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社会学视角下的春运问题.docx
- 文档编号:11952658
- 上传时间:2023-04-16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22.72KB
最新社会学视角下的春运问题.docx
《最新社会学视角下的春运问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社会学视角下的春运问题.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社会学视角下的春运问题
社会学视角下的春运问题
社会学视角下的春运问题
摘要:
春运是近几十年来我国社会中出现的新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有其深层次的社会原因。
社会转型时期,经济的迅速发展要求劳动力市场不断开放,城乡差距的拉大也促使人们在理性思考后选择进入城市,成为社会流动人员。
传统文化观念深入人心,随着春节的到来,大多数农民工开始集中返乡探亲,由此形成春运难题。
根据春运背后这一系列的社会经济文化原因,从协调区域发展、统筹城乡一体化建设以及利用传统文化分流等角度出发,结合现实,以期找到有效的缓解春运压力的方法。
关键词:
春运社会转型社会流动传统文化
春运是大陆在农历春节前后发生的一种大规模的高交通运输压力及堵塞的现象。
春运问题真正呈现在人们视野之中,并且迅速引人瞩目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
“大批四川的民工开始涌向广州等大城市,随后河南、湖南、江西、安徽等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纷纷外出”,【1】形成了大规模的民工潮,尤其在春节期间,交通运输压力骤增。
中国将春运形容为“全球罕见的人口流动现象”。
春运期间客流量非常大,近十年来,每年的春运的客流量都超过大陆的总人口。
春运一般发生在春节节前15天及节后25天左右,因此每年春运约40天。
一般意义上的春运,是指中国大陆的省际、省内交通,一般不包括大陆与港澳之间的交通、海峡两岸间交通以及国际交通。
春运是近几十年来才形成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现象,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并能在短时间内可以引发多种社会问题,这些都使得人们对春运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也不禁探索春运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以有效的缓解压力。
一、春运的实质
在春运运送的人员中,民工、学生、探亲者构成了其客流量的主体。
据相关媒体报道,民工流占据了春运客流总量的30%到40%,
在某些农民工集中的地区,所占比例一度达到80%,学生的比例也达到了30%左右。
【2】学生到外地求学,每逢寒暑假都会集中返家,而寒假的假期时间与春运时间存在很大程度的重合,也加剧了春运的压力。
同时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我国教育资源的不平衡。
而作为春运运送主体的民工,无论是从中国当前发展的阶段还是从人口流动的现状理解,农民工由于返乡探亲形成熙熙攘攘的民工流都有其必然性和内在原因。
吉登斯在论述现代化时曾指出,现代性的本质特征之一是将时间和空间组织起来,从而连接在场与缺场的条件完全不同于各种传统社会,时间与空间在这一过程中高度延伸,在现代性条件下社会关系脱离了具体的互动环境,在更为广阔的空间、时间范围内被重新建构。
【3】
然而,现代性是一种后传统的秩序,但在这种秩序之下,作为秩序保证的传统和习惯并没有被理性知识的必然性所代替。
【4】正如农民工在春节期间都会通过各种途径回家团聚,而现代的交通技术的发展也为人们出行提供了条件。
吉登斯指出了现代化过程中现代与传统的断裂,春运这一现象无疑体现了中国文化的传统性与现代性之间的矛盾与融合:
一方面是蕴含着深厚意义的“家”的概念与春节期间朝圣般的回归,另一方面是现代工具理性扩展对安土重迁观念的扬弃和对利益的无可阻挡的追求。
【5】所以,在社会学的视角下,春运既是现代社会结构变迁的产物,又具有传统文化的内涵。
春运问题的实质是现代与传统对立统一的结果。
二、春运背后的深层原因
1、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流动
目前,我国社会正处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封闭性社会向开放性社会的转型过程中,经济体制也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
自1978年的改革开放开始,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迁,由此引发了两个重要的社会现象,第一个便是大规模的城乡移民运动,另一个是社会阶层之间的地位流动。
其反映了中国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同时也导致一些新的社会群体的出现,而农民工就是其中一个数量很大且仍在不断增加的一个社会群体。
中国的二元社会结构在较长的时期内一直存在着,这种以户籍制度为基础的城乡二元结构把城市和乡村分离开来,限制城乡之间的人员流动,这种情况有其历史原因和社会原因。
