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看公考申论高分指导申论通关秘籍绝对精品.docx
- 文档编号:11965387
- 上传时间:2023-04-16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30.63KB
值得看公考申论高分指导申论通关秘籍绝对精品.docx
《值得看公考申论高分指导申论通关秘籍绝对精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值得看公考申论高分指导申论通关秘籍绝对精品.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值得看公考申论高分指导申论通关秘籍绝对精品
2010公考申论通关秘籍
一、申论的涵义和特点
1.什么是申论
作为一种应试文体,申论是指针对特定话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展开论述。
申论试题一般由以下三部分组
(1)注意事项,是指针对考生应试作答提出的指导性建议。
(2)资料。
申论所给定的阅读材料,从篇幅来看,一般在1500字左右;从内容来看,大多是一组集中反映社会生活中某一热点问题的带有新闻性质的文字材料。
(3)申论要求。
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①对给定阅读材料的分析、整理、归纳与概括;
②针对资料反映的主要问题提出对策或具有可行性的解决方案;
③对提出的对策或方案进行论证。
三方面的要求,一般通过三个题目来体现,有时也可以是两个或四个题目。
申论最早出于2000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中。
经过几年的实践,以及专家学者们的改进与完善申论现已成为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的一门基本科目,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2.申论试题的特点
(1)给定材料的广泛性与非专业性。
申论考试的目的在于考查考生发现问题、阐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本质上属于一种基本素质测试。
因此,申论考试所给定的材料多为人们所熟知的、反映社会生活中热点问题的背景材料,可选择的范围较广,一般不会向某种专业性知识特别倾斜,以便保证每个考生都能有论而发。
在近年中央机关和各地的命题实践中,有些试题似乎涉及某一专业领域,但考生作答质量的高低与其是否掌握该领域的专业知识无必然的联系。
(2)命题的针对性。
申论命题一般都具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即要求考生就一些社会现实热点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与解决该问题的方法及途径。
因此,考生应在充分把握所给定材料的内容的基础上,抓住材料中预设的环境和条件,有针对性地、有重点地去分析和论证问题。
申论考试中给定材料所反映的问题基本都是现实问题,这些问题不一定有现成的解决方案,但肯定是能够解决的。
因此,考生应在抓住主要问题的基础上,从解决方法、措施、步骤、时间、人员安排等度,提出具有现实可行性的方案。
如提出的方案缺乏可操作性,则作答肯定是失败的。
二、申论的应试技巧
1.仔细阅读“注意事项”与“申论要求”
部分的内容在拿到试卷后,考生首先务必要做是快速地阅读一下“注意事项”部分的指导性建议,以便按其要求依次作答,千万不要图事。
否则,等到把题都答完了,才发现试卷中的要求与自己平时练习的要求有所不同,就一都完了。
另外,考生在下笔作答前,还应仔细阅读“申论要求”部分的内容,对其中每一个提法都必须认真审视,决不可马虎。
如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2000年和2001年申论试卷中的第1题,同是要求准确把握给定资料,但两者的具体要求有所不同,前者要求“概述主要内容”,即要求把给定资料所反映的情况梳理清楚,予以概述;后者要求“概括主要问题”,即要求抓住给定资料反映了什么主要问题。
如在审题时不注意这些作答要求上的细微区别,就会把原本并不难的题目答得颠三倒四,甚至离题万里。
2.深入细致地阅读给定资料
审读材料是申论应试的基础环节。
只有认真仔细地阅读材料,才能切实把握材料反映的问题并提出切中题意的对策或方案。
因此,考生不能在审读材料环节上吝惜时间,认为在审读材料环节花较多时间是浪费的想法是不对的,每个考生都必须用充足的时间去审读材料。
一般来说,考试时间为50分钟的话,考生用于审读材料的时间应不少于40分钟,即考试总用时的1/3左右。
当然,给定材料字数越多,篇幅越长,内容越复杂,理解难度越大,考生也就要相应地在审读材料环节花费越多的时间。
“磨刀不误砍柴功”,明白这个道理后,考生就应舍得花时间去阅读材料,为快速准确地答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以往的实际考试中,许多考生只是草草地阅读一遍材料,便仓促地下笔作答,其结果是无法抓住材料反映的主要问题,从而使提出的对策失去了针对性,有时甚至是牛头不对马嘴,自然无法取得理想的成绩。
因此,我们应尽量避免这一点。
3.注意试题中设定的“虚拟身份”问题
申论考试着重考核的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针对同一件事,不同的人由于不同的身份,处在不同的工作岗位,观察事物的角度会有所不同,其提出问题的侧重点及解决方案也会有很大的区别。
为此,申论试题大多为考生设定了一定的虚拟身份,考生在作答时对此务必要特别留意,一旦忽略了,就会所答非所问。
另外,如果申论试题对考生的角色没有作出具体限定,考生在选择自身的定位时要注意扬长避短。
例如,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2001年申论试卷中问题二要求考生作为“某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提出“处理意见”,与给定阅读材料有关的“职能部门”有许多,如卫生管理部门、药政管理部门和工商管理部门,等等。
在这些众多的部门中,你究竟应该选择哪一个?
