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副厂恒定大光圈变焦镜头横向比较.docx
- 文档编号:11974152
- 上传时间:2023-04-16
- 格式:DOCX
- 页数:70
- 大小:5.05MB
三大副厂恒定大光圈变焦镜头横向比较.docx
《三大副厂恒定大光圈变焦镜头横向比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大副厂恒定大光圈变焦镜头横向比较.docx(7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大副厂恒定大光圈变焦镜头横向比较
三大副厂恒定大光圈变焦镜头横向比较
编者:
看到一篇台湾地区网友进行的三大副厂恒定大光圈变焦镜头横向比较的文章,稍做整理后供广大爱好者参考。
文章导读:
∙三支镜头简介
∙镜头外观结构对比
∙视角差异
∙周边失光(暗角)测试
∙色散测试
∙镜头畸变测试
∙分辨率测试
∙焦外表现
∙前景虚化表现
∙最近对焦距离测试
∙1:
1放大对比
∙总结与镜头采购建议
首先是三款镜头的参数规格对比表格(红色字体表示优秀之处):
项目\型号
图丽16-50mm
腾龙17-50mm
适马18-50mm微距
最大光圈
F2.8
F2.8
F2.8
视角
82.4°-31°3’
78°45’-31°11’
69.3°-27.9°
镜头结构
15片12组
16片13组
15片13组
最小光圈
F22
F32
F22
最近拍摄距离
0.3m
0.27m
0.2m
放大倍率
1:
4.88
1:
4.5
1:
3
光圈叶片数
9
7
7
滤镜直径
77mm
67mm
72mm
尺寸
84×97.4mm
74×81.7mm
79×85.8mm
重量
610g
434g
450g
附件
莲花型遮光罩
前后镜头盖
莲花型遮光罩
前后镜头盖
莲花型遮光罩
前后镜头盖
帆布镜头袋
参考售价
113000日元
55000日元
60000日元
三支镜头之间的关联与区别:
1.三支镜头的发售时间相隔约为半年(腾龙2006年6月→适马2006年10月→图丽2007年3月)
2.望远端同为50mm
3.均为G镜头(镜身不设置光圈调节环)
4.均无超声波对焦马达
5.广角各相差1mm
6.滤镜直径各相差1级
7.卖点不同,图丽为9片圆形光圈,腾龙为轻巧的重量,适马为具有微距拍摄能力
三支镜头简介:
腾龙SPAF17-50mmF/2.8XRDiIILDAspherical[IF](以下简称17-50):
腾龙的第一支APS-C画幅恒定F2.8大光圈标准变焦镜头,史上的第三支(注一),可以看作是A09AF28-75mmF2.8XRDi镜头的APS-C版本,两者的用料与参数相当接近,同属于轻量化设计的镜头。
注一:
史上第一颗APS-C大光圈标准镜头为NikonAF-S17-55mmF2.8G,第二支则是SIGMA18-50mmF2.8EXDC。
适马18-50mmF2.8EXDCMacro(以下简称18-50):
适马SIGMA18-50mmF2.8EXDC的改进版,改进了前代存在的广角端存在明显暗角和画面边缘品质降低的问题,将最近对焦距离拉近到0.2m,冠上了微距的名头。
虽说是改版,但镜头结构经过重新设计,也是第二支具备SIGMAELD(ExtraordinaryLowDispersion)超低色散镜片的"DC"镜头(注二)。
相比前辈,该镜头的抗眩光和抵消色散能力都有所提升,具有的微距能力增加了镜头的适用范围。
(笔者认为该镜的微距能力普通,只能算够用。
)
注二:
DC镜为适马APS-C画幅专用镜头代号,尼康与图丽的代号同为DX、腾龙则是Di-II
图丽AT-X165ProDX(以下简称16-50):
该镜头是三支镜头中最晚推出的,也是广大摄影爱好者所强烈期盼的一支。
它是图丽与宾得共同开发的一支镜头,无论从镜身做工还是参数配置,均属副厂镜头中少见的重量级产品。
16-50是目前副厂镜头中唯一具备镜头本体切换AF/MF机构的镜头,该镜头具有24mm(使用在DSLR上的等效值)广角优势,它的第一块镜片采用了WR(Water-repellent)镀膜技术、具备防泼水与泼油性、防止脏污与留下指纹,设计很人性化。
(测试镜头是笔者借用的,因此未测试WR的抗污性能。
)
题外话:
宾得DA★16-50mmF2.8EDAL[IF]SDM
图丽AT-X165ProDX的姐妹镜头宾得DA★16-50mmF2.8EDAL[IF]SDM:
长度上比图丽16-50稍长一些(84×98.5mm),变焦环和对焦环的设计优于图丽16-50,最大的区别是宾得DA★16-50mmF2.8EDAL[IF]SDM加入了SDM超声波对焦马达。
镜头外观结构对比:
左起:
适马18-50/腾龙17-50/图丽16-50
可以看到图丽16-50的变焦环设计相当窄小、反而不常用的MF对焦环佔去了一半以上的镜身长度,另外图丽16-50是三支镜头中体积最大、重量最重的。
普通状态
三只镜头在望远端时,镜身长度最长。
从图中可以看出适马18-50和腾龙17-50的差异不大,而采用二段式设计的图丽16-50的长度在三者中是最长的。
镜筒伸出状态
遮光罩出场!