中国是个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要想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实现社会的快速发展,政府需要因时制宜的制定一系列的政策,来引导社会的发展方向。
所以,在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末期,中国实行一种特殊的工业化模式,即优先发展重工业。
由于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增长需要的劳动力数量有限,不能创造足够的就业岗位,政府此时不得不限制农村人口进城,设置了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阻止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
这导致了50年代至70年代的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严重滞后于工业化水平,这与国际惯例有很大出入。
1978年的改革开放成为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在此之后,政府的工业化策略和经济发展战略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计划经济体制也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在广大农村地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使得农业生产率大大提高,大量的农村劳动人口从土地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剩余劳动力的问题开始日渐突出。
这些人口由农业流向非农业已成为客观要求。
但是当时限制人口和劳动力城乡流动的户口制度还相当严格,这些农民只得在农村地区开办一些小型的加工企业,与此同时,农村个体、联户办企业也开始兴起并发展壮大。
费孝通先生和其他一些学者受这种现象的启发,还提出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模式,这种模式受到了政府的肯定。
随后乡镇企业迅速发展,社会流动扔保持在预期的范围内。
在当时,乡镇企业确实是一种有效的避免城乡移民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方式,然而,随着80年代末中国经济出现的波动,全国性的治理整顿,使乡镇企业的发展明显不如以前,提供的就业岗位也减少很多。
剩余劳动力的流向又成为一个问题。
中国社会的发展最终还是没能突破这个规律,即工业化必然伴随着城乡移民潮流。
根据国家统计局年度公报,20世纪80年代末期,农村外出流动劳动力初步形成规模,约为2600万(1988年)和3000万(1989年),到90年代中期,农村流动劳动力数量翻了一倍多,达到6200万(1994年)。
到90年代中后期,民工潮的规模继续增大,以致每年春节前后,位于交通枢纽处的汽车站、火车站、港口码头都涌动着返乡的农民工,春节过后,又有无数的农民工从广袤的乡村出来集中到大城市。
此时,二元社会结构的影响仍然很大,户籍制度依旧起着重要作用,农民工进城务工扔存在层层阻力,但流动人口数量却不容置疑的增加着。
21世纪初,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更好的融入国际经济社会,国内市场经济制度业已形成,中国经济进入了新一轮的高速增长期,不少大中城市迅速发展,规模扩大,需要更多的劳动力来支持其发展。
在此种情形下,政府对待来自农村的流动人口的态度发生了很大改变,官方舆论对于流动人口现象的评价也趋向正面,城市政府的政策导向也变得宽容起来,开始容纳和引导流动人口。
所以,农村流动人口数量在此之后稳步增长。
在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社会的发展越来越成熟,包容性提高,传统社会转向现代社会意味着社会的开放程度增大,开放程度增加,社会的流动率也随之增加。
由农村流向城市的农民工占据社会流动人口的绝大多数,这些数量众多的流动人口构成了春运问题的人口基础。
2、城市化的发展与城乡不平等
城市化是人类文明由乡村文明向城市文明的转型,伴随着工业化进程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活动在人类社会活动中的比重下降,非农业活动比重上升,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并向城市集中的集聚过程。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体制正逐渐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基本经济制度,打开国门这一壮举也使得中国经济越来越融入全球化的进程中。
工农业的生产率都得到极大提高,与此同时,政府也放宽了户籍限制,更多的农民走进城市,这些都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动力。
我国城市化进入了一个持续快速的发展时期。
涂尔干根据社会各部分之间的结合方式和紧密程度来划分社会类型,据此建立了机械团结的社会和有机团结的社会这种二分法。
城市就属于有机团结的社会,有机团结是建立在社会分工和个人异质性基础上的一种社会联系方式,分工导致职业的专门化,每个社会成员因职业功能的不同而在整个社会中发挥着自己独特的作用,同时必须依赖彼此,才能更好的生存,这加强了人们相互之间的联系以及个人与社会的联系。