当然是选自己比较熟悉或比较了解的一个部门。
4.紧扣给定资料,用语朴实简明
申论写作完全是以实用为目的,文章的表达方式应以说明、陈述、议论等为主体,以充分表达自己概括、分析的能力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文风力求质朴。
抒情、描写的表达方式在申论写作中应少用或不用,不能脱离“材料”和题目要求将论证性的议论文写成抒情、散文或者记叙文。
申论写作的语言朴实简明,遣词造句应当准确、简明、规范,戒除一切套话、空话。
文章应当条理清晰,理据相谐,时间、地点、人员、范围、性质、程度等数据项目必须表达明确,范围应限定;用语肯定,避免歧义,剔除一切冗余信息;使用的词语符合身份,语出有据,做到庄重得体;语句、段落和篇章结构都要体现合理的逻辑关系。
5.注意字数的限定
字数规定其实是对考生归纳概括能力和文字表述能力的要求。
一般情况下,申论题目要求中规定:
概括问题不超过150字;解决方案不超过350字;论证分析1200字左右。
前两部分字数以不少于规定字数的10%为宜。
字数再减少则不容易讲清问题。
议论部分的字数应在规定字数的上下10%之间。
字数少于10%要扣分,超过10%,增加写作量,必然占用有限的时间肯定会影响写作的质量。
6.卷面书写工整,无错别字
这两种情况在阅卷中都是要酌情扣分的。
书写质量直接影响到考生思想意图的表达,即使在答卷中有精练的概括、中肯的对策、精彩的论述,潦草的字迹也无法让人了解文中的内容,让阅卷人进行艰苦的“考订”工作,会造成阅卷人视觉和心理上的疲劳,从而产生“质量较差”的先入为主的印象。
而错别字更容易使考生思想表达变异,甚至与原意相反。
因此字迹工整、规范用字是申论写作的一个重要条件。
三、审读材料、概括要点、提出对策答题步骤精讲
审读材料
一、审读材料的要求与基本原则
审读材料,是指对给定材料进行阅读分析,以把握给定材料内容的整个过程。
审读材料是申论应试的基础性环节,是概括要点、提出对策和进行论证等环节的前提。
只有读通且弄懂全部材料,考生才能把握给定材料所反映的问题,并区分所反映的多个问题的主次轻重地位,以便准确概括出主要问题。
1.答题要求
审读材料的基本要求是全面理解和掌握材料的内容:
把众多事实材料
分行分门别类,总结归纳出其中的内在联系,将具体问题上升为反映普遍现象的观点,并联系到给定材料以外的其他事物进行思考与分析。
2.基本原则
审读材料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整体性原则。
仔细阅读给定材料,整体把握给定材料,找出给定材料的隐含信息,扣住给定材料的中心来拟题。
(2)多角度原则。
运用“发散性思维”,分析给定材料,列出2~5个观点。
然后找出一个对自己写作有利的角度去写。
这个角度是扣紧给定材料的,但不一定是扣紧给定材料的中心的。
多角度的原则还可理解为一种“实效性原则”,就是说,只要紧扣给定材料,写哪个角度对你有利,能使你发挥得更好,你就写哪个角度。
(3)筛选性原则。
给定材料中很可能包含着许多迷惑信息、多余信息。
如果不从总体去概括材料的“寓意”,而只是抓住“只字片语”,常常容易陷入误区,就会跑题。
二、应试技巧
1.充分利用时间审读材料
审读材料,最好在试卷给定的参考时限内完成,不要轻率缩短,当然也不要任意延长。
很多考生在考试的时候不注意利用好阅读时间,匆匆看过一遍就急于概括、提出方案,这往往会给答题造成一定的影响。
这种情况一定要注意。
2.从总体上把握材料内容
考生在阅读材料时至少要先弄清楚给定材料是关于什么问题的。
也就是说:
第一,材料的性质是什么;
第二,材料的主要倾向是什么;
第三,材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这样才能对材料从总体上有个把握,分析出来问题出在哪里,问题的关键是什么。
3.通读、细读与精读相结合
阅读材料不应图快,否则只会囫囵吞枣,对资料一知半解。
建议考生分三步走:
第一步,先通读,找出哪些是重点段落,哪些是次重点段落,哪些是枝节,哪些是鱼目混珠的段落;
第二步,细读,即细读重点段落与次重点段落,可以在旁边简单记下段落大意,标出重点段落中的关键词句;第三步,精读,即精读自己圈定的重点段落、关键词句,从这些重点段落、关键词句中分析、归纳出主题。