左起:
适马18-50的遮光罩/腾龙17-50的遮光罩/图丽16-50的遮光罩
从遮光罩的大小就可以看到镜头口径上的差异,这也反映在使用遮光罩后的气势上。
仅有图丽16-50遮光罩的内面有贴绒毛。
三家镜头厂不约而同地沿用了原有镜头的遮光罩、其中Tamron17-50是跟A09共用的,SIGMA的18-50是跟17-70MACRO共用,而Tokina16-50则是跟12-24mmF4共用。
三款镜头的遮光罩
镜头再次变焦到望远端,可以看到三支镜头连「金线or金圈位置」都有所不同。
装上遮光罩的样子(普通状态)
装上遮光罩的样子(镜筒伸出)
前镜片,可以看到三支镜头的镜片镀膜各有差异、色泽都不同,而图丽16-50的口径虽有77mm,但第一片镜片的实际尺寸和另外两颗镜头却是差不多的、差别在于图丽的镜筒壁比较厚些?
可以看到就算都有加上UV镜,图丽16-50的镜筒壁上的字体依然可以被看到。
三款镜头前镜片对比
后镜组与接环,后镜片的镀膜同样各自有不同的反射光,而测试中三款镜头的接环均为NikonF接环。
三款镜头尾部接环对比
镜头盖,各家的一目了然,应该就不用标示了。
其中个人觉得适马的镜头盖最难用。
适马!
迎合一下中夹式的潮流吧!
别给我"高级"镜头,配的却是"初级"的镜头盖!
镜头的前盖
后镜头盖,腾龙跟适马都是缺乏人性化的设计,安装时需要找准对点,不能凭感觉安装,紧急时常常手忙脚乱。
因此笔者直接用下方的Nikon原厂镜头盖取代之,而Tokina则值得称赞,与Nikon原厂镜头盖一样、采用无方向性的设计,可以凭感觉随手拆装。
小小设计上的区别,却带来无限便利!
镜头的后盖
视角差异:
这张照片用脚架拍摄,三颗镜头的最广角端拍摄,然后用软件将照片依照视角位置作置中缩图。
可以看到三颗镜头的1mm视角差异,在实际的照片上呈现出不小的差别。
接着比较一下图丽16-50在16mm与尼康12-24mm最广角差异有多少,在APS-C画幅DSLR上一个等效于24mm,一个等效于18mm,视角的差异仍明显。
但图丽16-50的16mm已经是DSLR上F2.8变焦镜头中最广的视野了。
接着看看单张的差异:
DSLR中最广角的图丽10-17鱼眼最广角的视野:
尼康12-24mm在12mm的视角:
图丽16-50的16mm视角:
腾龙17-50mm的17mm视角:
适马18-50mm的18mm视角:
50mm视角差异:
再来看看三颗镜头望远端50mm是否有差别:
对焦距离约为7到8米,可以看到三颗镜头望远端的视角表现非常一致,不过当对焦距离拉近,三颗镜头的视角就会有些许差异。
后续的测试中可以看到这些许差异,先以此说明做为参考。
图丽16-50的50mm视角
腾龙17-50的50mm视角(配图标识有错,应为Tamro17-50@50mm)
适马18-50的50mm视角
周边失光(暗角)
接着来看看广角端的周边失光状况、这边的测试已经将三颗镜头的UV镜卸下,拍摄时面对白色牆壁,距离约1m,使用自定义白平衡,EV+1.0,原图直接缩小拼贴、无任何调整。
另外为了清楚了解周边失光问题,测试用的光圈级数较细分,请参阅标示!
