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文化文物统计报表制度.docx
- 文档编号:11970958
- 上传时间:2023-04-16
- 格式:DOCX
- 页数:51
- 大小:45.81KB
全国文化文物统计报表制度.docx
《全国文化文物统计报表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文化文物统计报表制度.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国文化文物统计报表制度
全国文化文物统计报表制度
总 则
文化部制定的《全国文化文物统计报表制度》,是对全国由文化部门(含文化系统和文物系统)主办的或实行行业管理的文化及相关产业,以及文化部门主办的非文化及相关产业等,定期进行全面调查的统计报表制度。
一、基本概念及涵义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是对全社会经济活动进行的标准分类。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采用经济活动的同质性原则划分行业类别,即每一个行业类别都按照相同性质的经济活动归类,而不是依据行政事业编制、会计制度和部门管理归类。
一个行业(或产业)是指从事相同性质的经济活动的所有机构的集合。
是按照各机构(或劳动者)从事的经济活动进行分类。
在划分国民经济行业时,一个机构的行业性质是根据该机构所从事的经济活动确定的。
如果一个机构从事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经济活动,则按主要活动确定行业。
我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三次产业划分:
第一产业,指农业、林业、牧业、渔业。
第二产业,指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
第三产业,指除上述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类产业。
第三产业的分类: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
文化及相关产业:
是指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
根据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活动的属性特点,划分为公益性文化活动和经营性文化活动两大类。
文化及相关产业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在我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基础上的派生分类,有文化服务和相关文化服务两大类:
文化服务:
主要有新闻服务,出版发行和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文化艺术服务,网络文化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其他文化服务。
相关文化服务:
主要有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销售。
本制度调查的文化及相关产业,根据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活动的属性特点和财务核算形式划分,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两大类。
文化及相关产业活动的价值体现在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一致性上,即为社会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同时,为国民经济发展创造物质财富。
非文化及相关产业:
指由文化部门主办的不属于文化及相关产业的其他各类行业活动。
非文化及相关产业在为国民经济发展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为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提供一定的物质条件。
二、调查性质与目的
本制度的制定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文化为核心,以服务于构建高效而又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发展文化及相关产业为目的,而建立一套科学的统计指标体系。
本制度制定的指标体系立足于获取客观翔实的统计数据,分析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发展动态,分析微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状况,反映文化体制改革进程中出现的问题与难点,反映文化及相关产业宏观规模、水平、结构,以及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等。
为有关部门研究制定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战略、规划、政策提供统计服务和决策依据,同时为社会各界了解文化工作提供统计信息服务。
三、调查对象与内容
调查对象:
本制度的调查对象,有法人机构和产业活动机构两大类。
法人机构指同时具备下列条件的机构:
(1)依法成立,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2)独立拥有和使用(或授权使用)资产,承担负债,有权与其他机构签订合同;(3)会计上独立核算,能够编制资产负债表的独立核算机构。