4.要透过现象抓住本质
阅读就是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而不是简单地就事论事。
例如,2000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申论所给定的材料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倘若在阅读材料时只看到居民与印刷公司之间的民事纠纷,就无法深入地分析问题了。
5.要敏于感触
在阅读时会出现许多亮点,会产生一些感触,这种突然闪出在脑海里的
想法,就是我们常说的灵感。
在阅读给定材料时,一定要善于捕捉灵感,以便对整个材料有很好的把握,深化对材料的理解。
三、实例分析
阅读材料:
1.20世纪80年代末,一批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去巴黎开会,会后的宣言里说:
“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到2500年前的中国的孔子那里去寻找机会。
”
2.全国政协委员、原外交部副部长宫达非认为:
当前的社会公德水平日趋下降,渎职失责,弄虚作假,损人利己,几乎到处可见。
长期以来,我们忽视了伦理道德教育,儒家思想是祖国传统文化遗产的主流,儒家十分重视人的自我修养,过去我们只承认阶级的伦理道德,不正视、不承认一般的伦理道德,片面认为中国传统文化都属于封建性质。
3.江泽民同志曾指出,新加坡编写儒家伦理教科书,在中学设置儒家伦理课,这种做法很好,值得我们借鉴。
4.邓小平同志1992年初视察深圳时说:
“新加坡的社会秩序算是好的,他们管得严,我们应该借鉴他们的经验。
”
分析:
对任何事物的认识都应该一分为二,世界上没有绝对坏的东西,也没有绝对好的东西,否则,便违背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在历史上影响较为深远,儒家学说又是祖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它的深远影响、积极意义和现实价值不容低估。
如果把以儒 家学说为主流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视为糟粕,予以排斥和摒弃,这就等于把婴儿同污水一起倒掉,污水倒掉不足为惜,可我们不能把婴儿——儒家经典中的精华也一起倒出去,这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对古代的、外国的文化不能搞“一刀切”,兼收并蓄要不得,如果一律排斥也不行,须如,新世界的文化大厦是在旧世界文化的废墟上建造起来的。
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排斥与摒弃腐朽消极的东西,学习与吸取科学的、积极的东西。
概括要点
一、概括要点的要求与基本原则
概括要点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
一方面它是阅读材料环节的小结;另一方面,这个环节完成得好不好,又会直接影响提出对策是否具有针对性。
所谓概括要点,是指根据申论要求,对给定材料的主题、内容、观点及反映的主要问题进行总结归纳的过程。
概括要点的目的,在于准确地把握住给定材料,以便进一步着手解决问题。
1.答题要求
概括材料不仅要力求全面、准确,而且还要力求深刻、到位。
所谓深刻、到位,就是说在对给定材料的主要内容或主要问题进行概括时,必须要达到一定的高度,避免就事论事,缺乏应有的深度。
2.基本原则
概括材料必须根据试题的具体要求进行。
偏离了考试的主旨,就会直接影响考试成绩。
如果考试把试卷要求的“概括……主要问题”误认为是概述主要事实,对“主要问题”是什么却无所涉及,那么其成绩便可想而知了。
反之亦然。
二、应试技巧
1.找准角度
申论考试要求考生解决的问题大多属于行政公务方面的问题,属于政府部门的一般性工作居多。