涂尔干还认为社会分工的根本原因在于人口的增加,人口增加导致社会密度和社会容量的扩大,提高了社会生活的集约化程度。
人口增加也加大了人们的互动频率,进而加大了竞争程度。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面对生存竞争的加剧不得不提高自身的专业化水平和工作效率,社会分工成为减弱人们之间生存竞争的一个最佳的合理的选择。
社会分工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大大提高了效率。
从而城市这种有机团结的社会相较与乡村的机械团结的社会,拥有更具效率的组织运作方式,可以提供更多的生存机会,养活更多人口。
工业化在城市兴起,又促进城市化的发展,二者相互促进,使得城市更快发展。
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城市吸引了大量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很大部分都集聚在城市。
在城市迅速发展的时候,广大农村地区的发展速度还是远远跟不上城市,城乡之间差距不容忽视。
工农业发展之间也有巨大差距,全国不同地区之间发展也存在严重的不平衡。
农村各个产业吸引劳动力的能力有限,能提供的工资水平不及城市。
从一定意义上说,城市化是现代化的实现条件,现代化是城市化的终极目标,城市化应当根据现代化进程的要求而推进。
【6】但是在我国,城市化却影响了社会分层。
所以,处于相对落后地区的人们想要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和经济利益,一般都倾向于流动到发达地区。
而且随着劳动力市场的开放,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机会选择自己的去向,城乡对比之下,大量的人口选择到城市发展。
这也是人们理性选择的结果,理性选择理论认为,人以理性的选择来满足自己的偏好,并使其效用最大化。
当前我国的人口流动已很少具有政治性和强制性,流动具有自主选择性。
人口迁移理论也认为自由的迁移是理性选择的结果,虽然其他因素也是促使人们进行迁移的原因,但仍是以经济因素最为重要。
人们为改善生活而迁移的情况占绝大多数,迁入地的劳动力需求和对预期收入的期望最终形成了规模巨大的迁移队伍,进行迁移或流动的人口对该行为的成本和预期收益作出理性的分析比较,最终做出选择。
3、传统文化的影响
春运这一社会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存在大量的流动人口,在春节前后集中的流动。
现阶段,中国社会处于快速的发展时期,根据国际惯例,中国出现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和流动现象是正常和合理的。
但是集中于春节前后的大规模流动,就不得不考虑历史传统文化的影响了。
实际上,其他国家也存在由于传统节日而产生的客流集中现象。
日本每年有两次大规模的返乡探亲大移动,分别在每年夏天的“盂兰盆节”(8月12—16日)和新年(12月28日至次年1月6日)前后。
在泰国,每年4月14日的“宋干节”,大量的返乡人员踏上归途。
在总人口不足5000万人的韩国,每年的农历新年——“旧正”期间,回家乡过年的移动人口竟然达到3000万人次。
然而,无论是从规模、范围,还是从紧张程度上讲,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客流高峰能与我国的春运相比。
【7】一方面是因为流动人口基数大,另一方面则是春节对于人们有重要的意义。
春节不仅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也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说它特殊,因为它不像一种普通的生活方式,可以简单替换或改变。
她在几千年的传承中形成为一个巨大的历史文化传统,春节负载着厚重的历史积淀,是亿万中国人的情感的聚合。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
”过年回家团聚,成为中国人的一种文化习惯。
春节文化历经几千年,质是不变的,这个质就是源于生养我们的“文化之根”。
【8】春运中的返乡探亲是社会流动中的文化现象,是中国人对春节的一种深厚的文化清结。
节日是一种文化,而春节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为重要的节日,同时也被赋予最为丰富而深刻的内涵。
【9】春节已经不再仅仅是一系列年俗和礼仪的集合,它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凝聚团结的象征,成为凝聚力最强的节日。
无论身在何方,在这个节日到来时,每个人都会有这样一种信念,就是要回家过年,与亲人团聚。
春节更是成为农民工一种情感寄托,而回家过年是背井离乡、长年漂泊在外的人们渴望的一种情感上的满足。
在传统文化影响深厚的农村地区,人们对春节的感情已根深蒂固。
在城市工作,对很多农民工而言,不代表着已经真正融入城市,相反,大多数农民工会更加坚守自己的群体,所属群体的凝聚力会更大。
同时,现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为人们出行提供了条件,春节到来时,很多农民工就会想尽办法返乡。
也就造成了春运这个中国特有的社会现象。
三、春运问题的对策
春运现象的出现有其深刻的社会和文化原因。
要解决春运问题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缓解春运压力的着力点主要集中在区域的协调发展、城乡一体化和流动人员的分流等几个方面。
