提高一些,而是保护好自己孩子的天赋别再受学校的侵害吧!
”
问题:
这段话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请你从教育的根本目的出发对中国当前的教育进行反思。
答:
这段话指出了当前中国教育的弊端,当前中国教育趋向于分数教育(即应试教育),都是以分数来衡量一个学生的好坏,学生已经变成读书机器,而失去了本身拥用的天赋,没有自我了。
实施全面发展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必然要求,全面发展教育由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等部分组成要能迎接新世纪的挑战,中国教育已经开始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解放人的自我了。
案例6:
成都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基础教育办学行为有关问题的通知》中规定:
“坚持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就近免试入学,任何公办、民办和各类进行办学体制改革的小学、初中不得以考试的方式择优选拨新生,也不得以小学阶段各类学科竞赛(如小学数学奥赛等)成绩作为录取新生的依据。
”
问题:
你对成都市教育局的规定有什么看法?
请从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出发对奥赛进行评价。
答:
我认为成都市教育局的规定除了进一步规范基础教育的办学,避免教育偏离它的轨道成了变相教育,这个规定也促进了全面发展教育目的的实现。
实施全面发展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必然要求。
全面发展教育由德,智,体,美,劳动技术教育等五育组成。
在新技术革命的挑战面前,注重智力发展是当代世界各国教育的共同趋向。
奥赛正是发展学生的智力,用知识的精华去武装学生,迎合教育的趋向。
但许多人却一味地为了奥赛。
只注重去发展学生的智育,而忽视其它四育的发展,厚比薄彼,有所偏废。
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只知竞赛,而不知其他是不是健全的。
案例7:
2004年《中国教师》杂志对儿童的生存状态进行了调查。
调查发现:
833名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的学生中,有47%的学生认为自己的童年不快乐。
主要表现是:
受考试折磨、没有自由、压抑、紧张、忙碌。
期中考试是学生认为童年不快乐的主要原因。
学生的年龄越高越觉得自己的童年不快乐。
一位每逢考试就会犯“间歇性精神错乱”的学生,高考后却被中国人民大学录取了。
后来是他给中学班主任的信揭发了迹。
原来,为了逃避每月一次的考试排名和在排名中总位居30多名时所遭受到的同学鄙夷的目光、父母的数落和自己的失望,他精心设计了骗局,瞒过老师、同学和父母。
为了避免他再次“犯病”,学校允许他仅把考卷作为作业来完成,也不参加成绩排名。
父母不再苛求他的成绩,转而开始担心他会因学习而熬坏身体。
父母丢掉了过重的幻想和期望后,生活也开始变得轻松。
自己除没有了来自家庭和排名的压力,心情变得舒展、学习也感到了轻松,学习效果也变得更好。
问题:
从调查数据以及上面的案例分析,我们的教育出了什么问题?
答:
从调查数据以及上面的案例分析,我们的教育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就是以发展人的单方面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活动或以帮助学生通过学生选拔考试为根本目的。
这就是所谓的应试教育,应试教育因其把单纯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作为学校的唯一追求而成为片面教育。
而且是学生各方面素质发展的最大绊脚石。
案例8:
为了检查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情况,市教委检查组上午8时前来到了xx学校。
检查组长向该校校长说明来意后,校长说:
”我们学校对素质教育十分重视,课外活动开展的丰富多彩,有科技小组、美术小组、音乐小组……,但现在学生正在上课。
下午课外活动时,请你们指导。
”
你认为该校对素质教育理解正确吗?
为什么?