F2.8
F3.5
F4.0
F5.6
F6.3
F8.0
笔者的看法:
根据测试的结果,其实三颗镜头的差距都很细微。
但真正仔细观看、会发现几个特点:
1.腾龙17-50在曝光上偏「亮」,而适马18-50与图丽16-50偏灰阶,尤以图丽16-50最暗
2.周边失光状态上图丽16-50与腾龙17-50的程度相当,F2.8时周围的失光程度明显
3.适马18-50也许广角仅达18mm,因此在周边失光方面最为轻微,甚至F2.8时的周边失光程度与其他人F4.0时相当
4.适马18-50在相同的色温下色调偏暖,腾龙17-50则偏冷
色散测试
色散一般分成两种,一种为慧星像差,物体边缘会有些残影,另外一种为大光比情况下出现的紫光或蓝光,这是因为镜片色散所致。
这三颗专为DSLR打造的大光圈镜头,都提供了多片低色散镜片。
笔者特别翻出一些小赠品,找到一个电镀金属跟水鑽的小饰品。
利用三颗镜头的50mm端拍摄,不过因为拍摄物体相当小,对焦点跟景深部分没有办法完全掌控好,因此对焦位置跟景深差异请忽略,以观看三颗镜头色散问题为主。
结果则非常明显,图丽再次维持了他的坏传统,看图吧!
原图,中间红色框框就是1:
1裁切的位置
F2.8
F4.0
F5.6
F8.0
笔者的看法:
通过对比图可以非常清楚可以看到,图丽16-50在光圈缩到F8之时在金属部分仍带有紫边,色散抑制有待加强。
反观腾龙17-50与适马18-50两者在最大光圈上的表现已经很优异了,其中又以适马18-50的抑制能力稍好一些,但都远远好过图丽16-50。
图丽16-50难道又是要延续图丽过去一些镜头在色散问题上的传统?
镜头畸变
变形:
接着要来看看变形抑制能力,一支好的广角镜头在变形的修正上面一定得要够水准才行。
当然,一篇好的测试得要找对测试方法,还好,笔者写的都是半吊子……因为凑齐三颗镜头测试时的时间,台北遇到连日大雨,无法出门,只好请大家将就点看看我们家仓库的巨大衣橱吧!
拍摄距离约3m,有用PS拉参考线截图来看变形程度,所有镜头都以F4.0光圈拍摄。
衣橱照片亮度有作调整,以便清楚看到暗处细节,因此请忽略色彩的差异,提供大家作参考之。
最广角端16/17/18mm:
图丽16-50@16mm
腾龙17-50@17mm
适马18-50@18mm
笔者的看法:
似乎广角的变形随着三颗镜头的最广角等级不同而变化,图丽16-50的16mm周围筒状变形最明显,应该是广角的宿命吧(四边向外扩)而腾龙17-50与适马18-50也有明显的筒状变形、但似乎比较稍稍轻微些。
但广角视角的差异优势,个人觉得16mm还是优于17/18mm许多。
24mm视角
小广角端24mm:
图丽16-50
腾龙17-50
适马18-50
24mm端除了图丽16-50有些许筒状变形外、其馀的腾龙17-50跟适马18-50表现都不错,不仔细比对很难看出变形程度。
35mm视角
中焦段35mm:
图丽16-50
腾龙17-50
适马18-50
三颗镜头在35mm端都出现了些微的「枕状」变形(四边向内凹),也看出Ken的照片没有完全水平与垂直拍摄,已经尽力水平了、还请大家见谅(汗)。
50mm视角
望远焦段50mm:
图丽16-50
腾龙17-50
适马18-50
望远端也有些微的枕状变形,但不是很明显,三颗镜头的表现旗鼓相当。
分辨率测试
接着来看重头戏、解像力(解析度、分辨率)测试。
测试前必须先作说明,于日前在测试腾龙17-50与适马18-50后,引发热烈反响,因此得知腾龙17-50的对焦成像并非平面,而是呈现放射状的弧线,但是因为这样的焦平面特性与另外两颗镜头不同,因此边缘成像的结果部分Ken虽然提供,但请各位酌量参考之,特此说明,以免误导视听,谢谢!