考生偏离了这一基本出发点去概括材料,往往会不得要领。
考生在考试时只能扮演题目中给定的角色,没有选择的余地。
只有按照考试要求所给定的身份和角度,才能准确地概括材料。
这是找准确度的最基本的涵义。
同时,找准角度还有另一方面的涵义,即考生在概括材料时必须找到一个最适合于自己的叙述角度去组织和加工材料,如采用顺叙还是倒叙,是否需要插叙和补叙,这些都是考生下笔概括材料之前必须了角于胸的。
2.突出主旨
概括材料时中心思想要抓准,重点要突出,概括题目不同的要求,突出不同的重点。
按照申论考试的基本类型,这些不同的要求大致包括:
(1)概括材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要抓“准”;
(2)概括材料所反映的主要内容,要抓“全”;(3)概括材料所反映的精神实质,要抓“实质”;(4)概括材料所反映的主要经验,要抓“主要”。
3.思路清晰,逻辑严密
思路清晰是指概括材料必须抓住、抓准一条贯穿全篇的主线,让人一目了然。
这条线就是文章的总纲。
所谓纲举目张,就是考生要构思好一段概括材料,必须学会如何运用线索来选择、组织和加工材料,以便更好地表达中心思想。
逻辑严密,是指文章结构要严谨,行文要丝丝入扣,引人入胜。
4.要言不烦
要言不烦是指概括材料要言简意赅、剪裁适当。
申论考试中要求概括出来的东西一般都限定在150字或200字以内。
字数有限又必须独立成文,结构要完整,前后要连贯,不能把材料概括变成没有特点的文章提纲,给人以干瘪、呆板之感。
这就要求考生必须惜墨如金,那些材料该取,哪些材料该舍,哪些地方要详,哪些地方要略,都必须仔细斟酌。
三、实例分析
阅读材料:
1.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诗人但丁说:
“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
”
2.我在大学二年级读书时,一个周末的下午,有一堂选修辅导课,教师是从另一所大学请来的。
周末下午学生活动多,都没心思上课,我去教室换鞋,准备参加足球赛,这位老师以为我来上课,便一字一句地说:
“一个人,我这课也要上,不能辜负你。
”此时,我只好坐下来听课,整个教室只我一个学生,他板书一丝不苟,讲课声音沉着而洪亮。
下课了,他拍拍身上的粉笔灰,向我点点头,夹起教案走了。
3.一位年轻的女护士,第一次给一位赫赫有名的外科专家当助手,复杂艰苦的手术从清晨直到黄昏,眼看患者的伤口即将缝合,女护士突然严肃地盯着外科专家,说;“大夫,我们用的12块纱布,你只取出11块。
”“我已经取出来了。
”专家断言道。
“手术已经一整天,立即开始缝合伤口。
”“不,不行!
”女护士高声抗议,“我记得清清楚楚,手术中我们用了12块纱布。
”外科专家不理睬她,命令道:
“听我的,准备——缝合”!
女护士毫不示弱,她几乎是大声叫起来:
“你是医生,你不能这样做!
”直到这时,外科专家冷漠的脸上才浮起一丝欣慰的笑容。
他举起左手心里握着的第12块纱布,向所有的人宣布:
“她是我合格的助手!
”
分析:
材料1是一句名人的话,材料2讲的是大学里的一堂课,材料3讲的是一次手术。
三者之间一定有必然的联系和共同点,那是什么呢?
经过仔细分析,我们知道,用一个关键词就可以把三个材料联系起来,这就是:
良心,或者说是道德。
试想,那位大学老师上的不只是平常的一节课,但这是一堂足以体现他的人格的一课,是真诚地对待工作、对待学生、对待人生的一课。
不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我们都不应该辜负别人的信任和尊重,都不能用搪塞敷衍的态度对待同志、对待工作。
良好的品格是人性的最高表现,好的品格不仅是社会的良心,而且是国家的原动力,是一种民族精神与意识的集中体现。
一个人,正直的品格不需要多少特殊的举动,品格如水,流淌在他日常的行为中。
人世间除了权力、金钱、声望、暴力等等之外,还有一个给人成功、百灵百验的秘诀,有了它,一个人的潜能可以成倍成倍地施展出来,这不是别的,是创造奇迹的品格——正直。
正直的品德乃无价之宝,智慧只能证明你的才华,只有正直才能体现你的德行。
有恶德败行的人即便有经天纬地之才,谁会欣赏和重用他呢?