(参见教材P115-117)
案例9:
读者薛女士反映,转学还不到一学期的10岁儿子小雷(化名)跟过去比好像换了个人。
以往由于喜欢做小动作,小雷没少挨老师的骂,结果看到老师就害怕,不得不转学。
到新学校后不久,小雷在上课时又忍不住做起了小动作,被老师发现了。
新老师什么也没说,只是微笑着轻轻拍了一下他的背,便继续上课了。
以后,每次新老师走过小雷身边,如果小雷没做小动作,老师就会对他微笑并点头表示赞许。
很快,小雷改掉了坏习惯,还爱上了学习,自信心大增。
问题:
请从该案例分析,对待有问题的学生新老师的教育机智。
请从小学生的生理及心理发展特点分析。
答:
小学生身高体重处于两次增长高峰期之间,是相对稳定发展时期。
他们的有意注意已开始发展,但无意注意仍占优势,他们的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小学生的情感不稳定性以及不善于控制的特点也很突出,特别是小学低年级还是依据他人的要求评价自己。
这些都是小学生的生理及心理的发展特点。
上面这位新老师正是正确认识到了这点,并机智地运用这个特点来引导小雷,既纠正了他,又不伤害他的自尊心,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一定要注重培养孩子的情感,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更为重要和紧迫。
案例10:
19世纪末,美国西部有个坏孩子,他把石头扔向邻居的窗户,把死兔装进桶里放到学校的火炉里烧烤,弄得到处臭气熏天。
9岁那年,他父亲娶了继母,父亲对继母说:
“你要注意着孩子,他在我们这里最坏,让我防不胜防,头痛死了。
”继母好奇地走进孩子,对孩子进行了全面了解后,对丈夫说:
“你错了,亲爱的,他不是最坏的孩子,而是最聪明的孩子,只是我们还没有找到发挥他聪明才智的地方罢了。
”继母很欣赏这个孩子,在他的正确引导下,孩子很快走上了正路,后来成为美国著名的企业家和思想家,他就是戴尔·卡耐基。
问题:
你怎样理解“坏孩子”“差学生”?
你从这个故事中得到什么启发?
答:
所谓差等生就是指那些不能达到基本教育要求,德智体全面发展水平较差或发展不平衡的学生。
学生都是可教育的,没有哪个学生天生就是不想学好,世界上只有教不好学生的老师,决没有不可教育的孩子。
教育的力量是巨大的。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知道:
(1)平等公正地对待他们,尊重,理解,信任他们,使他们主动接受教育。
(2)一分为二地看待他们,找出教育的切入点。
(3)给差等生以高尚的教育爱,转变差等生并不难,使他们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也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案例11:
有一次,女教师画了一个圆圈儿问大学生:
“这是什么?
”大学生思考良久,才底气不足地说了一句:
“可能是零。
”又一次,女教师画了个同样的圆圈儿问一群小学生:
“这是什么?
”孩子们立即七嘴八舌地回答:
“是太阳。
”、“是烧饼”、“是足球”、“是西瓜”?
“是老师的大眼睛!
”……女教师听了,不由得目瞪可呆!
你对这一现象有什么看法,请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观点分析。
第四——第六章
案例1:
对学生来说,由于知识基础的差异和个性品质的不同,对新课程也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
比如,新课程提倡的研究性学习,就有很多学生不知所措。
一个班少则有四五十人,多则六七十人,要进行有效的合作和探究,难度很大。
据上课教师分析,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只有那些主动性强的学生受益,三分之二的学生是跟着走或跟不上。
在众多的课堂实践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只是那些性格外向的学生,性格内向的学生只能做旁观者。
这种状况很容易导致学生出现两极分化。
问题:
对于新课程改革中遇到的这个问题,你认为应该如何调动全体同学的积极性,采取怎样的方法,才能使所有学生在教改中收益?
答:
对于新课程改革遇到这个问题,应该重视智力开发与学生能力的培养,在加强基础知识教学中,重视思维能力,学习能力的培养,特别重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
还应重视个别差异。
加强个别指导,每个学生已有的经验及其天资,禀赋,兴趣,性格等心理品质差别很大,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案例2:
课堂上有位学生指出老师某个问题的解释有错误,老师当时就恼怒起来:
“某某同学,算你厉害,老师不如你,以后老师的课就由你来上好了!
”全班同学随老师一起嘲笑这位学生,该生从此在课堂上不能发现问题,不能主动回答问题了。
问题:
请你从该实例,评价该老师的做法有哪些不当之处,这种行为违反了哪条教学原则?
答:
该老师对待提出质疑的学生,一棒喝退,严重挫伤了该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这种行为违反了“教师主导与学生自觉性相结合”的原则,特别是违反了“创造民主的教学环境”。
民主的教学环境,能使学生的思维经常处于积极的活动之中,主动地探索新知,能使学生的聪明才智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从而使启发的效果处于最佳状态。
案例3:
从2001年秋季开始,江西省的小学生们告别沿袭了一贯的百分制,实行新型的成绩考核评价机制——“等级+特长+评语。
”
目前,山东潍坊市小学已经取消各种形式的统考,废除了“百分制”,代之以“评语+特长+等级”的新的评价标准,严禁以升学率作为考核、评价学校和教师工作的唯一标准。
问题:
你对江西和山东潍坊市所开展的教育评价改革持什么态度?