测试使用手动白平衡,上脚架搭配快门线拍摄。
撷取中央与左上角1:
1图片,然后三张打字与拼贴完成。
所有照片均为原始拍摄档桉裁切,原汁原味让大家品尝。
并附上一张原图裁切示意图,红色框框内即为截图位置。
另外因为三支镜头视角略有不同,加上变焦标示仅能用于目测,因此若干照片(尤其是边缘截图)图案的样式会有些差异,这是因为视角的差异所致、但截图的位置均固定不变,还请见谅!
16/17/18mm:
中央1:
1裁切测试照片
中央F2.8
中央F4.0
中央F5.6
中央F8.0
个人觉得三支镜头在最广角端的中央成像表现相当接近,仅有SIGMA18-50在F2.8时稍稍有点松散(但不明显)。
其余在缩小光圈下,三支镜头的表现都是非常清晰的。
同样的,除了F2.8之外,腾龙17-50在曝光方面都较为明亮。
16/17/18mm:
边缘成像
边缘F2.8
边缘F4.0
边缘F5.6
边缘F8.0
边缘部分可以看到图丽16-50产生了部分紫边,成像方面以适马18-50较为清晰。
腾龙17-50不知道是不是由于MIJ(日本制造)版本差异,表现比起之前测试MIC(中国制造)版本要好,光圈缩小之后边缘成像反倒有后来居上的结果。
24mm解析度
24mm:
截取示意图
中央F2.8
中央F4.0
中央F5.6
中央F8.0
24mm中央的成像与最广角端雷同、三颗镜头表现都非常一致。
24mm:
边缘F2.8
边缘F4.0
边缘F5.6
边缘F8.0
边缘成像方面,三支表现也雷同,但16-50似乎在缩小光圈后改善比较有限,其馀两支则是缩小光圈后锐利度逐步提升。
35mm解析度
35mm:
截取示意图
中央F2.8
中央F4.0
中央F5.6
中央F8.0
在35mm中央的成像,三支镜头的表现就出现了明显差异。
其中腾龙17-50几乎可以说是无可挑剔的成像领先,而适马18-50与图丽16-50则是在缩小光圈后有明显的解像力提升,但图丽16-50在最大光圈时紫光乍现,有点让人感到失望。
35mm:
边缘F2.8
边缘F4.0
边缘F5.6
边缘F8.0
边缘方面则由适马18-50居于上风,其馀两支也能在缩小光圈后紧追其后。
50mm解析度
50mm:
截取示意图
中央F2.8
中央F4.0
中央F5.6
中央F8.0
50mm的中央测试截图方面把Ken吓了一跳,图丽16-50的F2.8成像竟然好过F4.0,F4.0不仅成像较鬆散,甚至还有紫边,经过再三确认Ken製图时并没有弄错顺序。
原图也还保留,其余腾龙17-50跟适马18-50表现都很正常,光圈全开时稍软了点,缩光圈后有明显的改善。
50mm:
边缘F2.8
边缘F4.0
边缘F5.6
边缘F8.0
至于边缘,图丽16-50跟适马18-50表现都不错、仅有腾龙17-50因为曲线焦点差异而有些落后。
焦外表现
"后"方散景与色彩表现:
接着要来看的是镜头的散景能力,Ken为了本次测试,特别买了超合金盖塔侠模型来助阵。
也因为超合金盖塔侠模型的色彩鲜艳,也一併用来给大家参考色彩的差异部分。
而散景的部分Ken一共测了前焦点与后焦点两种,这边先来看看前焦点。
对焦位置在前方黑色盖塔侠的黑色领巾部分(受限于D200的对焦点所致),焦段上三支镜头统一使用50mm,并且测试不同光圈下后方的散景变化。
另外照片右上角有标示镜头型号,可拿来参考比对之用。
F2.8
F4.0
F5.6
F8.0
仔细比对了一下,原本以为唯一提供九片光圈的图丽16-50应该在此一项目可以有显著领先。
不过实际上比对三颗镜头的散景都差不多,但真的要分出高下,图丽16-50似乎比较柔一点,而腾龙17-50则是二线性较为明显,适马18-50比较中庸。
色彩方面,讲实在的,Ken若是没标示镜头型号,应该没有人可以分的出来这是哪颗镜头。
而前面测试周边失光,还有解像力测试,拍摄的是纯白色牆壁,三支镜头却呈现出三种不同的色调?
