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摄影史的发展脉络.docx
- 文档编号:11975542
- 上传时间:2023-04-16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22.47KB
世界摄影史的发展脉络.docx
《世界摄影史的发展脉络.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摄影史的发展脉络.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世界摄影史的发展脉络
•世界摄影史的发展脉络
×
(一)早期(1825—1917):
摄影术的探索和实验时期;
×
(二)现代(1918——1960年代):
摄影艺术现代主义思潮处于主流的时期,摄影艺术多元发展,相互辉映;
×(三)后现代(1970年代——今):
摄影艺术进入后现代主义时期。
•摄影的曙光
•第一节古代中国对摄影光学的贡献
•第二节新的视觉媒介——摄影术的诞生
•第三节摄影术的改进
•第一节古代中国对摄影光学的贡献
•一·《墨经》光学八条
•1、光的直线传播
•2、影子的成因及变化规律
•3、针孔成像的道理
•4、针孔暗箱成像时,物、像大小取决于物距和像距的关系
•5、类似放大率的概念
•第一节古代中国对摄影光学的贡献
•二·光学折射现象的发现
1、公元前139年西汉淮南王刘安主编《淮南万毕术》——用冰造透镜的记载;
2、汉武帝时,人们懂得用白光琉璃折射阳光使暗室变白昼;
3、北宋沈括《梦溪笔谈》对小孔成像和凹面反光镜作分析和解释;
4、元代、明代数位科学家进行了小孔成像光学实验。
•第一节古代中国对摄影光学的贡献
•三·色散现象的发现和感光化学应用
1、北宋药学家寇宗和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有石英类晶体折射并发散色光的记载;
2、公元三、四世纪的中国炼丹术记载金属的化学反应;苏轼《物类相感志》记载“盐卤写纸上,烘之字黑”;两千多年前的中国陶瓷制造也应用了感光化学的方法。
•第二节新视觉媒介—摄影术的诞生
•一·托马斯·韦奇伍德(ThomasWedgwood)(英)
•二·尼埃普斯(NiépceJoesphNicéphore)(法)
“阳光摄影术”(Heliography)
•三·达盖尔式摄影法(Daguerreotype)
银版法:
标志着摄影术的诞生
•四·塔尔博特(W.H.F.Talbot)与卡罗式摄影法(Calotype)
•第二节新视觉媒介—摄影术的诞生
•一·托马斯·韦奇伍德(ThomasWedgwood)(英)
•第一位在暗箱内用感光材料录下影像以达到记录目的的人——数次不成功的实验
•暗箱(CameraObscura)——一个黑暗的房间
•第二节新视觉媒介--摄影术的诞生
•二·尼埃普斯(NiépceJoesphNicéphore)(法)
“阳光摄影术”(Heliography)
•Niepce拍摄的《窗外的风景》,PaysageaSaint-LoupedeVarennes(法文)
•以沥青为感光材料,这幅特长时间曝光的作品产生相当特殊的影像,由于曝光时阳光角度产生了改变,所以光线就产生了趣味的变化。
Q:
缺点是什么?