答:
江西和山东潍坊市所开展的教育评价改革是符合当前素质教育的需求,废除百分制,使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用“等级+特长+评语”,因材而评价,面向全体学生,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才是教育的目的所在。
案例4:
一位老师在教《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时有这样一段师生双边活动:
老师问:
“邱少云身上是怎么烧着的?
”
学生答:
“敌人打出的燃烧弹烧着的。
”
老师又问:
“邱少云身后有什么?
”
学生答:
“有一条水沟。
”
老师再问:
”邱少云跳进水沟里没有?
”
学生答:
“没有。
”
老师接着问:
“邱少云最后怎么样?
”
学生答:
“牺牲了。
”
有人认为这是启发式教学,你认为是吗?
为什么?
请用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进行分析。
(参见教材P228-230)
第七——第八章
案例1:
前不久,笔者在一次出差途中,恰巧与某旅行社组织的一个小学毕业生夏令营同在一个硬卧车厢。
在十几个小时的旅行中发现,这批小学生不仅有的带着真皮旅行包和高档生活用品,而且许多孩子不吃团里发放的方便食品,大量购买饮料、食物、纪念品,甚至三俩结群走七八节车厢到餐车吃”小炒”,十元一盘的果盘更是供不应求……
如何看待这些孩子的消费现象?
请从劳动教育或三结合教育方面进行分析。
(参见教材P277、418)
案例2:
初二的时候,我(台湾作家三毛)数学总是考不好。
有一次,我发现数学老师每次出考试题都是把课本里面的习题选几题叫我们做。
当我发现这个秘密时,就每天把数学题目背下来。
由于我记忆力很好,那阵子我一连考了六个100分。
数学老师开始怀疑我了,这个数学一向差劲的小孩功课怎么会突然好了起来呢?
一天,她把我叫到办公室,丢了一张试卷给我,并且说:
“陈平,这十分钟里,你把这些习题演算出来。
”
我一看上面全是初三的考题,整个人都呆了。
我坐了十分钟后,对老师说不会做。
下一节课开始时,她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
“我们班上有一个同学最喜欢吃鸭蛋,今天老师想请她吃两个。
”然后,她叫我上讲台,拿起笔蘸进墨汁,在我眼睛周围画了两个大黑圈。
她边画边笑着对我说:
“不要怕,一点也不痛不痒,只是晾晾而已。
”画完后,她厉声对我说:
“转过身去让全班同学看一看!
”当时,我还是一个不知道怎样保护自己的小女孩,就乖乖地转过身去,全班同学哄堂大笑起来。
第二天早上,我悲伤地上学去,两只脚像灌了铅似的迈不动,走到教室门口,我昏倒在地上,失去了知觉。
从此,我离开了学校,把自己封闭在家里。
问题:
请运用德育教育的原则对该教师的行为进行批判。
如果你的三毛的老师,你会怎样帮助三毛?
答:
有效地进行德育,不仅要掌握德育工作的特点,客观上也需要依据一定的原则来解决和处理好各种各样的关系和矛盾;掌握德育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卓有成效进行德育所必需的。
而三毛的数学老师发现了三毛的错误,没有进行个别教育,直接在全班同学的面前用极端的手段打击学生,没有正面教育,疏通引导,使学生丧失了信心,从此害怕上学,造成严重的负面效果。
如果我是三毛的老师,我会对学生晓之以理,导之以行,以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让德育发挥到最大效果。
案例3:
开学不久,陈老师发现杨良同学有许多毛病。
陈老师心想,像杨良这样的同学缺少的不是批评而是肯定和鼓励。
一次,陈老师找他谈话说:
“你有缺点,但你也有不少优点,可能你自己还没有发现。
这样吧,我限你在两天内找到自己的一些长处,不然我可要批评你了。
”第三天,杨良很不好意思地找到陈老师,满脸通红地说:
“我心肠好,力气大,毕业后想当兵。
”陈老师听了说:
“这就是了不起的长处。
心肠好,乐于助人,到哪里都需要这种人。
你力气大,想当兵,保家卫国,是很光荣的事,你的理想很实在。
不过当兵同样需要科学文化知识,需要有真才实学。
”听了老师的话,杨良高兴极了,脸上露出了微笑。
问题:
分析案例中陈老师在教育过程中主要运用了哪些德育原则和方法?