而高风亮节、冰清玉洁的人,人们都愿与他共事,没有正直的品格和老实的作风,无论做什么都难以有所成就,即或靠侥幸,可能头角崭露,也不过是昙花一现,稍纵即逝。
提出对策
一、提出对策的要求与基本原则
提出对策是申论的关键环节,重点考察考生思维的开阔程度、创新意识、应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它给考生提供了充分发挥的自由空间,考生可根据各自的知识阅历,对同一问题各抒己见,见仁见智。
1.答题要求
(1)明确给定的角色。
申论写作与一般作文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命题者预先都给了考生一个确定的公务员角色。
这就要求考生在根据主要问题提出对策方案时,首先必须明确自己的这个虚拟身份,即自己处在一个什么样的职位上提出方案。
(2)明确方案的针对性,也就是要针对问题提出方案,是指考生所提对策方案必须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这种针对性包括两个方面的涵义:
其一,是指对策方案应该与所给定材料的倾向性相吻合。
申论给定的材料都反映了某种社会问题,并设定了解决问题的倾向。
考生所提供的对策方案必须结合给定材料涉及的范围和条件,与这种倾向性相一致。
其二,是指对策方案要紧紧围绕前面而概括材料所提出的主要问题,切中要害。
提出对策方案的前提,是阅读分析材料之后概括出来的要点。
如果说概括材料是提出问题的话,那么,提出方案实际上就是要解决前面所提出的问题。
提出的对策方案是直接针对前面概括材料时提出的问题的。
所以,一般说来,前面概括了几个方面和层次的问题,这一部分就应当体现几个方面或层次的对策和方案。
当遇到给定材料反映的问题比较复杂时,首先要根据题目给定的角色进行认真筛选,抓住核心问题,切忌平均使用力量,甚至本末倒置。
解决好这一点,有赖于阅读材料与概括材料所显示出的“功力”。
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强,抽象概括能力强,概括材料时能够做到全面、准确、深刻、到位,在提出的对策方案时也往往能够抓住关键。
反之,所提出对策方案也往往不得要领。
(3)明确方案的可操作性。
一般而言,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方案是指:
其一,对策方案要明确执行主体,即制订出来的方案由谁去执行。
也就是说,“问题”要有明确的“归口”,对策方案要有直接解决问题的政府部门或职能机构去处理与落实。
其二,对策方案要明确执行步骤,即制订出来的对策方案怎样执行。
也就是说,对策方案不能只是大的原因,让人感到无所适从,而是要有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步骤、办法,要能够付诸实施。
其三,对策方案要明确执行的时效,即制订出来的对策方案何时实施;在什么条件条件下办施。
也就是说,对策方案要认真考试其时效性,它不是遥遥无期的许诺,而是解决当前问题的切实可行的办法。
其四,对策方案要明确执行的条件,即制订出来的对策方案在什么条件下实施。
也就是说,对策方案要认真考虑其时效性,它不是遥遥无期的许诺,而是解决当前问题的对策在什么条件下实施。
也就是说,对策方案的提出必须充分考虑到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主客观条件。
如果提出的对策方案在现实中不具备实施的主客观条件,也只是能一纸空文。
2.基本原则
考生在构想对策方案,要通盘考虑,尽力克服与之相悖的因素,使方案合理、具体,便于落实,切忌脱离实际、坐而论道,提出一些很难付诸实施的对策,力避大而空、难以操作的虚话、套话。
二、应试技巧
在申论考试中,考生在完成提出方案这一步骤时,以下几点是需要特别予以注意的:
1.忌身份失当
考生在应试中必须看清题目对自己虚拟身份的要求,一定要首先把个人定位搞清楚:
是以普通公务员的身份提出建议,还是要求以领导、决策者的身份发号施令;是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提出处理材料所反映的改善后意见,还是提出克服弊端的对策建议。
不同的身份,所提对策方案的角度是有明显区别的。
一旦考生对自己的角色定位失当,其他一切都将无从谈起。
当考生明确身份之后,考生将思考问题的角度,甚至包括语言都要与自己的虚拟角色相吻合。
2.忌空话、套话、外行话
行政管理的根本是要解决问题,考生在申论考试中所提方案必须立足于解决实际问题。
对于政府部门而言,它所关注的不是“应该”做什么,而是现在能做什么。