当然,加强交通方面的建设也是相当重要的,促进交通工具的多样化,大力开发水运,缓解铁路和公路的压力。
水运运量大,价格低,亦是春运交通运输的不错选择。
缓解春运压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
1、协调区域发展
春运中相当一部分客流往返于沿海发达地区与中西部相对落后地区,造成了春运中某些运行方向的线路严重拥挤。
除了在这些线路上加开临时列车之外,想要真正的解决春运问题,就必须进一步缩小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
如上所述,当今中国的这种城乡、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的格局实际上导致了社会结构空间上的流动在很多时候不得不以地理空间上的人口流动表现出来。
所以,就目前我国的发展局势来看,中西部地区亟需大力发展,缩小与东部发达地区的差距。
而区域之间发展的均衡,可以通过产业布局的调整来实现。
我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大都集中在东部沿海较为发达的地区,而其中大量的劳动力大都来自于四川、河南等人口大省。
因此,可以将劳动密集型产业适当向内陆转移,使得中西部地区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也能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吸纳当地的农村剩余劳动力。
与此同时,在推进城市化进程时,必须加快农村建设的步伐以吸引农民投身于农村自身的建设。
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逐渐缩小城乡差距。
使外出打工的农民工数量降低下来,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春运的压力。
然而依据中国发展现状,城市相较与乡村仍是吸纳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最佳的选择,也是最为符合实际的选择。
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减少人口流动规模,这一措施在近几年的实行的可行度并不高。
而通过发展农村经济就地吸纳剩余劳动力一方面可能会影响到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另一方面也并不符合我国实际情况。
所以,区域性差异短时间内仍将存在,经济结构调整也不会是一个短期的过程,如果是要迅速的解决春运问题,这一方面的措施将不会起到有效的作用,但是,从长远来看,协调区域发展和统筹城乡建设,对春运问题将会是一个治本的方法。
2、尊重传统文化,破解春运难题
鉴于春节在我国具有的重要意义,刚性的阻止农民工返乡,解决春运难题,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行不通的。
只有采取弹性的疏导方式,才能较好的缓解春运压力。
疏导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错开人流高峰,二是分流。
春运运送人员的主体是农民工、学生和旅行人员,这三股人流很容易很容易造成春运高峰,所以调节客流高峰是缓解压力的有效途径,民工流是春运人流的主体,人数最多,持续时间最长,在发挥政府行政组织协调的前提下,发展完善团体订票方式。
【10】尽量组织农民工有序流动,当然这个方法的难度系数也将很高。
学校错开放假时间是个比较不错的方法,让学生分批回家,有利于形成有序的客流,错开出行高峰,达到缓解交通压力、科学有效利用现有资源的目的。
利用中国传统文化中其他节日做到情感分流也是春运人员分流的主要途径,我国传统主体文化中表达对亲人相聚、家人团结的节日还有许多,比如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
这些节日都已经纳入我国法定节假日中,通过这些节日寄托人们的相思和团圆的情感,也起到对春节情感的分散的作用,为之后解决春运问题奠定了一定的文化情感基础。
参考文献:
[1]国林.对“民工潮”的认识及铁路运输的对策[J].铁道运输与经济,1993,
(2):
39-42
[2]张春莉.20亿春运客流背后的反思:
折射中国农村发展不足[N].人民人民政协报,2006-02-13.
[3][英]安东尼·吉登斯.结构化与现代性[N].黄平译,国外社会学,1995,
(1).政协报,2006-02-13.
[4]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
现代晚期的自我与社会[M].北京:
左岸文化事业,2002:
5.
[5]董才生,陈氚.春运问题的人口社会学分析[M].人口学刊,2008,
(1)
[6]李新伟.我国人口城市化水平与发展方向探析[J].人口学刊,2002,(4):
36-39.
[7]韩保花.构建和谐铁路春运的理性思考[J].中国铁路,2008,(02):
60-64
[8]马晓京.中国100种民间节日[M].南宁:
广西人民出版社,1999.
[9]龙耀,中国春运难题的传统文化关照[J].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
(2):
36-38
[10]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铁路和谐春运课题组.实现铁路和谐春运,促进和谐社会建设[J].中国铁路,2007(4):
30-3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 社会学 视角 春运 问题