答:
陈老师的方法用得恰到好处,树立了学生的信心,挽救了一个后进生。
从德育方面来看,陈老师在教育过程中主要运用了知行统一原则,正面教育,疏通原则,并在运用中”活化”了原则,以及运用了自我修养法,品德评价法等德育方法。
案例4:
一位家长在星期一发现儿子上学时磨磨蹭蹭,便追问是怎么回事,孩子犹豫了半天才道出实情。
原来在上个星期二早上,班主任老师召开了全班同学会议,用无记名的方式评选3名“坏学生”,因有两名同学在最近违反了学校纪律,无可争议地成了“坏学生”;而经过一番评选,第三顶“坏学生”的帽子便落在儿子头上。
这个9岁的小男孩,居然被同学选出了18条“罪状”。
当天下午初二年级组长召集评选出来的“坏学生”开会,对这三个孩子进行批评和警告,要求他们写一份检查,将自己干的坏事都写出来,让家长签字,星期一交到年级组长手中。
该家长当着孩子的面,没有表示什么,签了字便打发孩子去上学。
随后,她打通班主任的电话,询问到底是怎么回事,班主任说:
”你的孩子是班上最坏的孩子,这是同学们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出来的。
”当她质疑这种方法挫伤了孩子的自尊心时,老师却回答:
“自尊心是自己树立的,不是别人给的”,并说他们不认为有什么不对,其目的也是为了孩子好。
自从这个9岁的孩子被评选为”坏学生”后,情绪一直非常低落,总是想方设法找借口逃学。
问题:
请用相关的德育教育原则对该班主任的做法进行批判。
答:
该班主任用无记名方式评选了3名“坏学生”,其用意是想以其严格要求学生,让学生引以为戒,想用此对学生进行教育,但这种做法违反了德育原则中”以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致使消极因素增长。
身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该在教育中因势利导,长善救失,运用名种形式,不断强化和发扬学生自身积极向上的一面,抑制或消除落后的一面。
案例5:
开学第一天,新任班主任邹老师走进初二(5)班教室,发现黑板上写着“你也下课吧”五个大字。
原来,该班已连续换了两任班主任,原因是该班学生无论是学习、班级卫生以及日常行为规范等方面的表现都极差,前两任班主任就因为在班主任积分上被扣分而失去了当班主任的资格。
问题:
如果你是邹老师,你该怎么办?
答:
我会在知行统一原则和以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的指导下,运用陶冶教育法。
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能言传,言教,还要善于身教,情教。
这种不言之教主要是以自己的行为举止,对学生深切期望和真诚的爱,以及自己的精神情操来接触,感化学生。
这种感化由学生对教师的注目而产生。
案例6:
著名哲学家黑格尔当年从神学院毕业的时候,他的老师给她写过一则评语:
“黑格尔,健康状态不佳。
中等身材,不善辞令,沉默寡言。
天赋高,判断力健全,记忆力强。
文字通顺,作风正派,有时不太用功,神学有成绩,虽然尝试讲道不无热情,但看来不是一个优秀的传道士。
语言知识丰富,哲学上十分努力。
”
问题:
黑格尔老师的评语有什么特点?
你认为应该怎样给学生写评语?
答:
我觉得黑格尔的老师的评语,以比较艺术的方式,让孩子和家长知道缺点与不足的地方,这样有利于孩子的进步,这评语从平静的语气,应力求写出”这个人”来,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1)写给学生看出。
(2)写出“这个人”。
(3)写“这个人”的”新起点”应运用发展的眼光,通过鼓励的方式让学生交流,对学生的发展和取得成绩表示认同。
使学生形成健康的目的,自我认识,更好地把握自己未来的发展,更体现一定“教育性”。
第九章——第十一章
案例1:
赵老师是某中学的一名青年教师,现在正担负着班主任工作,他深深服膺于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的教育格言,发誓要做一名热爱学生的优秀教师。
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他一心扑在对学生的教育教学上。
为了解和接近学生,以便取得学生的依赖,他与学生一起参加课外甚至校外活动,如打球、下棋、逛电子游戏厅等,几乎对学生的各种愿望都是有求必应。
但是,一学年下来,赵教师却感到非常沮丧;不仅学校领导批评他过于放纵学生,而且班上的同学也对他的管理方式颇有微辞,抱怨老师有偏向。
为此,赵老师非常苦恼,几乎动了辞掉班主任职务的念头。
问题:
(1)请从教育学有关原理的角度,指出赵教师工作的主要问题在哪里?