考生在提出的对策方案中对存在的问题大声疾呼,慷慨激昂,或者严厉谴责都是没有用的,对策方案必须是建设性、切实可行折的措施。
3.忌主次不分
考生制定解决问题的对策方案时,一定要牢牢抓住前面分析概括出来的主题或主要问题,摒弃枝节,把握主干,分清主,突出重点,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
如果考生感到头绪纷乱,无从下手,一定要认真反复分析材料,回过头来仔细看一下自己对材料的概括,分解出其中的层次,抓住给定材料的核心思想和主要问题。
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三、实例分析
阅读材料:
2000年上半年,中国民航全行业在去年实现赢利的基础上,扣除油价上涨因素,按可比口径计算,比去年同期减亏增利115亿元。
下半年,中国民航将组建3大航空集团公司,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政企分开;备受非议的“禁折令”也终于松动,将允许航空公司依据市场变化灵活定价,逐步建立宏观调控下灵活的价格机制。
这些举措表明,中国民航正在进入结构升级、适应市场的关键时期,改革进入最艰难的攻坚阶段。
民航整体实现脱困,曙光初现,但要越过重重困难。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航一直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
乘坐飞机的人次从解放初的1万人次增长到近6000万人次,航线从2条发展到1122条,飞机从12架发展到500多架。
在高速发展的同时,民航也在各个方面积存了矛盾和困难:
我国有34家航空公司,小而多,形不成规模效益;航空公司还不是真正的市场主体,自我约束能力较差,进行低水平的分散竞争;销售代理市场不尽规范,民航销售代理人在短短几年内发展到5000余家;航空运输营销管理水平不够高,计算机订座系统、离港系统、收益管理系统等还很不完备。
可以说,中国民航之所以能痛下决心,加大改革力度,实乃严峻的形势所迫。
首先,中国航空运输经过十几年的高速发展后,近几年进入了低谷,经济效益不尽人意。
今年上半年,虽然中国民航运输量创近3年高水平,增幅达一成五,减亏11.5亿元,但由于航油价格上涨等原因,全行业仍亏损5.6亿元人民币。
其次,压力来自铁路的竞争。
近几年,火车采取提速、车上售票、夕发朝至、开行公交化列车等措施,加上地面所花时间少,正点率高,安全系数大,民航的优势被抵消不少。
昔日皇帝女儿不愁嫁的日子已经过去,买方市场的形成,使航空公司感到市场的无情和竞争的巨大压力。
第三,外国航空企业虎视眈眈。
中国加入WTO后,外国航空企业将更多地抢占中国航空市场的份额。
中国的航空企业面临更加残酷的竞争。
分析:
对于提高民航效益,专家开出不少“药方”,主要有:
建立适合市场经济的运价管理体制;控制运力投放,调整航线航班;实行科学规范的收益管理;以用户满意为中心积极开拓市场;提高航空运输服务质量。
扩大航空公司规模,改变散、乱、小的现象也是“药方”之一。
但此间学者担忧“病急乱投医,导致药方变味。
”
著名经济学家胡鞍钢指出,关键不在于组建几个集团,而在于集团的组建是市场行为还是行政行为,其基础是优势企业兼并劣势企业,还是简单的大吞小。
民航总局表示,以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中国东方航空公司、中国南方航空公司为基础组建三大航空运输集团公司,组建原则是“企业自愿,政府引导,发挥集团优势”,政府决不“拉郎配”。
各地方航空公司可在自愿基础上积极参与三大集团重组。
组建后的集团公司每家资产总规模在500亿元左右。
进行论证
一、进行论证的要求与基本原则
进行论证是申论应试的最后一个环节,要求写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语言表达能力。
1.答题要求
进行论证是一个人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准、思维品质、文字表达的全面展示。
它要求考生充分利用给定资料,切中主要问题,全面阐明、论证自己的见解。
申论考试大都是自拟题目,但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却是由给定材料限定的,在拟定题目论证问题时必须充分利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值得 看公考 申论 高分 指导 通关 秘籍 绝对 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