产业活动机构指同时具备下列条件的机构:
(1)位于一个场所,从事一种或主要从事一种经济活动;
(2)相对独立地组织生产、经营或业务活动;(3)能够掌握收入和支出等核算资料的单独核算机构或附属机构。
调查内容:
本制度的调查内容,主要包括被调查机构的从业人员情况、资产设施拥有量、财务经营状况、业务活动开展情况等四大方面内容。
四、统计表
本制度制发的统计表,有基层表和综合表两种。
原始记录和统计台账,是填报基层表的依据,各地应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原始记录和统计台账制度。
原始记录由基层机构根据发生的统计事项,随时进行登记。
统计台账由基层机构根据原始记录登记,并定期进行加总。
基层报表由基层机构根据统计台账、会计报表、政府统计部门的定期统计报表等有关业务活动或管理资料,按报告期填报。
综合表是由计算机完成对基层报表进行综合汇总的报表。
有关统计表的表式、指标解释及报送要求附后。
五、统计报表的审核汇总和逐级上报
本制度制发的统计年报和定期报表,均由文化(以下均含文物)行政主管部门用电子计算机进行统计汇总,即将本辖区内的所有基层统计报表录入计算机,汇总出本辖区相关的综合年报。
1、基层报表的填报
要求基层统计报表必须严格按照本制度规定的统计口径逐项填报,务必做到标识部分的各项代码和报表内的各项指标数据不重、不漏;并严格按照各项指标的计量单位填报,不得随意改变计量单位;报表要整洁,字迹要清晰。
认真审核后,经本机构负责人签字和加盖本机构公章后,按期上报本级文化行政主管部门。
2、基层报表的审核
各级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应首先将本级所有文化基层机构上报的统计报表收集齐全,并对基层统计报表逐一进行逻辑关系和平衡关系审核。
再将本级所有基层报表数据录入计算机,用计算机系统软件提供的审核功能进行再次审核、汇总、备份、上报。
3、综合汇总及信息反馈
各级文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完成本地综合年报的计算机汇总工作,并向下一级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反馈有关的综合统计信息。
六、实施要点
为确保本制度有效地实施,各级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应抓好以下要点:
1、加强法制观念、严格依法统计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细则》,是文化统计工作的规范和准绳,是实施本制度的根本保证。
各级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和基层机构的领导及有关人员,要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细则》等法规,明确各自的职责、权利、义务和法律责任,有效地组织实施,保证统计资料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及时性,发挥统计工作在文化建设中的服务与监督作用。
2、健全机构、充实人员
统计机构与统计人员是实行文化文物统计工作的组织保证,也是开展统计工作的前提。
各级文化行政主管部门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及国务院有关文件精神,建立和健全各级文化行政主管部门中的统计机构,充实行政主管部门和基层机构的专职或固定兼职统计人员,保持机构和人员的稳定,特别是统计年报工作要自始至终有专人抓到底。
3、抓好基础建设、提高统计水平
基层机构的统计基础信息建设是实施统计工作、提高统计质量的关键环节。
各基层机构要根据本制度的要求,健全原始记录、统计台账和基层的核算制度,加强统计数据管理;保证凭证和记录的完整,数字准确,防止数出多门。
各级文化行政主管部门要结合本制度的贯彻落实,采取短期培训等措施,组织专题性质的统计业务知识、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学习。
统计人员既要熟悉掌握统计专业知识和计算机应用技术,还应广泛熟悉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不断提高统计业务水平;并向相关领域的业务人员普及统计基本知识。
为实现统计职能转变,要不断推进管理创新,逐步完善由部门统计向行业统计的转变。
4、加强基层表填报的组织工作
基层表填报的组织工作,是贯彻本制度的主要环节。
各基层机构的负责人要加强对统计工作的领导,组织本机构的统计人员和有关的业务部门负责人及相关人员,集中时间和精力,认真学习并掌握本制度中的统计知识,真正做到懂表、识表,理解指标涵义,明确计量单位。
同时明确内部填报工作的责任,明确分工,各负其责。
根据基层表的调查内容,哪个部门、哪个人管理日常统计原始记录、统计台账或其他基础资料,就由哪个部门或哪个人负责年度时期数和年末时点数的归纳、整理工作,然后负责如实提供完整数字和有关资料给本机构的统计人员。
统计人员负责综合汇总本机构的数据及相关资料,并对数据的逻辑关系、平衡关系进行认真审核,还要与本机构的历史资料进行对比;遇有差错,分清责任,及时追查,纠正错漏;填写正式表格,交有关负责人审阅,履行签证手续,按时上报。
5、准确掌握统计口径
本制度使用的统计指标、计量单位、各种分类和编码等,是根据文化部门的业务特点,结合国家基本统计报表制度、国家标准和政策规定而编制拟定的。
各地要准确掌握本制度的统计口径,不另外采用其他口径。
在本制度规定的统计口径没有改变以前,其他方面如有改变,则仍以本制度的规定为准。
6、统计职能部门的综合与协调作用