经推测,可能与镜头的测光信息回传、D200机身的1005PRPGTTL测光有关,但之前已经手动固定白平衡了,加上Ken没有相关佐证,这点大家参考就好。
但依照测试来说,拍摄彩色物件,三支镜头色彩相当,但拍摄白色物体,色彩还有曝光高低就会出现误差,也提供给大家参考之。
前景虚化表现
"前"方散景与色彩表现:
接着一切场景与条件不变,将对焦点改成在后方盖塔侠G的左手腕上,用来看看前方的散景与后方散景的呼应状态。
F2.8
F4.0
F4.0
F8.0
仔细比对后发现一个有趣的差异,在最大光圈下,图丽16-50前后景的散景相当一致,二线性较为轻微。
而腾龙17-50则是后方二线性较明显,但前方黑盖特手上的尖刺却反而呈现出漂亮的柔化。
而适马18-50则是介于两者之间,但三者间的差异其实都很细微,文字表达上恐有放大之效,特别注明请参考。
最近对焦距离测试
最近对焦距离测试:
接着最近对焦距离测试,由于仅有18-50单支标示MACRO能力,因此这个项目仅作为拍摄参考,不作任何评论,照片附上原图缩图与1:
1裁切对焦点都在黑盖特的脸上。
镜头型号与光圈设定均标示于照片右上角。
图丽16-50:
F2.8
F4.0
F5.6
F8
F22
腾龙17-50:
F2.8
F4
F5.6
F8
适马18-50:
F2.8
F4
F5.6
F8
F22
1:
1放大对比
1:
1裁切:
图丽16-50:
F2.8
F4
F5.6
F8
腾龙17-50:
F2.8
F4
F32
适马18-50
F2.8
F4
F5.6
F8
F22
总结与镜头采购建议:
呼!
总算写到最后一段了!
本篇测试Ken就不在提供任何的镜头分数评比,因为其中量化后的数字容易引起一些质疑。
相信这些花时间整理跟编排版面的测试照片足以让您了解三颗镜头的差异,也希望各位不吝啬给予一些指教、以便弥补一些Ken在评论与看法上的不足之处。
另外因为取得Tokina16-50的一週期间,台北的天气都没有好转过,本来也打算要去顶楼测试一下面对太阳的「耀光测试」无法实行。
加上天雨无法外出取景的众多缺憾,让Ken感到些许失望,相信各位也跟Ken一样。
也希望后续16-50正式推出后,能有机会补上这段的测试....另外对焦速度上,腾龙17-50真的非常快,而图丽16-50次之,最慢的是SIGMA18-50,不能说是差异很大、但是却能明显感受出来,这个部分也值得大家做为参考。
接着谈谈测试后对于个别镜头的采购建议:
图丽16-50mmF2.8:
基本上这是目前APS片幅DSLR所能获得的最广角大光圈标准变焦镜头,装置在D200与D2机身上重量平衡最佳,最大光圈可用,但是必须小心高反差时出现的紫边。
而手感上面,不论拆装镜头都建议你能小心操作,因为那个浮动的MF环已经让Ken在家中吓出一身冷汗。
操作上也被那个狭小又靠近接环的变焦环所限制,如果未来有机会更新一下版本,起码做到跟Pentax姊妹镜一样的手感、那这支镜头的卖相铁定更好,另外一再拖延的发售日期让不少人等的很不耐烦、到完稿的今日为止,台湾地区还尚未发售。
腾龙17-50mmF2.8:
这支推出时间最早,用户最广大的镜头可以说是A09的APS-C版本,也是目前APS-C片幅专用大光圈标准镜头中最为轻巧的版本。
与Nikon同方向的变焦环操作非常顺手,而全焦段最大光圈中央成像是三支镜头之冠,虽然周边失光方面表现稍微逊色,但只要懂得控制光圈与拍摄主题,相信问题并不大。
适马18-50mmF2.8:
除了MACRO项目的先天优势外,18-50可以说是三颗镜头当中表现最平均者。
成像不是最差,但也不能说是最好。
焦段18mm不是最广,但也堪用,而整体变形与周边成像也都领先。
额外总代理商的三年保固也算是一个加分项目,而逆向的变焦方式,让使用一堆Nikon原厂镜头的Ken花了点时间适应,加上适马使用的皮质涂装,都让人感到些许的可惜,当然还有那个超级难用的镜头盖,建议买了这支,镜头盖就收到箱子裡,另外买个Nikon镜头盖来的便利多了。
最后感谢大家花了这么多时间观看此篇,咱们下次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副 恒定 光圈 变焦镜头 横向 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