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leAlignMax对极轴教程V10.docx
- 文档编号:11966987
- 上传时间:2023-04-16
- 格式:DOCX
- 页数:21
- 大小:3.84MB
PoleAlignMax对极轴教程V10.docx
《PoleAlignMax对极轴教程V1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oleAlignMax对极轴教程V10.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PoleAlignMax对极轴教程V10
阳台上,看不到北极星,最近试了EQalign软件对极轴,发现有个问题,当大气视宁度变差的时候,星点跳动幅度大,给漂移带了了很大问题。
Goto对极轴,当星点亮度不明显的时候,很难判断是不是目标星。
纯粹的漂移法,不能定量的调整,也不知道极轴的偏差到底有多大。
现在找到了一个软件:
PolaralignMax,看老外的说明效果不错,采用Pinpoint精确定位,比单一星点的判断要好,降低了视宁度的影响;另外它能够精确指示极轴的偏差程度,最后的精度可以达到1个角分以下,高于高桥极轴镜的5角分的精度。
首先给出一个基本的拍摄系统框图:
1)准备工作
软件环境:
1)操作系统:
最好是xp系统;
2)安装ASCOM6.0驱动和赤道仪的驱动(比如Celestron,Meade);(具体步骤参考stellarium控制赤道仪的方法
3)安装MaximDL;
4)安装PoleAlignMaxV2.0.35.msi,把PAMV2.0.55.zip解压的PoleAlignMax.exe覆盖安装路径原来的文件;
硬件环境:
1)赤道仪支持GOTO,比如EQ3Pro,HEQ5,NEQ6,CG5等;
2)主镜和导星镜装好,导星镜采用QHY5或者其它的CCD,但是要支持长时间曝光,不然星点太少,pinpoint解析会失败;导星镜的光圈尽量大;推荐60220+Q5;
3)笔记本电脑通过串口线已经连接好赤道仪。
4)完成校准,一星校准就够了,最好在导星镜中看到校准星,这样以后会方便些;
5)MDL连接赤道仪
首先赤道仪先开机,设置好经度,纬度,时间信息,并进行校准。
在Observatory的Setup界面中的Telescope框选择Options->Choose:
为了便于多个软件共同控制赤道仪,强烈推荐采用Poth方式连接赤道仪,即在Ascom->PothHub
然后选择Properties:
MotionControls和Autotrack打上对号;
EquatorialSystem选择Local即Jnow坐标系;
Latitude:
当前的经度
Longitude:
当前纬度;
然后再点击Choosescope:
选择合适的赤道仪,然后在点击Properties,设置好经度,纬度等信息。
一路OK,然后点击Observaory的Connect,一起正常的情况下就会出现Poth界面:
6)Stellarium和MaximDL通过ASCOM共享控制赤道仪:
为了便于图像解析,MaximDL需要连赤道仪,但是MDL的图形化做的不好不够直观,因为用Stellarium做为辅助,和MaximDL通过ASCOM共享控制赤道仪,stellarium控制赤道仪的方法见:
Hub
7)MaximDL安装GSC星体库,并设置好Pinpoint,拍摄一张图片,用Pinpoint解析,并同步赤道仪,方便PAM的解析。
参见MaximDL导星技巧,分析图片及构图V1.0.doc.zip
8)设置好Camera1(拍摄),Camera2(导星,比如QHY5),并连接好;
由于QHY5的刷新速度比较快,调整极轴后很快在画面上看到变化,因此PAM推荐选择GuiderCCD(即Camera2)进行曝光(注意在正式拍摄的时候要修改过来).
9)粗调极轴:
因为CCD的视野有限,偏差太大不好调整;另外要注意水平调整,这样调整一个方向不会影响另外一个方向。
2)设置Polealignmax
PAM的校准过程是这样的:
先在A位置拍张照片解析,得到图片中心精确位置和方位角,然后向动或西转动一个固定的角度(可以设置),然后在拍张照片解析,得到图片中心精确位置和方位角,然后再向刚才的方向转动同样固定的角度,拍张照片解析,根据这三张照片就可以精确计算出极轴的偏差。
然后PAM会把赤道仪转动到初始位置,用户要手动把一颗亮星放在图像的中心区域,根据偏差会用十字线显示一个位置,调整赤道仪的水平角或者仰角使得亮星移动到十字线,这样就完成对极轴了。
1)为了便于调整,在初始位置最好中心有个亮星,这样以后就不需要手动找亮星了;
2)初始位置最好是天顶附近,这样调整水平角和仰角基本上赤经,赤纬平行,便于调整和估算;
3)注意初始位置和旋转方向要一致,比如初始位置是在天顶的东侧,那么就要向东旋转;防止赤道仪翻转;当然要注意离天顶有一个角度,不然过一段时间就会偏转;如果在西面,就向西旋转;
TelescopeRAslew:
每次旋转的角度,一般取10度,增加这个角度,对极轴精度会提高,注意不能太大,不然第3次曝光的天区靠近地平线,精度就会收到影响;
Explosure:
曝光时间默认5秒,对于Q5+60220来说,增益取70%,星点很多了,pinpoint解析没有问题。
点击Telescope,选择Ascom->Poth连接望远镜。
点击PlateSovle页面:
水平分辨率和竖直分辨率,可以曝光一张后,用pinpoint分析,把这个值填进去;
Catalog选择:
GSC-1.1并设置好GSC1.1的位置,参见MaximDL导星技巧,分析图片及构图V1.0.doc.zip
然后点击setup:
按照上图设置,经纬度要精确,Delayafterslew和Post-expdelay取长些,因为赤道仪goto到指定位置会有一段稳定时间。
3)启动Polealignmax
在启动PAM之前,一定要用MaximDL曝光一张图片,pinpoint解析并同步:
点击RUN,PAM自动运行;
最后出现一个极轴误差图:
注意:
ElevationError和AzimuthError不能太小(一般大于10个角分),否则在后面的调整的时候,精度太低(比较奇怪吧),因为后面要估算调整极轴每个角分对应星点在图像上移动的距离。
如果Error太小,就旋动对应的调整螺丝1圈或者2圈。
3)计算极轴误差
由于PAM采用J2000进行修正,这样和实际的北极差了大概4角分。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老外做了一个转换表格,需要认真填写:
依次是纬度Latitude(北是正),经度Longitude(东是正),时区,中国是东8时区(东是正)。
接着要推导出NCPJNOW在J2000中的坐标,这个坐标变化比较缓慢,通常半年更新一次:
打开这个网页,
http:
//fuse.pha.jhu.edu/support/tools/precess.html
把表格中如下的数据原封不动的拷贝到上面网页的输入参数:
点击Precesscoordinates,就会得出NCP在J2000的坐标;
或者使用SKY6,添加自定义数据:
注意右边的坐标是
点击Precess左面填写InitialApoch,不加前面的“J”
点击OK,
可以看出这两种方法最后的计算结果是一样的。
填入到表格中:
点击下面的Update按钮,就得到了现在的NCP(JNOW)在NCP(J2000)的水平角度和仰角。
我们现在的目的就是使得PAM的水平角AzimuthError,ElevationError和上面的(JNOW)NCP的Altitude和Azimuth一致。
把上面的数值,填到MyValues,就会得到极轴误差,TotalError,调整的最终目的是TotalError最小,一般要在1角分以下。
4)调整极轴
I.水平方向
Pixel/Min:
是每个角秒对应调整的像素数,这个值在一定的时间内是常数,需要手动计算。
计算之前,先点Next,计算水平角的误差:
由于初始的时候,已经选择了一颗亮星到中心,在PAM计算误差之后会回到初始位置,亮星基本上还在中心,这时在MaximDL的中心出现了一个方框,选择100%的视图比例,就会看得很明显,使亮星在方框里面即可,如果有些偏差,用手柄微调下。
点击Next,就会在屏幕中出现一个十字线,需要调整赤道仪水平角,将星点放到十字位置(就是水平方向NCP(J2000)),但是这里有个问题,PAM采用的是J2000坐标,需要修正。
先看PAMJ2000的修正比例,查看日志,
可以看到Y轴的修正量比较大,因此可以做为修正基准,
在表格中水平角的Pixel/Min填入=(695-538)/19.39(J2000坐标下的水平偏差)
在NCPPixel(JNOW)的水平方向会得到一个数值,-29.8。
负数标明真正极轴的方向和目标星点在NCP(J2000)两边,因此,选择Information窗口,Mode改为Area,DisplayinArcsec不选中,在十字线和星点另外一个方向,用鼠标拖动选择一个30*30像素的区域。
现在只要调整水平方向,把星点调整到方框的顶点,为了保险,稍微留一点。
II.仰角
然后调节仰角,按PAM的Next,就会出现下面的界面:
同样的,用手柄把亮星放到MaximDL的CCDImage的中心方框内,这个时候不能用MaximDL的Pinpoint解析来同步,因为这个时候是连续曝光,解析会有问题,这个时候可以用stellarium,找到亮星的,用Ctrl+3同步,这个步骤主要是为了PAM能够正确解析。
点击Next,
这时在屏幕的中心就会出现一个十字线,
同样的查看日志,
可以看出X轴的调整范围比较大,因为可以做为修正基准,和上面类似在Pixel/min中手动计算调整比例:
可以看出NCPPixel是-20.1像素,说明NCP(Jnow)和星点在十字线的两边,同样的,用鼠标选择一个20*20的区域放到十字线另外一面:
然后调整赤道仪的仰角,使得星点移动到目标点(方框的红点处),可以幅度稍微小一些:
III.测试
再用PAM测试以下极轴精度,记住在PAM运行之前,一定要要用MaximDL拍一张照片,用Pinpoint解析并同步赤道仪,否则误差会很大。
运行好PAM之后,精度如下:
把上面的数值填到表格中,就得到了修正后的精度是1.38角分:
而调整之前的精度是45.45角分:
可以看出,如果计算和操作准确,只需要调整一次就可以达到很高的极轴精度。
如果比较熟练,整个操作过程可以在20分钟内搞定。
当然如果需要更高的精度则可以继续运行PAM,但记住Pixel/min不要变化,否则会影响精度,调整幅度尽量小些
经过实践,最后的精度可以达到0.2角秒以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PoleAlignMax 教程 V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