各地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由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内对应的业务行政部门依法进行统计调查。
各业务行政部门应在规定时间内,收集齐对应行业的基层报表并完成数据的录入、审核和汇总后,送本级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内的计财部门进行综合汇总。
各级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应提高对统计工作重要性与必要性的认识,协调各业务部门的相应统计职能,全面完成本制度规定的统计调查任务。
7、加强统计监督搞好优质服务
各级文化行政主管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强化统计的监督职能,保障统计部门和统计人员依法独立行使统计调查、统计报告、统计监督的职能不受侵犯。
统计监督的作用,应寓于优质统计服务之中。
统计部门和统计人员要及时提供准确、系统、丰富的统计数据,写出内容充实、符合客观情况、具有观察力的统计分析报告,为党政领导机关决策服务。
8、加强统计手段现代化建设
加强统计手段现代化,是实行统计监督、提供统计优质服务的重要保证之一。
计算机具有数据处理快、准确性高、便于对数据进行多种平衡关系、逻辑关系的审核检错等功能,是科学开展统计工作的重要手段。
各级文化行政主管部门要重视计算机的升级换代,尤其是一些县、市级文化行政主管部门要抓紧计算机的配备工作,用较先进的手段来保证统计工作的时效性与准确性。
统计人员要努力学习业务、重视知识更新,利用计算机技术这一现代化工具,开展对统计资料的深入分析和研究工作。
9、其他统计调查
为了广泛了解社会经济现象在文化工作中的反映,在必要时可采取多样性的统计调查,用典型调查、抽样调查和一次性调查等,弥补年报的不足。
不论用以上哪一种调查方式制发的调查表,都必须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执行。
本制度自2007年11月1日起执行。
统计指标解释
一、标识代码解释
标识代码是指在计算机“全国文化文物统计系统”中录入相应代码数字,供程序汇总运行时作判断识别用。
标识代码务必填报准确。
标识代码填报出错,将直接影响到数据的汇总结果。
1、机录代码:
是各个填表机构的代码,该代码在每一种基层表数据库中具有唯一性。
在基层表录入计算机时,由受表的文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编号并录入。
2、填表机构名称(公章):
由填表机构填报本机构名称的全称,并加盖本机构的公章。
3、邮政编码:
由填表机构填报本机构所在地的邮政编码。
4、电话号码:
应填报填表人的联系电话,如通过总机转接的电话,需填报分机号码。
5、详细地址:
详细地址及门牌号码。
6、行业代码:
由受表的文化行政主管部门依据填表机构的行业分类,参照本制度所附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和“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以及“全国文化文物统计系统计算机编码说明”中行业细分类代码,对应填入下方的方框内。
7、企业、事业机构:
由填表机构依据本机构执行的会计制度类型,分别填报相应的统计报表。
8、地区代码:
依据国务院公布的行政区划和统计局公布的地区代码填报。
本地区各业务部门录入的地区代码必须一致。
9、机构的管理级别:
本制度调查的全部机构按其行政主管部门的行政级别划分,有“中央”,“省、区、市”,“地、市”,“县、市及以下”,“乡镇、街道”五级。
10、登记注册类型:
本制度调查的全部机构按其登记注册类型划分,有“内资企业(机构)”,“港、澳、台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三大类。
由填表机构根据本机构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类型,将对应的号码填入下方的方框内,事业机构参照本规定执行。
“内资企业(机构)”又分:
国有企业(机构),集体企业(机构),股份合作企业,联营企业,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私营企业,其他企业(机构)等八类。
“港、澳、台投资企业”又分:
合资经营企业,合作经营企业,港、澳、台商独资经营企业,港、澳、台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等四类。
“外商投资企业”又分: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资企业,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等四类。
“内资企业(机构)”分类:
国有企业(机构):
是指企业全部资产归国家所有,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规定登记注册的非公司制的经济组织。
不包括有限责任公司中的国有独资公司。
集体企业(机构):
是指企业资产归集体所有,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规定登记注册的经济组织。
股份合作企业:
是指以合作制为基础,由企业职工共同出资入股,吸收一定比例的社会资产投资组建,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共同劳动,民主管理,按劳分配与按股分红相结合的一种集体经济组织。
联营企业:
是指两个及两个以上相同或不同所有制性质的企业法人或事业机构法人,按自愿、平等、互利的原则,共同投资组成的经济组织。
有限责任公司:
是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规定登记注册,由两个以上,五十个以下的股东共同出资,每个股东以其所认缴的出资额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其债务承担责任的经济组织。
有限责任公司包括国有独资公司以及其他有限责任公司。
国有独资公司是指国家授权的投资机构或者国家授权的部门单独投资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
其他有限责任公司是指国有独资公司以外的其他有限责任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
是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规定登记注册,其全部注册资本由等额股份构成并通过发行股票筹集资本,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其债务承担责任的经济组织。
私营企业:
是指由自然人投资设立或由自然人控股,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营利性经济组织。
包括按照《公司法》、《合伙企业法》、《私营企业暂行条例》规定登记注册的私营有限责任公司、私营股份有限公司、私营合伙企业和私营独资企业。
私营独资企业是指按《私营企业暂行条例》的规定,由一名自然人投资经营,以雇佣劳动为基础,投资者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的企业。
私营合伙企业是指按《合伙企业法》或《私营企业暂行条例》的规定,由两个以上自然人按照协议共同投资、共同经营、共负盈亏,以雇佣劳动为基础,对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的企业。
私营有限责任公司是指按《公司法》、《私营企业暂行条例》的规定,由两个以上自然人投资或由单个自然人控股的有限责任公司。
私营股份有限公司是指按《公司法》的规定,由五个以上自然人投资,或由单个自然人控股的股份有限公司。
其他企业(机构):
是指上述企业(机构)类别之外的其他内资经济组织。
“港、澳、台投资企业”分类:
合资经营企业(港或澳、台资):
是指港澳台地区投资者与内地的企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及有关法律的规定,按合同规定的比例投资设立、分享利润和分担风险的企业。
合作经营企业(港或澳、台资):
是指港澳台地区投资者与内地企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及有关法律的规定,依照合作合同的约定进行投资或提供条件设立、分配利润和分担风险的企业。
港、澳、台商独资经营企业:
是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及有关法律的规定,在内地由港澳台地区投资者全额投资设立的企业。
港、澳、台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是指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经外经贸部依法批准设立,并且港、澳、台商的股本已占公司注册资本的控股比例的股份有限公司。
(凡是港、澳、台商的股本占公司注册资本的比例未达到控股的股份有限公司,属于内资企业中的股份有限公司。
)
“外商投资企业”分类: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
是指外国企业或外国人与中国内地企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及有关法律的规定,按合同规定的比例投资设立、分享利润和分担风险的企业。
中外合作经营企业:
是指外国企业或外国人与中国内地企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及有关法律的规定,依照合作合同的约定进行投资或提供条件设立、分配利润和分担风险的企业。
外资企业:
是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及有关法律的规定,在中国内地由外国投资者全额投资设立的企业。
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是指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经外经贸部依法批准设立,并且外资的股本已占公司注册资本的控股比例的股份有限公司。
(凡是外资的股本占公司注册资本的比例未达到控股的股份有限公司,属于内资企业中的股份有限公司。
)
11、部门判别:
本制度调查的全部机构按其所属部门划分,有文化部门(含文物)和其他部门两大类。
由填表机构根据本机构所属部门,选择其中一项,将对应的号码填入下方的方框内。
12、系统判别:
本制度调查的文化部门机构按其所属系统分类,有文化系统和文物系统两部分。
由填表机构根据本机构所属系统,选择其中一项,将对应的号码填入下方的方框内。
13、隶属关系:
本制度调查的文化部门机构按其隶属关系分类,有直属和非直属两部分。
直属:
指文化部门举办的由文化行政主管部门直接管理的一级机构。
非直属:
指文化部门举办的不由文化行政主管部门直接管理的二级机构。
由填表机构根据本机构与行政主管部门的隶属关系,选择其中一项,将对应的号码填入下方的方框内。
14、机构类型、经营类型:
由填表机构根据本机构所属类型选择其中一项,将对应的号码填入下方的方框内。
15、活动状态:
指按规定的报告期截止日之时填表机构的活动状态填报。
由填表机构选择其中一项,将对应的号码填入下方的方框内。
二、通用指标解释
行业、机构、从业人员指标解释
1、行业、机构指标解释
本制度调查的机构,指由文化部门主办或实行行业管理的文化及相关产业机构以及由文化部门主办的非文化及相关产业机构等。