(2)试结合教师素养的理论观点,谈谈如何改进赵老师的工作
答:
(1)赵老师用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来鞭策自己是正确的,立下的志愿也很好,但他为了取得学生的依赖,几乎对学生的各种愿望都是有求必应,这种做法严重违背了德育的基本原则,德育要方向性与现实性相结合,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赵老师方法失当,爱严相失。
(2)赵老师应加深教师的基本素养,特别是教育理论素养和教育能力素养,要懂理理论联系实际,把所学到的知识分析,再创造,制定一套可行的方案。
要尊重信任学生,也要严格要求学生。
案例2:
近日有报道称,新学期开学不久,南京市的一些小学一年级教师很是为自己班上一部分新生“超前”的学习基础发愁,有的孩子已经认识几百个汉字并且会做简单的加减乘除,识字最多的竟已过千,大大超出小学一年级的课程要求。
按理说,学生基础好,教师工作起来也应该更轻松。
实则不然,“超前教育”带给小学教师更多的是多方面的困惑。
问题:
你对当前家庭教育中这种“超前教育”现象的看法如何?
答:
一方面,有超前“基础”的孩子并不是全部,这就必然因学生基础差异太大,而导致学习进度参差不齐。
另一方面,”超前教育”也容易使学生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缺乏端正的学习态度和明确的学习目标。
当孩子满怀憧憬地开始自己的学生生涯时,却发现学校里上课教的东西早已烂熟于心,便很容易对学校生活产生倦怠心理。
上课不听讲自然是家常便饭。
因此”超前教育”要因人而异。
”超前教育”的后果是不容忽视的,家长在对孩子进行超前要三思而后行。
案例3:
前不久,我在xx小学见到一位教师给一名学生脖子上挂了一个牌子,上面写着“数学23分,语文46分。
”这个学生耷拉着脑袋,满眼泪花。
你的感触是什么?
请从教师职业道德和义务方面分析这位教师的行为。
答:
我对这位教师的行为表示愤慨。
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
教师对学生要真心热爱。
(1)教师要对学生亲切关怀,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2)教师要对学生的爱要做到严格要求和尊重信任相统一,(3)教师热爱学生,要做到公正无私,关心热爱每一个学生,尤其是那些需要帮助的差生、落后生。
教师的义务要求:
教师应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所以这位教师的所做所为违背了上述要求。
教师不能因为学生成绩不好而歧视甚至放弃对学生的教育。
无论对于什么样的学生,教师都要立足教育,尊重学生,杜绝这种体罚学生和言语刺激的现象发生。
案例4:
“新时期中小学师生关系大调查”中,从学生答卷反映的情况看,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只有12。
3%的学生首先想到教师,“心里有话要说的时候,”只有48%的学生找老师说。
而从教师答卷调查结果看,却有90。
2%的教师认为“所有学生”或者“大部分学生都很信任”自己,有81%的教师愿意与“所有学生”或者“一部分学生”交朋友。
而当调查问到“有人认为,对学生适当体罚是必要的”,居然有53%教师“可以理解”,认为“确有一定效果。
”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你认为新时期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怎样的。
(参见教材P387、376、390)
案例5:
有些教师要求迟到的学生先喊“报告”,待讲课教师允许后从前门进去,说明迟到理由……经教师同意后方能入座;有些教师怕影响多数同学听课,将迟到学生一律关在教室外,待讲完课才让进入教室;还有的教师允许迟到的学生进入教室,但都在教室里罚站很久。
你认为这几种做法如何?
应如何正确对待?
(参见教材P387、390)
案例6:
有个成绩不太好的学生,上课时特别爱举手回答问题,甚至有时老师问题还没说完,他便把手高高举了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学 教育学案例分析题综合练习及参考答案 案例 分析 综合 练习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