三·达盖尔式摄影法(Daguerreotype)
银版法——标志着摄影术的诞生1839年
•达盖尔式摄影法的进步之处:
•1、具有摄影学上最精美的影像质量,丰富的银色影调完全没有颗粒;
•2、曝光时间大大缩短。
8小时——5分钟
•达盖尔式摄影法的缺陷:
•1、成本高,操作复杂,普及性不强;
•2、是直接的正像,无法复制,不利传播。
•四·塔尔博特与卡罗式摄影法(Calotype)
•
卡罗式摄影法
又称负性相纸或碘化银纸照相法,1841年
•第二节新视觉媒介——摄影术的诞生
•卡罗摄影法的负片是采用在一种优质书写纸上涂碘化钾和硝酸银,制成一种半透明的纸质负片。
•卡罗摄影法的正像照片具有木炭画的素质,色调柔和而又浓厚。
由于纸质负片的纸张纤维在印相过程中要挡住一些光的渗透,因而印制的照片稍有膘肋感,清晰度稍差。
•卡罗式摄影法的问世,仅比达盖尔式摄影法晚两年。
从影像质量讲,远不如达盖尔式摄影法。
这主要是由用白纸作为片基造成的。
影像质量问题,主要表现在:
(1)清晰度差:
(2)层次少;
(3)影纹粗糙。
但它有一个很大的优点:
“能用负片反复印制正片,这是达盖尔式摄影法所不及的
正因为如此,由负片制作正片这个方法,才成为今天我们所用的摄影方法的基础。
也可以说,这是F.塔尔博特对摄影做出的最大的贡献,尽管他的卡罗式摄影法为后来比它更好的摄影方法代替了
卡罗式摄影法(Calotype)的进步与不足
进步之处:
1、氯化银比碘化银感光性强;
2、主要靠显影而不是靠晒相来曝光,可以观察和控制成像;
3、纸质负片,价格低,可以多次复制
不足:
成像颗粒粗
•第三节摄影术的改进
•一·火胶棉湿版法
•1851年,在玻璃板上获得永久性负片或正片的第一次真正实用的方法
•优点:
价格便宜、
曝光时间短(只需15-5秒种)、
操作简便、
清晰度高、
能长久地保持照片原样
•火胶棉摄影法的特点
•火棉胶法制作过程敏感度十分高,而且多变,要在每一片玻璃上用手工涂上火棉胶的混合物(用军用强棉药溶解在天空醚和酒精中),当玻璃还是湿的时候,小心地用银硝酸钾激活,曝光和冲晒,然后在氰化钾溶液中固定,最后在金属版上涂上温暖的山达脂和薰衣草油混合物从而完成制作,整个过程中每个步骤都要求精确的操作。
由于成像过程的不可预计性,这种火棉胶技术可以产生独特又富有个人风格和情感的影像。
•火胶棉摄影法作品展示
•第三节摄影术的改进
•二·明胶乳剂和干版法
•明胶:
动物软骨的提炼物,透明无色的粘合剂。
•1871年开始使用。
•1880年后,明胶干版法取代湿版法。
•从此,在世界范围内,许多国家都建立起了照相感光材料工业。
•感光材料的革新
片基的革新:
金属板纸玻璃板透明硝化纤维
达盖尔塔尔博特
银版法卡罗式摄影法胶棉湿版法明胶干版法
1839184118511871
1888年美国伊斯曼公司发明胶卷
•徕卡的德国精神——
•徕卡相机的历史,是从1911年奥斯卡·巴纳克(见图)成为徕卡公司研究部主任时开始的。
•奥斯卡·巴纳克是一位很有才华的机械工程师,也是一个狂热的摄影“发烧友”。
他喜欢拉着笨重的大相机和三脚架外出拍照,更喜欢用电影机拍摄短片。
•那时他他熟悉拍电影使用的35毫米电影胶片。
为了携带方便,他特意设计了一种使用35毫米电影胶片、可拍摄24x36毫米规格底片的小型相机用来试拍,作为拍摄电影曝光时的参考。
•到了徕卡时代就不仅仅是技术
•1913年,奥斯卡·巴纳克制作了一台采用42毫米镜头、l/40秒快门速度,可以拍摄40张底片的“测光机”,它也就成了世界上第一台135相机。
当时该相机还没有牌子,后来人们称之为“原型徕卡”(ur-leica)。
•徕卡(Leica)这个名字,是从徕兹Leitz和相机camera两组英文词的字头组合而成(Lei-Ca)。