文艺创作与表演:
指文学、美术创造和表演艺术(如戏剧、戏曲、歌舞、舞蹈、音乐、曲艺、杂技、马戏、木偶、皮影等各种表演艺术)等活动。
包括文学(含电影、电视剧剧本)、音乐、歌曲、舞蹈、戏曲、曲艺等的创作);美术(绘画、雕塑)、工艺品、书法、篆刻等的艺术创作;编导、演员的表演、创作活动;剧务、舞台美工、服装道具、灯光音响等活动;民族艺术创作;其他未列明的文艺创作、表演及辅助活动。
艺术创作机构:
指有专职创作人员、独立建制的剧目创作室(组)、美术创作室(组)及各类画院等专门从事艺术创作的机构。
不包括业余性质的文艺创作机构。
艺术表演团体:
指由文化部门主办或实行行业管理(经文化市场行政部门审批或已申报登记并领取相关许可证),专门从事表演艺术等活动的各类专业艺术表演团体,含民间职业剧团。
如话剧团、方言话剧团、滑稽剧团、儿童剧团、歌剧团、舞剧团、歌舞剧团、歌舞团、轻音乐团、乐团、合唱团、文工团、文宣队、乌兰牧骑、京剧团、昆剧团、地方戏曲剧团、曲艺团、杂技团、马戏团、木偶团、皮影团等以及由若干剧种组成的综合性专业艺术表演团体。
不包括半工半艺、半农半艺的剧团。
各类专业艺术表演团体,除部队系统外,均应统计。
艺术表演场馆:
指由文化部门主办或实行行业管理(经文化市场行政部门审批或已申报登记并领取相关许可证),有观众席、舞台、灯光设备,公开售票、专供文艺团体演出的文化活动场所。
包括剧院(场)、音乐厅、歌剧院(场)、舞剧院(场)、话剧院(场)、戏院、马戏场、影剧院等进行文艺表演的场所。
不包括电影院、礼堂、体育场馆、美术馆及绘画、雕塑等艺术馆。
附属于文化部门机构内非独立核算的剧场、排演场,公开营业的也应单独统计。
图书馆:
指各类图书馆的管理与服务(对文献和信息的搜集、整理、存储、利用和管理,向社会公众开放并提供科学、文化等各种知识普及教育)。
包括公共图书馆和各类机构内部举办的或单独举办的图书馆的管理与服务。
不包括部队系统以及文化馆(文化中心、群众艺术馆)、文化站内设的图书室。
公共图书馆:
指文化部门主办的面向社会服务的图书馆。
其他部门图书馆:
是指除文化部门主办的公共图书馆以外的图书馆机构,如教育、科研、厂矿企业等举办的图书馆。
群众文化活动:
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场所的管理和组织活动。
包括文化馆(含综合性文化中心、群众艺术馆)、文化站、文化宫、少年宫等群众文化活动。
在本制度中,目前暂不统计文化部门以外的文化宫和少年宫。
文化馆(含综合性文化中心、群众艺术馆)、文化站:
指专门从事群众文化活动的群众文化场馆。
不包括临时抽调人员组成、没有编制的农村和街道文化工作队、服务站等。
文化市场执法机构:
指专门从事文化市场依法管理与执法检查的事业机构。
如文化市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文化市场稽查队等。
文化艺术研究机构:
指有明确的研究方向和任务,有一定水平的学术带头人和一定数量、质量的研究人员,有开展工作的基本条件,主要进行文化艺术研究(含科技)的机构。
在研究机构中,凡财务上独立核算盈亏的为独立研究机构,财务上非独立核算的为非独立研究机构。
文化部门教育机构:
指文化部门主办的高等艺术职业院校和中等专业学校、文化干部院校、其他文化艺术教育机构。
高等艺术职业院校:
指按国家规定的设置标准和审批程序批准主办的,纳入国家招生计划,通过国家统一招生考试,招收高中毕业生和相当于高中学历者为主要培养对象,实施高等教育的全日制、独立设置的学院和高等专科艺术学校。
高等艺术院校均应填报国家教委统一印发的学年度“普通高等学校基层报表”,高等艺术院校举办的分校(教学点)或大专班,不计校数。
机构、学生人数应与向各级教委填报的“普通高等学校基层报表”的数字相一致。
职工人数应填报年末时点数;培训干部应填报当年累计结业人数。
在本制度中,只统计由文化部门主办和管理的院校。
中等艺术学校:
指文化部门内由文化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举办,纳入国家招生计划,按国家规定组织入学考试,招收小学或初中(或部分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历者,实施中等艺术教育、培养中等艺术人才的全日制专业学校。
中等艺术学校均应填报国家教委的学年度“中等专业学校基层报表”,各校举办的分校(或校外班)不计校数。
机构、学生人数应与向各级教委填报的学年度“中等专业学校基层报表”的数字相一致。
职工人数和培训干部人数的填报口径同“高等艺术院校”。
文化干部院校:
指各级文化行政主管部门领导的培养和训练文化干部的成人高等教育院校。
其他教育机构:
指不填报国家教委制发的教育事业基层报表的非正规的艺术学校、训练班等教育机构。
不包括随团的学员班。
其他文化事业机构、其他文化企业和非文化产业:
指不属于以上分类的文化部门内其他的文化事业机构和其他的各类企业机构。
艺术展览机构:
指各级文化行政主管部门直属的、具有一定的展出面积、展出设备,专门供艺术作品展览用的场所。
不包括文化馆(文化中心、群众艺术馆)内设的非独立核算的展览场所。
出版业:
包括书、报、杂志、音像制品的出版活动,如报社、杂志社、音像出版社、图书出版社等。
在本制度中,目前仅统计文化主管部门直属的独立核算的出版机构,以及文化机构办的独立核算的出版机构。
文化市场经营机构:
指经文化市场行政部门审批或已申报登记并领取相关许可证的、从事文化经营和文化服务活动的机构。
文化市场经营机构主要由以下统计调查对象组成:
演出经纪机构:
指经文化市场行政管理部门审批并申领了营业性演出许可证的娱乐性文艺演出的经纪代理,以及各种以经纪代理为主的演出公司等。
不包括作家、艺术家个人的经纪代理活动;影视演员经纪人代理活动;歌唱演员经纪人代理活动;模特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全国 文化 文物 统计 报表 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