最初,也曾按读音组成“LECA”(勒卡),但由于与法国克待乌斯公司制造、在1924年推出的使用35毫米无齿孔胶卷的“EKA(爱卡)”相机发音易混淆,就改为“Leica”(徕卡)。
因此,相机的起名比制造相机晚。
•尽管相机的牌子确定为“徕卡”,但一直都没有将牌子刻在相机上。
直到1932年出的徕卡II型双取景器相机才刻上这个名字。
而此前相机上的名字是“厄恩斯特·标茨威兹勒”(ERNSTLEITZWETZLER),以及字母“DR.P.”(DeutscheReichsPatent的缩写,意为“德国专利”)。
•第一台徕卡相机问世后,这种轻便相机系统一直延用至今,“徕卡”不仅代表一种新的相机型号,它也是当时第一套摄影系统(包括相机放大机和放映机)的名称。
•80多年来,徕卡相机的发展显示出世界相机发展的历史轨迹。
•徕卡相机的发明不仅促进了人类摄影历史的发展,也为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徕卡逸事
•美国航空摄影师MarkMayer的一段惊险经历:
当时这位摄影师正在8,000多米的高空战斗机上,用一架Leica-flexSL2MOT俯拍另一架飞机,不料因两架飞机相距太近,致使飞机突然失控,撞上了被拍的飞机。
虽然摄影师与驾驶员还来得及跳伞求生,但他的徕卡相机却没那么幸运,从8,000多米高空直坠入加里福尼亚荒茂的沙漠中,事后经多次寻找都未能寻到
●直到一年后,美国海军陆站队在此地演习时,一名军官发现了埋在沙漠里的相机,幸亏机身的门因受损无法打开,才将它送到一家专业相机店处理,并冲洗其中的底片。
结果躺在炎热沙漠里一年之久的幻灯底片因为机身封闭良好,居然毫发无伤。
当看到底片上的飞机,店主才想起以前读过的有关飞机坠毁,寻找相机的报道。
最后终于找到并归还真正的原主。
现在这台历惊凶险,依旧身无大伤的“神话相机”珍藏在徕卡公司的博物馆内
•另一个有惊无险的故事发生在法国导报摄影师EricValli的身上。
这次经受考验的是LeicaSummilux-R1.4/80镜头,地点是在尼泊尔的高山地区。
当时摄影师为了拍摄一组野蜂聚居地的画面,用绳索攀上一座直立80多米的悬崖。
当靠近峰顶时;他将自己悬在空中更换镜头,这只670克重的大光圈镜头不慎脱手,落入深谷。
当他听到镜头与岩石碰撞出的刺耳声响时,已全然放弃了希望。
•等回到崖下,找到镜头时,他发现除了外面的金属环有损伤外,里面的玻璃丝毫未损;并仍可以调控拍摄。
直到用它拍完整组作品,回到欧洲才将它送到徕卡公司检验,发现除了镜头中心有肉眼看不出的偏移外;整体质量没有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这位摄影师用该镜头拍完的这套作品还在荷兰摄影大赛上赢得了自然摄影大奖。
•快速成像相机
•1972年,美国人爱德华-兰德发明了快速成像技术Polaroid,又称拍立得)即影即有相机。
•其优点十分明显,但现在却遇到了严重的危机,宝丽来为了保持某种姿态,打出了艺术的牌号,这种最不艺术的摄影方式在另一个意义上成为了艺术的捍卫者。
•本质上,宝丽来是反摄影的。
本雅明把摄影定义为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但宝丽来因为没有底片,反而捍卫了艺术品的独一无二性,它的影像“吝啬”,恰好是对现在日益铺天盖地的复制泛滥的“图像时代”的一个讽刺。
•日本的自动化技术
•日本人把电子技术带入摄影领域始于20世纪50年代。
他们运用计算机设计出了优秀的镜头和光学系统,完善了使用35mm胶片--当今最流行规格的高质量照相机。
•然后,他们还利用美国计算机和宇航工业所发展起来的微电路学概念和计算机芯片,设计出了人们现在已经司空见惯的高灵敏测光系统、自动曝光系统和自动聚焦系统(AF)
•数码摄影技术
•早在八十年代开始研发数码相机,进入九十年代后数码相机技术才得有长足的发展,1992年柯达(Kodak)公司推出130万像素的数码相机,与此同时,英国公司也推出了图像摄取器件分辨率高达100万至600万像素的工业用数字相机。
•两年后,苹果电脑公司推出了称为“快拍”的首批廉价数字相机。
随后在1995年3月,卡西欧计算机公司推出QV-10数字相机,成为数码相机市场起步的信号。
•随着数码相机技术的逐步成熟,用户群的不同基本把数码相机分专业型、商用型和经济宜用型。
•数码摄影与传统摄影的比较
•物质载体:
胶卷&CCD感光元件
•拍摄效果:
•拍摄速度:
•输入输出方式不同:
•早期人像摄影探索与风格
•摄影术发明后,小型手绘人像被淘汰,大量人像画师加入人像摄影师行列;
•19世纪40年代出现人像照相馆,使用达盖尔法;
•名片照片的流行
•希尔和亚当森
•卡梅隆夫人
•卡梅隆夫人——摄影术的先行者
•朱丽娅·玛格利特·卡梅隆(J.M.Cameron)(英)(1815-1879)
•受拉菲尔前派画家的影响:
古典浪漫主义
•对卡梅隆的评论
•“焦点”问题
•“大体上说就在于缠绕在现代装束的人物身体上或盖在头上的一块或深或浅的织物,它被设计得这里伸出来,那里掖进去,在这些东西的拍摄中焦距没对准。
”
——1865年评论家A·H·沃尔(A·H·Wall)在《摄影新闻》上对卡梅隆的描述
•“我在对焦的时候,当影像在我眼中非常美时,我就不再调整到更清晰的焦点。
”
•“哦,人把心灵敞开多好啊!
它可以弥合生活所有的小烦恼和伤痕,让人感到这个宽阔世界在跳动,把所有的人都看作自己的兄弟,把个人融入强大整体的思想之中。
”
——卡梅隆
卡梅隆夫人:
受拉菲尔前派画家的影响:
古典浪漫主义
•合成摄影
•雷兰德——艺术摄影之父
•复杂舞台形式和文学比喻方式的道德题材创始人——《人生的两条道路》
•照片的多次印放合成创始人
•两次曝光和照片剪辑术的最早尝试者之一
•合成摄影
•鲁宾逊——画意摄影的先导
•摄影在多领域的观察
一、考察摄影(ExpeditionPhotography)
从19世纪50年代起,摄影成为考古、地质地理、测量学、生物、文化、人类学和其他考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作用:
记录和佐证
•一般由考察队中的成员或吸收为考察队成员的专职摄影师完成
•奥沙利文(美)
•其作品构成19世纪美国摄影作品的主体之一。
•1867年,作为美国官方摄影师远征西部,用镁粉火光最早拍摄矿山内部照片;1869年-1873年,美国西南部探险,拍摄切里峡谷、祖尼印第安人村庄
•摄影在多领域的观察
•纪实摄影
•摄影在多领域的观察
•阿诺德·根舍,德裔美国人,1869-1942
•摄影史上最早拍摄移民生活的尝试
•摄影在多领域的观察
•约翰·汤姆森
•英,1837-1921
英国工人阶级生活记录者,远东、中国社会记录者
作品集《中国和她的人民》四卷;
《伦敦街头生活》
•约翰·汤姆森
•学习摄影的方法
•摄影容易上手,易学难精。
•一、重视基础理论
•二、多实践
•三、多看优秀作品(尤其是大师作品)
•四、多比较、多交流、多思考,处处留心
•五、提高文化、艺术修养
•摄影作品的评价
•分析和评价照片的基本指导原则:
(1)主题突出原则
(2)简化原则(或突出重点)
(3)创新原则
•评价摄影作品一般从五个角度去看:
(1)真(真实性、真情等)
(2)新(新角度,新题材等)
(3)美(有美感)
(4)深(有深度)
(5)难(有难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世界 摄影 发展 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